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臺灣精神與自由意識的演繹: 國美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
臺灣精神與自由意識的演繹: 國美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
作者:李淇加、王詩婷、許芮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吸引人不自覺向前凝視的黃土水〈甘露水〉像,在展覽裡抬頭迎著鎂光燈猶如剛出土般光潔。 2023年3月25日臺灣美術節當天,國立臺灣美術館開幕「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特展(至同年7/9止),是近百年來,此位臺灣藝術界雕塑巨擘之最大規模個展,共聚集了37件展品及與藝術家生命相關的文獻資料。為開宗明義舉辦黃土水個展意涵,展覽主標「臺灣土.自由水」直接有力地標示藝術家人名及臺灣得來不易的自由;副標「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則隱含了藝術家作品傳奇的出土歷程,也期許建構臺灣精神、詮釋臺灣意識的內涵。 展覽中,黃土水入圍帝展作品〈甘露水〉猶如剛出土般光潔。(李淇加 攝影) 【博物之島新訊】在陰霾中,創造光的藝術家們: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   臺灣雕塑第一人——黃土水 本展利用展件主題區分六個區域,包含展覽入口意象;以年代表為主的第一展間,二至四展間則分別為四件重點展品,及以動植物、人物塑像為主題之展件;最後為雕塑主題教育展示區。 「水牛」是許多臺灣人對黃土水創作的第一印象,呼應此點,館方特意於展覽入口擺置〈水牛群像〉作為入口意象。熟悉的水牛群刻畫著臺灣早期農家勞動勤勉的精神;畫面中的兩位赤裸男童富有生命力,亦有傳承、傳宗接代的意味,而角落的芭蕉葉亦是臺灣鄉村常見的符號。 踏入第一展間,首件創作〈歸途〉同樣以水牛為題,將黃土水與臺灣鄉村情懷緊扣。與同展間,黃土水歷年來入選帝展的作品,以黑白攝影圖像搭配燈箱展示,燈光效果突顯作品的重要與珍稀性。將目光轉移至一旁的時間軸,描寫著黃土水是:「『第一位』到東京美術學校的臺灣學生,同時也是『第一位』入選帝展的臺灣藝術家」,展覽開頭從展示設計到文字,即揭示了黃土水不可取代的藝術地位。 充滿濃厚臺灣鄉村情懷的〈歸途〉。(葉家妤 攝影) 四件黃土水入選帝展的作品燈箱,與重新出土的〈甘露水〉,形塑黃土水臺灣雕塑第一人的藝術地位。(王詩婷 攝影)   越過古典的拱門設計,旋即進入第二展區,四件黃土水的代表作品、亦是民眾較為熟悉的創作,於各角落安逸並獨立呈現,包含〈甘露水〉、〈少女〉胸像、〈釋迦出山〉,以及推測為其極早期的大理石雕作品〈子供(男嬰頭像)〉。其中,大家最為熟悉的〈甘露水〉作品是臺灣首件等身高的現代大理石雕、也是臺灣第一件女性裸體雕刻創作,於1921年入選日本第三回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1931年在「黃土水遺作展」中公開展覽後入藏臺灣教育會館(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並於1958年搬遷過程中遺失下落不明。【註釋1】多年來,臺灣藝術界林曼麗教授及團隊透過研究及探尋,終於在四十餘年後重新尋獲。此區四件重點展品,創作意義與重獲新生的崎嶇故事,皆具有生命破繭而出的意涵,與展覽標題藝術生命的誕生與復活巧妙連結。 〈甘露水〉與〈少女〉胸像作品。(葉家妤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揭開臺灣美術的青春印記—《不朽的青春》展示設計再發現   展覽特別展出同為日治時期藝術家林玉山速寫的釋迦出山像,及原住民藝術家哈古(陳文生)致敬〈水牛群像〉的木雕作品〈農村生活〉,顯現黃土水在藝術界備受尊崇的地位,或許也可以理解成這片土地不同族群,皆對作品裡的臺灣意象有著深刻認同感。 〈釋迦出山〉與後方林玉山的速寫。(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原住民藝術家哈古向〈水牛群像〉致敬的木雕作品〈農村生活〉。(葉家妤 攝影)   黃土水與時代的互動 第三展區展示以動植物為題,懸掛在牆上的木製浮雕,含有猿猴、鹿、山豬、鯉魚、牡丹花等;此外,有6件為「臺灣日日新報」委託黃土水以「十二生肖」為主題製作並代為販售的作品,分別為兔子、馬、羊等動物,以及龍、琵琶、臺灣形狀之器皿,可見黃土水貼近常民的一面。 第三展區主要展示黃土水以動物為主題的浮雕和裝置藝品。(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除動植物外,黃土水為了生計也接受委製人物塑像,第四展區即以此為題。仔細觀察人物塑像的衣著,其服飾搭配與委託者的身分地位相呼應,有日式和服、西服,亦有臺灣傳統服飾。推測為策展團隊欲呈現黃土水並非只為日本人服務,仍有為臺灣仕紳塑像,以淡化日治色彩。性別方面,男性雕塑比女性多,且女性委託塑像大多以中高齡為主,顯示日治時期兩性社經地位之差異。特別的是,在這個展區,雕塑放置在與視線相近的高度,除了友善身障族群,某種程度更降低了人物塑像的威嚴感和權威性。 展區同時呈現貼近藝術家的史料文獻,如家譜、追悼會通知函,和太太恩愛出遊日本的照片等,此時黃土水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家,他與親人朋友間的互動照映出富有生命力的日常,這些點滴或許皆是他在為藝術奉獻的道路上,走得更堅定的理由。 人物塑像以與觀眾視線齊高的圓弧展櫃陳列。(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和藝術家跨時空的交會 展覽最後設置雕塑主題教育展示區,模擬黃土水於日本留學時的工作室空間,並展出臺灣前輩和現代雕塑藝術家的創作工具,且將黃土水的作品與國美館戶外園區的雕塑,如許禮憲〈同心〉、林慶祥〈伸展〉等原件模型並陳,比對不同時代藝術家們的表現手法,也藉此讓觀眾認識「雕」與「塑」的相異之處。 雕塑主題教育展示區(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展場外亦設有展牆,展出1919至1937年間「臺灣日日新報」關於黃土水的重要報導。精心收藏的剪報,逐一附上翻譯文本,讓觀眾能從字裡行間勾勒出藝術家技藝之精湛、創作過程之專心致志,更加深刻地感受黃土水對藝術的熱忱。 策展團隊貼心地將篇幅較長的文獻介紹與翻譯,收在互動多媒體中,並於展件說明牌標示「中文譯稿請見數位延伸閱讀」,鼓勵自由操作多媒體以閱讀更完整的資訊。這樣的設計,讓觀眾能在觀展時聚焦於作品本身的細節而不受文案侷限。 【博物之島專文】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補完計畫!尋找下一位「新維梅爾」   展覽隱含的層層論述 梳理展覽文字與空間設計,扣緊三大主軸:呼喚臺灣意識、重申黃土水藝術價值、確立國美館機構定位。「臺灣」二字頻繁出現於展覽,強調臺灣土地給予黃土水創作靈感與滋養,黃土水輝煌的帝展戰績亦拉升了臺灣藝術的高度。兩者間相互成就,臺灣的意識、精神與風土人情深植於這位藝術家的靈魂與一生。 然而,仍有許多與黃土水有關的事蹟尚未被提及,例如,他曾參與過的抗日政治活動,及過世後政治局勢的動盪,使部分作品消失於眾人眼前的背景,展覽謹慎地繞過這些敏感議題。展場亦多使用粉色與圓弧的設計語彙,包裝溫和軟性的空間,著重以柔情的氛圍表現作品的重要性及藝術家本土認同精神。 重申機構重要性方面,筆者認為本展總說和時間軸年表,皆透露國美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的成果與重要性,並嘗試運用黃土水作品突顯的文化認同,喚起社會大眾對國家級美術館的共鳴。   以臺灣之名,創作不朽 「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乃人之常情。雖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 展牆節錄出自《東洋》雜誌黃土水撰寫的文章〈出生於臺灣〉,如藝術家現身展場,感召每位到訪者內心的臺灣情懷。 本展重新彰顯黃土水的藝術生命,讓觀眾全面性認識藝術家的創作能量。展覽柔和的空間設計,也彷彿向社會溫柔訴說黃土水作品蘊含的自由價值,並對他一生奮力追求藝術、不朽的精神流露敬意與疼惜。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甘露水〉自1921年入選日本第三回帝國美術展覽會,至2021年被尋回的動盪與過程,可參考自:陳德倫,2021。刻劃啟蒙的輪廓──黃土水與《甘露水》,百年尺度的遺產與見證。報導者。  
2023/07/06
博物館如何捍衛文化權利?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2021線上年會報導
博物館如何捍衛文化權利?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2021線上年會報導
作者/攝影:謝佳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Everyone has the right freely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community, to enjoy the arts and to share in scientific advancement and its benefits. —— 《世界人權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states)第27條 文化是人類尊嚴與身分的基礎,參與和享受文化是作為公民、社區成員乃至於社會組成的重要權利。而我們如何捍衛文化權利呢?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於2021年09月16日舉行年會,以線上論壇方式邀請國際間人權博物館的從業人員進行對話,透過一系列專題演講、互動式辯論與工作坊,探討博物館工作如何對抗偏見與歧視,關注在當代背景下,博物館如何面對不平等與障礙;又如何採取行動?   揭開文化認同的旅程 專題演講邀請英國圭亞那裔詩人Malik Al-Nasir探討殖民主義與奴隸貿易如何迫害身分認同與歷史意識的建立。對於Al-Nasir而言,奴隸貿易史的研究使他能夠探索自己來自何處、找尋多元血緣的根源,並重建自己的文化認同。因此,Al-Nasir以自身回到圭亞那尋根的過程談起,透過田野調查與系譜學的方法,追溯18世紀從事奴隸貿易的公司與利物浦銀行的文獻檔案,揭開屬於自身的家庭歷史。最後,Al-Nasir指出,任何人都有同樣的權利去探索自己被掩蓋、被消失的歷史與文化認同,而這個過程不僅能夠建立文化認同的意識,更重要的是——釐清殖民歷史中加害者的角色與他們曾做過的事情。   面對「文化權利」,博物館的角色與行動? 會議邀請了來自挪威、法國、澳洲與臺灣的博物館工作者,通過國際案例的分享與交流,一同探討面對不同群體的「文化權利」——博物館如何提供與創造平等的「文化接觸」機會?在博物館人權教育的討論上,挪威憲法博物館與民主中心(Eidsvoll, 1814)的Torleif Hamre,透過幾個挪威的案例,探討博物館與學校如何擴展民主與人權教育。 「The New Planet」以難民議題為展覽主軸,邀請兩千位難民青年,藉由展覽提出自己的想法,展覽致力於為挪威青年提供反思人權與民主的學習空間。(Photo: Sebastian Klein, Falstadsenteret)   例如「The New Planet」展覽,聚焦於全球難民、民主與人權議題,藉由展示全球難民青年所製作的手寫海報、以及紀錄難民青年語句的巨大「星球體」裝置,為難名青年們發聲,也讓青年觀眾透過展覽反思民主與人權的重要性。Hamre同時也提到挪威DEMBRA學習計畫,透過主題性的講座、辯論與經驗分享,加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防止種族主義、偏見與仇恨的發生。藉由挪威案例,Hamre也呼籲博物館作為人權與民主教育的重要基地,應積極參與行動並為青年建立反思與批判性之對話空間。   勞工階級與文化近用 在勞工階級與博物館的討論上,來自澳洲的Adele Chynoweth,引述聯合國第67屆大會中智利代表的聲明:「世上沒有一等或是二等權利(first class or second class rights),因為所有人權都是相互依存且不可分割的」並進一步提出:在我們的人權概念當中,勞工階級與貧困群體又處於什麼位置呢?藉由Chynoweth編輯的《博物館與勞工階級》(Museum and Working Class)內文案例,探討長期被博物館所忽視的勞工階級議題。 例如,魁北克博物館曾阻止針對貧窮、身分不明或勞工階級人類遺骸標本的研究或,以巴基斯坦拉合爾歷史城牆(Lahore)的遺產保護政策為例,說明當地政府通過遺產政策吸引投資基金的進入,卻驅逐並侵害當地勞工階級的生活環境。Chynoweth並指出,我們應該正視文化遺產維護與旅遊業的發展,如何剝奪當地勞工階級生存權,才能進一步去思考勞工階級的文化近用課題。Chynoweth也指出,所有公共文化機構的資金都源自於勞工階級繳納的稅款,然而卻消極面對、或忽視勞工階級的歷史與相關課題。因此,她認為正視階級是釐清邊緣化群體議題的重要關鍵,她並強調在博物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勢必面臨種族、性別、身心障礙等相關課題,然而通過不同階級間的碰撞,才能跨越階級的偏見,並且可以看見真正的改變。   去污名挑戰:來自臺灣的案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陳佳利教授,則以臺灣的案例探討博物館對於去污名化與少數群體課題的發展與挑戰。隨著文化平權概念的發展,陳佳利指出臺灣的博物館持續地改善與增加無障礙設施,同時也開始重視參與和詮釋弱勢團體及障礙人士的經驗與文化。然而她認為,現今的博物館雖然經常諮詢弱勢團體代表,但在「表徵」他們的文化上,仍然面臨兩個主要的挑戰:(1)博物館很難充分的理解與呈現弱勢團體文化,以及他們每天所面臨的視角與污名;(2)與弱勢團體密切合作的NGO組織和社工並不總是信任博物館,且有不同的想法與目標。 阿嬤家展覽空間中以投射出阿嬤名字的燈光設計,象徵願意挺身而出的阿嬤們。(謝佳均 攝影) 「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設置了讓觀眾可以投遞名片的箱子,呼籲大家重視精神病患的工作權。(陳佳利 攝影)   博物館面對弱勢團體的新取徑 因此,陳佳利提出了兩種策略與取徑:其一,為由NGO組織建立自己的博物館或策劃展覽與活動。例如紀念臺灣慰安婦歷史的阿嬤家,以展覽內容與空間設計,邀請觀眾理解受害者的經驗並產生同理心。另一個例子,則是由NGO團體策劃特展,如依甸基金會活泉之家舉辦的「精神病人的房間」展,透過藝術作品與文字呈現精神病患的感受與想法,以展覽開啟社會對話。 雖然這些展覽表達了弱勢團體的觀點與訴求,並強調NGO組織的倡議行動,但陳佳利指出,沒有博物館的資源,將無法觸及更多觀眾,也無法對公眾產生長期影響。因此,一些博物館開始建立國內外網絡,並與NGO組織建立長期、深入的關係。例如國家人權博物館FIHRM-AP邀請15個NGO團體參與共學計畫,在計畫中相互學習,並一同參觀勞動博物館與訪談漁工等,通過跨專業的合作與共同策展,讓展覽貼近移工的經驗與NGO的倡議內容。如同陳佳利所言:「當代博物館的重要使命,是解決政府政策所導致的人權問題,並通過建立同理心來挑戰過去的污名與偏見」。 研討會工作坊「博物館中的網路暴力與偏見」透過經驗分享與互動式回應,探討如何維護博物館與文化組織工作者的立場與聲音。(Credit: FIHRM)   結語:人權博物館的聲音與展望 當代人權博物館透過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回應與實踐人權議題,然而許多博物館與文化組織因為公開倡議,而遭受批評與言語暴力,並使博物館從業人員成為網路霸凌的對象。此次研討會除了探討博物館面對人權議題的多元策略外,也呼籲重視人權博物館工作者的工作與發聲權益。 研討會工作坊以「博物館網路霸凌與偏見」為主題,透過互動式問答,探討博物館如何維護自己的立場。儘管許多博物館工作者皆表示曾遭受到網路暴力的影響,然而同時他們也認為,在面對大眾的偏見或暴力時,博物館工作者更應保持專業、理性的態度持續溝通,並且不畏懼、不噤聲,維護自己或組織的價值與聲音。如同David Fleming在會議尾聲中所言,博物館工作者必須懷抱信念與熱情維護眾多人權議題的價值與意義,並且也強調面對的偏見與歧視的解方,還需要更多持續的思辨與討論,以建立更具平等、友善的社會。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