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聽見《鏡子》?當代工藝展如何於雲端空間實踐展示多樣性
聽見《鏡子》?當代工藝展如何於雲端空間實踐展示多樣性
作者:趙欣怡(國立中興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新興的數位展示,是否能落實文化平權? 自2020年起,因受全球COVID-19疫情影響,各博物館與美術館之實體展覽仰賴數位化程度與線上展示需求逐漸提升。文化部於2021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起動線上展覽資源〔註1〕,並推廣中央研究院「開放博物館」平臺〔註2〕,提供所屬11個單位相關線上展覽資源〔註3〕,正式開啟國內臺灣博物館展覽數位展示的轉捩點。 綜觀上述博物館線上展覽內容,以原實體展覽空間經360度環景掃描拍攝建置數位化場景、展示素材架設於數位策展平台、實體展覽宣傳原始網頁資訊,或將相關行銷推廣活動紀錄上傳於影音播放平台,成為目前線上展覽主流方式。如今,多元數位展示管道及數位展覽資源如雨後春筍陸續出現,博物館雖於線上展覽仍保有實體展覽策展手法及架構,但仰賴大量觀展互動及專人導覽等現場服務就顯得較難以取代。 在博物館文化平權理念推動下,多元感官詮釋內容與展示型態成為各館所致力發展的友善服務。但無論是手語影片、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導覽、觸摸展品、立體地圖或自主導覽系統等資源,經常是在實體展覽內容完成後衍生的額外資源,難以在策展初期即成為規畫項目。因此,在數位化浪潮衝擊之下,身心障礙觀眾之線上文化參與更顯得受限,為視障者提供語音資訊或口述影像服務,為聽障者提供手語翻譯及聽打字幕,便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線上展覽文化平權服務之基本條件。   《鏡子》線上工藝展,療癒你的心 《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是由台灣藝文空間連線策劃,文化部與國立工藝研究中心所支持之線上工藝展覽。展覽形式完全屏除實體模式,而以架設展覽專網方式做為疫情時代之展示與行銷方法〔註4〕。策展單位以大量當代工藝作品的影像、影片為主要展示內容,有別過往網路資訊以宣傳為目的,僅提供代表性圖像作為線上資訊之作法。 展覽入口強化視覺效果的色塊動態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展覽作品包含8位藝術家的工藝作品,包含:探究自我過程的金工藝術家王筱璦、以天鼓傳遞正向波的藝術家潘子村、以土紀錄自己生活樣貌的陶藝創作者黃虹毓、著迷於燈光變化的陶藝創作者陳向榮、以黑膠唱片紀錄一週生活的纖維藝術家康雅筑、從金工轉向藝術計畫創作的林秀蘋、在重覆規律中找到平衡的鑲嵌玻璃藝術家張博傑,以及試圖修補自己與父親和阿公關係的漆藝家賴信佑。用以回應策展人提出以物件「自我療癒」的概念,從創作過程中,如同「鏡子」映照出個人生命觀點。 展覽互動方式引導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在線上展專網設計上,入口頁面則是強化視覺效果的色塊動態,以內嵌展覽介紹影片,讓觀眾以影音瞭解展覽概念。網站架構上,策展單位選擇以簡化的操作形式,將策展資訊、藝術家、延伸活動,三大項內容設定在頁面左上角。進入每位藝術家的作品頁面,都以動態影像或互動設計導入藝術家作品理念,運用色彩、線條、形狀、律動、對稱、速度、漸層、時間性等元素連結作品意象,以視覺特色引發觀眾興趣,進而深入理解藝術家作品內容與想法,藉以增加觀眾在線上觀展經驗中的好奇心與想像力。 內嵌作品介紹影片。(《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藝術家黃虹毓作品互動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藝術家康雅筑作品互動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多元感官展示的雲端體驗 展覽另一大特點是在策展階段初期,策展人洪秉綺規畫線上資訊多元感官詮釋需求,除了視覺主導的影像內容,亦以「聲音」作為主要接收作品資訊來源,架設作品口述影像語音,成為藝術家作品介紹少量文字以外,最主要作品導覽資訊,提供視障者及所有觀眾聆聽。 口述影像製作程序在展覽2022年4月16日開展前約一個半月啟動,經由策展人提出導覽文字初稿,再由專業人員編寫成口述影像文稿,經視障者聆聽測試,提出對於作品的理解,採納視障者實測建議後,再由專業人員及策展單位進行最後編修定稿,方能作為錄製音檔內容。語音錄製內容除了將口述影像文稿轉成語音,更加入多元音效,或是利用工藝器物敲打聲響,以及藝術家自述語音片段,完成約3分半至近5分鐘的9則口述影像語音。 然而,上述經由繁瑣製作過程完成的口述影像語音資訊,在操作體驗上卻僅能從展覽專網右上角找到「閉上眼聽展覽」字樣,點選後連到外部SoundOn「播客」(Podcast)網站,方能逐一讀取語音,對於視障者來說,此需重新在另外頁面操作的方式,確實使其較為不便。但是值得鼓勵的是,有別於博物館於展場內提供的口述影像文字,由視障者運用語音朗讀方式取讀內容的作法,或以二維碼(QRCode)掃碼讀取語音內容〔註5〕,又或實體展場中運用微定位系統藍芽裝置進行自主導覽形式〔註6〕,策展單位考量現今大眾播客使用率高,且能夠於不同平台操作(例如:可用手機或平版應用程式以單純播放聲音為主的媒體系統),如此能夠進一步擴大展覽行銷宣傳及使用方式,且僅需一機在手、不限場域就能夠使用的特性,應可作為疫情時代提供視障者觀展資訊之新興模式〔註7〕。 閉上眼廳展覽SoundOn網頁入口。(《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鏡子展口述影像語音於手機應用程式操作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如何使「共融策展」更上一層樓? 惟面對共融社會之藝術文化發展趨勢,本文討論的《鏡子》線上展覽網站應更符合無障礙網頁設計原則,例如考量避免彈出式視窗、增加開啟新視窗之引導方式、色彩級明暗對比、提供縮放字級大小之功能等,以符合不同視力損傷程度使用者之需求。其次,如能在線上展網站之藝術家介紹分頁資訊中,個別導入口述影像語音內容,更能讓觀眾理解口述影像作為通用設計之融合目的。相同地,如能在口述影像語音Podcast平台上提供藝術家提供之作品影片、照片及圖說資訊,以破除視障者不需視覺訊息之刻板觀念,以雙向資訊連結促進文化近用之實踐理念。同時,雖然本展覽在製作口述影像過程中邀請視障者進行實測,但仍期待應收集更多視障者使用者經驗,針對展覽使用者操作介面、展示內容編排設計、口述影像內容理解進行成效評估,分析口述影像撰稿原則與方法,作為未來博物館數位導向之共融展覽企劃基礎設計原則與策略。 《鏡子》線上展將工藝作品的文字、圖像、聲音及影片等資訊進行網頁展示,並以視障觀眾需求為出發,強調聽覺訊息傳達作品理念,達到線上展覽多元感官互動效果。進而打破以往工藝展覽形式,作為取消實體的策展實驗案例,除了成為強化數位策展的線上互動設計示範,展覽規畫前期導入視障者口述影像語音之「共融策展」(inclusive curating)思維,以及邀請視障者參與內容製作經驗,更是值得作為後疫情時代或未來數位展覽之文化平權實踐參照。 註釋: 註釋1:文化部「518國際博物館日 文化部推線上展覽 防疫在家也能逛博物館」 註釋2:開放博物館 註釋3:博物館線上展覽 註釋4:《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 註釋5: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7至2019年的「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常設展,融入文化近用設計,於展示台設計口述影像文字、聽取口述影像語音QRCode掃描設置,與各種立體化標示,使觀眾能夠選擇不同吸收展覽資訊的方式。(參考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國美館30周年〉文化近用模式啟動 藝起響應友善平權」) 註釋6: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至2020年「國美4.0建築事件簿」展覽中的語音導覽設置。(參考資料來源:大媒體新聞網「超越視覺的建築展:「國美4.0建築事件簿」 友善視障朋友 增加無障礙科技體驗設施」) 註釋7:Sound On 應用程式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新訊】不只是聆聽!打造互動式的博物館線上教育活動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靈魂急轉彎?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疫情下的線上兒童教育
2022/07/25
以物敍事 承載歷史:民間自發的香港反送中文物典藏與展示
以物敍事 承載歷史:民間自發的香港反送中文物典藏與展示
作者/攝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駐香港自由作者 回顧2020年的香港新聞,令人心惶惶的除了疫情的確診個案不斷增加,還有涉及反送中運動(香港稱「反修例運動」)的傷亡、被捕和銀行帳戶被凍結等事件。在此言論自由的寒冬,仍有民間自發的組織默默收集整理抗爭物件和口述歷史,舉辦實體展覽與線上平台展示。2019年在社會運動現場的經歷驅使年輕藝術工作者Stary Ng在2020年6月成立「物敍|Objournalist」組織,透過典藏承載香港人反送中運動回憶的物件,以物敍事、為公義發聲,更進一步讓國際和後世認識這段血淚史。 「物敍」(Objournalist)的英文名稱以「object」(物件)和「journalist」(記者)組成,靈感來自美國非營利組織Mmuseumm,該組織致力從世界各地搜羅物件,並透過展示來探討公眾關注的人道議題。「物敍」曾應邀合作,參與在美國街頭舉行的實驗性展覽「Are We Being Heard? Tools of Protest」(我們被聽見了嗎?抗議工具),以汽油彈、磚頭和面具等實物,講述香港的警察暴力和民眾抵抗的方式。 Stary強調每件展品背後都承載著沉重的代價,早期多在抗爭現場收集物品,後期主要透過通訊軟體Telegram呼籲抗爭者捐贈,至今已廣泛收集近千件物品與數十段錄音。「物敍」利用網站和Instagram展示文物照片、捐贈者錄音和文字敘述。由於保存空間有限,以小體積的藏品佔多,尺寸較大者有長幡和FREEHK燈牌,種類多樣。有別於珍奇櫃似的傳統博物館,「物敍」不以價格或罕見度為蒐藏標準,原則上以在反送中運動中曾被使用或留有痕跡的物件為主,其中不少是運動參與者自製的抗爭用品。對於較敏感的藏品,例如警察使用的徽章,來源會保密,以保護捐贈者免受刑責。「物敍」相信物件的重要性和歷史價值並不只取決於「難以獲取」與否,期許打破「文物」必須貴重的普遍印象,鼓勵香港人自發收集暴政與反抗的「歷史證據」。 2020年10月,「物敍」應香港大學學生會的邀請,於校園公開舉辦「格物:反修例運動文物展」巧妙地呼應港大校訓「明德格物」。展出包括寫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的黃色雨傘、寫有抗爭口號的台式飲料店發票、暴動罪擔保書等15組展品。展品分別置於長方形的白箱子內,底部裝置播放簡短的廣東話訪問錄音[註],在幽暗的光線、紛雜而微弱的音量下,觀眾必須俯身細看、側耳傾聽。目前仍可在線上觀展,提供英文介紹以利外國讀者理解展覽脈絡。 文物所關聯的場景,不乏香港市民恐懼與傷痛的回憶,就算未曾身歷其境,影像紀錄的警暴畫面仍在腦海縈繞。海外觀眾則可能需要一些背景解說,例如展品之一的香港鐵路單程車票,是抗爭者為了防止使用八達通卡暴露行蹤。縱觀全展,主題雖沉重,呼應展品的語句卻讓人拍案叫絕,足見策展人畫龍點精的機智。其中,習近平面具附上小熊維尼耐人尋味的對白:「我本來沒有打算把它吃掉,只是想嚐嚐它。」在捐贈者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基礎上,「物敍」根據物件的背景,搭配從歌詞、古詩文、故事書、名人語錄等選取的語句,以含蓄的詮釋手法,帶領參觀者思考物件的意義。 口罩生產商「Yellow Factory(黃廠)」生產印有「FDNOL」(Five Demands Not One Less;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抗爭口號的簡寫,公司負責人被港警以欺詐生產口罩資助罪名拘捕。 年輕被捕者的書信,交代其獄中生活,字裡行間流露對自由的渴求,以及對同路人的勉勵。 在高中畢業照中,學生舉起「五一手勢」,表達「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校方視之為政治敏感的舉動,故以修圖軟件改成其他手勢。 防暴警私自在制服別上的徽章,其中「風林火山」曾見於日本戰國時代的軍旗。展覽期間,有學生記者特意前來捐贈未有搜集到的襟章。   即使在台灣,支持香港社會運動的店家和展覽也曾遭受惡意攻擊,在香港更可能面對人身安全的威脅,例如被指控違反國家安全法。「物敍」發起人Stary在製作預購圖錄時,印刷廠商便因政治壓力而中止與其合作。Stary則毫不畏縮,更打趣地將親中媒體對展覽的負面報導轉貼在Instagram上。不過,為免展品遭受破壞,志工每天關閉展場時皆將展品收起,展覽過程所幸未受干擾,期間更吸引政治、學術界知名人士前來觀賞。 香港當代社會運動文物的民間保存行動可溯源自2014年雨傘運動後,獨立策展人黃宇軒與一眾關注文化抗爭的藝術界人士發起的雨傘運動視覺庫存計劃,特意保存佔領現場的藝術作品。至於「物敍」能持續運作,亦非單靠發起人的熱誠,更有賴文物捐贈者的慷慨支持和一眾志工的不辭勞苦。與此同時,「物敍」正積極尋求在各地展出,以販售周邊產品及展覽圖錄補貼開銷。感謝台灣各界對香港緊張局勢的持續關注與實質支援,也希望將來有機會在台灣或其他地區巡迴展示,長遠也希望尋求博物館保存與舉辦常設展的機會,務求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藏品並了解這段歷史。 當國安法賦予執法者的權限已超越「送中條例」之際,仍有這樣一群有良知的香港人,敢於為公義發聲,以民間力量典藏、保存、研究與展示民主運動文物。正如抗爭歌曲《虛作無聲》所言:「我雖勢弱言輕,決不虛作無聲」。無論當權者如何顛倒黑白,以合理化武力鎮壓的舉措,這些物件將會成為歷史證據的載體,同時展現抗爭者的集體創意、幽默、無私、堅毅等精神。 註釋: 由於捐贈者多為香港人,除了由外籍人士捐贈的黃色口罩以英語旁白,其餘皆為粵語。 展覽相關報導: 立場新聞(2020.10.9)「反修例運動文物展」港大舉行 呈現展品背後沉重故事 曾港深(2020.10.19)「物敍」創立人辦反修例運動文物展「希望大家不會忘記這段歷史」眾新聞:眾聞 香港蘋果日報(2020.10.23)反送中文物展 以敍事延續抗爭 獨立媒體(2020.10.25)【專訪】港大「反修例運動文物展」物敍:運用最後的自由 延伸閱讀: 莊庭瑞、曾沅芷(2017.12.1)當代事件之記憶: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庫之建立。檔案半年刊,16(2),頁32- 41。 袁源隆(2019.9.30)【2014-2019 抗爭創作再進化】黃宇軒:創意作為推動運動的能量。明報周刊:文化。 Amy Qin(2016.5.18)雨傘運動藝術品何處安放,香港面臨的難題。紐約時報中文網:中國。 Yellow Factory 風林火山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