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ICOM-NATHIST的臺北宣言和生物保育
ICOM-NATHIST的臺北宣言和生物保育
撰文:周文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 國際博物館協會的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 (lCOM-NATHIST) 的使命在於關懷生物保育、蒐藏多樣性、以及自然環境和世界自然遺產的科學研究。透過博物館的展示、研討會、野外活動,達到教育廣大民眾的目的。它不僅提供自然史博物館間專研蒐藏人員的專業平台,也讓動物園、野生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自然中心、地質與古生物遺址等具有共同目標的單位,有一個專業交流的接點和論壇。1 1988年在德國格拉發表〈格拉宣言〉 (Gera Declaration) 2,回應自然史博物館對自然遺產的責任,訓練專業的標本製作員,強調自然史博物館的標本製作員與教育人員和研究人員一樣,必須共同致力於普及自然史教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當時正在規劃第四期地球環境廳的展示,「芸芸眾生」展區採用生態造景 (Diorama) 的方式,即是這個理念的延伸與實踐。 自〈格拉宣言〉發表至今已歷時30年,這段期間,ICOM-NATHIST結合自然史博物館的典藏、標本製作藝術和研究成果等,致力於自然史教育,也關注生態環境的變化。2007年自然史博物館歐亞高峰會在中國天津舉行,有感於都市發展危及生態環境,人類自己和生態環境雙方都面臨衝擊,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人類歷史與文化遺產自然而然地成為各地自然史博物館責無旁貸的新使命,會議期間發表〈天津宣言〉3,以為永續軸心概念,提倡生態友善的都市發展模式,人類生活與自然生態體系須均衡發展。 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同年ICOM的總年會即選在上海世博的主場館召開,與北京自然博物館主辦的 NATHIST年會一起在上海舉行,並發表〈上海宣言〉,當時自然永續的聲音已在國際間喧囂麈上,大家都能琅琅上口,宣言呼籲各國政府體認國家與自然環境命運相連,故國家政策走向亦須顧及全世界的自然環境,必須善用科學訊息以及自然史博物館的典藏,投注於全球永續,也要求政府珍視自然史博物館的典藏,用於教化大眾永續的理念,並致力於環境永續的研究,讓世界各地的子子孫孫皆能受益。顯見〈上海宣言〉裡,自然史博物館的蒐藏物件是思想的中心。 2015年 lCOM-NATHIST年會移師臺北,由國立台灣博物館主辦,發表〈臺北宣言〉 (Taipei Declaration on Conservation)。經過字斟句酌的討論與修改後,宣言全文塵埃落定,主席Dr. Eric Dorfman在閉幕典禮上宣讀全文如下: 「自然史博物館的一項重大角色就是收集與管理自然史物件,生產與物件相關的知識並普及於社群中。自然史博物館尚且要涉入民眾與自然世界的緊密連結,矢志保育它們。快速的人類活動已經造成生物多樣性驟降的災難,託付喻德喻理於保育脆弱的生境與物種。為奏其效、竟其功,自然史博物館要用行動來保存自然環境和物種的族群。」 2015年臺北年會主題是「建構我們的未來」 (Building Our Future) ,筆者受邀於會議第二天做專題演講,講題為「在自然史博物館中學習喻德、喻情、喻理」4,筆者於演講中提問:自然史博物館要建構什麼樣的未來呢?如果要建構「生態理想國」的大未來,博物館研究人員向來擁抱的喻理 (logos) 並不是唯一的價值,讓民眾學習喻德 (ethos) 和喻情 (pathos),對未來達成生態理想國的貢獻將更大於喻理。這個演講引起很大的反響,理事主席在他的會議報告中形容這個演講必將在日後亦迴響不斷5 。臺北宣言即是將保育脆弱的生境與物種託付於「喻德」和「喻理」,其中最引起筆者共鳴的是宣言中表示「自然史博物館要用行動來保存自然環境和物種的族群」,這符合筆者長久以來所秉持的信念-自然史博物館研究人員的研究極致是保育。 2015在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行的ICOM-NATHIST年會發表〈臺北自然史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宣言〉 筆者在2017 ICOM-NATHIST年會以海報及現場二小時與國際同行作交流討論,亦引起主席Dr. Eric Dorfman 的關注。海報的訴求可涵括為以下簡單的四點: 1)筆者認為臺北宣言很重要,必須提醒自然史博物館的朋友持續行動。尤以2017年會現場幾乎已沒人記得或知道臺北宣言是什麼。筆者不希望臺北宣言終究只是躺在抽屜裡的紙張。 2)臺北宣言的重點很鮮明,除了蒐集館藏、知識生產與傳播,自然史博物館應以行動參與生境與族群的保育工作6。我以身作則,以行動案例來作國際宣導。有時,保育工作並不困難,只要我們願意行動。 3)保育生物學又叫救急的科學,筆者論文所述保育行動的生態學依據並不多,但只要能切中物種的保育需要,就能達到一定效果。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有第一手的野外物種資訊,必要時得快速挺身而出,將保育工作付諸行動,不能只是待在辦公室裡看標本寫論文。 4)筆者強調博物館研究員必須有所體認-即便它是新的觀念,生物學的究極目標為保育- 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CONSERVATION. 筆者以為,我們既然在 ICOM-NATHIST有理事席位,也許可以爭取在每一年的會議裡設一個專屬臺北宣言的議程,如「臺北宣言:用行動來保存自然環境和物種」(Taipei Declaration: Action to conserve natural habitats and populations),或增設「臺北獎」(Taipei Award),以鼓勵自然史博物館從事自然保育傑出表現者,於每年 ICOM-NATHIST年會中頒獎,讓臺北宣言的精神與價值長存國際自然史博物館的信念之中。 2017年筆者前往匹茲堡參加 ICOM-NATHIST年會分享臺灣的橙腹樹蛙保育工作-即臺北宣言理念付諸實現之範例 ICOM NATHIST About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Building Our Future (Documentary of ICOM NATHIST 2015 Taiwan Conference), Appendix I, p. 158 (同2), Appendix II, p. 159 (同2), pp. 52-59 ICOM-NATHIST (2015.11.17), Report on the 2015 ICOM NATHIST conference ICOM NATHIST (2015) Taipei Declaration on Conservation   ♦本篇專文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