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網站導覽
518國際博物館日
518當期活動
歷年518活動
館所資訊
認識館所
活動資訊
當期活動
公告事項區
專業提升
課程資訊
國內外資訊
新訊
專文
徵文啟事
法令與政策
博物館法規
博物館政策與相關計畫
補助機制
補助辦法與時程
統計資訊
open API
EN
RSS
搜尋
全站搜尋
搜尋
友善
平權
在地文化
免費
:::
首頁
/
公告事項區
/
專業提升
/
國內外資訊
/
專文
選擇年代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查詢內容
搜尋
專文
博物館靈魂急轉彎?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疫情下的線上兒童教育
作者:黃莉婷(高雄市立美術館教育暨公共服務部) 「教育」為博物館靈魂,是許多博物館人心中深深的信念; 「博物館教育」創造人與人相遇的機會,是連結博物館與觀眾成為朋友必要的存在。 疫情效應下的博物館教育 被疫情纏繞的2020年,為博物館帶來嚴峻的挑戰,各項教育活動的推展像被設了一道道關卡,教育人員的核心任務是拉近博物館與人的距離,但面對疫情必須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下,如何引領「博物館靈魂」急轉彎,不間斷博物館中的教育行動,是目前全球博物館/美術館刻不容緩的大事。 多國博物館因疫情而被迫暫時閉館,近期轉向有限度的開放,相同遭遇下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以下簡稱NGS),面臨封城困境之時,教育部門率先成為兒童學習資源轉向的引路人,將專為兒童觀眾設計的實體教育活動逐步線上化,在後疫情時代嘗試更多元的可能性。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YouTube頻道,在後疫情時代提供多樣化的線上資源。(網路翻拍) 與科技時代共生:NGS線上資源 NGS抓住時代趨勢,在疫情前已善用社群媒體及影音平台。疫情之下更發揮YouTube平台特性,提供大眾多面向的影音資源,不定期上線多樣化的館內資訊,配合各部門不同業務屬性,創建七大系列內容: 1. 展覽與典藏(Exhibitions & Collections) 聚焦NGS當期展覽,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展覽核心。從預告性短片,露出展覽新訊,到開箱式導覽,透過策展人親自解析當期展覽,並由藝術家等人深入分析展覽重點物件。 2. 藝術對話(Conversations on Art) NGS嘗試以更親近觀眾的方式,創造認識典藏的多元視角,揭開工作幕後樣態。例如:以一件典藏品串連各部門館員,利用90秒分享在美術館負責的核心任務。此外,更邀請新加坡各界知名人士,藉一件典藏分享自我生命經驗。 3. 孩子們的美術館!(GalleryKids!) 面對疫情應孕而生的《孩子們的美術館!》系列,以NGS教育部門長期為兒童觀眾設計的藝術教育活動為軸心,將無法現地教學的活動線上化,期望疫情期間學童仍能不間斷藝術學習。以維繫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與啟發兒童的核心思考出發,錄製內容含三大方向:第一,〈藝術中的故事〉(Stories in Art)系列,從展廳到線上,持續以童話故事啟發想像力、連結藏品觀察。第二,〈和藝術家一起DIY〉(DIY with Artists)、〈藝術家相見歡〉(Meet with Artists)系列,經由藝術家之手線上示範各項創作,進而開箱藝術家的創作方法。第三,〈在家玩藝術〉(Art Tutorial)系列,以家裡隨手可得之素材,帶領親子觀眾在家也能動手玩創意。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利用休館期間將教育活動線上化,圖為拍攝〈藝術中的故事〉活動現場。(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4. 實驗展演(Programmes & Performances) 關注NGS各項具實驗性的計畫活動,為典藏、展覽、美術館空間等開展各種互動的可能性。新加坡藝術工作者以戲劇導覽、演講式導覽、詩詞朗誦或鋼琴演奏等方式,與典藏產生對話,為觀眾創造多元的美術館參觀體驗。 5. 節慶活動(Festivals) 呈現NGS策劃的各項節慶活動,特別聚焦於新加坡舉辦多年的重要藝術盛事〈Light to Night Festival〉,透過流行文化介面與在地年輕藝術家合作,運用美術館空間進行多樣化的當代表演行動,期望吸引年輕族群走進美術館。 6. 影像創作(Films) 邀請多位新加坡在地導演將NGS典藏轉譯成影像創作,透過動態畫面重現畫作背後故事,藉此深度介紹新加坡早期樣貌與歷史文化。 7. 認識美術館(Knowing the Gallery) 匯聚開館宣傳、週年紀念、疫情後重新開館、典藏資源等總體性資訊,讓觀眾快速了解NGS的發展歷史與現況。 與疫情時代共享:專屬兒童的藝術故事 《孩子們的美術館!》(GalleryKids!)系列下的〈藝術中的故事〉(Stories in Art)為目前NGS線上兒童學習資源中,唯一定期於常設展廳舉辦的現場教育活動。每場活動約為45分鐘,目標觀眾為10歲以下孩童,每月選取一至兩幅富含新加坡文化特色的典藏畫作為主軸(如:新加坡早年地景、馬來舞蹈、東南亞生活樣貌等),與在地專業說故事團隊合作開發活動,引導孩子觀察作品畫面,串連說唱肢體律動,最後連結童話故事,創造適合小小孩的美術館體驗。 疫情前於展廳舉辦〈藝術中的故事〉教育活動,透過說故事方式引導親子觀眾進入畫作觀察與童話世界。(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防疫閉館期間,受到親子觀眾喜愛的〈藝術中的故事〉系列活動無法在展廳進行,於是成為首波線上化的教育活動內容。館方邀請說故事團隊在教育活動現場錄製影片,讓長期參與本活動的家庭能不間斷學習,更能跨國推播此教育資源,進而認識新加坡在地文化。目前NGS在有限度下開放參觀,因疫情影響仍無法群聚,選擇在固定空間輪播影片,讓前來參觀的家庭觀眾能聆聽畫作故事。 目前於展場輪播的〈藝術中的故事〉影片。(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我們來聽故事吧!以受歡迎的〈狗和牠的倒影〉(The Dog and the Bone)活動為例,從觀察新加坡畫家林子平(Lim Tze Peng)之作《新加坡河:愛琴橋》(Singapore River: Elgin Bridge)出發。「你是否注意到畫面裡有什麼?」說故事者以提問揭開畫作觀察的序曲,「當你站在橋墩上往河面下看,會看見什麼?」指引孩子認知河面映射出倒影的概念,提取畫中河川元素展開與孩童的下一步互動,配合不同故事設計「鏡像模仿暖身」(reflection activity)肢體律動活動。再進一步討論「以前新加坡河的風景與現在哪裡不同?」、「為什麼現在的新加坡河看不見小販船?」一步步了解畫中背景故事。最後由畫作主元素河川、橋墩延伸至伊索寓言〈狗和牠的倒影〉,讓從畫作賞析出發的活動多了新鮮且豐富的想像空間。 與後疫情時代共創:博物館教育的N種可能 疫情雖帶來挑戰,卻猶如濃烈的催化劑,讓博物館正視問題、開拓新的可能。從疫情效應下NGS的各式行動,顯示線上化能為美術館留下完整的紀錄,亦打開國內外觀眾應用美術館資源的機會。回望台灣博物館/美術館於YouTube平台上的低使用率,少有為兒童觀眾建置線上教育資源。疫情時代下的台灣相對幸運,民眾依然享有實體參與的幸福,但如何在全球挑戰下共同成長,持續為博物館靈魂注入新思維,跨越教育資源既有形制長出多樣化的可能性,興許此刻正是開啟一段新練習的黃金時期。
2021/07/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