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七步走!東區原文館齊步策展,帶你深入原民文化
七步走!東區原文館齊步策展,帶你深入原民文化
作者:施承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以2020年東區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簡稱原文館)聯合策展「七步走.找東C」為觀察對象,理解各館策展過程—從文化襲產轉化至敘事空間的展覽策略—如何利用展覽作為溝通媒介,達成與目標觀眾連結、交流的互動空間。〔註1〕 從七館集體討論出的聯合策展共同主題中,「C」成為一個共通概念,意指協力共作(collaboration)、創意創作(creation)、文化(culture),以及七處原文館裡一群年輕策展者(curator)的象徵,傳遞長達一年多來,齊步策展創作,為當代原民文化留下記錄的過程。 這個聯合策展有幾個特點:七館策展人在策展早期即多次共聚一堂,透過有主題的策展工作坊,不斷累積素材,密切討論展覽欲溝通的目標觀眾,與該館所在地域所面臨的當代議題。過程中互相激盪,燒腦討論,使聯合策展的主旨(big idea)漸漸浮現:在這個資訊快速匯流、各文化間交流混雜、跨界的當代,七館諸策展人意識到,無論是想做各原文館關注的族群文化復振,或是想再現當代原民文化,過去的框架與刻板印象都已不再適用。在部落的世代傳承之間,年輕一代雖急於保存文化,但同時也想探討自己這一代面臨的處境,以及和原生部落/文化之間的關係。此外,即使是同族群,不同部落的文化細節也頗為不同。在原民與非原民之間,那些對原民文化與原文館展覽的刻板印象也須更新。因此,這次展覽定調在「溝通與對話」,包括部落內不同世代的對話,促進部落間異同的多元理解,同時期許讓來東部觀光的非原住民觀眾,重寫主流文化中的原民印象。這是七館、也是各區原民館中,首度透過長時間的共作,討論出一共同的策展概念,在七館中開出不同主題的展覽,彼此遙相呼應、分進合擊的全新嘗試。 本文將七館的展覽以下列三個方向,述說其策展與展覽空間的營造策略:   一、樂音中的時空對話 其中有三個館不約而同以「歌曲」為策展主軸。首先,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歌,住著誰的青春》特展(2020/11/21-2021/12/31)〔註2〕,從田野採集橫跨近百年來太魯閣族人於青春壯年時所唱的歌曲,帶出每個時代的生活樣貌與社會處境,從日常即興哼唱的傳統歌謠開始,至外來統治者的影響下,出現日語歌、林班歌、教會詩歌、愛國歌曲、流行歌曲等,甚至紅極一時的五燈獎節目獲獎歌曲等,成為不同世代族人傳唱下的「生命記錄」。展場空間成為一條能「聆聽世代」的觀展動線,結尾最讓人動容的是當代太魯閣族年輕樂手的音樂,如何受傳統滋養而創作的歌曲。 展覽的聆聽動線從太魯閣族傳統歌謠的走唱開始(施承毅 攝影)   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聽・歌的表情》特展(2020/11/03-2021/02/28)整理賽德克族、布農族與噶瑪蘭族相應日常生活事件而創作的歌謠,希望衝擊外地觀眾對原住民歌曲止於豐年祭歌舞、九族文化村的表演印象,揭露歌唱背後真實的生命輪廓,傳達勞動、思念祖先、尋根、表達情意、休閒娛樂等媒介,亦是內心與生活來回照應的情感抒發。花蓮館的展覽空間為大演藝廳與兩邊南北廊道,本供大型舞樂演出,觀眾席順著階梯高低排列,「觀者」與「演出者」壁壘分明。策展者巧妙轉化此種不利雙向溝通的空間特質,動線串聯南北廊道,中間穿越大演藝廳舞台,沿途安排許多聆聽裝置,使觀眾能親近三個族群的樂音,邊走邊聽,了解該族的文化內涵。 展場動線中段為大演藝廳舞台,提供觀眾於舞台上觀展的空間體驗。(施承毅 攝影)   再者,臺東縣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Mayaw的口袋歌單—阿美族音樂創作歌謠特展》(2020/12/11-2021/6/30)同以歌曲為展覽內容,策展者提出一套虛實交錯的敘事腳本,以一位至外地工作的成功(鎮)青年Mayaw〔註3〕的口袋歌單五首,帶出青年求學、工作、搬家的離鄉生命經驗,將展覽空間轉化成五個劇場化場景。這些場景呈現Mayaw某段生命片刻,也是觀眾沉浸其中、聆聽歌曲的背景。從調研得來的田野故事,配合虛構的Mayaw第一人稱述說,讓每一首歌曲成為離家者與家鄉牽絆的聲線,回到普同的人性情感與經驗。 第一展間模擬Mayaw的房間,望見成功鎮日出破曉時,也是準備告別家人搭車北上工作的時刻。(施承毅 攝影)   以上三展以聲音與歌曲,傳唱出各族群跨世代青年對家鄉、文化的依戀,同時也是自我認同的質問—今夕何夕?「我」在何處,又來自哪裡?   二、並置物件的新意義 花蓮縣瑞穗鄉奇美原住民文物館《Siket回路:馬立雲部落主題展》(2020/10/23-2021/09/30),策展者精心以「道路」為意象,從正名運動開始,引出撒奇萊雅族文化復振與尋找的過程。選定的展示服飾與相關物質證據橫跨日治至當代。展場空間以一條主動線與路途中相連的幾個展間構成,分別圍繞著正名運動、青年團行動,與日治時期馬立雲部落的留日青年等主題。這條路,所行經展示的服飾與創作,其色彩、形式、裝飾紋樣等細節,訴說著找回傳統文化的挑戰與積累:重製的服飾與織品正是當代與過去的融合,也透過一針一線再現更清晰的族群主體性。 策展者拉蓊.進成於第一展間解說(施承毅 攝影)   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Tulik織美—阿美族傳統編織技藝展》(2020/11/13-2021/05/31)則是以編織物件出發,說明傳統族人手藝與自然的互動。展品除了回溯傳統生活使用方式外,如魚筌、篩子、背簍等,也展現藝術與創意巧思,揭露「合理的工藝形式」,其實同時包含了材料特性、經年累月的製作經驗,與使用者好用、順手的需求。展場中設置了一張長桌,一半展示、一半可供實作的大桌,說明編織技法,並對應從材料採集到各式編織成品的展示。展場中並置自然藤編與塑膠帶編織(本意為重現工序過程),兩者大異其趣的物性,敲擊著觀眾對傳統與當代的理解認知,何者為古?何者為今?邀請觀眾從身體臨場感中品味。 展場以長桌為中心,圍繞著編織相關的地方知識。(曾以文 提供)   花蓮縣吉安鄉阿美族文物館《鳥人傳奇》特展(2020/12/20-2021/3/20),則是切入沸沸揚揚的狩獵議題,以捕鳥季為例,探討原民傳統文化於當代社會的調適。展覽開頭即向觀眾提問:獵或不獵?接著娓娓道來原民狩獵文化的緣由與反對者的論點。策展者想傳遞:捕鳥並非肆意的濫捕,而是有組織、紀律的行動,希冀觀眾面對此議題能跳脫二元對立,將焦點放在相互理解與溝通。   三、影像記憶的詮釋 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烈日疊影》特展(2020/10/21-2021/10/21),從何豐國先生捐贈其祖父何昧留下的一批日治時期老照片為始,策展團隊即展開田野調研。如同偵探般,從於新武呂溪流域擔任通譯的何昧先生出發,研究影像中潛藏的族群歷史,希望從他眼中所見,補充族群集體歷史。 展場中有一幅放大的老照片「協商:阿里曼西肯的抉擇」,正是何昧擔任日人與布農族首領之間通譯的談判場景,帶出日人欲迫使布農族投降的血淚歷史。照片旁,策展者細心為影像中各主角寫上一段描述,引導觀眾理解每個角色(含布農族人與日人)的視角。照片前更以長凳、警徽等物件佈置出類似照片中的場景。而此照片對面,是放大的日治五萬分之一番地地形圖,中央空白處打上「中央山脈最後的自由人」,此空白處與標語正是布農族人抵抗與捍衛家園的象徵。該場景位於展場核心處,空間上,影像與地圖有力量地對望著,使觀眾無法錯過這段困難歷史。結尾處,以工作桌與工具呈現,介紹如何保存自家老照片,回到博物館的教育初衷。 館員們透過扮演老照片中的不同人物,體現以戲劇方式瞭解故事與觀眾導覽的可能。(施承毅 攝影)   結語:認知歸零,體會策展人悉心埋入的線索 以上七展,從文化襲產調研到展覽內容,再由內容發展成可感知的展覽空間,邀請觀眾在參訪行進間,體會策展者悉心埋入的訊息與線索,同時鼓勵觀眾互動、回饋。「七步走.找東C」,不僅是原住民文化復振的事,更邀請大眾來此將既有心態與認知暫歸零,一同「齊步走」,在開放交流的氛圍下,感受當代原民與策展者側寫出的心靈樣貌。 本文感謝七館策展者:方鈞瑋、莊秀敏、林靜如、曾以文、卓思妘、劉政賢、陳偉銘、拉蓊.進成、陳秀蘭、張靜容、蘇貞汝、黃采裳、李恆、邱夢蘋、王紀瑤、許賀琦、余莫玄、王詩涵、謝博剛等與更多過程中熱心相助的公私部門人士。 註釋: 2018年起,原文發中心將上一階段的大館帶小館轉型為分區輔導,將全國29個原住民族地方文物(化)館分為北、中、南、東四區,每區與當地國立博物館合作。東區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負責,史前館與其推派之分區輔導委員方鈞瑋於2018-2020的計畫期程中,強調共作、培力的精神,凝聚七館策展人、解說員與研究及文物保存維護的專業人力,因而有此聯合策展的規劃。本文作者於策展過程(2019-2020年)受邀擔任策展相關課程/工作坊講師,陪伴各館展覽策劃與生產過程,成為本文的緣起。 本展亦有史前館MLA計畫協同參與。 Mayaw為常見的阿美族名字。策展者以此名隱喻集體經驗。
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