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的收藏與展示
作者:歐陽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你是否注意過學校裡的博物館?17世紀早期至今,歐美不乏以學院購買或受贈收藏為基礎成立於大學內的博物館。臺灣的國立臺灣大學,也將其自臺北帝國大學時期開始累積的收藏,依學門與科系劃分出不同類型的博物館。
2007年以「臺大博物館群」整合各館,至今仍有新館舍與臺大總博物館正在進行籌設。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國立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皆於2022年將系所收藏的標本和文物規劃為博物館展出,然而,兩館則又呈現各自相異的風貌。
【博物之島專文】人類演化研究早期先驅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演化博物館
微觀標本背後的故事,臺師大生命科學博物館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曾開設博物學課程,當時的標本與設備於1946年由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接收,以此發展博物系。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後,1961年更名為生物學系,2003年轉型為生命科學系。臺師大生命科學博物館的主要收藏便是來自臺北高校與博物系時期。
目前該館主要分為兩個展間,展廳前半部展出臺北高校時期的植物標本與顯微鏡。展架上裱框的蠟葉標本反映當時收藏品的來源:教師個人研究與教學的成果、學生課程間的採集訓練、向標本製造商購買的教具。一旁以古舊設計的四層櫥櫃,陳列日治時期至戰後的顯微鏡;並且在牆面設置桌椅,仿照舊時仰賴窗戶的自然光操作顯微鏡的環境。
臺師大生命科學博物館刻意以懷舊風格展櫃陳列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器材。(歐陽德 攝影)
展廳後半部則展出動物標本以及教學設備。包括脊椎動物為主的骨骼與剝製標本,以及罐裝的浸液標本,儘管無法觀察到標本的製作年份,但能從標籤發現其中許多製作於日治時期。切片機、計紋鼓、幻燈片機等器材,則代表了戰後博物系時期學科的發展。
展架中央為臺北高校時期留下的赤蠵龜標本。桌上的玻片櫃與乾燥機還貼有戰後時期「美援」的標籤。(歐陽德 攝影)
臺師大生命科學博物館展示的儀器設備側寫科系歷史,例如,切片機代表1950年代生物顯微技術課程的發展。(歐陽德 攝影)
學院收藏進行式:興大自然史博物館
而國立中興大學的前身也可溯自日治時期,但是興大自然史博物館的收藏主要來自1956年植物學系與1994年動物學系的成立,以及2002年兩者合併為生命科學系後累積至今的標本,並以近年的收藏持續寫下學院發展的軌跡。
該館主要的展覽空間以淺色格狀展櫃構成,此外範圍還包含展間外的系館迴廊與展示櫥窗。靠近入口處展示乾燥、浸製、包埋等方式製作的植物標本,一側的展台則有甲殼類、貝類標本以及生物化石,其餘空間也展示鳥獸標本。
展覽的尾端牆面,規劃部分區域作為換展的空間,不久前為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註釋1]借展的水鳥主題標本。該展也展出許多醒目的特殊標本,皆與系所師生曾投入的計畫相關,更記錄著學院的研究歷程。例如,黿、大王魷魚、亞洲象、馬來鱷、以及懸掛於展間外的領航鯨。
興大自然史博物館,圖中左側為委託標本師製作的馬來長吻鱷皮革,右方為系上教師協助製作的亞洲象之象鼻標本。(歐陽德 攝影)
反思,收藏自然之外
大學自然史博物館被期待能發揮詮釋生物多樣性,以及倡議生態教育等功能,但是從展出的文物、儀器設備甚至標本能發現,在自然史之外,學院收藏也是學術史與機構史的紀實。
不過,歐美許多大學自然史博物館曾歷經由學院內部研究部門,轉變為如同公立博物館面向社會教育功能的過程。與其相比,上述臺灣案例的規模與機制接近附屬於科系之下,由動物與植物標本室轉化而成的展覽室;雖然將觀眾由科學社群擴展到民眾,但目前仍少有機會舉辦常態展外的教育活動,也是未來大學自然史博物館值得發展的面向。
[註釋1]:原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23年隨農委會改制農業部而改名。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