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網站導覽
518國際博物館日
518當期活動
歷年518活動
館所資訊
認識館所
活動資訊
當期活動
公告事項區
專業提升
課程資訊
國內外資訊
新訊
專文
徵文啟事
法令與政策
博物館法規
博物館政策與相關計畫
補助機制
補助辦法與時程
統計資訊
open API
EN
RSS
搜尋
全站搜尋
搜尋
友善
平權
在地文化
免費
:::
首頁
/
公告事項區
/
專業提升
/
國內外資訊
/
專文
選擇年代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查詢內容
搜尋
專文
梵諦岡博物館多感官巡禮!視障觀眾導覽體驗服務暨展示設計實踐
作者:趙欣怡(國立中興大學數位人文與文創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梵諦岡博物館」(Musei Vaticani)位於羅馬境內的梵諦岡城,成立於西元1506年,藏品以羅馬天主教會收藏為主,包含希臘、羅馬雕塑、拉斐爾、達文西和卡拉瓦喬等人的壁畫與畫作。博物館於198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全球疫情之前,年均參觀人次曾達到545萬人以上【註1】,即使疫情後參觀人次大幅下降達81%【註2】,但重新開放後,參觀人數仍名列前十大最受歡迎博物館【註3】。 梵諦岡博物館提供三大項無障礙服務,身障、聽障與視障觀眾服務。提供身障觀眾無障礙的導覽路線圖,特別規劃有電梯、電動升降設備及坡道參觀路徑,並不需排隊可優先入場,但基於標準化作業流程,多數景點仍仰賴人員協助,在歷史古蹟建築及擁擠人潮中仍不易達到完全無障礙。 梵諦岡博物館提供輪椅族參觀路線圖(圖片來源:梵諦岡博物館官網,©Musei Vaticani) 【博物之島新訊】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 聽障觀眾則以週三下午、週五晚間與週六全天的義大利語手語(LIS)及美國手語(ASL)導覽服務為主,提供三種各約2小時的導覽主題選項,包含:拉斐爾的房間與西斯汀教堂(Raphael’s Rooms and Sistine Chape)、皮奧克萊門蒂諾博物館和西斯汀教堂(Pio Clementino Museum and the Sistine Chapel)與梵諦岡花園(Vatican Gardens),聽障觀眾須提前申請預約,由館方受過訓練的聽障教育人員提供手語導覽服務。 視障導覽服務觀察是筆者於2022年8月與梵諦岡博物館公共服務組教育專員Isabella Salandri聯繫,由館方帶領並逐一解說視障導覽之多感官體驗內容。梵諦岡博物館2010年起啟動視障導覽服務,以5人為團體導覽人數限制,除提供可觸摸立體點字地圖,在博物館的各大場館皆提供部分視障導覽展品,包含:梵諦岡花園、格里高利安諾普羅法諾博物館(Gregoriano Profano Museum)、民族學博物館(Ethnological Museum)、梵諦岡美術館(Pinacoteca of the Vatican)以及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館(Gregorian Egyptian Museum)提供雙視教材、可觸摸複製品、雕塑原作、聽覺互動、觸覺素材等。依館員為筆者介紹順序,依序介紹視障導覽選件作品特色。 【博物之島專文】如果文化近用,成為你我的日常—吳麗娟談國美館文化平權的跨界實踐 成本低效果佳:雙視活動式教材 首先,梵諦岡花園的視障導覽服務可在現場觸摸戶外雕塑,並感受花園的自然元素,包含:花草嗅覺、蟲鳴鳥叫聽覺、建築物表面觸覺等。但部分無法觸摸的物件則提供建築物的立面與園區平面圖,以及現場種植六種植物圖像之雙視教材,搭配點字與放大字體。圖片則以視覺輸出印刷為底,透明浮凸熱塑片覆蓋疊合,上有凸起的點字及圖片輪廓與肌理圖樣,以利視障者與明眼人皆可使用。其共約15頁橫式A3尺寸環裝成冊,作為活動式教材,製作成本低廉快速,提供多位視障觀眾使用。 梵諦岡花園雙視教材(趙欣怡 攝影) 觸摸人體雕塑,感受多樣身體的美 格里高利安諾普羅法諾博物館則約有數十座提供原作觸摸雕塑體驗,由導覽人員引導視障者的手進行雕塑品觸摸,感受與人等身高度的雕塑品之造型。館員特別強調現場的雕塑皆是部分肢體不全,但仍具有美感的身體曲線與比例,以此傳達障礙美學觀點。 格里高利安諾普羅法諾博物館可觸摸雕塑原作(趙欣怡 攝影) 另外可觸摸雕塑展區亦提供觸摸藝術(Touching Art),其展示台上陳列可觸摸的浮雕作品,展台上區分了點字與文字,而多數複製浮雕作僅保留原始石膏色彩,僅有浮雕〈基督教會標〉(Christological monogram)著以顏色,增加低視力者觀察圖像色彩的機會。 梵諦岡博物館觸摸藝術展品專屬展台與雙視浮雕複製品(趙欣怡 攝影) 豐富感官體驗,拉近與歷史的距離 在「民族學博物館」法屬波利尼西亞(French Polynesia)藏品中,以來自甘比爾群島(Gambier Islands)最具代表性的18世紀木製雕塑〈屠神像〉(Figure of the god Tu),以一比一等比例仿真複製,其既像人又像動物的神聖造型,搭配當地的樂器,與原作展示同一個展示空間中,提供觸覺與聽覺導覽體驗,有益視障者進一步貼近歷史物件。 民族學博物館可觸摸複製雕塑及可發聲樂器(趙欣怡 攝影) 在「梵諦岡美術館」展區中提供仿製壁畫設計,則以15世紀教堂壁畫〈彈奏琵琶的天使〉(Melozzo da Forli)的14碎片作為立體化的觸覺轉譯對象。館方以壓克力為基底製作可觸摸的藍底白色淺浮雕複製品,搭配點字與印刷文字設置在原作旁。另委託館內專業修復師,以修復壁畫技術製作與原始壁畫材質相近的複製品,讓視障者觸摸感受質感。導覽館員同時隨身準備與畫作中天使穿著衣物相同材質的絨布素材,增加觸覺多樣性感受;以及提供仿中世界教堂散發的擴香石,結合嗅覺經驗,讓多感官導覽體驗更加完整豐富。 梵諦岡美術館可觸摸複製壁畫(趙欣怡 攝影) 用手感受藝術作品的故事 同樣隸屬美術館展區,一座已展示超過10年的複製畫作是梵諦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基督下葬〉(Deposition)。這件作品以深浮雕縮小尺寸製作,以單色石膏翻模方式將畫作裡的人物立體化,依照位置區分前後關係,設置在原作旁邊,是館方最早開始提供觸摸的複製品,迄今複製品上已留下大量觸摸痕跡與污漬,可見其長年視障導覽服務之成效。 梵諦岡博物館鎮館畫作〈基督下葬〉可觸摸立體化複製品(趙欣怡 攝影) 在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館展覽室以公元四世紀的木乃伊喪葬面具畫像〈一個年輕男人的法尤姆肖像〉(Fayum Portrait of a Young man),複製做法也以深浮雕方式將人物與背景分離,強化人物造型輪廓。但屏除原作色彩資訊,另考量原作展示空間走道狹窄,加上參觀民眾人潮過於擁擠,而將可觸摸複製品放置於鄰近展間角落位置,待有視障觀眾導覽需求時再移出。 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館展覽室可觸摸浮雕複製品(趙欣怡 攝影) 另外,2015年博物館贊助人曾捐贈一座依據米開朗基羅的原始模型創作之作品——布魯日聖母像(Madonna di Bruges),現設置於梵諦岡美術館(Pinacoteca)入口處,提供所有觀眾觸摸,館方亦曾在同年6月為視障者以此雕塑為題,舉行系列活動。而後,這件在美術館入口迎接所有觀眾的聖母像,作為觸覺藝術的倡議象徵。2016年起,梵諦岡博物館陸續增加製作以觸覺為導向的互動展品設計,迄今逐年累積各展間視障導覽服務資源。 運用科技,增加無障礙參觀自主性 本次館方多感官體驗介紹約2個小時,用心準備多項導覽素材、道具與模型,但在展間移動過程中,參觀民眾人山人海,對於視障觀眾或輪椅使用者在行動上,恐怕相當不容易;且館方目前仍仰賴人力導覽為服務方向,導覽人員需沿路攜帶多媒材解說教材,橫跨數個展間,並同時維護視障者行走安全性,負擔繁重。因此,博物館除現有視障導覽之多感官展品累積之外,建議可增加數位科技輔助自主導覽資源,以利視障者或低視力觀眾可選擇在人較少的時段,獨立自主前往參觀,運用相關導覽科技更可延續其參觀經驗。 【博物之島專文】聽見《鏡子》?當代工藝展如何於雲端空間實踐展示多樣性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The most visited museums in the world 註釋2:Visitor Figures 2021: the 100 most popular art museums in the world—but is Covid still taking its toll? 註釋3:List of most-visited art museums
2023/04/12
博物館靈魂急轉彎?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疫情下的線上兒童教育
作者:黃莉婷(高雄市立美術館教育暨公共服務部) 「教育」為博物館靈魂,是許多博物館人心中深深的信念; 「博物館教育」創造人與人相遇的機會,是連結博物館與觀眾成為朋友必要的存在。 疫情效應下的博物館教育 被疫情纏繞的2020年,為博物館帶來嚴峻的挑戰,各項教育活動的推展像被設了一道道關卡,教育人員的核心任務是拉近博物館與人的距離,但面對疫情必須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下,如何引領「博物館靈魂」急轉彎,不間斷博物館中的教育行動,是目前全球博物館/美術館刻不容緩的大事。 多國博物館因疫情而被迫暫時閉館,近期轉向有限度的開放,相同遭遇下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以下簡稱NGS),面臨封城困境之時,教育部門率先成為兒童學習資源轉向的引路人,將專為兒童觀眾設計的實體教育活動逐步線上化,在後疫情時代嘗試更多元的可能性。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YouTube頻道,在後疫情時代提供多樣化的線上資源。(網路翻拍) 與科技時代共生:NGS線上資源 NGS抓住時代趨勢,在疫情前已善用社群媒體及影音平台。疫情之下更發揮YouTube平台特性,提供大眾多面向的影音資源,不定期上線多樣化的館內資訊,配合各部門不同業務屬性,創建七大系列內容: 1. 展覽與典藏(Exhibitions & Collections) 聚焦NGS當期展覽,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展覽核心。從預告性短片,露出展覽新訊,到開箱式導覽,透過策展人親自解析當期展覽,並由藝術家等人深入分析展覽重點物件。 2. 藝術對話(Conversations on Art) NGS嘗試以更親近觀眾的方式,創造認識典藏的多元視角,揭開工作幕後樣態。例如:以一件典藏品串連各部門館員,利用90秒分享在美術館負責的核心任務。此外,更邀請新加坡各界知名人士,藉一件典藏分享自我生命經驗。 3. 孩子們的美術館!(GalleryKids!) 面對疫情應孕而生的《孩子們的美術館!》系列,以NGS教育部門長期為兒童觀眾設計的藝術教育活動為軸心,將無法現地教學的活動線上化,期望疫情期間學童仍能不間斷藝術學習。以維繫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與啟發兒童的核心思考出發,錄製內容含三大方向:第一,〈藝術中的故事〉(Stories in Art)系列,從展廳到線上,持續以童話故事啟發想像力、連結藏品觀察。第二,〈和藝術家一起DIY〉(DIY with Artists)、〈藝術家相見歡〉(Meet with Artists)系列,經由藝術家之手線上示範各項創作,進而開箱藝術家的創作方法。第三,〈在家玩藝術〉(Art Tutorial)系列,以家裡隨手可得之素材,帶領親子觀眾在家也能動手玩創意。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利用休館期間將教育活動線上化,圖為拍攝〈藝術中的故事〉活動現場。(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4. 實驗展演(Programmes & Performances) 關注NGS各項具實驗性的計畫活動,為典藏、展覽、美術館空間等開展各種互動的可能性。新加坡藝術工作者以戲劇導覽、演講式導覽、詩詞朗誦或鋼琴演奏等方式,與典藏產生對話,為觀眾創造多元的美術館參觀體驗。 5. 節慶活動(Festivals) 呈現NGS策劃的各項節慶活動,特別聚焦於新加坡舉辦多年的重要藝術盛事〈Light to Night Festival〉,透過流行文化介面與在地年輕藝術家合作,運用美術館空間進行多樣化的當代表演行動,期望吸引年輕族群走進美術館。 6. 影像創作(Films) 邀請多位新加坡在地導演將NGS典藏轉譯成影像創作,透過動態畫面重現畫作背後故事,藉此深度介紹新加坡早期樣貌與歷史文化。 7. 認識美術館(Knowing the Gallery) 匯聚開館宣傳、週年紀念、疫情後重新開館、典藏資源等總體性資訊,讓觀眾快速了解NGS的發展歷史與現況。 與疫情時代共享:專屬兒童的藝術故事 《孩子們的美術館!》(GalleryKids!)系列下的〈藝術中的故事〉(Stories in Art)為目前NGS線上兒童學習資源中,唯一定期於常設展廳舉辦的現場教育活動。每場活動約為45分鐘,目標觀眾為10歲以下孩童,每月選取一至兩幅富含新加坡文化特色的典藏畫作為主軸(如:新加坡早年地景、馬來舞蹈、東南亞生活樣貌等),與在地專業說故事團隊合作開發活動,引導孩子觀察作品畫面,串連說唱肢體律動,最後連結童話故事,創造適合小小孩的美術館體驗。 疫情前於展廳舉辦〈藝術中的故事〉教育活動,透過說故事方式引導親子觀眾進入畫作觀察與童話世界。(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防疫閉館期間,受到親子觀眾喜愛的〈藝術中的故事〉系列活動無法在展廳進行,於是成為首波線上化的教育活動內容。館方邀請說故事團隊在教育活動現場錄製影片,讓長期參與本活動的家庭能不間斷學習,更能跨國推播此教育資源,進而認識新加坡在地文化。目前NGS在有限度下開放參觀,因疫情影響仍無法群聚,選擇在固定空間輪播影片,讓前來參觀的家庭觀眾能聆聽畫作故事。 目前於展場輪播的〈藝術中的故事〉影片。(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我們來聽故事吧!以受歡迎的〈狗和牠的倒影〉(The Dog and the Bone)活動為例,從觀察新加坡畫家林子平(Lim Tze Peng)之作《新加坡河:愛琴橋》(Singapore River: Elgin Bridge)出發。「你是否注意到畫面裡有什麼?」說故事者以提問揭開畫作觀察的序曲,「當你站在橋墩上往河面下看,會看見什麼?」指引孩子認知河面映射出倒影的概念,提取畫中河川元素展開與孩童的下一步互動,配合不同故事設計「鏡像模仿暖身」(reflection activity)肢體律動活動。再進一步討論「以前新加坡河的風景與現在哪裡不同?」、「為什麼現在的新加坡河看不見小販船?」一步步了解畫中背景故事。最後由畫作主元素河川、橋墩延伸至伊索寓言〈狗和牠的倒影〉,讓從畫作賞析出發的活動多了新鮮且豐富的想像空間。 與後疫情時代共創:博物館教育的N種可能 疫情雖帶來挑戰,卻猶如濃烈的催化劑,讓博物館正視問題、開拓新的可能。從疫情效應下NGS的各式行動,顯示線上化能為美術館留下完整的紀錄,亦打開國內外觀眾應用美術館資源的機會。回望台灣博物館/美術館於YouTube平台上的低使用率,少有為兒童觀眾建置線上教育資源。疫情時代下的台灣相對幸運,民眾依然享有實體參與的幸福,但如何在全球挑戰下共同成長,持續為博物館靈魂注入新思維,跨越教育資源既有形制長出多樣化的可能性,興許此刻正是開啟一段新練習的黃金時期。
2021/07/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