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聽!是甚麼「風」在唱歌?臺史博「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
聽!是甚麼「風」在唱歌?臺史博「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
作者:陳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陳毓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未出嫁,見著少年家......」,當這段柔和而熟悉的旋律響起,你是否會情不自禁地跟著輕聲哼唱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2023/7/13-2024/1/1),以鄧雨賢譜曲的〈望春風〉為題,連結與聲音、音樂相關的館藏,一窺不同時代背景下歌曲乘載的記憶、意識形態與鄉土認同,呈現聲音史料的多元面相。 「音樂」作為一種聽覺文化的敘事類型,不僅拓展了理解歷史的方式,也是當代博物館推展公共史學的媒介。本文將從展覽的文本、空間、聲音與物件切入,輔以策展人黃裕元的專訪,剖析展覽敘事手法,揭開詞曲創作者、歌手和聽眾的互動關係,「聽」見不一樣的臺灣文化史。   從音樂到展覽:聲音史料的具象化 步入燈光幽暗的展場,觀眾恍若來到時光舞廳內。「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展場以「圓形舞池」為中心,由內向外拓展。在敘事安排上,策展人黃裕元羅列多個與流行歌曲相關的關鍵字,以「文物跟著主題走、聲音跟著時間走」的策略,規劃開放式的參觀動線,再逐步聚焦於五大展示子題:韻律、心動、國家、明星、鄉愁。藉由不同時期的物件和旋律,交織出歌曲背後豐富的歷史層次。外圍的展板以1930年代〈望春風〉的誕生為起點,將文本結合音樂編輯軟體,在展板上巧妙呈現歌詞用字隨著時間軸演遞的歷程,觀眾也可以自己切換兩側旋鈕,聆聽各種版本的〈望春風〉。 展板設計扣合音樂主題,加入與相關的設備概念。(陳毓庭 攝影) 展覽中央的「圓形舞池」,上方懸掛大型定向喇叭,同步播放七種風格的〈望春風〉,搭配投影在地上的動態影像,將節奏、音符、歌聲與視覺結合,既避免音場互相干擾,又使空間充滿旋律主調。展覽也運用大量的樂器、家具、媒體技術和館藏物件,使得展場的空間敘事更加生動細膩,如:中央的「韻律」展區以落地玻璃房間內的真實樂器和錄音設備打造出樂隊錄音室的環境;「鄉愁」展區則使用真實的沙發、客廳矮桌、報紙等元素,邀請觀眾坐下細細閱讀展示文字或影像,共組成家中「小客廳」的情境。此一展示手法,不僅具體再現音聲歷史的知識,亦把過去的事物經由現代技術重新詮釋,營造出強調真實感的情境式氛圍。 展區內的黑膠唱片、錄音帶與光碟,呈現不同的時期和技術下如何保存共同的聲音記憶。(陳毓庭 攝影) 「韻律」展區運用多種樂器、│錄音設備等還原樂隊錄音室的情境景象。(陳毓庭 攝影) 「鄉愁」展區採用觀眾熟悉的家具物件,營造出具有溫馨感的一隅。(陳毓庭 攝影)   望春風作為一部文化史 〈望春風〉宛如一部文化史,從1933年傳唱至今,在不同時代氛圍、社會脈絡中發展出多種版本,譜寫九十年來的臺灣故事。展覽首先以「心動」一詞帶出〈望春風〉的創作背景:作詞者李臨秋在淡水河邊散步時,引發其欲透過歌詞表現女性無法自由戀愛之心境。展覽也從「愛情」意象延伸,呈現各版本〈望春風〉如何反應不同時代的愛情觀。 日治時代新歌劇《望春風》為李臨秋的編劇作品,講述一對情侶勇敢追愛、奮發向上,最終獲得女方父親的祝褔,修成正果,為一齣愛情喜劇,展覽輸出新歌劇的歌詞本予觀眾翻閱閱讀。(陳安 攝影)   接著,展覽以「國家」為題,講述〈望春風〉如何在臺灣的不同政權與國家認同下,作為動員人民的樂曲。展板上可見「五色の旗」(五色旗,指滿洲國國旗)、「仰ぐ陽に」(仰望的太陽,意指日本),呈現中日戰爭下,殖民政府將〈望春風〉改編為時局歌(註釋1)〈大地在召喚〉,號召臺灣人投入滿洲國拓殖工作之時代背景。展區一角則以不同物件訴說1970、80年代起民主運動中,〈望春風〉如何召喚人民的本土意識與認同。邱垂貞的吉他、口琴,象徵其於美麗島事件中,演唱當時為禁歌的〈望春風〉以引發人民的響應;由洪哲勝創辦的全美台灣同鄉會刊《望春風》則為海外臺獨運動的重要刊物。  1960年代,〈望春風〉曾遭到查禁,展覽中展示的黑膠唱片上可見查禁註記與音軌破壞的痕跡。(陳毓庭 攝影) 「國家」展區以美麗島事件關鍵人物邱垂貞之物件和出版品,講述臺灣民主運動的本土認同。(陳毓庭 攝影)   除了愛情、國家等敘事,策展人黃裕元認為明星也成為一種時代標誌,〈望春風〉多種傳唱版本塑造了的多位名人、偶像故事,因此便以「明星」為題,以唱片展示呈現多位歌手所演繹的〈望春風〉,並展出文夏的表演服,以及鳳飛飛的人形立牌,象徵兩位歌手的版本為許多臺灣人記憶中的歌聲。 「明星」展區以歌手和粉絲的個人物件收藏,呈現出雙向的互動關係。(陳毓庭 攝影) 此次展覽蒐集了多位歌手演唱的〈望春風〉,以及不同知名人士與〈望春風〉的關聯故事,收錄於「明星」展區中的互動面板供觀眾聆聽。(陳毓庭 攝影)   在「韻律」展區中,輪流播放純純、文夏、紀露霞動態影像。策展人黃裕元表示,這三位歌手當年的表演都未有影像資料留存,所以他嘗試利用AI演算法的合成和修復技術,作為想像、再現歷史景象的工具。同時增加展覽的趣味性,從,反映出策展人透過挑選聲音史料素材的專業眼光,重新創造與不同歷史時空的連結。在最後一個展區,則回到鄧雨賢與故鄉芎林的故事,搭配耳熟能詳的〈望春風〉旋律,以「鄉愁」作為臺灣人的共同情感和記憶來收尾。 透過AI技術將明星歷史影像拼湊出動態的記憶畫面。(陳毓庭 攝影) 當「音樂」成為符號 環繞於展場中的不同版本〈望春風〉,音樂的曲風、樂器也是反映不同時代脈絡的符號。如被改編為軍歌的〈大地在召喚〉中,前奏響亮的小號聲,輔以中、低音銅管所吹奏的進行曲節奏,反映當時的戰爭背景,以及殖民政府以流行音樂建構國家認同的意圖。1950年代,隨著冷戰爆發,美國加強對台政策以圍堵共產勢力,美式文化也同時被引進台灣,爵士樂因此成為大眾流行樂曲。展場也播放了1957年由鼓霸大樂隊詮釋的〈望春風〉,由薩克斯風吹奏的快速音群、大提琴的撥弦聲以及小鼓的輪奏聲,搭配本土爵士歌手藍茜的輕快歌聲,塑造了帶有爵士風格的〈望春風〉。 薩克斯風為爵士樂中主要的使用樂器,「韻律」展區以薩克斯風組來象徵鼓霸大樂隊所詮釋的爵士樂版〈望春風〉。(陳毓庭 攝影) 音樂是開啟記憶的鑰匙,可以喚起心中的歌聲,讓觀眾透過旋律走進歷史時空,體會未經歷過的年代氛圍。透過多種版本的〈望春風〉,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進行世代交流,開展過去與現在的對話。   結語:博物館歷史學下的音樂史觀 臺史博長期推動「博物館歷史學」,從公共史學的角度關注文化史、生活史、性別史等面向,並以物件、書信、圖像、地圖、音樂等作為史料,開啟理解歷史的多元道路。其中,音樂也作為素材,應用於臺史博的典藏近用、展示內容與教育推廣,發展臺史博獨特的音樂觀。 策展人黃裕元分享道,在聲音史料的研究上往往會跨及不同領域的討論,如音樂學、社會學,反映出蘊藏在音樂之中的多元觀點。「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透過音樂的歌詞、旋律、樂器、歌手與相關物件,輔以音樂史之觀點,呈現〈望春風〉所反映臺灣不同時代的文化切面與歷史脈絡。不僅開啟歷史與音樂的對話,也藉由音樂召喚大眾記憶,訴說各個時代的臺灣故事。 註釋: 註釋1:指鼓舞軍情之愛國歌曲
2023/12/19
最新典藏實務應用三大看點!2023「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紀實
最新典藏實務應用三大看點!2023「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紀實
  作者:李淇加(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自2021年起舉辦,今年為第三屆,以「軟硬體環境規劃與改善」為主題,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共同合辦,且以線上直播的方式,擴及更多博物館工作者。延續往年以博物館典藏管理和保存維護工作人員實務經驗出發,擴大典藏相關業務的討論,並提出問題與解決方案,促進館際之間實務和理論上的交流。 2021年首次討論如何運用新科技與網路資訊,進行新型態的管理工作,圍繞在「物件」與「資訊」兩者間。去年(2022)則著重於 「管理制度與程序」包含蒐藏政策、審議、 登錄編目、整理、修護、數位化、藏品流通、庫房管理等各項典藏工作探討。 本次論壇三大方向為:典藏核心、資訊系統、硬體設備概括,包含八篇發表文章,涵蓋藏品標記、盤點、典藏管理系統、藏品檢索、數位典藏、庫房櫃架及保存維護等。因應人工智慧(AI)爆發被普及與應用的新時代,博物館如何結合科技,落實規劃有效的執行方式,將實際工作進而學理化,從此次論壇點出的新視野中可以洞見。   看點一:影像辨識技術輔助藏品盤點 我們每天使用的手機臉部解鎖系統,也可以運用於博物館藏品盤點?近年商業市場中,許多物流公司已經在倉儲盤點、進出貨中導入人工智慧(AI) 影像辨識系統,取代傳統的人工或 RFID 無線射頻識別標籤運作,大幅縮短人力與時間。而博物館如何運用相同邏輯,流暢、精確且省力地,進行藏品的盤點與控管呢? 臺史博典藏近用組分享於2022年開發結合影像辨識,以YOLO v5 偵測演算法盤點藏品的模型及設備。把即時拍攝的多件藏品影像,放入AI模型轉換成數位特徵值後,再與資料庫其他藏品參數進行比對辨識,確認藏品身份。挑選特性為「立體且相似性較高」的一系列「粿印」作為測試對象,無疑地AI比人眼辨識能力高、速度更快,但還是會有效果不佳的情形,張鈞傑專案助理說明可能與藏品顏色深淺、拍攝環境光源、角度不同、以及解析度差異相關。影像辨識現階段尚未達到百分之百的信心水準與準確率,因此建議還是以輔助為主。 影像辨識系統針對「立體且相似性較高」的一系列「粿印」進行辨識。圖片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近用組 與談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管理組林熙芸技士與觀眾熱烈回應,除了針對研究細節的疑問外,皆共同提出通用圖像資料庫的討論。例如,盤點過程中的影像,是否可能同步彙整到其他業務也能使用的資料庫;或是入庫前建制的圖檔與典藏數位化的3D攝影,可否變成資料庫的數據等延伸議題。擁有超過萬件藏品的大型博物館裡,為了減輕人力配置與提升輔助科技效率,兩者間的調配是需要不斷嘗試的過程。   看點二:資訊系統改善更貼近使用者 此次論壇議題環環相扣,回應上述提到的資訊系統運用,接續的兩篇研究著重如何讓博物館內部人員,更駕輕就熟使用大量數位資訊,及如何建置更完善與易操作的系統。 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王勁之研究助理提出,館內考古類、自然史、民族學三大類型藏品以專業學術名稱命名,人員查找時,可能會因其非館員的專業領域而產生侷限性。但全面性的回溯調整資訊系統,影響層面太廣泛且成本過高,評估後決定從搜尋工具下手改善,將「單一查詢框」的檢索範圍指向非單一編目欄位,並鼓勵館員善加利用「關鍵字」及「藏品描述」編目欄位,以修正幅度最小的方式解決問題。與談中,臺史博典藏近用組張淑卿組長對此回應,系統使用上明顯有進一步的改善,但藏品名稱還是沒有被解決。藏品名稱相當於藏品辨識度,能否留存百年後還具指標性需進一步思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藏品查詢資訊系統。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   接續,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吳紹群副研究員,從資訊尋求行為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著手,思考典藏管理資訊系統發展方向。他以內部人員典藏管理系統核心使用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統計與分析認為使用者高度仰賴視覺性資料,但系統之中的影像品質有限,使欲者仍有接觸「實物」的需求。另一方面,研究員查找資訊上困難點在於,藝術史內容在不同情境下詞彙應用會有所差異,或是資料源型態複雜、分散各地等。研究建議,博物館系統有強調圖像、重視文化實物、瀏覽需求特性,不能以字典式或檔案關係的思維去發展;未來可以朝連結其他資訊源,或是整合查詢發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資料系統。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看點三:硬體設備購置、評估與永續 今年518博物館日聚焦永續性與健康福祉,國內博物館典藏專業與此呼應,步步朝向實踐永續與淨零排碳的運作模式。臺史博典藏近用組張銘宏研究助理,以典藏庫房櫃架永續性為主題進行發表,研究彙整不同材質的櫃架所產生的碳排放、耐用年限、荷重安全與日常維護,提供博物館評估櫃架設置時的永續策略參考依據。 通往更永續的未來:當博物館邁向淨零排放之路 國際文物保存相關協會(IIC、ICOM-CC等,詳見注釋1)長年關注博物館降低耗能及碳排放議題,提出適當的環境控制,減緩氣候變化。最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近用組陳廷語專案助理、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吳牧軒與游雅涵專案修護師發表的〈臺灣地方文化館舍藏品保存微環境應用可行性初探〉即奠基於此,討論地方文物館舍雖受限人力、空間、經費等資源,但若創造穩定的微環境,就可提升及改善藏品保存之效用。 三種微環境保存效用研究結果,其中使用紙質無酸保護盒,可使空間溫度變化最小,相對濕度變化最高;利用聚丙烯製無膠條整理箱,則溫度變化最大,相對濕度比起前者變化也較大;攝影防潮箱的效用,相較前兩者,溫度變化居中、相對濕度波動最小。然而,科工館蒐藏研究組林仲一主任,與南藝大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吳盈君副教授皆建議,控制藏品微環境保存效能雖重要,但仍需努力減少整體庫房環境的溫濕度波動。   乘著科技力量改善典藏未來 本次論壇的研究發表著重最新典藏資訊系統、硬體設施的探究,但透過與談人及觀眾的討論,可以理解如何使博物館工作者有效運用典藏系統與設施,也是不可忽略的面向;此外,典藏專業也應被納入博物館界永續性討論中重要的一環。透過跨館際的交流、典藏實務人員共襄參與,為達成智慧博物館的目標齊心努力,進而典藏璀璨的歷史、創造無限的未來。 註釋 註釋1:國際文物修護學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Artistic Works,簡稱IIC;國際博物館協會保存維護組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Conservation,簡稱ICOM-CC。
2023/12/14
臺灣故事整理術:專訪臺史博《觀・臺灣》前主編陳涵郁
臺灣故事整理術:專訪臺史博《觀・臺灣》前主編陳涵郁
作者: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走進專訪會議室,大桌上擺放2009年創刊至今的《觀・臺灣Watch Taiwan》,相疊起來高度不過三十幾公分,其中卻承載無數臺灣歷史與地方故事,以及幕後作者、編輯群難以計量的繁瑣流程與揮汗心力。刊物之後,是一位帶著書卷氣息、神采奕奕的女性——《觀・臺灣》第十期至第五十五期主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簡稱臺史博)陳涵郁助理研究員。 參與了刊物的改版與更名,陳涵郁見證《觀・臺灣》創刊的近十五個年頭。以臺灣史為核心,《觀・臺灣》除了提供多面向的歷史研究、地方故事,也肩負推廣臺史博的重要使命。究竟,博物館刊物如何呈現不同觀點的臺灣故事?她又怎麼從五花八門的歷史材料中,挖掘具人情味、生活化的主題? 《觀・臺灣》以第十九期作為刊物改版分水嶺,自此之後致力於開創刊物獨特的美學風格。圖為第四十七期「島與島」,採用難得的橫向封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相遇《觀・臺灣》,從博物館工作開始 談起與《觀・臺灣》的淵源,陳涵郁笑稱是在臺大人類學系胡家瑜教授的課堂中,發現對博物館的興趣。爾後,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博物館展示組(今北藝大博館所前身)就讀,畢業後首先任職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製作考古主題的數位互動網站;再進入臺史博的公共服務組,於《觀・臺灣》第十期左右開始接手,持續編輯到第五十六期,也另負責特展推廣、出版品經銷、臉書經營等任務。陳涵郁表示她的博物館工作經驗,就是將博物館研究資料「轉化爲大眾能理解的內容」。然而,這究竟是怎麼進行的呢?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館中的田野調查,讓歷史走入生活 作為臺史博推廣刊物,《觀・臺灣》主題與內容一方面與臺灣歷史密不可分,也必須與臺史博有關聯性。陳涵郁提到,編輯工作總是致力於發現新鮮且生活化的議題,非常需要具備觀察和搜集資料的能力。除了從特展主題、館內藏品故事、茶水間閒聊搜集材料,也可以觀察社群媒體時下流行的「哏」,都是發展主題的各種方法。 「看有什麼材料,就炒新的菜出來!」,當刊物主題配合當期臺史博特展時,則會透過轉化,讓兩者之間不過度重複。例如,配合「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2018.11.1-2019.11.03),第三十九期《觀・臺灣》反其道而行,以「不想上學」為題,從「為甚麼要上學?」探討近代教育的開展與變化。 《觀・臺灣》專欄「魔幻時刻」探訪街頭小店隨著地方歷史一同脈動的記憶。第三十九期配合主題「不想上學」,發掘文具店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觀・臺灣》也會利用專欄,延伸博物館藏品的內容與議題,發掘生活中食衣住行的臺灣歷史。例如專欄「本季片單」以片單向觀眾推薦電影,呈現電影中的歷史故事;「魔幻時刻」探訪街頭小店與地方歷史一同脈動的記憶;而「復刻食譜」則藉由實際烹煮,再現日本時代《臺灣日日新報》的食譜。上述處處可見歷史多元面向的探索,陳涵郁強調,選取與發掘題材的關鍵便是回到博物館核心特質——從藏品中發現議題,才能把歷史帶進觀眾的生活當中。 《觀‧臺灣》專欄「復刻食譜」,編輯團隊重新還原日本時代《臺灣日日新報》上的「金鑲冬冬」食譜,重現過往的美食滋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觀・臺灣》第五十二期專欄「本紀片單」,配合當期以算命文化主題「好命這邊請」,以「命運─人性終極的試金石」為題,與讀者分享命運相關的電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以封面說故事:設計巧思再現歷史 在《觀‧臺灣》平面設計上,也可窺見轉化歷史元素、貼合刊物主題的作法,並透過與不同類型設計師合作,塑造刊物具有辨識度的視覺風格。談及封面設計,陳涵郁指出將某個時代、歷史事件視覺化的過程,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尤其「如何透過視覺,如實反映這段歷史?」,雖然能透過文獻資料與典藏發掘創作元素,過程仍必須與設計師來回溝通,確保設計師理解每期刊物想傳達的概念,同時注意轉譯後歷史元素的正確性。 以第四十四期為例,仔細看封面的「竹林」,實際上是設計師黃耀霆巧思轉化的數把「槍管」,直接反映刊物主題:探討1895年甲午戰爭下,臺灣人所遭遇的處境及歷史情勢。當時人們躲在竹林中作戰,一根根狀似竹子的槍管,則是從槍枝文物與老照片中轉譯,象徵戰爭與侵略。 《觀‧臺灣》第四十四期封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推廣知識與行銷博物館,一魚兩吃! 「得獎是一個增加能見度的方法。」 陳涵郁認為,當前紙本刊物在網路媒體快速發展下,越來越不易生存,相對也越來越競爭。因此在製作刊物的同時,不可忽視社群媒體經營,必須時刻思考增加曝光度、觸及率的方法。她笑稱自己也時常為此絞盡腦汁,從訂定主題、選擇文章與設計的面向,不停尋找能彼此平衡、創造多贏的長遠規劃。 從《觀・臺灣》獲得金鼎獎的過程[註1],可以發現陳涵郁對於刊物製作與行銷手法並進的思路。2019年報名金鼎獎時,便有目標性的設計標案、確立準備時間發行電子書,最終順利獲得2019年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獎。她表示藉由報名金鼎獎,可以觀察目前同類型的刊物具備怎麼樣的特質與潛力?也可以瞭解《觀・臺灣》對於大眾是何種存在。更重要的,「得獎是一個增加能見度的方法!」,獎項殊榮連帶而來的訊息,也能擴及更多大眾,推廣《觀・臺灣》。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想成為編輯嗎?你可以⋯⋯ 回顧11年來的編輯經驗,陳涵郁微笑表示,維持刊物內容的豐富性除了館內同仁協力,也仰賴館外的編輯、設計師、作者及插畫家的眾多合作,因此,多認識優秀的作者及插畫家、關注作品特質,是編輯工作的關鍵之一。理解同類型刊物的特質並關注重點議題,同樣必不可少。藉由一次次的發想,團隊從而理解自身刊物的定位,並捕捉未來發展的面向。另一方面,編輯也必須把關圖像與文字內容的正確性,才能將正確的內容如實的傳遞給讀者。 《觀‧臺灣》也肩負推廣臺史博館內業務的任務,圖為第四十五期利用漫畫形式,向讀者說明藏品進入博物館前的文物評估作業流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結語:臺灣,有本博物館刊物 談及對於《觀・臺灣》的期待與想像,陳涵郁指出目前《觀・臺灣》很注重人的故事(例如專訪女性故事的「女人本事」專欄),她很期待未來能更強調從「物件」出發,探詢物件中的風景。由於博物館藏品對於大眾而言,總是較為困難、遙遠的存在,若是讀者打開《觀・臺灣》同時,也能如同走進博物館一般,理解物件知識性的用途、發現典藏文物的不同面向,想必也能為提供讀者更多認識博物館與典藏的方式。 《觀‧臺灣》第五十四期「怪談」的封面故事,以臺史博典藏品切入背後的臺灣歷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觀‧臺灣》第五十五期「成為幫助別人的人」之「女人本事」專欄採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   此外,陳涵郁指出當前《觀・臺灣》以關注臺灣歷史為主,但她期待或許可以跳脫臺灣歷史範疇,呈現「觀世界」的觀點,讓讀者理解同時代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也希望能邀請更多不同類型的作者,或發展英文翻譯版本,提供外國人理解臺灣史的管道,藉此讓更多人知道「臺灣,有本來自臺南的博物館刊物」。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 註釋1:《Watch Taiwan 觀‧臺灣》曾獲2019第43屆金鼎獎 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獎、2021第45屆金鼎獎 優良出版品、2022第46屆金鼎獎 優良出版品。
2023/06/28
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作者: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每當一首歌曲響起,都能夠召喚出每個人心中的某一個時代、某一段記憶,透過節奏、歌詞,聽歌與寫歌的人相互共振及共情。因著「聲音」能夠引發共感的特質,當代許多展覽也透過展示聲音,為觀眾提供更豐富的觀展體驗。然而,我們如何展示無法以肉眼直接看見的「聲音」呢?又如何透過展示音樂再現歷史? 本次專訪人物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稱臺史博)副研究員——黃裕元,長期深耕於臺灣歌謠歷史研究,並參與多項音樂展示的策劃,透過音樂再現歷史,包括在臺史博展出的:「聽!臺灣在唱歌:聲音的臺灣史特展」(2016)、「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2021-2022)。藉由黃裕元分享探索聲音研究的歷程,也為我們揭開博物館如何透過展示音樂與觀眾「共享」聲音。 臺史博副研究員黃裕元。(郭冠廷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臺史博2.0藍圖揭曉!專訪張隆志館長,談升格後的未來規劃與願景   從「聽來的」臺語老歌,到聽臺語老歌如何來? 大學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黃裕元,理工背景與當前的歷史研究工作乍看大相徑庭,然而,回顧他對於音樂的興趣,與音樂相遇的契機,源自於他對聆聽臺語歌曲的喜好。在訪談中黃裕元指出「人為什麼會為音樂著迷呢?影響的因素皆關係到人的感覺與律動等,而觸發這些的首要媒介都是『聽來的』」。在電台音樂中黃裕元開始注意到「這首歌的歌名會是什麼呢?」揣懷著對於「聽來的」臺語歌曲的好奇,也開啟黃裕元開始慢慢發掘音樂的內裡。 談及他逐漸深入對歌謠研究的歷程,可以追溯到大學時期,受到野百合運動的影響,當時開始興起許多本土文化主題的大學社團,黃裕元則加入臺灣歌謠研究社,主持地下廣播電台、介紹臺語老歌、訪談詞曲創作者。藉由這些訪談與紀錄的經驗,也引發往後在研究所對歌謠考證學的興趣。直至博士班他則將「唱片」帶入研究領域中,如日本時代流行歌。在探尋聲音的過程中,也促使他不斷地深化歌謠研究的視閾,從起初電台中「聽來的」臺語歌曲,逐步轉變為紀錄、思索歌謠如何而來?又為何而唱?   「聲音」作為一種研究歷史的取徑 談起聲音作為一種歷史研究的材料,黃裕元首先談起目前臺史博的音樂典藏,包含田野錄音、唱片、流行歌、戲曲、笑詼(如爆笑劇、講笑話等)。其中以臺語為內容的典藏居多,客家語與原住民族語的蒐藏與研究相對較少,這與目前可掌握的研究領域有關,他指出若不解讀與紀錄這些聲音材料,所面臨的難題即是聲音、歷史與文化的流失,也反映聲音資料紀錄的重要性。而聲音如何轉譯為文字也是一個新的領域,這些「被紀錄的聲音」可以與文獻進行交叉比對,深入其傳播的現象,也是理解歷史的關鍵材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建置的「臺灣音聲100年」資料庫。(臺灣音聲100年 網站截圖)   黃裕元並指出傳統歷史留下來多是執政者、主流群體的書寫,而這些歷史文獻資料經過層層轉譯,可能會被各時代的研究者誤解,或是有著與事實相異的歷史詮釋。然而,「聲音」則可能具有不一樣的可能性。聲音之所以可以是研究材料的創新,在於聲音往往伴隨著更多的資訊與內容,包括歌唱者的情緒、時代的鄉野故事、民俗文化,及樂器、樂理與風格的時代性與運用技巧等。因此,聲音作為歷史研究的材料,或許是一個能夠脫離傳統歷史敘事的取徑,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展覽當中呈現歷史多樣面貌的錨點。   展示聲音?看見聲音中的人生百態 談及展示音樂的方法,黃裕元則指出其方式眾多,展示目的也會因展覽主題、內容有所不同。歌曲的使用,能夠引發觀眾的聽覺記憶、聯繫情感。他認為展示音樂首要考量是:「聲音的使用在展覽當中如何創造多元感官的良好效果,並與空間媒合,使觀眾更易吸收展示內容。」他並以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作為案例。如展區「新秩序下的苦悶與夢想」,展現日本時代林立的娛樂場所,其中咖啡廳的展示空間,可見1930年代起臺灣第一批本土音樂的黑膠唱片,這些本土音樂許多在日治時代末被更改為軍歌,使臺語歌曲很快落寞,而聲音的展示則以留聲機播放著日語歌曲,使觀眾在進入空間時能連結與感受日本時代的兩種情境:大眾娛樂及本土文化被政府所箝制的困境。 「新秩序下的苦悶與夢想」展區。(郭冠廷 攝影)   展示聲音除了作為感受時代的氛圍,或作爲聯繫記憶的媒介外,也可以是呈現歷史事件代表性的證物,為觀眾提供理解歷史的新觀點。例如,常設展「走向民主這條路」展區,都市原住民的內容,透過播放原住民族進入都市生活後所創作的歌曲,使觀眾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理解原住民族在戰後面臨經濟發展衝擊所遭遇的艱難處境。如同黃裕元所指出,聲音有時候可以反應比較弱勢的、地下的聲音,常常會是大眾不公開表示的心情與主張,歌曲因為這個特質的存在,也恰恰使得我們能夠在其中窺見多樣面貌的人生百態。 「走向民主這條路」展區,以子題「社會力的爆發」描述艱苦工作的流離之音,並呈現都市原住民的生活困境,觀眾也可拿起聽筒聆聽當時原住民創作的歌曲。(郭冠廷 攝影)   不能只有我聽見!展示音樂的新嘗試 聲音與聽覺感受密不可分,也促使展覽嘗試以不同的工具呈現音樂。然而,談起如何使抽象地音樂更具象化?也是展示音樂非常艱鉅的挑戰之一。黃裕元指出,除了在視覺設計上需要與策展團隊溝通外,也可以透過與新技術的結合,為展示音樂提供更多有趣的可能性。例如,常設展展區「新秩序下的苦悶與夢想」,談及殖民教育的內容中播放著《水牛》一曲,透過留存的樂譜與歌詞,並播放邀請虛擬偶像歌手初音未來(初音 ミク)老歌新唱的影片,為展覽提供新的展示手法,吸引新世代觀眾重新聽到過去的聲音。 臺史博常設展中的《水牛》一曲,邀請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演唱。(郭冠廷 攝影)   相遇知音分享會!歌謠研究的當代連結 除了透過音樂展示,讓觀眾能在展覽中與不同時代產生聯繫與共鳴外,黃裕元長期主持的「知音分享會」也與志工一起聆聽黑膠唱片、識別與判斷其字詞的發音與使用。談起舉辦知音分享會的契機,是希望可以與大家一起「聽」歌謠與「分享」想法。知音分享會從2018年開始舉辦,除了探索歌謠中的故事與民俗文化,也發展出許多有趣的活動,例如,2019年以「囡仔歌」為主題,於分享會上討論日本時代童謠的內涵,之後結合兒童節發展成兒童教育系列活動「孩子的歌謠祭」。 2018年知音分享會《1933禁止放送》戲劇活動。(圖片來源:臺灣音聲100年 網站,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著作權所有)   談到參與知音分享會志工們的反應,黃裕元指出每個世代人的聽覺、說話的方式、文化認知都有很大的差異。分享會中年紀較大的志工,臺語基礎相當深厚,很能掌握語感,特別是這些歌謠來自於他們記憶中的聲音,因此都會針對歌曲內容提供許多建議。當代許多歌曲的記憶隨著時間更迭日益漸薄,知音分享會希望能讓參與者聽見快消失的聲音,透過音樂連結人與人,串連過去與現在。   結語:音樂策展的挑戰與新可能 「不能只有我聽見!」是黃裕元談及音樂策展的起手式,「分享」一直是在訪談的過程當中不斷被他提起的核心特質,他也運用了不同的方法與觀眾分享好聲音。然而,談及音樂策展的困難與挑戰,黃裕元指出聲音材料如果在展示空間中過多出現,會造成相互影響的反效果,例如聲音在展場間夾雜,使觀眾無法專心聆聽,又精彩的聲音資料、往往要透過耳機才能讓觀眾聽得清楚,卻又無法共享、討論,撥放出來又得控制音量,怕聲音間的互相干擾。因此,如何透過選擇相應的素材,適當的表現聲音並有效說明,是他持續關心注意的事情。 這樣的態度,也恰好反應在他對於未來音樂展示、音樂研究的想像上。如他即在探索如何從流行歌曲多樣的內涵,製作流行音樂展覽,同時希望能夠嘗試新的媒材、技術,創造更多跨域合作。 製作「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時,黃裕元與展覽團隊將「官方宣傳」的聲音用集音罩播放,讓在特地展區的觀眾可以一起聆聽;而民間的歌謠,則使用聽筒或是小小聲放出。以播放器的不同,象徵其聲音的意義,同時使展間不會有過多的聲響重疊。(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博物之島專文】文協精神巡禮!走進博物館與百年前歷史相遇   歷史音樂的研究與保存,需長時間聆聽並分析其中的樂理、風格與歌詞涵義,並建立資料庫、交流平台,讓這些聲音再傳遞下去;而當代音樂品味變換迅速、類型眾多,跟上理解新世代的聲音,也要加緊腳步。黃裕元在音樂史研究與展示上,需適應跨時代而歧異的慢板與快板節奏,在臺史博譜出一檔又一檔「聽」歷史的展覽,將不同光陰的聲浪、樂曲持續流傳。   執行編輯:葉家妤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臺史博2.0藍圖揭曉!專訪張隆志館長,談升格後的未來規劃與願景 【博物之島專文】文協精神巡禮!走進博物館與百年前歷史相遇 【博物之島專文】面對當代與指向未來的歷史博物館─ 評「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一)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展示製作的新觀點 ─評「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二) 【博物之島專文】專業治理:博物館架構與技術整合 ─評「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三)  
2023/04/19
臺史博2.0藍圖揭曉!專訪張隆志館長,談升格後的未來規劃與願景
臺史博2.0藍圖揭曉!專訪張隆志館長,談升格後的未來規劃與願景
記者:田偲妤(文化部博物之島專欄執行編輯)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喜迎10歲生日,更在2021年10月17日升格三級機構,還記得那些和臺史博共度的美好時光嗎?「10X10:臺史博開館10週年特展」的展牆上,貼滿從FB上徵集的照片與留言,不論是校外教學、親子出遊、帶長輩回味從前,還是耕耘許久的常民文物捐贈、回應時事的當代典藏、為身心不便者規劃的導覽活動,臺史博已名副其實成為「大家的博物館」。10年成果豐碩、滿載眾人祝福,未來的臺史博又將如何蛻變成長呢? 「10X10:臺史博開館10週年特展」呈現臺史博最特別的典藏、歷年展覽海報與出版品、長期深耕的教育活動,以及不可不知的園區冷知識與觀眾問答。(田偲妤 攝影)   臺史博2.0藍圖揭曉,先從組織活化做起 「未來除了以臺灣觀眾為主要服務對象,還要把臺灣帶到國際,希望可以成為代表臺灣的國際級博物館。」張隆志館長侃侃而談心目中的「臺史博2.0」藍圖:「朝這個方向有三個工作在做:組織活化、數位轉型,這兩個基礎工作完成後,就會朝國際連結的方向全力推進。」「組織活化」是為館的未來發展打好根基,跳脫過度忙於眼前任務、被KPI宰制的思維和工作習慣,讓升格後的新進人員與新興單位能順利接軌現行團隊,更鼓勵館員以全館性重大發展計畫為工作目標。 「跨組對話」和「換位思考」是正在推動的組織活化方法。「跨組對話」要求各組的會議能開放館長和其他組的主管參與。「換位思考」則是讓各組主管輪流到其他組短期參與業務,共同思考能否跨組合作。然而,目前還有許多待討論的問題,例如組長到別組換位思考期間,是否會耽誤到原組業務進度?或干擾到他組作業模式?張館長表示:「我比較強調橫向對話、跨組合作、問題取向式的規劃,希望不要落入官僚化、單位各自為政、甚至壁壘分明的情況。」預計2022年4月後,臺史博將會備好新的組織團隊來處理升格後的業務。 臺史博於2021年10月17日升格三級機構、11月8日舉行揭牌儀式。未來將朝組織活化、數位轉型、國際連結三大目標前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新成立數位創新中心,國家文化記憶庫2.0進化中 另一項「數位轉型」任務交由新成立的「數位創新中心」執行,期望能帶動研究、典藏近用、展示及公共服務與教育四組的新業務推展。除了負責軟硬體設備升級,數位創新中心也負責「國家文化記憶庫2.0」(簡稱國文庫)的業務。張館長清楚界定出國文庫的未來目標:「2.0跟1.0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再做資料搜集、資費補助、管考等工作,而是以過去幾年來累積的290萬筆資料的內容優化、推廣應用、外語化、國際化為主要目標。」張館長更進一步介紹國文庫的三階段工作:第一步是讓網站友善化,優化介面設計與搜尋功能,並進行資料的權利盤點,盡可能讓更多資料可直接下載使用。第二步會用主題化、活潑化的方式分類資料,推薦優秀的案例供使用者進一步參考利用。最後一步是國際化,讓對臺灣歷史文化有興趣的外國使用者都能充份應用國文庫,目標「是像Europeana這樣歐洲跨國超過一千個博物館的重要平台。」 國家文化記憶庫匯集文化部各館舍、縣市文化局、文史工作者提供的290萬筆圖文資料,未來將以優化主題與數位服務為首要目標。圖為以創用CC條款授權下載的陳澄波作品《淡水夕照》。(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截圖) 「漂流人群與複數故鄉─臺灣移民的故事」策展行動,在臺史博與資策會的支持下,應用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資源進行策展。(謝仕淵 攝影) 展望下個10年!往「世界的臺史博」邁進 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國際化目標,建立在館際合作的基礎上。目前正在展出的「看見藏品裡的原民官:故宮、臺博、臺史博三館聯合特展」就是館際聯合策展的難得成果。臺史博的特色在於藏有豐富的臺灣歷史與常民文物,在十個共同主題下,精選出大稻埕江山樓盛宴餐具、三寸金蓮、戰後初期手繪電影海報、林朝英自畫像等重要典藏,與故宮的宮廷典藏、臺博的原住民典藏,相互對照且互補地呈現臺灣多元的歷史文化。該展預計今年10月巡迴至臺史博展出。   「看見藏品裡的原民官:故宮、臺博、臺史博三館聯合特展」,臺史博展出豐富的臺灣歷史與常民文物。圖為江山樓盛宴餐具、畫家陳子福手繪的電影海報。(田偲妤 攝影)   此外,臺史博也積極與國外博物館合作,例如搭上東京奧運熱潮的「東亞體育世界的臺日運動交流國際展」是與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聯合策展,日方出借1964年東京奧運排球競賽銅牌等多件珍貴文物,臺史博則推出首位參加奧運的臺灣人張星賢等前輩運動員的參賽文物,展覽先後在日臺兩地掀起話題。而現正展出的「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則是與德國日耳曼國家博物館的首次合作,將國際合作區域從亞洲跨向歐洲,展出東西方的占卜文化,更設計擲筊求籤、抽開運小物、算生命靈數等體驗活動,期望在疫情紛擾時期帶給所有觀眾心靈上的慰藉。 搭上東京奧運熱潮的「東亞體育世界的臺日運動交流國際展」是與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國立成功大學的聯合策展成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是臺史博與德國日耳曼國家博物館、中央研究院等單位的跨國研究交流與策展成果。(田偲妤 攝影) 在與館長前往10週年特展的路上,一群小學生正在常設展廳的廟前廣場聽導覽,展間充滿孩子的歡笑聲,這一切都是臺史博深耕在地社群的成果。張館長提到:「我們每半年到一年會有一個目標觀眾群的拓展,現在第一優先是學校社群,配合108課綱的相關活動,應用我們館的14萬件典藏和國文庫資源。」以鄰近的和順國小為例,館校自2013年起合作開發特色課程,讓學生在常設展廳以戲劇演出和歷史對話。未來也將持續拓展社區和企業客群,延續與溪南寮聚落合作的扛茨走溪流傳統、與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合作的企業捐款圓夢計畫等。從地方、全國到國際,展望下個10年,臺史博正從「大家的博物館」往「世界的臺史博」一步步穩紮穩打邁進。 臺史博長期與學校合作,鼓勵師生利用博物館資源做教案設計、學習專案或小論文。圖為和順國小師生在進行校外教學。(田偲妤 攝影) 2017年臺史博帶著鄰近的溪南寮聚落完成「扛茨走溪流」傳統。2021年12月19日第3屆盛典換地方當家,紀念先民在台江開墾時與水患搏鬥、環境共存的精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2022/01/19
當代博物館的後台日常:「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紀實
當代博物館的後台日常:「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紀實
作者:陳宛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和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共同舉辦,匯集了國內不同館舍的典藏人員進行發表,參與者來自各地大小型規模的博物館,針對典藏的核心議題相互交流與討論。 在典藏工作中,「物件」與「資訊」兩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以藏品為基礎的博物館不僅要確保實體物件的完好,更需要細心處理物件背後的資訊,才得以成就後續的各項應用。此次論壇包含十篇發表文章,圍繞在典藏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兩個對象——物件與資訊,發表人以實務經驗出發,分享工作歷程與現況,並提出問題與建議。   典藏品維護與退場機制 博物館通常透過購買或捐贈取得藏品,由於經費的緊縮,資源來自公部門的館舍多以捐贈為主要獲得藏品的方式,而捐贈涉及的其中一個課題,就是文物的價格鑑定。針對這個課題,科工館的陳淑菁助理研究員以該館自2011年執行鑑價的經驗進行討論,提出鑑價涉及許多法令規定,需要與主計單位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以順利執行;也需要謹慎組織審議團隊,並鼓勵典藏人員相信自己的專業。 由於臺灣位於頻繁的地震帶上,震動可能會對藏品造成看不見且不可逆的結構損傷,臺史博的張銘宏研究助理以「典藏庫房藏品的防震與隔震措施」為主題進行發表,分享臺史博執行隔震櫃防震測試的分析數據和經驗,而在與談中,文化資產局張舜孔助理研究員亦提供許多國外關於震動的測試方法,並且說明非結構物與結構物(如建築物)相比,測試的難度較高,期望未來國內能針對典藏品建立一個較完整的震動測試規範。 臺史博委託國家地震研究中心進行隔震臺測試,隔震臺可以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張銘宏研究助理 提供)   庫房的空間有限,為因應不斷增加的典藏,博物館也需要準備好「藏品的退場機制」,這個詞由臺史博的葉前錦助理研究員所提出,她說明臺史博過去的註銷案例中,包含幾種原因:已不符合現今蒐藏策略、來源不明、與其他蒐藏機構重複等,處置方式多是移作其他用途,如教育用品、公共區域展示、保存維護實驗等。他也提醒應謹慎訂定入藏與註銷的評估程序,達成庫房資源的永續利用。   典藏資訊化與權利盤點 除此之外,典藏工作的另一項重點就是藏品資訊管理。在「科技運用於博物館典藏管理實務」場次中,由臺史博黃瀞慧研究助理與杜偉誌研究員發表,說明臺史博資訊管理型態的變遷,早期土法煉鋼紀錄檔案十分耗時費力,隨著藏品數量增多,開始將各項典藏流程資訊化,包括:登錄、入庫、保存維護、授權應用、權利盤點等工作,藉由系統中的模組提升作業的效率與準確度,尤其可以藉由3D掃描技術建立之模型輔助保護措施的製作。 為擴大典藏近用的可能性,各館皆逐漸重視權利盤點的工作,從臺史博與臺文館的館員實務經驗分享中,皆強調必須釐清館藏和數位資料背後涉及的各項權利,才能夠有效開放流通。臺史博的黃茂榮助理研究員以神像藏品為例,說明神像來源複雜,加上創作者署名狀況不一,一件神像上可能涉及不同的美術或文字著作,皆必須分開登錄處理。另外,國立臺灣文學館的郭曉純研究助理則是以文學藏品為例,說明系統中權利盤點模組的操作細節,文學藏品時常會遇到原本的所有權人與著作權人不一的情形,也可能有同一件文物涉及多篇著作的狀況,需要彈性地處理(如臺文館的典藏《風車》第3輯);而盤點的優先順序,除了可利用原有資訊的完整程度排序之外,也可以選擇大眾興趣度較高的藏品,使其能盡快公開利用。   典藏公共化:3D技術應用與社群媒體 數位科技的發展為典藏開啟更多應用可能。臺史博的杜偉誌研究員以數位典藏作業機制說明數位化技術的變遷,從早期的拍攝、到掃描與建模技術,產出更精準的數位資料,有助於藏品的研究與公共化。例如,臺史博以3D掃描技術還原「單桅手撐船」原貌,民眾可在典藏網中翻轉瀏覽手撐船的3D建模成果,此外,透過科學檢測方法得到的資料,也能輔助藏品的歷史研究。 藉由3D技術仿製的榨汁機成為行動博物館的展示教育內容,除了認識藏品,也能夠讓民眾進一步了解典藏工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關於數位技術應用,與談的文化資產局陳俊宇助理研究員也提醒,由於目前掃描類型多元,衍伸而出的檔案類型非常多,可以參考文化遺產檔案國際科學委員會(CIPA)、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的3D成像系統委員會,獲得更多有關於數位檔案整合與管理的方法和規範。此外,藏品應用可能涉及仿製、複製的問題,除了必須先釐清權利以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許美蓉研究助理也提醒,需要留意相關法律規範。 在社群媒體流行的趨勢下,臺史博的魏雅蘋研究助理分享該館如何經營Instagram帳號「台灣人的口袋博物館」,她提到藏品普遍具有高度故事性,但目前未有展出機會,因此成立了這個知識型社群帳號,以物件及故事為核心,搭配主題規劃與hashtag功能,創造「重點文物觀展經驗」。社群平台增加了藏品面向大眾的機會,產生的各種互動數據(如點讚數、觀看數等),也成為館內典藏、研究人員了解觀眾興趣取向的管道。 「台灣人的口袋博物館」Instagram帳號以一致的模板樣式和清晰圖像來分享藏品故事。(台灣人的口袋博物館 提供)   另外,幾乎所有發表人都不約而同提到,要依據不同館所性質及資源採取適應的作法,例如,在進行典藏品數位化時,可以先釐清數位化的目的,是要作為線上典藏資訊?還是作為展示亦或研究使用?先確定用途,再採取合乎預算與設備的方法。 最後,主持人臺史博典藏組陳靜寬組長和科工館蒐藏研究組林仲一主任認為,各館典藏人員們在日常繁雜的業務中時常遇到同樣的問題,希望未來研討活動能定期舉行,不僅有助於典藏專業發展,並如臺史博張隆志館長所說,能將典藏實務課題提升至學術層面的討論。 論壇參與者合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