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網站導覽
518國際博物館日
518當期活動
歷年518活動
館所資訊
認識館所
活動資訊
當期活動
公告事項區
專業提升
課程資訊
國內外資訊
新訊
專文
徵文啟事
法令與政策
博物館法規
博物館政策與相關計畫
補助機制
補助辦法與時程
統計資訊
open API
EN
RSS
搜尋
全站搜尋
搜尋
友善
平權
在地文化
免費
:::
首頁
/
公告事項區
/
專業提升
/
國內外資訊
/
專文
選擇年代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查詢內容
搜尋
專文
社區博物館如何藉由文化再創走向生態永續?林瑞木談白米木屐館與時俱進的時代課題
作者:陳佳汝(前破週報記者、台大人類學系) 一個濕冷的傍晚,灰濛濛的天色裡,一棟水泥建築物,走出一個又一個的雪人,拖著疲憊步伐,然而,這裡不是下雪的冬天,是蘇澳鎮的白米村。由於盛產大白石,日治時代開始發展礦石工業,六零年代,全台百分之八十的石灰粉從這裡出去,每到下班時刻,被石灰粉覆蓋全身的工人一個個走出,宛如雪人的行列;這是白米村的日常,也是白米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瑞木的兒時記憶。 大量落塵和呼嘯而過的砂石車,讓白米社區的環境始終籠罩著灰濛濛。由於產業吸引人口進入,林瑞木的祖父與父親從外地遷入白米村從事石礦業,村裡居民生活以產業為重心。二十年過去了,不到三十歲的林瑞木,自北部求學返鄉後,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他回憶著當時是用外來者的角度來看,「因為住在這裡的人根本沒有感覺,對於環境汙染,那是都市人的想法。」1992年宜蘭縣政府和台泥簽定環保協議,根據生產的石灰粉每公噸上繳環境使用費,其中百分之四十回饋周邊社區,然而600萬的環境使用補償費,完全沒有落實到汙染受害最深的白米村,當時在宜蘭環保局工作的林瑞木因擔任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進一步參與了環保抗爭行動,並找回自己的木屐文化後,終於在1997年的社造博覽會大放異彩。 一生以社造運動來達成環境改造的白米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瑞木(陳佳汝 攝影) 將衝突與污染轉化為文化產業 1990年代是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如火如荼的年代,其概念是「社區透過文化可以有很大的轉變」,當時宜蘭是社造最蓬勃的地區,而蘇澳鎮的白米木屐館則是透過文化力翻轉自身命運最成功的案例。1995年宜蘭縣政府遴選十二個社區作為社區營造種子社區,當時白米社區落選,然而他們沒有放棄,決定以日治時期盛產的木屐為自身的文化亮點,找出老藝師協助傳藝後,隔年自主報名參加第一屆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不料卻以彩繪木屐驚艷全場,木屐從此成為明星商品。 為了幫木屐找個家,社區租下台肥宿舍誕生了白米木屐館。「從無到有,這個館都是社造的成果。」林瑞木語重心長地說,當初辭去公職投入協會任職總幹事,原來想說做一年一氣呵成,沒想到卻做了三十年,他的一口氣造就了一個經典的生態型社區博物館。木屐館的誕生是從改造環境出發,也是達到環境改造的手段。「它本來就不是一座博物館,一開始就是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是從環境的需求、社區議題的需求產生,然後目標是整個社區是一個博物館。」原來只是一層樓作為木屐展示館,後來由於參觀遊客眾多,為因應遊客量增建二、三樓,始成今日的木屐館。 1999白米合作社正式掛牌營運的啟用典禮(林瑞木提供,陳佳汝翻拍) 從廢棄屋中打造集體空間美學 「宜蘭厝有它的美,美要從生活中長出來。過去的人對於住宅需要什麼樣的空間,是屋主和師傅一起學習,我們建屋的過程和宜蘭厝的概念一樣,不是一次完成,是不斷地和建築師溝通,比較深層的意義是學習。一個空間透過人,在地人和外地人,從廢棄的屋舍發展出空間美學。」少了一個原先堆積垃圾的髒污廢墟,多了一個能夠代表白米村美學的文化空間。 白米木屐館也落實了教育社區居民的理念,平日以木屐館為討論各種環境議題的空間,有趣的是從整修到增建的過程,都是邀請民眾一起來參與美學的討論,館的外牆還可以看到民眾的彩繪成果。在這整個實踐的過程中,社區居民的整體美學感自然提升。 由在地藝術家邱憲章執筆彩繪的玫瑰木屐,引用乞丐和一朵玫瑰的故事,玫瑰象徵希望,當改變自己時,世界也會隨之改變,導引白米社區進行環境改造之路。(陳佳汝 攝影) 然而如何永續經營,對於自負盈虧的社區博物館一向是個嚴峻的考題。不像其他公辦民營的文化館,無須負擔所有成本,白米木屐館如果無法收支平衡,就無法繼續營運。在買下宿舍做為木屐永久的家後,隨之而來是上千萬的增建貸款,2006年增建完後,適逢2007年雪隧通車,遊客每日爆滿,專人導覽、彩繪木屐等體驗,大受歡迎。 談到成功的關鍵,林瑞木認為是大環境對文化的需求造成眾多觀光人潮,而手做DIY課程,也拉近了遊客和工藝之間的距離,透過師傅親自示範,人們更加親近工藝。這些文化體驗成功吸引大量觀光客,然而伴隨著遊客增加而來,是人事成本的提高,表面上看起來是全台最賺錢的社區,其實扣除多元就業專案的補助挹注,並沒有那麼多獲利,因此,從2013年開始收門票,降低遊客量,並將導覽及手做體驗更為精緻化,營運所得則按比例回饋作為環境改善,終於在今年二月,木屐館始還完最後一期貸款。 白米木屐館的手工藝教室(陳佳汝 攝影) 彩繪皮革與手做的木屐鑰匙圈(陳佳汝 攝影) 生態教育向前行:觀光工廠競爭下的變與不變 文化產業化的同時,也意謂著產業文化化是另一種可行性。當白米社區成功將木屐文化產業化時,宜蘭其他產業也開始複製白米社區的模式,將產業透過文化包裝,成為到處林立的觀光工廠,過去門庭若市的白米木屐館如今遊客銳減,如何在觀光工廠的競爭壓力下維持其經營?又是一項挑戰。對此一課題,林瑞木的回應是:「不與其競爭,畢竟目的不一樣,維持自己的初心,繼續走生態的路線」。蘇花改在通車前,林瑞木帶領白米社區協會要求在蘇花改底下做自行車道,以及另闢油灌車通行道路,解決了原先噪音隆隆的問題;這些年,社區規劃了結合文化體驗的生態旅遊以及環境教育,推行在地小旅行,從木屐館延伸出去的木屐健走、自行車小旅行,連結江某公園、猴猴坑溪、南方澳珊瑚館等冠狀地帶,讓旅客可以認識周邊生態環境。 開發與環境教育並進 「在開發的同時,要有環境補償才會平衡。」2010年蘇澳大水災後,因此有蘇澳溪分洪道的工程,再一次,林瑞木要求工程須設置環境教育的場地。以周遭生態環境為場域來實施環境教育理念,在蘇澳溪、猴猴坑溪等地設置虛擬的環境教育館來落實環保教育。 「在產業發展下,人一直被忽略,並非產業優先生態,生活不重要,再不平衡的話,人是要退出這個空間的。從生活、生產到生態,要走到一個永續發展,需要善的循環。」 以白米木屐為核心,藉由社區博物館的實踐,提升了居民環保意識、美學教育和文化榮譽感。「木屐館是一個走向生態永續經營的手段。從前村子只為工廠而服務,如今白米村有了自己的風采,人們不再忍受過去的污染,並在四十年未曾播種的土地上,種下了稻米。」 在四十年未曾播種的土地種下稻米(林瑞木提供,陳佳汝翻拍) 「過去人們不會在此停留,如今最高一年吸引六千名外國觀光客參觀。雖然達成了環境改造,然而社區面臨人口凋零、老年化的問題,卻是另一個隱憂;去年底白米村僅餘616人,隨著老師傅的離去,如今工藝傳承卻是比二十年前更為困難。」 一雙雙敘述著社造故事的白米木屐(陳佳汝 攝影) 特色木屐展示說明(陳佳汝 攝影) 傍晚時分,白米木屐館三樓平台望去,蘇花改映襯著鬱鬱遠山,三十年的奮鬥,餘暉下的臉龐是堅定的溫和,他淡淡說道:「隨著空間的改變,人是會改變地。」 專業導覽員蕭玉珠現場唱起藝人澎恰恰為木屐館所寫的木屐歌(陳佳汝 攝影)
2021/05/2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