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邂逅香港動植物公園—結合自然、歷史與藝術的生態博物館

2021/08/28
閱讀數 : 1662

作者/攝影: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當代公共藝術形式的多樣發展,已不限於永久設置的雕塑,更包含跨領域的短暫性展演、場域限定和民眾參與等元素賦予作品獨特的生命。2021年1月至6月間,在香港動植物公園發生的公共藝術活動「邂逅!市中森」,邀請17組藝術家團隊從歷史記憶和自然生態中獲取靈感,以圖像、文字、音樂、科技、食物等媒材創作。這座生態博物館的展覽活動吸引多年未踏足該園的民眾,重新邂逅這一兒時回憶之地,也讓經常來此嬉戲的孩童在別開生面的場景中接觸藝術。誠如葉慶明所言,本項目的英文名字點出兩個重點:flora和fauna,植物和動物。他說:「好多時候,家長和小朋友去公園玩,都集中享用園內的遊樂設施,也許錯過了好多更精彩的地方。」

位於中環半山的香港動植物公園(舊稱兵頭花園),落成於1871年港英殖民時期,是香港最早設立的公園,佔地5.6公頃,儼如金融中心水泥叢林的心靈樂土。最初成立是為了蒐集和研究本地植物,功能上與台北植物園相近。隨後增設哺乳類、鳥類和爬行類動物園區,也增植多種外地植物,免費開放給民眾休閒運動,同時扮演保育瀕危物種與推廣自然教育的角色。「邂逅!市中森」作品關注的主題圍繞歷史地標、動植物與園中人的生活等三方面。公園中有六項建築獲得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它們的故事為藝術家提供創作素材。例如重點設施之一的噴水池,歷經多番整修,唯水景依舊,許願池的意象來自乍現的彩虹。


李卓媛〈祝君好〉,邀請遊人於公園知名地標噴水池的彩虹前許願,以拍立得記錄人們的背影。(陳瑋彤 攝影)

 

園中種植過千種植物,以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品種為主,包含古樹名木。其中兩組作品分別以地圖方式介紹園中動植物,引領觀者展開發現之旅。生態作家葉曉文的〈森中漫遊〉包含植物寫生插畫、導覽文字和觀賞路線。&dear〈到香港動植物公園探索香港生態!〉則以學習單和貼紙,引導民眾找到隱藏於角落的動物壁畫。陳曦靜的短篇小說〈巿中「森」之家〉,透過動物角色的對話思考「家」的意義。


跨媒體團隊Impromptu Projects的〈尋聲〉,受傳統戲棚啟發,設計流線型竹結構的演奏舞台。(陳瑋彤 攝影)


張康生〈曾經〉,模仿枯葉落在避雨亭,產生虛實共構的錯覺。(陳瑋彤 攝影)


梁美萍〈移動丘陵〉以強力磁石連結徵集得來的動物布偶,設置於訪客中心外圍。(陳瑋彤 攝影)

 

除了實體作品外,園內人們活動的記憶也以文字和影像呈現。朱倩珩的〈「兵頭花園」二三事〉(頁109-129)記錄動物護理員、園丁、小食亭營運者、外籍遊人、寫詩者等在園中的生活點滴,並配上一幅幅神韻動人的速寫插畫。另外,光影作坊在社群媒體設立資料庫〈記憶中的公園〉,徵集民眾在園中拍攝的老照片。

「邂逅!市中森」是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邂逅!」系列的第三個公共藝術項目,2016年「邂逅!老房子」邀請4位本地藝術家,分別為孫中山紀念館、王屋村古屋、羅屋民俗館及三棟屋博物館製作場域特定藝術品。2018年「邂逅!山川人」則選址荃灣川龍村及村內閒置多年的校舍,13組藝術家團隊進駐,與社區居民進行在地創作。相較於古蹟和鄉村,動植物公園是承載民眾集體回憶的場所,藝術的界入強化其品牌形象,為這個充滿歷史感的生態博物館注入新活力。

(教推活動於藝術推廣辦事處的YouTube頻道進行,包含導覽講座、藝術家分享及因新冠疫情關閉的哺乳動物區作品影片等。)


資訊來源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