編譯報導: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本文編譯自國際建築暨博物館技術委員會(ICAMT)官網
國際建築暨博物館技術委員會(ICAMT)第50屆年會將在2024年10月6日至10日,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行。本次主題為「面對變遷:博物館如何因應全球/地方之變化重塑建築、展示設計與技術」(Encountering Transition–Reshaping museum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design and techniques in response to global/local changes)邀請專家、學者、博物館工作者、學生們,一同分享博物館面對當代社會迅速變化的創新方法。
會議三大子題
子題一、 跨文化博物館建築
- 東/西方傳統建築對博物館設計的影響。創新方法和多元文化元素的協調。
- 來自東/西方背景的建築師、展覽設計師和策展人之間的對話和合作方式。
- 過去十年博物館建築/空間的演變。透過調查博物館的力量和未來願景,在不同的背景下進行改造計畫。探討全球變遷與文化趨勢對重塑博物館建築/空間概念的影響。
- 文化遺產、數位科技和人類互動——人們對博物館空間和建築中新的敘事媒介的感知和參與(例如人工智慧、新媒體等)。
子題二、展覽設計—有形、無形和數位化:當前趨勢
數位科技中的東/西方:
- 在展覽空間中融合西方和東方美學的設計項目和想法。
- 從東/西方的角度看展覽設計中數位化、互動式、感官式和沈浸式技術的新趨勢。
- 關於設計和技術對遊客感知和參與的影響案例研究。
不同的傳統與社會/文化背景:
- 文化敏感度的展覽設計,代表不同傳統的文物。
- 創新的展覽設計和方法,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創造敘事環境/空間。
- 使展覽適應不同文化背景的策略。
- 當前非物質遺產傳承面臨的挑戰。
包容性和近用性:
- 建築和展覽設計作為更大包容性的手段:在可及性和文化欣賞方面使用感官和通用設計的例子。
- 社會策展計畫:內容生產與知識傳播的多元化。
- 展覽項目重要夥伴間(建築師、策展人、設計師等)的對話與互動。
子題三、博物館技術與永續性
- 博物館建築新的永續實踐和環保材料。
- 開發新型、永續且可回收的展覽素材(包含展板、展示櫃、展示技術、照明等)。
- 促進展覽材料的重複使用。展覽布展和卸展的新技術和節能程序。
- 永續建築和展覽設計在提高博物館空間環境意識方面的作用。
- 減少大型展覽的流行。
- 可移動式展覽系統是可行的嗎?徵求個案研究
- 東/西方博物館在展示和保存文物時面臨的氣候變遷和保育挑戰。
投稿資訊
投稿重要日期
資訊來源
關鍵字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客服電話:(02)8712-3000 (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6:00)
網站更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