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網站導覽
518國際博物館日
518當期活動
歷年518活動
館所資訊
認識館所
活動資訊
當期活動
公告事項區
專業提升
課程資訊
國內外資訊
新訊
專文
徵文啟事
法令與政策
博物館法規
博物館政策與相關計畫
補助機制
補助辦法與時程
統計資訊
open API
EN
RSS
搜尋
全站搜尋
搜尋
友善
平權
在地文化
免費
:::
首頁
/
公告事項區
/
專業提升
/
國內外資訊
/
專文
選擇年代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查詢內容
搜尋
專文
博物館的親子時光: 德國藝術類展廳自導學習資源使用觀察
作者:劉君祺(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服務處 助理研究員) 親子觀眾向為博物館的主力觀眾之一,如何設計符合家庭需求的內容活動、驅動闔家同遊與展廳共融,亦是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博物館致力的方向。古藝術類博物館的典藏蘊含著深厚的歷史脈絡,然而其偏向靜態的展示內容,對於家庭親子團體而言,往往透著「深不可測」的距離感。博物館要如何掀開那片神秘的面紗,以深入淺出方式轉譯知識體系,引導親子觀眾逐步認識其典藏內涵?本文以德國兩間博物館——位於紐倫堡的日耳曼國家博物館以及位於慕尼黑的國立埃及藝術博物館為例,介紹兩間博物館對於親子觀眾的展示推廣及實踐,探討其如何透過有趣好玩的探索方式,提供家長參展輔助資源,帶領孩童認識博物館多樣豐富的典藏菁華。 美好WeTime:日耳曼國家博物館「口袋遊戲」 位於德國南部紐倫堡的日耳曼國家博物館(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於1852年設立,以展示日耳曼歷史、文學及藝術為宗旨,擁有文物共130萬件,其豐沛典藏橫跨石器時代至20世紀,為德語區最大的文化歷史博物館。配合其「文藝復興、巴洛克、啟蒙時代」常設展覽,紐倫堡博物館藝術文化教育中心(Kunst- und Kulturpädagogisches Zentrum der Museen in Nürnberg,KPZ)特別針對六歲以上的孩童設計一款別出心裁的展廳學習箱——「口袋遊戲」(Taschenspiele),藉由有趣多元的互動體驗,介紹館藏文藝復興、巴洛克及啟蒙時代的藝術作品,鼓勵親子觀眾在展廳內同遊共學,開啟自主探索的審美旅程。 口袋遊戲內含九道關卡及一張遊戲簡介摺頁,訴求內容的多樣性與變化度,每道關卡以任務盒或任務冊形式呈現。(劉君祺 攝影) 打開展廳探索的驚喜箱 這款可攜式的展廳學習箱可在服務台免費租借,內容包括九道關卡以及一份遊戲簡介摺頁,透過具開放性及想像力的關卡探索,鼓勵親子家庭在遊戲中利用互動道具,針對展品進行「觀看、對比、解謎、聆聽、行動、觸摸以及嘗試」【註1】,另外再以遊戲摺頁補充文物的背景知識。這項展廳資源以刺激文物觀看為出發點,透過細膩的文物選件,具體而微地訴說日耳曼文化藝術從16到18世紀的發展——從宗教祭壇、風格繪畫、雕塑作品到服裝設計——引導親子家庭在約略1.5小時的遊程中,發現日耳曼藝術的時代風格與多元面貌。 「口袋遊戲」鼓勵孩童發揮想像力,在觀察雕塑人物的誇張神情後,對著鏡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劉君祺 攝影) 多感官體驗 玩出想像力 「口袋遊戲」不僅強調「觀看」,亦關注觸覺、認知、身體,以及聽覺等多重感官的體驗與學習。例如提供礦石、貝殼、皮革、木材、象牙等材質樣本,讓親子觀眾透過質感的觸摸尋找珍奇櫃中的文物原件;準備各式布樣,引導觀眾藉由觸感體驗,找出女王服裝可能使用的材質,輔助視覺觀看提供更完整的學習經驗。本項遊戲同時也關注「親」與「子」之間的交流互動,例如須由家長向孩子朗讀邱比特與賽姬的愛情故事,或由團體成員向其他人朗讀台詞或即興演出,顯示博物館期待透過自導資源,催化團體間彼此聆聽對話、情感交流的企圖。 孩童利用關卡盒中的材質樣本,觀看、觸摸及尋找文物的原件。(劉君祺 攝影) 「口袋遊戲」附有多類型互動道具,例如運用圖像局部卡片促進對於觀眾細節的觀看、或者提供材質樣本刺激觸感的體驗。博物館透過這些好玩又有趣的互動體驗,既轉化了博物館的知識內容,也因切合觀者的自身經驗,讓展覽與藝術探索變得更加生活化與開創性。 「口袋遊戲」鼓勵觀眾觀看畫作中磁磚圖樣,利用黑白方板道具進行模擬重組或新創地板樣式,不僅可刺激小肌肉的動作發展,也兼具視覺思考應用與想像再創等多重學習可能(劉君祺 攝影) All Art Has Been Contemporary!慕尼黑埃及藝術博物館「考古背包」 自十六世紀開始,巴伐利亞諸侯即有系統地蒐購埃及文物。隨著巴伐利亞君主制於1918年終結,這批世界級的典藏歸入巴伐利亞邦聯政府,並曾短暫於慕尼黑皇宮展出。2000年,巴伐利亞邦聯政府為這批收藏正名為國立埃及藝術博物館(Staatliche Museum Ägyptischer Kunst)。2013年建築工程完工,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一個致力探討埃及藝術與文化的博物館於焉誕生。 踏進博物館的第一瞬間,即可感受到極富現代感的展示氛圍——前衛簡潔的建築語彙、大方明亮的空間採光、錯落雅致的文物陳列,還有那牆面的大型文字標語:「All Art Has Been Contemporary」——在在告訴觀眾:這間古藝術博物館持續擁抱當代的企圖。有別於其他埃及文物展示常以編年史形式呈現,這間博物館以主題切入,從各個藝術角度引導觀眾認識埃及的文化脈絡。博物館也大幅導入數位裝置,利用互動介面深化每項主題內容,為文物展示提供豐富的知識基底。 慕尼黑埃及藝術博物館的空間意象極具特色,展覽的入口標語:「All Art Has Been Contemporary」闡述博物館的營運宗旨。(劉君祺 攝影) 博物館針對家庭與兒童觀眾,打造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與學習資源。親子觀眾除了可以免費借用「考古背包」、付費租借「法老王尋寶」多媒體導覽,也可購買兒童學習探索手冊。各項兒童學習內容,都以博物館的兩位吉祥物Usi(文物原型為埃及獴)與Isi(文物原型為尖鼠)串接,以可愛有趣的口吻撰寫,帶領親子觀眾進入埃及藝術的世界。 埃及藝術博物館透過Usi與Isi兩位吉祥物,製作一系列兒童教育資源。(劉君祺 攝影) 整理行囊,考古小隊出發! 博物館為親子觀眾設計了一款考古背包,以吉祥物Usi 與Isi作為遊程陪伴者,引導孩童組成「考古小隊」,利用背包裡的道具,通過12道關卡設計及互動道具【註3】,逐步探索各項主題展示並進行考古調查,在約略1.5小時遊程中發現埃及藝術各個面向。 埃及藝術博物館「考古背包」內容物一覽。(劉君祺 攝影) 「考古背包」強調對於考古文物的紀錄與描述,幾乎每道關卡都需要書寫或描繪文物的訊息。有的關卡需要利用象形文字寫下自己的名字、為這次的考古發現創作展覽的名稱;有的關卡則引導觸摸各式石頭建材以及多樣表現形式的石雕複製品,從中挑選喜歡的石材,想像建造屬於自己的皇宮。博物館運用觀察、對比、觸感體驗、動手操作、選擇、想像、創造等多元思考路徑,變換探索內容的趣味與層次,激發孩童在情意、認知及技能領域的學習與體驗。 「考古背包」訴求觀察與紀錄文物訊息,本圖為找到Usi與Isi兩位博物館吉祥物的原型後,記錄牠們所屬的動物類型。(劉君祺 攝影) 「考古背包」設計別出心裁的方尖碑探索內容,鼓勵孩童仔細觀察文物雕刻紋飾,再運用積木進行重組。(劉君祺 攝影) 宜古宜今,古藝術類博物館越來越好玩! 本文所介紹的兩間博物館,利用好玩又有趣的學習體驗包,打造專屬兒童的美感體驗,在推動展廳感官學習的同時,也提升了親子家庭的共學與互動。這些精心設計的自導資源轉譯浩瀚的典藏內涵,濃縮成場場小而美、好玩又有學的博物館啟蒙之旅,不僅提供家長一塊帶領孩童進入古藝術世界的入門磚,也讓博物館成為凝聚家庭情感的交流場域。 註釋 註釋1:紐倫堡博物館藝術文化教育中心2010年工作報告,頁24-26。 註釋2:德國日耳曼國家博物館「口袋遊戲」提問方式一覽表 註釋3:德國國立埃及藝術博物館「考古背包」提問方式一覽表
2024/01/2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