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補完計畫!尋找下一位「新維梅爾」
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補完計畫!尋找下一位「新維梅爾」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你買到『維梅爾』大展的票了嗎?」在2023年的荷蘭,這句話成為博物館愛好者及遊客之間的問候語。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以下簡稱國家博物館)推出為期四個月的「維梅爾」特展(Vermeer)(2023/2/10至6/4),跨國與多間博物館合作,28件維梅爾的作品終得短暫聚首(自4/1起,〈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回到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展示)。平心而論,其策展論述屬於傳統藝術史的敘事,毋需太多文字敘述,維梅爾的經典之作即是最佳魅力,觀眾可透過作品觀察藝術家創作風格的脈絡與技法的轉變,大飽眼福。 國家博物館「維梅爾」特展一景。(Photo by Rijksmuseum / Henk Wildschut) 【博物之島新訊】立體派藝術與時尚的對話!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全新典藏展   而此樁藝術史的盛事迎來博物館的奇景:「維梅爾」門票在開展約莫一個月時即告售罄,博物館於特展期間延長開館時間,並緊急加售晚間入館門票,然而這些門票也在數天內火速售盡,無論是當地人或是旅客,皆是一票難求。此時,博物館推出的推廣教育便極其關鍵,這些活動,能否成功讓大眾透過不同媒介認識17世紀的尼德蘭繪畫,並帶出新的刺激與互動?除了遊客,當地人如何回應?   遍地開花的衛星展覽 搭著「維梅爾」大展的順風車,一些博物館順勢推出與維梅爾主題相關的展覽。 有別於國家博物館展示純粹的維梅爾作品,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推出「弗雷爾:維梅爾風格的先驅」特展(Vrel, voorloper van Vermeer),以創作年代與維梅爾相近的雅各布斯・弗雷爾(Jacobus Vrel)為主角。這位擅用室內窗景為主題的藝術家,因為簽名縮寫與維梅爾皆為JV,部份作品甚至一度被誤認為維梅爾的畫作。展覽更進一步探討他如何在當時的題材和風格,成為維梅爾和彼得・德・霍赫(Pieter de Hooch)的先驅。 「弗雷爾:維梅爾風格的先驅」特展一景,從作品中可件其構圖和題材與維梅爾相似,牆上文字為弗雷爾簽名縮寫。(©Mauritshuis) 【博物之島新訊】返鄉的大師之作-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弗里克收藏」特展 【博物之島新訊】不只幫作品整容,還要當偵探?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帶你探索油畫修復大小事   身為維梅爾的故鄉,台夫特的王子紀念館(Museum Prinsenhof Delft)動態自是備受矚目。響應國家博物館,「維梅爾的台夫特」特展(Het Delft van Vermeer)講述維梅爾在台夫特成長與發展藝術生涯的軌跡。展覽中可見維梅爾簽名的檔案、曾出現在畫家作品背景中的物件與傢俱,及聖路加公會和其他畫家之間的關係等等。觀眾可以藉由展品解析,想像17世紀的維梅爾,如何在貧困中奮力創作以償還債款、作品受到資助人的賞識、還有藝術家對世界另一端的風土與科學感到好奇。這檔展覽彷若是維梅爾創作歷程的補完計畫,沒有展示維梅爾的畫作,談論的卻是滿滿的維梅爾。 「維梅爾的台夫特」展覽的陳列空間,將本為維梅爾作品裡的背景畫,逐一找出原作或相似作品,討論這些畫家和維梅爾當時的藝術交流。(Photo by Museum Prinsenhof Delft / Marco de Swart)   在此同時,台夫特的老教堂(Oude Kerk Delft)則是推出了當代攝影展「光之珍珠:卡洛琳・希肯克捕捉維梅爾」(Pearls of light: Caroline Sikkenk captures Vermeer),荷蘭攝影師希肯克以攝影復刻維梅爾的作品,試圖重現畫家特有的光線處理和寧靜氛圍,加入台夫特藍陶、荷蘭當代設計和多元族群等元素,回望17世紀的荷蘭。數件攝影的場景,特地挑選在維梅爾出生、成長和成家的現址進行拍攝,而最終成果在維梅爾長眠的老教堂展示,亦是提升了展覽的趣味。 「光之珍珠:卡洛琳・希肯克捕捉維梅爾」攝影展以台夫特老教堂為展示空間。(王幸慈 攝影)   從「接近維梅爾」到「新維梅爾」的推廣策略 在展覽門票已一搶而空的前提,博物館如何調整教育推廣活動,讓無緣進館的觀眾,仍對維梅爾的作品保有求知的興趣?而對荷蘭經典大師的作品已感疲乏的荷蘭大眾,博物館還能如何與其他平台合作,邀請大眾進行公共參與? 在國家博物館的官網,可見高解析度的作品圖檔和詳細的文字說明,博物館也針對不同主題錄製淺顯易懂的導覽影片,幫助觀眾更認識維梅爾畫作,和不同作品之間微妙的關聯。而荷語版的網頁,特別推出了時間限定的荷語線上課程,在展期間以直播授課的方式,邀請本展策展人講解維梅爾筆下的光線、色彩運用、透視法和光學。線上參與者可在問答時間,和策展人進行深入的討論。 在博物館之外,紀錄片導演暨藝術家蘇珊娜・萊斯(Suzanne Raes)的紀錄片《接近維梅爾》(Ditch bij Vermeer)在荷蘭各電影院首映。透過鏡頭,她將倆位策展人籌畫展覽、至各地洽借作品的過程,甚或是當借展單位之一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在展覽會議中提出自家館藏的〈持長笛的少女〉(Meisje met de fluit)並非維梅爾本人所繪時,【註1】策展人的心境轉折的歷程,皆一一記錄。起初此片的放映只有荷語,但應外語人士的需求,電影院推出英語字幕的場次,造福更多觀眾。 《接近維梅爾》紀錄片預告   同時,荷蘭公共廣播基金會(NPO)與MAX廣播公司合作一檔「新維梅爾」(De Nieuwe Vermeer)計畫,結合繪畫競賽電視實境秀和線上互動網站。電視台廣邀對維梅爾和藝術有興趣的大眾投稿,最終遴選180位素人畫家和12位職業藝術家,參與共六集的實境節目。「新維梅爾」實境節目以六件維梅爾已亡佚的作品做為主題,分別是〈洗手的紳士〉、〈第二幅小街〉、〈維納斯、朱庇特和墨丘利〉、〈音樂會〉、〈基督墓前的三位馬利亞〉、〈自畫像〉。國家博物館策展人Pieter Roelofs和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修復師Abbie Vandivere受邀擔任評審,在每集節目開頭講解維梅爾作畫的各種原則,讓六組創作者依主題進行16週的創作,最後在每職業組與素人組中各選出一位得獎代表。節目在NPO電視台播畢之後,自三月底,六位職業組得獎者的作品,在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展示;而六位素人組得獎作品,則在王子紀念館展出。 「新維梅爾」競賽素人組六件獲獎作品,在王子紀念館展出。(王幸慈 攝影)   MAX也特別製作3D模擬的「維梅爾之房」互動網站,讓觀眾可以想像維梅爾工作的場景、室內擺設和線上瀏覽「新維梅爾」節目的入選作品。 「維梅爾之房」3D互動網站,內含短片、音樂、解說音檔等資訊。(王幸慈 翻攝)   當商店櫥窗和IG平台成為展示空間 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出借至國家博物館八週的期間,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開放觀眾投稿,上傳屬於自己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於原作回館前,展廳裡輪播公眾參與的創意,並開設Instagram帳號,鼓勵使用者轉載分享。【註2】此舉造成廣大的迴響,也達到告知觀眾少女在巡迴多日後,已重回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重要資訊。 而「新維梅爾」計畫並不止於繪畫競賽,入圍的素人作品走進台夫特市中心的商店櫥窗,成為市景的一部份。在街上,隨處可見由不同媒材製成的「新維梅爾」作品,不但為老城帶來活潑的氣息,更是豐富在地人和遊客對維梅爾的認知與想像。 超過100件「新維梅爾」入圍作品在台夫特市區的櫥窗裡展示,吸引路過民眾的目光。此兩件作品主題為〈基督墓前的三位馬利亞〉。(王幸慈 攝影) 置於古董店櫥窗的〈音樂會〉和書店的〈第二件小街〉,作品充分融入台夫特的市景。(王幸慈 攝影)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透過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館員的科學檢測和分析,館方提出〈持長笛的少女〉由維梅爾工作室繪製的新聞稿 註釋2:「我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活動資訊
2023/06/07
從錄音機到PODCAST! 博物館語音導覽的進程與製作經驗談
從錄音機到PODCAST! 博物館語音導覽的進程與製作經驗談
作者:王怡心(自由作者) 從語音導覽看見播音器材發展史 回溯語音導覽的起點,早在1952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便嘗試開發語音導覽設備,類似於收音機的掌上型設備開啟全新博物館導覽形式,然而缺點是該機器無法選擇收聽的段落,同一時間全館觀眾只能聆聽相同內容。1957年,新的「盤式錄音機」成為語音導覽的新載體,但笨重、不易攜帶,且播放內容亦不可自由選擇。〔註1〕隨著錄音機的改良,並減少體積重量,播放磁帶的盒式錄音機在1960年代逐漸在博物館普遍使用。接著,無線電收音機式的語音導覽,讓觀眾可以擇選頻道,在不同展間聽到相對應的內容,儘管當時的技術在聆聽過程容易受到信號干擾而影響觀展品質。 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於1952年使用的語音導覽設備,僅能控制開關機與音量鍵。(Photo by Loic Tallon, flickr, CC BY-NC-SA 2.0)   199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引進語音導覽系統,成為國內博物館、美術館的標準配備〔註2〕,同時為20世紀博物館觀眾,對於早年語音導覽的共同記憶。21世紀初期,猶如現今手機大小,且能夠提供更多圖片、文字等資訊的個人數位助理機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取代了上一世紀的技術。如今,普遍化的智慧型手機能讓語音導覽更靈活的運用,不管是掃描QRcode後,連結到外部雲端、Youtube、App、官方Line機器人、Facebook Messenger、Podcast等,對於館方或使用者來說都能擁有更高的自由性。語音導覽的進程無疑是一部人類播音科技的發展史。 能夠閱覽圖片的個人數位助理機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Photo by Jisc infoNet, flickr, CC BY-NC-ND 2.0)   製作新興語音導覽的經驗談:「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 2021年12月,北師美術館展出「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以下簡稱「光」展),為使更深入討論現今博物館製作語音導覽的多元可能性,我將分享本展語音導覽的製作過程。 「光」展呈現1920-4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及重點人物的困難處境,並映射文協勇於開創藝文行動,進行抗爭的革命精神。而臺語是文協舉辦的講演會中主要使用的語言,該時代的知識分子、新觀念的倡議者,更是有意識的將臺語作為抗爭手段之一,為呼應語言當時作為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本展的語音導覽同時使用了華語及臺語雙聲道。珂拉琪Collage 樂團及歌手兼音樂製作人廖士賢,長期關注與耕耘臺灣多元族群的語言,因此受北師美術館邀請,為語音導覽獻聲。此外,廖士賢老師得知《甘露水》作品失而復得的故事後,深受感動,因此進一步為語音導覽的背景音樂,製作〈光の行進〉及〈光の隱藏〉兩首曲子,沉穩的音樂像是在漫長歷史中,臺灣命運之輪開始轉動,為觀眾製造了氣氛感十足的聆聽情境。 觀眾於「光」展覽,沈浸於觀畫與語音導覽的情境。(北師美術館 提供) 「光」展語音導覽文宣。(北師美術館 提供)   在進入錄音工作前,尚有一個幕後大功臣是協助我將書寫完畢的導覽稿翻譯成臺語的鄭順聰老師,我們工作的模式為順聰老師翻譯後,同時錄音讓我參考。從中文到臺語的轉換,來回調整產生了新問題,包含藝術家名字的念法,例如藝術家李梅「樹」文音該念sū,請教家屬後確認習慣稱呼tshiū〔註4〕;以及在是否將調整字句更為白話,亦或需保存臺語專有詞彙間掙扎衡量。最終,保留許多逐漸在日常裡消逝,但非常優美的臺語詞彙,希望本展的語音導覽也能推廣臺語的保存。 而珂拉琪Collage 樂團及廖士賢老師分別在收到導覽稿後,根據自己對於展覽的詮釋,以溫潤富有情感的語氣,錄製適合陪伴觀眾看展的聲音。「光」展的語音導覽發展至此,已成為展覽概念的延伸、配音者聲音的表演作品,不僅僅是單純提供觀眾資訊的功能。   Podcast元年的新嘗試 使用不同的語音導覽載體有其各自的優缺點,就「光」展語音導覽所使用的Podcast平台而言,製作的前一年:2020年,被稱為臺灣Podcast的元年,迅速成為通勤族依賴的新夥伴,使用者的年齡區段與美術館觀眾相符,種種數據都讓美術館評估認為是一個能夠使觀眾更加緊密、值得嘗試的新媒介。且只要確保網路通順,不需要額外租借器材,觀眾便能在隨處免費重複收聽、下載。使用門檻低、操作簡易,在疫情之下,全民習慣進入店家前掃描實名制的情況,各年齡層看到展場語音導覽的QRcode都能順暢掃描,因此有許多不知道Podcast為何物的觀眾,還是能無障礙收聽,此優點也減輕了現場工作人員的教學工作量。〔註5〕 在首次製作Podcast作為語音導覽的媒介,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在籌備時期,語音導覽與展覽策劃進度無法良好搭配,因此在書寫導覽文稿時無法完全掌握展場狀況,導致語音導覽未能貼近觀眾實際看展動線。此外,Podcast能夠讓使用者調整播放速度的特性,導致使用者在加速或減速的聆聽狀況下,讓背景樂曲失去原有的美感甚至成為干擾。 Apple podcast上「光」展語音導覽頁面。(圖片來源:Apple podcast 頁面)   透過聲音,讓觀眾與展件更加緊密 美術館的業務往往環環相扣,而語音導覽為了在開展之時便能同步提供觀眾導覽服務,製作過程必須保持機動性並因應展覽、展場隨時調整,若能在製作過程確切掌握展覽概念、作品資訊等,將有助於編撰語音導覽文稿、與合作夥伴進行溝通。 科技日新月異,對於館方或觀眾而言,語音導覽的載體與形式比往日擁有更大的自由性。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的目標,皆為提供觀眾更多樣、完善、便利的觀展服務選項,寄望語音導覽讓展覽資訊傳遞地更加完整。北師美術館語音導覽服務的案例,將其視為展覽一部分的藝術表現,並善用Podcast平台,使觀眾在何時何地都能夠用「聽」的吸收展覽知識,亦呈現了國內博物館也正用心地與時俱進,更新語音導覽模式。 文末,以「博物館語音導覽過時了嗎?」一文最後段落作為結尾,儘管此文與今日時隔六年,國內博物館也已改善並發展出多樣的語音導覽模式,但無論何時,博物館/美術館從業人員努力的方向仍然是一致的: 語音導覽並不是一個提供口說版教科書的工具,而是博物館與觀眾溝通的獨特媒介。觀眾透過聆聽,進入由語音營造出的另一個世界,沉浸在一對一的氣氛中,感受聲音引發的情感互動,並進而建立與展覽和物件一種特別的親密關係。博物館可以跳脫語音導覽的技術背景,將其視為一種藝術品,運用語音的表演藝術,搭建與觀眾之間的橋樑,提升觀眾參觀體驗。〔註6〕 註釋: 註釋1:參考自丁維欣、余智雯、彭潔薇、顏芊螢,2016。〈博物館語音導覽過時了嗎?〉。《科技博物》,第二十卷第四期,頁7。 註釋2:參考自曾鈺涓,2005。〈經驗無線-博物館數位導覽系統案例研究〉。2005數位設計研究會,台中市:國立臺中技術學院。 註釋3:同註1.,頁8。 註釋4:特別感謝鄭順聰老師的協助,在這個過程給予美術館諾大的專業支援,推薦有興趣的讀者閱讀鄭順聰老師Facebook 2021年12月18日貼文(https://reurl.cc/NR041x) 註釋5:展覽現場仍然準備了mp3、耳機提供少數非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借用。 註釋6:同註1.,頁21。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新訊】哈囉!導覽員,我想問的是⋯美國航太博物館推出真人連線導覽服務 【博物之島新訊】不只是聆聽!打造互動式的博物館線上教育活動
2022/10/13
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作者:陳佳汝(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踏進位於北投的鳳甲美術館,猶如進入一個深藏在都會裡的靜謐洞穴,灰黑色調的長廊,一股沉靜而高雅的氣氛,顯現當代前衛藝術的場域性格。長廊裡走來一位素雅清秀的年輕女子,是2021年剛上任的館長葉佳蓉,從2016年起加入鳳甲美術館團隊起,便著力於第二任館長蘇珀琪任內推廣的社區參與,從「北投藝群人」到策劃一系列的「在地採集計畫」,成功將美術館資源和在地居民的需求結合,達到美術館就是厝邊好鄰居的共融生態,是葉佳蓉與美術館團隊共創的亮眼成績。 以當代藝術展示聞名的鳳甲美術館,固然在視覺藝術圈已經累積名聲,許多在地北投人卻不知道這間美術館的存在;為了開發不同觀眾,前館長蘇珀琪邀請周邊學校提案發展而來的「北投藝群人」計畫,獲得良好迴響,但實行三年下來,也浮現一些問題。一是當展出社區作品時,降低了當代藝術觀眾來館意願,且缺乏展覽主題的作品呈現,其整體感也有待加強;二是隨著學校老師的調派離開,計畫即可能被迫中斷。為了面對這些難題,葉佳蓉開始策劃具有主題性的系列「北投在地採集計畫」,從2017年起的北投在地影像、風味、姿勢、聲音和時尚等採集,連結多元感官、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和當地文化與地景,展開一系列趣味十足藝術家與參與民眾的共學成果。 鳳甲美術館現任館長葉佳蓉。(鳳甲美術館 提供)   葉佳蓉的美術館理念:社區合作重在溝通而非教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出身的葉佳蓉,將策展所學的專業運用在社區合作計畫上,和北投社區產生親密的對話,對她而言和社區的合作,並非是藝術教育,而是溝通。「我所嚮往的是藝術成為全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美術館可以和民眾沒有距離,而非高尚的特定場所。」她淡淡地說。   無邊無際的展覽空間:從美術館到北投街道 首檔2017年「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館方與大屯國小攝影社合作,此社團由熱愛生態攝影的曾聰賢老師所發起,激發了同學觀察生態和攝影的興趣,在計畫中,學生的作品被放大輸出在北投森永牛奶糖工廠牆面,和當時的華碩奇岩大樓外牆展出。而攝影師林軒朗和阮璽探索北投的作品,則在芽米屋蔬食館和拾米屋等餐廳呈現。作品出其不意地在大樓、商家展示,不僅豐富了北投的街景風貌,也加深了在地店家的情感連結。 大屯國小攝影社的生態攝影作品,輸出展陳於北投森永牛奶糖工廠牆面。(鳳甲美術館 提供) 北投拾米屋餐廳裡,也有採集計畫的作品。(鳳甲美術館 提供)   除生態攝影外,2018年的「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I」發展敘事攝影的練習。一位復興高中美術班的同學以北投市場為題材,拍攝同一個攤位開市和收攤後的畫面,熱鬧與空寂感的巨大反差有著強烈敘事性。另一位捕捉豬肉攤老闆揮汗瞬間的同學,在展出時邀請照片裡的主角來觀展,讓這位老闆有了第一次走入美術館的經驗。 影像採集計畫,以館方多年累積的錄像藝術實力與社區交流,啟發了學生的視覺美學潛力,而展覽場地走出美術館,除成功和在地企業培養了合作關係,美術館影響力也延伸到居民日常生活中。   動態展演和靜態展示:傳遞北投生命力 接續,2019年「藝遊味境:北投在地風味採集計畫」以對食物氣味、味覺的想像與回憶,勾勒北投風貌。以食物主題創作知名的藝術家程仁珮,在石牌國小樂齡班舉行系列的擺盤課程,其中一位奶奶回憶起小時候的辦桌,並找來各色魚丸串起她的兒時辦桌回憶,程仁珮將其拍攝下來,成為頗具當代感的攝影作品。在美感之餘,這也是一項關於回憶的擺盤練習。 程仁珮與石牌國小樂齡班共創的作品。(鳳甲美術館 提供)   2020年「北投在地姿勢採集計畫」裡,歸納成「勞動的身體」,「社交的身體」與「表演的身體」三大主題呈現。編舞家林素蓮帶領石牌樂齡班的媽媽們,以退休前的職業為題目創作舞蹈動作;陶藝家彭春榮則讓孩子們以捏陶的方式,呈現對北投的攤商、公園泡腳等勞動身體的觀察;藝術家汪紹綱指導復興高中戲劇班,以重複性的身體語言來呈現自身處境;同時,展覽也呈現文史達人楊燁描繪的北投溫泉浴場、機車快遞等插畫。這些工作坊的成果,最後以錄像、實體展件與在美術館的現場演出一同呈現。 動靜交錯融合的演出展示,讓美術館的展場空間變得活潑,而學員和藝術家的作品共同展出,讓原來喜愛當代藝術的觀眾再度回來美術館,且在學員作品和藝術家之間形成的對話裡,也加深了在地連結性。 復興高中戲劇班在姿勢採集計畫展場裡演出,與後方的陶作形成動靜和諧的展演。(鳳甲美術館 提供)   在展場裡聆聽不同聲景?策展能力的考驗 2021年「聲響談:在地音景採集計畫」中,一間舖設榻榻米的展示空間裡,左右兩邊各放置一組喇叭,其為藝術家澎葉生錄下各種北投的環境聲音,包括防空洞、復興崗捷運維修場和水田等聲音。另個展間則有「一公聲藝術」團隊規劃的工作坊,讓民眾放置自己的餐具在傾斜餐桌上,隨著木球滑下來碰撞發出聲響,有著出奇的效果;而藝術家鄭琬蒨、許雁婷則分別帶領長者與大屯國小師生,訪談居民關於學校與北投的歷史。這些不同區塊的互動與聲音裝置,葉佳蓉表示其展示需注意不造成彼此影響干擾,在細微之處顯露長期以來累積的策展經驗。 本檔採集計畫善用聲音創作,因此在展期間,館方也邀請視障團體用聆聽感受北投。(鳳甲美術館 提供)   一布一腳印:再現個體與集體記憶的採集計畫 今年(2022)「纖知纖覺:在地時尚採集計畫」,延續藝術家作品,和藝術家帶領民眾創作的兩條軸線進行,並以具時尚代表與北投泡湯文化的服裝與布,展現地方的詮釋與記憶。藝術家曾嬿圩帶領長輩以不再穿的衣服結合生命的故事,以纏繞的方式做成布偶;藝術家洪芊珩的作品,則是以北投溫泉旅館欲拋棄的舊毛巾作為創作媒材,使其成為藝術品,巧妙以在地消費特色的素材,轉化成為當代藝術。以舊衣服、舊毛巾來串連地方的記憶外,也呼籲了對有限資源的珍惜;此外,再一次,採集計畫拉入在地企業,邀請在地溫泉業者嘉賓閣、泉都、水都、北投老爺酒店,和於日治時期開業的瀧乃湯溫泉浴場參與舊毛巾捐贈,讓企業和商家共同認識到布對於北投的意義。 洪芊珩利用北投溫泉旅店提供的舊毛巾,重新編織出不同紋路的織品。(鳳甲美術館 提供)   零距離的鳳甲美術館,下一站往何處前進? 採集計畫的成功,其中的關鍵在於,葉佳蓉館長對於地方合作延展出廣闊的想像,並運用展覽專業手法,具有整體性地同時呈現專業藝術家與一般民眾的創作,而展覽空間的選擇,從北投街道、商家到美術館裡,無邊無際。 「如今曾經參與過採集計畫的中學生們進入了大學,回來時會和我分享在北美館、當代館看到的展覽,我發現對孩子們而言,欣賞當代藝術已經是日常,這些美學的養成已經很內化了。」和這些孩子一起進行採集計畫而成長的葉佳蓉,是孩子們眼中的大朋友,而非有距離的館長;這些從小就在美術館展出作品的孩子們,對美術館是一點也不陌生,走進鳳甲就像走進自家客廳般,毫無拘束和葉佳蓉聊著博物館的所見所聞。透過採集計畫的深耕,利用藝術工作坊提升民眾的美學素養,及美術館和社區無距離對話的目標,葉佳蓉顯然已經成功達到。 從策展人轉而成為館長,未來將要著力於更多館際之間的合作,並加強文化平權的落實。對於獨資經營的美術館如何永續經營,並且擴大外部的連結,凡此種種,都是她未來要繼續挑戰的艱鉅任務。 能夠一覽無遺關渡平原的鳳甲美術館,未來的藝術策展、文化平權、永續經營的實踐令人期待。(鳳甲美術館 提供)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來這實踐你的點子!東京都美術館以藝術溝通員擴大公眾參與 【博物之島專文】揭開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人文密碼—李韻儀談多族群共生文化力與策展詮釋
2022/09/28
揭開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人文密碼—李韻儀談多族群共生文化力與策展詮釋
揭開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人文密碼—李韻儀談多族群共生文化力與策展詮釋
作者:陳佳汝(前破週報記者、台大人類學系) 一間典雅的日式木造房屋,靜靜座落在都蘭山的半山腰,像是已經存在一個世紀般,依傍著山,環抱著海洋,靜靜等待需要的人們來到。 乘著東海岸的一片湛藍,一路驅車經過碧藍的加路蘭海岸,開上都蘭山的月光小棧,下午的陽光映照著日式房屋的老木閃閃發亮,幾個藝術家青年,正在屋前海天一色的舞台準備音響設備。一位滿臉光彩身著水藍布衫的女子出現,她正是促成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靈魂人物,李韻儀,二十年前,還是成功大學的研究生,為了研究當代原住民藝術來台東做田野,就此愛上了這裡的一切。畢業後先是在都蘭糖廠咖啡廳工作,因緣際會下自東管處承租了月光小棧,進駐藝術家逗小花的「女妖在說畫」藝廊,不定期的表演藝術及常態性的藝文空間,不斷累積當地的藝術能量,成為台東非主流藝術的重要場域。 李韻儀和她經營15年的藝文空間月光小棧(陳佳汝 攝影)   不依循官方政策和空降資源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從2015年來已歷時六年,然而在那之前早已醞釀了超過二十年的能量,如同瀨戶內海藝術季,在開始前已經蘊積了三十年的地方能量。李韻儀認為這一切都並非偶然,若無原本這片山海之間生長出來,豐富又極具包容性的阿美族海洋文化,以及多年來許多在地、移居而來的藝術家持續衍生美好的能量,不會有今天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不依循官方政策或空降資源,並非刻意規劃什麼能夠成就一切,而是這塊土地的脈絡長出了這個藝術節,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人始終是最重要的因素,返鄉青年和新移民構成一股新的能量。藝術家拉黑子從1990年回到部落後,陸續有不少青年從都市返回部落,此外不少嚮往這個舒坦空間的創作者紛紛搬來東岸定居,這十年來更有喜愛衝浪的外國人、塗鴉青年、音樂人、前衛藝術創作者,紛紛移居東岸,在地和外地的,各種激盪的花火築基了東海岸厚實的藝術能量。 拉黑子.達立夫以在太平洋邊緣行走所撿拾的廢棄魚線和鋼筋所塑造的作品《島嶼之影》(陳佳汝 攝影)   邊緣的相對詮釋權空間較大 「東岸相對西岸是地緣上的邊緣,邊緣有邊緣的好處,對於詮釋權,和話語權的空間很大。」李韻儀認為許多從西岸選擇移居東岸的青年是自主性的邊緣化,是在很清楚自己心之所嚮的情況下,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選擇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面對自己。「這裡時間很慢,心情很放鬆,人和人之間有更多空間來理解,彼此尊重。」 「透過藝術家對城市地景的人文書寫,可以讓觀光客有不同的想像。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是由潘小雪老師定調,她的視野有一定寬廣度和高度。」自加路蘭手創市集後,東管處原先計畫做漂流木藝術主題公園來呈現阿美族的神話,李韻儀則提案不要限制在小範圍,提出各種人文可能性的、季節性的、可延伸性的整套藝術節。2015年,應東管處的邀請開始了第一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前兩年由潘小雪老師為整個藝術季定調,2017年開始由李韻儀策展《潮間共生》和《島群之間》兩屆以海洋為主題的大地藝術節。「大自然的力量遠勝於人,人對院子裡叢生的雜草都沒有辦法了,除非你讓出自己的空間和主觀,才能和自然共生。」她微笑著說。   修復作品與消融於時間之流 大地藝術節的作品以融入環境和大自然共生為主題,展期大多很長,有些作品最後被大自然回收,而展覽期間被自然侵蝕的作品,視情況會在來年編列預算請藝術家回來修復。2016年來自日本藝術家,菅野麻依子(Mailco Sugano)的作品《歸.Turtle》,以龜殼狀似的原木覆蓋在草地上,當人們走進挖好的隧道站在龜殼前,美麗的海平面就盡現眼前,內心頓時回歸到平靜深處。禪意十足的《歸》,經年累月日曬雨淋引發蟲蛀的問題,李韻儀在今年邀請麻衣子回來修復,記者採訪時巧遇藝術家細心塗漆,一邊仔細打洞,將藥灌入,整個修復的時間需時半個多月,這是創作之後不可省略的過程,也是作品在對抗時間洪流裡所必須的對話。 菅野麻衣子的作品《歸》於都歷遊客中心(陳佳汝 攝影) 菅野麻衣子受邀回來修復作品(陳佳汝 攝影)   另一件林鴻文在八仙洞樟原老橋的作品《時間的暱語》,以竹為主材質包覆住橋身,作品隨著歲月積累呈現出顏色的變化與磨損,大自然的話語在作品上刻出時間的深度,使其逐漸消融於時間和歷史中,因此並不採取任何維修,就讓時間包覆住作品,直到自然分解。 林鴻文於樟原老橋的作品《時間的暱語》(李韻儀 攝影)   地方上的需要先於策展意圖 這些年藝術節已經磨合出自己獨特的調性,李韻儀表示:「官方和藝術家的兩邊需求已經可以達到一個平衡,然而更多元性,不同的視野進來很重要。」一件由返鄉青年在部落展出作品所引發的爭議,讓她認真思考什麼是部落溝通。一位國中時外出學電銲的部落青年,三十多歲回鄉時,想在父親的農田上做作品向金剛山致敬,當時在部落召開了說明會,也得到部落的同意,未料最後作品完成,卻在部落間遭到批評聲浪。「當時忽略了一個環節,就是返鄉青年。外出工作的青年未曾參與說明會,於年節返鄉時突然見到陌生裝置在熟悉的街道上,因而質問何以沒有被告知,有個鮮豔的雕塑擺放在部落」,這插曲也讓李韻儀深思,「什麼是部落?你究竟要溝通到什麼樣的地步?到什麼樣的環節才算是完全溝通。」她認為:「重點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強求,地方上有沒有需要先於我們的企圖。」 在長濱鄉的南竹湖部落,則是外地人成功進駐部落合作的案例。找到當地運作活動的部落代表是關鍵,由於評估當地有條件可以招待外來客,並且找到長期運作的婦女家政班,因而安排來自印尼的藝術家,阿立亞.邦加魯(Arya Pandjalu)住進部落,其作品是和部落族人一起創作完成,工班就是部落的工班,以印尼的竹藝結合部落的工藝,共同呈現在地人文和印尼藝術的作品。 歐舟(山田設計)作品《泡風景》於都歷遊客中心(陳佳汝 攝影)   潮間共生的多樣性是藝術節養分 「海洋美學是構成這個藝術節的核心,最綿長的影響力是海洋。島群之間的概念來自藝術家拉黑子,阿美族歷代在礁岩間生存,男人在礁岩間撒網,女人在礁岩上採集海菜。每一個礁岩以族人的名字命名,記錄一段人和自然空間緊密相連的故事。」從花蓮到台東綿延168公里的海岸線,皆是大地藝術節的畫布,趣味盎然的作品有如土地長出的鮮豔蘑菇,2017年《潮間共生》的主題,則說明了藝術節精神的主養分。 「潮間共生是指山和海的潮間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共生,在漲潮和退潮的過渡期,海平面看起來非常平靜,裡面的潮汐卻很亂,魚蝦貝類都在此時打開殼,企圖覓食或是交配,雖然很混亂,卻是生意盎然。這時也是撒網的時刻,太慢了,可能會被退潮拉走,如何掌握生命的契機,這是阿美族的時間感。」 國際泛音大師馬克和來自真柄部落的姍姍姊妹,及在地舞踏舞者在月光小棧前的演出(陳佳汝 攝影)   採訪尾聲時,草地上傳來國際泛音大師馬克和真柄部落姍姍姊妹窮極空谷的嘹亮吟唱,來自法國和在地的舞者隨後加入,在月光小棧的草地上,震人的音樂和舞蹈,將大海與天空噴出一抹驚心動魄的深藍。 李韻儀和國際泛音大師馬克在月光小棧前彩排(陳佳汝 攝影) 延伸資訊: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網站
2021/04/28
博物館如何與部落合作辦展?林頌恩談與部落共事的義氣之道!
博物館如何與部落合作辦展?林頌恩談與部落共事的義氣之道!
作者:陳佳汝(前破週報記者、台大人類學系) 以「江湖之道」比喻館與部落之間義氣合作的重要性,這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林頌恩長年和部落合作的心得,以義氣相挺取得部落的信任,沒有抱持學術菁英的心態,而是以江湖之心走入部落,是成功合作的關鍵。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2007年啟動「地方原住民族文物(化)館活化計畫」以來,為長期不見起色的原民館注入了新的生命,其中「大館帶小館」以國家博物館挾帶資源與經驗,結合地方部落的智慧,舉辦特色化主題展覽,不但讓外界多了深入認識原民文化的機會,在部落間也形成保存文化傳承的使命感。成功的展覽有如一場社造運動,凝聚了部落的共識,其中的合作智慧相當重要。林頌恩十多年來參與多項主題展合作策畫,包括:來義館「用手去找・新纖事」部落巡迴展、海端館「Taupas・日本軍─南洋軍伕回憶錄」,而壽豐館更相隔十年兩度以七腳川為題,策畫出兩種樣貌的展覽「遺忘中重組─悲壯的七腳川ciaksuwan之戰」、「歸途Taluma’─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過程中全憑她及參與夥伴相互間的江湖之道,解決了許多棘手問題。 參與七腳川110周年展覽的策展人曾以文,講解部落男子的羽冠重製過程。(陳佳汝 攝影)   理解彼此的限制和可能性 「江湖上有不同門派,門派之間合作要講義氣,這和博物館與部落及原民館合作很相似,有時候要各自練功,合作時則要講義氣。」林頌恩認為「大館帶小館」一說有「帶領」的意味,會讓雙方的主體性不均等,應採取相互學習的心態比較洽當:「這接近一起練習走一段路的過程,一起做就有革命情感。」 小館往往面臨資源不足及人力缺乏等問題,導致要完成一個完整的展覽困難重重。她談及早年原民館只有一名駐館員,從策展、田調到解說通通一人包辦,「因此要理解彼此的限制和可能是什麼很重要,多替對方考量他現實性的侷限,我們會在合作中看到彼此的欠缺和助力,這就是我所謂的義氣。」   讓部落成為最大的後盾 如何將單薄的人力做最大發揮,這時和部落連結很重要,讓部落成為最大的後盾,不論是精神或實質上。「除了駐館員,要如何讓部落其他人參與,認同這個價值很重要。」林頌恩指出以文化傳承光榮感號召族人投入,一起完成部落的展覽,比起大館挹注資源更有意義。例如來義館前任駐館員陳文山長時間致力於訪談耆老,深獲白鷺部落的認同,於2009年結合五年一次的盛大祭典maljeveq所辦的展覽,是全體部落投入傳統祭典,並一起完成的展覽。部落的團結帶動青少年投入部落事務的熱忱,是無形的收穫:「下一次的五年祭,青少年不再是青少年了,而是傳承的棟樑,要把白鷺文化延續下去。」這是當時青少年的心聲。 七腳川策展團隊的李玟慧,則是在2008年訪談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就是七腳川後裔,她不斷追溯七腳川後裔的族譜調查,為族人建立起強大的系譜。2018年相隔十年後,壽豐館以「歸途」為主題,從悲壯的戰役,走向現今部落文化與當代的連結共生。李玟慧和後來策畫110周年特展的駐館員曾以文,以充滿自信的亮麗色彩,一起解說與部落結合的展覽,看七腳川後裔如何從追溯歷史去認識自己的出身,找到回家的路。 致力於建立七腳川系譜的李玟慧,講解部落青年每年追隨祖先流離足跡的循跡行動。(陳佳汝 攝影)   混沌中自會長出一片天地 以展覽作為一個契機,駐館員開始了返回部落的田野調查,因此和部落建立起更深層的網絡。然而,面對耆老模糊的口述、破碎的記憶,增加了爬梳文稿的困難度。林頌恩會在討論過程中採取起承轉合的簡單概念鋪陳故事線,然後與駐館員面對迷霧掙扎。她認為學會在混亂中逐漸找到安定也是一種能力。 「無需害怕混亂,混亂是正常地,這也和我個人的風格很像。許多事物都是從混亂開始,然後混沌中自會長出一片天地。」以一種安然自得的方式從謎團中一一釐清線索,和駐館員並肩作戰一起解決問題,開幕後將自己退居幕後,是林頌恩一貫的做法。 田野資料的紀錄難免眾說紛紜,面對資料的不確定性時,林頌恩會比對先前學者紀錄的口述歷史與文獻,再小心整合取捨。關於展示的倫理,她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我辦展覽和出版品都一樣,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跟認定,多方梳理之後,對的事情可以不講出來,但是錯的事情一定不能講出來。」她表示不需要為了展覽,讓人際關係變得緊張或受傷,如何謀求部落內部最大公約數的認可比較重要。   第一手感動是走下去的動力 林頌恩認為支撐駐館員走入部落做田野調查有兩個關鍵動力:其一,在現場得到的第一手感動;其二,面對部落要接續下去的歷史。「田調現場得到的第一手感動是很大的安慰。能夠得到老人家的關注和期待,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以來義館前任駐館員陳文山為例,因為長時間的紀錄而獲得族人認同,老人家會直接告訴他,明天有重要的儀式要做,你留時間來拍,這就是很大的肯定。從第一手田野獲得的感動會支撐駐館員繼續艱難的步伐,接續建構族人的歷史。   利用部落各種空間形成微型展覽 這些年合作方式逐漸傾向和部落的工坊、小型餐廳或對外重要據點合作,林頌恩指出展覽如果沒有後續的延伸效益,就會變成垃圾,甚為可惜!就部落已有的空間再加以強化,讓在博物館展過的元素與物件以新的方式回到部落,成為長期的常設展,也能發揮環保再利用的效益。 以崁頂部落為例,原本只是快閃的「崁頂百年展」,後來由族人提供老屋,讓百年展結合新的特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在部落成為一個微型常設展。這裡有如迷你的遊客服務中心,遊客可以先從這裡了解地方的歷史文化,有了一個輪廓,再延伸他們的探索之旅。 崁頂部落3062老屋「我的名字從何而來?」策展人胡郁如(陳佳汝 攝影)   結語:如何和當代產生關聯才是重要! 面對現今博物館生態的多元化,林頌恩認為博物館是個一直在創造的地方,「很多人認為博物館是收藏死掉物件的地方,然而博物館並非過去式,物件收進去,如何和當代產生關聯才是重要!」她指出現在百貨公司的博物館化,以及博物館遊樂場化,在在說明了博物館正面對變動的折衝。「它有許多現實上被決定的考量,又必須在現實中保有對理想的堅持,其實是一個動態的狀態。」「博物館的種種,或許也可以拍成一部電視劇喔,應該會比白色巨塔更為精彩!」她帶著笑容認真說道,笑容裡是難以掩蓋的個人魅力。
2021/03/31
動手玩博物館!兒童博物館展示設計的實踐心法
動手玩博物館!兒童博物館展示設計的實踐心法
  作者:林琮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專任助理) *本文根據工作坊及參訪活動中三館兒童展廳策展人分享內容綜整撰寫 探索、體驗、互動、遊戲,是兒童博物館展覽經常出現的關鍵詞,究竟,博物館該如何針對兒童與親子觀眾進行展示設計?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自2018年起陸續與國內18所公部門博物館共同發起「Hand in hand博物館友善親子串聯行動」,致力推展博物館友善親子運動。2020年,故宮與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館)共同舉辦《學校沒教.令人抓狂的兒童博物館展示設計》實務交流工作坊,透過三館策展人引領學員進行個案分享討論及實地參訪,一探各類型博物館兒童展示設計實踐心法。   踏上繪本中的小島之旅:臺博館「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 「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由展示企劃組郭昭翎助理研究員擔任策展人,本展以臺灣的自然與人文多樣性為主軸,目標對象鎖定5至10歲的兒童及家長、教師等陪伴者。 展覽由「石頭會說話」、「森林遊樂園」、「候鳥的小島旅行」、「小島的從前從前」、「海島的輪廓」、以及「生生不息」等展示單元構成。值得注意的是,透過故事文案中的小孩童與擬人化的生物角色,展覽營造如同陪伴者與兒童共讀繪本的學習情境。而為了不同類型團體的參觀需求,也設計適合多人團體共同互動的大型展示,以及提供小型團體探索的獨立展間。 「石頭會說話」展區中一側展示大型岩石,透過展示文案的提問,鼓勵學童共同觸摸、討論;另一側則設置半封閉的小型展間,讓親子小型團體能細細觀察教具箱內的小型岩石,發現其中的不同特徵。(林琮穎 攝影)   「這個年齡層的兒童學過什麼?會對什麼感興趣?」了解兒童的先備知識以及貼近其日常生活是此次展覽致力兒童友善的原則。因此,展覽透過繪本故事、提問、觀察比較、實體物件、動畫影片、動手操作的裝置等多元易懂的方式,使兒童觀眾能在展場中自主探索,並引發好奇及熱情,進而獲得對臺灣自然與人文多樣性的基礎認識。 此外,館方也藉由展示文案的設計,使陪伴者能引導及促進兒童學習。例如,在動態裝置或實物展示旁規劃簡潔易懂的說明牌,邀請家長與孩子共同觀察與討論。郭昭翎說:「這就像提供給家長的『大抄』,可以拿來回答兒童的問題。」 在介紹森林生物的互動裝置中,隨著小球在軌道上滾動,邀請森林裡的動物們探頭跟孩子打招呼;一旁的展板上,同時提供年紀較大的兒童或陪伴者不同海拔生物的細節資訊。(林琮穎 攝影)   此外,知識在轉譯為文案或圖像時,正確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需經過研究者、繪本製作者、模型設計師等專家間的溝通協調,並持續檢視展示目標,以取得知識正確性與視覺設計效果的平衡。   成為小小考古探險家:蘭博館兒童考古探索廳 作為認識宜蘭的「窗口」,蘭博館在更新常設展廳時,主題軸線從「山」、「平原」、「河海」拓展至「地下」的考古主題,由展示教育組的彭怡仁研究助理擔任策展人,規劃兒童考古探索廳,目前一天開放六個參觀場次。 兒童考古探索廳分為「前廳」、「發掘現場」、「考古工作室」、「干欄式家屋」、「家在遺址上」等區域。透過動手操作、觸摸的裝置,以及家屋、探坑、工作室的情境布置,鼓勵觀眾扮演考古工作者,於展覽中遊戲、探索與共學。彭怡仁期盼:「如果這個展覽可以讓兒童、家長有所收穫,甚至觸及更多不同年齡層的人,進而達到公眾考古學養成的展覽願景。」 考量考古工作的知識學習門檻較高,展覽將目標觀眾設定為較具有先備知識的小學四、五年級以上學童及其陪伴者。但為服務更廣泛年齡層的兒童觀眾,館方也設計兩款分齡的考古任務學習單,引導兒童更仔細的探索與觀察。 學習單上的任務引導孩子貼近展場內崁在玻璃地板的展示櫃,主動觀察微縮模型中史前聚落及考古現場的細節。(周育弘 攝影)   展覽中最受兒童喜愛的莫過於展場中央的探坑,提供兒童在史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的體驗機會。在各場次前的簡短導覽與展示操作提醒中,也會引導兒童擔任稱職的小小考古學家,進行探坑發掘的模擬工作,豐富遊戲中的教育意涵。 「發掘現場」展區中設置一探坑,讓孩子操作工具發掘遺址中的器物,並可於一旁剪影界牆上的文物及微縮模型,窺見先民使用該器物的日常樣貌。(周育弘 攝影)   在科技與遊戲中穿梭古今:故宮兒童學藝中心2.0 面對數位新世代的兒童,以及迎向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促成故宮兒童學藝中心的升級計畫,策展人為教育展資處的劉家倫助理研究員。此次更新希望目標觀眾不僅鎖定5-12歲的兒童,而是以遊戲與科技作為展示媒介,結合動手操作的體驗,促進觀眾間的交流,進而營造全齡皆可參與、跨世代共融學習的互動空間。 「匜」在古代是用來做什麼的?是泡澡的「浴缸」?還是裝水的「倒水器」?在「發現古珍寶」展區中透過類比古物與現代器物,鼓勵孩子比較與思考物件用途,並以日常生活的角度初步認識故宮藏品。(林琮穎 攝影)   過去兒藝中心以書畫、器物、圖書等實體典藏文物與知識作為展示核心,本展則以遊戲闖關與學習單的引導方式,串聯「聞香品茶座」、「發現古珍寶」、「色彩收藏家」、「童玩體驗棧」、「裝裱藝術師」等展區。 劉家倫強調:「對典藏古代文物的故宮而言,貼近觀眾生命經驗,以及高度參與尤其重要。」因此藉由古今對照、豐富的互動體驗手法,搭配電控玻璃投影、AR圖卡、體感互動、投影問答、數位觸控等裝置,引發兒童與親子觀眾對故宮文物的探索興趣。 「聞香品茶座」展區中,孩子可將AR圖卡取至螢幕前感應,並搭配製茶器具的展示,在與科技互動與實體物件結合的展示中了解製茶步驟。(林琮穎 攝影)     結語:一起打造孩子喜愛的展覽 上述三個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兒童常設展廳案例,反映博物館積極應用五感體驗、數位科技、遊戲等展示媒介,搭配實體物件與學習單,吸引兒童互動及探索的興趣,並強調家長、教師等陪伴者共同參與其中的角色,促進共學機會。透過創意互動的展示手法與教育策略,進而打造友善兒童的博物館。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