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解殖民,一場正義與歷史重建之旅:專訪比利時河畔博物館策展人Leen Beyers
解殖民,一場正義與歷史重建之旅:專訪比利時河畔博物館策展人Leen Beyers
作者:張語之、張詠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走進訪談會議室,一頭俐落短髮、目光炯炯有神的女士,即是我們的訪談對象——Leen Beyers女士。她是比利時河畔博物館(Museum aan de Stroom)策展人兼研究總監,同時也擔任ICOM COMCOL理事長兼財務長。博物館策劃了2020年「100 X Congo」(100 X 剛果)展覽,與2023年9月開展的常設展「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戰爭之城,安特衛普1940-1945)常設展,而Beyers則和我們介紹這兩檔展覽的策劃過程。   Lenn Beyers談及「City of the War, Antwerp, 1940-1945」常設展(圖片提供:張詠晴) 在藏品中看見剛果百年前的殖民歷史 比利時河畔博物館座落於安特衛普,這座港口城市數百年來航運發達,因而從歐洲、非洲、美洲、亞洲及大洋洲運來大量物件。博物館收攬四間館舍1862年起的典藏品【註釋1】,並於2011年開館。穿梭於十層樓高的玻璃建築裡,觀眾彷彿隨著河水看著城市的歷史在眼前流動,使我們探問這座城市與國家殖民與被殖民的過往,並以多元視角觀看城市與自身、與世界的連結。 剛果曾是比利時的殖民地【註釋2】,博物館所在的安特衛普市於1920年收藏了一批來自剛果的物件。一世紀後的2020年,比利時河畔博物館舉辦了「100 X Congo」展覽,Els De Palmenaer及Nadia Nsayi為策展人,以100件亮點藏品,帶領觀眾穿越百年時光,深入探索這些物品所隱含的故事,理解物件對剛果人民而言蘊含的意義,也探問未來該如何詮釋藏品。   「100 X Congo」展間(圖片來源:©frederikbeyens) 策展團隊由跨領域的專業者組成,包括:歷史學者、教育專家、藝術史學者、藝術家等,因此能夠拓展多元的觀點,為殖民歷史創建截然不同的知識。除此之外,展覽也促使比利時政府更積極面對殖民歷史。安特衛普曾三度舉辦世界博覽會,在1894年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有144名剛果人被運到會場,演繹傳統場景以供西方人觀賞。世界博覽會舉辦期間,有44人嚴重生病,更有7人最終不幸過世。本展除了直面這段爭議性的歷史,更主動查明歷史真相:在世博會上身亡的剛果人在歷史紀錄中原本無名,但因為「100 X Congo」展覽的研究成果並展示紀實照片,他們的身份終於被查明,進而促使比利時政府能夠採取相應的行動,例如舉辦悼念活動等。 然而,展覽進行的過程中,並非全然順遂。Beyers跟我們分享展覽中的插曲:當時有位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人士批評「100 X Congo」呈現曾作為殖民母國的比利時對剛果的嚴重的種族歧視,並以竊走該展覽展品的方式表達示抗議。接著,其中一位策展人以社群媒體向抗議者聯繫,並邀請對方到博物館進行對談。最終,抗議人士轉而對展覽抱持正面的態度。 當被問及如何理解解殖民(decolonization)概念時,Beyers女士思索片刻後,表達了她的見解:「解殖民是一場為了追求正義,並重新建構歷史的旅程。這並非一個有『結案』之時、可以劃下句點的計畫,而是涉及多重層面的議題,需要不斷試驗和反思。舉例來說,當我們觀察周遭環境時,可以去思考哪些紀念碑應該被移除或重新詮釋。」   解構歷史,展示多重版本的二戰故事 比利時河畔博物館自2023年9月起推出新常設展「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安特衛普的影響。安特衛普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占領的城市之一,至少25,000名無辜居民遭受嚴重迫害,特別是猶太社區受到種族滅絕政策的殘酷打擊。常設展重現電影院、學校、房屋、大教堂和市政廳等場所,呈現當時的社會情境以及市民在1940-1945年間的經歷。二戰期間,安特衛普發生了巨大變化,部分市民與德國占領者合作,也有市民選擇參與抵抗運動,通過地下活動,如傳遞情報、協助逃亡者,以抵制德國當局,並為盟軍提供支援。 「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常設展覽第一區(圖片來源:©Jeroen Broeckx for MAS, 2023) 安特衛普的戰爭故事於「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被揭示。(圖片來源:©Jeroen Broeckx for MAS, 2023)   這段過往涉及了分裂、無助、背叛和暴力,同時也包含了勇氣、抵抗和互助,是一段被長期壓抑的創傷歷史。2020年比利時河畔博物館首次向市民公開徵集二戰期間的經歷,收集了超過300位參與者的故事。Beyers認為:「博物館有收藏二戰時期的物件,但卻沒有關於人的資料。我們感到必須收集個人故事和生活視角,這也是我們將展覽與當地居民聯繫起來的一種方式。」這個活動的迴響人數超出預期,隨著疫情趨緩,策展團隊也開始實際接觸當地社群,持續訪談二戰時期的個人故事,同時建立展覽與市民的連結,未來也計畫到安特衛普的各個角落繼續採集人們的記憶。 「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呈現出當時因城市被占領,社會充滿壓力與猜疑的面貌。(圖片來源:©Jeroen Broeckx for MAS, 2023)   Beyers領導策展團隊進行大量的基礎資料蒐集,他們特別關注婦女和兒童方面的研究:「二戰的故事經常是男性的故事,凸顯男性在那個時代的抵抗、合作等政治角色,我們可以為展覽增添關於婦女和兒童的生活故事,在這方面進行更多的研究。」為確保展覽呈現多元而中立的觀點,團隊成立了一個咨詢小組,成員包含大學和學術界專業人士,他們共同討論展覽的概念,協助團隊整合各種不同觀點,呈現完整而客觀的歷史拼圖,並確保展覽內容超越特定政治觀點,應對可能引起的情感衝突。 展覽的結尾處設有留言裝置,邀請觀眾留下滿懷希望的語句。(圖片來源:©Jeroen Broeckx for MAS, 2023)   作為現在與未來的交匯點的博物館 承載著過去的博物館,有如時光隧道,而當它們為歷史提供多元而深入的詮釋時,便有助於協助觀眾解構複雜的歷史和族群議題,亦進一步與己身所處現在及未來交匯。透過Beyers策劃的兩個展覽,觀眾有機會與其他參觀者、歷史學者和專家進行深入對話,擴展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得以看到歷史事件的多重面向,並反思這些事件對當代社會的深遠影響。對Beyers來說,博物館不僅是展示歷史的場所,更是連結社會與社群的橋梁,在展示過去的同時,也開啟思考、促進對話的空間。 註釋 註釋1:四間博物館包含古樂器博物館(Museum Vleeshuis)、世界民族學博物館(Ethnographic Museum World Cultures Africa, Asia, Oceania, America)、海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及民俗博物館(Volkskundemuseum)。 註釋2:比利時殖民剛果的時期為1908至1960年,亦稱「比屬剛果」。
2024/01/05
殖民建築中的平權故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歷史展示
殖民建築中的平權故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歷史展示
記者:謝佳均(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2年博物館文化民主國際研討會以「參與、合作、近用、平權」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博物館如何在不同面向的實務工作中實踐文化民主(cultural democracy),並關注博物館與社區、多元團體的合作,以及藏品開放近用與展示多元觀點等議題。本次專題演講邀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Old Treasury Building Museum)館長Margaret Anderson,以「敘說平權的故事:博物館與文化民主」為題,根據實務經驗探討博物館如何透過展覽訴說平權的故事。   打破主流敘事的沉默!平權敘事的特質 隨著當代博物館對文化民主、文化平權的重視,展覽日益著重呈現少數群體的聲音,與排除在國家敘事之外、被隱藏的過去等具爭議性的課題,藉此提倡與實踐更具多元觀點的展示內容。首先,Anderson指出在博物館展覽當中最常見的難題即是:選擇「誰的故事」應該被聽見。她提出選擇性的詮釋敘事,並非是歷史博物館獨有,卻是歷史展示長久以來的課題。尤其在曾被殖民或是多元文化的國家,歷史文本的建構往往隱含深厚的政治意涵與爭議性。因此,在當代許多博物館皆重視展示平權的理念之下,理解博物館如何實踐平權敘事尤為重要。何為「平權」的故事呢?Anderson認為博物館應避免單一敘事造成的偏誤,並為主流群體之外的聲音發聲,打破博物館長期忽略少數群體敘事的噤聲與沉默。 參與和解之路—澳洲博物館「未定」特展的去殖民嘗試   澳洲舊財政大樓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十九世紀,墨爾本因殖民者在此發展聚落與淘金熱的影響之下,世居於此的第一民族(指原住民族)部落遭受外來者的暴力對待與傳染疾病的侵襲,甚至被迫強制遷移,被限制在保護區的範圍當中生活。澳洲舊財政大樓博物館的前身為「舊財政廳大樓」(Old Treasury Building)即是墨爾本淘金時代的建築,用以存放在當時湧入墨爾本的黃金。Anderson指出過去殖民歷史的敘事皆以白人為中心,強調繁榮與成就,然則忽略第一民族被掠奪土地的事實。因此,這棟宏偉壯觀的遺產建築同時也象徵著殖民主義的歷史、對原住民土地的掠奪與不平等。 澳洲舊財政大樓博物館的宗旨聲明:「我們提供生動、平權的計畫,敘述維多利亞的故事,促進社區連結,並激勵地方意識。/ 我們與第一民族族人和維多利亞省的社區合作,展示多元觀點的歷史,包括「困難的歷史」。/ 我們為舊財政廳大樓帶來生命,並為維多利亞省和其他地區的人民積極培育。」(Photo by Yvonne Perkins, flickr, CC BY-NC-ND 2.0)   平權敘事的重要性:揭開殖民黑歷史 博物館如何在代表殖民歷史的建築當中推動「平權」敘事?Anderson以博物館的宗旨聲明為例,闡述博物館實踐「平權」的方向。在聲明當中可見與原住民族社群合作,強調展示「困難歷史」。反映博物館在展示上,不會迴避具爭議性的歷史觀點,並嘗試透過與社群合作呈現更具多元觀點的聲音。如同Anderson所言「在曾是殖民地的國家,博物館和其展示的『去殖民化』具有特殊重要性」,但是在舊財政廳大樓博物館周圍,早已抹去第一民族過去生活的痕跡;且諷刺地是,過去負責「原住民保護計畫」的高階主管一直都在此建築當中工作。因此在舊財政廳大樓博物館當中,展示第一民族被掠奪土地的內容別具意義,能夠揭開隱藏於建築當中的殖民黑歷史。 展區「第一民族與淘金熱」(First Peoples and The Gold Rush)Dja Dja Wurrung部落耆老提供的歡迎詞,傳達族人對「敘說真相」過程的重視,並表示對遭受壓迫祖先堅忍精神的敬意。(Photo by Margaret Anderson) 博物館如何捍衛文化權利?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2021線上年會報導   如何在殖民建築中訴說解殖民的故事? Anderson指出舊財政廳大樓博物館以兩個面向展示第一民族的爭議性歷史,以此具體實踐解殖民的故事如何被訴說。其一為著重描繪土地掠奪,如「亞拉:墨爾本河流的故事」(Yarra: Stories of Melbourne’s River)展覽,內容呈現亞拉河(Yarra River,流經墨爾本的主要河流)使用權的爭議歷史。其二為淘金熱潮的脈絡對第一民族的影響,如「維多利亞黃金的故事-它的旅程與遺產」(The story of Victoria’s gold - its journey and legacy)展覽,邀請Dja Dja Wurrung部落族人直接參與此展覽的創作,並以部落耆老書寫的歡迎詞「Womin-dji-ka」(歡迎)作為展區「第一民族與淘金熱」(First Peoples and The Gold Rush)的開場。展示空間則規劃於曾經存放黃金的保險庫房中,使族人能夠在殖民建築訴說真相、緬懷過去。 「亞拉:墨爾本河流的故事」(Yarra: Stories of Melbourne’s River)展覽,透過展示保護者William Thomas留存的地圖、書信與素描,理解庫林族受到殖民者剝奪土地、食物、文化、生命的困難歷史。(Photo by Margaret Anderson)   平權敘事,找回被壓迫者的聲音 Anderson認為與原住民社群合作,記錄他們對過去歷史的想法和感受,在平權敘事的建構上至關重要。然而,再現過去的聲音,特別是被壓迫者、貧困者或被剝奪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尤其,在留存的檔案當中,被壓迫者的紀錄往往以殖民者的語言書寫,而缺少他們的真實情緒與感受,且更多的是批判與貶低。因此,被壓迫者自主發聲的缺乏,也是在建構平權敘事當中棘手的挑戰。而「亞拉:墨爾本河流的故事」展覽展示了少數由被保護者自主學習原住民族語言所記錄的文件,例如保護者William Thomas所保存的亞拉河上游地區的手繪地圖、與庫林族社群的書信以及素描檔案,皆可窺見殖民化過程對於第一民族部落的破壞與影響。在敘事上,也透過「掠奪」、「入侵」等辭彙的使用,使得觀眾能夠更深刻的理解困難歷史的衝突內容。 「任性的女人?」(Wayward Women?)展覽主視覺。(©Courtesy Old Treasury Building, Melbourne, Australia.) 如何探索紀念館?從文獻研究到黑暗觀光一次就上手   沉默的大多數,訴說女性的故事 館方體認到博物館具有開啟對話、反映議題的功能,隨著博物館對於爭議性議題意識的高漲、對平權包容理念的響應,展覽加入了更多的聲音。例如婦女組織、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不同群體,以及LGBTQIA+倡議團體等。Anderson指出尋找具有一定社經地位的女性故事相對容易,博物館展示也經常呈現具有特權的男性與女性的故事。然而,佔據人口貧窮、教育程度低落的男性與女性則變成沉默的大多數,特別是擁有不符合時代推崇的女性形象之婦女,時常被消失或隱藏,使女性被加深固著於世代的刻板印象。為此,2019年舊財政大樓博物館以「任性的女人?」(Wayward Women?)展覽展出十位被認為違反社會規範的女性故事,如兩名在街上行乞的女孩,被員警關注並逮捕後,關押至兒童收容所直到18歲。但這些女性真的有罪嗎?展覽名稱使用問號,試圖引發觀者重新思索以往性別權力嚴重失衡的問題。   結語:文化民主,持續的挑戰 Anderson於演講的尾聲指出,舊財政大樓博物館雖然在展覽內容上呈現許多具爭議性的課題,但仍未進入直接倡議或參與社會運動的範疇。她根據Robert Janes和Richard Sandell的觀點說明:「雖然現今的博物館在許多政治議題上,如氣候變遷,多以向環境行動者蒐集的材料進行展示,較少由博物館自主擴及議題進行倡議,但博物館仍應思考,如何運用機構的力量宣導當代議題,並積極參與政治行動。」儘管如此,Anderson依然肯認展示平權的故事,可以激發觀眾的共感與理解,進而使觀眾從展覽認知當前的社會課題。   執行編輯:葉家妤
2023/01/04
那些年在屏東眷村發生的二三事:記憶收存、全民共寫的屏東故事
那些年在屏東眷村發生的二三事:記憶收存、全民共寫的屏東故事
作者/攝影:黎世輝(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屏東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運籌機制計畫主持人) 共寫屏東故事的地方文化館 位於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擁有多元的族群文化與豐富的地理生態環境,從屏東平原到大武山區,再沿著屏鵝公路一路前往恆春半島,屏東地方文化館夥伴們正默默耕耘著屬於在地的故事與聲音,迎接前來聆聽的觀眾。屏東縣境內接受文化部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提升計畫及整合協作平台計畫補助的公有地方館舍,在推動整體博物館專業性提升的方案中,主要被區分為三個館群:屏東市區的都會藝文館群;沿山地區的原住民文化館群,以及潮州與恆春半島的傳統戲曲館群。族群文化涵蓋了閩南、客家、眷村、排灣與魯凱,整體文化樣貌相當精彩豐富。 地方文化館雖然普遍面臨人力不足與經費有限的困境,但若不以博物館的核心工作來定義地方文化館,在機構的營運管理上反而具有較大的彈性。就筆者參與運籌輔導工作的觀察,地方文化館的內在價值並不完全取決於藏品數量、典藏文物價值、學術研究水平高低或展示空間大小。地方文化館的使命與目標應該是成為「地方知識—地方特色—地方認同」三者間的整合平台與文化展演空間。也由於側重不同地理區位、歷史空間與族群領域的獨特性發展,地方文化館才有潛力開發「品牌識別度」,提高館舍在各類型文化設施間的競爭力與吸引力。此外,地方文化館的在地發展也符合文化部推動「文化民主化」核心理念—文化生命力:文化保存與扎根、連結土地與人民歷史記憶的施政目標。 屏東縣地方文化館的特色在於族群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兩個面向,在「建構屏東學」的核心目標上,試圖透過都會藝文、傳統藝術,以及原民文化三個文化路徑的開展,協助館舍重新定位,賦予自身說故事的詮釋能量。藉由地方知識的整理,各館舍不僅可以建構自身的知識脈絡,更可以透過整合協作平台的策略,結合各館舍的故事,呈現整體的屏東歷史文化樣貌。 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常設展展廳,為國內唯一的公有魯凱族文物館。該館長期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以「大館帶小館」的模式引進文物修復與保存的專業技術。(黎世輝 攝影)   除了地方文化館點狀式的故事建構與展示外,屏東故事詮釋系統也期望透過文化部的「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從常民生活記憶與歷史共寫的角度,找尋更多重要但正逐漸被遺忘的屏東故事。109年度筆者與屏東愛鄉協會共同參與了「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南國憶閾,南國歷史現場前置作業:眷村學」的工作,透過歷史文化資源從無到有的博物館式操作,將正在慢慢消逝的屏東眷村文化進行初步的典藏、研究與展示工作。筆者認為國家文化記憶庫除了實體文化館舍的地方知識保存外,更提供了另一種詮釋屏東的視角;同時本項計畫也無形中轉譯了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之文化內涵。 屏東市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內的公有館舍:青島玖柒。勝利星村為屏東市區規模最大的歷史建築群,經整建活化後逐步開放民間承租,經營各式餐廳、工作室、藝文空間與旅宿空間。(黎世輝 拍攝)   屏東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博物館式的記憶庫操作 國家文化記憶庫的目的在於收存各類有形與無形的歷史文化資源,透過後設詮釋資料撰寫、權利的取得,數位建置於專屬的網站以供民眾使用。整個文化主題與知識內涵的產出正是透過博物館式的典藏、研究、展示技術將常民文物與生活記憶「公共化」的過程。國家記憶庫—屏東眷村學的文化資源收存過程是以「博物館式的展示」作為工作架構的基礎,也就是思考「展示主題設定」、「展示單元規劃」、「展示內容:論述與展品」,以及最重要的「展示的當代意義」。在此基礎上,該記憶庫將收存的內容設定為「歷史發展」、「空間紋理」、「生活文化」三大展示主題,按照三大主題盤點歷史文化資源。 在進行文物與故事盤點的過程中,透過無數次與眷村居民的訪談,以人為核心的無形物件,如:故事、情感、回憶、對話、認同等,其重要性超過有形文物,成為新型態之「大家的博物館」。屏東地方故事的完整面貌因此由實體的地方文化館與數位的線上博物館共同建構。 2020年10月,筆者偕同屏東愛鄉協會團隊策辦「在島嶼南方飛行:那些年在屏東眷村發生的二三事」特展,在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的青島玖柒展出。該園區最早是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的官兵宿舍群,戰後陸續由陸軍與空軍接收,成為屏東市眷村文化的重要元素,亦為屏東市地方故事的重要單元。 在展覽內容發想的階段,策展團隊便決定將國家文化記憶庫—屏東眷村學收存資料轉譯為展示內容。策展理念為透過實體展示將數位化的資料製作成完整的故事線,在屏東市僅存的眷村空間紋理中,向民眾說一段眷村「離散經驗」的故事。相較於原民、客家等屏東故事元素,眷村故事之所以難呈現,就在於眷村故事所定著的空間場域消失殆盡,眷村的拆除使得一般民眾難以藉由空間意識來連結回憶與情感。 本展覽以「在屏東發生的飛行故事」為策展概念,透過「移動、遷徙與離散:眷村故事在屏東發生」、「離家與想家的日子:速寫眷村人與事」以及「拆解與重組:眷村文化的整體與部分」三個展示單元,以眷村人的回憶與故事,向觀眾娓娓道來,在那個顛沛流離的年代中,來到屏東、離開屏東,或是在屏東市內不同的眷村搬家移動的生命經驗,是屬於眷村三代人的集體記憶。 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作為屏東市碩果僅存被保存下來的眷村空間紋理,期許未來成為屏東眷村故事展演的平台,邀請觀眾一起來走讀與回味屬於台灣生活的點點滴滴與故事。 展區一隅「移動、遷徙與離散:眷村故事在屏東發生」。展示物件有老照片、結婚證書、從中國帶來的棉襖,以及影音訪談「關奶奶的遷徙故事」。(黎世輝 拍攝) 展區一隅「村長的日常」。屏東市大鵬七村辦公室被屏東縣政府列為文化資產,保有以往眷村辦公室(自治會)的樣貌。策展團隊於展場中再現大鵬七村辦公室的播音角落。觀眾可以坐在辦公桌前聆聽鵬程里王藍里長錄製的尋人廣播。辦公桌前的眷戶家戶長姓名牌,則是翻拍自大鵬七村辦公室牆面。桌上擺設眷村麻將比賽獎盃、屏東空軍基地一指部紙鎮,以及眷村活動老照片等文物。(黎世輝 拍攝)
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