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聽,裂隙中的綠島細語: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
聽,裂隙中的綠島細語: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
作者:葉家妤、郭冠廷、陳宛柔(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延著環島公路,透過分散於島上的木雕花生擴音器,聆聽《火燒島旅遊指南》。 邁入第四屆的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2023.5.17-9.17),以「傾聽裂隙的迴聲」為策展主題,由蔡明君擔任總策展人,陳韋綸、蔡秉儒擔任協同策展人,甫獲得第22屆台新藝術獎第二季提名。長達一年的籌備時間,過程邀請策展顧問林傳凱、學術顧問彭仁郁、侯志仁、陳進金等學者,舉辦實體田野、共學和共創工作坊,讓藝術家有更多時間深入瞭解綠島、參與綠島,以柔軟的姿態傾聽白色恐怖歷史、當代人權議題和綠島在地的文史故事。 吳克威與蔡郁柔作品《火燒島旅遊指南》,於不同景點、村落放置木雕花生擴音器,遊客可掃描QRCode、將手機放入擴音器中,聆聽藝術家聚落調查的歷史故事。(郭冠廷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收信者:給來過/正在前往/尚未到來的你 本次藝術季彷彿向大眾發送一封輕柔的信,形式是書寫、明信片,也是聲音與影像。藝術季摺頁以書信體例寫下「關於展覽」,親暱地稱呼觀眾為「親愛的」,沒有平時藝術展覽艱澀難懂的藝術或哲學用語,反而如一位遠方的筆友,熱切邀請收信者動身,前往認識這片擁有咾咕石、山與海的島嶼。 藝術季包含三個創作子題:「穿梭歷史的縫隙」、「今日與回望」、「過去的島嶼,當代的困境」。展間及作品位置並非按照子題區分,觀眾或許需閱讀導覽手冊,才能瞭解子題論述,但綜觀整體展覽,其實已傳達出鮮明的主題核心:後代如何以獨特視角,回應複雜的白色恐怖歷史?當代社會是否也在重複著關係不平等的分裂與迫害? 有別於過往,此次藝術季除了以作品傾聽、縫補政治受難經驗的瘡疤,更提高女性藝術家的參與比例【註釋1】、加入兒童的獨特觀點,並深入採集綠島傳統聚落文史和拓展當代人權案例,回應綠島人權藝術季自2019年舉辦以來的核心,以及歷年藝術季累積的細膩轉變。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導覽地圖,更多資訊可參考其導覽手冊。   往復歷史,輕柔地撫慰傷口 穿梭歷史的縫隙,是由藝術家串連白恐歷史及受難者生命經驗而生的子題。以綠洲山莊作為參觀藝術季的起點,在原為會客室的遊客中心,王榆鈞作品《行方不明》是迎接觀眾的首項展件,觀眾可坐在政治犯與探望者以玻璃相隔的兩個空間裡,透過電話聽筒播放的旋律、書寫及照片,想像過往場域情感拉扯卻不可觸碰的分離情緒。作品也設有供觀眾錄音的裝置,增進創作厚度。 王榆鈞《行方不明》,歌詞與旋律傳達受難者與家屬會面時的沈重情緒。(均勻製作 提供)   獨居房是由三側建築連起的展區,中間有一庭園,在庭院底端的牆壁畫著連續且主幹扭轉的樹木,蔡宛潔以此為靈感,透過根莖扭曲的盆栽隱喻曾在此生活的新生前輩。拉開盆栽下方的抽屜,則為前輩們一篇篇包含苦難、祈禱和振奮宣言的短句:「假使將來我知道你已有了快樂的新家庭,過著幸福的生活,那時我是多麼的喜慰啊」,這些刻入木盒的願望令觀眾動容,也具體顯示受難者家屬雖在監獄之外,但他們的傷口也像揮之不去的魅影。 上圖為獨居房展區中庭的樹木壁畫(葉家妤 攝影);下圖為蔡宛潔《我們在黃昏時渡河,那裏有一片樹林》(均勻製作 提供)   郭俞平則搜集許多衣物,將其分割、重新縫補成新作,分散在獨居房不同展間,暗喻著受難者女性家屬撐起家的堅強與柔性抵抗。 郭俞平《烏鴉的爪輕拍後離去》。(郭冠廷 攝影)   前往八卦樓展區途中,放封區【註釋2】鋪著片片印著白色方塊輪廓的賽璐璐片,方塊實為檔案上受難者死亡前相片被覆蓋的輪廓,張卉欣以《在最後一張照片之後》紀念那些被迫害的生命。當進到八卦樓,悶熱潮濕的氣味撲鼻而來,狹小幽暗的監禁室,陳列26歲的高草在槍決前,寫下「中華民國萬歲」的血書,廊道印著「誰是自由的、誰擁有人權、誰是無辜的」標語,吳瑪悧作品《我是高草》的空間氛圍與作品意涵,均使觀者反思自由意識的珍貴。 張卉欣《在最後一張照片之後》。(均勻製作 提供)   回望,亦是展望 「今日與回望」子題是藝術家們與過去世代的對話。本次藝術季特別加入兒童觀點,11歲參展藝術家澎科萌在母親蔡宛璇協助下,認識沈重且複雜的白恐歷史,並創作系列圖文與微縮模型。其中,能發現白色恐怖並不僅牽涉成人,更包含未成年者,作品《十一歲的手記》看似稚嫩的文字及模型,卻清楚解釋了受難者的背景和生命歷程,亦讓觀者理解新世代詮釋30餘年前不義歷史的想法。 澎科萌與蔡宛璇《十一歲的手記》。(郭冠廷 攝影)   象徵回望場景的作品,則有Candy Bird《一切順心》錄像,其刻意置於獨居房展區中原為藥房的遺址,既是身心受苦也是療傷的空間,暗喻政治於生活無所不在的情形。此外,創作者劉紀彤發起《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合作計畫,將新生攝影師陳孟和前輩服刑時的寫真作品,結合後世上島者於相同位置拍攝的綠島風光,將兩者製成明信片,邀請觀眾書寫參觀藝術季的心得、寄回本島,不同於前輩們那些無法送達的家書,今日的明信片形成跨越時空和地域的連結,再無拘束。 回望和展望,也在於聲音。「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紀錄1934年的臺語流行歌《雨夜花》,於日治時期被翻唱成軍歌,至今已流轉成十幾種版本的歷史,比喻臺灣人為求生存,必須將主體發聲的權力交給政府的過往。勞麗麗《給我唱的歌》同樣設定樂曲為創作的基礎,透過卡拉OK裝置,播放著不具名的歌曲,對觀眾或許較為陌生,但閱讀歌詞亦可以理解其講述香港人近幾年受到威權政府的不平等待遇,藝術家藉由臺灣村莊經常聯繫情感的歌唱形式,連結了不同時代、兩地皆存在的相似議題。   過去與未來:傾聽當代人權與在地之聲 當代人權議題始終是綠島人權藝術季的核心之一,鄭庾陞作品《黃金洞女子們》探討韓國光州民主化運動中,為抗議者提供支援的女性性工作者,她們因為職業而被消匿的聲音,如何透過作品吶喊?普世的人權議題又如何在當代持續發酵和迴響?阮金紅、蔡崇隆與史旻玠共同創作的《歷史的裂縫—移工在綠島》,則在監禁房中建構外籍看護及工廠移工的「日常生活」,那雙於房門入口警衛監視玻璃小窗的眼睛,代表持續監管的無形壓力,揭露移工難以獲得的個人休息時間與隱私空間;而牆上以孔洞鑿出的透明人形,更彷彿雖然融入臺灣各處、卻不被重視的移工縮影,搭配「移工如何受傷的?」、「移工職災類型統計」等資訊展板,促使觀眾反思臺灣當前的移工人權,仍有努力空間。 鄭庾陞《黃金洞女子們》作品包含錄像與輸出,彩色輸出上是自光州事件1980年爆發後至今的韓國社會運動紀錄。(葉家妤 攝影) 阮金紅、蔡崇隆與史旻玠共同創作《歷史的裂縫—移工在綠島》,於監禁室仿造不同移工在臺生活的場所。(郭冠廷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你的日常、我的苦勞: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回到文章開頭的《火燒島旅遊指南》,是吳克威、蔡郁柔對2021年綠島人權藝術季作品《聖地:火燒島旅遊指南》的延續,他們加深調查六個綠島廢棄聚落,結合目前仍有居民的四個聚落,發展融合文本(小說)、影像和實體裝置的創作計畫,特別在不同據點設置花生形狀的擴音器,背後代表綠島的傳統作物,以及藝術季、在地居民和環境的多重關係,此也顯示綠島人權藝術季歷經四屆的轉變,逐漸朝向「島民—藝術家—人權館」共同參與的藝術季【註釋3】。 吳克威、蔡郁柔《火燒島旅遊指南》作品,除了四散島上的導覽語音花生形狀擴音器裝置,於綠洲山莊更設置了旅遊地圖、田野紀錄,猶如藝術季的遊客中心。(均勻製作 提供)   你願意一起貼近人權藝術季嗎? 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開幕至今,也在臺灣本島與綠島發起許多工作坊與活動,如明信片書寫工作坊、獨立書店主題書展、藝術家走讀活動和策展人導覽、測不準工作室設計的桌遊論壇等,並於Giloo紀實影音平台舉辦線上影展,無論身在何處,皆能以多種管道接近綠島人權藝術季。讓我們成為收信者,踏上島嶼,共同傾聽裂隙的迴聲。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活動資訊(文章刊登尚未結束之活動): 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 Giloo線上影展(至7/31止) 總策展人・蔡明君導覽|8/19(六)13:00-14:00 〈大革命家〉 桌上角色扮演遊戲|8/18、8/19 合作店家・集點活動 註釋: 註釋1:參考自陳思宇(2023),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人蔡明君、藝術家王榆鈞從「傾聽」談複調歷史的必要性。ARTouch典藏。 註釋2:放封區是政治受難者每天上午與下午各30分鐘左右的時間中,有限的自由活動空間,共有四個區域。初期獄方監控較為嚴密,受難者被依關押在八卦樓的分區、和房舍單雙號,分開放封。之後,則以北側為主要放封區,其他區域較少使用。受難者在難得的空間與時間打球、活動,是在獄方監控容許下,短暫而有限的自由時空。參考自:國家人權博物館網站。 註釋3:童詠瑋(2021),反思「綠島人權藝術季」:綠島觀點。ARTouch典藏。
2023/07/27
你的日常、我的苦勞: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
你的日常、我的苦勞: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
作者/攝影:高郁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你是否曾注意過,生活中有許多使生活便利、舒適的身影,為我們擔負著3D(Dangerous, Difficult, Dirty)工作?你又是否曾經試著瞭解,超過70萬來自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國的勞動夥伴,在文化迥異的臺灣社會中,遇到哪些困難與基本人權危機? 國家人權博物館的《Ayo! Ayo! 明天應該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以下簡稱人權館、移動人權展),從臺灣人的「生活日常」切入,引導觀眾隨著展覽,轉換視角至移工的「勞動日常」,配合移工工作場景復原,呈現其於勞動中遭到剝削的處境。再透過展現非政府組織「救援與服務日常」,希望帶領觀眾思考,如何建構趨於平等與共融的社會?   從街頭到博物館,非政府組織主導的倡議展覽 在人權館仁愛樓一間一間相連、彷彿工廠生產線的展間中,移動人權展由15個長期為移工移民爭取權益的非政府組織合作策展,旨在呈現移工於客工制度[註1]下,長期遭受排除與漠視的邊緣地位,並以臺灣民眾、政策、移工、非政府組織等四個視角進行詮釋,試圖以展覽發聲,關注移工身而為「人」的需求、倡議人權課題。 本展起源於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啟動的「2020移動人權共學培力講堂」,活動以移工議題為核心,邀請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越在嘉文化棧等組織,希望透過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在博物館中帶入困難的社會議題。 在策展過程中,非政府組織一改多擔任博物館顧問的傳統角色,轉而主導展示的議題與物件,博物館團隊則提供展示手法建議。這樣反轉的合作模式,使非政府組織可發揮深耕議題之專業,藉由豐富的個案經驗,帶來博物館無法觸及的知識領域,成為代替移工發聲的途徑。 經歷了3次策展工作會議,與4次策展工作坊,策展團隊害喜影音以關鍵字聯想、展櫃設計等活動,逐漸聚焦對展覽的想像,並發想展示中的物件、手法與論述(高郁媗 攝影)   日常的索引、凝視與現身 以「日常」為主軸,展覽依序經由「臺灣人的生活日常」、「移工的危險日常」與「NGO的工作日常」,帶來三種不同切入視角,讓觀眾從自身的生活場域開始,一步步進入移工「日常」,最後深入移工議題核心。 首先,展間以街訪影片、促銷型錄,以及琳瑯滿目的日常生活用品模型與標籤,標示我們所拿的手機、所吃的漁產、所穿的衣物等,內涵移工勞動的成果,同時也標示了相關產業移工引進的年份,為觀眾建立背景知識。用這種輕鬆、貼進日常的展示方式,使觀眾得以拉近與移工的關係,進而用嶄新目光瞭解移工的無所不在,及其對臺灣社會發展的貢獻與重要性。 翻開形似全聯的型錄,每件商品旁的紅色數字,是其為臺灣帶來的產值,包含「眼鏡製造業404億新臺幣」、「皮靴內銷近百萬雙」等,這些多半仰賴移工的勞力生產(高郁媗 攝影) 展場內的模型掛著標籤,標示如「臺灣冷凍食品製造業於1992/9/26核准引進移工」,乃至於每天搭乘的捷運系統,都有著移工的付出(高郁媗 攝影)   展場也透過場景復原,讓觀眾感受移工在漏洞百出的政策制度下,所陷入的危險日常。他們除了替代臺灣本地勞工維持人們衣食無缺的生活,也承擔著幕後生產線上的勞動風險。 走入營造業、漁業、照護業移工所處的場景,觀眾能身歷其境感受移工工作時所面對的各種危險。例如,「汪洋中的漁工」中,策展團隊讓觀眾走入狹窄的走道,透過低矮的窗景低頭窺視漁船內部,除了塞滿漁獲,也擺放漁工有限的生活用品,牆面播放著搖晃的海面與打罵聲,顯示臺灣高額漁業產值的背後,累積著漁工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走道上,則展出南方澳大橋倒塌事件中,住在船上的受難移工Jag,他裝家當的原始木盒,上面沾著油污與海水浸泡的斑斑痕跡,具體顯示漁工的艱辛生活,並搭配相關研究或新聞報告,增加展覽內容的真實性與可信度。 展場中還原移工工作場域,呈現廠商提供給製造與營建業移工的安全裝備,仍十分不足,許多危險的用品或藥劑也缺乏翻譯(高郁媗 攝影) 展覽中也讓七位移工現身說法,指出其所經歷的種種違反人權遭遇。例如,在疫情肆虐之時,被迫簽下禁足令而過著宛如犯人的生活。這些遭遇的結構性因素,呈現出政策的缺失,展覽也將複雜的政策制度轉譯為圖表,並以架構圖和互動式翻翻版,讓首次接觸相關法令與議題的觀眾,也能快速瞭解政策的矛盾與疏漏之處。 在「證言:移工應有的權益與需求」展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籍移工指出,曾因遵照《古蘭經》之規定不吃豬肉,而遭到解雇遣返,或簽下「我願意吃豬肉」同意書(高郁媗 攝影) 「移工背後的制度困境」展區,呈現許多移工被迫從事許可外工作,或遭受不法對待,卻因為不得自由轉換雇主等規定,使移工缺乏與雇主談判的條件,因此選擇失聯(高郁媗 攝影)   最後,展覽別出心裁的以紫色地毯佈置了溫馨小房間,列舉許多非政府組織救援與陪伴移工的日常,搭配移工創作的藝術作品、各種培力課程照片等,讓觀眾發掘非政府組織如何以實際行動彌補政策的漏洞,與移工一起面對種種社會問題。 在「即刻救援:共同守護移工人權」展區,展示著移工在非政府組織設置的庇護機構時,在社工陪伴下,轉化勞動現場所遇到的創傷,進行之藝術創作(高郁媗 攝影)   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移動人權展以日常視角的轉換,逐步引導觀眾從同理、情意認知的培養,慢慢走進移工議題當中。然而,展覽雖然呈現非政府組織倡議訴求,並以多元的展示手法及活潑敘事,拉近觀眾與議題的距離,但在行動層面上,除了讓觀眾對幾個議題提出支持與否的投票之外,如何讓觀眾與移工社群產生對話?如何激發觀眾實際加入非政府組織舉辦的倡議、救援或文化活動?均是以行動主義為目的之展覽所面臨的挑戰。 走出展間,新、舊人權的議題在景美人權園區相遇。時至今日,我們仍不斷面臨不同的人權課題,期待經由博物館、非政府組織與觀眾的攜手前進,一起努力讓明天更好。 [註1]客工制度:在臺灣,透過此種方式引進之藍領外籍勞工,將面臨來臺工作的時間限制、職業與產業限制、配額人數限制、來源國限制,且不得自由轉換雇主等限制,使其僅能短期居留,而無法成為本國國民。
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