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Learn from Where it Belongs, Risk for What it Deserves: Insights and Innovations of Museology by Robert R. Janes
Learn from Where it Belongs, Risk for What it Deserves: Insights and Innovations of Museology by Robert R. Janes
Author:Chung-Wen, Weng (Postgradua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 TNUA) Disasters are all around us—right in our face and stemming from us. We are witnessing the collision of human society, pushing both human societ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backwards. In light of this, how can museums respond to contemporary issues, collaborate with local communities to address crises, and take proactive steps toward immediate change? This interview with Dr. Robert R. Janes, based in Alberta, Canada, sheds light on these questions. Janes has been dedicated to Indigenous Peoples' rights, climate change issues, and museum activism. The climate crisis is akin to an “elephant in the room”—undeniably present, yet actions to address this issue remain sparse in the museum community. Nonetheless, Janes maintains that while circumstances may seem dire, there is potential for impactful action. Museums, leveraging their expertise and resources, can make a substantial difference. Currently a Visiting Research Fellow at the School of Museum Studie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in the UK, Janes has also served as Editor-in-Chief of the esteemed Journal of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His leadership roles include Director of the Glenbow Museum and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Prince of Wales Northern Heritage Centre, both in Canada. Raised in a household where his father, a surgeon, hosted medical colleagu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Janes developed an early curiosity about foreign cultures. He vividly recalls a humorous incident: during one visit, a Chinese guest presented "thousand-year eggs," and the unexpected appearance and smell upon peeling the shells led Janes and his siblings to burst into laughter. This experience sparked his enduring fascination with multiculturalism and later with archaeology.   Aerial view of the K’á lot’ine hunting camp in Canada’s Northwest Territories. (Courtesy of Dr. Robert R. Janes)   Learning from Hunters: Cooperation and co-creation with the Dene During his doctoral studies in archaeology, Janes focused on researching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Dene First Nation in Canada’s Northwest Territories. However, he found that the academic training provid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out any personal experience among Dene People. Seek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Janes took a break from graduate studies and relocated with his wife to live among several Dene families in a hunting camp for six months. In the unforgiving and frigid Western Subarctic, the Dene families supported each other to ensure their well-being, , leaving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Janes regarding the importance of generosity. This experience also shaped his belief that effective leadership is rooted in competence, respect and trust rather than hierarchical status. His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 with the Dene continue to guide his museum practice.   Dr. Robert R. Janes (left) and Francis Baton drying a bear skin at the K’á lot’ine Hunting Camp (Courtesy of Dr. Robert R. Janes) The Prince of Wales Northern Heritage Centre in Yellowknife, Northwest Territories. Robert Janes was the founding director. (Courtesy of Dr. Robert R. Janes) In 1976, Janes assumed the role of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Prince of Wales Northern Heritage Centre.  Lacking formal training in museum studies, he humbly described himself as a blank slate. Initially, the museum faced resistance from local Indigenous Communities, who perceived the museum’s approach to collecting cultural artifacts as potentially freezing their traditions in time. Recognizing the need for a new approach to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rvation, Janes and his colleagues embarked on a reevaluation of the museum's practices. In 1981, they collaborated with Dene Elders and a documentary film team to revive the traditional art of crafting a mooseskin boat, based on oral histories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The three-month endeavor resulted in the creation of a mooseskin boat, now a centerpiece of the Prince of Wales Northern Heritage Centre's permanent exhibitions and a symbol of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Dr. Robert R. Janes working with Dene Elders, Johnny and Elizabeth Yakaleya, to identify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Mackenzie River Valley, Northwest Territories, Canada. (Courtesy of Dr. Robert R. Janes) The Mooseskin boat of the Dene People, now a centerpiece of the Prince of Wales Northern Heritage Centre. (Courtesy of Prince of Wales Northern Heritage Centre, Northwest Territories, Canada)   The Glenbow Museum/Blackfoot Repatriation Assuming the directorship of the Glenbow Museum in Calgary, Canada in 1989, Janes encountered an immediate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shortly after taking office, government subsidies were abruptly cut, plunging the museum into a financial crisis. Faced with the daunting task of navigating bankruptcy, Janes had no choice but to lay off 25 of the museum's 150 staff members. His actions sparked controversy and even led to a death threat against him from a departing employee. Throughout this tumultuous period, Janes remained steadfast in his commitment to the museum's mission, continually questioning “Why” behind each decision made.  Under Janes's leadership, the Glenbow Museum initiated Canada's largest repatriation of Indigenous sacred possessions. Among its significant holdings were medicine bundles integral to the ceremonies of the Blackfoot Confederacy . The museum would temporarily "lend" these bundles to the Confederacy for ceremonies. However, as part of standard collection maintenance, the bundles underwent a process involving freezing to eradicate insects and bacteria before their return to collection storage. For the Blackfoot People, these bundles are sacred and akin to children, embodying spiritual essence. Janes and his colleague Gerald Conaty, the Curator of Ethnology, recognized that the museum's conservation procedures, while considered necessary from a professional standpoint, conflicted deeply with the Blackfoot worldview. Sacred bundles are not merely collections of physical objects – they are living entities that require vigilant care within an Indigenous way of life. Janes, Glenbow’s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taff recognized that the most fitting approach to preserving these cultural possessions was to return them to the people who possess the knowledge of their care, meaning and use. Through extensive consultations with the Blackfoot Confederacy, he embarked on a decade-long process resulting in the returning of over 250 sacred possessions to the Blackfoot communities. Alberta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the Blackfoot Confederacy participate in the signing ceremony for the repatriation agreement. Robert R. Janes is pictured second from the right, alongside Gerald Conaty on the far right. (Image courtesy of Dr. Robert R. Janes)   Despite strong opposition and disapproval of the repatriation by provincial government staff, the repatriation efforts under Janes's leadership forged profound relationships with local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addition, Glenbow staff involved 18 Blackfoot Elders in curating the permanent exhibition "Niitsitapiisini: Our Way of Life." All of these efforts resonated deeply, leading to Janes and Conaty being honored with traditional Blackfoot names.  Robert R. Janes’ naming ceremony where he was given a traditional Blackfoot name. Kainai First Nation, Alberta, Canada. (Courtesy of Dr. Robert R. Janes)   Uniting Against Climate Trauma: The Coalition of Museums for Climate Justice Climate change has triggered numerous catastrophes, causing Janes to assert that the climate crisis has escalated into "climate trauma," posing irretrievable damage to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as multiple crises interweave. He stressed that not only science museums should address climate trauma, but that all museums should face the crisis and strive for climate justice. Taking proactive measures, Janes collaborated with Canadian museum colleagues to co-found The Coalition of Museums for Climate Justice in 2016. This coalition aims to establish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focused curatorial guidelines and consultation platforms. The new permanent exhibition "We Have the Power" at the Qualicum Beach Museum introduces electricity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knowledge, aiming to empower visitors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everyone can make a meaningful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ourtesy of Qualicum Beach Historical & Museum Society,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Inspired by the work of Robert R. Janes and The Coalition of Museums for Climate Justice, in 2023, the Qualicum Beach Museum developed a new permanent exhibition about power,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through a local perspective. The exhibition is aptly located in an historic powerhouse, as it reflects on power and energy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 exhibition is rooted in place and centers Indigenous Ecological Knowledge as well as local ecosystems, framed as “climate heroes” deserving public’s respect and protection. Drawing from the work of Janes and the Coalition, the Qualicum Beach Museum staff developed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exhibition. The curators aimed for the exhibit to be a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s possible by minimizing plastics, using locally sourced materials, and eliminating climate control that consumes a lot of energy. In addition, they aimed to create a community space of ongoing learning about the climate crisis. For example, the panels can be temporarily stored to make way for speakers,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temporary exhibits. Lifeboats in the Currents: Steering 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our interviews and correspondence, Janes consistently provides humble yet detailed responses, reflecting his dedication to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thoughtful reflection. This year, Janes has sounded a clarion call with his latest book, "Museum and Societal Collapse: The Museum as a Lifeboat," aiming to provoke museum practitioners, academics,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to reconsider the role of museums. He emphasizes that museums must not remain isolated but should actively confront contemporary crises, uphol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obilize community collaboration to serve as a lifeboat in navigating societal challenges. "We are at a watershed moment in determining the future of museums," says Janes. Despite the necessity for museums to rely on commercial activities for sustainable operation, h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not being unduly influenced by market pressures and revenue generation. Janes believes that rethinking museum visions and missions, driven by values and principles,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s. He concludes by sincerely urging the global museum community  to slow down and reflect on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why museums exist, for whom they exist, and the core ideas they uphold. This introspection, he suggests, is crucial for identifying contemporary values and beliefs that are essential in shaping the museum's mission and mea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2024/07/18
向土地萬物學習,迎戰氣候危機:人類學者Robert R. Janes的博物館革命
向土地萬物學習,迎戰氣候危機:人類學者Robert R. Janes的博物館革命
作者: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我們距離災難並不遠。只要打開新聞,就能看到極端氣候對人類的衝擊。此時,博物館該如何回應當代議題,帶領社區正視危機,並為改變付出行動呢?本文專訪現居加拿大亞伯達省的Robert R. Janes,他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氣候變遷與博物館行動主義。對Janes而言,氣候議題在博物館領域中形同「房裡的大象」,近在眼前卻無人聞問。儘管如此,他堅信這個世界絕望卻還有救,博物館可以利用自身專業及資源改變現況。 Janes現為英國萊斯特博物館研究所的客座學者,曾擔任國際知名期刊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總編輯,以及加拿大格蘭堡博物館(Glenbow Museum)與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Prince of Wales Northern Heritage Centre)的館長。由於父親是外科醫生,家裡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界同事來訪。曾有位中國訪客帶來了皮蛋,在撥開蛋殼的一刻,衝擊的外觀和特殊的氣味讓他們放聲大笑。異國文化帶來的衝擊和新奇感,奠定他對人類文明與多元文化的興趣,因此投身於考古學研究。 加拿大北部原住民 K’á lot’ine獵人聚落空拍圖(Robert R. Janes提供)   向獵人學習:與德尼族的合作與共創 攻讀考古博士期間,他研究加拿大德尼原住民族(Dene First Nation)文化,然而學校傳統的考古訓練僅提供考古學知識,缺乏對德尼族生活現況的討論。為了真正了解德尼族文化,Janes休學一學期,和妻子搬到德尼族獵人聚落生活六個月。在嚴峻又冷冽的北極圈中,當地人不分異己的關照,使他們得以溫飽。這段經歷使Janes學習到慷慨的可貴,並且相信領導力不是建立在階級或地位,而是出於能力、尊重,與彼此信任。  Robert R. Janes(左)於K’á lot’ine獵人聚落屋頂曝曬熊皮。(Robert R. Janes提供) 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外觀。(Robert R. Janes提供) 1976年,Janes擔任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的創館館長。從未受過博物館專業培訓的他,自嘲形同一張白紙就擔起了大樑。當時,博物館並不受當地原住民族的歡迎,他們認為博物館片段擷取文化的展示方式,形同凍結了文化,宣告他們只存在歷史當中。Janes和館員重新檢視「收藏」與「遺產保存」的意涵,在1981年帶領一群德尼族長者與紀錄片團隊深入部落,憑著祖先流傳的口述記憶,重建以駝鹿皮製作船身的傳統技藝。團隊花費三個月所搭建的駝鹿皮船,如今是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的常設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 Robert R. Janes(左)請德尼族的兩位長者Johnny 與Elizabeth Yakaleya辨識出土的考古器物。(提供 Robert R. Janes) 德尼族傳統文化中用駝鹿皮包覆的船(提供 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   保有文物的靈魂:格蘭堡博物館文物返還計畫 1989年.Janes轉任格蘭堡博物館館長,不料剛上任政府就停止補助,導致博物館面臨破產。他不得不解僱150位館員中的25位,卻遭致館員的對立,還收到解僱員工的死亡威脅。然而,無論所處的條件多麼不利,他仍持續反問「為什麼?」,以確保每一決策都是從使命出發。 Janes曾主持加拿大史上最大宗的文物返還計畫。格蘭堡博物館長期收藏原住民族社群黑腳聯盟(註釋1)祭祀時所用的草藥捆包(medicine bundle)。過去格蘭堡以「出借」方式,讓捆包回到部落中進行儀式,結束後再歸還館方。依照博物館的標準文物典藏流程,捆包進入庫房之前必須先冷凍殺蟲、殺菌。然而在族人眼中,捆包不只是物件,是如同骨肉、具有靈魂與血脈的神聖象徵。Janes和館員Gerald Conaty(民族學諮詢委員)驚覺,博物館視為「專業」的入藏過程,對族人而言形同扼殺神聖靈魂的酷刑。 此後,Janes開始反思博物館典藏方法與文物脈絡的衝突與對立,領悟到「讓物件回到那些知道該如何使用他們的『專家』身邊」才是最合適的保存方式。自2000年起,他重新盤點庫房中性質重複或較少展出的藏品,並徵詢族人的意見,十年間共返還黑腳聯盟超過250件藏品。 格蘭堡館員與黑腳聯盟代表於文物返還啟動儀式中合照。右二為Robert R. Janes;右一為Gerald Conaty。(提供 Robert R. Janes) 即便對部分管理階層而言,藏品減少是博物館的損失,然而文物返還與當地原住民族締結了深厚情誼,帶來金錢無法衡量的價值。任職期間Janes積極學習黑腳聯盟的文化,更邀請18位族人策劃常設展Niitsitapiisini: Our Way of Life。真誠的交流深受族人認同,Janes和Conaty也因此獲得族人賜予傳統族名OTAHKO OHKIPTOPii,象徵他們是受族人尊敬的一員。 黑腳聯盟Kainai人的賜名典禮。(提供 Robert R. Janes) 共同面對氣候創傷:氣候正義聯盟 氣候異常已造成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災難,Janes認為氣候危機(climate crisis )已演變成危害當代文明的氣候創傷(climate trauma),是多重危機相互交織的複合危機(poly-crisis)。他強調,不只科學博物館該面對氣候創傷,所有館舍都該正視氣候異常的危機,進而達成氣候正義(climate justice)。Janes串連眾多加拿大館舍,在2016年共同創立氣候正義聯盟(The Coalition of Museums for Climate Justice),提供具環保及永續意識的策展指南及諮詢管道。 魁利克姆海灘博物館「我們有電力/力量」(We Have The Power)新常設展,透過介紹電力與生態保育知識,讓觀眾了解每個人都有力量為環境盡一份力。(提供 魁利克姆海灘博物館) 2023年,受到聯盟的永續策展概念所啟發,加拿大魁利克姆海灘博物館(Qualicum Beach Museum)的新常設展透過介紹電力、能源、生態保育與資源永續的觀念。尤其場址比鄰地方原住民社群,故展覽以介紹原住民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為核心,探索應對氣候變遷的解決之道。除此之外,聯盟提供許多建議讓展覽更具永續性,例如:製作方便收納或移展的展品,以便未來巡迴展出。Janes更提醒策展單位應以生動的故事與物件充實內容,而不是依賴高耗電、耗能的展品吸引觀眾。如此一來,不僅減少展覽耗費的資源,讓枯燥的科學發電知識貼近觀眾生活經驗,更促進地方觀眾與原住民族文化對話的空間。 不畏時代洪流的救生艇:為博物館的未來掌舵 與Janes對談或通信時,他總是謙遜而詳細的答覆,體現了不斷學習與反思的自律態度。今年,Janes透過著作《Museum and Societal Collapse: The Museum as a Lifeboat》(暫譯《博物館和社會衰敗:博物館作為救生艇》)再次敲響警鐘,期盼激發同業重新思索博物館的存在意義。他強調,博物館不應與世隔絕、堅守權威形象,而應主動面對當代的危機,實踐社會責任,進而串連社區力量,成為協助大家度過難關的救生艇。 Janes認為,「我們正處在決定博物館未來意義的分水嶺。」雖然商業機制是博物館持續營運的基礎,但是絕對不能被市場機制所操控。他相信由理念出發的細微轉變,可以擦出點燃重大變革的火花。希望博物館人偶爾也能停下腳步,靜心思索博物館為何、為誰、為了什麼理念而存在?探尋出博物館在21世紀無可取代的當代意涵與使命。 註釋: 註釋:黑腳聯盟(The Blackfoot Confederacy)是加拿大原住民社群,由四大族群組成,分別為居住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的Kainai, the Northern Piikani,和 Siksika,以及美國的蒙大拿州地區的Southern Piikani族群。
2024/07/12
重拾原住民族藝術的名字與歷史:史前館研究員盧梅芬專訪(下)
重拾原住民族藝術的名字與歷史:史前館研究員盧梅芬專訪(下)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題記者) 盧梅芬長期關注原住民藝術與去殖民化議題。在她取得碩士學位後所出版的著作《天還未亮》中,即點出原住民族藝術在尚未建立成熟的藝術評論之際被過度吹捧,導致一些藝術創作可能會刻意迎合殖民觀點或部落想像,前景看似光明,但其實「天還未亮」。近年來,盧梅芬多次策劃與原住民藝術、音樂相關的展覽,希望突破對其族群化的想像,揭示隱含的困難歷史,也使觀眾看見藝術背後「人」的處境。 以兒童之眼講述困難歷史: 史前館研究員盧梅芬專訪(上) 以音樂及共通性取代差異性 音樂,是原住民文化展示中備受重視的元素。然而,與一般強調傳統原住民歌謠不同,2018年盧梅芬策劃的特展「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結合社會議題,展出原住民音樂的內涵與轉變。   「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主視覺(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這個展覽根基於2008年因為經費而不足未能實現的「轉彎人生: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特展計畫,旨在呈現原住民一再「轉彎」的母語:從第一個國語(日語),到第二個國語(華語),最後回歸母語,揭示原住民一再被殖民的歷史情境。 在「音樂的慰藉」特展中,盧梅芬帶入了原住民的困難歷史。在《原住民與社會運動》一區,以音樂人胡德夫為主角,展出1980年代原住民社會運動開始,胡德夫以歌曲〈為什麼〉來講述海山煤礦罹難的阿美族人悲劇。盧梅芬表示,這在當代原住民展覽裡相當罕見,尤其是在原住民音樂展裡置入社會悲劇,展出其社會運動發展的脈絡,並在國家級博物館展示是頭一遭。 從2008年到2018年,歷經十年的歷程,盧梅芬逐漸體認「共通人性」的重要性。她認為過去的展覽多強調原住民和漢人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差異性無法引發同理心,唯有強調其共通性,才能達到共鳴和認同。 盧梅芬將原住民的困難史帶入「共享記憶」的層次,將「他者」轉換成「我們」。她表示,讓我群與他者在博物館中「同時在場」的關鍵,在於找出他者與我群的共通性。展示策略上,她捨棄常見的線性時間敘事,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手與音樂出發,如郭英男的歌聲在亞特蘭大奧運出現事件,以及2000年獲得金曲獎的歌手紀曉君、陳建年、張惠妹等大眾所熟知的歌手勾動集體記憶,再帶入高一生〈長春花〉,陸森寶〈美麗的稻穗〉,希望透過講述思念、深情等共通人性之歌,達到對他者經驗的同理。   「音樂的慰藉」特展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手與音樂出發,通過「共享記憶」達到對他者經驗的同理(圖片提供:盧梅芬) 展場提供舒服的沙發區,供觀眾放鬆聆聽音樂(圖片提供:陳佳利)   在該展示中,盧梅芬先試圖「撞擊」觀眾的眼睛,再帶入不分原漢的共同記憶。例如放入從原住民歌曲改寫成的反共復國歌曲〈臺灣好〉,聲聲唱著「臺灣是個復興島」,勾起了戒嚴時期的共同回憶。通過「共享記憶」達到音樂的慰藉,以突破我群與他者的分野。點出彼此的共同性,才是達到認同與融合的基礎。   讓博物館中的無名者重新回到藝術史 盧梅芬在原住民族展覽上的另一個重要實踐,是讓無名藝術家在藝術史中重新歸位。她認為長期以來原住民族展示缺乏「人味」的原因,就在於忽視個人的特殊性;以往原住民族作品僅作為族群文化內容的展示,而缺少對創作者個人的背景介紹。 盧梅芬具備的藝術史背景使她更為注重藝術家的創作與養成歷程,探究作品是如何長出來的。她展開原住民族藝術家的身分追尋,以期同時呈現藝術品的個人性和情感脈絡。2023年她與創作者狼七合作出版〈月亮的名字〉,以漫畫描繪出了這段研究經歷。   「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特展主視覺(圖片提供:盧梅芬) 2023年,盧梅芬策展史前館「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特展(展期至2024/4/14),呈現原住民族身分認同的追尋過程。展覽分為兩個區塊,除了介紹原住民族藝術發展歷程之外,也展出嘉興部落的雕刻作品,講述創作者進入公共視野的過程。另一部分,則呈現原住民族藝術家透過創作引發自我認同,尋回族語名字、回家的過程。展間以汙名化來破題,以謝世忠《認同的污名》等著作點出原住民族被汙名化的處境,提供給觀眾重新認識被污名者的資訊。 「我是誰?」特展以黃色翻牌呈現污名用詞,包括「外籍新娘」等不合時宜的稱呼,喚起大眾對污名化的認識。(圖片提供:盧梅芬) 盧梅芬特別展出美術史指標性刊物《雄獅美術》中原住民藝術論述的轉變:1972年出刊的「原始藝術特輯」仍強調族群分類,1991年的「新原始藝術特輯」則是一個轉捩點:隨著解嚴後的本土化浪潮,原住民族開始探詢自我文化身分的定位,從過往的無名藝術,走入重視創作個體的「手藝人」,直至個人藝術家的出現,從此原住民族藝術家開始走入臺灣藝術史之中。   《雄獅美術》「新原始藝術特輯」藝術尋路圖插圖,呈現原住民族藝術的發展。(攝影:編輯室)   每一趟回家的過程都是英雄之旅 盧梅芬以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分析神話故事所提出的「英雄旅程」模式,認為每個人都是人生旅程上接受試煉的潛在英雄,都將經歷從平凡世界、冒險的召喚、拒絕召喚、遇上導師、跨越關卡,等啟程、啟蒙再歸返的一個旅程。 該展以藝術家尤瑪・達陸為例,其考上公務單位後,因為接觸到原住民族運動內心產生悸動(召喚),母親對她要辭去鐵飯碗工作震怒(拒絕召喚)而斷絕援助,遇見外婆收留並且解決難題(導師出現),最終開始學習並發展泰雅傳統織布工藝。尤瑪・達陸遵循此回歸之路,最終找到自己的身分認同。   原住民族創作者經歷「英雄旅程」探索自己的身分認同。(圖片提供:盧梅芬) 尤瑪·達陸透過織布傳承泰雅族傳統織品文化。(圖片提供:盧梅芬)   建立具有原住民族史觀的博物館 盧梅芬自1999年進入史前館至今逾二十年,她坦言經歷十年後始能成熟地操作展示規劃。她認為策展人的權力很大,因此需要特別小心翼翼,與藝術家合作時,盡可能給予創作空間,以詢問代替指令。例如《回家》繪本的插畫家儲嘉慧一度要放棄合作,她察覺其壓力後介入,並給予完全的創作空間,最後才有了亮眼的成果。 一直以來,盧梅芬不斷「偷渡」原住民族困難史進入各個展覽中,面對日漸離去的耆老和藝術家,她心中感嘆著來不及的急迫感,雖然原住民族的範式轉移還未真正實現,但是她認為越難的事,越是值得去做。從音樂展覽到兒童親子展館,從臺灣原住民族到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她認為唯有正視歷史傷痛,才能帶來真正的和解與轉型正義。  
2024/04/02
建立去殖民化的公平變革:專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館長Brandie Macdonald
建立去殖民化的公平變革:專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館長Brandie Macdonald
  作者:張雅萍、林俊強、王佩鈴、謝子喬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碩士生) 國際博物館協會典藏委員會(ICOM-COMCOL)秘書長Brandie Macdonald是一位擁有喬克托族(Choctaw)血統的奇克索族(Chickasaw)原住民,十五年來持續在美國經營非營利組織,在博物館中推動原住民族文化。2023年10月,Macdonald出席2023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典藏委員會」(ICOM-COMCOL)臺灣年會,我們因此得以訪談她,瞭解她在博物館中持續推動的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典藏實踐。 Macdonald來台出席ICOM-COMCO年會,分享「博物館與去殖民化」議題。(林俊強 提供)   Macdonald自2023年6月起擔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IUMAA)館長,該館由考古實驗室和文化館合併而成,典藏超過五百萬件文物,內容包括美國印第安納州原住民文化遺產與當代蒐藏。博物館目前尚未對社會大眾開放,Macdonald與同仁目前正在全力籌備,期待建立「本土化」(Indigenization)且「以正義為中心」的館舍。典藏過程中,Macdonald注重與原住民社群的合作,促使展示與社群的價值觀互相契合,確保典藏的道德性,並且尊重多元文化。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外觀。(圖片提供:IUMAA)   Macdonald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博物館都存在於原住民的土地上,其成立過程與殖民歷史密不可分。殖民帶給原住民傷痛,博物館必須反省其角色,積極與原住民社群合作,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同時推動文物返還。 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博物館工作人員打包和搬運超過五百萬件藏品,以進行博物館翻修工作。(圖片提供:IUMAA)   「讓每個真相都被講述」Macdonald強調,博物館觀眾包括原住民和非原住民,面對多元的觀眾,博物館應該創造開放觀眾參與的空間,而非僅僅灌輸特定思想:「不要由博物館告訴他們該怎麽想,而創造空間讓他們能夠批判和思考,參與和觀察。」她希望博物館使觀眾更認識自己,也能夠發現未知的事物,成為一個促進連結的平台,讓人們分享彼此的經驗。 建立一套去殖民化的框架 身為原住民,Macdonald如何定義去殖民化?Macdonald說:「當我思考去殖民化,本土化的概念相當重要,我認為你不能做到去殖民化而不本土化。」她認為,在展示中以原住民社群的觀點講述原住民的故事,這種合作不僅讓人們深入瞭解原住民的文化,也使他們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美麗。 IUMAA最重要的典藏之一是沃納梅克美洲印第安人照片,這些藏品紀錄了1900年美洲原住民與歐洲裔美國人的互動。(圖片提供:IUMAA)   去殖民化承認殖民對原住民社群造成的重大影響,思考如何從殖民文化和權力結構中剝離,並且要求人們重新思考將焦點轉移至原住民身份和當地社區。在工作之中,Macdonald建立了一系列去殖民化的框架,包括「摒棄佔有主導地位的殖民思維」、「問責制和透明度」、「歸還」、「對等」及「共用權力」。這些框架是可以不斷新增和改變,並且在國際上建立夥伴關係,共用這些內容。她認為,殖民化的運作方式是為了維護特權,而去殖民化的力量在於它需要持續靈活地成長、變化、移動和並且反擊。因此,去殖民化不僅僅只使用一種方法,而是需要持續的改變和聆聽。 舉辦博物館教育活動可以幫助觀眾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圖片提供:IUMAA)   藉由去殖民化此一核心思維,開展出擁抱本土化的思維與實踐,博物館可促進公平變革的出現,且賦予原住民族社區更完整的權力,創造真正反映他們的故事和觀點的空間。Macdonald認為,打破所謂的博物館文物典藏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理念也是去殖民化的一部分。對原住民社群而言,文物典藏的「最佳實踐」並非在庫房之中嚴格保護文物、謹慎控制溫濕度,而是以原住民文化脈絡之下的實踐方式去對待文物,如:吟唱傳統歌謠與物品互動、確保文物與相關物件放在一起等。 不同原住民社群對於文物的保存維護的想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對於擁有縮頭文化(shrunken heads)(注釋1)的原住民社群而言,「頭骨」是他們重要的文物,然而典藏頭骨的理想方式並非將之深鎖庫房之中,而是去拜訪部落,坐下來與頭骨交談,讓骨頭不會感到孤單。 反思博物館典藏的作用 Macdonald認為,建立展品與社群之間的連結,可以引發許多驚喜。在與原住民社群合作的過程中,曾有原住民在藏品之中發現過去從他們社群中被偷走的物品,欣喜地說:「這是我阿姨的」、「這是我的」,這些失而復得的物品因此重回社群的懷抱,為他們帶來了無限的喜悅。 另外,藝術家Alicia Maria Siu曾在展覽中發現一個小女孩繪製的陶笛,然而陶笛被擺放在觀眾不可觸摸的地方。Alicia詢問館方是否可以吹奏陶笛,獲得允許後,她先將陶笛握在手中,與這個古老的考古文物建立連結,接著吹奏出一首歌曲。令人感動的是,她的女兒認出了這首歌,引起了更多的共鳴和情感交流。 IUMAA的民族學收藏有超過三萬件的物品和一萬多張照片,其中包括二千多件與音樂有關的樂器、相關記錄和照片,典藏量可說相當豐富。(圖片提供:IUMAA) Macdonald認為,我們對於文物典藏的觀點,應從「不要觸摸,它可能會破碎」轉變為「它需要透過與人的聯繫而再次活躍起來」。這種關懷的轉變將連結文物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使博物館變成更具包容性和人文關懷的場所。 Macdonald期待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來經營和發展博物館,建構公平、包容和關懷的博物館。在美國,原住民、年青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等社群逐漸進入博物館產業,打破了長期以來單一種族的情況。她希望新一代能夠改變博物館的工作方式,引領博物館迎來新的浪潮。「博物館不再僅僅是固守一種思維,而是面向多元且充滿希望的發展前景」。 註釋 註釋1:縮頭術,是南美洲亞馬遜盆地地區原住民的一種風俗,他們將在決鬥或戰爭中砍下來的人頭當作戰利品進行一系列的特殊處理來保存。有時候也作為祭祀用品在祭祀中使用,或作為商品賣給別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23/12/29
臺灣故事整理術:專訪臺史博《觀・臺灣》前主編陳涵郁
臺灣故事整理術:專訪臺史博《觀・臺灣》前主編陳涵郁
作者: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走進專訪會議室,大桌上擺放2009年創刊至今的《觀・臺灣Watch Taiwan》,相疊起來高度不過三十幾公分,其中卻承載無數臺灣歷史與地方故事,以及幕後作者、編輯群難以計量的繁瑣流程與揮汗心力。刊物之後,是一位帶著書卷氣息、神采奕奕的女性——《觀・臺灣》第十期至第五十五期主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簡稱臺史博)陳涵郁助理研究員。 參與了刊物的改版與更名,陳涵郁見證《觀・臺灣》創刊的近十五個年頭。以臺灣史為核心,《觀・臺灣》除了提供多面向的歷史研究、地方故事,也肩負推廣臺史博的重要使命。究竟,博物館刊物如何呈現不同觀點的臺灣故事?她又怎麼從五花八門的歷史材料中,挖掘具人情味、生活化的主題? 《觀・臺灣》以第十九期作為刊物改版分水嶺,自此之後致力於開創刊物獨特的美學風格。圖為第四十七期「島與島」,採用難得的橫向封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相遇《觀・臺灣》,從博物館工作開始 談起與《觀・臺灣》的淵源,陳涵郁笑稱是在臺大人類學系胡家瑜教授的課堂中,發現對博物館的興趣。爾後,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博物館展示組(今北藝大博館所前身)就讀,畢業後首先任職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製作考古主題的數位互動網站;再進入臺史博的公共服務組,於《觀・臺灣》第十期左右開始接手,持續編輯到第五十六期,也另負責特展推廣、出版品經銷、臉書經營等任務。陳涵郁表示她的博物館工作經驗,就是將博物館研究資料「轉化爲大眾能理解的內容」。然而,這究竟是怎麼進行的呢?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館中的田野調查,讓歷史走入生活 作為臺史博推廣刊物,《觀・臺灣》主題與內容一方面與臺灣歷史密不可分,也必須與臺史博有關聯性。陳涵郁提到,編輯工作總是致力於發現新鮮且生活化的議題,非常需要具備觀察和搜集資料的能力。除了從特展主題、館內藏品故事、茶水間閒聊搜集材料,也可以觀察社群媒體時下流行的「哏」,都是發展主題的各種方法。 「看有什麼材料,就炒新的菜出來!」,當刊物主題配合當期臺史博特展時,則會透過轉化,讓兩者之間不過度重複。例如,配合「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2018.11.1-2019.11.03),第三十九期《觀・臺灣》反其道而行,以「不想上學」為題,從「為甚麼要上學?」探討近代教育的開展與變化。 《觀・臺灣》專欄「魔幻時刻」探訪街頭小店隨著地方歷史一同脈動的記憶。第三十九期配合主題「不想上學」,發掘文具店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觀・臺灣》也會利用專欄,延伸博物館藏品的內容與議題,發掘生活中食衣住行的臺灣歷史。例如專欄「本季片單」以片單向觀眾推薦電影,呈現電影中的歷史故事;「魔幻時刻」探訪街頭小店與地方歷史一同脈動的記憶;而「復刻食譜」則藉由實際烹煮,再現日本時代《臺灣日日新報》的食譜。上述處處可見歷史多元面向的探索,陳涵郁強調,選取與發掘題材的關鍵便是回到博物館核心特質——從藏品中發現議題,才能把歷史帶進觀眾的生活當中。 《觀‧臺灣》專欄「復刻食譜」,編輯團隊重新還原日本時代《臺灣日日新報》上的「金鑲冬冬」食譜,重現過往的美食滋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觀・臺灣》第五十二期專欄「本紀片單」,配合當期以算命文化主題「好命這邊請」,以「命運─人性終極的試金石」為題,與讀者分享命運相關的電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以封面說故事:設計巧思再現歷史 在《觀‧臺灣》平面設計上,也可窺見轉化歷史元素、貼合刊物主題的作法,並透過與不同類型設計師合作,塑造刊物具有辨識度的視覺風格。談及封面設計,陳涵郁指出將某個時代、歷史事件視覺化的過程,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尤其「如何透過視覺,如實反映這段歷史?」,雖然能透過文獻資料與典藏發掘創作元素,過程仍必須與設計師來回溝通,確保設計師理解每期刊物想傳達的概念,同時注意轉譯後歷史元素的正確性。 以第四十四期為例,仔細看封面的「竹林」,實際上是設計師黃耀霆巧思轉化的數把「槍管」,直接反映刊物主題:探討1895年甲午戰爭下,臺灣人所遭遇的處境及歷史情勢。當時人們躲在竹林中作戰,一根根狀似竹子的槍管,則是從槍枝文物與老照片中轉譯,象徵戰爭與侵略。 《觀‧臺灣》第四十四期封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推廣知識與行銷博物館,一魚兩吃! 「得獎是一個增加能見度的方法。」 陳涵郁認為,當前紙本刊物在網路媒體快速發展下,越來越不易生存,相對也越來越競爭。因此在製作刊物的同時,不可忽視社群媒體經營,必須時刻思考增加曝光度、觸及率的方法。她笑稱自己也時常為此絞盡腦汁,從訂定主題、選擇文章與設計的面向,不停尋找能彼此平衡、創造多贏的長遠規劃。 從《觀・臺灣》獲得金鼎獎的過程[註1],可以發現陳涵郁對於刊物製作與行銷手法並進的思路。2019年報名金鼎獎時,便有目標性的設計標案、確立準備時間發行電子書,最終順利獲得2019年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獎。她表示藉由報名金鼎獎,可以觀察目前同類型的刊物具備怎麼樣的特質與潛力?也可以瞭解《觀・臺灣》對於大眾是何種存在。更重要的,「得獎是一個增加能見度的方法!」,獎項殊榮連帶而來的訊息,也能擴及更多大眾,推廣《觀・臺灣》。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想成為編輯嗎?你可以⋯⋯ 回顧11年來的編輯經驗,陳涵郁微笑表示,維持刊物內容的豐富性除了館內同仁協力,也仰賴館外的編輯、設計師、作者及插畫家的眾多合作,因此,多認識優秀的作者及插畫家、關注作品特質,是編輯工作的關鍵之一。理解同類型刊物的特質並關注重點議題,同樣必不可少。藉由一次次的發想,團隊從而理解自身刊物的定位,並捕捉未來發展的面向。另一方面,編輯也必須把關圖像與文字內容的正確性,才能將正確的內容如實的傳遞給讀者。 《觀‧臺灣》也肩負推廣臺史博館內業務的任務,圖為第四十五期利用漫畫形式,向讀者說明藏品進入博物館前的文物評估作業流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結語:臺灣,有本博物館刊物 談及對於《觀・臺灣》的期待與想像,陳涵郁指出目前《觀・臺灣》很注重人的故事(例如專訪女性故事的「女人本事」專欄),她很期待未來能更強調從「物件」出發,探詢物件中的風景。由於博物館藏品對於大眾而言,總是較為困難、遙遠的存在,若是讀者打開《觀・臺灣》同時,也能如同走進博物館一般,理解物件知識性的用途、發現典藏文物的不同面向,想必也能為提供讀者更多認識博物館與典藏的方式。 《觀‧臺灣》第五十四期「怪談」的封面故事,以臺史博典藏品切入背後的臺灣歷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觀‧臺灣》第五十五期「成為幫助別人的人」之「女人本事」專欄採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此外,陳涵郁指出當前《觀・臺灣》以關注臺灣歷史為主,但她期待或許可以跳脫臺灣歷史範疇,呈現「觀世界」的觀點,讓讀者理解同時代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也希望能邀請更多不同類型的作者,或發展英文翻譯版本,提供外國人理解臺灣史的管道,藉此讓更多人知道「臺灣,有本來自臺南的博物館刊物」。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 註釋1:《Watch Taiwan 觀‧臺灣》曾獲2019第43屆金鼎獎 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獎、2021第45屆金鼎獎 優良出版品、2022第46屆金鼎獎 優良出版品。
2023/06/28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 年紀輕輕、帶著書卷氣息的鄭莉蓉,引用了左翼詩人和劇場工作者——鍾喬老師的話,表達內心深沉的決心。 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開館時即以助理研究員身分,負責諸多大型藝術活動的鄭莉蓉,畢業自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大學時期因參觀了徐文瑞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的「赤裸人」,探討難民人權而震撼,觸發關懷邊緣弱勢的議題,畢業論文即以慰安婦阿嬤的攝影展為題【註1】,以觀眾研究探討創傷展示。承接此背景,她日後在博物館工作時,經常加入倫理的反思,並著重觀眾的多元化學習。在故宮南院七年半的時間,她統籌策劃旗艦型的藝術節活動,包括4屆「夏日親子藝術月」和2屆「故宮亞洲藝術節」,她以博物館作為一個行動者,如何提供具學習性且愉快的社交經驗為思考方向,作為總體策畫概念。 本次專訪人物——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鄭莉蓉(葉家妤 攝影)   藝術跨域,吸引新觀眾! 有感於藝術不應受學科限制,於是鄭莉蓉嘗試跨域的結合,連結藝術與科學,於2019年第一屆的夏日親子藝術月,搭配「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策畫「博物館大航家」活動,並與國家地理雜誌等團隊合作,將葡萄牙人、荷蘭人東來的大航海時代精神再現,以探險家的訓練方式讓國小中生,模擬沒有GPS導航的年代,如何觀星找到南北方位,也學習現代航海專用的旗語和專業繩結打法。多樣學習模式的第一屆夏日親子藝術月,受到熱烈歡迎,且在回收數千份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有六成六的觀眾是首次參觀故宮南院,說明了跨域結合及多元學習方式,確實對開發潛在的觀眾很有幫助。 「教育的主軸要先拉出來,而找到好的師資團隊很重要。」鄭莉蓉說明在設計第一屆親子藝術節時,先依「交融之美」展內涵,定位教育推廣活動三大主軸:世界地圖的引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浮繪與鏡箱。其中,「地圖」靈感來自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註2】,其自十七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對拓展當時人們世界觀造成深遠影響,課程依循此理念,順著地圖的元素展開大航海時代。 2019年夏日親子藝術月「冒險航家夏令營」活動(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歷史中,誰是英雄?從遊戲挑戰倫理思考 「雖然我是博物館教育人員,但不喜歡讓參與者有『受教』的感受,我希望他們來這裡很開心,想要一再造訪博物館,成為運用博物館資源的終身學習者。」鄭莉蓉設計了一系列的互動遊戲,其中以「實境解謎」最受歡迎,「實境解謎最困難的是串連不同展廳、各自策展的文物,理出故事和遊戲路線。」由於南院是單一動線的方向,所以解謎仍需順著觀眾參觀路線安排。 2021年她根據展覽「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策畫實境解謎——「英雄之謎」。展覽展出中國乾隆皇帝為宣揚十全武功,命人製作的清宮銅版畫戰圖,其中有一場關鍵戰役「格登山之戰」,是準噶爾汗國的阿玉錫,因為犯錯被判刑時,叛逃至清帝國,後來率22名清兵夜襲準噶爾汗達瓦齊的大營,達瓦齊軍隊潰敗奔逃,一個月後準噶爾汗國滅亡。在展櫃同時陳列清帝國乾隆皇帝大閱【註3】時所戴的頭盔,對比戰敗的回部首領頭蓋骨法器,顯示成王敗寇處境。然而,鄭莉蓉透過實境解謎丟出反思:「獲得勝利,就能夠擁有榮耀嗎?」這項倫理題沒有答案,重要是讓孩子們去思考英雄的意義是什麼。延續她完成碩士論文的意念,每場戰爭,有人勝利就有人被犧牲,如同被迫成為慰安婦的阿嬤是戰爭、父權體制與經濟下的多重弱勢,而「清帝國光輝的勝利背後,是準噶爾汗國的被屠殺」她淡淡說著。 上圖為「英雄之謎」實境解謎道具;下圖為參與者在展場內遊玩的畫面。(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博物之島專文】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感受」亞洲文化多樣面貌 由於南院期許展現更寬廣的亞洲文化視野,因此每年十月院慶時皆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亞洲藝術節。自2017年來共舉辦了六屆【註釋4】,在她統籌的新加坡月(2018)和泰國月(2019)中,設計能夠具體感受文化的五感體驗活動。在新加坡月,藝術節提供娘惹的服飾讓民眾試穿,也教民眾手做椰絲糖球。由於新加坡是集合印度、馬來和華人等多元文化,其中也有不少的回教徒,因此「一日調香師」的活動,特別準備幾種不含酒精的伊斯蘭香水,讓民眾可以隨個人喜好調配香水帶回家;活動還配合白手杖節,邀請視障朋友一起聞香。「人本來就是五感的動物,聞到香味或是觸摸皆會引起許多感受,我希望讓觀眾盡可能用不同的方式體驗博物館。」 新加坡月「一日調香師」活動。(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在準備不同主題國家的藝術節時,鄭莉蓉著重文化差異性、共通性,與主流印象下的深層內涵。她認為新加坡和臺灣有許多相似處,不論是移民、被殖民的歷史和多元種族的社會均可以互相借鏡。「我在做新加坡月時有明確的方向——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我希望看待一種文化,並非局限在異國情調,而是能夠讓觀眾察覺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各國文化特質。」 於泰國月,她希望呈現「非觀光」的泰國,「我想聚焦大家較少注意的文化面,因此訂出『熟悉又陌生的泰國』主題」,她規劃展出泰皇拉瑪九世的王后——詩麗吉(Sirikit)所設計的八款傳統國服,展現泰文化的新美學。這是詩麗吉和國王出訪時,發覺無國服可穿而開啟設計的靈感,除了建立國族認同的文化外,也展現新時尚的魅力。此外,邀請專業劇團演出泰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面具舞蹈劇「孔劇」(Kohn),讓人瞭解深入的泰國文化,並設計教育故事劇場帶領孩童演出拉瑪堅故事等體驗活動。 泰國月「Tai Fashion 泰時尚」時裝秀展現詩麗吉王后設計的傳統國服樣式。(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518博物館日,與中介學校幸福共好 今年(2023)鄭莉蓉調回故宮北院,並為518博物館日策劃「幸福共好」的戲劇工作坊,和青藝盟及中介教育機構花蓮秀林國中合作,以戲劇教育結合故宮文物,協助社會邊緣的青少年學生,並預計於同年7月進行教案分享會,歡迎其他學校一起合作把教案延伸出去。 「『這些孩子不是問題學生,而是被問題纏繞的孩子』,如果在這個年紀可以接住他們,會讓他們看到不一樣的可能性。」受青藝盟先前辦理「牽風箏的人」師資培訓計畫裡學員的分享而感動,鄭莉蓉延續理念表達今年518博物館日計畫的重要性。 未來她將繼續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裡,為減少不平等和良好身心健康努力。對於有志從事博物館工作的青年,她如此勉勵:「不要放棄理想和熱情,儘管大環境有許多壓力及挑戰,但博物館教育及文化平權的目標,都會在我們一點一點的努力下往前進。」她以最初在南院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合作辦理的創齡活動為例,雖然當時只有8位長者參加,但是一位長者卻對她說,這是她這輩子最快樂的一天,讓她心疼外更確定博物館工作的意義。 因為「赤裸人」的展覽,打開了鄭莉蓉人生的視界,也愛上了博物館,如今身處一級國家博物館獨立策展藝術節活動,她仍秉持初衷,以差事劇團鍾喬老師談「劇場可以改變世界」理念時,提及馬雅神話中日神與夜神建立宇宙運行的對話為例,勉勵所有夥伴:「從未抵達,從未放棄」,繼續以博物館為行動,為消弭不平等步步踏實前進。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鄭莉蓉,2014。創傷展示的策展建構與觀眾詮釋:《堅強的理由—獻給台灣慰安婦阿嬤的攝影展》個案研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註釋2:於「交融之美」展覽中未展出明末利瑪竇繪製之《坤輿萬國全圖》,而是呈現了受其影響之江戶時代《坤輿萬國全圖屏風》以及清康熙時期由南懷仁傳教士,參考此圖並加上17世紀前半的地理知識而繪之《坤輿全圖》木版印刷大型世界地圖。 註釋3:類似今日的閱兵典禮。 註釋4:故宮亞洲藝術節自2017年,以印度、新加坡、泰國、蒙古、印尼和越南等國家為主題舉辦。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2023/05/18
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望著臺灣國旗飄揚在日本宮崎縣立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廣場上,和日本國旗並列,游貞華內心油然升起一股感動。這是2019年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在宮崎縣立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展出之「臺灣・宜蘭・淇武蘭遺址~海路匯流處~國際交流展」,以宜蘭史前文化金屬器時代的遺址,和日本南九州的史前文物為主呈現。兩個多月的展期吸引了1.8萬人次的觀賞,這次成功的交流展,不僅是將臺灣的考古文化帶向國際,同時,也將日本的策展能力引入國內。促成這次交流展背後的關鍵人物是蘭陽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游貞華,究竟如何與日本發展交流情誼,又是如何將踏查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經驗應用在文化平權實踐上?一切都和她長期在博物館的深耕有關。 本次的專訪人物,蘭陽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游貞華。(郭冠廷 攝影) 「臺灣・宜蘭・淇武蘭遺址~海路匯流處~國際交流展」展覽照片(游貞華 提供)   團結力量大!善用姊妹館的策略聯盟 曾擔任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代理館長的游貞華,從過去就開始著手國際間的聯盟,利用紅毛城和荷蘭歷史上的關聯,她寫信給荷蘭南海國家博物館(Zuiderzeemuseum Enkhuizen)館長,表明希望締結姊妹館的關係,促成了雙方的交流合作。之後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任職期間,延續與國外館舍合作的經驗,展開和日本博物館的長期交流,並與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及兵庫考古博物館等專業考古館舍結盟。由於十三行博物館與蘭博也是姊妹館,因此現在於蘭博服務的她,以舊識關係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表示:「蘭陽博物館是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姊妹館的姊妹館!」順理成章讓一切合作有了好的開始。   拓展行銷、文物修繕與展示的視野 「臺灣的國旗要在日本掛上是很困難地,而日本願意出場地、共同展出也很少見。這次他們拿出七十多件南九州文物一起展出,在宣傳上我們點出『宮崎距離台灣只有1200公里』,其實宮崎到東京也是1200公里,等於宮崎位於東京和台灣的中間點。」以距離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也是一種宣傳的技巧。這次的交流展讓她看見日方宣傳的實力,從機場、兩旁道路、大型連鎖商場到飯店,所見之處都是相關宣傳,而不同的博物館間也會「好康相報」以加乘效益。 宮崎縣最大的AEON商場專區介紹交流展。右1為蘭博陳碧琳館長、右2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張惠如科長、左1西都原考古博松本茂學藝員。(游貞華 提供)   赴日展出的淇武蘭遺址文物共111件,由於2001年淇武蘭遺址出土超過50萬件的文物,受限於人力不足,無法一一修復而有了劣化問題。西都原自彌生時代(約始於公元前7世紀)起即有大量的金屬器物出土,造就一流的古物專業修復,因此日本博物館方主動提出願意幫忙修繕已經劣化的13件鐵器,並將歷程詳實記錄,使我方得到一份寶貴的修復報告書。 對於文物的展示,西都原考古博物館花費很長時間思考,且使用許多小道具來輔佐擺設。此外,她也觀察到日方館員以雙手持拿古物,和我們以手套來碰觸古物不同,針對此點,日方說明:「如果多了一層布,會增加古物滑落的風險,且手套有時會有脫線,如果勾到古物的裂縫反而會造成古物摔落。」這些展示、持拿文物的方式,皆值得我方參考。 避免戴手套失去觸感,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評估文物狀況安全的前提下,以雙手直接持拿文物。(游貞華 提供)   「常設展」中的「常新展」 游貞華在考察中,發現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在常設展中帶入「常新展」的概念,也就是同一個時期的展區,會在三個月後換一批文物展出。日方認為文物不能長時期展示,對文物本身的保存不妥當,而更新展覽內容也能維持民眾對博物館的新鮮感。 「對於四千年歷史的文物,西都原考古博物館採取開放式體驗,也就是歡迎大家來觸摸。」然而萬一文物摔壞了怎麼辦?對於她提出的問題,該館如此回答:「不小心摔壞了就摔壞,我們會修!況且當初出土也未必是完整的。會用溫度去感受古物的民眾,一般會懂得愛惜。」館方表示二十年來從未有民眾摔壞過古物。當然開放體驗的文物是常民文物,非國寶級文物。以開放胸襟面對文物展出,她認為也是讓較為枯燥的古物展增加趣味的方式之一。   承先啟後,朝北部第一無障礙博物館邁進 游貞華的成功在於對許多細節的體察,這樣的素質早在二十多年前任職國立臺灣博物館時即已展現。當時,她發現視障朋友在觸摸臺博館柱子時所流露的渴望,並開始思索如何藉由觸摸讓視障者認識博物館建築之美,而後向時任館長的蕭宗煌提出:「我們何不來做臺灣第一個無障礙博物館?可以從觸摸開始認識我們的建築。」未料館長表明國內早已有博物館在執行了。雖然做不成臺灣第一,游貞華仍然雀躍地心想著:「那做北部第一也行!」得到館長支持後,她開始與長年研究口述影像的趙又慈老師請益合作,展開口述影像的建立,成為早期以此方式實踐文化平權的單位之一。此外,在淡水古蹟博物館擔任代理館長時,她改造了高爾夫球車,載送行動不便的民眾越過大斜坡,打造體貼的無障礙環境,因此帶領館所得到《第3屆政府服務品質獎》。 一日父親對她說:「全世界我最推薦的地方就是十三行博物館和新加坡樟宜機場。」因為低血糖不適而受到館員體貼入微照護的父親,向她大力推薦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她牢牢記住這話,在日後轉任該館繼續關注弱勢,且得到前館長吳秀慈的大力支持:「去做呀!費用不夠我想辦法。」既有館長如斯,她於是大力推動,主動連結附近的多重障礙照護機構,進行陶藝創作工作坊。作品展出時,吳館長特地為作品買了保險,並說:「保險是我們對他的肯定,未來有人要認購時也會有個參考值。」 【博物之島專文】梵諦岡博物館多感官巡禮!視障觀眾導覽體驗服務暨展示設計實踐   交流無距離,資訊無障礙 一路致力於文化平權的游貞華,細微的體察和她大學時參加慈幼社有關,經常去養老院和偏鄉服務,養成她總是能從身障者的角度去思考。大四時有人發現她的聲音清甜悅耳,邀請為盲友錄音,因此每到假日之時,她就展開一卷又一卷的為愛朗讀,錄製超過上百卷的錄音帶。 如今,她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為愛朗讀。在與西都原博考古物館交流時,她注意到早在20年前他們就針對障礙者製作導覽背心,背心上的感應器可以選擇語言別,走到不同的展覽區就有精準感應的語言導覽,讓障礙者或外國人不需要協助就能自在參觀。游貞華表示該館是日本最早執行無障礙背心的博物館;如今她也在蘭博建立自主導覽資訊,只要掃瞄QR Code,就會獲得手語、口語、字幕三合一導覽資訊,對聽障和視障朋友是一大福音,而蘭博最具特色的單面山式建築,也有模型可以藉由觸摸和語音來理解。此外,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為視障朋友製作觸摸式廁所配置圖,這一點,游貞華也應用在蘭博的廁所,成為臺灣第一個製作觸摸廁所地圖的博物館。在走入國際的同時,她也將國外的優點帶回臺灣,完成深入的國際交流。 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無障礙背心,可感應使用者於展場的位置並播放該導覽段落。聲音直接從背心播送,不用再接上耳機,達成便利無礙。(游貞華 提供)   近來,她支持於博物館舉辦的活動直播中加入即時手語翻譯,並爭取在現場設置聽打字幕,許多質疑的聲音表示觀看的聽障朋友並不多,何必多此一舉?游貞華認為在活動裡,能夠考量到身心障礙者並實際行動,就是在「宣示」文化平權。未來,她會繼續著力於博物館文宣、標誌易讀的建立,並且以國定丸山遺址和漢本遺址繼續與日本交流,在既廣且深的道路上做到——「交流無距離,資訊無障礙」。   執行編輯:葉家妤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梵諦岡博物館多感官巡禮!視障觀眾導覽體驗服務暨展示設計實踐
2023/05/10
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作者: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每當一首歌曲響起,都能夠召喚出每個人心中的某一個時代、某一段記憶,透過節奏、歌詞,聽歌與寫歌的人相互共振及共情。因著「聲音」能夠引發共感的特質,當代許多展覽也透過展示聲音,為觀眾提供更豐富的觀展體驗。然而,我們如何展示無法以肉眼直接看見的「聲音」呢?又如何透過展示音樂再現歷史? 本次專訪人物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稱臺史博)副研究員——黃裕元,長期深耕於臺灣歌謠歷史研究,並參與多項音樂展示的策劃,透過音樂再現歷史,包括在臺史博展出的:「聽!臺灣在唱歌:聲音的臺灣史特展」(2016)、「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2021-2022)。藉由黃裕元分享探索聲音研究的歷程,也為我們揭開博物館如何透過展示音樂與觀眾「共享」聲音。 臺史博副研究員黃裕元。(郭冠廷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臺史博2.0藍圖揭曉!專訪張隆志館長,談升格後的未來規劃與願景   從「聽來的」臺語老歌,到聽臺語老歌如何來? 大學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黃裕元,理工背景與當前的歷史研究工作乍看大相徑庭,然而,回顧他對於音樂的興趣,與音樂相遇的契機,源自於他對聆聽臺語歌曲的喜好。在訪談中黃裕元指出「人為什麼會為音樂著迷呢?影響的因素皆關係到人的感覺與律動等,而觸發這些的首要媒介都是『聽來的』」。在電台音樂中黃裕元開始注意到「這首歌的歌名會是什麼呢?」揣懷著對於「聽來的」臺語歌曲的好奇,也開啟黃裕元開始慢慢發掘音樂的內裡。 談及他逐漸深入對歌謠研究的歷程,可以追溯到大學時期,受到野百合運動的影響,當時開始興起許多本土文化主題的大學社團,黃裕元則加入臺灣歌謠研究社,主持地下廣播電台、介紹臺語老歌、訪談詞曲創作者。藉由這些訪談與紀錄的經驗,也引發往後在研究所對歌謠考證學的興趣。直至博士班他則將「唱片」帶入研究領域中,如日本時代流行歌。在探尋聲音的過程中,也促使他不斷地深化歌謠研究的視閾,從起初電台中「聽來的」臺語歌曲,逐步轉變為紀錄、思索歌謠如何而來?又為何而唱?   「聲音」作為一種研究歷史的取徑 談起聲音作為一種歷史研究的材料,黃裕元首先談起目前臺史博的音樂典藏,包含田野錄音、唱片、流行歌、戲曲、笑詼(如爆笑劇、講笑話等)。其中以臺語為內容的典藏居多,客家語與原住民族語的蒐藏與研究相對較少,這與目前可掌握的研究領域有關,他指出若不解讀與紀錄這些聲音材料,所面臨的難題即是聲音、歷史與文化的流失,也反映聲音資料紀錄的重要性。而聲音如何轉譯為文字也是一個新的領域,這些「被紀錄的聲音」可以與文獻進行交叉比對,深入其傳播的現象,也是理解歷史的關鍵材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建置的「臺灣音聲100年」資料庫。(臺灣音聲100年 網站截圖)   黃裕元並指出傳統歷史留下來多是執政者、主流群體的書寫,而這些歷史文獻資料經過層層轉譯,可能會被各時代的研究者誤解,或是有著與事實相異的歷史詮釋。然而,「聲音」則可能具有不一樣的可能性。聲音之所以可以是研究材料的創新,在於聲音往往伴隨著更多的資訊與內容,包括歌唱者的情緒、時代的鄉野故事、民俗文化,及樂器、樂理與風格的時代性與運用技巧等。因此,聲音作為歷史研究的材料,或許是一個能夠脫離傳統歷史敘事的取徑,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展覽當中呈現歷史多樣面貌的錨點。   展示聲音?看見聲音中的人生百態 談及展示音樂的方法,黃裕元則指出其方式眾多,展示目的也會因展覽主題、內容有所不同。歌曲的使用,能夠引發觀眾的聽覺記憶、聯繫情感。他認為展示音樂首要考量是:「聲音的使用在展覽當中如何創造多元感官的良好效果,並與空間媒合,使觀眾更易吸收展示內容。」他並以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作為案例。如展區「新秩序下的苦悶與夢想」,展現日本時代林立的娛樂場所,其中咖啡廳的展示空間,可見1930年代起臺灣第一批本土音樂的黑膠唱片,這些本土音樂許多在日治時代末被更改為軍歌,使臺語歌曲很快落寞,而聲音的展示則以留聲機播放著日語歌曲,使觀眾在進入空間時能連結與感受日本時代的兩種情境:大眾娛樂及本土文化被政府所箝制的困境。 「新秩序下的苦悶與夢想」展區。(郭冠廷 攝影)   展示聲音除了作為感受時代的氛圍,或作爲聯繫記憶的媒介外,也可以是呈現歷史事件代表性的證物,為觀眾提供理解歷史的新觀點。例如,常設展「走向民主這條路」展區,都市原住民的內容,透過播放原住民族進入都市生活後所創作的歌曲,使觀眾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理解原住民族在戰後面臨經濟發展衝擊所遭遇的艱難處境。如同黃裕元所指出,聲音有時候可以反應比較弱勢的、地下的聲音,常常會是大眾不公開表示的心情與主張,歌曲因為這個特質的存在,也恰恰使得我們能夠在其中窺見多樣面貌的人生百態。 「走向民主這條路」展區,以子題「社會力的爆發」描述艱苦工作的流離之音,並呈現都市原住民的生活困境,觀眾也可拿起聽筒聆聽當時原住民創作的歌曲。(郭冠廷 攝影)   不能只有我聽見!展示音樂的新嘗試 聲音與聽覺感受密不可分,也促使展覽嘗試以不同的工具呈現音樂。然而,談起如何使抽象地音樂更具象化?也是展示音樂非常艱鉅的挑戰之一。黃裕元指出,除了在視覺設計上需要與策展團隊溝通外,也可以透過與新技術的結合,為展示音樂提供更多有趣的可能性。例如,常設展展區「新秩序下的苦悶與夢想」,談及殖民教育的內容中播放著《水牛》一曲,透過留存的樂譜與歌詞,並播放邀請虛擬偶像歌手初音未來(初音 ミク)老歌新唱的影片,為展覽提供新的展示手法,吸引新世代觀眾重新聽到過去的聲音。 臺史博常設展中的《水牛》一曲,邀請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演唱。(郭冠廷 攝影)   相遇知音分享會!歌謠研究的當代連結 除了透過音樂展示,讓觀眾能在展覽中與不同時代產生聯繫與共鳴外,黃裕元長期主持的「知音分享會」也與志工一起聆聽黑膠唱片、識別與判斷其字詞的發音與使用。談起舉辦知音分享會的契機,是希望可以與大家一起「聽」歌謠與「分享」想法。知音分享會從2018年開始舉辦,除了探索歌謠中的故事與民俗文化,也發展出許多有趣的活動,例如,2019年以「囡仔歌」為主題,於分享會上討論日本時代童謠的內涵,之後結合兒童節發展成兒童教育系列活動「孩子的歌謠祭」。 2018年知音分享會《1933禁止放送》戲劇活動。(圖片來源:臺灣音聲100年 網站,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著作權所有)   談到參與知音分享會志工們的反應,黃裕元指出每個世代人的聽覺、說話的方式、文化認知都有很大的差異。分享會中年紀較大的志工,臺語基礎相當深厚,很能掌握語感,特別是這些歌謠來自於他們記憶中的聲音,因此都會針對歌曲內容提供許多建議。當代許多歌曲的記憶隨著時間更迭日益漸薄,知音分享會希望能讓參與者聽見快消失的聲音,透過音樂連結人與人,串連過去與現在。   結語:音樂策展的挑戰與新可能 「不能只有我聽見!」是黃裕元談及音樂策展的起手式,「分享」一直是在訪談的過程當中不斷被他提起的核心特質,他也運用了不同的方法與觀眾分享好聲音。然而,談及音樂策展的困難與挑戰,黃裕元指出聲音材料如果在展示空間中過多出現,會造成相互影響的反效果,例如聲音在展場間夾雜,使觀眾無法專心聆聽,又精彩的聲音資料、往往要透過耳機才能讓觀眾聽得清楚,卻又無法共享、討論,撥放出來又得控制音量,怕聲音間的互相干擾。因此,如何透過選擇相應的素材,適當的表現聲音並有效說明,是他持續關心注意的事情。 這樣的態度,也恰好反應在他對於未來音樂展示、音樂研究的想像上。如他即在探索如何從流行歌曲多樣的內涵,製作流行音樂展覽,同時希望能夠嘗試新的媒材、技術,創造更多跨域合作。 製作「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時,黃裕元與展覽團隊將「官方宣傳」的聲音用集音罩播放,讓在特地展區的觀眾可以一起聆聽;而民間的歌謠,則使用聽筒或是小小聲放出。以播放器的不同,象徵其聲音的意義,同時使展間不會有過多的聲響重疊。(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博物之島專文】文協精神巡禮!走進博物館與百年前歷史相遇   歷史音樂的研究與保存,需長時間聆聽並分析其中的樂理、風格與歌詞涵義,並建立資料庫、交流平台,讓這些聲音再傳遞下去;而當代音樂品味變換迅速、類型眾多,跟上理解新世代的聲音,也要加緊腳步。黃裕元在音樂史研究與展示上,需適應跨時代而歧異的慢板與快板節奏,在臺史博譜出一檔又一檔「聽」歷史的展覽,將不同光陰的聲浪、樂曲持續流傳。   執行編輯:葉家妤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臺史博2.0藍圖揭曉!專訪張隆志館長,談升格後的未來規劃與願景 【博物之島專文】文協精神巡禮!走進博物館與百年前歷史相遇 【博物之島專文】面對當代與指向未來的歷史博物館─ 評「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一)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展示製作的新觀點 ─評「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二) 【博物之島專文】專業治理:博物館架構與技術整合 ─評「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三)  
2023/04/19
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記者:陳佳汝(博物之島特約記者)、葉家妤(博物之島專任助理) 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下簡稱人權館)近年拓展白色恐怖歷史之外的人權議題,並發展多元化教育推廣活動。而如何將人權概念往校園扎根,甚至讓兒童有初步人權概念呢?這項深具挑戰性的工作,由展示教育組秘書錢曉珊帶領人權館團隊,一齊在博物館教育路上,開發更多可能性。 專訪當日,幹練且充滿朝氣的錢曉珊,與同組別連之莉館員,哐啷提著兩款教育箱,向採訪團隊分享近年人權教育成果。已在館內服務四年的錢曉珊,談起教育推廣歷程,興致盎然;不過,最初吸引她一腳踏入博物館領域的,是器物類展示業務。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秘書—錢曉珊。(陳佳汝 攝影)   從展覽業務走到教育推廣,不設限的博物館路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畢業的錢曉珊,跟隨人類學者胡家瑜老師修習博物館學後考取公職,任職鶯歌陶瓷博物館,著墨心之所向的器物展示業務;然而,調任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後,業務轉變而走向博物館教育,並從人與人的互動裡,獲得新的成就感,同時體認到「博物館可以為學校做蠻多的事情」。 2018年,她加入人權館,受到前館長陳俊宏希望將人權教育向下扎根的願景感動,於是思索如何將生硬的當代人權課題,以輕鬆面貌帶進校園與更貼近親子團體,並獲得現任館長洪世芳的支持,持續創造更多跨域、跨館的連結。 位於基隆高中展示之「臺灣監獄島:白色恐怖時期不義遺址」人權故事行動展。(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前進校園!人權教育種子自由生長 自2019年發起之「人權故事行動展」,是錢曉珊將人權教育帶入校園的第一步。「這是我們目前跟校園進行人權教育推廣很重要的連結,他的產出就是前面我們自己研究的展覽」,為了延續每檔辛苦產出的展覽效益,她將結束後的展覽,設計拆裝容易的行動展,由學校向館方申請借入至校園內展示。而為了打破單向傳統參觀展覽模式,她與計畫團隊在行動展之外,推出更高階「人權素養課程」,輔佐學校教師,為不同地區、年齡層的學生,量身提供相關學習人權知識的資源。 例如2021年,錢曉珊與人權館團隊們共同協助新北市立三民高中師生,在校內策劃在地白恐故事展覽。今年5月,高雄市立陽明國中借展「噤聲的日常」時,其師生也延伸展覽內容,與香港邊城青年組織合作,規劃「台港。禁/靜書展」,形成兩地不同時空下的禁書展對話。「只有老師知道學生需要什麼,人權館提供教學指引、相關資源,不限縮,學校就會自己發展創意的想法」,她深知以最低限度的方式與學校合作,才能創造博物館意想不到的火花。 新北市立三民高級中學師生,於校內策劃之「牢,既往事:蘆洲白色故事」展。(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台港。禁/靜書展」(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教具箱五感體驗,同理受難者心境 然而,如何更進一步地讓學生體驗失去人權的被剝奪感呢?繼「人權故事行動展」,2021年啟動的「人權素養教具箱」是更細部的互動體驗。教具箱奠基於「請你跟我走一趟:不義遺址 空間歷史推廣企劃示範展」發展而來,邀請年輕世代藝術家,以創作構思如何讓不義遺址更廣為人知。錢曉珊與連之莉在教具箱製作前端作業裡,思考哪些展覽作品,合適成為教具箱原型,接續不斷與藝術家、學校共備教師與設計廠商溝通及開發,經過三年時間改良與試教,終於打造出六款教具箱,成為校園人權教育推廣的生力軍。 現場為採訪團隊展示教具箱的連之莉館員。(葉家妤 攝影)   「行動展是傳統看展覽的概念,教具箱則是老師帶學生面對面直接操作,加強聲音和身體的五感體驗。」錢曉珊解釋。 在教育性質上,教具箱希望透過五感體驗,引起學生同理政治受難者的情感。例如,「行過黑暗之路」教具箱,啟發新北市青山國中表演藝術科老師,讓學生進行情境雕塑的定格演出,並透過與牢房空間等比例地墊,體會多人關在狹小監獄裡的感受。而在疫情期間,連之莉表示能夠遠端操作、錄製廣播劇,經由聽覺建構不義遺址環境的「尋人啟事」教具箱,也獲得許多教師青睞,可以不受空間限制,讓學生能夠利用聲音表演共創作品。 「行過黑暗之路」是款讓學生用身體感受,受難者審判、壓入牢房情境的教具箱,附有遮蔽雙眼的眼罩、能夠感受到輕微痛苦的腳底按摩墊,及繪製每間牢房空間的地墊。(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尋人啟事」教具箱含軍法審判地圖故事箱、廣播劇劇本等,供使用者讀劇。(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藝術,將人權概念滲透民眾生活 談起博物館教育推廣的挑戰,錢曉珊說明面對各種觀眾,皆需竭力發想具有互動與對話性質的活動,而不僅是傳授式主題講座。 「相較於硬梆梆的法律條文等,藝術文化的表現手法比較能夠喚起人們同理心,進入歷史情境中。」 為了讓人權議題更親民,每年在兒童權利公約日(11月20日)至世界人權日(12月10日)期間,錢曉珊負責舉辦「人權藝術生活節」,藉由音樂、戲劇、視覺藝術與市集,誘發原本較少關注人權議題的年輕觀眾走入園區,甚至參與互動演出。而第三屆「記憶導航:2022年人權藝術生活節」也即將於2022年11月19日登場! 2020人權藝術生活節,在曾是刑場的臺灣大學水源校區上演漫遊者劇場《誓言書》創作。(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博物館有源源不絕的活力,很多企劃、很多可以對話的人,如學校老師、社區、來參加的觀眾。這些溝通與計畫就會很鮮活。」作為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挖掘不同對象的學習方式,並逐漸突破人權同溫層之外的觀眾心房,吸引更多民眾與人權館並肩探索困難歷史真相,及理解各式各樣社會議題;經由人權館與她的努力實踐下,人權概念也將在未來,潛移默化地植入校園與民眾的日常生活裡。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如何探索紀念館?從文獻研究到黑暗觀光一次就上手
2022/10/26
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作者:陳佳汝(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踏進位於北投的鳳甲美術館,猶如進入一個深藏在都會裡的靜謐洞穴,灰黑色調的長廊,一股沉靜而高雅的氣氛,顯現當代前衛藝術的場域性格。長廊裡走來一位素雅清秀的年輕女子,是2021年剛上任的館長葉佳蓉,從2016年起加入鳳甲美術館團隊起,便著力於第二任館長蘇珀琪任內推廣的社區參與,從「北投藝群人」到策劃一系列的「在地採集計畫」,成功將美術館資源和在地居民的需求結合,達到美術館就是厝邊好鄰居的共融生態,是葉佳蓉與美術館團隊共創的亮眼成績。 以當代藝術展示聞名的鳳甲美術館,固然在視覺藝術圈已經累積名聲,許多在地北投人卻不知道這間美術館的存在;為了開發不同觀眾,前館長蘇珀琪邀請周邊學校提案發展而來的「北投藝群人」計畫,獲得良好迴響,但實行三年下來,也浮現一些問題。一是當展出社區作品時,降低了當代藝術觀眾來館意願,且缺乏展覽主題的作品呈現,其整體感也有待加強;二是隨著學校老師的調派離開,計畫即可能被迫中斷。為了面對這些難題,葉佳蓉開始策劃具有主題性的系列「北投在地採集計畫」,從2017年起的北投在地影像、風味、姿勢、聲音和時尚等採集,連結多元感官、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和當地文化與地景,展開一系列趣味十足藝術家與參與民眾的共學成果。 鳳甲美術館現任館長葉佳蓉。(鳳甲美術館 提供)   葉佳蓉的美術館理念:社區合作重在溝通而非教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出身的葉佳蓉,將策展所學的專業運用在社區合作計畫上,和北投社區產生親密的對話,對她而言和社區的合作,並非是藝術教育,而是溝通。「我所嚮往的是藝術成為全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美術館可以和民眾沒有距離,而非高尚的特定場所。」她淡淡地說。   無邊無際的展覽空間:從美術館到北投街道 首檔2017年「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館方與大屯國小攝影社合作,此社團由熱愛生態攝影的曾聰賢老師所發起,激發了同學觀察生態和攝影的興趣,在計畫中,學生的作品被放大輸出在北投森永牛奶糖工廠牆面,和當時的華碩奇岩大樓外牆展出。而攝影師林軒朗和阮璽探索北投的作品,則在芽米屋蔬食館和拾米屋等餐廳呈現。作品出其不意地在大樓、商家展示,不僅豐富了北投的街景風貌,也加深了在地店家的情感連結。 大屯國小攝影社的生態攝影作品,輸出展陳於北投森永牛奶糖工廠牆面。(鳳甲美術館 提供) 北投拾米屋餐廳裡,也有採集計畫的作品。(鳳甲美術館 提供)   除生態攝影外,2018年的「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I」發展敘事攝影的練習。一位復興高中美術班的同學以北投市場為題材,拍攝同一個攤位開市和收攤後的畫面,熱鬧與空寂感的巨大反差有著強烈敘事性。另一位捕捉豬肉攤老闆揮汗瞬間的同學,在展出時邀請照片裡的主角來觀展,讓這位老闆有了第一次走入美術館的經驗。 影像採集計畫,以館方多年累積的錄像藝術實力與社區交流,啟發了學生的視覺美學潛力,而展覽場地走出美術館,除成功和在地企業培養了合作關係,美術館影響力也延伸到居民日常生活中。   動態展演和靜態展示:傳遞北投生命力 接續,2019年「藝遊味境:北投在地風味採集計畫」以對食物氣味、味覺的想像與回憶,勾勒北投風貌。以食物主題創作知名的藝術家程仁珮,在石牌國小樂齡班舉行系列的擺盤課程,其中一位奶奶回憶起小時候的辦桌,並找來各色魚丸串起她的兒時辦桌回憶,程仁珮將其拍攝下來,成為頗具當代感的攝影作品。在美感之餘,這也是一項關於回憶的擺盤練習。 程仁珮與石牌國小樂齡班共創的作品。(鳳甲美術館 提供)   2020年「北投在地姿勢採集計畫」裡,歸納成「勞動的身體」,「社交的身體」與「表演的身體」三大主題呈現。編舞家林素蓮帶領石牌樂齡班的媽媽們,以退休前的職業為題目創作舞蹈動作;陶藝家彭春榮則讓孩子們以捏陶的方式,呈現對北投的攤商、公園泡腳等勞動身體的觀察;藝術家汪紹綱指導復興高中戲劇班,以重複性的身體語言來呈現自身處境;同時,展覽也呈現文史達人楊燁描繪的北投溫泉浴場、機車快遞等插畫。這些工作坊的成果,最後以錄像、實體展件與在美術館的現場演出一同呈現。 動靜交錯融合的演出展示,讓美術館的展場空間變得活潑,而學員和藝術家的作品共同展出,讓原來喜愛當代藝術的觀眾再度回來美術館,且在學員作品和藝術家之間形成的對話裡,也加深了在地連結性。 復興高中戲劇班在姿勢採集計畫展場裡演出,與後方的陶作形成動靜和諧的展演。(鳳甲美術館 提供)   在展場裡聆聽不同聲景?策展能力的考驗 2021年「聲響談:在地音景採集計畫」中,一間舖設榻榻米的展示空間裡,左右兩邊各放置一組喇叭,其為藝術家澎葉生錄下各種北投的環境聲音,包括防空洞、復興崗捷運維修場和水田等聲音。另個展間則有「一公聲藝術」團隊規劃的工作坊,讓民眾放置自己的餐具在傾斜餐桌上,隨著木球滑下來碰撞發出聲響,有著出奇的效果;而藝術家鄭琬蒨、許雁婷則分別帶領長者與大屯國小師生,訪談居民關於學校與北投的歷史。這些不同區塊的互動與聲音裝置,葉佳蓉表示其展示需注意不造成彼此影響干擾,在細微之處顯露長期以來累積的策展經驗。 本檔採集計畫善用聲音創作,因此在展期間,館方也邀請視障團體用聆聽感受北投。(鳳甲美術館 提供)   一布一腳印:再現個體與集體記憶的採集計畫 今年(2022)「纖知纖覺:在地時尚採集計畫」,延續藝術家作品,和藝術家帶領民眾創作的兩條軸線進行,並以具時尚代表與北投泡湯文化的服裝與布,展現地方的詮釋與記憶。藝術家曾嬿圩帶領長輩以不再穿的衣服結合生命的故事,以纏繞的方式做成布偶;藝術家洪芊珩的作品,則是以北投溫泉旅館欲拋棄的舊毛巾作為創作媒材,使其成為藝術品,巧妙以在地消費特色的素材,轉化成為當代藝術。以舊衣服、舊毛巾來串連地方的記憶外,也呼籲了對有限資源的珍惜;此外,再一次,採集計畫拉入在地企業,邀請在地溫泉業者嘉賓閣、泉都、水都、北投老爺酒店,和於日治時期開業的瀧乃湯溫泉浴場參與舊毛巾捐贈,讓企業和商家共同認識到布對於北投的意義。 洪芊珩利用北投溫泉旅店提供的舊毛巾,重新編織出不同紋路的織品。(鳳甲美術館 提供)   零距離的鳳甲美術館,下一站往何處前進? 採集計畫的成功,其中的關鍵在於,葉佳蓉館長對於地方合作延展出廣闊的想像,並運用展覽專業手法,具有整體性地同時呈現專業藝術家與一般民眾的創作,而展覽空間的選擇,從北投街道、商家到美術館裡,無邊無際。 「如今曾經參與過採集計畫的中學生們進入了大學,回來時會和我分享在北美館、當代館看到的展覽,我發現對孩子們而言,欣賞當代藝術已經是日常,這些美學的養成已經很內化了。」和這些孩子一起進行採集計畫而成長的葉佳蓉,是孩子們眼中的大朋友,而非有距離的館長;這些從小就在美術館展出作品的孩子們,對美術館是一點也不陌生,走進鳳甲就像走進自家客廳般,毫無拘束和葉佳蓉聊著博物館的所見所聞。透過採集計畫的深耕,利用藝術工作坊提升民眾的美學素養,及美術館和社區無距離對話的目標,葉佳蓉顯然已經成功達到。 從策展人轉而成為館長,未來將要著力於更多館際之間的合作,並加強文化平權的落實。對於獨資經營的美術館如何永續經營,並且擴大外部的連結,凡此種種,都是她未來要繼續挑戰的艱鉅任務。 能夠一覽無遺關渡平原的鳳甲美術館,未來的藝術策展、文化平權、永續經營的實踐令人期待。(鳳甲美術館 提供)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來這實踐你的點子!東京都美術館以藝術溝通員擴大公眾參與 【博物之島專文】揭開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人文密碼—李韻儀談多族群共生文化力與策展詮釋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