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直球對決:全球COVID-19疫情風暴VS.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直球對決:全球COVID-19疫情風暴VS.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作者:趙欣怡(國立臺灣美術館副研究員) 超越建築跨域思維的國家館 本屆國家館的主題依照大會策展人所提出之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融入各國社會脈絡提出不同的觀點,各自在兩好三壞的疫情現況下,投出最具特色的球路。以下就幾個獨具特色的國家館進行分析。   (一)水比建築重要的「丹麥館」(DENMARK) 以「連通性」(Con-nect-ed-ness)作為強烈感官體驗的展覽主題,由藝術史學家Marianne Krogh 擔任策展人,與建築團隊Lundgaard和Tranberg Architects共同策劃。以「水資源」循環系統為展示主題,思考「水」如何影響人類的存亡,所有物種也因「水」產生相互關係。策展人大膽地將水管外露、雨水回收、渠道軌跡、大型蓄水池,甚至管線漏水的問題真實重現於展場中,將原本在生活中被隱藏的動態水資源系統,透過展館內外串連展示,讓觀眾深刻感受與自身的密切關聯。 展場更利用回收雨水灌溉藥草植物,使其隨著展期生長,成為免費提供給觀展民眾的一杯檸檬馬鞭草熱茶,短暫脫下口罩讓「水」真實進入自己的身體,體現水資源帶來視覺、聽覺、嗅覺與味覺的生命衝擊。對照近年因氣候變遷以致全球頻繁的森林大火、乾旱缺水的環境現象,更具有批判意味,同時是否衝擊著近期面臨停水之苦的臺灣? 丹麥館展示水資源循環系統從大自然到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趙欣怡 攝影) 丹麥館內真實重現自雨水、河道、蓄水、濾水、飲水到回收等完整水資源循環系統,以強烈即視感提醒人類水資源與共同生活的緊密關係。(趙欣怡 攝影)   (二)嚴謹有序的拆解民族「日本館」(JAPAN) 以「共同行動:要素軌跡」(Co-ownership of Action: Trajectories of Elements)為策展主題,由明治大學教授門脇耕三(Kozo Kadowaki)建築師擔任策展人,以其2020年出版的建築理論著作為基礎,提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將影響身邊的人。為了強調其普遍性,刻意選擇常見的日本木屋,尤其日本面臨人口老齡化,大量老屋面臨被拆除的命運,而決定將一座歷經不斷翻修與擴建的老木屋拆解,以屋主之名命名為「高見澤之屋」(Takamizawa House)運送至威尼斯。 展館外除了搭建鷹架圍籬,模擬進行建造與拆解房屋的工地狀態,更重新將老屋的屋頂、立柱、門板、窗框等元素變更其結構與功能,訴說構成建築單元匯聚與拆解的時間性與空間性。在展覽空間內,以1954至2019年為時間軸,展現日本戰後木構建築的生命週期變化,在人類歷史行為軌跡過程不斷出現與消失。由此可見,日本1960年代的代謝派(Metabolism)建築運動思潮仍深深影響著新世代的建築師,以此為基石,探討人類在歷史洪流中共同見證建築的生命週期。 日本館以解構木屋建築元素,探討人類行為共同產出的空間軌跡。(趙欣怡 攝影)   (三)相遇不如雲端見的「德國館」(GERMANY) 由Arno Brandlhuber、Olaf Grawert、Nikolaus Hirsch與Christopher Roth四位策展人以2038「嶄新的寧靜」(The New Serenity)為展覽主題,邀請眾多跨領域專家創造出存在於網路的「雲端館」(Cloud Pavilion),藉此回應「人類未來如何共同生活?」的策展提問。然而,在實體展館中,除了在入口處可見左右兩扇象徵開啟進入虛擬世界的任意門,白亮空無的展覽空間中,徒留牆面與地板上各種尺寸的二維條碼(QR Code)。 德國館僅以數張相同的二維碼輸出張貼於空蕩的展館中。(趙欣怡 攝影)   空蕩的展間挑戰觀眾的好奇心與觀展動機,若要試圖進一步瞭解策展人的概念,就得拿出手機開啟APP掃描二維碼,進入2038.xyz網域之中,充滿各種虛擬人物、即時社群活動、虛擬空間、數位哲學、資訊平權等議題的空間,強調全球疫情實況下,實踐出人類無法接觸(NO TOUCH)的共同生活型態。德國館預言未來的世界可能重新回到缺乏實體國際交流歷史情境,卻將激增出多樣性網路的互動模式,建構出20年後人與人連結寫實樣貌:「寧靜的街區;喧擾的網域」。   (四)34分之一建築平權「西班牙館」(SPAIN) 四位策展人Domingo Jacobo González Galván、Sofía Piñero Rivero、Andrzej Gwizdala、Fernando Herrera Pérez以「不確定性」(Uncertainty)為策展主題,徵集34種建築及跨領域設計方案,試圖影響當下與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並在此主題下衍生幾項對比的設計觀點:人類中心/生態中心、傳統/創新、內/外、娛樂/生產、虛/實、個人/集體等。 展館大廳將大量的都市設計規劃原文書拆解成一頁頁,依序吊掛在挑高空間中的水平與垂直點位,運用數位建築運算手法,塑造出展場虛實空間的交疊動線,可想見其佈展工序之細膩繁瑣,成功營造出社會集體介入公共空間的隱喻與想像! 西班牙館以大型懸吊文件佔據展館空間,並展示34種解決未來社會不確定性的建築空間方案原型(Prototype)。(趙欣怡 攝影)   34種方案中,Laura Muñoz González製作了一件挑戰大會防疫政策並探討觸覺感知的作品〈無視見水〉(Seeing Water without Eyes),回應未來社會中建築空間的身體感知思考。共有兩件以固化技術製作,約25X25公分見方「點字觸覺立體地圖」,以黑色為基底、白色線條及點字呈現,附上比例尺資訊,以浮雕式的凸起表現科馬雷斯塔(Comares Tower)的立面圖與空間感知深度,並以觸覺感受河水的流動性。在眾多方案中,有一位意識到展示設計需考量視覺障礙者的需求實屬難得,也提出未來社會發展不確定的狀態,是否有更多視覺以外的建築空間認知資訊需求? 西班牙館34種方案中,唯一涉及多元感知議題的作品〈Seeing Water without Eyes〉,更是極少數挑戰疫情之下的觸摸展示。(趙欣怡 攝影)   (五)一座與大象共生的「泰國館」(THAILAND) 泰國館由泰國藝術大學(Silpakorn University)教授Apiradee Kasemsook擔任策展人,提出國家館議題中極少數與動物有關的建築空間,以國家動物代表「大象」(elephant)與人類共存空間為議題,呈現東南亞原住民庫伊族(Kuy people)與大象密切共生共享的建築特色。依泰國東北部當地地理環境所需,發展出人類與大象共用的大型斜面遮陽空間,大小結構系統相互支撐與保護,作為休憩、工作與集會等多功能場域。可見大象成為泰國人民生活中的親密夥伴,象徵人類與動物共存的平衡,更提醒人類應向其它物種虛心學習。 泰國館以大象與人類共存居所作為建築結構與展覽議題。(趙欣怡 攝影) 泰國館的大象與人類共居的建築設計各種情境模擬圖。(Photo credit: Thai Pavilion, Bangkok Project Studio)   高防疫規格佈展條件下的臺灣館 臺灣館(Taiwan Pavilion)自2000年起開始參與第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無法以國家館身份參與大會展覽,而是以周邊展覽活動(Collateral Events)[註1]的類別申請,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建築展,隔年由臺北市立美術館負責美術展,輪替徵選臺灣建築團隊與代表藝術家,長期向威尼斯藝術家協會承租十四世紀以來的古老監獄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作為展場。 本屆臺灣館由「自然洋行」獲選代表展出,以《台灣郊遊》(Primitive Migration From/To Taiwan)作為展覽主題,展場分成四個展區,展示五個建築作品,包括:「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天然修道院」、「類生態光學冥想屋」、「原始知覺研究室」、「勤美學—森大」。強調與自然共存的建築思維喚起人類生命的原始感受,以自然為師,創造富有實驗性的環保材料與建築空間型態。展場以黑色為基調,透過巨大建築模型,強調原始建材與感受,試圖與充滿歷史氛圍的古蹟空間產生連結。 臺灣館《台灣郊遊》普里奇歐尼宮展場,自然洋行建築團隊之策展人曾志偉、黃偉倫及本次出國人員合影,圖中為《少少感覺實驗室》作品。(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授權)   誰輸誰贏?作為未來國際展覽疫情解方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自2021年5月22日開展以來,採用全面線上網路售票,大會統計開展前三日(5月19日至5月22日)預展期參觀人數統計有7,000人次[註2],四分之一來自國外觀光客購票。同時,為了促進觀光效益,義大利政府公告120小時入境免隔離政策,並於五月中逐步開放給歐洲其它國家入境觀光,更進一步預定於七、八月解封,讓歐盟以外觀光客入境,促進旅遊經濟。 疫情下,世界各國陸續籌備雙年展、三年展、文件展等,其過往展演模式該如何翻轉,除了採取就地製造減少運輸成本、遠距佈展降低人員風險、虛擬展覽保護觀眾安全、展場嚴格防疫控制人數等方案,國際展覽該如何能在數位網路協力下,尚能保有過往的文化經濟產值?期待透過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彙集執行經驗與分析觀光成效,為建築人、藝術人與文化人尋覓最佳解方。 註釋: 註1:COLLATERAL EVENTS 註2:第17屆威雙展覽相關數據
2021/07/04
直球對決:全球COVID-19疫情風暴VS.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直球對決:全球COVID-19疫情風暴VS.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作者:趙欣怡(國立臺灣美術館副研究員) 前言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以下簡稱「威雙」)作為世界三大國際藝術展之一,原訂於2020年辦理的「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因義大利深受COVID-19新冠病毒影響,被迫宣布延至2021年,在全球疫情肆虐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為極少數決定以直球對決,持續舉辦的國際藝術文化活動。   文化經濟與人命存亡拉鋸戰 威尼斯(Venice)座落於威尼托區(Veneto Region)仰賴藝術活動為主要經濟命脈,2020年面臨史無前例的觀光災難,尤其染疫人數在當年底達到高峰。直到九局下半,臨近2021年2月底,參展單位被告知展覽將於5月如期舉行,並須嚴格遵守大會防疫規定辦理,也代表威尼斯無法承擔取消雙年展所帶來的經濟崩盤,不得不堅持舉辦展覽。 本屆威雙主展場入口處設有容留人數感測裝置,以紅綠燈顯示容留人數限制,並提醒要保持社交距離。(趙欣怡 攝影)   大會公佈取消實體、改辦線上記者會與開幕活動等措施,並於4月底陸續頒布參觀展館線上預約系統,更限制每一時段參觀人數上限,以致各展館因應大會防疫規定而增加各種行政與展務支出。同時,配合義大利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所有非歐盟國家入境者,即使持有PCR陰性檢測證明仍須進行10至14天居家隔離,隔離結束經再次檢測為陰性者方可離開住所。大會祭出的嚴謹規定,在近年疫情尚未獲得控制的狀況下,恐將成為未來其它城市舉辦國際大型展演活動之參考依據。   大會主題揭露人類真實災難 本屆大會主題由黎巴嫩籍的建築師Hashim Sarkis提出,由開放性的大會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探討在當今政治經濟不平等的社會現象下,如何共同面對從人類的居所、家庭、社區、地域到星球的空間議題,試圖藉由集結藝術家、建築師、工程師、政治學家、經濟學家、生態學家、媒體記者、社會公民的參與,運用多樣性建築概念與實踐回應大會議題。 在此開放性提問基礎之上,策展人將「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依字面的意義拆解詮釋,運用語言學轉譯為更實務的方法學: How如何:透過建築思維探究具體的解決方案。 Will將:從建築想像中尋找未來的願景與決心。 We我們:以第一人稱作為多元民族及物種,誘發對於建築的深層理解。 Live生活:代表生存、棲所、聚落、繁榮所建構的建築內在價值。 Together共同:顯示建築作為集體性、公共性與社會普世價值的實踐。 ?問號:表示建築的開放性正在等待多樣性回應與思考。   因此,在如此龐大的策展架構下,建築不應僅是空間或城市的問題,建築師必須正視地球氣候異常、森林大火、冰山融化、天然資源匱乏等天然災難,以及國際社會帶來的戰爭動亂、文化掠奪、難民潮、疫情傳播等人為災害。 整體策展思維從「身心障礙考古學」(An Archaeology of Disability)觀點切入,以希臘雅典衛城(Acropolis)建築遺跡探討空間可及性(accessibility),決定誰能參與過去並創作未來,現場展示點字說明版與手語影片,試圖喚起觀眾「身心障礙者亦為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反映策展人思考當代建築發展趨勢的同時,亦融入社會文化平權理念。 〈An Archaeology of Disability〉David Gissen (USA, 1969)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 The New School University (New York, USA). 在Arsenale展場入口以考古人類學作為開啟策展架構根基,強調歷史建築研究應考量身心障礙者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趙欣怡 攝影)   策展人邀請46個國家之114個參展建築師或團體[註1],由最小的生物單位逐漸擴大,延伸至人類整體共同環境,考量篇幅限制,僅以各子題以一件代表性作品附圖簡要說明: 1. 多樣物種(Among Diverse Beings):設計創新身體,企圖解決人類感知與變化、生物共存之移情作用及互動關係。 〈Magic Queen〉 MAEID [Büro für Architektur und transmediale Kunst] (Vienna, Austria) Daniela Mitterberger; Tiziano Derme. 以ABB IRB 2600機器手臂3D列印在展場自動化建造有機循環的自然環境,探討人類與非人類共存的建築永續性。(趙欣怡 攝影)   2. 新式家庭(As New Households):因應新型人口結構與家庭組成密度的改變,創新居所的構築方法與技術,擴展單一大樓為集體住宅。 〈Achim Menges〉/ ICD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and Jan Knippers / ITKE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Stuttgart, Germany)Achim Menges; Jan Knippers. 以創新的纖維素材Maison Fibre研發多樣結構強化承重,試圖解決建築帶來的環境生態汙染物質負擔。(趙欣怡 攝影)   3. 新興社區(As Emerging Communities):公民性創造新組織方法,重新整備社會空間,以海平面上升、流行疫病與人口結構想像威尼斯的未來,探討人類如何共同棲息於東亞、中亞與拉丁美洲和難民營(Co-Habitats)[註2]。 〈Unsettled Urbanism〉[註3], Merve Bedir & Sampson Wong. 作品以大型插畫牆和雨傘裝置再現香港反送中242日抗爭期間的城市空間,作為資源運用。(趙欣怡 攝影)   4. 跨越國界(Across Borders):縮小城鄉經濟落差、黎凡特(Levant)[註4]政治疆域界線,難民流亡居所空間挑戰、保護極地/亞馬遜/海洋/印太地區/公共領空。 〈All-purpose〉AAU ANASTAS (Bethlehem, Palestine) Elias Anastas; Yousef Anastas. 作品以完全不需額外固定材料的巴勒斯坦當代石造建築,探討在近東地區模糊地理政治疆界的黎凡特(Levant),思考人類多元種族共同生存空間型態可能性。(趙欣怡 攝影)   5. 同一星球(As One Planet):創造與預測未來的世界,為聯合國提出超乎人類的未來、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企圖建立連接地球與外太空的網路空間。 〈Future Island〉OOZE and Marjetica Potrč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Ljubljana, Slovenia) Eva Pfannes; Sylvain Hartenberg; Marjetica Potrču. 瑞典OOZE團隊自2017年開始,依據地球氣候變異數據作為未來島生長的模擬環境狀態,展覽期間移置綠園主展場,以連接至天花板的太陽能板提供石頭熱能,預測經由各種微生物及環境條件可於100年後生成的新島嶼,在面臨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威尼斯島展出,更顯警世。(趙欣怡 攝影)   斷裂參觀經驗下遇見臺灣建築 在此策展論述架構下,策展人以具備清晰明瞭的漸進式發展脈絡,從人類身體的時間與空間為基點,藉由物種關係變化,逐漸擴大到家庭、社區、國界與地球,甚至連結至地球以外的空間。 然而,所有作品依照個別子題,被分別規畫在綠園城堡(Gardini)與軍火庫(Arsenale)兩個主展館。觀眾如在未能充分理解策展理念的前提下,確實難以跟著策展人的思維軸線進入每個議題的作品概念。即使展出第1、2、3議題的Arsenale是以單一動線規劃主題與空間配置,但第4、5議題的Gardini主展場在動線規劃上,並非以單一動線引導觀眾參觀展覽,造成難以達到大量建築裝置與作品閱讀上的整體關聯性,反而被切割成許多細瑣而龐雜的個別子題,實屬可惜。 雖然在Arsenale展場無法完整連貫大會主題閱讀軸線,但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曾在2018年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獲選代表展出的黃聲遠建築師「田中央建築群」(Fieldoffice Architects),本屆也獲策展人之邀,與林聖峰建築師與蔡明亮導演共同以「大家牽做伙」(Living in Place, Enabling the Coming-Together)參與大會主展區之「新興社區」議題。該作品以大型鐵件帷幕組成環繞型包覆與階梯結構,讓觀眾由外而內、由下而上,再進入蔡明亮導演的影像內容,感受時間、空間與文化交疊的共享場域,藉此反思臺灣在地的建築思維在國際發展趨勢上的角色與意義。 註釋: 註1:大會參展建築師名單 註2:Co-Habitats 註3:Unsettled Urbanism相關報導 註4:黎凡特(Levant)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