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直球對決:全球COVID-19疫情風暴VS.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直球對決:全球COVID-19疫情風暴VS.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作者:趙欣怡(國立臺灣美術館副研究員) 前言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以下簡稱「威雙」)作為世界三大國際藝術展之一,原訂於2020年辦理的「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因義大利深受COVID-19新冠病毒影響,被迫宣布延至2021年,在全球疫情肆虐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為極少數決定以直球對決,持續舉辦的國際藝術文化活動。   文化經濟與人命存亡拉鋸戰 威尼斯(Venice)座落於威尼托區(Veneto Region)仰賴藝術活動為主要經濟命脈,2020年面臨史無前例的觀光災難,尤其染疫人數在當年底達到高峰。直到九局下半,臨近2021年2月底,參展單位被告知展覽將於5月如期舉行,並須嚴格遵守大會防疫規定辦理,也代表威尼斯無法承擔取消雙年展所帶來的經濟崩盤,不得不堅持舉辦展覽。 本屆威雙主展場入口處設有容留人數感測裝置,以紅綠燈顯示容留人數限制,並提醒要保持社交距離。(趙欣怡 攝影)   大會公佈取消實體、改辦線上記者會與開幕活動等措施,並於4月底陸續頒布參觀展館線上預約系統,更限制每一時段參觀人數上限,以致各展館因應大會防疫規定而增加各種行政與展務支出。同時,配合義大利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所有非歐盟國家入境者,即使持有PCR陰性檢測證明仍須進行10至14天居家隔離,隔離結束經再次檢測為陰性者方可離開住所。大會祭出的嚴謹規定,在近年疫情尚未獲得控制的狀況下,恐將成為未來其它城市舉辦國際大型展演活動之參考依據。   大會主題揭露人類真實災難 本屆大會主題由黎巴嫩籍的建築師Hashim Sarkis提出,由開放性的大會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探討在當今政治經濟不平等的社會現象下,如何共同面對從人類的居所、家庭、社區、地域到星球的空間議題,試圖藉由集結藝術家、建築師、工程師、政治學家、經濟學家、生態學家、媒體記者、社會公民的參與,運用多樣性建築概念與實踐回應大會議題。 在此開放性提問基礎之上,策展人將「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依字面的意義拆解詮釋,運用語言學轉譯為更實務的方法學: How如何:透過建築思維探究具體的解決方案。 Will將:從建築想像中尋找未來的願景與決心。 We我們:以第一人稱作為多元民族及物種,誘發對於建築的深層理解。 Live生活:代表生存、棲所、聚落、繁榮所建構的建築內在價值。 Together共同:顯示建築作為集體性、公共性與社會普世價值的實踐。 ?問號:表示建築的開放性正在等待多樣性回應與思考。   因此,在如此龐大的策展架構下,建築不應僅是空間或城市的問題,建築師必須正視地球氣候異常、森林大火、冰山融化、天然資源匱乏等天然災難,以及國際社會帶來的戰爭動亂、文化掠奪、難民潮、疫情傳播等人為災害。 整體策展思維從「身心障礙考古學」(An Archaeology of Disability)觀點切入,以希臘雅典衛城(Acropolis)建築遺跡探討空間可及性(accessibility),決定誰能參與過去並創作未來,現場展示點字說明版與手語影片,試圖喚起觀眾「身心障礙者亦為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反映策展人思考當代建築發展趨勢的同時,亦融入社會文化平權理念。 〈An Archaeology of Disability〉David Gissen (USA, 1969)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 The New School University (New York, USA). 在Arsenale展場入口以考古人類學作為開啟策展架構根基,強調歷史建築研究應考量身心障礙者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趙欣怡 攝影)   策展人邀請46個國家之114個參展建築師或團體[註1],由最小的生物單位逐漸擴大,延伸至人類整體共同環境,考量篇幅限制,僅以各子題以一件代表性作品附圖簡要說明: 1. 多樣物種(Among Diverse Beings):設計創新身體,企圖解決人類感知與變化、生物共存之移情作用及互動關係。 〈Magic Queen〉 MAEID [Büro für Architektur und transmediale Kunst] (Vienna, Austria) Daniela Mitterberger; Tiziano Derme. 以ABB IRB 2600機器手臂3D列印在展場自動化建造有機循環的自然環境,探討人類與非人類共存的建築永續性。(趙欣怡 攝影)   2. 新式家庭(As New Households):因應新型人口結構與家庭組成密度的改變,創新居所的構築方法與技術,擴展單一大樓為集體住宅。 〈Achim Menges〉/ ICD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and Jan Knippers / ITKE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Stuttgart, Germany)Achim Menges; Jan Knippers. 以創新的纖維素材Maison Fibre研發多樣結構強化承重,試圖解決建築帶來的環境生態汙染物質負擔。(趙欣怡 攝影)   3. 新興社區(As Emerging Communities):公民性創造新組織方法,重新整備社會空間,以海平面上升、流行疫病與人口結構想像威尼斯的未來,探討人類如何共同棲息於東亞、中亞與拉丁美洲和難民營(Co-Habitats)[註2]。 〈Unsettled Urbanism〉[註3], Merve Bedir & Sampson Wong. 作品以大型插畫牆和雨傘裝置再現香港反送中242日抗爭期間的城市空間,作為資源運用。(趙欣怡 攝影)   4. 跨越國界(Across Borders):縮小城鄉經濟落差、黎凡特(Levant)[註4]政治疆域界線,難民流亡居所空間挑戰、保護極地/亞馬遜/海洋/印太地區/公共領空。 〈All-purpose〉AAU ANASTAS (Bethlehem, Palestine) Elias Anastas; Yousef Anastas. 作品以完全不需額外固定材料的巴勒斯坦當代石造建築,探討在近東地區模糊地理政治疆界的黎凡特(Levant),思考人類多元種族共同生存空間型態可能性。(趙欣怡 攝影)   5. 同一星球(As One Planet):創造與預測未來的世界,為聯合國提出超乎人類的未來、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企圖建立連接地球與外太空的網路空間。 〈Future Island〉OOZE and Marjetica Potrč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Ljubljana, Slovenia) Eva Pfannes; Sylvain Hartenberg; Marjetica Potrču. 瑞典OOZE團隊自2017年開始,依據地球氣候變異數據作為未來島生長的模擬環境狀態,展覽期間移置綠園主展場,以連接至天花板的太陽能板提供石頭熱能,預測經由各種微生物及環境條件可於100年後生成的新島嶼,在面臨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威尼斯島展出,更顯警世。(趙欣怡 攝影)   斷裂參觀經驗下遇見臺灣建築 在此策展論述架構下,策展人以具備清晰明瞭的漸進式發展脈絡,從人類身體的時間與空間為基點,藉由物種關係變化,逐漸擴大到家庭、社區、國界與地球,甚至連結至地球以外的空間。 然而,所有作品依照個別子題,被分別規畫在綠園城堡(Gardini)與軍火庫(Arsenale)兩個主展館。觀眾如在未能充分理解策展理念的前提下,確實難以跟著策展人的思維軸線進入每個議題的作品概念。即使展出第1、2、3議題的Arsenale是以單一動線規劃主題與空間配置,但第4、5議題的Gardini主展場在動線規劃上,並非以單一動線引導觀眾參觀展覽,造成難以達到大量建築裝置與作品閱讀上的整體關聯性,反而被切割成許多細瑣而龐雜的個別子題,實屬可惜。 雖然在Arsenale展場無法完整連貫大會主題閱讀軸線,但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曾在2018年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獲選代表展出的黃聲遠建築師「田中央建築群」(Fieldoffice Architects),本屆也獲策展人之邀,與林聖峰建築師與蔡明亮導演共同以「大家牽做伙」(Living in Place, Enabling the Coming-Together)參與大會主展區之「新興社區」議題。該作品以大型鐵件帷幕組成環繞型包覆與階梯結構,讓觀眾由外而內、由下而上,再進入蔡明亮導演的影像內容,感受時間、空間與文化交疊的共享場域,藉此反思臺灣在地的建築思維在國際發展趨勢上的角色與意義。 註釋: 註1:大會參展建築師名單 註2:Co-Habitats 註3:Unsettled Urbanism相關報導 註4:黎凡特(Levant)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