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以史為鏡:考古學的21世紀永續實踐 2022ICOM布拉格大會系列報導

2022/12/21
閱讀數 : 1723

作者:王仲群(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


專注於過去的考古學,可以如何回應「永續性」?考古學又能給予當代什麼視角?呼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2022年大會主題,國際考古和歷史博物館及藏品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Archaeology and History,簡稱ICMAH)及露天考古博物館及實驗考古國際組織(The ICOM Affiliated Organisation for Archaeological Open-Air Museums, Experimental Archaeology, Ancient &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nd Interpretation and Education,簡稱EXARC)紛紛以實際案例回應「永續性」,畢竟——考古學不只是研究過去的學科,亦能成為思考未來的參考。

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實踐與應用,考古學凝視過去的同時也能提供當代省思與討論。(screenshot from ICOM Prague 2022 gcon website

 

考古學=當代參考書?都貝爾露天博物館的生態復振

EXARC會議中,組織主席Peter Inker[註1]發表「露天博物館的永續性——EXARC的四個方法(Sustainability in Open-Air Museums – EXARC’s quadripartite approach)」,以「史前技術」、「實驗考古」、「詮釋及教育」以及「博物館實踐」四個面向切入,他認為歷史事件常常複沓重現,採用考古學途徑理解過去,從而認識史前人地互動樣態,或能提供面對永續發展、生產消費及資源利用的當代社會,有不同的想法與省思。他並指出,考古遺址不僅蘊藏人群活動的跡證,也是提供當代思索解方的參考書。

德國柏林都貝爾露天博物館(Museumsdorf Düppel)也分享館舍經驗,以「打造永續未來——(考古學)露天博物館如何注定引領綠色革命(Craft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 How (Archaeological) Open-Air Museums are predestined to lead the way to a green revolution)」為題,說明該館如何依照考古發掘成果,重建一座12世紀的村莊,園區中,不僅種植中世紀的植栽、藥草和農作,更飼育瀕臨絕種的古老家畜品種,如斯庫德綿羊(Schafrasse Skudde)。

該館研究員Julia Heeb表示,藉由復振生態畜牧業,可體現生物的多樣性並回應對天然資源的永續利用,能做為當前永續發展的指引之一。這呼應了考古學家Luís Raposo於ICMAH會議表示考古遺址應揭露更多現地地景意義,而非單純成為觀眾的遊憩場域[註2]。

 

都貝爾露天博物館常設展廳中,呈現中世紀的人民日常。(© Stadtmuseum Berlin)

都貝爾露天博物館除了種植中世紀的植栽、藥草和農作,更飼育瀕臨絕種的古老家畜品種,如斯庫德綿羊(Schafrasse Skudde)。(© Stadtmuseum Berlin)

 

共生共榮:鹽人博物館的永續經營

回到博物館本身,永續更代表了「永續經營」。以伊朗贊詹鹽人及考古學博物館(Zanjan Saltmen and Archaeological Museum)為例[註3],包含該館館長Abolfazl Aali、德國法蘭克福考古博物館(Archaeological Museum Frankfurt)策展人Natascha Bagherpour Kashani和iconyk GmbH計畫總經理Maruchi Yoshida等跨國計畫團隊指出,該館位處戰略敏感及政經動盪區域,藉由強化跨國合作、納入國際學者,尋求支持力量。同時,館方透過深化在地推廣,如:規劃繪圖活動、推出鹽人木偶等作法,吸引國內外觀眾的興趣,並活用社群媒體平台Instagram即時更新鹽人的研究發現,以拓展博物館客群及提升曝光度。藉由上述多元手法,博物館得以開展公共性的實踐,並納入在地力量,達到共生共榮的永續發展。

伊朗贊詹鹽人博物館設計鹽人木偶魁儡戲,呈現多元的敘事展演。(© Zanjan Saltmen and Archaeological Museum and German Mining Museum)

伊朗贊詹鹽人博物館建置開放實驗室(OPEN-LAB),讓觀眾能親睹鹽人的修復工作。(© Zanjan Saltmen and Archaeological Museum and German Mining Museum)

伊朗贊詹鹽人博物館的案例體現了跨國合作、在地經營與社群媒體應用的效益,圖為博物館的鹽人展示室。(© Natascha Bagherpour Kashani)

 

凝視過去,反思當代

面對當代的困境,有時可將視角回望過去尋找解方,考古遺址不僅保存史前人群的生活證據,也是體現人地依存關係的遺跡。聯合國於2015年發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提出17項核心目標,指引全球努力邁向永續發展。如今,當代社會可以利用考古學,瞭解史前人類按照時序取用資源的方式、聚落布局和屋舍規劃,以及面對災變的因應手段,從而思考永續發展目標中「SDG 2消除飢餓」、「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或「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等議題,自先民智慧中華麗轉身,考古學正努力於當代實踐。

 

註釋1:Peter Inker現任殖民地威廉斯堡基金會(Colonial Williamsburg Foundation)歷史研究及數位歷史中心主任。

註釋2:根據Luís Raposo發表之「舊石器時代代表性遺址的博物館化和社區參與:以葡萄牙太加斯河的Foz do Enxarrique為例(Musealisation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iconic Paleolithic sites: the example of Foz do Enxarrique, Tagus river, Portugal)」。

註釋3:伊朗鹽人最早發現於1994年伊朗西北部的Douzlākh鹽礦場,目前出土的幾具木乃伊保存完好,科學調查顯示他們是1300年前開採鹽礦的工作人員,因為意外不幸身亡,更多資訊請見博物館官網 https://saltmen-of-iran.com/index.php/en/research/archaeology

 

執行編輯:郭冠廷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