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如何創造出好的展覽?一窺策展秘辛!「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講座紀實
如何創造出好的展覽?一窺策展秘辛!「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講座紀實
作者:陳蘊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博物館中的展覽可謂五花八門,而當中所傳遞的訊息與知識又是何其豐富奧妙!博物館書寫者要如何分析其中的敘事觀點與展示手法,甚至進一步了解策展人的規劃理念與實踐細節呢?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經營之「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策劃「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延續本工作坊的目的,本次(第三場)講座旨在了解展覽如何製作以及展文書寫分析。因此,2022年3月26日於線上舉行「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策展理念與展覽敘事規劃」,由陳佳利教授主持,邀請林怡萱、盧梅芬擔任主題演講嘉賓,以及趙欣怡、城菁汝擔任綜合座談分享人,一同分享豐富的策展思維與展覽規劃經驗。   科學都很嚴肅又無聊?科學展覽和你想得不一樣!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跨域策展組的林怡萱組長,以「如何策劃科學展覽?」為題進行分享。首先,科學策展最重要的是在經常變動的科學觀點中確認其正確性;展覽就像一本立體繪本,策劃科學展覽也需要藝術家的眼光,結合多元有趣的展示設計,使觀眾更輕易接觸複雜的科學知識。 科教館「聽水的故事」特展就是一個相當好的案例,以推廣科學教育為核心,設計建構式的展示手法,例如:將科學史結合動手做(hands on)來講述基本科學原理;使用案例故事,引導觀眾思考複雜的環境議題等。在展場設計中置入教育空間,除了可由教育人員於現場示範科學原理外,展板書寫時也要使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圖像吸引觀眾目光。 動手做(hands on)是科學展覽中時常使用的手法之一。科教館中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敲敲打打工作坊Tinkering Workshop」常設展,期望觀眾不只是單方面接收,而是成為一個主動角色。透過6個挑戰任務:塗鴉機、風管與飛行器、快樂城市、彈珠機、光影遊戲、連鎖反應,將展品設計的權力賦權給觀眾,使其在動手做的過程中觀察科學,並在錯誤中了解原理,從玩耍中得到學習科學的成就感。 Tinkering workshop 裡動手製造屬於自己的彈珠機 (葉家妤 提供)   科學展覽也時常回應社會議題,如科教館「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覽,即從科技創新的角度討論性別議題。利用劇場式的展示手法講述不同時期的女性在科學領域中扮演何種角色,並設計互動遊戲邀請觀眾一同解決問題,從中展現性別並不是阻礙創意發展的原因。展覽也與學校師生合作,共同參與工作坊製作,使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得以串連,創造出幼兒到老年皆可擁有的學習資本。 「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覽中,拋開社會性別的規範,以互動裝置讓小朋友選擇遊戲設計裡喜歡的顏色、圖型與造型 (郭冠廷 提供)   共享記憶與共通人性——原住民文化與音樂之策展理念 傳統原住民文化展示的歷史非常悠久,要如何提出新問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的盧梅芬研究員首先針對傳統原住民文化展示提出反省,表示此類展示議題大多強調重建「母體文化」或「在地文化」,且時常運用特定組合與元素來呈現族群的文化特色或成就。這樣的敘事方式不僅強化社會對原住民族群的刻板印象,更限制了展示的創意發展。若要有所突破,建議敘事手法可以邁向歷史化,從不同族群或個人的歷史變遷等更細膩的面向切入。 族群(他者)展示敘事的課題、限制與可能性(盧梅芬 提供)   盧梅芬接續以「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為例進行分享。展覽先從觀眾熟悉的音樂及插畫吸引目光,打破觀眾對展覽的預期想法,再逐步討論展示主題背後的理論與哲學,便可以減少觀眾接收訊息時所產生的距離感。在強調文化相遇時,展覽可藉由歌曲本身的感染力,展示原住民記憶與觸動回憶,以達到觀眾的情感感知。盧梅芬表示,一個好展覽除了擁有深刻的理論基礎與核心關懷外,更要創造共通人性與共享記憶。 展覽利用插畫與音樂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盧梅芬 提供)   此外,盧梅芬也認為,博物館策展人就像是兩棲動物,同時需具備理論腦與文學腦,才能將嚴肅與難度的展示論點與理論,消化整理成展示敘事。其具體建議是:多看一些企劃與文案的書,策展時有意識地設定文案風格,精簡敘述字數時不忘回扣展覽核心主題。 圖5:展覽將歌曲以藥罐的形式呈現,暗喻音樂如藥一般緩解聆聽者的鄉愁與苦悶。(盧梅芬 提供)   當代展示的創新實踐與數位轉型 如何運用一檔展覽建構美術館的歷史?「國美4.0建築事件簿」結合國立臺灣美術館之建築史、空間史、展覽史三個歷史型態,發展建築策展之創新實踐,更期望發展出觀眾史,讓觀眾共同參與過去、現在、未來的美術館想像。時任館內策展人(In-House Curator)趙欣怡強調運用共融概念的策展思維,呈現融合、自主、多元的包容性展示,建立視障觀眾能盡情參與的展覽空間。趙欣怡表示,策展人的特質包含:跨域思考的概念,能靈活整合組織的思維,時常思考觀眾所需並給予充分回應。 「國美4.0建築事件簿」展場一隅。(圖片來源:https://reurl.cc/DdRkyQ)   面對疫情,博物館展示亦積極發展數位轉型,「開放博物館」便是其中之一。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城菁汝編輯講述開放博物館的歷程脈絡,強調其核心理念為:開放典藏、開放展示、開放應用。不僅各博物館的藏品能在此平台相互流通,更進一步提供授權與應用,不管是機關或個人都能運用藏品進行策展創作。此外,開放博物館亦放置許多線上展覽,從中可以分析不同館舍的展覽敘事,展覽中的藏品則有非常清晰的大圖,方便觀看細節。即使疫情嚴峻、生活忙碌,只要一機在手,便能運用開放博物館遨遊展覽世界中,創造不同以往的參觀體驗。 開放博物館配合2021年臺灣518國際博物館日所開發之遊戲「挖寶挑戰」。(開放博物館 提供)   深入展覽意涵,深化書寫內容 不論是何種類型的展覽,就如盧梅芬所比喻,策展就像英國導演Christopher Nolan的電影,是將愛、戰爭等看似老套又永恆的議題,運用敘事展現其獨特之處,其過程可說是相當複雜與困難。而在觀看展覽時,博物館書寫者若能進一步地思考策展團隊所呈現的敘事觀點與展示手法,結合自身對展覽的觀察與評論,將更有力地提出全面性的評析論據,進而深化書寫層次。 *線上學習資源:(本文提供之影片與簡報係經著作權人同意,以著作權人姓名標示、非營利教育目的、禁止改作之創用CC 3.0台灣及其後版本授權條款開放公眾參考,敬請遵守上述條款規定,勿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   「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策展理念與展覽敘事規劃」講座影片 簡報教材: 主題演講2_盧梅芬「原住民文化與音樂之策展理念」 分享人1_趙欣怡「從0到1:建築策展之包容觀點與創新實踐」 分享人2_城菁汝「數位科技與開放博物館議題觀察」 延伸閱讀: 給寫作初心者的指南:博物館寫作好手的無私分享!「線上書寫—博物館寫作的零度」講座紀實 光線太暗、玻璃反光!怎麼在博物館拍出好照片?「光之書寫—鏡頭下的博物世界」講座紀實
2022/05/18
光線太暗、玻璃反光!怎麼在博物館拍出好照片?「光之書寫—鏡頭下的博物世界」講座紀實
光線太暗、玻璃反光!怎麼在博物館拍出好照片?「光之書寫—鏡頭下的博物世界」講座紀實
作者:鄭珮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逛博物館、美術館已是文化消費中重要的日常,加上數位相機和社群媒體的普及,文化消費者常在社群媒體上貼文和分享照片。但無論是活動紀實或單純拍照,在博物館內拍照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光線暗和展櫃玻璃的反光,因此如何在這種環境下拍出好照片,的確是一大挑戰! 為協助博物館寫作者更熟習網路圖文呈現技巧,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經營之「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別策劃「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延續第一場書寫講座的脈絡,第二場「光之書寫—鏡頭下的博物世界」於2021年12月4日舉辦,由賴瑛瑛教授與陳佳利教授主持,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劉德祥副研究員、資深影像工作者馮大衛,及三位博物之島寫作好手陳佳汝、何慕凡和戴秉儒,一同上線分享在博物館中的攝影與採訪經驗。   博物館攝影的第一步:從認識你的相機開始! 劉德祥老師以「鏡頭下的博物世界—談博物館攝影取景」為題,講授相機攝影的基本觀念與博物館中的取景技巧。在鏡頭的選用上,約可分為四種焦段:超廣角(14mm)、廣角(28mm)、標準(50mm)、望遠焦段(200mm),焦段越長則可以拍攝越遠的物件,但拍攝範圍也相對較窄,而焦段短的鏡頭則可拍攝範圍較廣的畫面。 鏡頭焦段與拍攝範圍的關係,望遠焦段(焦段較長)可拍攝的距離較遠,但能涵蓋的範圍較窄;而廣角焦段則適合拍攝範圍較廣的近景。(Credit: Pinterest)   此外,相機的「曝光三角」:光圈、快門、ISO(感光度),也是攝影入門者需熟悉的相機運作原理。當展場光線不足時,拍攝者可藉由調整三項要素,搭配出最適合當下環境的拍攝方式: 光圈:鏡頭打開孔徑的大小,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多寡。將光圈調大可讓更多光線進入,創造較明亮的照片,但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越容易使拍攝背景模糊。 快門:鏡頭和感光元件之間的簾幕,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時間長度。快門速度越慢,曝光時間越長、照片越明亮,但慢速快門也易因拍攝者的手部震動與展廳人群的移動而導致照片模糊。 ISO:相機感光元件感受光線的能力。提高ISO將使相機對光線的敏感度較高,可使照片更加明亮,但也容易出現雜訊與噪點,降低照片畫質。 光圈、快門、ISO構成的相機「曝光三角」,攝影者應視拍攝環境與物件對三項參數進行調整,光圈開大、快門調慢、ISO提高皆能解決展場光源不足的問題。(Credit: nofilmschool.com)   而進入博物館後,該以什麼角度選取要拍攝的畫面呢?劉老師建議可由「遠、中、近」三個層次著手,先用廣角交代整個展場空間,再拉近到展品與空間、觀眾的互動,最後拍攝展品本身,循序漸進地呈現博物館展覽的陳設與內容,也可幫助書寫者回憶觀展體驗。若是在拍攝時有玻璃櫃反光或附近展品倒映的情況,則可「靠近」拍攝,或以變焦鏡頭拉近和展品的距離,消除博物館攝影中惱人的反光問題。不過劉老師也表示,除了基本相機操作概念的理解外,更重要的是熟習手邊相機的性能並多多練習實作,避免使用自動攝影模式,多拍、多嘗試不同角度,才是熟練博物館攝影的不二法門。 若是在拍攝時有玻璃櫃反光或附近展品倒映的情況,則可「靠近」拍攝,或以變焦鏡頭拉近和展品的距離,消除博物館攝影中惱人的反光問題。(劉德祥 攝影)   舉起手機一起參與!凝視展覽的行動攝影 擁有二十多年攝影資歷,同時也是紀錄片編導的資深影像工作者馮大衛老師以「博物、記憶與拼圖—凝視展覽的手機攝影」為題,從攝影史、美學與實務等面向探討手機/行動裝置攝影的發展與應用。在科技的演進下,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器材逐漸成為人們記錄生活、呈現觀點的工具,馮老師由十七世紀藝術家使用暗箱輔助作畫的攝影起源談起,指出攝影與藝術美學之間的關聯,儘管時下的行動攝影有著高度便捷性,但仍需倚賴傳統攝影的審美觀察作為基礎,在影像的書寫中掌握自己的獨到觀點。 馮大衛老師2012年在景美看守所洗衣工廠(現為國家人權紀念館)拍攝的作品,通過當代觀眾與歷史遺跡之互動,營造出新舊時空交錯的美感。(馮大衛 攝影)   該怎麼拍出一張好照片?除了技法上的知識學習與實際操演外,馮老師表示,影像創作者的觀察力和閱讀審美素養也是好照片得以產出的重點,透過藝術人文經典的閱讀、臨摹,與環境光線、作品材質的觀察,拍攝者得以建構出具備美感與個人觀點的作品。雖然在操作上,行動攝影相較傳統相機的光學效果及配件擴充性皆較遜色,但其人手一機的低門檻特性與自由便捷的創作方式,也促進了博物館展覽的互動參與,如現今許多展覽所採用的擴增實境功能,或將觀眾參與的攝影影像作為展覽的一部分,行動攝影將展演的話語權釋出,使觀眾由資訊單向傳遞的接收者,轉換為對話創造與資訊提供的主體。 輕巧便利的手機攝影方便書寫者快速記錄當下感受。在日本寺山修司紀念館中拍攝的作品,可看到展館空間與藝術家電影、劇場、繪畫等作品角色的互動。(馮大衛 攝影)   最後,馮老師也分享了幾個自己常用的行動攝影後製App,如Photoshop camera可協助拍攝者快速編修手機影像、Matterport能快速拍攝並生成3D環景影像,而Prisma則可將攝影作品套疊上不同的藝術風格。   影像如何協助書寫?博物之島寫作者的構思心法 前破週報記者陳佳汝從擅長的人物報導談起,分享人物採訪與報導的要點及攝影技巧。不同於靜物攝影,人物攝影需捕捉受訪者生動、自在的神情,陳佳汝建議詢問受訪者較有成就感的問題(如展覽中最滿意哪一部分?觀眾迴響如何?)或以創作、工作歷程中的心境轉折為引,邊談話邊「連拍」取鏡,較容易捕捉到受訪者自然的樣貌。此外,使用大光圈將雜亂的拍攝背景模糊處理、以偏向藍綠光的白平衡修訂博物館訪談中的黃色燈光,也是她長年進行人物報導與攝影所累積的經驗談。 博物館展覽時常運用黃光營造展場氛圍,進行人物採訪時應注意白平衡的修訂,可將白平衡軸標推向藍綠光來平衡照片色彩。(陳佳汝 攝影)   目前已在博物之島刊登多篇文章的何慕凡則借助系統性的資料蒐集與分類,提升書寫效率。在參觀博物館時,可由館舍外觀、展覽標題、小子題、展品、說明牌標籤依序觀賞記錄,同時尋找感興趣的展品與背後故事,並透過統一形式的關鍵字將檔案分類整理,最後結合自身觀點發展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何慕凡表示,在博物館書寫中最重要的不是設備等級,而是觀看的角度、搜集資料的完整性,並將資料經由閱讀、轉化,才能成為書寫的一部分。 何慕凡提醒,在拍紀錄照時應盡量避開人群正面,以免侵犯肖像權。(何慕凡 攝影)   長期關注攝影類博物館的戴秉儒將展覽書寫比喻為策劃一檔展覽,在寫作上有系統地「陳列」知識訊息,並將觀展後的內化觀點通過線性及非線性的寫作方式加以「展示」。他也分享自己構思一篇文章的書寫架構,藉由起(館所與展覽背景概述)、承(說明展示設計和策展理念)、轉(分析既有資料並提供觀點)、合(扣回展覽本身總結個人想法及建議)四個基本要素的組合,鋪敘出展覽脈絡與個人觀點。戴秉儒強調,博物館書寫的重點其實不在於呈現展覽全貌,而是透過文字和影像的適度留白,使觀點與議題發酵並吸引讀者走進展場,創造屬於自己的觀展經驗。    戴秉儒將展覽書寫比喻為策劃一檔展覽,客觀知識如同博物館物件陳列、作者內化觀點則像館舍中帶有論述的展示,線性敘事有著既定詮釋、非線性敘事則使觀者保有較多能動性,而展覽寫作就是在這四個向量的組織下進行轉換與構成。(戴秉儒 繪製/攝影)   觀察、練習與檢視,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博物館展覽的書寫與評論在描述空間、物件不在場的情況下,仰賴文字撰寫者的描述功力,而一張精準的展覽照片則能提供讀者對於展覽的具體想像。究竟一張好的展覽照片該如何產出?在經歷拍攝技術的學習與攝影作品的審美養成後,不妨拿起相機實際走一趟博物館吧! *線上學習資源:(本文提供之影片與簡報係經著作權人同意,以著作權人姓名標示、非營利教育目的、禁止改作之創用CC 3.0台灣及其後版本授權條款開放公眾參考,敬請遵守上述條款規定,勿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   「光之書寫—鏡頭下的博物世界」講座影片 簡報教材: 主題演講1_劉德祥「鏡頭下的博物世界—談博物館攝影取景」 主題演講2_馮大衛「博物、記憶與拼圖—凝視展覽的手機攝影」 分享人1_陳佳汝「人物報導寫作與人物攝影技巧」 分享人2_何慕凡「如何以攝影進行博物館觀察與紀錄」 分享人3_戴秉儒「在白盒子裡—博物館展覽報導與攝影技巧」
2022/03/02
給寫作初心者的指南:博物館寫作好手的無私分享!「線上書寫—博物館寫作的零度」講座紀實
給寫作初心者的指南:博物館寫作好手的無私分享!「線上書寫—博物館寫作的零度」講座紀實
文|謝孟容(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研究生) 網路早已是博物館重要的知識傳遞管道,自媒體的誕生推翻過往僅能透過單一媒體發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掌握寫作即掌握與大眾溝通的能力!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負責經營的「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推出各類議題的新訊報導和專文評論,今年度特別主辦「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第一場「線上書寫—博物館寫作的零度」於2021年10月23日線上舉行,由賴瑛瑛教授與陳佳利教授主持,邀請謝宇婷及郭怡汝擔任主題演講嘉賓,也邀請四位博物之島編輯與作者田偲妤、柯秀雯、王惇蕙、林易萱擔任綜合座談分享人,分享累積多年的線上書寫方法與經驗。 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第一場「線上書寫—博物館寫作的零度」(郭冠廷 繪製)   為你的書寫定錨!如何讓專業知識變得輕鬆易懂? 任職於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發展部、擔任館刊《藝術認證》主編的謝宇婷,以「博物館裡的媒體人:與公眾交流的書寫之道」為題,分享許多值得參考的寫作方法。線上書寫若以傳遞「資訊」和「觀點」作為文章的兩端光譜,可能是著重「資訊」的展覽新聞稿、研討會紀實;或是著重「觀點」的人物訪談、展覽評論或政策分析,類型相當多元。因此,謝宇婷建議下筆前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寫?寫給誰?再去研究如何寫?擬好適當的寫作策略才能為你的書寫定錨。 此外,如何將專業知識轉化成輕鬆易懂的文章?謝宇婷也提出四項建議:一、找到共鳴點:例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採購銅版畫」臉書貼文,小編以「買東西」等眾人有感的日常經驗,傳達清廷採購銅版畫長達12年的艱辛歷程。二、用字精準不艱澀、少用專業術語:例如「作品互相呼應」就是不精準的寫法,可更具體寫出作品的顏色、媒材或展示環境等細節。三、按邏輯編排資訊,以「時序」或「範圍」書寫:例如專文〈博物館的遺骨奉還:法國人類學倉庫與「阿爾及利亞24勇士」歸鄉記〉,以「遺骨為何在人類館?」和「如何被爭取歸還?」兩個提問破題,並以歷史溯源、文物返還、批判與未來關注作為架構依序鋪陳。四、尋求讀者回饋:完成文章後,可請非此領域的朋友先閱讀,從旁觀者角度找出寫作盲點。 謝宇婷分享將博物館參觀經驗文字化的方法(謝宇婷 提供)   經營社群媒體的四項秘訣!掌握快狠準的線上書寫重點 社群媒體平台是目前博物館與大眾溝通的重要管道,重短篇幅、圖文搭配、時效性等特色。創建「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臉書專頁、任職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所長的郭怡汝,以「社群媒體時代下—如何掌握博物館新動態」為題,從結構、文字、內容、觀眾四層次分享線上書寫經驗。 首先,「結構」上要留意字數長短,臉書每個段落建議落在300至400字之間,一個段落盡量講述一個重點。接著,「文字」使用易懂的語句,避免專有名詞,且慎用聳動標題、政治梗或「最棒」、「最好」等武斷用詞。第三,「內容」聚焦在議題本身,使用具體案例並盡量使用第一手消息,或旁徵博引各媒體資訊,以防資訊錯誤。最後,在書寫前設定好目標「觀眾」,比較容易下筆聚焦。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以分享最新國外資訊為定位,因此郭怡汝經常瀏覽國外新聞媒體,特別推薦artnet、The Art Newspaper、ARTnews等媒體。此外,選擇熱門、幽默、時事議題,並搭配吸睛的圖片,也比較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與討論。 郭怡汝分享近年值得關注的博物館趨勢議題(郭怡汝 提供)   原來書寫還有這些面向!博物之島編輯與作者的無私分享 網路文章如何在短時間內抓住讀者目光,是線上書寫的成功關鍵。博物之島執行編輯田偲妤建議可從文章架構下手,參考魚的骨頭排列。開頭如同魚醒目的大頭,可用問題意識破題,誘發讀者往下閱讀的好奇心。中間段落如同魚的身體細刺,以具體詳實的案例描述,搭配吸睛的圖片。最後如同魚有力的尾巴,以重點統整或觀點評論作結。 田偲妤以魚骨頭說明基本的寫作架構(田偲妤 提供)   自2005年開始撰寫部落格的柯秀雯,分享三個寫作重點。第一,掌握你的人格特質、個性、興趣與專長,與其詢問觀眾想要什麼?不如反過來自問:我的特質會吸引什麼類型的觀眾。第二,熟悉並正確理解資料,藉由資料分析找到問題焦點。第三,善用「比報」技巧,比較不同媒體對同一條新聞的切入點、聚焦話題、內容結構、論述分析,並畫出議題地圖,找出可以再書寫的觀點。 任職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的王惇蕙,則是將寫作與工作相互結合,寫作既有助於構思工作內容,也能累積經驗並分享給更多博物館人。她建議寫作者先找出自己關注的議題、設定關鍵字,接著瀏覽和爬梳相關案例,從中找到切入面向與執行方法。她也提醒大家只有自己「play well」的時候,觀眾才會覺得好玩!將書寫內容落實在工作當中的正向心態令人讚嘆! 來自馬來西亞的林易萱則分享東南亞博物館的第一手觀察,從後殖民、疫情、數位與科技化三個面向,提出值得書寫的案例。例如,疫情期間,印尼現代與當代美術館(Museum Macan)在官網上發起「Museum From Home」活動,提供印尼文與英文的雙語居家學習單,繪製可愛插圖帶領小朋友在家做體操。 林易萱分享報導展覽時可能會遇到的狀況與建議(林易萱 提供)   積沙成塔,從點滴累積開始 到底博物館的線上書寫該怎麼開始呢?各講者都強調寫作沒有捷徑,而在於一篇篇文章的經驗累積。郭怡汝最後分享美國作家Octavia E. Butler的名言鼓勵大家: 「你不會一開始就寫好東西。你會先開始寫廢話,認為它是好東西,然後慢慢地你會變得更好。這就是為什麽最有價值的人格特質之一就是堅持。」
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