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聽,裂隙中的綠島細語: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
聽,裂隙中的綠島細語: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
作者:葉家妤、郭冠廷、陳宛柔(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延著環島公路,透過分散於島上的木雕花生擴音器,聆聽《火燒島旅遊指南》。 邁入第四屆的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2023.5.17-9.17),以「傾聽裂隙的迴聲」為策展主題,由蔡明君擔任總策展人,陳韋綸、蔡秉儒擔任協同策展人,甫獲得第22屆台新藝術獎第二季提名。長達一年的籌備時間,過程邀請策展顧問林傳凱、學術顧問彭仁郁、侯志仁、陳進金等學者,舉辦實體田野、共學和共創工作坊,讓藝術家有更多時間深入瞭解綠島、參與綠島,以柔軟的姿態傾聽白色恐怖歷史、當代人權議題和綠島在地的文史故事。 吳克威與蔡郁柔作品《火燒島旅遊指南》,於不同景點、村落放置木雕花生擴音器,遊客可掃描QRCode、將手機放入擴音器中,聆聽藝術家聚落調查的歷史故事。(郭冠廷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收信者:給來過/正在前往/尚未到來的你 本次藝術季彷彿向大眾發送一封輕柔的信,形式是書寫、明信片,也是聲音與影像。藝術季摺頁以書信體例寫下「關於展覽」,親暱地稱呼觀眾為「親愛的」,沒有平時藝術展覽艱澀難懂的藝術或哲學用語,反而如一位遠方的筆友,熱切邀請收信者動身,前往認識這片擁有咾咕石、山與海的島嶼。 藝術季包含三個創作子題:「穿梭歷史的縫隙」、「今日與回望」、「過去的島嶼,當代的困境」。展間及作品位置並非按照子題區分,觀眾或許需閱讀導覽手冊,才能瞭解子題論述,但綜觀整體展覽,其實已傳達出鮮明的主題核心:後代如何以獨特視角,回應複雜的白色恐怖歷史?當代社會是否也在重複著關係不平等的分裂與迫害? 有別於過往,此次藝術季除了以作品傾聽、縫補政治受難經驗的瘡疤,更提高女性藝術家的參與比例【註釋1】、加入兒童的獨特觀點,並深入採集綠島傳統聚落文史和拓展當代人權案例,回應綠島人權藝術季自2019年舉辦以來的核心,以及歷年藝術季累積的細膩轉變。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導覽地圖,更多資訊可參考其導覽手冊。   往復歷史,輕柔地撫慰傷口 穿梭歷史的縫隙,是由藝術家串連白恐歷史及受難者生命經驗而生的子題。以綠洲山莊作為參觀藝術季的起點,在原為會客室的遊客中心,王榆鈞作品《行方不明》是迎接觀眾的首項展件,觀眾可坐在政治犯與探望者以玻璃相隔的兩個空間裡,透過電話聽筒播放的旋律、書寫及照片,想像過往場域情感拉扯卻不可觸碰的分離情緒。作品也設有供觀眾錄音的裝置,增進創作厚度。 王榆鈞《行方不明》,歌詞與旋律傳達受難者與家屬會面時的沈重情緒。(均勻製作 提供)   獨居房是由三側建築連起的展區,中間有一庭園,在庭院底端的牆壁畫著連續且主幹扭轉的樹木,蔡宛潔以此為靈感,透過根莖扭曲的盆栽隱喻曾在此生活的新生前輩。拉開盆栽下方的抽屜,則為前輩們一篇篇包含苦難、祈禱和振奮宣言的短句:「假使將來我知道你已有了快樂的新家庭,過著幸福的生活,那時我是多麼的喜慰啊」,這些刻入木盒的願望令觀眾動容,也具體顯示受難者家屬雖在監獄之外,但他們的傷口也像揮之不去的魅影。 上圖為獨居房展區中庭的樹木壁畫(葉家妤 攝影);下圖為蔡宛潔《我們在黃昏時渡河,那裏有一片樹林》(均勻製作 提供)   郭俞平則搜集許多衣物,將其分割、重新縫補成新作,分散在獨居房不同展間,暗喻著受難者女性家屬撐起家的堅強與柔性抵抗。 郭俞平《烏鴉的爪輕拍後離去》。(郭冠廷 攝影)   前往八卦樓展區途中,放封區【註釋2】鋪著片片印著白色方塊輪廓的賽璐璐片,方塊實為檔案上受難者死亡前相片被覆蓋的輪廓,張卉欣以《在最後一張照片之後》紀念那些被迫害的生命。當進到八卦樓,悶熱潮濕的氣味撲鼻而來,狹小幽暗的監禁室,陳列26歲的高草在槍決前,寫下「中華民國萬歲」的血書,廊道印著「誰是自由的、誰擁有人權、誰是無辜的」標語,吳瑪悧作品《我是高草》的空間氛圍與作品意涵,均使觀者反思自由意識的珍貴。 張卉欣《在最後一張照片之後》。(均勻製作 提供)   回望,亦是展望 「今日與回望」子題是藝術家們與過去世代的對話。本次藝術季特別加入兒童觀點,11歲參展藝術家澎科萌在母親蔡宛璇協助下,認識沈重且複雜的白恐歷史,並創作系列圖文與微縮模型。其中,能發現白色恐怖並不僅牽涉成人,更包含未成年者,作品《十一歲的手記》看似稚嫩的文字及模型,卻清楚解釋了受難者的背景和生命歷程,亦讓觀者理解新世代詮釋30餘年前不義歷史的想法。 澎科萌與蔡宛璇《十一歲的手記》。(郭冠廷 攝影)   象徵回望場景的作品,則有Candy Bird《一切順心》錄像,其刻意置於獨居房展區中原為藥房的遺址,既是身心受苦也是療傷的空間,暗喻政治於生活無所不在的情形。此外,創作者劉紀彤發起《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合作計畫,將新生攝影師陳孟和前輩服刑時的寫真作品,結合後世上島者於相同位置拍攝的綠島風光,將兩者製成明信片,邀請觀眾書寫參觀藝術季的心得、寄回本島,不同於前輩們那些無法送達的家書,今日的明信片形成跨越時空和地域的連結,再無拘束。 回望和展望,也在於聲音。「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紀錄1934年的臺語流行歌《雨夜花》,於日治時期被翻唱成軍歌,至今已流轉成十幾種版本的歷史,比喻臺灣人為求生存,必須將主體發聲的權力交給政府的過往。勞麗麗《給我唱的歌》同樣設定樂曲為創作的基礎,透過卡拉OK裝置,播放著不具名的歌曲,對觀眾或許較為陌生,但閱讀歌詞亦可以理解其講述香港人近幾年受到威權政府的不平等待遇,藝術家藉由臺灣村莊經常聯繫情感的歌唱形式,連結了不同時代、兩地皆存在的相似議題。   過去與未來:傾聽當代人權與在地之聲 當代人權議題始終是綠島人權藝術季的核心之一,鄭庾陞作品《黃金洞女子們》探討韓國光州民主化運動中,為抗議者提供支援的女性性工作者,她們因為職業而被消匿的聲音,如何透過作品吶喊?普世的人權議題又如何在當代持續發酵和迴響?阮金紅、蔡崇隆與史旻玠共同創作的《歷史的裂縫—移工在綠島》,則在監禁房中建構外籍看護及工廠移工的「日常生活」,那雙於房門入口警衛監視玻璃小窗的眼睛,代表持續監管的無形壓力,揭露移工難以獲得的個人休息時間與隱私空間;而牆上以孔洞鑿出的透明人形,更彷彿雖然融入臺灣各處、卻不被重視的移工縮影,搭配「移工如何受傷的?」、「移工職災類型統計」等資訊展板,促使觀眾反思臺灣當前的移工人權,仍有努力空間。 鄭庾陞《黃金洞女子們》作品包含錄像與輸出,彩色輸出上是自光州事件1980年爆發後至今的韓國社會運動紀錄。(葉家妤 攝影) 阮金紅、蔡崇隆與史旻玠共同創作《歷史的裂縫—移工在綠島》,於監禁室仿造不同移工在臺生活的場所。(郭冠廷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你的日常、我的苦勞: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回到文章開頭的《火燒島旅遊指南》,是吳克威、蔡郁柔對2021年綠島人權藝術季作品《聖地:火燒島旅遊指南》的延續,他們加深調查六個綠島廢棄聚落,結合目前仍有居民的四個聚落,發展融合文本(小說)、影像和實體裝置的創作計畫,特別在不同據點設置花生形狀的擴音器,背後代表綠島的傳統作物,以及藝術季、在地居民和環境的多重關係,此也顯示綠島人權藝術季歷經四屆的轉變,逐漸朝向「島民—藝術家—人權館」共同參與的藝術季【註釋3】。 吳克威、蔡郁柔《火燒島旅遊指南》作品,除了四散島上的導覽語音花生形狀擴音器裝置,於綠洲山莊更設置了旅遊地圖、田野紀錄,猶如藝術季的遊客中心。(均勻製作 提供)   你願意一起貼近人權藝術季嗎? 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開幕至今,也在臺灣本島與綠島發起許多工作坊與活動,如明信片書寫工作坊、獨立書店主題書展、藝術家走讀活動和策展人導覽、測不準工作室設計的桌遊論壇等,並於Giloo紀實影音平台舉辦線上影展,無論身在何處,皆能以多種管道接近綠島人權藝術季。讓我們成為收信者,踏上島嶼,共同傾聽裂隙的迴聲。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活動資訊(文章刊登尚未結束之活動): 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 Giloo線上影展(至7/31止) 總策展人・蔡明君導覽|8/19(六)13:00-14:00 〈大革命家〉 桌上角色扮演遊戲|8/18、8/19 合作店家・集點活動 註釋: 註釋1:參考自陳思宇(2023),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人蔡明君、藝術家王榆鈞從「傾聽」談複調歷史的必要性。ARTouch典藏。 註釋2:放封區是政治受難者每天上午與下午各30分鐘左右的時間中,有限的自由活動空間,共有四個區域。初期獄方監控較為嚴密,受難者被依關押在八卦樓的分區、和房舍單雙號,分開放封。之後,則以北側為主要放封區,其他區域較少使用。受難者在難得的空間與時間打球、活動,是在獄方監控容許下,短暫而有限的自由時空。參考自:國家人權博物館網站。 註釋3:童詠瑋(2021),反思「綠島人權藝術季」:綠島觀點。ARTouch典藏。
2023/07/27
對話的下一步,付諸行動:2022 ICOM布拉格大會MPR移地會議記要
對話的下一步,付諸行動:2022 ICOM布拉格大會MPR移地會議記要
作者:張瑜倩(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ICOM MPR理事兼秘書長) ICOM行銷與公關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簡稱MPR) 在2022 ICOM布拉格大會期間,配合大會主題「博物館的力量」(Power of Museum),進一步以「啟發希望」(The Power to Inspire Hope) 、「參與對話」(The Power to Engage in Conversation) 以及「付諸行動」(The Power to Take Action) 規劃年會。其中2022年8月25日為MPR的移地會議 (off-site meeting),主要聚焦在「付諸行動」子題,規劃一場圓桌會談、兩個場次論文簡報以及一個工作坊,透過行銷與公關專業人員分享其實務作為及見解,展現博物館價值〔註1〕。 MPR移地會議在布拉格市中心的Kampus Hybernská 舉行,這是一個藝術展演空間,位於捷克著名地標火藥庫旁。(張瑜倩 提供)   圓桌論壇:南方國家的博物館學 移地會議由圓桌論壇揭開序幕。巴西國家委員會的 Renata Mota 和 Marilia Bonas、哥倫比亞國家委員會主席 William Alejandro Gamboa Sierra,以及肯亞國家委員會主席Linda Apiyo Mboya,在MPR巴西理事 Lucimara Letelier 的主持下進行討論,提出不同國家博物館在疫情之下的影響、挑戰和因應作法,並連結到博物館在健康、城市再生和積極公民方面的新思維。圓桌論壇以非洲和拉丁美洲,持續實踐之社區參與和社會承諾,作為南方國家的博物館學基準開展,並討論這些做法如何影響全球博物館的思維。另外也有幾個提問:南方國家的可持續性是什麼?南方社會的可持續性,如何成為博物館實踐的「現實」而不是「時尚」?反種族主義、地球福祉和領土承諾,如何融入博物館的新定義?博物館專業人士如何看待變革推動者的角色?氣候危機在博物館裡扮演的角色?這些皆待後人進行更多思辯和討論。 MPR移地會議的圓桌論壇。(張瑜倩 提供)   世界刻正面臨的挑戰:疫情、環保與戰爭 接續進行兩個場次論文報告,各安排四篇論文,皆由筆者主持。「在全球疫情期間,博物館如何走進學生的生活?」這問題催生了「Museos para Llevar計畫」(中譯:博物館出走),這是由哥斯大黎加藝術教育組織Accion Arte與ICOM哥斯大黎加攜手合作的專案,試圖將影音與互動科技融入博物館參觀經驗,以促進藝術欣賞和體驗,並進一步與學校教育相整合。哥國ICOM主席Eunice Báez認為該計畫除了克服疫情下學生無法參觀博物館的挑戰,也有助消除城鄉、貧富、公私立學校之間學生的數位與文化落差,最終實現藝術民主化與更為開放的博物館,而此計畫也榮獲2021年ICOM 團結計畫 (solidarity project) 之優勝。 德國海洋科學博物館傳播與行銷組組長Diana Meyen,介紹該館參與「2021-2030年聯合國海洋科學永續發展十年計畫」(UN Decade of Ocean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並以跨域藝術展演作為海洋環境的公民倡議之經驗。誠如2021年11月該館匯聚了專業編舞家、舞蹈家、社會學者、音樂家與博物館員相互交流,並集思共創成一齣表演藝術,在展覽中「舞」出海洋議題,以不同觀點引導觀眾進行反身性思考。此外,該館亦致力於在當地推行「海廢回收計畫」(Seabin Project)國際環保運動,讓中小學校課程參與其中,企達「潔淨海洋」(A Clean Ocean)的十年目標。 德國海洋科學博物館館員攜手舞者,共創探討海洋議題的表演藝術。(©Anke Neumeister / Deutsches Meeresmuseum)   ICOM加拿大國家委員會主席Elka Weinstein,分享了因加拿大擁有全球第3大烏克蘭裔社群(僅次於烏克蘭和俄羅斯),因此為在戰難時刻的烏克蘭提供了各式援助,包括對烏克蘭人權、文化遺產保存等面向的聲援、物援與資助。ICOM 加拿大、加拿大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 Canada)、加拿大人權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for Human Rights)、加拿大的烏克蘭博物館(Ukrainian Museum of Canada)等文化機構組成聯盟,針對烏克蘭文化遺產舉辦對話反思的線上談話節目,亦發起募款活動,並向烏克蘭在地的文化遺產保護組織,提供文物保存與修復的材料與教學影片。   透過科技展開的藝術與教育 下午的場次由來自蒙古、巴西、喬治亞的論文報告。蒙古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Mongolia)導覽員Narangoo Munkhdelger於義大利留學之際,體認到保存與傳承自身傳統游牧文化的重要性,啟發向年輕世代傳遞文資保存的信念,她也進一步分享在蒙古國家博物館如何以新科技進行文化資產的推廣、交流與保護。而巴西數位藝術組織samambaia.digital的主任Daniel Morena以一個問句「是否仍對NFT能做些什麼一無所知?」,道出幾近大多ICOM成員仍對NFT這項熱門藝術金融科技置若罔聞。他循序漸進地介紹藝文組織該如何操作區塊鏈、博物館如何透過 NFT 為公益事業募資,以及如何建立屬於自身的智慧NFT會員計劃(Smart NFT Membership Program),皆給予與會者許多啟發。 喬治亞國家地理雜誌、喬治亞國家博物館(Georgian National Museum),與伊利亞州立大學(Ilia State University)合作繪製首張南高加索地區(South Caucasus)生物多樣性的插圖式地圖,並於2019年9月發行了實體與數位兩種版本。該實體地圖不僅成為了博物館的展品,亦被分送至各學校單位成為學習教材;而數位地圖與相關線上教材,更在全球疫情期間,讓生物教育跨越地理阻隔與疆界,並免費授權教育目的之使用者下載,增加了其教育意義。喬治亞國家地理雜誌的總編輯Natia Khuluzauri援此科普媒體、博物館與大學共同合作的科學傳播案例,揭示博物館教育亦能成為愉悅的學習體驗。 南高加索地區生物多樣性的插圖式地圖( ©The Biodiversity Map of the South Caucasus /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 Georgia.)   準備好迎接博物館新定義了嗎? 移地會議最後一篇論文,由來自巴西的文化組織顧問公司Cultivia的Luis Marcelo Mendes,以「我們抵達那裡了嗎?」(Are we there yet?) 〔註2〕,分享和ICOM-MPR合作之調查結果。由於ICOM 布拉格大會公布具有包容性、多樣性和可持續性等概念的新博物館定義,透過與 MPR 合作進行的問卷調查,詢問博物館專業人士和高階級管理人員,他們的博物館使命和態度是否已經反映了這些理想,並準備好迎接新定義?今年透過MPR向世界廣發問卷,一共收到405份有效問卷。因地域關係,大部份的回覆仍來自於中南美,而臺灣在今年MPR理事的努力下,也回收到一些問卷,作為代表亞洲對於此主題之貢獻。這些回覆者選出全球在品牌上做的最好的館舍分別為:法國羅浮宮、美國紐約MoMA以及大都會博物館。詳細的報告以及原始資料皆公布在網路上,歡迎有興趣者自由使用及進行分享。 而最後的重頭戲「行動宣言工作坊」(Manifesto “Museums for Action”) 由MPR英國及巴西理事 Cecilia Martine 與 Lucimara Letelier主持,並由其他理事協助,透過小組的腦力激盪,凝聚共識討論出博物館新定義的行動方案,這個工作坊的籌備花了將近一年,希望透過此創造性和協作的過程,由下而上地形成行動宣言。會議結束後許多與會者表示得到許多啟發,也跳脫過去研討會多以單向進行方式,能夠感受到有所貢獻。 行動宣言工作坊。(張瑜倩 提供)   啟發、對話與行動,需不斷的延續 因為MPR主席在今年初轉任新職,今年布拉格大會主要籌備工作多落在副主席、秘書長及研討會籌備小組身上,加上疫情及配合大會議程產生了許多溝通成本,但這群女超人 (superwomen) 能跨越國家、意識形態和時區,確實地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創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混合型會議及移地會議,讓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名同儕能夠分享和參與主題,形成啟發希望、參與對話和採取行動的力量! 註釋: 註釋1:2022年8月25日MPR的移地會議影片 註釋2:點選連結,觀看「我們抵達那裡了嗎?」(Are we there yet?)調查結果。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新訊】Let’s take action!當博物館與公民一齊行動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領導的未來展望!2022ICOM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INTERCOM)年會紀實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