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放大博物館的想像—陽明實驗山屋讓人們實際走入大自然

2021/11/29
閱讀數 : 1377

作者:李冠穎(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


曾經去過幾個山屋,多數座落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往往需要走上好幾公里的路才能抵達。在這樣的山屋裡,只求一杯熱水、一塊睡覺的空地、一片遮風避雨的屋頂,便心滿意足。而陽明實驗山屋,彷彿將高山上提供溫飽功能的山屋移至低海拔的陽明山上,不只滿足長途跋涉旅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更加上「實驗」二字,試圖將國家公園品牌化,以實驗性精神設計一系列與專家合作的展覽活動,輔以品牌識別圖像、空間色彩、登山用具等相關周邊開發,讓鮮少爬山的都市人初嚐山中生活,凝聚對陽明山的喜好及認同,向「山」這座資源無窮的博物館謙卑學習。


陽明實驗山屋,位於台北市竹子湖路64號,陽明山國家公園小觀音停車場旁。(田偲妤 攝影)

 

陽明實驗山屋的前身為建於民國60至70年代的警備駐在所,為當時巡山員、警備員休息的場所,後來功能逐漸喪失、廢棄於陽金公路的制高點。直到一年多前,文化部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合作推出「公共服務創新專業服務協力計畫(Open Call)」,致力將公共服務系統導入藝術創新,這才讓廢棄山屋起死回生。日本東京近郊八王子高尾町有座599高尾山博物館,與陽明實驗山屋近似,設計之初即結合微型博物館的概念,且因場域位置即位於山中,展示對象就在觀眾身邊,可以提供臨場式的展覽與教育活動。


陽明實驗山屋不只具備自然教育中心功能,同時也是陽明山品牌設計工作室,圖為發想品牌識別圖像的工作桌,期許觀眾一想到陽明山就能想到其獨特的形象與定位。(田偲妤 攝影)

 

一走進山屋立刻被濃烈的咖啡香迎接,山屋一樓提供了以小油坑火山地形為發想的咖啡,分別以霧氣、熔岩、火山礫代表淺、中、重焙的咖啡豆。以熱飲迎接旅人的山屋,讓身處其中的人們得以放慢腳步、調適身心。


進入秋冬季的陽明山經常颳風起霧,走進山屋立刻被濃烈的咖啡香迎接,可以選擇霧氣、熔岩或火山礫三款咖啡,坐在窗邊溫暖身體、觀賞戶外景色。(田偲妤 攝影)

 

山屋的二樓則規劃成設計工作室與展覽空間,展示了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觀察研究筆記、品牌設計過程,以及可觀察到的自然生態,包括近250種蕨類、近30種哺乳動物等,其中蕨類植物包含了五種遠古蕨類:松葉蕨、木賊、水韭、卷柏及石松,能在都市近郊觀察到種類如此豐富的蕨類,實屬難得!自然生態相關的展覽常見於博物館,然而陽明實驗山屋的特點在於,展示的內容即是民眾伸手可及的山中景物,踏出山屋就能立刻走進陽明山,親身觀察展覽中所提及的動植物。


二樓的展覽空間留有山屋設計團隊的工作筆記與影像紀錄(李冠穎 攝影)


陽明山上的蕨類種類眾多,巡山員採集當地的蕨類,於展覽中介紹古代到近代的蕨類特徵、構造與生長環境。(李冠穎 攝影)


展覽中陳列台灣山羌、赤腹松鼠、鼬獾等陽明山當地動物的觀察筆記,以及蛾類標本與其製作方法。(田偲妤 攝影)

 

此外,山屋為了讓民眾深入體驗山的魅力,特別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一支「陽明登山隊」,隊員包含陳子倢(扣扣老師)、郭庭瑋、吳士緯及郭彥仁(郭熊),分別規劃了四條主題路線、錄製「山徑導聆」Podcast。每則山徑導聆開頭皆會簡介路線行程、距離、難度等資訊,讓民眾可以評估自身能力,確實做到登山安全教育。四條主題路線包含:親子共遊七星山小油坑步道、以「味覺」重新詮釋二子坪步道、夜晚觀察夢幻湖夜間生態,以及以野獸之姿穿梭於小觀音山徑,民眾可以選擇合適且好奇的路線前往。這也是與傳統博物館展示最不同的地方,博物館所介紹的生物大多已製成標本,儘管可以模擬生物的原生環境,卻缺少在自然中所具備的溫溼度、氣味、聲音等環境因子,而四條主題路線將導覽直接帶進自然中,讓民眾可以五感並用地認識這片山林。


陽明實驗山屋發行了四條主題路線導覽地圖,歡迎民眾搭配山徑導聆Podcast一起探索多樣的山林。(田偲妤 攝影)


四條主題路線之一的「地質的陽明 X 親子生態教育」,邀請陳子倢(扣扣老師)為七星山小油坑步道設計教具包「我們在山裡找爺爺的秘密」,內含溫度計、放大鏡、色票、蠟筆、賽璐璐片,以五項任務引導小朋友觀察小油坑地質變化。(李冠穎 攝影)

 

現階段的陽明實驗山屋尚需預約參觀,未來也許能讓更多山屋不僅限於休憩功能,還能轉型為拉近都市與山林距離的媒介,甚至能與不同的博物館合作,讓博物館的展示空間從室內延伸至室外原始環境。台灣擁有不同海拔的山脈、豐富多樣的生態系,期許博物館能透過更多元的方式,讓人們更願意主動親近這塊土地,讓展示不僅限於博物館內的說明牌,而是民眾親自踏入大自然後所得到的深刻體驗。


資訊來源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