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山林的光照與陰翳:藝術如何轉譯森林史?
山林的光照與陰翳:藝術如何轉譯森林史?
作者:葉家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嘉美館)於2021年9月開展的《由林成森》展覽,由於充分展現了嘉義本身與林業緊密關係的地方特色,獲得第二十屆台新藝術獎提名。臺灣的檜木林,從1912年到1970年,歷經60年的砍伐,使各地森林生態逐漸改變。嘉義自日治時期也由於阿里山林業的開發,成為木都與驛站。究竟,美術館如何利用跨時代的藝術作品,以溫柔的方式,照見林業歷史?如何觸發觀眾對嘉義人文景觀與林業文化的重探與反思? 《由林成森》展覽經由策展團隊歷時一年多的田野踏查,並舉辦藝術交流創作營,逐步探討嘉義森林生態、產業與殖民遺緒的展覽概念。本展雖具有討論森林殘酷歷史的意味,但通透明亮的展示空間,及主視覺牆營造的山林圖像,加上運用輕柔色彩模仿和煦陽光的燈光,使展場營造出「希望」的氛圍,顯現策展團隊在展覽概念與展示設計上,選擇以和緩的方式連結藝術作品,娓娓道出森林的生命史。本檔展覽也延伸出嘉美館,同時於嘉義製材所與沼平公園等歷史場域呈現,透過藝術展覽創造對木都人文與森林綿延的想像。 在2020年9月,由三組參展藝術家,分別為走路草農/藝團、蔡咅璟與吳有容帶領學員在《由林成森-藝術交流創作營》中製作展覽作品(嘉義市立美術館 提供)   濃縮森林生命史的展覽動線 在嘉美館的展覽區域,並沒有明顯的展區分界,但還是能感受到策展團隊試圖藉由一樓至三樓的空間,依序表現山林環境、人與自然的互動,以及木頭產業興衰的歷程。例如,展覽一開始使用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的《嘉美神社》,作品以神社鳥居為主體,暗示觀眾這是進入以「山林」為概念的展區結界;中段則有方慶綿拍攝日治時期伐木工人、遊客至阿里山觀光的攝影;最後,以邱子晏《施金泉》影像紀錄刨刀產業,暗喻著木頭產業的榮光和衰退。展覽穿插臺灣與日本藝術家不同時期的作品,共同展現嘉義森林環境、產業發展的漸進變化。 大塚麻子《嘉美神社》,以神社鳥居的意象作為踏入展場的「結界」,象徵觀眾即將進入以森林環境為概念所製作的藝術作品展區(嘉義市立美術館 提供) 邱子晏《施金泉》作為嘉美館展區最後一件作品,以影像與刨刀物件的靜態展示,娓娓道出木頭產業榮景不再(嘉義市立美術館 提供)   展覽低語著森林不可抗的命運 整體展覽看似僅僅想要透過藝術作品,表達山林與人類活動的歷史,但若進一步閱讀展覽論述,「無論是為了研究、經濟或創作而探索,人們同時帶來了聚落、生機與毀滅」,則能夠發現策展人對林業開發造成生態破壞產生的隱憂。展件中也帶有藝術家的反思,包含:生態破壞、殖民遺緒、產業的生機與蕭條,及21世紀人們依靠科技的現象。如蔡咅璟在《在海拔2000公尺震動》作品中,使用人為方式創造啄木鳥於野林的聲響,紀念日治時期被奪去生命,製作成標本的啄木鳥;劉秋兒的作品《賴春標(看山4)》,則以長期紀錄林業殘酷歷史的文史調查者為名,探討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大規模伐木的歷史,闡述森林環境與統治政權緊密的關係。而在嘉美館二樓的廊道,放置了郭柏川、席德進與林玉山真正進入山林所繪的阿里山山景,在這些前輩藝術家作品的對面,則是當代年輕藝術家高雅婷利用各種數位影像,重繪與拼貼山林圖像的《阿里山雲海》,映照出隨著科技進步,人們不需經過身體勞動,即可欣賞山景的現象。 蔡咅璟《在海拔2000公尺震動》作品(嘉義市立美術館 提供) 劉秋兒的《賴春標(看山4)》,從宜蘭中興文化園區(前身為中興紙廠)挖出一千多根伐木塊,接著試圖去追蹤這些木塊的來源,並以影像紀錄,傳達山林被大量砍伐的歷史(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嘉美館二樓廊道兩側,一邊展示活躍於日治時期的前輩藝術家作品,另一邊則是當代年輕藝術家,高雅婷的《阿里山雲海》(葉家妤 攝影)   由作品與展示場域,回應對歷史的想像 《由林成森》也企圖透過展覽,帶領觀眾重訪歷史場域。因此除了在嘉美館展示,同時拓展至日治時期臺灣佔地最廣的官營木材產業區——嘉義製材所,與曾經為阿里山伐木部落一部分的沼平公園。觀眾需在嘉義往東西向線移動參觀,這也是嘉美館開館以來首次將展覽延伸至館外。黃佳雯館員表示,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居民更瞭解在地的藝術史、木業史,並期望透過展覽的論述、作品和展示場域連結,引發民眾思考「人與森林如何和諧共處?」,同時關注現下產業沒落與生態環境危機的現象。 於沼平公園展示的《時空重置計畫》,彙整嘉美館區域、嘉義製材所與沼平公園的歷史航照圖,並將其置於三個展區不同角落,使觀眾藉由走動去辨識嘉義木都舊日景象(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不過,在2021年9月舉辦的策展人講座中,有觀眾提出在嘉義製材所展出的鈴木貴彥《遺構》,由於跟場域內的遺跡神似,不容易發覺其為一項藝術作品,顯示美術館之外的展區由於缺乏展覽論述之連貫與展件說明,因而很有可能為觀眾所忽略。如何將散佈於美術館內外各展區的作品與展覽主題串連,實踐策展目的,為策展團隊需要再思考的課題。 最後,如同賴依欣館長說明:「一座城市能否歷久彌新,不僅需要硬體建設的更新進步,更需要文化藝術的交融、滋養」,嘉美館自2020年開館以來,策劃圍繞著嘉義地方歷史、藝術史的展覽,包含《辶反風景》、《補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與《由林成森》,堅定傳達了自身在地定位與關懷,實踐以藝術作為書寫嘉義文化的取徑,產生新舊交織的地方色彩。
2021/11/24
延續文化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北海道愛努文化博物館與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的啟示
延續文化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北海道愛努文化博物館與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的啟示
作者/攝影:張至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感謝日本吉原秀喜先生提供詳細的資料與書信討論,吳立涵協助翻譯;博物館同仁林佳靜提供的資料與經驗分享、討論。 環境一直是人類生存的基底,也是文化發展的憑藉,唯有永續的環境才會有永續的文化,當代的博物館對於環境意識的覺知,採取不同的實踐方式。本文介紹北海道平取町的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傳統生活空間再生」IWOR構想(「IWOR」是一個愛努族詞彙,意指「傳統生活空間」。)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卑南大溪的河道變遷傳說:引水英雄都古比斯》繪本產出歷程,探討博物館中「環境意識」的實踐樣貌。   愛努文化博物館的人與自然共生計畫 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Nibutani Ainu Culture Museum)位於北海道平取町,是一座保護當地愛努文化,致力於保存、紀錄、展示與傳承的地方性博物館(町立)。愛努族是日本的原住民,大多居住在北海道的北部島嶼。據2017年的資料記載,約有1萬3千名愛努人居住於北海道地區。從歷史上看,愛努人經歷的艱困處境與世界上其他原住民類似,包括日本人的長期殖民統治,政府的同化政策、社區遷移、疾病傳播、人口減少和制度性的歧視等。直到2019年,日本訂定《愛努人促進法》才被承認是日本的原住民族。 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的文物主要來自文化領袖萱野茂(Shigeru Kayano),其推動愛努民族運動,從1950年代開始蒐藏文物,20年間收集了約2千件愛努生活文物,並建立一間小型文物館。在平取町和北海道愛努人協會的支持下,「二風谷愛努文物館」於1972年開幕,該館於1977年移交平取町管理。到1980年末,隨著二風谷水壩建設的進行,平取町計畫在政府資助下建立一個新博物館,於是購買了萱野茂大部分的收藏,並於1992年開設了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館內分為4大區域,展出愛努人的生活、農耕與狩獵等糧食供應方法,以及愛努文化獨特的工藝技術與生活藝術,對自然的信仰與祭儀,以及與北海道自然生態共生的智慧。 2019年8月,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稱史前館)辦理「在地・文化」史前館與日本北海道環境教育工作坊,目的是探討博物館如何投入專業研究之下的知識轉換,協助解決環境議題。在工作坊中,任職於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的吉原秀喜先生分享「北海道平取地方的愛努博物館IWOR構想與愛努文化的環境與景觀」。簡而言之,日本北海道沙流川流域推動的IWOR傳統領域網絡所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共生,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示範場域。在「人與自然共生」方面,重視與自然調和的生活方式,持續可能的「共生開發、地方振興」目標。在「多元民族共生」方面,以愛努族為首,各民族之間相互尊重,共同建構繁榮的社會。在「多元文化共生」方面,尊重各種自我認同、歸屬感與生活方式,讓不同志向或價值都能朝其目標前進。博物館在空間提供、人才培育和愛努族展示上,每一項都參與其中。具體而言,該館推動內部的族群凝聚和社群培力,更向外推廣愛努族文化。 我們發現以上愛努族「傳統生活空間」理念,最重要的是「環境」,透過傳承、學習(學習的場域),讓愛努族傳統的生活文化得以傳承。透過調查、研究(嘗試的場域),讓愛努族傳統的生活文化在當代重現。透過採集、狩獵(取用於自然的場域),取得愛努族傳統生活文化不可欠缺的素材和資源。透過發展、交流(對外傳播的場域),進一步體驗並理解愛努族的傳統生活,進行更廣泛的交流。透過生計、生產(居住的場域),活用愛努族的傳統生活文化,以進行社區營造。唯有保存這些「環境場域」才有「文化復振」或「文化保存」的可能。   史前館與部落族人的兒童繪本計畫 史前館立館宗旨是希望藉由博物館的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和遊憩功能,啟發大眾認識臺灣豐富和多樣的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原住民文化,促進大眾更珍惜、尊重這片土地綿延不斷的自然與文化生命。史前館「環境意識」的實踐是以「環境教育」面向推動。〔註〕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張至善 攝影)   卑南遺址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2014年與2015年,卑南遺址公園與史前館康樂本館分別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遺址公園早在通過認證前,就一直進行環境教育,保存與推廣臺灣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自2005年起展開民族植物的調查、種植與展示工作,提供民眾與部落族人進行文化學習與傳承的場域。館方也彙集調查成果,出版相關的書籍與繪本,如《卑南族的家與植物》,不僅保存部落重要的傳統知識,同時也提供部落學校進行文化傳承課程的教材。除了保存傳統知識外,遺址公園也結合專家學者、部落耆老及文化教師,辦理傳統生態知識的推廣活動,不僅讓一般民眾有機會認識在地文化與知識,部落族人也透過參與相關的推廣課程,進一步學習並增進對自我文化的認同。 《卑南大溪的河道變遷傳說:引水英雄都古比斯》是2013年出版的一本兒童繪本,繪本籌備近一年,調查、紀錄卑南遺址周邊部落的傳統地名、空間記憶,講述部落祖先都古比斯為了族人生活,奮勇前往卑南溪(今卑南鄉嘉豐村附近)三度引水的故事。經過與耆老多次討論後,與南王國小六年級「傳統生態智慧環境教育課程」結合,多次進行現地踏勘、耆老訪談,最後由部落畫家陳冠年繪製完成。這個故事反映部落祖先的環境觀,讓後代子孫了解卑南大溪的地理環境與多變特性。學生們在自然環境的探訪學習中,結合文化意涵與耆老智慧,啟發對土地的情感,並發展出在地意義,走在這裡就像和祖先同行。 《卑南大溪的河道變遷傳說-引水英雄都古比斯》繪本(張至善 攝影)   只有環境長存,文化才能延續 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所提出的「傳統生活空間再生」IWOR構想,期待地方博物館是發動傳統生活空間計畫的樞紐,負責傳統領域相關的人才培育、整備各種傳統領域核心的文化設施,並善用傳統領域進行教育、開發、交流等相關事業。史前館則是以環境教育結合地方學校、社區,讓參與的部落族人能有進一步學習並增進文化認同的機會。史前館《引水英雄都古比斯》繪本具有藝術創作與傳統環境知識、生態教育等多重意義與價值,引導人們思考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也為部落文化永續發展另闢途徑。我們看到在地社群、居民參與是當代博物館「環境意識」實踐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兩個例子在實踐中重視原住民的環境觀,標示出人在環境中的位置,人類並不在環境之上,而是在其中,唯有環境長存,文化才能延續。 註釋: 中華民國行政院環保署於中華民國99年6月5日所頒佈之環境教育法。「環境教育」是指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
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