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對話的下一步,付諸行動:2022 ICOM布拉格大會MPR移地會議記要
對話的下一步,付諸行動:2022 ICOM布拉格大會MPR移地會議記要
作者:張瑜倩(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ICOM MPR理事兼秘書長) ICOM行銷與公關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簡稱MPR) 在2022 ICOM布拉格大會期間,配合大會主題「博物館的力量」(Power of Museum),進一步以「啟發希望」(The Power to Inspire Hope) 、「參與對話」(The Power to Engage in Conversation) 以及「付諸行動」(The Power to Take Action) 規劃年會。其中2022年8月25日為MPR的移地會議 (off-site meeting),主要聚焦在「付諸行動」子題,規劃一場圓桌會談、兩個場次論文簡報以及一個工作坊,透過行銷與公關專業人員分享其實務作為及見解,展現博物館價值〔註1〕。 MPR移地會議在布拉格市中心的Kampus Hybernská 舉行,這是一個藝術展演空間,位於捷克著名地標火藥庫旁。(張瑜倩 提供)   圓桌論壇:南方國家的博物館學 移地會議由圓桌論壇揭開序幕。巴西國家委員會的 Renata Mota 和 Marilia Bonas、哥倫比亞國家委員會主席 William Alejandro Gamboa Sierra,以及肯亞國家委員會主席Linda Apiyo Mboya,在MPR巴西理事 Lucimara Letelier 的主持下進行討論,提出不同國家博物館在疫情之下的影響、挑戰和因應作法,並連結到博物館在健康、城市再生和積極公民方面的新思維。圓桌論壇以非洲和拉丁美洲,持續實踐之社區參與和社會承諾,作為南方國家的博物館學基準開展,並討論這些做法如何影響全球博物館的思維。另外也有幾個提問:南方國家的可持續性是什麼?南方社會的可持續性,如何成為博物館實踐的「現實」而不是「時尚」?反種族主義、地球福祉和領土承諾,如何融入博物館的新定義?博物館專業人士如何看待變革推動者的角色?氣候危機在博物館裡扮演的角色?這些皆待後人進行更多思辯和討論。 MPR移地會議的圓桌論壇。(張瑜倩 提供)   世界刻正面臨的挑戰:疫情、環保與戰爭 接續進行兩個場次論文報告,各安排四篇論文,皆由筆者主持。「在全球疫情期間,博物館如何走進學生的生活?」這問題催生了「Museos para Llevar計畫」(中譯:博物館出走),這是由哥斯大黎加藝術教育組織Accion Arte與ICOM哥斯大黎加攜手合作的專案,試圖將影音與互動科技融入博物館參觀經驗,以促進藝術欣賞和體驗,並進一步與學校教育相整合。哥國ICOM主席Eunice Báez認為該計畫除了克服疫情下學生無法參觀博物館的挑戰,也有助消除城鄉、貧富、公私立學校之間學生的數位與文化落差,最終實現藝術民主化與更為開放的博物館,而此計畫也榮獲2021年ICOM 團結計畫 (solidarity project) 之優勝。 德國海洋科學博物館傳播與行銷組組長Diana Meyen,介紹該館參與「2021-2030年聯合國海洋科學永續發展十年計畫」(UN Decade of Ocean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並以跨域藝術展演作為海洋環境的公民倡議之經驗。誠如2021年11月該館匯聚了專業編舞家、舞蹈家、社會學者、音樂家與博物館員相互交流,並集思共創成一齣表演藝術,在展覽中「舞」出海洋議題,以不同觀點引導觀眾進行反身性思考。此外,該館亦致力於在當地推行「海廢回收計畫」(Seabin Project)國際環保運動,讓中小學校課程參與其中,企達「潔淨海洋」(A Clean Ocean)的十年目標。 德國海洋科學博物館館員攜手舞者,共創探討海洋議題的表演藝術。(©Anke Neumeister / Deutsches Meeresmuseum)   ICOM加拿大國家委員會主席Elka Weinstein,分享了因加拿大擁有全球第3大烏克蘭裔社群(僅次於烏克蘭和俄羅斯),因此為在戰難時刻的烏克蘭提供了各式援助,包括對烏克蘭人權、文化遺產保存等面向的聲援、物援與資助。ICOM 加拿大、加拿大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 Canada)、加拿大人權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for Human Rights)、加拿大的烏克蘭博物館(Ukrainian Museum of Canada)等文化機構組成聯盟,針對烏克蘭文化遺產舉辦對話反思的線上談話節目,亦發起募款活動,並向烏克蘭在地的文化遺產保護組織,提供文物保存與修復的材料與教學影片。   透過科技展開的藝術與教育 下午的場次由來自蒙古、巴西、喬治亞的論文報告。蒙古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Mongolia)導覽員Narangoo Munkhdelger於義大利留學之際,體認到保存與傳承自身傳統游牧文化的重要性,啟發向年輕世代傳遞文資保存的信念,她也進一步分享在蒙古國家博物館如何以新科技進行文化資產的推廣、交流與保護。而巴西數位藝術組織samambaia.digital的主任Daniel Morena以一個問句「是否仍對NFT能做些什麼一無所知?」,道出幾近大多ICOM成員仍對NFT這項熱門藝術金融科技置若罔聞。他循序漸進地介紹藝文組織該如何操作區塊鏈、博物館如何透過 NFT 為公益事業募資,以及如何建立屬於自身的智慧NFT會員計劃(Smart NFT Membership Program),皆給予與會者許多啟發。 喬治亞國家地理雜誌、喬治亞國家博物館(Georgian National Museum),與伊利亞州立大學(Ilia State University)合作繪製首張南高加索地區(South Caucasus)生物多樣性的插圖式地圖,並於2019年9月發行了實體與數位兩種版本。該實體地圖不僅成為了博物館的展品,亦被分送至各學校單位成為學習教材;而數位地圖與相關線上教材,更在全球疫情期間,讓生物教育跨越地理阻隔與疆界,並免費授權教育目的之使用者下載,增加了其教育意義。喬治亞國家地理雜誌的總編輯Natia Khuluzauri援此科普媒體、博物館與大學共同合作的科學傳播案例,揭示博物館教育亦能成為愉悅的學習體驗。 南高加索地區生物多樣性的插圖式地圖( ©The Biodiversity Map of the South Caucasus /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 Georgia.)   準備好迎接博物館新定義了嗎? 移地會議最後一篇論文,由來自巴西的文化組織顧問公司Cultivia的Luis Marcelo Mendes,以「我們抵達那裡了嗎?」(Are we there yet?) 〔註2〕,分享和ICOM-MPR合作之調查結果。由於ICOM 布拉格大會公布具有包容性、多樣性和可持續性等概念的新博物館定義,透過與 MPR 合作進行的問卷調查,詢問博物館專業人士和高階級管理人員,他們的博物館使命和態度是否已經反映了這些理想,並準備好迎接新定義?今年透過MPR向世界廣發問卷,一共收到405份有效問卷。因地域關係,大部份的回覆仍來自於中南美,而臺灣在今年MPR理事的努力下,也回收到一些問卷,作為代表亞洲對於此主題之貢獻。這些回覆者選出全球在品牌上做的最好的館舍分別為:法國羅浮宮、美國紐約MoMA以及大都會博物館。詳細的報告以及原始資料皆公布在網路上,歡迎有興趣者自由使用及進行分享。 而最後的重頭戲「行動宣言工作坊」(Manifesto “Museums for Action”) 由MPR英國及巴西理事 Cecilia Martine 與 Lucimara Letelier主持,並由其他理事協助,透過小組的腦力激盪,凝聚共識討論出博物館新定義的行動方案,這個工作坊的籌備花了將近一年,希望透過此創造性和協作的過程,由下而上地形成行動宣言。會議結束後許多與會者表示得到許多啟發,也跳脫過去研討會多以單向進行方式,能夠感受到有所貢獻。 行動宣言工作坊。(張瑜倩 提供)   啟發、對話與行動,需不斷的延續 因為MPR主席在今年初轉任新職,今年布拉格大會主要籌備工作多落在副主席、秘書長及研討會籌備小組身上,加上疫情及配合大會議程產生了許多溝通成本,但這群女超人 (superwomen) 能跨越國家、意識形態和時區,確實地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創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混合型會議及移地會議,讓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名同儕能夠分享和參與主題,形成啟發希望、參與對話和採取行動的力量! 註釋: 註釋1:2022年8月25日MPR的移地會議影片 註釋2:點選連結,觀看「我們抵達那裡了嗎?」(Are we there yet?)調查結果。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新訊】Let’s take action!當博物館與公民一齊行動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領導的未來展望!2022ICOM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INTERCOM)年會紀實
2022/11/09
博物館新定義流程最終回合! 即將產生的新提案
博物館新定義流程最終回合! 即將產生的新提案
作者:柯秀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自2019年ICOM京都會議以來,基於更民主與公開的原則,以及認真聽取所有建議的態度,「博物館定義常設委員會」(ICOM Definition)制定一套為期18個月的嚴謹流程,包含4輪諮詢、12個步驟,並應用量化與質性分析法,進行博物館新定義提案的修訂程序。目前已經進行到第11個步驟,旨在選出新的提案,期望能在2022年布拉格大會上,順利產生博物館新定義。   長路漫漫?新定義走過的提案流程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博物館定義常設委員會」的成員們致力於起草定義的提案,經過收集各方提供的關鍵術語/概念(第2輪諮詢),並經由ICOM招聘的3名獨立分析師,對關鍵術語/概念進行質性與量性分析,隨後成員對分析結果進行評估(第3輪諮詢),編纂成一份報告。接著,「博物館定義常設委員會」分成五個小組,每組四人,代表不同的背景、地區淵源和專業經驗,來處理這些分析結果的資料。每一小組在三個月的時間裡仔細研究了所有的提案,並考慮資料內所包含法律面向、文化特性和語言翻譯等問題。   表決倒數,屏息以待 目前程序正進入倒數階段,經過2、3輪諮詢後,從關鍵術語/概念分析的結果,「博物館定義常設委員會」起草了5項新定義提案。在第4輪的諮詢會議中(5月5-6日),對這五項建議進行排序,選出排名前2名的提案,分別是第2項提案(A proposal)與第三項提案(B proposal),預計在5月20日前,開放線上投票平台,以便讓所有ICOM委員會的主席對這2項定義提案進行投票。選出的最新提案,提交給執行委員會,將在《國際博物館理事會布拉格2022年大會》上進行最後表決。 表格1:5項草案、排序前兩項的提案,以及2007年定義(中譯版)。(資料來源:ICOM,柯秀雯譯。) 排 序 提 案 提案內容   1 博物館是一個可及的、包容的、非營利機構。 它激發了人們對有形和無形遺產的發現、情感、反思和批判性思維。為了服務於社會,並與不同的社區積極合作,博物館進行研究、收藏、保存、展覽、教育和交流。他們以專業和倫理的方式運作,促進可持續性發展和平權。 A museum is an accessible, inclusive, not-for-profit institution. It inspires discovery, emotion, reflec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around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n active partnership with diverse communities, museums research, collect, conserve, exhibit, educate and communicate. They operate professionally and ethically, promoting sustainability and equity. A 2 博物館是一個永久的、非營利機構,向公眾開放並為社會服務。它以專業、倫理和可持續的方式,對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進行研究、收藏、保存、闡釋和展示,用之於教育、思考和欣賞。它以包容、多樣和參與的方式運作,並以此與社區和公眾進行交流。 A museum is a permanent, not-for-profit institution,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and of service to society. It researches, collects, conserves, interprets and exhibit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in a professional, ethical and sustainable manner for education, reflection and enjoyment. It operates and communicates in inclusive, diverse and participatory ways with communities and the public. B 3 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服務、非營利的永久機構,對有形和無形的遺產進行研究、收藏、保存、闡釋和展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具有可及和包容的特質,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博物館以倫理的價值觀、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社區參與方式,進行營運與交流,為教育、欣賞和反思與知識共享的目的,提供不同的觀眾體驗。 A museum is a not-for-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that researches, collects, conserves, interprets and exhibit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pen to the public, accessible and inclusive, museums foster 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y operate and communicate ethically, professionally an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 offering varied experiences for education, enjoyment, reflec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4 博物館是一個包容的、非營利機構,他們向公眾開放,對有形和無形的遺產進行研究、收藏、保存、展示和交流,促使公眾對記憶和身份(認同)具有批判性思維。博物館是為社會服務的,提供教育和知識共享的體驗。由社區推動,或與公眾共同塑造,博物館可以採取廣泛的形式,促進平等的可及性、可持續性和多樣性。 A museum is an inclusive, not-for-profit institution,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researches, collects, preserves, exhibits, and communicate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facilitating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memory and identity. Museums are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providing educational and knowledge sharing experiences. Driven by communities or shaped together with their audiences, museums can take a wide range of formats, fostering equal access, sustainability, and diversity.   5 博物館是一個開放的、可及的非營利機構,為社會的共同利益,對人類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以及自然環境,進行收藏、研究、保存、展示和交流。博物館致力於實踐倫理和可持續發展,並以包容和專業的方式運作,目的是為了創造愉快的、且具有教育的體驗,引發人們的好奇心與探索的能力。 A museum is an open and accessible not-for-profit institution that collects, researches, preserves, exhibits and communicate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benefit of society. Museums are committed to ethical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and are operated in an inclusive and professional manner to create enjoyable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hat foster curiosity and discovery. 2007年 定義 博物館是為服務社會及其發展所永久設立的非營利機構。博物館對大眾開放,以取得、保存、研究、詮釋與展示人類及環境的有形和無形遺產,達成教育、研習與娛樂等目的。   新定義的5個提案,他們差在哪? 在最新提案選出之前,我們不妨以排序第一的A案為基本參照樣本,對於起草的5項新定義提案所慎選的關鍵術語/概念,進行比較分析,找出5項提案有哪些相同概念?以及各自的差異性在哪裡?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5個提案共同的關鍵術語/概念,與2007年版的博物館定義非常接近,分別為: 包容的、非營利、機構、可持續性、可及性、有形、無形、遺產、收藏、保存、研究、展示、教育。        接著再把這5項提案的各自特點,彙整出來,如表二所示,可以發現,被選出排序前2名的提案,A案具有普世性的通則,採取簡潔明快的定義,遺憾的是跟2007年的定義並無多大的差別,B案提及博物館與社會的關係有「向公眾開放」、「知識共享」、「社區/團體參與」。其他3項提案,具有當代的特色,且更細緻地把博物館如何與社會共融,以及當代的社會需求等,例如平權、批判性思維、認同、知識共享、發現、多樣性、社會共同利益等,都包含在內,可惜的是並未進入排序的前面。 表格二、5項草擬的提案,各自具有的特點。(資料來源:柯秀雯彙整自ICOM。)   一切,仍待觀察! 從上述對5項草案的關鍵術語/概念的比較分析結果,可以得知5月20日進行的新定義提案,不會有太多的驚喜,經過18個月的運作,繁瑣的程序、耗費的資源,以及ICOM內部成員的就接與不和諧,最後得出的新定義卻無法跳脫出既有的框架,呈現出時代的定位與特質。其中關於「平權」、「批判性思維」、「認同」、「社會共同利益」等概念,或許對於某些地區/國家而言,屬於政治性敏感議題,很湊巧地,都不在排序前2名的提案內。那麼今年2022年布拉格大會的投票,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仍是未知數。 附註: 有關ICOM 在2022年起草的5項提案與排序,可參考“Museum Definition” space 有關起草的5項提案以及2007年所通過的博物館定義,中譯版整理於表格二。 有關accessible/accessibility博物館界過去的中譯比較常用「近用性」,此翻譯比較拗口難懂,本文依據國家教育學院的翻譯,「可及的/可及性」,容易理解。 參考資料: 博物館:為新定義委員會製作之ICOM會員博物館新定義回饋獨立分析與報告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新定義提案怎麼來?原來話語權在這些國家手上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新定義最新進度!ICOM提新修訂程序,整合全球新定義提案 【博物之島新訊】ICOM博物館新定義最新進展!預計2021年6月再次投票  
2022/05/25
如何應對創傷、弱勢與霸權議題?2021博物館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如何應對創傷、弱勢與霸權議題?2021博物館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作者:陳德如(自由撰稿人)、林仲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主任) 2021博物館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0月27至29日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27日首先以6場專題演講與論壇在南藝大揭開序幕,接著28、29兩日共有4場專題演講與56場論文發表在科工館的四個場地分別進行,計有一百多位博物館人參加這場疫情趨緩以來難得的實體交流。   博物館如何蒐藏及展示創傷? 其中3場國外講者的專題演講以視訊進行,與位在科工館端的與會者交流。臺灣時間10月28日下午,首先由任職於國際博物館蒐藏委員會(ICOM-COMCOL)的Alexandra Bounia教授以「博物館如何蒐藏展示創傷:倫理與實務考量」為題,從創傷的概念談起:當一個群體遭受文化創傷,亦即其集體意識、記憶、認同因遭逢可怕事件而從此改變。面對憤怒、罪疚及恐懼,專家皆同意遺忘非良解,相反地,承認創傷的存在、分享創傷經驗、試圖理解其源頭,並讓受創經驗得到群體的同理共情(empathizing),才是走向療癒與和解的開始。當代博物館與文化遺產機構在此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們首先是公共承認創傷的場所,令創傷經驗得以再現,讓個體以至整個社會的療癒成為可能。正如學者Randall Mason所言,博物館扮演著雙重角色,它保管、記錄、承認一切文化歷史與記憶,同時也是引導社會走向變革與療癒的媒介。 2016年藝術家艾未未從希臘Lesbos島上蒐集了1萬4千件救生衣,並包覆在柏林音樂廳的門柱上。(Photo by mompl, CC BY-NC-ND 2.0) Bounia更進一步舉例,說明博物館在參與當代創傷之蒐藏及展演計畫時,其倫理面與實踐面的複雜。例如:義大利Lampedusa島在地藝術家Giacomo Sferlazzo為難民設立了博物館Porto M,展示從島上的棄船與垃圾堆裡蒐集、搶救的代表性物件,以此向難民致敬。此舉不僅為了保存相關記憶,也是對政府及媒體傳播的恐懼與種族主義的一種抵抗。學者Alessandra de Angelis認為,這樣的博物館展現的不僅是記憶,還有Lampedusa島的人性。藝術家艾未未在希臘Lesbos島亦做過類似嘗試,他自該島蒐集了1萬4千件救生衣,將它們包覆在柏林音樂廳的六根門柱上。Arabella Dorman亦用Lesbos島上難民的衣物創作,並將完成的裝置懸掛在倫敦聖詹姆士教堂。同樣以該島救生衣為素材,藝術家Fereniki Tsamparli與愛琴大學同仁合作,製作了1組寓意深遠的半人高西洋棋。著名案例還有Lampedusa島木匠Francesco Tuccio的十字架作品,以2013年造成359名難民喪生的失事船骸製成,這件作品成為大英博物館館長Neil MacGregor任內最後一件新進館藏,引起人們對於展示它是否合宜的辯論。學者Anastasia Chourmouziadi在企圖運用相關手法策展時提出了類似的疑慮:不同於考古藏品是由時間與環境來決定,這類針對難民物件的蒐集行動是依據蒐藏家的預設觀點進行,主動決定哪些物品具代表性並詮釋其意義。對某些難民而言,被遺棄在海攤上的救生衣也許代表他們不願想起的經歷,這樣的觀點該如何蒐集?是否所有的觀點都應蒐集?難民是否願意讓這些物件被如此保存、展示及詮釋? 義大利Lampedusa島木匠Francesco Tuccio的十字架作品,以2013年難民失事船骸製成。(Photo by The British Museum, CC BY-NC-SA 4.0) 博物館新定義未有共識的根本原因? 應由誰來蒐集?蒐集什麼?如何蒐集?這些都是博物館與其他記憶機構必須牢記於心、反覆省思的問題。Bounia提醒,在這個動蕩、疫病與各種危機充斥的時代,博物館應思考如何就相關議題的蒐藏與策展做出改變、開啟討論。Bounia所談正巧呼應國際博物館學委員會(ICOM-ICOFOM)主席Bruno Brulon Soares在臺灣時間10月29日上午的演講。Soares以「定義博物館:新專業發展的挑戰與妥協」為題,帶領我們回顧博物館定義自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會成立以來不斷變化的歷程。自70年代開始,前殖民地國家陸續加入國際博物館協會,並對60年代的定義提出挑戰,體認到博物館專業長期依附於歐洲世界、服膺某種階級、倡議某種文化觀點。關於博物館角色與概念的省思討論持續至今,雖然2007年曾得到一次整合性的新修正,如今亦被許多人認為過時、或過度受縛於博物館霸權觀。國際博物館協會於2019年京都大會就新定義進行了熱烈討論,可惜未有共識。Soares認為,也許這反映了長期隱藏在博物館後的霸權思想遭受挑戰。博物館是一種權力裝置,作為博物館專家與推動者,我們是否太怯於放開我們的權力?也許博物館應該學習分享權力,讓弱勢族群與原民族群得到應有的權利,以自己的方式打造自己的博物館。 2019年9月在京都舉行的博物館新定義表決,現場高達70.41%投票決議延遲該議案。Soares認為這反映了博物館,或言博物館霸權思想遭受挑戰。(吳淑英 攝影) 博物館如何跳脫「文化不力」的困境?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展覽出版暨發展部副總監鍾志佳,於臺灣時間10月28日下午分享「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臨時展之策略」。該館在法國前總統席哈克任內推動並落成,以歐陸之外的特色文化藝術為典藏與展示主題,是相當受歡迎、屢創佳績和話題的博物館。鍾志佳提到,最好的策展人其實常常在館外,應以展覽內容決定策展人。而關於該館經常遭逢的「去脈絡化」質疑,鍾志佳回應,凱布朗利博物館是以藝術品的角度去看待及處理歷史民俗與人類學藏品。國立臺灣博物館副研究員李子寧在發表論文〈從「文化治理」到「文化賦權」〉時,接續討論到凱布朗利博物館的議題,李子寧提到傳統博物館囿限於「文化治理」思維,其做法經常令原住民對於被展示的文化感到陌生,博物館人應跳脫傳統框架,以強調過程的「文化賦權」代替強調結果的「文化治理」,更重視原住民如何藉由參與博物館自我發聲。李子寧的觀點正巧回應了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林崇熙的論點,在發表〈文化不利與文化不力〉中林崇熙提到,當前博物館的種種文化平權作為之所以無法解決弱勢族群的「文化不利」問題、陷博物館自身於「文化不力」困境,是以傳統「供給/缺陷」模式思考,即仰賴知識菁英生產再行銷的結果。若能以「需求/增益」模式思考,邀請多元對話與公共參與,以協力增生、歷史共筆等概念讓博物館與社群相互培力,才有可能解決長期以來的結構性問題。 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以歐陸之外的特色文化為典藏主題。圖為其焦點館藏,來自非洲中西部加彭共和國Sango族人的聖物箱。(Credit: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除了3位國外專家學者外,本次學術研討會還有56場次論文發表,包含當代博物館議題、社群協作案例、博物館管理與營運、典藏管理、教育與觀眾、保存維護、疫情下的專業因應與轉型等,提出各自的研究成果與經驗分享,讓與會者對博物館專業發展有更新的體悟。
2022/01/05
思考屬於我們的博物館定義—博物館再定義工作坊暨座談會紀實
思考屬於我們的博物館定義—博物館再定義工作坊暨座談會紀實
  作者:高郁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博物館的定義眾說紛紜,2019年國際博物館協會(以下簡稱ICOM)在日本京都舉行的年會中,博物館新定義的提案更是引發與會者激辯。第九屆博物館研究學術國際雙年研討會為促進台灣博物館界對新定義的思辨,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共同舉辦「博物館再定義工作坊暨座談會」,邀請7位專家學者,同時開放20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博物館工作者參加,以專題演講、工作坊、座談會三個階段,引領與會者共同激盪與討論博物館如何定義與再定義。   博物館新定義爭論之來龍去脈 首先,黃心蓉副教授以《昇華的博物館定義?演變與論辯》為題,梳理博物館定義如何由不同地區提出觀點及其演變。1946年ICOM於巴黎成立,首次以歐美觀點提出的博物館定義為「凡對公眾開放的藝術、科技、科學、歷史或考古收藏,包括動物園、植物園及設有常設展廳的圖書館,都可視為博物館」,以便招募會員。1974年,在聖地牙哥圓桌會議宣言中,博物館定義加上了中南美洲的觀點,除了我們熟知的「典藏、保存、研究、詮釋、展示」,更點出「博物館是為了服務社會與發展而成立的機構」,應具有「教育、研習、娛樂」功能。2007年ICOM維也納大會,博物館定義增加了亞洲觀點,新增「無形文化遺產」於定義中,沿用至今。 2016年,米蘭ICOM大會成立特別小組「博物館定義、展望與前景」(MDPP, Museum Definition, Prospects and Potentials)展開對新定義的討論,在世界各地舉辦圓桌論壇及網路徵集後,於2019年7月歸納出的新定義為:「博物館是一個讓過去和未來進行關鍵對話的空間,具有民主性、包容性和多音性(polyphonic)。博物館面對並處理現在的衝突與挑戰,為社會信託保管文物標本,為未來世代保存多元記憶,並確保人人對遺產享有同等權利和同等近用。博物館具可參與性和高透明度,且不以營利為目的。它們為各種社群積極合作,進行收藏、保存、研究、詮釋、展示和增進人們對世界的了解,旨在對人類尊嚴、社會正義、全球平等及地球福祉做出貢獻。」然而,這個定義在2019年ICOM大會中以壓倒性的反對票數要求重啟討論並延後表決。 贊成新定義者認為,博物館執行多年的文化平權終於納入新定義,包括「民主性、包容性和多音性」、「確保人人對遺產享有同等權利和同等近用」,同時認同取消「娛樂」功能,轉而強調博物館與當代議題的連結。反對的聲浪認為,其中許多華麗詞彙反而導致博物館工作窒礙難行,例如,取消博物館的「教育」角色,會讓許多博物館無法依法申請補助,又或者強調「人類尊嚴、社會正義、全球平等及地球福祉」將涉及意識形態對立,對於西方國家而言,則須面對殖民歷史所衍伸的文物歸還議題,上述並無絕對答案的課題,使許多會員認為新定義流於空談。   思考屬於我們的博物館定義 與會者以博物館從業者的專業眼光挑選定義中的關鍵字。(陳蘊如 攝影)   了解正反意見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陳佳利教授設計工作坊,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博物館專業人士,分組選擇博物館定義關鍵詞後發表己見,並經由投票表決、小組討論以產生各組的博物館定義如下: 「博物館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之永續性社會機構,透過蒐藏、研究、教育、展示溝通詮釋,達到平等近用的目標。」 「博物館是以非營利為原則,以開放性態度從事保存、典藏、研究、展示為核心業務。藉由多音性溝通詮釋達到教育與學習為目的之機構」。 「博物館是非營利單位,藉由可參與性的溝通詮釋展現包容性達到平等近用的教育目的,實踐永續性及社會正義。」 「博物館是永續、非營利機構,它核心業務包含物質文化、蒐集/典藏、保存、溝通詮釋、展示。期望更具備包容性、平等近用、可參與性的價值。」 透過上述定義不難發現,台灣博物館工作者提出的定義仍舊以我們熟知的博物館核心工作為主體,強調溝通詮釋與文化近用的重要性,除了第三組提出社會正義外,較少於價值層面賦予博物館新的任務。 各組互相分享新定義的內涵與願景。第三組強調博物館需重視社會正義,認為隨著時代變遷,博物館不只以物質為中心,更以社會價值為導向。(葉家妤 攝影)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博物館?聽聽專家怎麼說 接續,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辛治寧組長主持座談會,展開專家的觀點與交流。國立臺灣博物館李子寧副研究員認為,ICOM新定義的爭議來自博物館應該達成與實際達成目的之差距,他認為博物館的目的和定位在於和社會產生更多接觸,其實多數的館舍不會反對,只是要將此觀點納入國際博物館定義,可能是大家比較難接受的。李子寧更強調博物館作為方法越來越不被重視,他認為策展人的工作在於溝通詮釋,將文化轉介給一般大眾是博物館的核心工作。 座談會由辛治寧主持,李子寧、黃貞燕、黃心蓉、陳俊宏與談(由左而右)。(陳蘊如 攝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黃貞燕副教授分享台灣於2015年立訂的《博物館法》,其實是在博物館事業、論述都非常社區化、全民化,並跟很多爭取權益者討論後制定,她認為比起定義,我們應該更積極檢討台灣博物館產業的結構,找到博物館作為一個社會工具獨有的力量、能量跟可能性,我覺得那才是關鍵。 國家人權博物館陳俊宏館長則以「面對當代社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博物館?」為題出發。陳館長指出,人權館蒐藏的不是物件,而是人們的故事,他以人權文化勉勵當代博物館,即便無法說明誰的正義更值得被追求,博物館應當發揮「讓不被看見的被看見」(make invisible visible)的功能,使博物館成為製造對話的場域,以達到「部部都是文化部,館館都是人權館」的理念。 座談會的最後,主持人辛治寧總結道:我們面對的是非常複雜、邊界非常模糊的現狀,未來會怎樣我們不知道,但有一點是很確定的,博物館景觀正在改變,博物館實務也不同,景觀與實務會如何發展,其實在座各位都是一份子,與你我都息息相關。
2021/01/20
博物館新定義提案怎麼來?原來話語權在這些國家手上
博物館新定義提案怎麼來?原來話語權在這些國家手上
作者:柯秀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改變,為何如此困難? 2019年全球博物館界最沸騰的新聞,莫過於國際博物館協會(以下簡稱ICOM)9月7日在京都舉行的博物館新定義提案,現場高達70.41%的投票表決延遲該議案,新定義提案開宗明義提及的民主過程「多元聲音」(polyphonic),還沒走出ICOM的大門,內部開始忙著兀自演奏起來,是一個相當奇特的現象。自上個世紀60年代起,博物館界就已陸續提出如何呼應時代需求與發展特性,幾十年後,出現很多不同類型、新型態的博物館,有的訴求自主意識覺醒,如性別、勞工、移民等博物館;也有市場邏輯導向的博物館,同時也是媒體與城市行銷寵兒,例如知名的古根漢美術館;也出現結合跨國合作,例如阿布達比羅浮宮;更有呈現多元文化與多元觀點,企圖對當代全球化議題提出新的洞見,例如柏林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面對社會重大議題,博物館也使出絕招,快速回應蒐藏(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快速回應展覽(rapid response exhibits),成為博物館即時回應當下社會的實際行動,這些早已在博物館界為眾人所知。那麼,為何博物館新定義的改變會如此困難? 2019年9月7日在京都舉行的博物館新定義提案,現場高達70.41%的投票表決延遲該議案(吳淑英攝影)   「多元聲音」來自何方? 為了能廣招博物館界參與新定義提案,ICOM組成專業特定小組「博物館定義、前景與潛力委員會」(Standing Committee for Museum Definition, Prospects and Potentials;以下簡稱MDPP),由丹麥的博物館資深策展人桑達爾(Jette Sandahl)主持,針對博物館轉型展開調查、研究與舉辦論壇,希望藉此深入了解博物館界對於新時代的想法與訴求。國際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ICOFOM)也在2017年舉辦研討會,邀請博物館界的專家、研究員與政策制定者,從博物館的社會角色思考新世紀博物館的定義。ICOM更進一步從2019年1月起,向全球徵求會員代表提出新定義,至截止日期為止,共徵得269條提案,並於7月份公開新定義提案內容。 MDPP主席桑達爾說明博物館新定義工作進度(劉德祥攝影)   看似公開、民主與專業化研究的準備,在2019年9月份正式會議舉行之前,內部已經產生歧異。The Art Newspaper在8月中報導,ICOM內部資深理事,特別是法國代表,反應相當強烈,認為新提案的內容太過「政治化」且「意識形態」濃厚,同時也提到MDPP所提的新定義,不是來自這些論壇、研究與提案的彙整結果,而是主持人桑達爾主導的內容,並沒有採納與考量過去兩年的調查與會議討論。為了檢視這一情形,筆者試圖從現有提案與新提案的關鍵概念,對比ICOM於2019年公開徵求而來的269份提案,進行計量分析。 我們把全球劃分成9個區塊:歐洲、西亞、非洲、中亞+南亞、東亞+東南亞、北美、中美、南美與大洋洲等區塊,分別統計參與公開提案的數量分布情形。統計結果顯示: 「多元聲音」以及掌握博物館新世紀的定義,還是來自博物館的發源地歐洲,共提案116條(43.1%),發言比例最高,參與提案的地區以歐洲與美洲(北美、中美與南美)最為積極,兩大洲共提208條,佔77.3%。幅員遼闊且人數最多的亞洲(包含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與西亞),參與新提案的數量相當稀少,總提案數為39條,佔全體比例僅14.5%。   有趣的是ICOM本屆大會主辦國日本提案數最多也才5條,擁有龐大博物館數量的中國也只提4案,我們台灣只有一案,韓國在公開徵件中,完全不見蹤影。看來亞洲就國際發聲部分,屬於相對沉默的一群。 那麼,MDPP的新定義主張,是否真的如媒體報導所言「由內部自己擬定」?ICOFOM在2017年發起了博物館定義的學術辯論,並邀請博物館學家、專業人士和決策者參加在世界各地舉行的一系列座談會。他們蒐集500人參加、共有60多份書面文稿和座談會綜合報告的資料,進行5大類別的分類與分析。結果發現,社會角色(social role)∕共融(inclusion)∕參與(participation)是資料裡頭數量最多的,而且巴黎與里約的座談會比重最高。這份報告由Brown與Mairesse在2018年提出,看來MDPP的新定義主張,並非完全是內部自己擬定,還是有參照依據。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積極參與專業座談會,仍以歐洲與南美博物館人行動力最強;換句話說,整個博物館定義的話語權與主導權,還是以歐美視野為主。 說明:表格資料來自Brown & Mairesse(2018)   博物館人的疑慮是什麼? 我們對比新、舊兩個定義內容,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定位轉向:博物館從具體的「機構」(institution),徹底轉變成抽象的、哲學式的「空間」(space)概念。這會立刻衝擊到一些國家的文化政策及博物館法修正的問題,例如日本。此外,如果民主化、平等與人性尊嚴成為博物館定義(定位)後,對於擁有殖民時期從其他國家取得珍貴文物的博物館,立場就尷尬了,涉及到文物返還的議題,例如羅浮宮。引起眾多博物館人疑慮的落點在「教育」部分,新定義以批判對話與參與取代了傳統的博物館教育職能,將會帶給博物館很大的危機,因為很多國家給予博物館經費補助,是因為博物館肩負公眾教育的職能,新定義忽略這個現實面需求,會動搖博物館取得政府經費的合法性,例如德國。綜觀上述現實面的難題,可以理解為什麼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加拿大與俄羅斯等國家,於2019年京都大會主張延期討論及表決新定義,認為有必要深入了解各國的情形。 2019年9月7日各國及各專業委員會代表針對新定義提案發言(吳淑英攝影)   越來越多博物館人質疑博物館過去所抱持的「中立」立場,傳統博物館定義避免涉及探討文物擁有的合法性、文物詮釋權、歷史敘述權、性別平等訴求及博物館資金來源正當性等爭議。然而當執政者更替、社會動盪劇烈,博物館是為何而存在的質疑聲浪越來越高,新的改革派者提出疑問:只有保存、研究與展示過去的歷史,能否真的有助於理解現在?甚至能看向未來?   因此,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是:我們對於博物館定義的思維模式是否要改變?如同瑞士學者Schärer所提:「我們是需要一個全球性定義,還是需要一系列與各種文化相適應的區域性定義?」普世性通則的博物館定義是否還適用於21世紀的環境?俄羅斯學者Truevtseva對於博物館術語的操作性概念,也提出中肯的建議,如果把博物館作為一個系統來看待,那麼就要界定以認識論為基礎的博物館概念,和以功能論為基礎的操作性概念。認識論為基礎的定義模式,並不適用在官方文件,特別是規範性法律文件。   東亞觀點是什麼?台灣的立場又是什麼? 2019年的大會主辦國日本對新定義表達的立場,維持一貫的低調,與原來博物館傳統定義差距不大。日方對於新定義抱持保留的態度,或許是因為日、法兩國博物館模式有深厚的淵源,而且近9年來日本博物館界積極重返世界舞台,側重建立國際博物館網絡,目前為止並無表露鮮明的立場。中國這次所提的4個提案,除了一條指出博物館是種「社會現象」之外,其餘三條仍然是依循傳統定義,無大幅度更動。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同樣也是在國際博物館界相當活躍且積極發展全球網絡關係的韓國,在ICOM公開徵件中是零提案,不過韓國ICOM副主席Chang In-kyung則在ICOM《博物館尋求改變》(Seeking Change: A new museum definition)系列短片裡很清楚地表達「改變的必要性與急迫性」,她認為如果博物館再繼續維持現狀,將會失去大量重塑自己的機會。此外,博物館定義的重點應該是思考「要成為什麼樣子的博物館」(what we are)而不是強調「博物館的功能」(what we do)。   台灣這次僅提一條:   博物館是一處靈巧的學習中心,其中的典藏和物件與生活真實連結,而非如典藏庫般,讓公眾被動地觀看。(A museum is a smart learning centre where collections and objects truly fit into people’s lives, rather than one of being a repository of collections for passive viewing by visitors.)   此定義去除舊定義裡,機構的永久性與非營利特質,的確跟日本與中國博物館界所提的定義有明顯不同、具備獨特性。另一方面,也巧妙閃避了社會共融、環境永續及機構敘事的透明度這類爭議的省思。當前我們正面對新住民、性別平權訴求、氣候變遷與歷史文化的再敘事,博物館如何開創新的局面、走出自己的格局,是台灣博物館界迎向新階段的重要任務。   參考資料: 【Artnet】Brown, Kate (2019). Are Art Institutions Becoming Too ‘Ideological’? A Debate Breaks Out at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Over Politics in the Galleries 【Artouch】黃心蓉(2019)。從繆思到傑努斯?國際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新定義的討論 【Hyperallergic Media】Small, Zachary (2019). A New Definition of “Museum” Sparks International Debate 【ICOM】Creating the new museum definition: over 250 proposals to check out! 【ICOM】Sandahl, Jette (2017). The Challenge of Revising the Museum Definition 【Time】Haynes, Suyin (2019). Why a Plan to Redefine the Meaning of ‘Museum’ is Stirring Up Controversy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王舒俐(2016)。展覽作為一種社會介入:論博物館、當代典藏與公共史學 【Washington Examiner】Wecker, Menachem (2019). A museum to the present 【博物館學季刊】陳佳利、城菁汝譯、Sandell, R.原著(2003)。博物館與社會不平等的爭鬥:角色、責任與抗拒 【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陳國寧(2018)。博物館的定義:從21世紀博物館的社會現象反思 Brown, Karen & Mairesse, François (2018). “The definition of the museum through its social role.”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61(4), 7-9. Schärer, Martin R(2017)。博物館新定義―社會轉變及全新博物館學語境下的博物館道德規範與角色(A New Museum Definition: Ethical Approaches and Roles of a Museum in a Changing Society and in a New Museological Context)。《博物院》,6:13 Truevtseva(2017)。博物館―術語的操作性概念(Museum: Operational Concept of the Term)。《博物院》,6:27-32 陳佳利(2015)。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台大出版中心 文章首圖圖說補充連結:ICOM京都大會官網
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