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延續文化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北海道愛努文化博物館與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的啟示
延續文化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北海道愛努文化博物館與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的啟示
作者/攝影:張至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感謝日本吉原秀喜先生提供詳細的資料與書信討論,吳立涵協助翻譯;博物館同仁林佳靜提供的資料與經驗分享、討論。 環境一直是人類生存的基底,也是文化發展的憑藉,唯有永續的環境才會有永續的文化,當代的博物館對於環境意識的覺知,採取不同的實踐方式。本文介紹北海道平取町的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傳統生活空間再生」IWOR構想(「IWOR」是一個愛努族詞彙,意指「傳統生活空間」。)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卑南大溪的河道變遷傳說:引水英雄都古比斯》繪本產出歷程,探討博物館中「環境意識」的實踐樣貌。   愛努文化博物館的人與自然共生計畫 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Nibutani Ainu Culture Museum)位於北海道平取町,是一座保護當地愛努文化,致力於保存、紀錄、展示與傳承的地方性博物館(町立)。愛努族是日本的原住民,大多居住在北海道的北部島嶼。據2017年的資料記載,約有1萬3千名愛努人居住於北海道地區。從歷史上看,愛努人經歷的艱困處境與世界上其他原住民類似,包括日本人的長期殖民統治,政府的同化政策、社區遷移、疾病傳播、人口減少和制度性的歧視等。直到2019年,日本訂定《愛努人促進法》才被承認是日本的原住民族。 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的文物主要來自文化領袖萱野茂(Shigeru Kayano),其推動愛努民族運動,從1950年代開始蒐藏文物,20年間收集了約2千件愛努生活文物,並建立一間小型文物館。在平取町和北海道愛努人協會的支持下,「二風谷愛努文物館」於1972年開幕,該館於1977年移交平取町管理。到1980年末,隨著二風谷水壩建設的進行,平取町計畫在政府資助下建立一個新博物館,於是購買了萱野茂大部分的收藏,並於1992年開設了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館內分為4大區域,展出愛努人的生活、農耕與狩獵等糧食供應方法,以及愛努文化獨特的工藝技術與生活藝術,對自然的信仰與祭儀,以及與北海道自然生態共生的智慧。 2019年8月,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稱史前館)辦理「在地・文化」史前館與日本北海道環境教育工作坊,目的是探討博物館如何投入專業研究之下的知識轉換,協助解決環境議題。在工作坊中,任職於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的吉原秀喜先生分享「北海道平取地方的愛努博物館IWOR構想與愛努文化的環境與景觀」。簡而言之,日本北海道沙流川流域推動的IWOR傳統領域網絡所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共生,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示範場域。在「人與自然共生」方面,重視與自然調和的生活方式,持續可能的「共生開發、地方振興」目標。在「多元民族共生」方面,以愛努族為首,各民族之間相互尊重,共同建構繁榮的社會。在「多元文化共生」方面,尊重各種自我認同、歸屬感與生活方式,讓不同志向或價值都能朝其目標前進。博物館在空間提供、人才培育和愛努族展示上,每一項都參與其中。具體而言,該館推動內部的族群凝聚和社群培力,更向外推廣愛努族文化。 我們發現以上愛努族「傳統生活空間」理念,最重要的是「環境」,透過傳承、學習(學習的場域),讓愛努族傳統的生活文化得以傳承。透過調查、研究(嘗試的場域),讓愛努族傳統的生活文化在當代重現。透過採集、狩獵(取用於自然的場域),取得愛努族傳統生活文化不可欠缺的素材和資源。透過發展、交流(對外傳播的場域),進一步體驗並理解愛努族的傳統生活,進行更廣泛的交流。透過生計、生產(居住的場域),活用愛努族的傳統生活文化,以進行社區營造。唯有保存這些「環境場域」才有「文化復振」或「文化保存」的可能。   史前館與部落族人的兒童繪本計畫 史前館立館宗旨是希望藉由博物館的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和遊憩功能,啟發大眾認識臺灣豐富和多樣的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原住民文化,促進大眾更珍惜、尊重這片土地綿延不斷的自然與文化生命。史前館「環境意識」的實踐是以「環境教育」面向推動。〔註〕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張至善 攝影)   卑南遺址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2014年與2015年,卑南遺址公園與史前館康樂本館分別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遺址公園早在通過認證前,就一直進行環境教育,保存與推廣臺灣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自2005年起展開民族植物的調查、種植與展示工作,提供民眾與部落族人進行文化學習與傳承的場域。館方也彙集調查成果,出版相關的書籍與繪本,如《卑南族的家與植物》,不僅保存部落重要的傳統知識,同時也提供部落學校進行文化傳承課程的教材。除了保存傳統知識外,遺址公園也結合專家學者、部落耆老及文化教師,辦理傳統生態知識的推廣活動,不僅讓一般民眾有機會認識在地文化與知識,部落族人也透過參與相關的推廣課程,進一步學習並增進對自我文化的認同。 《卑南大溪的河道變遷傳說:引水英雄都古比斯》是2013年出版的一本兒童繪本,繪本籌備近一年,調查、紀錄卑南遺址周邊部落的傳統地名、空間記憶,講述部落祖先都古比斯為了族人生活,奮勇前往卑南溪(今卑南鄉嘉豐村附近)三度引水的故事。經過與耆老多次討論後,與南王國小六年級「傳統生態智慧環境教育課程」結合,多次進行現地踏勘、耆老訪談,最後由部落畫家陳冠年繪製完成。這個故事反映部落祖先的環境觀,讓後代子孫了解卑南大溪的地理環境與多變特性。學生們在自然環境的探訪學習中,結合文化意涵與耆老智慧,啟發對土地的情感,並發展出在地意義,走在這裡就像和祖先同行。 《卑南大溪的河道變遷傳說-引水英雄都古比斯》繪本(張至善 攝影)   只有環境長存,文化才能延續 二風谷愛努文化博物館所提出的「傳統生活空間再生」IWOR構想,期待地方博物館是發動傳統生活空間計畫的樞紐,負責傳統領域相關的人才培育、整備各種傳統領域核心的文化設施,並善用傳統領域進行教育、開發、交流等相關事業。史前館則是以環境教育結合地方學校、社區,讓參與的部落族人能有進一步學習並增進文化認同的機會。史前館《引水英雄都古比斯》繪本具有藝術創作與傳統環境知識、生態教育等多重意義與價值,引導人們思考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也為部落文化永續發展另闢途徑。我們看到在地社群、居民參與是當代博物館「環境意識」實踐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兩個例子在實踐中重視原住民的環境觀,標示出人在環境中的位置,人類並不在環境之上,而是在其中,唯有環境長存,文化才能延續。 註釋: 中華民國行政院環保署於中華民國99年6月5日所頒佈之環境教育法。「環境教育」是指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
2021/05/05
由博物館帶動的可持續未來
由博物館帶動的可持續未來
撰文: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全球人口目前每年消耗相當於1.6個地球的資源,博物館作為保存歷史、放眼未來的非營利永久性機構,在氣候變化、地球資源日益短缺的當代,永續發展成為博物館必須思考的課題。「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又譯永續性)係指平衡環境、社會、經濟三方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   1980年「國際自然暨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於「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支持下所發布之「世界自然保護大綱」將「可持續發展」提升至國際合作的層面。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專案報告,首度於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提升至全球,呼籲各國關注環保議題。1992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在巴西里約召開,155個國家簽署《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顯示國際間合力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此後各政府推出資源節約措施,例如:日本2004年提出3R廢棄物管理策略—減少使用、重覆使用、循環再造 (Reduce, Reuse, Recycle)。   2015年聯合國一致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具體訂定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17 SDGs),全體195個成員國簽署《巴黎協定》,訂立明確的減排目標。表明各國領袖決心在世界各地消除貧困與饑餓;消除國內和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建立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會;保護人權和促進性別平等,增強婦女和女童的權能;永久保護地球及其自然資源。亦決心創造條件以實現可持續、包容和持久的經濟增長,讓所有人分享繁榮並擁有體面工作,同時顧及各國不同的發展程度和能力。2017年於科學中心世界高峰會(SCWS)發表《東京宣言》,作為全球科學中心及科學博物館響應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依據。  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來源:UNESCO 博物館界的環保的風潮則由21世紀開展,各地的博物館協會成為博物館永續的主要推手。2003年澳洲博物館協會(Museums Australia)編寫《永續發展:博物館及美術館政策與實踐指南》; 2013年美國博物館聯盟 (AAM) 推出《綠色博物館約章》(Green Museum Accord),並於2014年每年頒發「可持續發展卓越獎」(Sustainability Excellence Award, SEA)予美國境內表現出色的館所。英國博物館協會 (MA) 及澳洲博物館及畫廊協會 (Museums Galleries Australia) 亦推動博物館綠化計畫,並進行研究調查、整理相關專題文章及提供參考案例,以鼓各館實踐環保。昆士蘭博物館及畫廊協會 (Museums & Galleries Queensland) 則推出聰明管理者 (Clever Custodians) 計畫,提供針對性的線上資源,倡導中小型館在行為、建築、環境、照明、展示、設備等方面提高能源效率。  比起網路平台更直接的方式,是透過館際經驗分享,集思廣益、激盪博物館環保新思維。2010 年歐洲登錄員會議 (European Registrars Conference) 以Bein’ Green為主題,讓來自歐州各地的與會者展示所屬館所的綠化策略,進行環保方案競賽,最終由英國的泰特美術館 (Tate) 的隔間板方案勝出。Tate以金屬架支撐木板構成「牆壁」代替傳統展櫃,可重覆使用的隔間板能因應每次特展的空間需求靈活分隔展廳,視覺效果幾可亂真,也能確保藝術作品展示的安全性。其餘三個入選方案包括:綠色博物館建築規劃、可控制微氣候以及重覆利用的展品運送木條箱、展示架流通平台,類似的地區及國際性交流,有助啟發各館找出合適自身條件的環保措施。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作為全球博物館界的代表,致力建立協作網絡,促進博物館以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2018年成立「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Sustainability),以協助 ICOM及其成員博物館思考如何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巴黎協定》。冀博物館通過氣候變化教育及倡導社區賦權以提高公眾意識,並支持研究、知識生產及資訊傳播,從而實現社會正義及公平的經濟交流,以確保地球環境安全宜居為長遠目標,工作小組將於2019年日本京都舉行的第25屆ICOM會議上提出相關建議。此外,ICOM 亦透過年度活動推廣環保,201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以「可持續社會」(Museum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為主軸,強調博物館在永續議題上的關鍵角色; ICOM國際城市博物館典藏及活動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llections and Activities of Museums of Cities, CAMOC) 2018年6月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年會以「城市博物館的未來」為主題,探討城市與博物館的永續議題。  改繪自:英國PLB展示設計公司「可持續展示設計:博物館綠化策略」簡報 隨著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從傳統的典藏研究功能,轉為以展示教育為主,特展的舉辦日益頻繁,運輸、佈、拆展往往造成資源損耗。要成功落實可持續的理想應的每個流程著手,並因應各館的條件調整準則,訂立長遠可行的作業模式,促進取之有道、物盡其用、減少廢棄、善用資源的良性循環。英國PLB展示設計公司 (PLB Projects Ltd) 提出「可持續展示循環」,建議從展覽籌備開始便把環保納入考量,包括盡量選用可復原重用的展場佈置物料 ; 按展品的特性選擇安全簡便、節能減碳的包裝物料及押運方式 ; 展覽期間妥當使用與維護 ; 並在展覽結束後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減少及妥善處理棄置物。  作為知識的啟發者及社會發展的領航者,博物館應帶領民眾改變以往的對環境造成破壞的生活模式,並積極捍衛人與自然物種的生存權利,舉辦主題特展為主要策略之一。英國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 2010年策劃「可持續的未來(Sustainable Futures)」,展覽分為五個單元:城市、能源與經濟、物質性、糧物、創意公民,透過原型、樣品、產品及影片展現前瞻未來的設計概念,並探討當代設計師角色的轉變。推動環境教育以科學博物館尤其顯著,香港中文大學2013年成立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採用多媒體互動覽延結合展伸活動,如校園生態導賞、綠化設施參觀、「升級再造」工作坊等,鼓勵參與減碳行動及實踐綠色生活。臺灣方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近年製作批判空氣污染問題的特展,包括2014年調查彰化六輕石化廠汙染危害村民健康的「南風攝影展:台西村的故事」 ; 以及2018年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的「島嶼浮塵 PM2.5視界」,從科學研究出發,融入藝術創作的表達,反思公共空間呼吸權利,呼籲觀眾將知識轉化為行動。   推動可持續發展社會未來發展的不容忽視的趨勢,亦可作為推廣教育的一環,期待未來有更多博物館能在提高環保意識方面的擔當示範角色。誠然,環境友善業務涉及資源分配、人員編制、改變固有思維和習慣等,無論是國內外博物館,要有效推動不能單靠個別館員的熱心,管理階層必須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推動各種展⽰和活動的必要考量,訂立明確可行的原則,融入館的發展政策,才能為各部門推動提供誘因。    延伸閱讀 AAM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 blog (2018.10.1) The Future is Climate  ICOM News (2018.9.11) ICOM establishes new working group on sustainability  賴瑛瑛 (2015),永續社會中的博物館    ♦本篇專文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