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水底考古學的進展與難題:斯德哥爾摩VASA古戰艦博物館
水底考古學的進展與難題:斯德哥爾摩VASA古戰艦博物館
作者:劉德祥(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夏日,漫遊於北歐五國之一,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簡直就是一種享受。除了氣溫宜人,太陽到了晚上九點多依然不肯下山,人們依然寫意享受著各種戶外活動。事實上,斯德哥爾摩市雖然僅約兩百多萬人口,卻有著70多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正如其他都會型城市般,這些博物館的類型十分多樣,包括了我們熟悉的歷史、文化、自然史、音樂、科技、設計、人類學等。 其中,VASA古戰艦博物館(VASA Museet)設立於1990年,是座展出一艘在十七世紀沉沒,經打撈、修復後的古戰艦博物館,在分類上應屬考古類型博物館。筆者選擇介紹這座博物館的原因是,這艘古戰艦從規劃設計、建造到首航,其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其次,VASA博物館在公開展出後十年,在眾多事先未知的保存知識中,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崩塌危機,因此對博物館界在保存科學實踐上,特別是水底考古學領域,有重大的啟發性和參考價值。 17世紀的瑞典,在政治上受到天主教和德國皇室的威脅,不難理解當時的國王Gustavus II Adolphus欲建造一艘超級軍艦的殷切,以展現瑞典皇家海軍的實力。1628年,VASA艦終於建造完成,並於8月10日進行下水禮與首航,卻在成千上萬的圍觀者面前,航行不到一海里時便傾斜和沉沒。國王下令調查船長與造船廠,最終無任何人因這事故而坐牢。隨後雖然曾有幾次的打撈作業,但成果皆不顯著。   拯救VASA:喚醒沈睡三個世紀的戰艦 1956年,潛水人員透過檔案文件研究,得知VASA戰艦的沈沒位置。經過詳細的打撈規劃,1961 年4月24日,在海底沈寂了333年的VASA艦,終於在斯德哥爾摩港重見天日。世界各國主要媒體爭相報導,瑞典電視臺更是史無前例的進行即時現場轉播。瑞典的電視機幾乎被搶購一空,似乎大家都在等待 VASA艦再次浮出水面的一剎那。不過,等待的人同時也擔心這艘木製軍艦,經過三百多年浸泡在海底,會不會有解體的可能?由於長期處在海底缺氧的髒水中,有助於延緩船隻的腐蝕,且協助打撈的瑞典皇家海軍船塢離就在沈船地點附近,一切技術支援十分便利,使最終浮上水面的VASA艦相當完整。 打撈成功後,遇到的首要挑戰為如何讓船身乾燥,且不會使船身的木材裂開,這是過去大家沒有的經驗。後來,暫存單位採用了當時最新的聚乙二醇(PEG, Polyethylenglycol)木材保存技術,以PEG取代木材中的水份,並強化已接近中空的木材細胞壁,藉此鞏固木材結構與應力。VASA艦可能是博物館保存史上最大的物件,為了確保船隻的完整性,保存工作需每天向船身噴灑 PEG液數小時,並持續17年才告一段落。另外,緩慢的乾燥歷程也花了9年之久。至於艦上的小型文物,則直接浸泡在 PEG液中處理。 經過二十多年的修復工作後,瑞典政府決定在原海軍船塢附近建立一座博物館,以展出修復後的VASA古戰艦。博物館的建築外觀設計納入古戰艦的元素,具強烈的標識性,並於1990年6月15日對外開放。VASA戰艦的傳奇故事相當吸引人,博物館也很快成為斯德哥爾摩市一重要的旅遊景點,每年吸引八十多萬人參觀。 VASA古戰艦博物館鈙述一艘軍艦坎苛的故事,相當有戲劇性,吸引相當多人前來參觀。(劉德祥 提供)   足足有七層樓高的VASA古戰艦是博物館內的重點文物,其餘還有許多被拆解下的戰艦裝飾木雕。這些帶著文藝復興晚期和巴洛克藝術風格的木雕,是由幾位移民瑞典的德國和荷蘭大師級工藝師共同完成。由於當時的國王,致力於帶領人民對抗強敵而被喻為「北方的獅子」,所以船頭和大炮上不乏怒吼獅子的雕像;其他木雕造型還包括了天使、惡魔、戰士、樂師、帝王和神像等。博物館為了保存戰艦,館內環境條件控制在60%相對濕度和溫度20攝氏度,照明也只有50流明,雖然進入博物館後會令人感到十分昏暗,但也體現館方保護文物的用心。 體積龐大的VASA戰艦,從旁邊觀眾身高比較可見一斑。(劉德祥 提供) VASA戰艦上安裝了許多人物木雕品,角色十分多元。這些重建木雕作品呈現當年的風釆,十分引人注目。(劉德祥 提供)   為讓觀眾一睹戰艦原來色彩華麗的風貌,VASA戰艦旁展出一艘等比例的縮小模型;另外,博物館各樓層也有情境式展示,利用模型與原尺寸人形呈現船上的生活樣態。此外,這艘雄偉的超級軍艦沈沒的原因一直讓大家好奇,所以館內設有多台互動式展示,以物理學原理說明VASA沈沒的原因,知識性十分豐富。VASA戰艦從發現、打撈到修復與固化過程相當有可看性,且博物館多方面利用比例模型說明,從鋼索如何放置到一步一步將VASA打撈浮出水面。當然,展示少不了當年潛水夫穿過的下潛裝備,也相當吸引人。 展場中的VASA戰艦比例模型,模型復原了沉沒前VASA戰艦繽紛的顏色和多樣的裝飾雕刻,十分華麗。模型也清楚看到艦身側面大炮的位置和金箔獅頭掀蓋,由此足以想像建造VASA戰艦工藝上所花的心思。(劉德祥 提供) VASA戰艦博物館也以比例模型說明從海底打撈作業的過程,模型製作十分精緻相當吸引人,對想多了解打撈過程的人來說,非常有參考性。(劉德祥 提供)   VASA危機再現:一顆不定時化學炸彈! 可是開館後十年的2000年夏天,保存人員發現 VASA 艦部分木質樑柱表面上,出現了白色的粉狀物。在研究人員深入了解後,發現木材內部,存在事先未知的化學反應下產生硫酸。面對體積龐大的 VASA 艦,採用哪一種檢測方法及後續有效的解決方案,對保存人員而言的確是一大挑戰。甚至美國《科學》(Science)期刋更以「瑞典絶望地尋求協助拯救著名的戰艦」為題報導這事件,足見其嚴重及緊迫性。 後來瑞典和美國的科學家利用最新的分析方法,從船身表面和內鑽10公分的取樣進行分析。綜合各項分析結果,顯示這艘擁有1萬4000平方公尺表面積的VASA艦,每一片木材中均含有不同氧化程度的硫。研究人員估算,以VASA 1,210公噸的排水量來看,如果木材中所有的硫全部被氧化的話,至少會產生5公噸的硫酸。硫酸將會侵蝕木材中的纖維,這種情形就像是從船的內部往外「溶解」。讓人憂心的是,沒有人能確定到底需要多久,VASA艦的情況將會惡化到無法修復的地步。這時的VASA艦已有多處木材的pH值低於2.0,到了2002年7月,受影響的部位已增加到九百多個。難怪 《自然》(Nature)期刊在報導這項研究發現時,更以「不定時化學定時炸彈」來形容VASA的狀況。但問題是,那麼多的硫酸是從哪來的? VASA戰艦在公開展示後十年的2001年,船身木材多處出現白色粉末,經分析後確認為硫的化合物,並估算整艘軍艦含有超過5公噸的硫酸,隨時有瓦解的可能性,被當時學術界喻為「不定時化學定時炸彈」。(劉德祥 提供)   危機暫時解除:阻止酸化反應 從保存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可怠慢的問題,因為除了硫酸會加快木材的分解外,新形成的硫結晶會膨漲,並會在木材裡向四周擠壓而對木材產生撕裂的傷害。為立即控制情形的惡化,博物館採用的短期策略包括更新環境控制設備,以維持較低的室溫,緩和木材中的化學反應;其次,博物館也噴灑碳酸鹽或碳酸氫鹽等化學劑以中和硫酸。不過這種處理後的改善只是短暫的,船體表面的酸醶值在幾個月又開始下降。後續研究顯示,促進這硫酸化反應是船身生鏽鐵釘所釋放鐵離子所導致,博物館發現阻止鐵離子持續釋出是唯一一勞永逸的做法。於是博物館計劃以惰性材質如鈦或碳纖維釘子,更換VASA戰艦上900多根的鐵釘。至於已存在木材中的游離鐵離子,保存人員也採用化學穩定物將鐵離子固定形成複雜的化學結構,以阻止酸化反應。至於硫,這一切危機的源頭,又是如何大量存在船身的木材中呢?研究人員推測,這些硫最有可能是在海底缺氧的環境下,厭氧菌在還原海水中的硫酸鹽時產生硫化氫,並滲透在木材裡,接著硫化氫逐漸在木材裡轉換成硫,這些隱藏在木材深層的硫後來在展示期間,和空氣中的水形成了硫酸,這一切都是保存人員事先沒有預測到的。 *** VASA 戰艦保存過程紀錄 ***   VASA戰艦的啟示:留在海底還是博物館裡? 首先,對VASA戰艦而言,成功的打撈、修復和展出當然呈現了現代科技的進步,但付出的代價,包含時間和金錢都相當大,並非一般國家政府所能負擔。可是假設當年不打撈VASA戰艦,今日斯德哥爾摩港囗水質變好,其木材有可能就逐漸被分解,一個人類重要歷史文物從此消失。易言之,保存與否?實為兩難。事實上,VASA戰艦的保存與展出已成為水下考古研究的經典案例,對後來進行類似計劃的執行有絕大的參考價值,中國近年來進行的「南海一號」南宋海上絲路沉船便是一例。不過,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當發現了沉船,等必要的考古研究結束後,船身就讓它留在水底吧!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新訊】新加坡政府結合民間基金會 重金購藏古沈船文物展現文化強國雄心 【博物之島新訊】見證修復的力量!貝魯特大爆炸受損之古玻璃器皿將由大英博物館修復
2022/09/07
喚醒沉睡千年的先人—南科考古館「我們活過」特展讓人骨訴說史前故事
喚醒沉睡千年的先人—南科考古館「我們活過」特展讓人骨訴說史前故事
作者/攝影:田偲妤 陽光照耀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廣闊的土地上,不遠的高架橋,時速逼近300公里的高鐵馳騁而過,展現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蓬勃實力!除了地上豐碩的科技成果,這片土地下更埋藏著跨越5000年的人類史前文化,如滿天星斗般令人讚嘆! 早從日治時期開始,南科這片土地便在考古探勘範圍內,直到1995年,政府選定此地興建南科園區,並委託時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的臧振華先生與其團隊,進行長達15年的考古遺址調查與挖掘工作,這才揭開南科史前文化的序幕。出土的考古遺留年代遠從5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到近300年前的漢人文化,包含豐富的生活器具、動植物遺留、人骨遺骸與其陪葬品等,目前皆收藏在2019年開幕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2019年開幕的南科考古館,保存了多次搶救考古發掘工作中出土的史前文物與人骨遺骸。(田偲妤 攝影)   高達2千多件人骨典藏,卻是最難策劃的展覽主題 其中,多達2508具的人骨遺骸與甕棺,是台灣目前跨越年代最廣、數量最多的人骨發掘,也是南科考古館維護與研究的重點項目,更在今年夏天推出《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2021.7.3-2021.12.12),展覽主題以生、老、病、死貫串,藉由「生而為人」、「成長與老化」、「家與族」、「傷與病」、「與逝者告別」五大單元,讓人骨訴說史前先人的故事。然而,策展團隊在籌備初期就遇到難題,那就是觀眾對於人骨主題的觀感,策展人之一的簡汎傑展示設計企劃員以生動的方式比喻:「如果把策劃展覽比喻成做料理,對於人骨這個展示素材來說,我覺得它就是一個偏重口味的食材,會讓吃的人有兩極化的反應,要不很有興趣、要不很排斥。」因此,如何激起觀眾興趣、降低反感,成為策展的重要考量。 本次受訪的其中兩位策展人,宋昱潔研究助理(右)負責彙整與編寫考古學相關內容,簡汎傑展示設計企劃員(左)負責展示設計與影片拍攝統籌。(田偲妤 攝影)   走進展場前,場外垂掛的布旗即暗藏玄機,一幅幅考古現場、人骨遺骸、史前女子影像映入眼簾,以一段考古發掘的過往為展覽揭開序幕。時間回到2013年11月,台積電廠區預定地的三寶埤遺址正進行第四次考古搶救發掘工作,在距今2500年前的大湖文化烏山頭期文化層中,一具年約三十歲的女性骨骸出土,考古學家將其編號為I12B2。展場入口有策展團隊給觀眾的話:「基於對先民的尊重,本展並未展出真實的人骨遺骸,而採用3D掃描模型及仿製標本替代,歡迎觀眾懷抱對知識的好奇心,一同認識台灣史前先民們的生命故事。」 入口處懸掛的布旗由左至右訴說I12B2人骨遺骸發掘故事,最後一面布旗特別向觀眾說明,展覽未展出真實人骨,希望降低觀眾的恐懼感,邀請進場一探究竟。(田偲妤 攝影)   提到人骨遺骸展就不得不關注其研究與展示倫理,此議題在國外已有長時間討論,而台灣近年也開始提出應對措施。策展人之一的宋昱潔研究助理彙整了人骨需特別重視其倫理的主要原因:第一,人骨源自於人,不能以一般的學術標本物件看待;第二,人骨可能涉及歸屬問題,而南科發掘的史前人骨遺骸,尚無法確認與哪些現代族群有直接關聯,所以暫且視為無主骨骸審慎處置。早期從事人骨研究多會以純科學的角度看待,但近年學術界開始重視學術研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因此部分學者著手倡議並研擬考古發掘人骨遺骸的倫理規範及處置原則。有鑑於此,南科考古館秉持對先人的尊重、保護脆弱的人骨標本,並顧及社會民情觀感,決定在2020下半年讓展出的人骨標本從展廳下架,本次展覽也延續此一原則,以醫學教學用模型和3D掃描模型展出。 原先展示的穿孔下顎標本,因應館內展示倫理政策下架,改用仿製品替代。(田偲妤 攝影)   如何克服觀眾恐懼?讓人骨遺骸活起來的共感策略 入口處模擬I12B2人骨遺骸的考古現場,以不知其名的女性骨骸開啟史前文化的探索之旅。(田偲妤 攝影)   展覽中許多人骨模型是由史前館台東本館的3D實驗室製作,先將選定的人骨遺骸進行3D掃描、數位模型重建,再用3D列印技術製作實體模型,並依據模型用途選擇上色方式,如是要提供觀眾觸摸,就以不易掉色的彩色列印製作;如是要力求展示逼真,則交由模型師精修並上色處理。此外,觸摸模型的選題也藏有巧思,多是現代人也熟悉的骨頭狀況,如「傷與病」單元提供觀眾分辨健康與長骨刺的脊椎;「生而為人」單元能觀察嬰兒頭頂未閉合的骨縫;「成長與老化」單元則可透過觸摸頭骨與骨盆分辨男女。簡汎傑說明:「你可以看到史前人也有、我也有,進而拉近距離感,大家其實在面對生命的問題是很接近的,比較容易產生一些共感。」 藉由觸摸長骨刺的脊椎模型,拉近觀眾與史前人類的距離。(田偲妤 攝影) 40周胎兒的頭骨模型,可明顯看到頭頂未閉合的骨縫。(田偲妤 攝影)   展場的另一亮點是交錯懸掛於空中的史前人生活樣貌影像,與展台上褪去皮肉的人骨模型形成鮮明對比。簡汎傑提到:「我們在策展前期曾藉由問卷調查發現,有一部分觀眾的確會對這樣的主題是很害怕或很忌諱的,這對策展來說是一大挑戰,我們要如何讓這個展覽能夠親近觀眾、覺得不害怕?後來轉念一想,我們不說他們已經死了,而是反過來說,他們曾經活過。」 至於如何呈現史前人類活著的樣貌?策展團隊選擇以真人拍攝的影像呈現,與金馬最佳美術獎得主王誌成導演合作,以I12B2人骨遺骸生活的大湖文化為背景,片場則選在現今西拉雅族居住的台南市大內區頭社村,由多位來自當地的演員扮演史前人類,並與多個原住民族傳統技藝復振者合力製作工藝道具、至獵人營學習狩獵技藝、挖掘南科當地黏土燒製黑陶陶器、應用中興大學新化林場提供的木材搭建干欄式家屋,更依考古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演示墓葬儀式等史前社會習俗,最終拍攝成〈生之歌〉虛擬紀實短片。簡汎傑總結展場設計理念:「我們藉由下面這些死亡(展示圖板)去認識上面他們活著的樣貌(影像布旗),這也是當初策展的SLOGAN—『人骨會說話』。」 展場上方懸掛真人演示的史前人生活樣貌。圖為大湖文化男性狩獵情景。(田偲妤 攝影) 〈生之歌〉虛擬紀實短片中,大湖文化女性(左)與男性(右)的穿著打扮,服飾由苧麻編織而成。(田偲妤 攝影)   走過20年搶救考古艱辛,南科讓先人說5千年故事 南科園區從考古搶救發掘到博物館落成,已走過20多年歲月,「目前我們正在做檢視的工作」宋昱潔娓娓道來有關人骨典藏的維護作業與規劃,「將人骨從原來的保存底座上取下,做細緻的清理與重新拼合,並用無酸材料製作儲存容器,依照人體部位分布方式存放於保存盒中⋯⋯未來也希望成立『台灣史前人骨資料庫』。」南科的考古成果是集眾人之力的結晶,考古學家與體質人類學家的研究投入,接續有策展團隊為觀眾貼心設想的展示設計,如今我們才能聽到彷彿史前先民們現身說法,講述5千年來滄海桑田、如繁星般璀璨動人的生命故事。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