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在博物館中打造未來的教室:ICOM-CECA 2023新加坡年會紀要
在博物館中打造未來的教室:ICOM-CECA 2023新加坡年會紀要
  作者: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2023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與文化活動委員會(ICOM-CECA)於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舉辦年會。自1993年印度年會以來,ICOM-CECA年會時隔30年再度在亞洲舉辦,主席Marie-Clarté O’ Neill希望藉此深入瞭解亞太地區博物館發展趨勢,展望博物館教育的未來。本次大會匯集超過20位來自臺灣博物館及學界的發表人,包括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從業人員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等學校的研究生,共同推動臺灣博物館界與國際間的交流。 年會首日,O’ Neill分析博物館定義的演變,發現其教育功能日趨重要,從傳統的封閉模式,逐漸積極對外合作,並廣納不同的觀點。值得警惕的是,雖然許多博物館意識到與社區「共創」的重要性,但在執行過程中仍採取「以上對下」的模式。O’ Neill提醒,「夥伴關係」不應淪為口號或流行語(Buzz word),從規劃到執行的每個一階段,博物館都應確保雙方擁有平等的決策權,而不是請合作夥伴遵從館方決定的條件,如此才得以稱作「共創」(co-create)而非「協作」(collaborate)。 此外,近年來隨著博物館界對公共性、近用性、健康福祉的關注提升,本次年會以「博物館:形塑未來教室」作為主題,從合作夥伴(Partnership)、共融(Inclusivity)、未來教室(Future Classroom)等關鍵字出發,探討博物館如何與社區機構協作,開發針對身心障礙、失智症、樂齡族群設計的教育活動。藝術治療也是當代博物館的教育趨勢之一,比利時魯汶大博物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韓國國立清州博物館等皆在大會中分享如何運用典藏品開發藝術治療活動,以藝術的力量讓觀眾調適心靈,尋找共鳴。   與教育機構協作,思索當代議題   新加坡管理大學Aidan Wong教授演講「跨越博物館的藩籬:以協作提升意識與行動」(ICOM-CECA大會 提供) 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Aidan Wong教授發表「跨越博物館的藩籬:以協作提升意識與行動」演講,分享博物館與大學簽訂MOU的案例。2019年起,新加坡管理大學開設「大哉問(Big Question)」必修課,鼓勵學生至博物館搜集資料,尋找當代社會議題的解決之道。探討議題涵括福址與苦難、戰爭與和平、全球與在地等,鑑於新加坡貧富差距逐年擴大,近兩年連續以「富裕與貧困」為題,檢視貧富不均的原因,更思索物質與心靈層面富裕及貧瘠的定義。 Aidan Wong鼓勵博物館為青年學子敞開大門,推出由學生主導的研究計畫,不但落實博物館公共性,也為博物館注入年輕氣息。在館校合作的過程中,博物館可依據青少年的回饋調整展示內容,同時提升青少年參觀動機與好奇心。他也提醒,應當衡量博物館的人力與財力,並與合作的教育機構建立透明的協調與對話機制,才能有效分配資源、長期合作。   與社區協作,共創小型移動展 愛沙尼亞保健博物館的Jelena Tšekulajeva專員,與行動展示成果發表會(ICOM-CECA大會 提供) 除了與教育機構的合作,與其他社區機構合作也可為博物館添加不同的觀點與觸媒。愛沙尼亞保健博物館(Estonian Health Museum)展示與典藏組長Jelena Tšekulajeva分享該館與社區醫療機構的語言治療師共同設計小型行動展的經驗。該展覽以人體與保健知識為基礎,結合社區醫療機構累積的人物故事與經驗,自2023年4月起在許多社區醫療機構與學校巡迴展出。合作不僅讓展示具備生活化的醫療知識,也提供地方工作者訴說工作經驗的空間。 然而,合作的過程也充滿挑戰。Jelena坦言,由於社區機構工作人員缺乏撰寫展板文字的經驗,需要反覆協調文字內容,也因內容較多,導致展板重量過重、不便移動。歷經一年的反覆調整,才順利推出展覽。Jelena認為,博物館必須了解協作機構的特性,並共同訂定明確的展示目的及期限,才能有效地分工。且時時維持策展的「創意力」,才有可能突破僵局。   慢速才是博物館的超能力 博物館顧問團隊Thinking Museum的創辦人Claire Brown(ICOM-CECA大會 提供)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中充斥大量感官刺激,卻缺少消化與內化訊息的時間。博物館顧問團隊Thinking Museum創辦人Claire Brown倡導「慢慢看(Slow-Looking)」觀察方式,認為比起運用新興科技或炫目的展示震懾觀眾,博物館應提供觀眾放慢步調的空間。Brown建議博物館引進「看見思維(Visible Thinking in Museum)」學習模組:首先,保留充足的時間讓觀眾慢慢觀察作品;接著開放所有人分享己見,在交流過程中碰撞出火花,激發更多疑問並認識他人觀點。觀眾可以藉此建立個人與展品之間的獨特連結,形成更有意義的參觀經驗。 講者邀請台下觀眾「慢慢看」圖片之中的細節(ICOM-CECA大會 提供) Brown強調,深刻而富有意義的展覽對博物館而言,可說是無可取代的超能力,應該運用藏品與物件背後的文化意涵,營造放慢步調的觀展經驗。如此一來,博物館不僅能成為無可取代的社交場域,更能讓觀眾在急促的生活中找到調適心靈的歸屬。   遊戲之中的危機教育 本次年會也透過參訪活動,讓參與者了解博物館如何運用數位體驗、桌遊或團康遊戲增進公眾對社會責任的認知。筆者參加了新加坡知新館(Singapore Discovery Centre)舉辦的「博物館的遊戲化教學」,活動以「Defence(防禦)」為核心理念,針對不同學齡推出遊戲與教案,讓參與者思考如何防禦網路駭客、洪水、疫情等當代危機。例如:針對國高中學生設計的「Ready, Set, Home!(各就各位、預備、家園!)」大富翁遊戲,玩家必須根據社會中不同角色與職業的長處,團體討論如何面對社會危機。 新加坡知新館(Singapore Discovery Centre)積極透過數位裝置、桌遊、團康遊戲豐富教育體驗(翁仲彣 攝影;ICOM-CECA大會 提供) 除此之外,新知館也透過桌遊讓參與者思索如何在有限的國土內,設置能顧及國民生活全面的城市規劃。館員強調無論任一款遊戲機制中,都存在著「有捨才有得」的機制,激發參與者思考並作出抉擇,也藉此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Ready, Set, Home!(各就各位、預備、家園!)」透過社區合作以建構安穩家園的大富翁遊戲(ICOM-CECA大會 提供) 本次年會不只看見博物館如何串聯學校與地區機構,共同打造未來的教室,也認識博物館在追求速食娛樂的時代中,如何逆勢發展出慢步調的新角色,更窺見不同國家脈絡下,如何將公民意識巧妙的融入在遊戲化教學。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下,博物館教育活動必須與時俱進,不以固定的模式框限發展潛力,才能持續為觀眾締造有意義且難忘的學習經驗。
2024/02/15
博物館的親子時光: 德國藝術類展廳自導學習資源使用觀察
博物館的親子時光: 德國藝術類展廳自導學習資源使用觀察
    作者:劉君祺(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服務處 助理研究員) 親子觀眾向為博物館的主力觀眾之一,如何設計符合家庭需求的內容活動、驅動闔家同遊與展廳共融,亦是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博物館致力的方向。古藝術類博物館的典藏蘊含著深厚的歷史脈絡,然而其偏向靜態的展示內容,對於家庭親子團體而言,往往透著「深不可測」的距離感。博物館要如何掀開那片神秘的面紗,以深入淺出方式轉譯知識體系,引導親子觀眾逐步認識其典藏內涵?本文以德國兩間博物館——位於紐倫堡的日耳曼國家博物館以及位於慕尼黑的國立埃及藝術博物館為例,介紹兩間博物館對於親子觀眾的展示推廣及實踐,探討其如何透過有趣好玩的探索方式,提供家長參展輔助資源,帶領孩童認識博物館多樣豐富的典藏菁華。   美好WeTime:日耳曼國家博物館「口袋遊戲」 位於德國南部紐倫堡的日耳曼國家博物館(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於1852年設立,以展示日耳曼歷史、文學及藝術為宗旨,擁有文物共130萬件,其豐沛典藏橫跨石器時代至20世紀,為德語區最大的文化歷史博物館。配合其「文藝復興、巴洛克、啟蒙時代」常設展覽,紐倫堡博物館藝術文化教育中心(Kunst- und Kulturpädagogisches Zentrum der Museen in Nürnberg,KPZ)特別針對六歲以上的孩童設計一款別出心裁的展廳學習箱——「口袋遊戲」(Taschenspiele),藉由有趣多元的互動體驗,介紹館藏文藝復興、巴洛克及啟蒙時代的藝術作品,鼓勵親子觀眾在展廳內同遊共學,開啟自主探索的審美旅程。 口袋遊戲內含九道關卡及一張遊戲簡介摺頁,訴求內容的多樣性與變化度,每道關卡以任務盒或任務冊形式呈現。(劉君祺 攝影) 打開展廳探索的驚喜箱 這款可攜式的展廳學習箱可在服務台免費租借,內容包括九道關卡以及一份遊戲簡介摺頁,透過具開放性及想像力的關卡探索,鼓勵親子家庭在遊戲中利用互動道具,針對展品進行「觀看、對比、解謎、聆聽、行動、觸摸以及嘗試」【註1】,另外再以遊戲摺頁補充文物的背景知識。這項展廳資源以刺激文物觀看為出發點,透過細膩的文物選件,具體而微地訴說日耳曼文化藝術從16到18世紀的發展——從宗教祭壇、風格繪畫、雕塑作品到服裝設計——引導親子家庭在約略1.5小時的遊程中,發現日耳曼藝術的時代風格與多元面貌。 「口袋遊戲」鼓勵孩童發揮想像力,在觀察雕塑人物的誇張神情後,對著鏡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劉君祺 攝影)   多感官體驗  玩出想像力 「口袋遊戲」不僅強調「觀看」,亦關注觸覺、認知、身體,以及聽覺等多重感官的體驗與學習。例如提供礦石、貝殼、皮革、木材、象牙等材質樣本,讓親子觀眾透過質感的觸摸尋找珍奇櫃中的文物原件;準備各式布樣,引導觀眾藉由觸感體驗,找出女王服裝可能使用的材質,輔助視覺觀看提供更完整的學習經驗。本項遊戲同時也關注「親」與「子」之間的交流互動,例如須由家長向孩子朗讀邱比特與賽姬的愛情故事,或由團體成員向其他人朗讀台詞或即興演出,顯示博物館期待透過自導資源,催化團體間彼此聆聽對話、情感交流的企圖。 孩童利用關卡盒中的材質樣本,觀看、觸摸及尋找文物的原件。(劉君祺 攝影) 「口袋遊戲」附有多類型互動道具,例如運用圖像局部卡片促進對於觀眾細節的觀看、或者提供材質樣本刺激觸感的體驗。博物館透過這些好玩又有趣的互動體驗,既轉化了博物館的知識內容,也因切合觀者的自身經驗,讓展覽與藝術探索變得更加生活化與開創性。 「口袋遊戲」鼓勵觀眾觀看畫作中磁磚圖樣,利用黑白方板道具進行模擬重組或新創地板樣式,不僅可刺激小肌肉的動作發展,也兼具視覺思考應用與想像再創等多重學習可能(劉君祺 攝影)   All Art Has Been Contemporary!慕尼黑埃及藝術博物館「考古背包」 自十六世紀開始,巴伐利亞諸侯即有系統地蒐購埃及文物。隨著巴伐利亞君主制於1918年終結,這批世界級的典藏歸入巴伐利亞邦聯政府,並曾短暫於慕尼黑皇宮展出。2000年,巴伐利亞邦聯政府為這批收藏正名為國立埃及藝術博物館(Staatliche Museum Ägyptischer Kunst)。2013年建築工程完工,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一個致力探討埃及藝術與文化的博物館於焉誕生。 踏進博物館的第一瞬間,即可感受到極富現代感的展示氛圍——前衛簡潔的建築語彙、大方明亮的空間採光、錯落雅致的文物陳列,還有那牆面的大型文字標語:「All Art Has Been Contemporary」——在在告訴觀眾:這間古藝術博物館持續擁抱當代的企圖。有別於其他埃及文物展示常以編年史形式呈現,這間博物館以主題切入,從各個藝術角度引導觀眾認識埃及的文化脈絡。博物館也大幅導入數位裝置,利用互動介面深化每項主題內容,為文物展示提供豐富的知識基底。 慕尼黑埃及藝術博物館的空間意象極具特色,展覽的入口標語:「All Art Has Been Contemporary」闡述博物館的營運宗旨。(劉君祺 攝影) 博物館針對家庭與兒童觀眾,打造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與學習資源。親子觀眾除了可以免費借用「考古背包」、付費租借「法老王尋寶」多媒體導覽,也可購買兒童學習探索手冊。各項兒童學習內容,都以博物館的兩位吉祥物Usi(文物原型為埃及獴)與Isi(文物原型為尖鼠)串接,以可愛有趣的口吻撰寫,帶領親子觀眾進入埃及藝術的世界。 埃及藝術博物館透過Usi與Isi兩位吉祥物,製作一系列兒童教育資源。(劉君祺 攝影)   整理行囊,考古小隊出發! 博物館為親子觀眾設計了一款考古背包,以吉祥物Usi 與Isi作為遊程陪伴者,引導孩童組成「考古小隊」,利用背包裡的道具,通過12道關卡設計及互動道具【註3】,逐步探索各項主題展示並進行考古調查,在約略1.5小時遊程中發現埃及藝術各個面向。 埃及藝術博物館「考古背包」內容物一覽。(劉君祺 攝影) 「考古背包」強調對於考古文物的紀錄與描述,幾乎每道關卡都需要書寫或描繪文物的訊息。有的關卡需要利用象形文字寫下自己的名字、為這次的考古發現創作展覽的名稱;有的關卡則引導觸摸各式石頭建材以及多樣表現形式的石雕複製品,從中挑選喜歡的石材,想像建造屬於自己的皇宮。博物館運用觀察、對比、觸感體驗、動手操作、選擇、想像、創造等多元思考路徑,變換探索內容的趣味與層次,激發孩童在情意、認知及技能領域的學習與體驗。   「考古背包」訴求觀察與紀錄文物訊息,本圖為找到Usi與Isi兩位博物館吉祥物的原型後,記錄牠們所屬的動物類型。(劉君祺 攝影) 「考古背包」設計別出心裁的方尖碑探索內容,鼓勵孩童仔細觀察文物雕刻紋飾,再運用積木進行重組。(劉君祺 攝影)   宜古宜今,古藝術類博物館越來越好玩! 本文所介紹的兩間博物館,利用好玩又有趣的學習體驗包,打造專屬兒童的美感體驗,在推動展廳感官學習的同時,也提升了親子家庭的共學與互動。這些精心設計的自導資源轉譯浩瀚的典藏內涵,濃縮成場場小而美、好玩又有學的博物館啟蒙之旅,不僅提供家長一塊帶領孩童進入古藝術世界的入門磚,也讓博物館成為凝聚家庭情感的交流場域。 註釋 註釋1:紐倫堡博物館藝術文化教育中心2010年工作報告,頁24-26。 註釋2:德國日耳曼國家博物館「口袋遊戲」提問方式一覽表 註釋3:德國國立埃及藝術博物館「考古背包」提問方式一覽表
2024/01/23
大人練習聽、小孩練習說: 不只是YES or No的「兒童參與」博物館
大人練習聽、小孩練習說: 不只是YES or No的「兒童參與」博物館
作者:王惇蕙(自由作者) 兒童是當代博物館服務的大宗,然而,博物館鮮少將兒童視為獨立於家庭或學校的觀察與研究對象,兒童的需求與回饋大多以「代言人」(兒童的陪伴者)代為書寫或表達,間接傳達給博物館。其實,兒童和成人一樣具有觀察與反思能力,擁有促進社會革新的想法與經驗,更重要的是兒童對於「童年階段」有更為深刻的知識與見解。當代博物館強調社群參與,面對長期隱沒於家戶或學校的兒童觀眾,應透過參與式設計促進兒童表達觀點。   將兒童視為「整體」的兒童博物館 直到19世紀,兒童才被社會視為「完整的個體」(whole person),因應時代而生的兒童博物館(Children’s Museum)是成人首度嘗試以兒童為中心,打造的學習場域,讓兒童在此練習進入社會前的各種技能。1989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確立兒童權利與主體性,兒童參與(Children’s Participation)一詞成為國際間政府、組織常用的倡議詞彙,開啟不同領域的實驗,博物館便為其中之一。強調兒童參與的「批判性兒童博物館學」(Critical Children’s Museology)正是博物館實務界與學界對兒童權利的新興觀點:博物館應將兒童視為獨立個體,並依據兒童的複雜性與多元性調整既有服務;不只研究與詮釋兒童相關議題,更須積極地創造兒童參與的機會,認真看待與回應兒童意見。 一直以來,兒童參與博物館的方式大多為參與教育推廣計畫。過去,兒童在教育活動中多半為單向的知識接收者,「過程」成為博物館教育推廣計畫的重點,也增加了許多讓兒童參與、發聲的機會。而博物館展示與典藏領域,也因應批判性兒童博物館學的興起,釋出兒童參與的權利與機會:由兒童來規劃展示、擔任策展人,例如2010年英國華勒斯典藏館“Shhh…It’s a Secret!”、2016年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 “Anything Goes”;典藏與兒童相關物件以紀錄其觀點,例如:2020年匹茲堡兒童博物館 “Kindness Initiatives”、2020年愛爾蘭童年博物館 “Project 2020 Together”。 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邀請兒童策展、參與展示設計(圖片提供: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   大膽放手讓兒童做展覽: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Anything Goes” 成立於1862年的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是波蘭歷史最悠久、最大型的館舍,擁有83萬件藝術類藏品。2015年,時任館長的Agnieszka Morawińska提出「由兒童策展計畫」,起心動念是她對於兒童觀眾的觀察:大多數的波蘭兒童跟著學校來參觀,進館那瞬間便被「不能跑、不能摸、不能吵」等規矩規範,加上與同儕互動比參觀博物館更好玩,因此博物館參觀經驗既不具體也不有趣。 2016年,該館開啟了博物館教育實驗(Museum-educational experiment),公開徵求兒童參與者,最後招募了69位6至14歲學生,分成6組。在半年期間,由兒童擔任策展人,計畫執行過程中,館方與兒童策展人相互尊重,不能強力干預對方、必須用名字稱呼每一個人、並友善對待彼此。兒童策展人們每週六接受博物館的專業技能培訓,學習持拿藏品、保存和修復技術、展示設計、展覽文字編修等,每組拿到一本速寫簿,將培訓與思考過程記錄下來,作為討論的基礎。 最終,兒童策展人們策劃了“Anything Goes”展覽,展示不但跳脫了館方傳統歷史脈絡的展示手法,更以有創意的方式完成6區展示內容。館方表示,兒童策展人挑選的藏品讓他們「耳目一新」,反映了兒童的喜好與品味,藏品轉譯的手法也展現了孩子們對博物館的期待。在“Playing the Hero”展間,兒童策展人從神話與歷史人物之中選出32位英雄,並羅列出「英雄」的價值,參觀者必須解開大型填字遊戲的謎題,完成後出現英雄最重要的特質:勇氣(courage)。值得注意的是,“Anything Goes”展覽地點不是在最常規劃成兒童空間的地下室,而是館方最主要的展覽大廳,展現對兒童與成人策展人身份的同等尊重。   兒童策展人在“Playing the Hero”展間設計的大型填字遊戲(圖片提供: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   以兒童為中心的收集與詮釋:愛爾蘭童年博物館 “Project 2020” 愛爾蘭童年博物館是愛爾蘭首座以兒童、童年為核心的博物館,以過去(Past)、現在(Present)、潛能(Potential)三個面向,探討兒童在愛爾蘭社會的各種可能性。2020年,館方策劃了“Project 2020” ,鼓勵兒童表達自身意見與觀點,同時照顧兒童的心理健康。展覽在愛爾蘭重要節日聖派翠克節(St. Patrick's Day)推出,邀請兒童以自己的方式,自由使用圖像、文字、裝置、詩詞回應COVID-19所衍生的各種議題,並由大人協助將檔案發送給館方。收集世界各地兒童的回饋後,2020年6月推出第一檔線上展覽,現在仍持續開放兒童提交創作。 2023年度館方提出了新的計劃“Collaborative Projects 2023”,與都柏林聖三一大學(Trinity College Dublin)兒童文學系所合作,鼓勵研究者、教育人員、策展人、創意工作者、社區關係人等加入團隊,討論以兒童為中心的前提下,博物館收藏、展示、研究等有哪些新的視野與新的可能,並從愛爾蘭整體社會思考童年物件(如書籍、玩具、紀念品等)的創新詮釋。   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兒童參與的臺灣實驗 在臺灣,兒童對藝文與教育領域的公共參與,可追溯至2015年林亞玫女士為了改善公園的遊戲空間,在社群媒體上組成「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2017年設計公司「境觀設計」與「眼底城事」首度邀請兒童參與設計,透過數場工作坊釐清兒童需求、邀請兒童創作,最終跳脫制式的遊具思維,提供不同樣貌兒童身心發展的遊戲環境。   林亞玫女士分享兒童參與最重要的事情:看見孩子的需求與本質 2021年,台灣的博物館實踐首度邀請兒童參與。國立臺灣美術館規劃「臺灣兒童藝術基地」時,館內策展人王惇蕙與兩位館外策展人詹子琦、林宇儂邀請兒童共同討論展示構想、挑選藏品,並告知計畫內容與兒童參與的重要性。策展人與兒童共同規劃互動遊具、測試遊戲概念與方法,一起調整遊具及體驗方式。例如在互動體驗空間的故事洞,原先設計用於「典藏故事小劇場」故事卡,藉由原型測試後修正故事卡尺寸與內容,並另增加可堆疊、創造前後景之輔助木作。   「典藏故事小劇場」故事卡以原型測試觀察兒童遊戲行為並細緻調整。(圖片提供:王惇蕙)   試營運前夕,兒童作為共同策展人,與館員一起在展覽現場做最後的檢視,並於開幕時與國美館館長平起平坐地對談,展現成人與兒童同樣作為知識承載者、實踐者的對等角色。 互動遊具邀請兒童測試遊戲概念與方法(圖片提供:王惇蕙)   2023年,新竹市文化局舉辦「兒童參與式設計培訓」,該計畫目標為「落實兒童表達意見,成人學習放下、傾聽、思考」,培訓對象不只「兒童」,「成人」也得參與。培訓計畫以博物館中的兒童參與為主題,共規劃為三堂:第一堂針對成人討論兒童參與的目的與設計方法。第二堂則邀請兒童加入,實際測試成人規劃的「兒童參與體驗」,並紀錄兒童說什麼、做什麼,第三堂則是成人們以同理心地圖分析收集的兒童所見所聞所說,拋下「成人覺得兒童感受到什麼」,從記錄中爬梳兒童的真實需求,提出可能的改善建議。   兒童主導創作,以此展現對博物館展示議題的看法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第12條敘明「兒童有表達觀點、參與社會的權利」,儘管兒童可能無法像成人一樣清晰直接地說出需求,然而,作為社會的能動者,兒童擁有足夠的能力參與生活周遭的大小事,他們的觀點、視角、建議,都足以與成人交換意見、共創改變。在以人為主、強調連結的博物館裡,如果能有更多的成人將兒童當作共創夥伴,將為博物館實踐、博物館學帶來新的觀點。
2024/01/10
促進展廳學習的N種可能!歐美博物館親子自導式探索資源案例
促進展廳學習的N種可能!歐美博物館親子自導式探索資源案例
作者:劉君祺(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助理研究員) 如何促進親子家庭在展廳內的學習或體驗,讓博物館素養從小萌芽滋長,一直是許多博物館持續努力的方向。近年來許多博物館陸續推出創意有趣的免費展廳資源,銜接原本為成人或全齡觀眾撰寫的文本內容,協助親子家庭以自導(Self-guided)方式親近探索展覽內涵。本文將介紹荷蘭庫勒慕勒博物館(Kröller-Müller Museum)的展廳遊戲、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的親子展覽路線、美國沃克藝術中心(Walker Art Center)的多語版家庭指南等三個案例,略窺近來自導式探索資源的設計考量。 【博物之島新訊】整個美術館都是我的遊樂場!挪威新國家美術館體現北歐教育理念   荷蘭庫勒慕勒博物館:從遊戲出發! 位於荷蘭奧特羅的庫勒慕勒博物館(Kröller-Müller Museum),以其出色的梵谷繪畫、現代繪畫收藏與雕塑公園著稱於世。博物館為促進親子觀眾在展廳以及雕塑公園中的探索體驗,共設計骰子遊戲、偵探遊戲、繪畫遊戲等三類遊戲介面,以深入淺出、趣味探索的方式,引導親子家庭從不同角度切入,發現典藏藝術的秘密。 1. 骰子遊戲—展開藝術思考的方程式 博物館為4歲以上的親子觀眾設計這套別出心裁的骰子遊戲,內容包括遊戲盒、骰子與提問單。遊戲未設定任何既定的遊程或展件,各項問答也沒有固定答案,親子觀眾可在任一展廳,丟擲骰子在遊戲盒內,由骰子擲出的面向決定提問類型,再參照提問單的問題選項,自由地進行展廳內的問答遊戲。 荷蘭庫勒慕勒博物館骰子遊戲,包括遊戲盒、骰子與提問單。親子團體可在收票口免費領取,在博物館商店亦有販售。(劉君祺 攝影)   配合骰子六面,其中五面分別對應至「你怎麼想」、「想像」、「你要一起嗎」、「展開調查」、「你看到了嗎」等五類提問【註1】,最後一面則表示需更換展間。這套骰子遊戲不僅呼應博物館學者John Falk與Lynn Dierking所倡導的自由選擇學習(Free-choice Learning)論點,也重視兒童觀眾的觀點表達、想像啟發、自主觀察與情感連結,同時更希望透過這項資源,促進親子間的互助與互動。   2. 偵探遊戲─發現展件的秘密 有別於骰子遊戲提供完全開放性的探索體驗,博物館另設計數款主題偵探遊戲,引導觀眾認識博物館的特定典藏,例如提供給4歲以上親子觀眾的:「頭、肩膀、膝蓋和腳趾」(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at the Kröller-Müller Museum)、「一起行腳考察雕塑公園」(Come along on an expedition on foot through the sculpture garden),以及為16歲以上年輕觀眾所規劃的「愛在藝術裡」(Love is in the art)等【註2】。每款偵探遊戲皆以卡牌形式呈現,觀眾需從卡牌上的文物局部找到四件指定文物,在內容撰寫上,親子版卡牌以思考(多角度的提問促進連結與想像)、行動(觀察細節並與同伴分享)、發現(尋找其他博物館類似作品)等路徑引導兒童觀眾探索文物,青年版卡牌則除了提供作品故事外,更強調年輕觀眾連結文物進行深度的反思、分享與對話。 兒童觀眾利用庫勒慕勒博物館的偵探遊戲文宣,尋找指定展件。(劉君祺 攝影) 偵探遊戲文宣上的題目可一一撕下,形成一套卡牌。這套卡牌的正面,呈現文物細節與創意提問,背面則提供作品簡介、思考、行動、發現等引導路徑。(劉君祺 攝影)   3. 繪畫遊戲—從實作中感受大師創藝 博物館還設置了數位畫架,以「你想跟哪位大師一起畫畫?」為主題,引導兒童觀眾認識梵谷、秀拉、蒙德里安,以及畢卡索四位畫家的繪畫技法,並透過數位操作應用筆觸、搭配色彩、組合元素等,創造出自己的作品,最後還可寄出電子郵件留存或分享。 庫勒慕勒博物館的數位畫架,可引導兒童觀眾認識不同的繪畫技法,並實際操作進行再創。(劉君祺 攝影) 【博物之島新訊】一趟「光」的感知旅程: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來點光吧》特展   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親子之旅即將啟航! 位於英國倫敦格林威治的國家航海博物館,隸屬於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Royal Museums Greenwich)系統。該館強調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希望利用英國航海相關典藏,透過多元的對話與交流,啟發觀眾的學習理解、好奇心、想像力與趣味體驗,強化與民眾的相關性。博物館期待透過展覽與內容策劃,不僅連結過去與當代議題,更能進一步促進對於未來的形塑與認同。博物館特別為館務願景製作一份極具巧思的策略地圖,不僅呼應其航海收藏的精神,也展現博物館持續探險、嘗試與前進的企圖。 1. 在博物館裡的發現、相遇、調查、巡航與交流 國家航海博物館除了為親子觀眾規劃專屬的展覽空間之外,也針對一般常設展覽設計一系列共五主題的親子路線,訴求「遊戲與探索」,協助親子家庭利用自導資源,一起體驗常設展覽內容。這組深入淺出、賞心悅目的自導資源除了在博物館免費提供外,也可直接於網路下載,內容包括以下為不同年紀設計的路線: 5歲以下幼兒適用的「發現」路線:尋找相似物、啟發觸覺、尋找自己喜歡的文物。 5-8歲兒童適用的「相遇」及「調查」路線:前者為古今比對、製作自己的地圖、戲劇模仿、肖像素描;後者為尋找相異物、對比思考、想像情境。 8歲以上兒童適用的「巡航」、「交流」路線:前者為製作自己的地圖、概念討論、故事創造;後者為觀點交流、生活連結。 國家航海博物館設計一系列家庭展覽路線,鼓勵親子觀眾以多元思考路徑探索館藏主題。(劉君祺 攝影)   2. 兼顧參展前、中、後進程的經驗形成 每條探索路線皆包括三大區塊,記錄參展前、中、後的經驗進程,分別為:(一)運用博物館的中庭廣場「大地圖」(The Great Map)進行前導思考,在此區域透過數個小提問,連結使用者的生活經驗與既有知識,帶入該項主題的想像情境;(二)到指定展覽開啟主題探索,進行三到四個互動小活動;以及(三)由繪畫形式記錄最終參展收穫。參觀中的小活動,則可細分為觀察、討論、操作、繪畫、戲劇、創作等面向,期待透過各種簡單又不至產生負擔的活動設計,引導親子觀眾針對文物進行思考、對話與想像【註3】。   美國沃克藝術中心:多語版家庭指南 坐落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沃克藝術中心(Walker Art Center),為美國五大當代藝術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於2019年為其繪畫與雕塑藏品推出「五種方式進入—館藏主題」(Five Ways In: Themes from the Collection)常設展,以「自我」、「裡面」、「外面」、「日常」、「一切」五個主題切入,引導觀眾重新認識博物館的收藏。 1. 強化在地多元族群的連結性 美國明尼蘇達州擁有全美為數可觀、來自東南亞苗族以及東非索馬利亞的移民。博物館為回應在地多元族群觀眾的需求、加強與新住民的連結與對話,在此項展覽中特別設計推出英語、西班牙語、索馬利亞語及苗語四語版的家庭指南,並開放網路免費下載。各語版分別由在地的藝術家與博物館一起合作共創,依據每位藝術家對於作品的感知與共鳴,設計視覺插畫與體驗活動。各種提問方式,皆以原語設計,再搭配英語翻譯,因此博物館也鼓勵親子觀眾使用所有版本的指南,在每款設計中感受全新的體驗。 沃克藝術中心為其常設展「五種方式進入—館藏主題」設計了英、苗、西班牙、索馬利亞語版(由左至右)各具特色的家庭指南。(劉君祺 攝影)   2. 我們都是一家人:認同、參與及共創 沃克藝術中心經由這一系列的參觀指南,不僅加強與多元觀眾的連結、豐富展覽多元詮釋的可能性,更因此強化了與在地藝術社群的合作與對話,促進多元文化認同與參與。這項精心細膩的設計,也獲得了2020年美國博物館協會「傑出教育資源」(EdCom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Resources)獎項。 【博物之島專文】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踏上博物館的探索之旅 以上各項兒童親子自導式展廳資源,透過寓教於樂的內容設計,在提供家長支援與引導同時,也拉近了展品與兒童觀眾的距離。自導式資源不僅仲介了親子之間的參展互動,也延伸了親職教育面向,豐富了家庭觀眾的觀展經驗。在博物館致力投注兒童親子資源之際,彰顯的不僅是博物館正視潛力觀眾的長期經營,更展現博物館推動友善平權與開放多元的使命。   博物館越來越好玩了!親子家庭趕快起身,前往博物館的路上吧!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荷蘭庫勒慕勒博物館骰子遊戲之提問摘錄 註釋2:此為筆者於2020年於博物館現場索取之內容,該館不定期更新偵探遊戲主題。 註釋3: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親子展覽路線提問方式一覽表
2023/06/21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 年紀輕輕、帶著書卷氣息的鄭莉蓉,引用了左翼詩人和劇場工作者——鍾喬老師的話,表達內心深沉的決心。 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開館時即以助理研究員身分,負責諸多大型藝術活動的鄭莉蓉,畢業自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大學時期因參觀了徐文瑞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的「赤裸人」,探討難民人權而震撼,觸發關懷邊緣弱勢的議題,畢業論文即以慰安婦阿嬤的攝影展為題【註1】,以觀眾研究探討創傷展示。承接此背景,她日後在博物館工作時,經常加入倫理的反思,並著重觀眾的多元化學習。在故宮南院七年半的時間,她統籌策劃旗艦型的藝術節活動,包括4屆「夏日親子藝術月」和2屆「故宮亞洲藝術節」,她以博物館作為一個行動者,如何提供具學習性且愉快的社交經驗為思考方向,作為總體策畫概念。 本次專訪人物——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鄭莉蓉(葉家妤 攝影)   藝術跨域,吸引新觀眾! 有感於藝術不應受學科限制,於是鄭莉蓉嘗試跨域的結合,連結藝術與科學,於2019年第一屆的夏日親子藝術月,搭配「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策畫「博物館大航家」活動,並與國家地理雜誌等團隊合作,將葡萄牙人、荷蘭人東來的大航海時代精神再現,以探險家的訓練方式讓國小中生,模擬沒有GPS導航的年代,如何觀星找到南北方位,也學習現代航海專用的旗語和專業繩結打法。多樣學習模式的第一屆夏日親子藝術月,受到熱烈歡迎,且在回收數千份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有六成六的觀眾是首次參觀故宮南院,說明了跨域結合及多元學習方式,確實對開發潛在的觀眾很有幫助。 「教育的主軸要先拉出來,而找到好的師資團隊很重要。」鄭莉蓉說明在設計第一屆親子藝術節時,先依「交融之美」展內涵,定位教育推廣活動三大主軸:世界地圖的引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浮繪與鏡箱。其中,「地圖」靈感來自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註2】,其自十七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對拓展當時人們世界觀造成深遠影響,課程依循此理念,順著地圖的元素展開大航海時代。 2019年夏日親子藝術月「冒險航家夏令營」活動(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歷史中,誰是英雄?從遊戲挑戰倫理思考 「雖然我是博物館教育人員,但不喜歡讓參與者有『受教』的感受,我希望他們來這裡很開心,想要一再造訪博物館,成為運用博物館資源的終身學習者。」鄭莉蓉設計了一系列的互動遊戲,其中以「實境解謎」最受歡迎,「實境解謎最困難的是串連不同展廳、各自策展的文物,理出故事和遊戲路線。」由於南院是單一動線的方向,所以解謎仍需順著觀眾參觀路線安排。 2021年她根據展覽「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策畫實境解謎——「英雄之謎」。展覽展出中國乾隆皇帝為宣揚十全武功,命人製作的清宮銅版畫戰圖,其中有一場關鍵戰役「格登山之戰」,是準噶爾汗國的阿玉錫,因為犯錯被判刑時,叛逃至清帝國,後來率22名清兵夜襲準噶爾汗達瓦齊的大營,達瓦齊軍隊潰敗奔逃,一個月後準噶爾汗國滅亡。在展櫃同時陳列清帝國乾隆皇帝大閱【註3】時所戴的頭盔,對比戰敗的回部首領頭蓋骨法器,顯示成王敗寇處境。然而,鄭莉蓉透過實境解謎丟出反思:「獲得勝利,就能夠擁有榮耀嗎?」這項倫理題沒有答案,重要是讓孩子們去思考英雄的意義是什麼。延續她完成碩士論文的意念,每場戰爭,有人勝利就有人被犧牲,如同被迫成為慰安婦的阿嬤是戰爭、父權體制與經濟下的多重弱勢,而「清帝國光輝的勝利背後,是準噶爾汗國的被屠殺」她淡淡說著。 上圖為「英雄之謎」實境解謎道具;下圖為參與者在展場內遊玩的畫面。(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博物之島專文】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感受」亞洲文化多樣面貌 由於南院期許展現更寬廣的亞洲文化視野,因此每年十月院慶時皆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亞洲藝術節。自2017年來共舉辦了六屆【註釋4】,在她統籌的新加坡月(2018)和泰國月(2019)中,設計能夠具體感受文化的五感體驗活動。在新加坡月,藝術節提供娘惹的服飾讓民眾試穿,也教民眾手做椰絲糖球。由於新加坡是集合印度、馬來和華人等多元文化,其中也有不少的回教徒,因此「一日調香師」的活動,特別準備幾種不含酒精的伊斯蘭香水,讓民眾可以隨個人喜好調配香水帶回家;活動還配合白手杖節,邀請視障朋友一起聞香。「人本來就是五感的動物,聞到香味或是觸摸皆會引起許多感受,我希望讓觀眾盡可能用不同的方式體驗博物館。」 新加坡月「一日調香師」活動。(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在準備不同主題國家的藝術節時,鄭莉蓉著重文化差異性、共通性,與主流印象下的深層內涵。她認為新加坡和臺灣有許多相似處,不論是移民、被殖民的歷史和多元種族的社會均可以互相借鏡。「我在做新加坡月時有明確的方向——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我希望看待一種文化,並非局限在異國情調,而是能夠讓觀眾察覺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各國文化特質。」 於泰國月,她希望呈現「非觀光」的泰國,「我想聚焦大家較少注意的文化面,因此訂出『熟悉又陌生的泰國』主題」,她規劃展出泰皇拉瑪九世的王后——詩麗吉(Sirikit)所設計的八款傳統國服,展現泰文化的新美學。這是詩麗吉和國王出訪時,發覺無國服可穿而開啟設計的靈感,除了建立國族認同的文化外,也展現新時尚的魅力。此外,邀請專業劇團演出泰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面具舞蹈劇「孔劇」(Kohn),讓人瞭解深入的泰國文化,並設計教育故事劇場帶領孩童演出拉瑪堅故事等體驗活動。 泰國月「Tai Fashion 泰時尚」時裝秀展現詩麗吉王后設計的傳統國服樣式。(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518博物館日,與中介學校幸福共好 今年(2023)鄭莉蓉調回故宮北院,並為518博物館日策劃「幸福共好」的戲劇工作坊,和青藝盟及中介教育機構花蓮秀林國中合作,以戲劇教育結合故宮文物,協助社會邊緣的青少年學生,並預計於同年7月進行教案分享會,歡迎其他學校一起合作把教案延伸出去。 「『這些孩子不是問題學生,而是被問題纏繞的孩子』,如果在這個年紀可以接住他們,會讓他們看到不一樣的可能性。」受青藝盟先前辦理「牽風箏的人」師資培訓計畫裡學員的分享而感動,鄭莉蓉延續理念表達今年518博物館日計畫的重要性。 未來她將繼續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裡,為減少不平等和良好身心健康努力。對於有志從事博物館工作的青年,她如此勉勵:「不要放棄理想和熱情,儘管大環境有許多壓力及挑戰,但博物館教育及文化平權的目標,都會在我們一點一點的努力下往前進。」她以最初在南院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合作辦理的創齡活動為例,雖然當時只有8位長者參加,但是一位長者卻對她說,這是她這輩子最快樂的一天,讓她心疼外更確定博物館工作的意義。 因為「赤裸人」的展覽,打開了鄭莉蓉人生的視界,也愛上了博物館,如今身處一級國家博物館獨立策展藝術節活動,她仍秉持初衷,以差事劇團鍾喬老師談「劇場可以改變世界」理念時,提及馬雅神話中日神與夜神建立宇宙運行的對話為例,勉勵所有夥伴:「從未抵達,從未放棄」,繼續以博物館為行動,為消弭不平等步步踏實前進。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鄭莉蓉,2014。創傷展示的策展建構與觀眾詮釋:《堅強的理由—獻給台灣慰安婦阿嬤的攝影展》個案研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註釋2:於「交融之美」展覽中未展出明末利瑪竇繪製之《坤輿萬國全圖》,而是呈現了受其影響之江戶時代《坤輿萬國全圖屏風》以及清康熙時期由南懷仁傳教士,參考此圖並加上17世紀前半的地理知識而繪之《坤輿全圖》木版印刷大型世界地圖。 註釋3:類似今日的閱兵典禮。 註釋4:故宮亞洲藝術節自2017年,以印度、新加坡、泰國、蒙古、印尼和越南等國家為主題舉辦。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2023/05/18
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望著臺灣國旗飄揚在日本宮崎縣立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廣場上,和日本國旗並列,游貞華內心油然升起一股感動。這是2019年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在宮崎縣立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展出之「臺灣・宜蘭・淇武蘭遺址~海路匯流處~國際交流展」,以宜蘭史前文化金屬器時代的遺址,和日本南九州的史前文物為主呈現。兩個多月的展期吸引了1.8萬人次的觀賞,這次成功的交流展,不僅是將臺灣的考古文化帶向國際,同時,也將日本的策展能力引入國內。促成這次交流展背後的關鍵人物是蘭陽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游貞華,究竟如何與日本發展交流情誼,又是如何將踏查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經驗應用在文化平權實踐上?一切都和她長期在博物館的深耕有關。 本次的專訪人物,蘭陽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游貞華。(郭冠廷 攝影) 「臺灣・宜蘭・淇武蘭遺址~海路匯流處~國際交流展」展覽照片(游貞華 提供)   團結力量大!善用姊妹館的策略聯盟 曾擔任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代理館長的游貞華,從過去就開始著手國際間的聯盟,利用紅毛城和荷蘭歷史上的關聯,她寫信給荷蘭南海國家博物館(Zuiderzeemuseum Enkhuizen)館長,表明希望締結姊妹館的關係,促成了雙方的交流合作。之後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任職期間,延續與國外館舍合作的經驗,展開和日本博物館的長期交流,並與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及兵庫考古博物館等專業考古館舍結盟。由於十三行博物館與蘭博也是姊妹館,因此現在於蘭博服務的她,以舊識關係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表示:「蘭陽博物館是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姊妹館的姊妹館!」順理成章讓一切合作有了好的開始。   拓展行銷、文物修繕與展示的視野 「臺灣的國旗要在日本掛上是很困難地,而日本願意出場地、共同展出也很少見。這次他們拿出七十多件南九州文物一起展出,在宣傳上我們點出『宮崎距離台灣只有1200公里』,其實宮崎到東京也是1200公里,等於宮崎位於東京和台灣的中間點。」以距離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也是一種宣傳的技巧。這次的交流展讓她看見日方宣傳的實力,從機場、兩旁道路、大型連鎖商場到飯店,所見之處都是相關宣傳,而不同的博物館間也會「好康相報」以加乘效益。 宮崎縣最大的AEON商場專區介紹交流展。右1為蘭博陳碧琳館長、右2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張惠如科長、左1西都原考古博松本茂學藝員。(游貞華 提供)   赴日展出的淇武蘭遺址文物共111件,由於2001年淇武蘭遺址出土超過50萬件的文物,受限於人力不足,無法一一修復而有了劣化問題。西都原自彌生時代(約始於公元前7世紀)起即有大量的金屬器物出土,造就一流的古物專業修復,因此日本博物館方主動提出願意幫忙修繕已經劣化的13件鐵器,並將歷程詳實記錄,使我方得到一份寶貴的修復報告書。 對於文物的展示,西都原考古博物館花費很長時間思考,且使用許多小道具來輔佐擺設。此外,她也觀察到日方館員以雙手持拿古物,和我們以手套來碰觸古物不同,針對此點,日方說明:「如果多了一層布,會增加古物滑落的風險,且手套有時會有脫線,如果勾到古物的裂縫反而會造成古物摔落。」這些展示、持拿文物的方式,皆值得我方參考。 避免戴手套失去觸感,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評估文物狀況安全的前提下,以雙手直接持拿文物。(游貞華 提供)   「常設展」中的「常新展」 游貞華在考察中,發現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在常設展中帶入「常新展」的概念,也就是同一個時期的展區,會在三個月後換一批文物展出。日方認為文物不能長時期展示,對文物本身的保存不妥當,而更新展覽內容也能維持民眾對博物館的新鮮感。 「對於四千年歷史的文物,西都原考古博物館採取開放式體驗,也就是歡迎大家來觸摸。」然而萬一文物摔壞了怎麼辦?對於她提出的問題,該館如此回答:「不小心摔壞了就摔壞,我們會修!況且當初出土也未必是完整的。會用溫度去感受古物的民眾,一般會懂得愛惜。」館方表示二十年來從未有民眾摔壞過古物。當然開放體驗的文物是常民文物,非國寶級文物。以開放胸襟面對文物展出,她認為也是讓較為枯燥的古物展增加趣味的方式之一。   承先啟後,朝北部第一無障礙博物館邁進 游貞華的成功在於對許多細節的體察,這樣的素質早在二十多年前任職國立臺灣博物館時即已展現。當時,她發現視障朋友在觸摸臺博館柱子時所流露的渴望,並開始思索如何藉由觸摸讓視障者認識博物館建築之美,而後向時任館長的蕭宗煌提出:「我們何不來做臺灣第一個無障礙博物館?可以從觸摸開始認識我們的建築。」未料館長表明國內早已有博物館在執行了。雖然做不成臺灣第一,游貞華仍然雀躍地心想著:「那做北部第一也行!」得到館長支持後,她開始與長年研究口述影像的趙又慈老師請益合作,展開口述影像的建立,成為早期以此方式實踐文化平權的單位之一。此外,在淡水古蹟博物館擔任代理館長時,她改造了高爾夫球車,載送行動不便的民眾越過大斜坡,打造體貼的無障礙環境,因此帶領館所得到《第3屆政府服務品質獎》。 一日父親對她說:「全世界我最推薦的地方就是十三行博物館和新加坡樟宜機場。」因為低血糖不適而受到館員體貼入微照護的父親,向她大力推薦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她牢牢記住這話,在日後轉任該館繼續關注弱勢,且得到前館長吳秀慈的大力支持:「去做呀!費用不夠我想辦法。」既有館長如斯,她於是大力推動,主動連結附近的多重障礙照護機構,進行陶藝創作工作坊。作品展出時,吳館長特地為作品買了保險,並說:「保險是我們對他的肯定,未來有人要認購時也會有個參考值。」 【博物之島專文】梵諦岡博物館多感官巡禮!視障觀眾導覽體驗服務暨展示設計實踐   交流無距離,資訊無障礙 一路致力於文化平權的游貞華,細微的體察和她大學時參加慈幼社有關,經常去養老院和偏鄉服務,養成她總是能從身障者的角度去思考。大四時有人發現她的聲音清甜悅耳,邀請為盲友錄音,因此每到假日之時,她就展開一卷又一卷的為愛朗讀,錄製超過上百卷的錄音帶。 如今,她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為愛朗讀。在與西都原博考古物館交流時,她注意到早在20年前他們就針對障礙者製作導覽背心,背心上的感應器可以選擇語言別,走到不同的展覽區就有精準感應的語言導覽,讓障礙者或外國人不需要協助就能自在參觀。游貞華表示該館是日本最早執行無障礙背心的博物館;如今她也在蘭博建立自主導覽資訊,只要掃瞄QR Code,就會獲得手語、口語、字幕三合一導覽資訊,對聽障和視障朋友是一大福音,而蘭博最具特色的單面山式建築,也有模型可以藉由觸摸和語音來理解。此外,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為視障朋友製作觸摸式廁所配置圖,這一點,游貞華也應用在蘭博的廁所,成為臺灣第一個製作觸摸廁所地圖的博物館。在走入國際的同時,她也將國外的優點帶回臺灣,完成深入的國際交流。 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無障礙背心,可感應使用者於展場的位置並播放該導覽段落。聲音直接從背心播送,不用再接上耳機,達成便利無礙。(游貞華 提供)   近來,她支持於博物館舉辦的活動直播中加入即時手語翻譯,並爭取在現場設置聽打字幕,許多質疑的聲音表示觀看的聽障朋友並不多,何必多此一舉?游貞華認為在活動裡,能夠考量到身心障礙者並實際行動,就是在「宣示」文化平權。未來,她會繼續著力於博物館文宣、標誌易讀的建立,並且以國定丸山遺址和漢本遺址繼續與日本交流,在既廣且深的道路上做到——「交流無距離,資訊無障礙」。   執行編輯:葉家妤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梵諦岡博物館多感官巡禮!視障觀眾導覽體驗服務暨展示設計實踐
2023/05/10
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記者:陳佳汝(博物之島特約記者)、葉家妤(博物之島專任助理) 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下簡稱人權館)近年拓展白色恐怖歷史之外的人權議題,並發展多元化教育推廣活動。而如何將人權概念往校園扎根,甚至讓兒童有初步人權概念呢?這項深具挑戰性的工作,由展示教育組秘書錢曉珊帶領人權館團隊,一齊在博物館教育路上,開發更多可能性。 專訪當日,幹練且充滿朝氣的錢曉珊,與同組別連之莉館員,哐啷提著兩款教育箱,向採訪團隊分享近年人權教育成果。已在館內服務四年的錢曉珊,談起教育推廣歷程,興致盎然;不過,最初吸引她一腳踏入博物館領域的,是器物類展示業務。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秘書—錢曉珊。(陳佳汝 攝影)   從展覽業務走到教育推廣,不設限的博物館路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畢業的錢曉珊,跟隨人類學者胡家瑜老師修習博物館學後考取公職,任職鶯歌陶瓷博物館,著墨心之所向的器物展示業務;然而,調任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後,業務轉變而走向博物館教育,並從人與人的互動裡,獲得新的成就感,同時體認到「博物館可以為學校做蠻多的事情」。 2018年,她加入人權館,受到前館長陳俊宏希望將人權教育向下扎根的願景感動,於是思索如何將生硬的當代人權課題,以輕鬆面貌帶進校園與更貼近親子團體,並獲得現任館長洪世芳的支持,持續創造更多跨域、跨館的連結。 位於基隆高中展示之「臺灣監獄島:白色恐怖時期不義遺址」人權故事行動展。(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前進校園!人權教育種子自由生長 自2019年發起之「人權故事行動展」,是錢曉珊將人權教育帶入校園的第一步。「這是我們目前跟校園進行人權教育推廣很重要的連結,他的產出就是前面我們自己研究的展覽」,為了延續每檔辛苦產出的展覽效益,她將結束後的展覽,設計拆裝容易的行動展,由學校向館方申請借入至校園內展示。而為了打破單向傳統參觀展覽模式,她與計畫團隊在行動展之外,推出更高階「人權素養課程」,輔佐學校教師,為不同地區、年齡層的學生,量身提供相關學習人權知識的資源。 例如2021年,錢曉珊與人權館團隊們共同協助新北市立三民高中師生,在校內策劃在地白恐故事展覽。今年5月,高雄市立陽明國中借展「噤聲的日常」時,其師生也延伸展覽內容,與香港邊城青年組織合作,規劃「台港。禁/靜書展」,形成兩地不同時空下的禁書展對話。「只有老師知道學生需要什麼,人權館提供教學指引、相關資源,不限縮,學校就會自己發展創意的想法」,她深知以最低限度的方式與學校合作,才能創造博物館意想不到的火花。 新北市立三民高級中學師生,於校內策劃之「牢,既往事:蘆洲白色故事」展。(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台港。禁/靜書展」(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教具箱五感體驗,同理受難者心境 然而,如何更進一步地讓學生體驗失去人權的被剝奪感呢?繼「人權故事行動展」,2021年啟動的「人權素養教具箱」是更細部的互動體驗。教具箱奠基於「請你跟我走一趟:不義遺址 空間歷史推廣企劃示範展」發展而來,邀請年輕世代藝術家,以創作構思如何讓不義遺址更廣為人知。錢曉珊與連之莉在教具箱製作前端作業裡,思考哪些展覽作品,合適成為教具箱原型,接續不斷與藝術家、學校共備教師與設計廠商溝通及開發,經過三年時間改良與試教,終於打造出六款教具箱,成為校園人權教育推廣的生力軍。 現場為採訪團隊展示教具箱的連之莉館員。(葉家妤 攝影)   「行動展是傳統看展覽的概念,教具箱則是老師帶學生面對面直接操作,加強聲音和身體的五感體驗。」錢曉珊解釋。 在教育性質上,教具箱希望透過五感體驗,引起學生同理政治受難者的情感。例如,「行過黑暗之路」教具箱,啟發新北市青山國中表演藝術科老師,讓學生進行情境雕塑的定格演出,並透過與牢房空間等比例地墊,體會多人關在狹小監獄裡的感受。而在疫情期間,連之莉表示能夠遠端操作、錄製廣播劇,經由聽覺建構不義遺址環境的「尋人啟事」教具箱,也獲得許多教師青睞,可以不受空間限制,讓學生能夠利用聲音表演共創作品。 「行過黑暗之路」是款讓學生用身體感受,受難者審判、壓入牢房情境的教具箱,附有遮蔽雙眼的眼罩、能夠感受到輕微痛苦的腳底按摩墊,及繪製每間牢房空間的地墊。(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尋人啟事」教具箱含軍法審判地圖故事箱、廣播劇劇本等,供使用者讀劇。(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藝術,將人權概念滲透民眾生活 談起博物館教育推廣的挑戰,錢曉珊說明面對各種觀眾,皆需竭力發想具有互動與對話性質的活動,而不僅是傳授式主題講座。 「相較於硬梆梆的法律條文等,藝術文化的表現手法比較能夠喚起人們同理心,進入歷史情境中。」 為了讓人權議題更親民,每年在兒童權利公約日(11月20日)至世界人權日(12月10日)期間,錢曉珊負責舉辦「人權藝術生活節」,藉由音樂、戲劇、視覺藝術與市集,誘發原本較少關注人權議題的年輕觀眾走入園區,甚至參與互動演出。而第三屆「記憶導航:2022年人權藝術生活節」也即將於2022年11月19日登場! 2020人權藝術生活節,在曾是刑場的臺灣大學水源校區上演漫遊者劇場《誓言書》創作。(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博物館有源源不絕的活力,很多企劃、很多可以對話的人,如學校老師、社區、來參加的觀眾。這些溝通與計畫就會很鮮活。」作為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挖掘不同對象的學習方式,並逐漸突破人權同溫層之外的觀眾心房,吸引更多民眾與人權館並肩探索困難歷史真相,及理解各式各樣社會議題;經由人權館與她的努力實踐下,人權概念也將在未來,潛移默化地植入校園與民眾的日常生活裡。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如何探索紀念館?從文獻研究到黑暗觀光一次就上手
2022/10/26
博物館靈魂急轉彎?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疫情下的線上兒童教育
博物館靈魂急轉彎?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疫情下的線上兒童教育
作者:黃莉婷(高雄市立美術館教育暨公共服務部) 「教育」為博物館靈魂,是許多博物館人心中深深的信念; 「博物館教育」創造人與人相遇的機會,是連結博物館與觀眾成為朋友必要的存在。   疫情效應下的博物館教育 被疫情纏繞的2020年,為博物館帶來嚴峻的挑戰,各項教育活動的推展像被設了一道道關卡,教育人員的核心任務是拉近博物館與人的距離,但面對疫情必須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下,如何引領「博物館靈魂」急轉彎,不間斷博物館中的教育行動,是目前全球博物館/美術館刻不容緩的大事。 多國博物館因疫情而被迫暫時閉館,近期轉向有限度的開放,相同遭遇下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以下簡稱NGS),面臨封城困境之時,教育部門率先成為兒童學習資源轉向的引路人,將專為兒童觀眾設計的實體教育活動逐步線上化,在後疫情時代嘗試更多元的可能性。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YouTube頻道,在後疫情時代提供多樣化的線上資源。(網路翻拍)   與科技時代共生:NGS線上資源 NGS抓住時代趨勢,在疫情前已善用社群媒體及影音平台。疫情之下更發揮YouTube平台特性,提供大眾多面向的影音資源,不定期上線多樣化的館內資訊,配合各部門不同業務屬性,創建七大系列內容: 1. 展覽與典藏(Exhibitions & Collections)  聚焦NGS當期展覽,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展覽核心。從預告性短片,露出展覽新訊,到開箱式導覽,透過策展人親自解析當期展覽,並由藝術家等人深入分析展覽重點物件。 2. 藝術對話(Conversations on Art) NGS嘗試以更親近觀眾的方式,創造認識典藏的多元視角,揭開工作幕後樣態。例如:以一件典藏品串連各部門館員,利用90秒分享在美術館負責的核心任務。此外,更邀請新加坡各界知名人士,藉一件典藏分享自我生命經驗。 3. 孩子們的美術館!(GalleryKids!) 面對疫情應孕而生的《孩子們的美術館!》系列,以NGS教育部門長期為兒童觀眾設計的藝術教育活動為軸心,將無法現地教學的活動線上化,期望疫情期間學童仍能不間斷藝術學習。以維繫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與啟發兒童的核心思考出發,錄製內容含三大方向:第一,〈藝術中的故事〉(Stories in Art)系列,從展廳到線上,持續以童話故事啟發想像力、連結藏品觀察。第二,〈和藝術家一起DIY〉(DIY with Artists)、〈藝術家相見歡〉(Meet with Artists)系列,經由藝術家之手線上示範各項創作,進而開箱藝術家的創作方法。第三,〈在家玩藝術〉(Art Tutorial)系列,以家裡隨手可得之素材,帶領親子觀眾在家也能動手玩創意。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利用休館期間將教育活動線上化,圖為拍攝〈藝術中的故事〉活動現場。(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4. 實驗展演(Programmes & Performances) 關注NGS各項具實驗性的計畫活動,為典藏、展覽、美術館空間等開展各種互動的可能性。新加坡藝術工作者以戲劇導覽、演講式導覽、詩詞朗誦或鋼琴演奏等方式,與典藏產生對話,為觀眾創造多元的美術館參觀體驗。 5. 節慶活動(Festivals) 呈現NGS策劃的各項節慶活動,特別聚焦於新加坡舉辦多年的重要藝術盛事〈Light to Night Festival〉,透過流行文化介面與在地年輕藝術家合作,運用美術館空間進行多樣化的當代表演行動,期望吸引年輕族群走進美術館。 6. 影像創作(Films) 邀請多位新加坡在地導演將NGS典藏轉譯成影像創作,透過動態畫面重現畫作背後故事,藉此深度介紹新加坡早期樣貌與歷史文化。 7. 認識美術館(Knowing the Gallery) 匯聚開館宣傳、週年紀念、疫情後重新開館、典藏資源等總體性資訊,讓觀眾快速了解NGS的發展歷史與現況。   與疫情時代共享:專屬兒童的藝術故事 《孩子們的美術館!》(GalleryKids!)系列下的〈藝術中的故事〉(Stories in Art)為目前NGS線上兒童學習資源中,唯一定期於常設展廳舉辦的現場教育活動。每場活動約為45分鐘,目標觀眾為10歲以下孩童,每月選取一至兩幅富含新加坡文化特色的典藏畫作為主軸(如:新加坡早年地景、馬來舞蹈、東南亞生活樣貌等),與在地專業說故事團隊合作開發活動,引導孩子觀察作品畫面,串連說唱肢體律動,最後連結童話故事,創造適合小小孩的美術館體驗。 疫情前於展廳舉辦〈藝術中的故事〉教育活動,透過說故事方式引導親子觀眾進入畫作觀察與童話世界。(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防疫閉館期間,受到親子觀眾喜愛的〈藝術中的故事〉系列活動無法在展廳進行,於是成為首波線上化的教育活動內容。館方邀請說故事團隊在教育活動現場錄製影片,讓長期參與本活動的家庭能不間斷學習,更能跨國推播此教育資源,進而認識新加坡在地文化。目前NGS在有限度下開放參觀,因疫情影響仍無法群聚,選擇在固定空間輪播影片,讓前來參觀的家庭觀眾能聆聽畫作故事。 目前於展場輪播的〈藝術中的故事〉影片。(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我們來聽故事吧!以受歡迎的〈狗和牠的倒影〉(The Dog and the Bone)活動為例,從觀察新加坡畫家林子平(Lim Tze Peng)之作《新加坡河:愛琴橋》(Singapore River: Elgin Bridge)出發。「你是否注意到畫面裡有什麼?」說故事者以提問揭開畫作觀察的序曲,「當你站在橋墩上往河面下看,會看見什麼?」指引孩子認知河面映射出倒影的概念,提取畫中河川元素展開與孩童的下一步互動,配合不同故事設計「鏡像模仿暖身」(reflection activity)肢體律動活動。再進一步討論「以前新加坡河的風景與現在哪裡不同?」、「為什麼現在的新加坡河看不見小販船?」一步步了解畫中背景故事。最後由畫作主元素河川、橋墩延伸至伊索寓言〈狗和牠的倒影〉,讓從畫作賞析出發的活動多了新鮮且豐富的想像空間。   與後疫情時代共創:博物館教育的N種可能 疫情雖帶來挑戰,卻猶如濃烈的催化劑,讓博物館正視問題、開拓新的可能。從疫情效應下NGS的各式行動,顯示線上化能為美術館留下完整的紀錄,亦打開國內外觀眾應用美術館資源的機會。回望台灣博物館/美術館於YouTube平台上的低使用率,少有為兒童觀眾建置線上教育資源。疫情時代下的台灣相對幸運,民眾依然享有實體參與的幸福,但如何在全球挑戰下共同成長,持續為博物館靈魂注入新思維,跨越教育資源既有形制長出多樣化的可能性,興許此刻正是開啟一段新練習的黃金時期。
2021/07/21
在拉丁美洲的博物館推行人權教育 (II)
在拉丁美洲的博物館推行人權教育 (II)
原文作者:Susana Meden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拉丁美洲分會FIHRM-LA現任執行長) 翻譯:呂繼先 博物館所從事的活動,自然會聚焦於與其本身類型屬性相關的議題上頭- 故藝術博物館探討藝術與美,科學博物館探討創新發明。但今日,能夠吸引到最多訪客的,並不是那些只展示美麗或歷史性館藏的博物館,而是所推出的展覽更能夠打動觀眾、鼓勵人們對人生有所省思者。 我們即將來到二十一世紀前四分之一的尾聲,數位革命將我們從穩定而熟悉的結構,推往嶄新而變化中的狀態。我們不時皆需要自我更新或甚至自我重組—這個時代的博物館如果無法專注於發掘與反映人們的需求,將無法達成服務公眾的使命,要不成為僅止於提供娛樂的角色,要不就只是學者的私人殿堂。 博物館必須要能夠引起普羅大眾的興趣,為了創造這樣的吸引力,博物館可以製作與日常經驗相關的展覽,以反映聲音的多元性,亦為不同立場提供相互尊重的對話框架。這似乎點出了,對於博物館來說,眼前最急切的,莫過於將自身的目標與所屬社群的需求同步。 難如登天?確實這是相當困難的挑戰,卻也是博物館最能服務大眾的方式。 自2018年五月,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 (FIHRM) 主席David Fleming博士正式核准了拉丁美洲分會FIHRM-LA的成立,我們便開始聯繫區域內八所 FIHRM的會員博物館。但除此之外,拉丁美洲還有很多人權博物館-至少有五十七所屬顯而易見者:阿根廷有十一所、玻利維亞有四所、巴西有五所、智利有七所、哥倫比亞有六所、還有六所位於墨西哥,其他包含哥斯大黎加、厄瓜多、烏拉圭、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巴拿馬、巴拉圭、祕魯、多明尼加共和國等國家則各自有一至三所。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委內瑞拉則尚未有此類博物館存在的相關資訊。 取得這些人權博物館對FIHRM-LA的支持固然是一個開始,但若要讓整個地區都受益,我們必須看得更遠,將目標延伸到非人權博物館。如果其它博物館也能讓觀眾對人權議題產生興趣,我們的理念便可傳達至更寬廣的人的網絡與機構網絡,觸及更多元的社群、更多的國家。 策略上,我們一開始並非透過正式的機構管道來做接觸,而是借重對於此類議題有處理經驗、並願意擔任FIHRM-LA各國聯絡人角色的同行。截至目前,聯繫各博物館和組織、處理更新資訊等任務都有賴這個網絡。而我們也已經開始從多明尼加共和國、祕魯、哥倫比亞、智利、墨西哥、瓜地馬拉這幾個國家收到第一批答覆與響應。 隨著組織網絡成長,我們也建置網站www.fihrm-la.org,希望藉由轉錄相關核心議題的消息,對拉丁美洲的博物館與大眾達到傳播訊息與鼓勵反思的作用。除了提供資訊來源、人權博物館和機構的相關連結,網站也建置有相關活動的行事曆。為了提高網站的造訪率,我們發行電子週報,增加與讀者的互動,亦利用Twitter 和Instagram來宣傳機構活動,這兩個工具不僅可用於觸及群眾和匯集意見,亦能升高爭議、引發討論。 除了團隊所設的願景, FIHRM-LA 的經驗在FIHRM的年會上也喚起大家更多的期待,希望將FIHRM-LA模型複製到其它地區。 FIHRM-LA的基礎既已打下,團隊現在聚焦在發掘最合適的方法,去接近FIHRM-LA的中心目標: 協助各個博物館教育群眾關於基本人權的道理- 尊重人權、捍衛人權。 當FIHRM-LA尚在構想階段時,眾人曾爭辯上述目標是否有達成的一天。人們對博物館是否真的可以發生教育功能存疑。參觀博物館當然可以獲得資訊,這點眾人已有共識,但顯然教育需要的遠不只是單一造訪,教育需要時間。但即便如此,關於這點亦有反證: 我們都知道,有時候,當我們看某件物品、讀到某段文字、聽到某個故事…我們會受到感動,我們會因此反思,我們生命甚至會因此而轉彎。這些經驗都可以是我們稱之為教育過程的一部分,而這些經驗經常在博物館發生。 為了探究博物館場域內提供教育服務的種種細微差別,我們花了一整年時間進行研究、交換提案、問題討論、嘗試不同的切入點,但我們所踏出的每一步皆意味著某種進步。FIHRM-LA現正朝著2019年的目標前進:我們將製作一個在整個拉丁美洲地區博物館巡迴的展覽;設立獎項以鼓勵優秀的提案;提供參與某些活動的補助。 每個人都能參與,每個意見都算數。透過主要社群網路您都可以找到FIHRM-LA,FIHRM-LA亦期待與您交流! 首圖來源
20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