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Museum For Future:德國博物館協會2023年會報導
作者:黃鈺娟(德國奧爾登堡大學博物館與展覽博士候選人)
德國博物館協會(Deutscher Museums Bund, DMB) 年會於2023年5月7號至10號舉行,以「行動!博物館裡的氣候保護(Ins Handeln kommen: Klimaschutz im Museum)」為主題,呼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DMB年會強調永續性的實踐應立即採取行動,且需跳脫框架,並在有限資源限制下,重新思考博物館的內部工作。
2023年德國博物館協會年會報名通知贈品。《ACTION, PLEASE!》黃色紙袋裡是金盞花種子,呼籲收到的人從現在就開始行動,種下希望之花。(黃鈺娟 攝影)
組織裡的氣候行動:公開透明、多元努力
擔任協會主席、同時也是不萊梅海外博物館(Übersee-Museum Bremen)館長的Wiebke Ahrndt教授,指出博物館在氣候變遷等環境保護議題之下,需要共同承擔責任與工作,並進一步提問「永續性」對博物館來說是什麼?柏林文化及媒體永續性行動串連組織(Aktionsnetzwerk Nachhaltigkeit in Kultur und Medien)負責人Jacob Sylvester Bilabel也於會中表示,在氣候行動的議題裡,團隊合作力量大,每個組織應該要無私分享該工作項目的訣竅,並定期溝通交流,以加強當前博物館社群知識分享及透明化。德國Museum For Future組織代表Hanna Belz則在會中鼓勵各館加入氣候活動的串連,且不採取激烈行動以達成目的。
【博物之島新訊】串連機構,一起為地球努力!加拿大氣候正義博物館聯盟的使命
【博物之島新訊】警示or破壞?以氣候正義之名攻擊博物館珍藏品
今年年會在西北德的奧斯納布魯克(Osnabrück)市劇院舉行,亦提供線上同步轉播。協會主席Wiebke Ahrndt教授正進行開場演說。(黃鈺娟 攝影)
會中也提出在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下,博物館應跳脫框架,思考如何利用科技,讓數位化在博物館永續發展中發揮優勢。例如:將文宣或展覽圖錄數位化,不但可節約文宣印刷品,亦可增加博物館的共融性,讓視障民眾能用聽的方式「讀」展覽圖錄。一旦博物館做出改變,觀眾可能也會改變其行為模式,這對未來尤其重要。
我們是否該永遠保存藏品?博物館裡的碳足跡挑戰
從典藏、展覽佈置、建築物空調系統,甚至員工上下班的方式,以及觀眾如何抵達館區,都可以看到博物館的碳足跡。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裡將條件優化、減少博物館碳足跡含量,也是本次年會重點的討論和交流項目。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實踐永續性?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多元減碳法門
其中,展場與展櫃的溫、濕度調節,牽涉到博物館核心價值的討論。因德國許多博物館建築受古蹟保存規範,無法裝設空調系統。近年歐洲夏季持續突破高溫紀錄,連帶影響部分物件的保存,以及「是否接受物件在一定範圍內的熱脹冷縮?」,對於展間與庫房是否需要裝設冷氣系統的爭論曾出不窮。
而這些討論都圍繞在博物館核心價值之一:典藏品。地球上仍有許多國家沒有建立博物館的能力和條件,德國卻在討論要如何永久保存物件。難道物件是永久的嗎?是否可接受物件逐漸老化?亦或不對物件積極修復,讓敏感物件在適合的季節展出?
協會展覽工作小組希望各館在展覽規劃方面,均以永續目標為導向。我們真的需要從遙遠國家借調物件,增加運送的碳足跡嗎?是否可利用科技方式,替代部分展品?如結合虛擬或複製材質、增加展場與展櫃的氣候條件設定。此外,博物館如何優化資源,也在討論範圍之中,這包含:可結合他館資源,利用環保回收材質,設計模組化、可重複使用的展架;或加入觀眾力量、增加策展能動力,讓地方觀眾也參與其中;以及思考災害防範等等。上述議題均能在指南手冊裡免費下載閱讀。
德國博物館協會發送的節約能源貼紙,願意加入活動的館舍可貼在門口,以宣示共同節約的信念。(截圖自德國博物館協會網站)
德國博物館的氣候行動聲明
最後,會議中強調上述議題並非需要「立即」找到解決方法,而是要先把問題找出來。目前仍有許多短期內解決不了的情況,但檢視並凸顯問題也是重要工作。即使博物館盡到永續責任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思考如何改變觀眾的個人行為,使其「採取行動」,加入永續行列。每個小小的動作都可完成一部份的責任,不論館舍大小,開始行動才是正確的!德國博物館希望在氣候議題裡成為模範,而不是推卸責任、爭相比較哪個國家消耗的能源更多。
執行編輯:郭冠廷
資訊來源
- 德國博物館協會2023年會網頁
-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
- 主視覺:Photo by Marina Yalanska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