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從錄音機到PODCAST! 博物館語音導覽的進程與製作經驗談
從錄音機到PODCAST! 博物館語音導覽的進程與製作經驗談
作者:王怡心(自由作者) 從語音導覽看見播音器材發展史 回溯語音導覽的起點,早在1952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便嘗試開發語音導覽設備,類似於收音機的掌上型設備開啟全新博物館導覽形式,然而缺點是該機器無法選擇收聽的段落,同一時間全館觀眾只能聆聽相同內容。1957年,新的「盤式錄音機」成為語音導覽的新載體,但笨重、不易攜帶,且播放內容亦不可自由選擇。〔註1〕隨著錄音機的改良,並減少體積重量,播放磁帶的盒式錄音機在1960年代逐漸在博物館普遍使用。接著,無線電收音機式的語音導覽,讓觀眾可以擇選頻道,在不同展間聽到相對應的內容,儘管當時的技術在聆聽過程容易受到信號干擾而影響觀展品質。 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於1952年使用的語音導覽設備,僅能控制開關機與音量鍵。(Photo by Loic Tallon, flickr, CC BY-NC-SA 2.0)   199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引進語音導覽系統,成為國內博物館、美術館的標準配備〔註2〕,同時為20世紀博物館觀眾,對於早年語音導覽的共同記憶。21世紀初期,猶如現今手機大小,且能夠提供更多圖片、文字等資訊的個人數位助理機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取代了上一世紀的技術。如今,普遍化的智慧型手機能讓語音導覽更靈活的運用,不管是掃描QRcode後,連結到外部雲端、Youtube、App、官方Line機器人、Facebook Messenger、Podcast等,對於館方或使用者來說都能擁有更高的自由性。語音導覽的進程無疑是一部人類播音科技的發展史。 能夠閱覽圖片的個人數位助理機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Photo by Jisc infoNet, flickr, CC BY-NC-ND 2.0)   製作新興語音導覽的經驗談:「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 2021年12月,北師美術館展出「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以下簡稱「光」展),為使更深入討論現今博物館製作語音導覽的多元可能性,我將分享本展語音導覽的製作過程。 「光」展呈現1920-4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及重點人物的困難處境,並映射文協勇於開創藝文行動,進行抗爭的革命精神。而臺語是文協舉辦的講演會中主要使用的語言,該時代的知識分子、新觀念的倡議者,更是有意識的將臺語作為抗爭手段之一,為呼應語言當時作為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本展的語音導覽同時使用了華語及臺語雙聲道。珂拉琪Collage 樂團及歌手兼音樂製作人廖士賢,長期關注與耕耘臺灣多元族群的語言,因此受北師美術館邀請,為語音導覽獻聲。此外,廖士賢老師得知《甘露水》作品失而復得的故事後,深受感動,因此進一步為語音導覽的背景音樂,製作〈光の行進〉及〈光の隱藏〉兩首曲子,沉穩的音樂像是在漫長歷史中,臺灣命運之輪開始轉動,為觀眾製造了氣氛感十足的聆聽情境。 觀眾於「光」展覽,沈浸於觀畫與語音導覽的情境。(北師美術館 提供) 「光」展語音導覽文宣。(北師美術館 提供)   在進入錄音工作前,尚有一個幕後大功臣是協助我將書寫完畢的導覽稿翻譯成臺語的鄭順聰老師,我們工作的模式為順聰老師翻譯後,同時錄音讓我參考。從中文到臺語的轉換,來回調整產生了新問題,包含藝術家名字的念法,例如藝術家李梅「樹」文音該念sū,請教家屬後確認習慣稱呼tshiū〔註4〕;以及在是否將調整字句更為白話,亦或需保存臺語專有詞彙間掙扎衡量。最終,保留許多逐漸在日常裡消逝,但非常優美的臺語詞彙,希望本展的語音導覽也能推廣臺語的保存。 而珂拉琪Collage 樂團及廖士賢老師分別在收到導覽稿後,根據自己對於展覽的詮釋,以溫潤富有情感的語氣,錄製適合陪伴觀眾看展的聲音。「光」展的語音導覽發展至此,已成為展覽概念的延伸、配音者聲音的表演作品,不僅僅是單純提供觀眾資訊的功能。   Podcast元年的新嘗試 使用不同的語音導覽載體有其各自的優缺點,就「光」展語音導覽所使用的Podcast平台而言,製作的前一年:2020年,被稱為臺灣Podcast的元年,迅速成為通勤族依賴的新夥伴,使用者的年齡區段與美術館觀眾相符,種種數據都讓美術館評估認為是一個能夠使觀眾更加緊密、值得嘗試的新媒介。且只要確保網路通順,不需要額外租借器材,觀眾便能在隨處免費重複收聽、下載。使用門檻低、操作簡易,在疫情之下,全民習慣進入店家前掃描實名制的情況,各年齡層看到展場語音導覽的QRcode都能順暢掃描,因此有許多不知道Podcast為何物的觀眾,還是能無障礙收聽,此優點也減輕了現場工作人員的教學工作量。〔註5〕 在首次製作Podcast作為語音導覽的媒介,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在籌備時期,語音導覽與展覽策劃進度無法良好搭配,因此在書寫導覽文稿時無法完全掌握展場狀況,導致語音導覽未能貼近觀眾實際看展動線。此外,Podcast能夠讓使用者調整播放速度的特性,導致使用者在加速或減速的聆聽狀況下,讓背景樂曲失去原有的美感甚至成為干擾。 Apple podcast上「光」展語音導覽頁面。(圖片來源:Apple podcast 頁面)   透過聲音,讓觀眾與展件更加緊密 美術館的業務往往環環相扣,而語音導覽為了在開展之時便能同步提供觀眾導覽服務,製作過程必須保持機動性並因應展覽、展場隨時調整,若能在製作過程確切掌握展覽概念、作品資訊等,將有助於編撰語音導覽文稿、與合作夥伴進行溝通。 科技日新月異,對於館方或觀眾而言,語音導覽的載體與形式比往日擁有更大的自由性。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的目標,皆為提供觀眾更多樣、完善、便利的觀展服務選項,寄望語音導覽讓展覽資訊傳遞地更加完整。北師美術館語音導覽服務的案例,將其視為展覽一部分的藝術表現,並善用Podcast平台,使觀眾在何時何地都能夠用「聽」的吸收展覽知識,亦呈現了國內博物館也正用心地與時俱進,更新語音導覽模式。 文末,以「博物館語音導覽過時了嗎?」一文最後段落作為結尾,儘管此文與今日時隔六年,國內博物館也已改善並發展出多樣的語音導覽模式,但無論何時,博物館/美術館從業人員努力的方向仍然是一致的: 語音導覽並不是一個提供口說版教科書的工具,而是博物館與觀眾溝通的獨特媒介。觀眾透過聆聽,進入由語音營造出的另一個世界,沉浸在一對一的氣氛中,感受聲音引發的情感互動,並進而建立與展覽和物件一種特別的親密關係。博物館可以跳脫語音導覽的技術背景,將其視為一種藝術品,運用語音的表演藝術,搭建與觀眾之間的橋樑,提升觀眾參觀體驗。〔註6〕 註釋: 註釋1:參考自丁維欣、余智雯、彭潔薇、顏芊螢,2016。〈博物館語音導覽過時了嗎?〉。《科技博物》,第二十卷第四期,頁7。 註釋2:參考自曾鈺涓,2005。〈經驗無線-博物館數位導覽系統案例研究〉。2005數位設計研究會,台中市:國立臺中技術學院。 註釋3:同註1.,頁8。 註釋4:特別感謝鄭順聰老師的協助,在這個過程給予美術館諾大的專業支援,推薦有興趣的讀者閱讀鄭順聰老師Facebook 2021年12月18日貼文(https://reurl.cc/NR041x) 註釋5:展覽現場仍然準備了mp3、耳機提供少數非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借用。 註釋6:同註1.,頁21。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新訊】哈囉!導覽員,我想問的是⋯美國航太博物館推出真人連線導覽服務 【博物之島新訊】不只是聆聽!打造互動式的博物館線上教育活動
2022/10/13
想當導覽員嗎?上場前先做這些準備!一起成為展覽與觀眾的人體橋梁
想當導覽員嗎?上場前先做這些準備!一起成為展覽與觀眾的人體橋梁
作者:王怡心(北師美術館 展覽暨教育推廣) 一名稱職的導覽員,就像一位讓人著迷的花衣魔笛手,帶領觀眾輕鬆地進入一個新奇又迷人的世界,一個他們的感官過去從未穿透的地方。導覽員需要具備三種基本的態度:知識、熱忱以及親和力。 —Alison Grinder & E. Sue Macoy《如何培養優秀的導覽員》   感謝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鄭慧倫小姐邀請,向新進志工分享導覽解說員與觀眾互動時應具備的技巧,促使我進一步將北師美術館的導覽員培訓經驗盡量系統化整理,並佐以相關文獻。本文將分為三節循序漸進淺談導覽員上場前需做的準備,希望能給予想挑戰導覽任務的新手導覽員一些幫助。   不分館所的導覽原則 「導覽員」一職最早起源於1907年的波士頓美術館,當時的館長吉爾曼(Benjamin Ives Gilman)在展場擔任「老師兼講解員」來協助教育大眾。不久之後,歐洲大部分博物館也相繼在二十世紀初出現義工解說員。博物館鼓勵導覽員使用展場的文物來教學,而非照本宣科講述。從過去到現在,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皆十分仰賴義工導覽員作為展覽與觀眾之間的橋梁。 而要具備什麼特質才適合成為導覽員呢?首先,導覽員本身要熱愛學習且樂於與他人分享資訊,否則大部分導覽員皆為無給薪的志工,唯有熱愛學習及分享資訊,才會願意付出許多時間、精力並樂此不疲。Alison Grinder和E. Sue Macoy(2006)合著的專書《如何培養優秀的導覽員》提出4點導覽員共通技法: 1. 正確資訊:不論導覽如何精彩,傳遞正確資訊是最基本的注意事項。大部分觀眾可能只會來參觀一次,離開展場也不會再考證資料,導覽員所傳遞的資訊格外重要。 2. 多元資訊:能因應觀眾的年齡、知識、準備程度等,提供不同學習程度的資訊。 3. 充足知識:導覽員準備的知識絕對大於一場導覽所需要的量,才能在導覽中從容運用並回應觀眾的臨時問答。 4. 臨場準備:能將物件互相及重新組合,才能應對各種背景的觀眾和臨場狀況。 上場前每位導覽員皆做了許多準備及研究。(王怡心 攝影)   如果對於如何下手組織導覽內容沒有頭緒,可以參考《如何培養優秀的導覽員》中「導覽的規劃」一節,一場導覽工作應分成三個部分:導覽目標、導覽內容、導覽結尾。在構思導覽目標時,可以先思考哪些是觀眾應該知道的知識,不需貪心地要求觀眾在聽完導覽之後對展覽的認識和導覽員相同,目標可設在讓觀眾理解展覽的核心精神或認識明星展品,導覽內容便可以此目標發展。在導覽尾聲也無須像教師一般測試觀眾的吸收狀況,但可以摘要展覽重點,將觀眾注意力再次導回設定的導覽目標。 1. 導覽目標(開場)➜展覽名稱、核心概念、展覽架構(分為幾個主題或區域) 2. 導覽內容➜依照展覽主題、選件內容(注意:從核心延伸) (1)將新知識和觀眾已知的舊知識連結以取代背誦 (2)仔細描述畫面也能幫助觀眾賞析作品 (3)用畫面說故事/和觀眾互動 3. 導覽結尾➜簡單重點整理、提供相關資訊、展期提醒   從文本到導覽內容 導覽員上場前很重要的功課之一,便是將各式各樣的文獻、展覽作品資料轉化為自己的導覽稿,即便是會統一提供導覽稿的美術館,許多館所的導覽員還會自行組織讀書會,蒐集相關或延伸資料、共同準備導覽內容。北師美術館是由館方安排讀書會的架構及準備教材,透過共讀和相互討論的方式進行。在讀書會的討論問題設定上,會以不論導覽員資歷深淺皆會覺得有趣、有討論空間的切入點,若問題設定太艱澀或有固定標準答案,容易讓參加者產生挫折感。 舉展覽「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讀書會為例,導覽員/志工先共讀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地方色彩」相關文獻,接著討論:你認為日本支持臺展的政治考量是什麼?為什麼日本政府希望塑造臺灣特色?這類有討論空間又可以激發導覽員思考的問題,討論範圍設定小至挑選最能回應問題的藝術家作品,大至研究書寫和展覽之間的關係為何?讀書會不僅有助於導覽員了解展覽,也無形中為下一階段的組織導覽稿鋪路。 北師美術館導覽員讀書會現場,分組座位安排方便中途隨時討論。(陳俐臻 攝影)   組織導覽稿的第一步可以先從導覽時間評估起,在閻鈺臻(2015)〈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談博物館導覽工作〉一文中,有討論到一場導覽要多久的時間?作者閻鈺臻和導覽員共同觀察及實驗的結果認為:約40分鐘至1小時較為恰當。我也同意這樣的區段是一般較能接受的導覽時間,不過還是會依據場館大小、展覽性質、導覽員風格不同,約莫落在20-50分鐘之間,以符合觀眾預計停留在美術館的時間、體力,以及注意力能夠負荷的極限。不過北師美術館除了配合團體導覽停留的時間外,一般定時導覽並沒有強迫導覽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會尊重導覽員的決定及觀眾的意願。 上場前的囉嗦提醒 1. 培養說故事的個人魅力、特色 2. 熟悉內容、增加流暢度及自信(相信自己是最了解展覽的人) 3. 調整呼吸,以防邊講邊喘(特別是防疫期間還要加上口罩練習) 4. 隨著群眾調整內容、語速、互動 5. 和麥克風、子母機培養默契 6. 聲音適時抑揚頓挫、加強重點 7. 動線移動流暢、不走回頭路,適時運用展場建築空間 8. 臨場反應(能應對觀眾發問、設想觀眾刻意刁難的解套方式) 導覽的同時也需要管理觀眾的秩序,如請勿越線或觸碰展品。(陳俐臻 攝影)   導覽員無法被語音導覽取代的原因? 通常在培訓的尾聲,我都會向導覽員提出兩個問題:怎麼定位導覽員的角色?導覽員無法被語音導覽取代的原因?對我來說導覽員是連結展覽、作品、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人體橋梁,儘管語音導覽內容能確保絕對正確又清楚,有些設計在離開展場也能繼續聆聽,卻無法像導覽員視現場觀眾的不同隨時調整導覽長度及內容、有彈性地回答觀眾問題、補充額外知識,除了知識的傳遞,導覽員也關照觀眾觀看展覽的過程及回應,這些都是目前語音導覽無法取代的。 導覽員也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能從準備導覽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觀眾的回饋也能迫使自己思考更多,一場優秀的導覽不僅僅是口條順暢或內容有趣,更關乎對展覽的理解清晰程度,站在教育推廣的角度,導覽員與觀眾的雙向互動、成長是珍貴的。本文是整理我在北師美術館培訓導覽員期間的經驗,以及向許多優秀導覽員學習到的技巧,由衷希望對想挑戰導覽工作的新手導覽員有所幫助。
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