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新世界的鑰匙—臺北當代藝術館「憑證入場」特展揭開門票的秘密
作者:林易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藝術作品大多數無法觸碰,而當它的門票擁有似乎可以觸碰到藝術品的想像(空間)時,此時它就像是一把鑰匙,進入這檔展覽的前奏。」策展人蔡胤勤如此定位當代館的門票。
當門票不再只是進入展覽空間的通行證,門票還能成為什麼?每一位觀眾在正式參觀展覽之前都必須購買或換取門票,而門票在使用過後多半被丟棄。不過這種現象在臺北當代藝術館(簡稱當代館)卻十分罕見,許多觀眾樂於收集當代館門票,甚至選擇多買一張全新的門票來收藏。當代館的門票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獲得眾多觀眾的青睞?或許在2021年5月4日至7月18日推出的《憑證入場》特展可以讓你一窺究竟。
為了慶祝創館20週年,當代館與獨立策展人蔡胤勤合作,在《憑證入場》特展中展出歷年的展覽門票,以及抽象化的門票製作過程。兩間展廳分別為「符號中介」和「機制生產」,以白色、暗紅色的燈光,加上黑色簡潔的牆面,營造兩種不同的氛圍。在「符號中介」展廳裡,如階梯般排列的PC透明板形成「虛」的空間,讓觀眾的視線隨著逐漸高升的透明板而起,再往另一個展間前進。強烈且純淨的白色燈光打在門票之上,形成凝聚觀眾視線的光束,吸引觀眾駐足欣賞這些儼然如藝術品般精緻的展覽門票。
「符號中介」展廳,如階梯般排列的PC透明板形成「虛」的空間,讓觀眾的視線隨著逐漸高升的透明板而起,再往另一個展間前進。(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這些門票依照其所具備的象徵意義被分成四類,即:「藝術物件」、「互動參與」、「多重感官」和「視覺平面」,體現了門票在形式與材質上所具備的多元性、設計師的思維模式,以及對藝術作品的仿擬。而貫穿兩個展間的圓弧拱門與當代館的入口形象相同,形成「製成品」與「製作過程」、「裡面」與「外面」之間的過渡。暗紅色的「機制生產」展示空間則宛如當代館紅磚瓦的內部空間,在紅光之下策展人與設計師的創意雲集之地,不同物件如長尺、裁紙機、訪談影片、打孔器等展示在高低起伏的展示臺上,形成「實」的空間,並與彼此產生對話,將門票的構思、加工、完成到使用的過程展現在觀眾眼前。而牆上展示的四張照片呈現的是4個錯落在當代館各處的製作場域,再現了門票的製作場景。
「機制生產」展廳,紅光照射下的展廳猶如當代館紅磚瓦的內部空間,營造出充滿創造力的空間。(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事實上,門票不僅是收入的來源,更可以是繼建築空間與展覽主視覺之後,首先為觀眾帶來體驗的資訊載體。「門票不是只是一張紙,是設計師想要透過藝術的想法與概念,使用自己的平面設計技術,使得形式與內容產生互為辯證的關係,(進而)成為獨立的藝術作品。此時觀眾來參與,把它當作一把鑰匙進到展覽裡,翻開這檔展覽。」策展人蔡胤勤解釋了門票、設計師與觀眾之間的關係。
當代館的設計師為了在每一場展覽為觀眾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經常反覆咀嚼策展人理念與展覽主題,並與教育推廣組再三討論,才在最後創造出獨特且不失趣味的門票作品。這些門票的造型獨特,在設計師的巧手之下充滿藝術性與遊戲性,像是《歡樂迷宮》特展與《穿越正義》特展的門票便是收錄了展覽內容的光碟,使得觀眾在回家之後仍可以再次重溫展覽。雖然門票是一種複數印刷物(multiple printed matter)但有趣的是,門票因具備編碼而產生了「限時限量」的效果,也一併提升其收藏價值。
當代館門票的設計獨樹一格,表現形式與媒材也非常豐富多元。圖中《穿越正義》特展以光碟作為其門票,而光碟的下方印製編號,使得每一張門票變成獨一無二的有價證券。(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我們就希望每一個展覽,每一個觀眾都可以有一個小禮物。這個小禮物可能是一個展覽的訊息,可以是透過門票,(讓)那一檔展覽的訊息得以被凝結住。把門票帶回去,看到門票就可以回想(那場展覽)。」首任副館長賴瑛瑛說到。當代館的門票對於觀眾來說,所承載的意義已超越原有的功能性,不再只是一張通行證,更可以被視為一件藝術品,一份當代館送給觀眾的「禮物」。這份禮物既可以當作遊歷的證明,更可以為觀眾保存他們在當代館所感受到的一絲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