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朝向文化平權前進! 赫胥宏美術館暨雕塑公園的DEAI委員會
朝向文化平權前進! 赫胥宏美術館暨雕塑公園的DEAI委員會
作者:詹話字(台北當代藝術館研究組組長、2023年傅爾布萊特研究訪問學人) 當代博物館不僅是「典藏物件」的機構,更重視參觀體驗與服務的多元性,以期實踐社會共融與文化近用的理念。美國博物館界重視多元、平等、近用、共融(DEAI,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等價值,2017年美國博物館聯盟(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成立工作小組,致力將DEAI概念引入博物館機構。該小組於2022年發表的卓越報告(註1)中提出指導方針,讓平權概念落實至博物館工作中。 2020年,美國燃起「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ack Lives Matter),也促使赫胥宏美術館暨雕塑公園(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以下簡稱Hirshhorn)成立DEAI委員會。本文訪談委員會成員,介紹其運作方式、優勢與發展思維,為臺灣博物館界推動文化平權提供參考。   Hirshhorn自2020年起內部成立DEAI委員會,拍攝者:詹話字。   一起向文化平權出發! Hirshhorn DEAI委員會為志工性質,成員均為該館的工作人員。DEAI委員會聯合主席之一的Adrienne G. Poon女士提及委員會設有兩位聯合主席(co-chair)與一位高級專員,並分為以下四個小組委員會:近用(accessibility)、多語(multilingual)、藝術家主體性(artist identity)以及午餐與學習(lunch and learn)。每位館員至少參加一個委員會,每個月固定開會,所有夥伴猶如登上同一艘船,朝向共同目標前進。 每個委員會各有不同的職責。其中,「近用小組」關注展覽設計的近用性,檢討館內不友善或是無效的展覽形式,並根據多元身份觀眾的不同需求製作「展覽共融性設計策略」,供設計展場時檢驗、參考。「多語小組」則關注博物館中的文字的使用,包括:作品說明牌、語音導覽等內容。副主編Deane Madsen分享他們在製作展覽現場呈現輸出文字或是作品說明牌時,會檢討文字敘述的難易度,也希望呈現英文之外的語言,促進不同文化或族裔的觀眾理解展覽內容。   錄像藝術家John Akomfrah個展《Purple》展間內提供即時動態字幕、紙本字幕等不同版本,座椅也有靠背座椅與懶骨頭等供參觀者選擇,展台高度與結構也考量多元觀眾實際使用需求,拍攝者:詹話字。 Deane Madsen於展覽現場分享展覽的作品說明文字及規劃思維,過程皆由展覽組、設計組與文字編輯等跨部門共同討論確認,拍攝者:詹話字。   Hirshhorn舉辦展覽時,經常要介紹參展藝術家。媒體與表演藝術副策展人Marina Isgro分享參與「藝術家主體性」小組的經驗,表示美術館希望藝術家皆能以自我認同的身份被介紹,小組成員必須具備正確的價值觀與敏銳度,以充分理解藝術家的自我表述,並尊重其主體性,確保其文化及族群背景能被適當呈現。最後,「午餐與學習小組」則著重職員專業知識的培訓。他們定期安排專家學者到館交流,提升員工對DEAI理念的認識與認同。    Hirshhorn展覽現場規劃與觀眾互動區域,陳列相關書籍及藝術家製作藝術作品後的剩餘部分,放置於現場供民眾觸摸體驗及互動   Adrienne強調,DEAI委員會希望廣納大眾的意見。無論工作人員或觀眾,一旦想到提升文化近用的新點子,或者發現違反平權價值的情況,都可以向DEAI委員會提案。一旦審核通過,則成立專案小組,並規劃預算以落實提案。2024年,DEAI委員會針對全體職員進行問卷調查,請員工盤點手邊與DEAI相關的工作項目,檢討執行時遇到的困難,以及所需的協助。   DEAI委員會:對話與協作的平台 DEAI委員會不只是推動平權的任務型組織,也是對話與協作的平台。根據筆者對館員的訪談,歸納其優勢與益處如下: 一、溝通無礙,上達天聽 過去,Hirshhorn的文化平權業務主要由教育推廣組負責,並僅由少數基層人員各自推展,成立DEAI委員會後,由於主管級同事也參與了小組委員會,可確保委員會中的討論事項被充分傳達,也更容易獲得經費或跨部門協助。同時,也可直接向館長匯報,使得業務的推動更加順利。例如:公眾推廣組在第一線接收觀眾意見後,可在「近用小組」中與同事及長官一起思索解決方法,即時改善狀況。   Hirshhorn規劃定時導覽服務,除專員口述解說之外,導覽員會隨身準備大字版的導覽補充資料供民眾參考理解。   二、跨部門知識共享 推展文化近用業務需要不同部門給予專業建議。例如:教育推廣組規劃視障團體導覽時,需要與典藏組確認哪些作品開放觸摸,並瞭解觸摸注意事項,同時須與策展人一起撰寫導覽內容,轉化成口述影像。過往由於本位主義的心態,跨部門協作可能只流於形式,DEAI委員會有效創造橫向連結,成為跨部門的專業知識共享平台,形成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科技輔助參觀系統進入博物館時,需要跨部門同事的彼此專業協作,才能夠達到同時具備知識性、近用性與美感。拍攝者:詹話字。   三、所有人都在 跨部門DEAI委員會的成立,讓所有館員深入理解DEAI的價值,使之有效地落實在工作之中。根據筆者的訪談,Hirshhorn職員對DEAI委員會的態度相當正面,認同其創生的價值,也肯定其有助於凝聚該館的向心力與認同感。如今,所有館員都必須正視文化平權價值,共同參與其中,已免被視為不「酷」的人。   四、關注館員組成的多元性 DEAI委員會也重視組織結構與館員權益,曾經成立「招聘」(hiring)小組委員會,促進館員組成的多元性。聘用多元身心狀態專業工作者能使更多聲音被聽見、討論與呈現,使推動業務的觀點更加全面。「招聘」小組委員會認為除了在網站刊登徵人公告,也應找尋不同的職缺曝光管道,讓不同背景的人也有機會前來應徵。此外,應徵條件內,應註明求職者需尊重多元平權價值,以吸引具有共同理念的夥伴。目前已成功修正Hirshhorn的招聘流程,該委員會也暫停運作,若未來遇到相關問題,也會機動性重啟討論。儘管臺灣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公私立機關需聘用一定比例的身心障礙者,但有些機構寧願支付罰款,也不願意與多元背景的同事共事。DEAI委員會積極調整應聘資格、條件與招募管道,展現追求多元平權的決心。    Adrienne分享關於委員會自成立後運作情形,拍攝者:詹話字。   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Hirshhorn的DEAI委員會透過跨部門整合與平權意識的培養,致力追求社會共融與文化平權,過程中因著大家對於此共同目標與價值的嚮往與理想,讓這座博物館在內容與空間呈現上,都細緻入微地展現對多元觀眾的擁抱。在參觀及訪談的過程當中,館方同仁在分享自身推動近用的能動性時侃侃而談,令筆者印象深刻,實際現場的設計實踐更令人驚艷,他們時刻提醒自己需為觀眾提供多種選擇,以利不同條件及需求的觀眾自在地參觀。例如:在錄像藝術家John Akomfrah個展《Purple》的展間內,策展人Marina設計的座椅、字幕與展台能夠盡可能地服務多面向的觀眾需求,在此同時,卻不會讓少數族群認為是針對他們所做的「特殊」設計。 聯合主席Adrienne G. Poon在訪談最後表示,在推動文化平權的路上,大家必須要認知這是一場長期戰役,同時也沒有絕對的好或壞,一切都是在不斷的嘗試與修正當中逐漸成形,直到DEAI的價值成功地落實至館務之中,也植入工作同仁的意念中為止,DEAI委員都將持續努力。在理想且美好的未來實現之前,必須持續邀請並鼓勵所有人,共同踏上這條看似沒有終點的旅程。即便面對困難與挑戰,但我們都將清楚地感受到:今日的我們已比昨天做得更好。   本文感謝「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與「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學術計畫」支持,以及赫胥宏美術館暨雕塑公園多位受邀訪談者的分享。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1:DEAI卓越報告(Excellence in DEAI Report),瀏覽日期:2024/2/27。 註2: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瀏覽日期:2024/2/27。
2024/05/10
抗疫後,博物館的四大議題!2023年AAM《趨勢觀察:後疫情世界的建設》
抗疫後,博物館的四大議題!2023年AAM《趨勢觀察:後疫情世界的建設》
文|藍敏菁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兼任編審) *本文依據2023年AAM《趨勢觀察》報告摘譯報導 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簡稱AAM)博物館未來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公布的2023年《趨勢觀察:後疫情世界的建設》(Trends Watch: Building the Post-pandemic World)報告,針對美國社會現況,探討當今博物館必須面對的四個關鍵議題,希望博物館能把握機會,緩和大流行病帶來的損失,同時能創造更美好、更公平的社會,以及為疫情後的未來做好準備。 2023年AAM趨勢觀察報告封面。此為華盛頓DC的第11街橋公園,該公園將於 2025 年開放。(Photo by AAM)   有鑑於近二、三十年來,人們已經從不同的角度書寫博物館,遺憾的是,缺乏多樣性、排他性的做法和不平等現象仍然存在於當今社會,所以AAM提出多樣性、公平性、可及性和包容性(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簡稱DEAI)【註1】,作為博物館營運以及規劃各專案首要考量的面向,同時也是整個藝術╱文化部門的首要面對的問題。 從DEAI延伸出4個重要議題,並針對各個議題,提出問題意識,分別為:   議題一、未來的工作場所(The Future Workplace) 問題意識:博物館如何招募它們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同時創造更好、更公平的員工待遇? 2020年以來,疫情導致大規模自願與非自願性的離職潮,人們面對高失業率、勞動市場的萎縮與工作的高度壓力,產生不滿、憤怒與恐懼的情緒,因而紛紛離開日復一日的工作,引起一場全球性的離職潮,如中國與韓國的年輕人出現大量的「躺平族」(lying flat),美國媒體報導的「安靜離職」(Quit Quitting),以及職業倦怠文化(burnout culture)等。這股對工作失去熱情的風潮也波及到博物館界,人力資源逐漸短缺很可能會影響博物館的營運。 面對當前現象,博物館如何創造一個更公平、提供更好的工作場所?AAM提出幾項值得參考的案例:(1)改善館員福利,如位於現存完整的20世紀鄉村莊園「費羅麗歷史之家」(Filoli Historic House & Gardens)提高薪資以降低離職率,以及科學類博物館的「巴肯博物館」(Bakken Museum)建立合理薪酬制度;(2)支持遠程工作或混合式工作,並為館員解決其技術、法律、組織和財務複雜性等相關問題;(3)博物館營造以人為本的工作文化(human-centered based culture),如「特拉華州藝術博物館」(The Delaware Art Museum );(4)增加城市博物館競爭力,招募專業工作者搬進博物館所在城市,如「菲爾布魯克藝術博物館」(The  Philbrook Museum of Art)與 Tulsa Remote 合作的在地招聘計劃。 從數據預見未來:人口危機下的博物館趨勢與挑戰   議題二、黨派分歧(The Partisan Divide) 問題意識:博物館如何在不同的黨派與族群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樑,並培養具有包容力的公民文化,以促進民主社會的發展? 美國長期以來兩黨派之間壁壘分明、在關鍵問題上拒絕妥協,無法協商,以及政治人物視暴力為合法爭權的工具,讓美國的民主文化蒙上一層陰影。圖書館與博物館作為公共領域,也成為兩黨爭吵的對象:佛羅里達州通過「個人自由法案」(Individual Freedom Act),企業(包含博物館)員工超過15者,限制對員工進行DEAI的相關培訓,這樣的法案可能會影響博物舉辦多元文化議題相關活動與展覽的意願,例如大家所熟知的性別議題(LGBTQ+)【註2】。 博物館對此現象是否有實際的應對作為?或許可以參考智庫「雷根總統基金會暨研究所」(The 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Foundation and Institute)舉辦了許多國防和教育政策領域的超黨派聚會,促進公民技能發展的教育計畫;而擁有許多美國內戰歷史物件的「亞特蘭大歷史中心」(Atlanta History Center),則啟動了一項為期五年的民主倡議等。這些積極的作為都是博物館可以在縮小黨派分歧方面發揮作用,培養寬容和包容、相互尊重的態度,以維持美國民主運作,並維護DEAI的倡議。   議題三、數位技術的革新與再進化:A Digital (R)evolution 問題意識:大流行病是否會觸發博物館高速數位革新? 千禧年來科技進展迅速,一項新的數位技術出現,一時之間很難分辨是時尚或者具有長期性的影響。如曾經紅極一時的clubhouse、充滿話題的ChatGPT、2022年底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的破產攪亂加密貨幣市場、加密藝術在藝術市場異軍突起等科技領域的巨變。 ChatGPT網頁。(Photo by Rolf van Root on Unsplash)   數位科技對博物館來說,大型或資金充沛的博物館可以將它當作是一個創新項目或服務,但大多數的博物館則採取較保守態度。遇到前所未有且持續三年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資金充沛且立即能轉換數位方式的博物館,在疫情時間佔有優勢,可以透過數位技術遠端服務觀眾,對數位科技採取保守態度的博物館,則在後面緊緊追趕發展其數位策略,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博物館無資金與管道進行數位升級 (參考ICOM 2020、ICOM 2021年調查報告)。 博物館採用數位技術須考慮的問題有:硬體基礎設施的建置、軟體升級與更新、員工的技能升級與數位素養或競爭力是否跟得上,觀眾對數位應用的偏好,以及評估運用社交媒體與觀眾互動所產生的數位資產(資訊),該如何儲存,用什麼方式儲存,以及避免因為數位科技公司被合併、收購與政策變化等因素,導致數位資料的流失,這些環繞數位技術的議題都是博物館必須審慎思考。 助你數位轉型成功!ICOM博物館遠距互動精選案例大公開 疫情對全球博物館產生哪些衝擊?ICOM調查報告揭露危機與轉機   議題四、文物歸還與賠償問題(Repatriation, Restitution, and Reparations) 問題意識:博物館處理文物歸還議題時,除了法律之外,能否顧及公平性與包容性的道德原則,提出更適切的對應作為? 20年前,大英博物館館長因拒絕歸還艾爾金大理石,發起歐美重要博物館共同簽屬一份《普世博物館的重要性與價值聲明書》(Declaration on 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Universal Museums),以面對文物原出國政府一波波文物歸還的聲討難題。20年後的今天(2023年)「普世價值」卻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歐洲與美國重要博物館開始倡議文化歸還或者文物共享,以修正過去錯誤的做法,例如法國馬克宏總統於2017年承諾五年內歸還殖民時期掠奪的非洲文物,奧克蘭博物館歸還瓦魯孟古族文物等。當然,文物該「歸還給誰?」「歸還什麼?」以及「如何歸還?」這是必須透過多邊協商,目的是盡可能做到文化公平性與包容性原則。 回家,要一個世紀:奧克蘭博物館歸還瓦魯孟古族文物   臺灣在這次大流行病的全球風暴中,平穩地度過危機。疫情帶來的數位革新,臺灣博物館界也積極發展相對應的作為。至於AAM所提出的多樣性、公平性、可及性與包容性,博物館界在千禧年後持續地進行與發展,例如新移民文化的探討、銀髮族活動的規劃、博物館空間的通用設施,人權議題以及深入地方理解不同族群文化等。關於博物館專業人員的權益與福祉卻較少提及,例如《聘任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及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後對博物館專業人員的影響是值得進一步討論的議題。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1] 多元、平權、可及性和包容性(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簡稱DEAI)是博物館實踐中重要且卓越的組成部分。AAM於2017年成立工作小組,2021年AAM專設DEAI網頁,收集DEAI相關文章、工具包,指南與其他參考資料,並出版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in Museums專書,提供博物館了解、規劃和支持DEAI的種種措施。 [註2]  LGBTQ+ :「LGBT」是由「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 」(Transgender)這四個英文首字母組合而成。2020年使用「+」表示其他更多的無限可能。
2023/04/05
自然允許,文明禁止?從科博館「百年好合:當代婚姻之旅」看婚姻多樣性
自然允許,文明禁止?從科博館「百年好合:當代婚姻之旅」看婚姻多樣性
作者:郭冠廷、王晴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本文感謝策展人劉德祥博士接受訪談並提供相關資訊,讓文章內容更為豐富。 臺灣於2019年5月24日通過同性婚姻立法,成為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國家。對此,博物館怎麼拓展大眾對性別光譜的認知?又如何透過生物學觀點,讓同性議題去標籤化?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下簡稱科博館)特展「百年好合:當代婚姻之旅」(2021年5月5日至2022年2月13日),以生物學研究作為理論後盾,從動物與人類的婚配選擇,探究人類婚姻制度的演變,及性別、婚姻權力結構等社會議題。展覽交織生物標本、歷史文物與藝術作品,跨域探討婚姻在人類歷史、文化儀式與多元組成面向的演進,希望啟發觀眾對同性婚姻與性別議題的反思。   多樣的大自然生存遊戲 生物學出身的策展人劉德祥表示,當代婚姻面臨與過往截然不同的挑戰,回首生物擇偶條件,或許可以跳脫思想禁錮、發現新的觀點。 一踏入展場,獅子和海豹等大型哺乳動物雌雄標本映入眼簾,說明動物多樣的擇偶規則。自然界中,一雄多雌者通常體型差異較大,如雄性象鼻海豹往往比雌性重了三倍;一雄一雌者則體型差異較小,如高山田鼠的雌雄體型相等。生物外觀也具有性別之分,雄孔雀的華麗尾羽可彰顯其健康狀態,是贏得雌性青睞的籌碼;彩鷸則相反,雌鳥須具較大體型以爭奪雄鳥。 親子觀眾受到展覽入口的動物標本吸引,藉由觀察標本、閱讀引導式解說牌進行討論。(王晴薇 攝影)   對比之下,人類又是什麼狀況呢?根據研究,人類男性的體型與重量平均比女性多20%,理論上較符合一雄多雌的配對模式,但多數現代國家的婚姻制度採取一夫一妻制,呈現有別於生物條件的擇偶制度,不禁讓人反思為何會如此?   你想步入禮堂嗎?古今中外的婚禮習俗巡禮 展覽接著藉由文物,呈現人類多樣的婚禮歷史與價值觀。如透過華麗髮簪與鳳冠,表現傳統漢人充滿寓意的婚禮習俗;也利用線上導覽影片說明排灣族神話與婚禮儀式、祭典器具的深厚關係。 銀鍍金九蓮蓬簪飽含「蓮子/連子」的諧音祝福,顯示傳統漢人期盼多子多孫的願望。(劉德祥 攝影) 「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宣傳標語,則彰顯家庭價值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科博館新住民志工張郁馨更以黏土巧手捏製栩栩如生的模型,分享東南亞婚禮風俗,例如泰國聘禮需要準備各式糕點,表示心意。 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印製的宣傳標語,顯示不同時代下的家庭價值觀。(郭冠廷 攝影) 泰國聘禮需要準備各式糕點,以表示心意。(劉德祥 攝影)   無論你贊同、不贊同,這都存在 「同性婚姻」展區則跳回生物領域,應用一件件動物標本訴說長久緘默於人類歷史的禁忌議題。1911年,英國李維克博士發現南極雄性阿德利企鵝的同性性行為,然而研究在當時不被認同,直至當代才獲得英國自然史博物館重視。 同性性行為看似與留下子嗣的目的背道而馳,卻具有多重意義。與人類基因相近的黑猩猩和狒狒,在演化過程產生利用性行為加強團隊聯繫、發展聯盟情誼並舒緩壓力的舉動。展場中,觀眾需要從狒狒標本「後方」閱讀展版,彷彿參與其建立親密關係的行為。展板論述「自然允許,文明禁止」引導著觀眾思考:我們能否以更多元的觀點看待同性議題? 狒狒標本說明自然界同性性行為的普遍現象與多重意義。(郭冠廷 攝影)   燦爛奪目的綠蠵龜標本,彰顯自然界決定性別的複雜過程。綠蠵龜以孵卵溫度決定性別發育——溫度較低為雄性,較高為雌性;小丑魚則生來均為雄性,體型最大者才變為雌性,擔任繁衍重任。從自然界既存的同性和變性行為,對映人類社會文明規範,「我們不應該用『正常』這個字去看別人,而要使用『常態』」,劉德祥期待本展利用科學角度理性談論性別,打破二分法的僵硬分類,尊重所有性傾向。 然而筆者發現,許多親子觀眾受動物標本吸引駐足討論,但當踏入同婚展區,多數家長會忽略孩子提問快速離開。如何在展場中引導觀眾進行更多思考?「從自然界的多元性別到人類的LGBT」主題導覽[註1]便利用婚姻展與常設展動物標本,講解自然界同性性行為和性別變換案例,過程中不時有觀眾加入聆聽、伴隨導覽互動,成為更加瞭解LGBT議題的契機。 LGBT導覽遊走在科博館常設展中,藉由不同物種標本說明生物多樣的同性和變性案例,拓展觀眾視野。圖為導覽員搭配後方企鵝標本,使用繪本《一家三口》講解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雄性南極企鵝伴侶成功孵育小企鵝的故事。(劉德祥 攝影)   當愛不存在時?離婚與女性社會地位的反思   婚姻:個人承諾。文明的支柱...兩性不平等的所在。正在凋零的制度...合法的性交易。 — Kathleen Hull 直至20世紀,女性在社會上仍處於弱勢地位,在婚姻中也身陷不平等的性別權力關係。美國已婚婦女到1975年才能自主向銀行貸款;而德國在1997年才修法新增「婚姻性侵」,不再將婦女視為丈夫的所有物。經歷漫長權益爭取,當代女性逐步改善社會地位,得以追求經濟獨立和個人成就。臺灣近20年間的離婚率增加近3倍,標誌亞洲女性自我意識的興起,面對婚姻中不對等權力關係,離婚成為一種選擇。 天秤上不平等的男女,讓觀眾產生「重男輕女」、「男性肩負較多責任」等多元詮釋。(劉德祥 攝影)   然而,即使離婚率增加,臺灣當代社會仍視其為私領域範疇,但「不談不代表不存在」,劉德祥認為應該攤開婚姻制度的缺陷與挑戰,讓觀眾直搗問題核心,進而在日常磨合中維持並修復情感。 展覽便透過藝術作品視覺化複雜的婚姻關係,如林禹彤木雕作品〈黏—8〉,轉化堅實木材為柔軟線條,彷彿情緒拉扯之間綑綁雙方的繩索,訴說婚姻與愛情中一體兩面的親密和束縛;劉貞伶則透過攝影作品〈Yes , I do〉,將現實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砥礪磋磨,對比婚紗照幸福洋溢的時刻,宛如兩種溫度的時空,更是永恆與流動的辯證。 林禹彤木雕作品〈黏—8〉訴說愛情與婚姻中一體兩面的親密與束縛。(劉德祥 攝影) 劉貞伶的攝影作品〈Yes , I do〉呈現現實生活與婚紗照的強烈對比。(郭冠廷 攝影)   本展首度嘗試以生物行為研究,見證同性情感和性別光譜的自然學科基礎,讓觀眾可透過標本理性面對多元性別議題。即使展覽較未著墨人類社會多元性別取向的內容,其結合自然科學、歷史人文與藝術的跨域共構,並以生物行為和標本呈現同性議題的手法,仍能提供大眾新鮮的視角,思考性別取向與婚姻關係。 註釋1:LGBT是女同性戀者 (Lesbian)、男同性戀者 (Gay)、雙性戀者 (Bisexual)、跨性別者 (Transgender)的縮寫。
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