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你的故事,我來典藏(下): 荷蘭「旅外者檔案中心」使用經驗和案例反思
你的故事,我來典藏(下): 荷蘭「旅外者檔案中心」使用經驗和案例反思
作者:洪伯勳(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文化分析博士候選人) 位在荷蘭海牙的「旅外者檔案中心」(Expatriate Archive Centre, 以下簡稱EAC),成立宗旨是「蒐集和保存世界各地外籍人士的生活故事,以供將來研究」[註1]。從與EAC館員的對話中,我看到他們對於徵集方式及隱私權的重視,並自詡為提供研究資料的專業平台。 不管是日記、信件、等實體物品,或是各種數位檔案,EAC都將這些珍貴資料轉譯為英文建檔。為更瞭解EAC如何協助研究者,我在檔案保管員(archivist)的協助下試著操作資料庫。 檔案中心的研究室一隅,可在此用電腦連接到EAC的資料庫。(洪伯勳 攝影)   我的EAC使用經驗 由於用「Taiwan」所能搜尋到的資料不多(只有一些住在臺灣的荷蘭小學生寫的blog,但內容很有趣),於是我改用「Japan」進行搜尋,出現許多旅居日本的檔案。其中一項「scrapbook」(剪貼簿)引起了我的注意。從系統中可以發現該檔案位在「family archive」下的某位殼牌外派男性之下。該外派者的檔案又分為三部分,包括「documentation (1958-79)」、「business related items (1959-86) 」、「private related items (1965-86) 」。而第一部分的「documentation (1958-79)」之中,又再分為「bulletins & magazines」、「Shell newsletter」以及我有興趣的「scrapbook」等項目。從層級分類的細緻程度(各項目還可以再繼續細分下去),便能看出EAC建檔時的用心,讓使用者清楚知道各個檔案在旅外者生命軌跡中的位置,以及與其他檔案之間的關係。 厚厚一本荷人旅日剪貼簿。可惜礙於隱私規定,無法拍攝其豐富的內容。(洪伯勳 攝影)   接著,我請檔案保管員根據scrapbook的索引號碼,從檔案室調出剪貼簿。這本剪貼簿非常厚,記錄該外派者70年代旅日的生活大小事,並以荷文撰寫。此外,這些紀錄並非手寫,而是用打字機打出,再把相關照片、剪報貼在旁邊或另一面,瀏覽時感覺就像在看內容豐富、色彩繽紛的網頁,相當用心。 剪貼簿中,有幾張外派者穿浴衣的照片,後面附上打字紀錄,並在旁邊貼上照相機、膠捲的品牌剪報(可能是從摺頁或報紙上剪下來的)。大致可以猜到是他在日本第一次購買相機與膠捲,並拍下穿著浴衣的難忘經驗。又有一面是兩張大大的藥品領收證,旁有密密麻麻的心得,看得出是重要的就醫與拿藥事件紀錄。此外,剪報也包含一些生活小常識,例如:介紹在日本喝湯或吃麵要發出聲音的傳統、介紹秋葉原等,應該剪自英文報紙的專欄。 從這些小地方,能具體而微地看出一位荷蘭人旅居日本所經歷的生活與挑戰;搭配上許多摺頁與報導,更可以讓人感受當時的時代氣氛。對於有興趣瞭解70年代旅日荷蘭人的研究者而言,這真的是無價的參考資料。 圖為檔案儲藏室。裡面的空調非常冷,避免資料受潮。(洪伯勳 攝影)   從臺灣出發:對移民博物館的2點思考 目前臺灣桃園憲光二村正在籌備首座「移民博物館」,相關資料顯示本館將規劃常設展與主題特展,內容包含桃園眷村、移民大歷史、憲兵故事館及資源中心等[註2]。儘管博物館跟檔案中心的性質不同,但從EAC參訪經驗,有助於我們提出幾個值得思考的議題。   1. 如何界定「移民」? 首先,我們從EAC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她們緊扣expatriate的「定義」,是「臨時」居住在他國者,因為這牽涉到後續典藏的範圍與性質。若放到臺灣「移民博物館」的脈絡中,如何界定「移民」一詞就是最核心的問題。從字典的說明來看,「移民」指的是「遷移到外國定居的人」[註3]。如此一來,「外國」和「定居」就是兩個成為移民的必要條件。 然而,對於當年隨國民黨從中國大陸來臺的人,臺灣算是「外國」嗎?又對於在臺的外籍移工來說,他們在臺灣的生活也不算是「定居」。從定義來看,這兩群人就會被排除在「移民」博物館之外。反過來說,若該博物館希望納入這些人的生命經驗,則「移民」或許不是一個恰當的用詞。此外,若改用諸如「移工」、「外派」、「外籍」等詞,也要注意這些字所指涉的對象都有所差異,且若要翻譯成外文,則會更加複雜。這些面向都必須要在一開始規劃的時候就充分釐清,才能避免日後可能衍生的問題[註4]。   2. 我的故事,誰來說? 第二,姑且不論「移民」的範圍與定義,如果這個博物館希望記錄、敘說這些移民的「故事」,那這個故事要怎麼講、又講到哪裡,則是另一個要思考的問題。大部分的移民博物館,多是展出個人物品、官方文件或該空間本身(例如紐約的艾利斯島移民博物館[Ellis Island National Museum of Immigration]本身就是早期移民赴美的檢查站),把重點放在移民遷移的歷史、動力、與新環境融合等敘事,強調的是移民在這個大社會中的圖像。至於EAC則是以旅外者個人或家庭為中心,以他們來到新的國家之前、之中、之後的書寫紀錄,彰顯該旅外者的生命軌跡。另外,EAC不會給這些生命經驗任何的界定或評價,而是將資料留給研究者使用與詮釋。 那臺灣的移民博物館呢?是否能讓移民把他們居住在臺灣的經驗「完整地」透過這個博物館給記錄或展現出來?他們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自己的故事?又,他們的故事是否能不斷地延續,包括在不同的時間點,對臺灣這塊土地的不同認知與想像?亦或他們的故事是凝結在臺灣的某個時空、或放入某個大敘事的框架中?這些問題都將關連到整個館的運作方向,以及和移民之間所要建立的關係。 桃園憲光二村為桃園唯一的憲兵眷村,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是知名電視劇「光陰的故事」取景之地,目前正積極規劃為全國首座「移民博物館」,希望呈現桃園及臺灣多元族群之共生經驗。(憲光二村 授權,朱逸文 攝影)   不同於EAC有限的經費與人力,公立博物館可以做到的事情遠超過檔案中心的規模。但該中心營運的經驗,則提醒了我們有關界定範圍,以及要為誰服務的重要問題。我們樂見臺灣藉著眷村房舍的活化再利用,成立移民相關的博物館。而上述這些議題的釐清,將有助於作為保存移民珍貴生命經驗的重要基礎。 註釋: 註釋1:原文:“collect and preserve the life stories of expatriates worldwide for future research”引自https://xpatarchive.com/about/。 註釋2:引自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525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註釋3:檢索自「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 註釋4: 個人淺見,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的刊物《憲光二村,看見移民博物館》就有提到,是「移動」的生命經驗讓人相聚桃園這塊土地(頁6)。因此若以「移動」為主題來思考博物館名稱,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式。
2022/09/15
你的故事,我來典藏(上): 荷蘭「旅外者檔案中心」的自我定位與隱私政策
你的故事,我來典藏(上): 荷蘭「旅外者檔案中心」的自我定位與隱私政策
作者:洪伯勳(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文化分析博士候選人) 在海牙某個僻靜巷弄中,一間普通民宅的窗戶上貼著小小的看板,寫著「旅外者檔案中心」(Expatriate Archive Centre, 以下簡稱EAC)。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竟暗藏了各國人士旅外經驗的私密書寫資料。 這個中心最初稱為「外派家庭檔案館」(Outpost Family Archive),隸屬在知名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底下,用來保存公司員工外派他國時的各種生活記錄。2008年,檔案館從殼牌公司獨立,更名為EAC[註1],徵集範圍不再限於殼牌員工,而是來自世界各地、只要臨時居住在原籍國家以外的人皆可,例如外交人員、學術人員、傳教士、藝術家[註2]。蒐集的資料類型有日記、(電子)郵件、文章、照片、影音檔案、各類票券等[註3];涵蓋的主題則深入生活各個層面,如找尋住房、應對政府機構、旅行和語言障礙、對政治局勢的反思、經營家庭和撫養孩子等[註4]。目前EAC已典藏了130多個家庭的檔案,分別來自14個不同的國籍、包括了18種語言[註5]。 藏身民宅的「旅外者檔案中心」,只在窗上貼著不起眼的標示,至今已典藏130多個家庭的旅外檔案。(洪伯勳 攝影)   清楚的自我定位:旅外者生活故事的家園 由於EAC不對大眾開放,於是我主動與館方聯繫,於六月中安排參訪,並與館員對談約一個小時,瞭解其運作方式。綜合蒐集到的資料與訪談內容,我整理出兩個有趣的點:   (一)誰是旅外者? EAC名稱中的「旅外者」(expatriate),英文的定義是「居住在外國者」[註6]。但在日常使用上,該詞卻有不同的解讀。館員提到,這個詞在當代帶有白領「外派」的味道,因此有些人儘管符合定義,但卻不會認為自己是expatriate,如國際學生、在外國當幫傭的女性等。相反,這個詞在六七零年代,則是被當作「難民」的同義詞,讓早一輩的「外派」者不認為自己屬於這個類別(Chow et al., 2017, p. 313)。除此之外,各國翻譯expatriate時也不見得有對應的詞,例如在中文可翻成「僑民」、「移居國外者」、「外派人員」,甚至「流放(國外)者」,但這幾種翻譯的意涵都不同。既然EAC是向世界各國的旅外者徵集資料,就不得不先處理這個大問題。 為此,EAC不斷重申其對expatriate的定義,是「臨時居住在『家鄉』國以外國家的任何人」(anyone who lives temporarily in a country other than their “home” country)[註7]。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定義與「移民」剛好相反,必須是「暫時」居住、或至少「在心態上覺得終究會回到母國」的人。該中心認為,正是這種暫時心態,讓這群人成為移民研究中的特殊子類別。這也是為何EAC會在expatriate的定義中把home一字加上引號。因為當旅居外國時,「家的概念變成了一個複雜的建構,融合了各種緊張的關係,而這些緊張關係來自當下的位置、出身、日常生活、國家認同、家族、朋友等」[註8](Chow et al., 2017, p. 314)。 而「家」的概念之所以變得模糊,背後則受到全球化發展的影響,讓跨國流動變得更頻繁。旅外者的生命經驗,就是全球化作用在個人生活的真實紀錄。秉持這樣的信念,EAC的使命為「蒐集和保存世界各地外籍人士的生活故事,以供將來研究」[註9]。因此,不管旅居者的國籍為何、或是用什麼語言書寫,都應一視同仁。藉著通曉不同國家語言的志工協助,EAC將這些文件統一轉換成英文的描述,並建檔至資料庫中,希望能提供研究者更廣泛多元的資料,從學術上揭示旅外者在全球移民歷史中應有的地位[註10]。 檔案中心入口處,旁邊牆上寫著各國文字的「歡迎光臨」。(洪伯勳 攝影)   (二)建立與旅外家庭的長期關係 做為僅有五名職員的小組織,EAC清楚自身定位並非大量蒐集資料,而是細緻地徵集與保存旅外者珍視的生命經驗和故事,並轉化為研究者可以利用的素材。館員提到,對於有意捐贈者,EAC會先安排一對一的對談,瞭解捐贈者如何看待這些資料、為什麼想要捐贈、希望這些資料如何被使用等。以相簿為例,如果不瞭解這些照片拍攝背後的脈絡,以及與旅外者生命經驗之間的聯繫,那就只是一堆無意義的老照片而已。換言之,所有的資料都必須要從捐贈者特殊的生命軌跡出發,而不是單純的資料堆疊。 順著這樣的脈絡,EAC不認為捐贈者把旅外時期的東西交給EAC就算結束。從生命軌跡的角度來看,這些旅外者離開家鄉前的紀錄、或是返鄉後的生命經驗都一樣重要。在去之前,旅外者可能會對目的地有許多期待、想像,以及為因應新生活所做的各種準備;回來之後,則可能對旅外的經驗有不同的詮釋與定位。也可能旅外者之後又前往其他國家,開啟另一段新的旅程。對EAC而言,只要旅外者持續記錄他們的生活,這樣的紀錄都應認真對待,並以附加的方式關連到原有的檔案資料上。 因此,EAC不只擁有130幾個家庭的檔案,而且仍與部分家庭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若對方有任何新的生命紀錄,都可以持續添加到他們各自的檔案當中。正如EAC稱自己是「旅外者生活故事的家園」(a home for expat life stories),能讓我們看到一個旅外者或旅外家庭完整的生命經驗。 這樣的長期信任關係,也是建立在EAC處理個人隱私上的極度謹慎。在利用館內資料之前,研究者必須簽屬同意書,包括所有的檔案都必須在現場閱讀,不能拍照、影印後帶出;雖然允許手寫筆記,但不能記錄檔案所有者的名字、住址等個人資料。當我詢問是否可以在中心內拍照時,也被要求照片內不能出現捐贈者的資料,必須避開架上任何有署名的檔案夾。這些細節,均一再顯示對隱私權的保護,也讓捐贈者更放心將自己的私密資料交到EAC手中。 館內精緻而舒服的研究室,本次訪談在此處進行。(洪伯勳 攝影)   從上述經驗反思臺灣,目前國內外籍移工人數約在70萬上下[註11],已是社會不可分割的人口組成,也有許多國人離鄉背井生活和工作。可惜的是,這些人的旅外經驗卻缺少一個有系統的儲存管道。在臺灣,最接近的是文化部推出之「國家文化記憶庫」,但裡面蒐集的資訊龐雜,且強調資料的公開運用,以旅外個人或家庭為主的私密書寫紀錄仍付之闕如。另外一個可能,則是桃園市政府預定在憲光二村成立的「移民博物館」,而EAC的營運方式,或許能帶來一些啟發。 註釋: 註釋1:https://xpatarchive.com/about/#_rich_text-63-326。 註釋2:https://xpatarchive.com/donate-your-story/who-we-collect-from/。 註釋3:https://xpatarchive.com/donate-your-story/what-we-collect/。 註釋4:COLLECTING POLICY,頁3。下載自https://xpatarchiv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EAC-Collecting-Policy.pdf。 註釋5:https://xpatarchive.com/research/available-material/。 註釋6:“someone who lives in a foreign country”。引自Longman Dictionary(https://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expatriate)。 註釋7:https://xpatarchive.com/research/。 註釋8:原文:“the concept of home becomes a complex construction incorporating a variety of tensions between present location, origin, daily life, national identity, extended family, friends, and more”。 註釋9:原文:“collect and preserve the life stories of expatriates worldwide for future research”引自https://xpatarchive.com/about/。 註釋10:https://xpatarchive.com/about/。 註釋11:查詢自「勞動統計查詢網」,截至111年 5月底人數為675,903人。(https://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100%26kind=10%26type=1%26funid=wqrymenu2%26cparm1=wq14%26rdm=I4y9dcIi)。 參考資料: 旅外者檔案中心(Expatriate Archive Centre)官網 國家文化記憶庫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你的日常、我的苦勞: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 【博物之島新訊】聽見被社會淡忘的聲音:台北當代藝術館「非遊記」的異文化對話
2022/09/07
「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小議
「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小議
作者:鄭邦彥(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 今(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簡稱2019 IMD)以「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為主題,重新定義了博物館的未來及其轉型。轉型在於:作為社會核心機構的博物館,一旦如同心臟般成為文化樞紐,如何以嶄新的手法,持續彰顯典藏品及其背後的歷史與資產,藉此創造對未來世代有意義的傳統,同時提昇與來自全球、漸趨多元的當代觀眾之關連性,實為無法迴避的挑戰。[1] 不同類型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的機會及其所帶來的效益,各有差異,其中,以「博物館群」最具代表性,而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或為代表。然而,畢爾包效應(the Bilbao effect)是一種成功經營「博物館品牌」下的外溢效果。若以2019 IMD主題檢視,或是可行的模式,但非典範;相較之下,英國「利物浦博物館群」(National Museums of Liverpool)或美國紐約「東城移民公寓博物館」(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試圖站在作為文化樞紐的自我定位和高度上,結合在地社群,回到各自獨有的地方文化特色與歷史資產裡,以博物館作為支點,創造了「不為過去及其問題所困」的機會與效益。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攝/ Mariordo@wiki, CC BY-SA 3.0)   小議之一 2003年,英國利物浦博物館群先後整併了旗下的八個博物館,為曾經是英國最貧困的城市之一的利物浦,帶來了城市更新的機會與效益,其中,以國際奴役博物館(International Slavery Museum)最具指標性。該館於2007年「奴隸交易與廢止奴役國際紀念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Remembrance of the Slave Trade and its Abolition,每年8月23日)開幕,以創新的策展與詮釋,為來自全球的觀眾,將利物浦城市的歷史與大西洋奴隸販運、當代奴役與族群等社會議題,帶來新的視野,亦是對我們共享的歷史記憶、文明與普世價值的反省。 18世紀的利物浦,在跨大西洋奴隸貿易(Transatlantic Slave Trade)網絡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曾是當時最大的奴隸轉運港口之一,進出販運船隻多達五千艘,占英國奴隸貿易的一半以上,約150萬非洲人在此淪為奴隸。19世紀上半葉,該貿易活動仍是城市主要的經濟來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退。 90年代,利物浦在奴隸販運所扮演的角色不曾被揭露,亦未受到官方正視(包括不曾出現在博物館策展主題裡)。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也是利物浦博物館群之一,1986年開館時,將奴隸販運的港口歷史,僅以全球貿易的普遍性脈絡,輕描淡寫,簡要帶過。直到1994年,新推出「跨大西洋奴隸:違反人性尊嚴」(Transatlantic Slave: Against Human Dignity)特展,才首次揭露這段隱微不堪的城市歷史;2006年因應國際奴隸博物館開幕而撤展。此時,奴隸博物館的策展主軸,不再是過往跨大西洋的奴隸歷史,轉向當代奴役與族群等更為棘手的人權與社會議題,重新自我定義為「社會運動倡議與實踐的人權博物館」,作為整個博物館群的精神指標,共同面對利物浦這座城市的矛盾與榮耀,不為過去所困,提供解套的可能,不再迴避。 2006年國際奴隸博物館開幕,轉向當代奴役與族群等更為棘手的人權與社會議題,重新自我定義,與整個博物館群攜手面對利物浦這座城市的矛盾與榮耀。(攝/ Tim Dutton, via flickr, CC BY 2.0)   小議之二 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初至美國,入境後多半在紐約下東區(Lower East Side,位為曼哈頓東南部的一片街區)落腳;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下東區成為美國移民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曾聚集愛爾蘭裔、波多黎各裔、猶太裔、德裔、華裔等不同族裔的社會底層勞工。至今仍保有紐約最早的移民公寓,是美國作為文化熔爐的縮影之一。譬如在下東區果園街97號(97 Orchard Street)一棟四層樓的老舊公寓裡,在1863至1935年間,初估曾有來自廿多個國家、約七千多的移民先後暫居。1988年,盧德.亞伯蘭(Ruth Abram)與阿妮塔.傑克布森(Anita Jacobson)買下這棟公寓,創建了下東區移民公寓博物館,十年後,被列為紐約國家歷史遺址(National Historic Site, New York)。 移民博物館街區歷史的介紹看板 (作者攝於2013) 移民博物館的建築主體,整棟已被保留,一樓作為博物館賣場,二樓以上只有定時導覽時才對外開放,導覽時間為90分鐘或1小時不等,導覽主題稍有不同,不過都是以當時居住在這棟建築裡的移民故事和歷史為主軸。2012年秋天,筆者參加了「來自愛爾蘭的外人」(Irish Outsiders)主題導覽,進入博物館建物,迎接我們的是嚴重晃動的樓梯,以及一股令人感到不舒服的老房子霉味。負責導覽的教育人員要我們由此感受這個空間裡,曾經流轉過的人、事、物。例如老房子貼了多少層壁紙,即暗示了有幾個不同世代的人群暫居於此,當時雖沒有錢重新粉刷、裝飾自己的新家,仍希望還是有一個家的氛圍,先以廉價壁紙(館方表示:有些牆上壁紙已多達廿二層)克難將就。穿梭於此空間的同時,我們聽了幾首略微感傷的移民歌曲,隨著導覽結束,提供訪客另個認識並體驗移民故事的管道,同時觸動更多「我們都是外來者」的情感同理與跨越時空的共鳴。 下東區移民公寓博物館,一樓為博物館商店,二樓以上定時導覽 (攝/ Reading Tom, via flickr, CC BY 2.0) 導覽人員希望訪客感受空間裡曾經流轉過的人、事、物 (攝/ Pietro Izzo, via flickr, CC BY-NC-SA 2.0) 亞伯蘭女士在近期採訪指出:博物館創建的願景,是讓「(參訪的)美國人回家,在此與這群移民先驅相遇,協助他們意識到今日紐約這個街區移民所面臨的處境,就和美國其他地區一樣,(我們)是在同一艘船上。這是博物館的創建初衷:透過訴說歷史故事,倡議包容」。一語道盡該博物館「不只是城市故事」的自我定位,藉此彰顯美國移民的過去與現在,指向我們以理解、包容為核心價值的共同未來。 2017年,移民博物館調整建館使命,同步也將原來冗長(超過175個英文字,一共六句話)的願景,精簡修訂為移民博物館致力於營造「一個擁抱且珍視移民在美國人身份認同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社會」,作為博物館藏品徵集、策展與教育活動等政策與實作的指導方針,對內是全體館員的專業認同與追求卓越之所在,對外成為吸引觀眾來訪的觸媒之一。調整後的使命、願景,印在移民博物館咖啡杯上,送給董事會與全體館員,冀以有所體認並凝聚共識,成為大家面對每日工作挑戰時的提醒與動力來源。   以文化樞紐,重新定義博物館 誠如2019 IMD主題說明,如同心臟般作為文化樞紐的博物館,若能以創新的方式,致力於解決當今社會的種種問題與衝突,其所帶來的效益,不可言喻。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絶非一蹴可得,以利物浦博物館群為例,其成功關鍵在於:英國官方文化政策與經費挹注的長態支持,加上博物館專業的介入,三者不可或缺。唯有如此,博物館才有機會在全球化商業競爭中,引領勝出,以小「博」大,在都市更新、經濟發展的同時,帶來更多回應其定義的效益。再者,任何對博物館定義的修正、或使命與願景的調整,再再反映對其存在本質「什麼是博物館」認識論的新理解,一如移民博物館的重新自我定義,此正是2019 IMD主題之立意所在。   (本文改寫自〈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機會與效益〉一文,原全文刊載於《故宮文物月刊》434期(2019年5月,頁16-27),宥於本平臺篇幅設定全面改寫。)     參考資料: 葉心慧,〈大西洋奴隸貿易 非洲人口販賣血淚史〉,《經典雜誌》,113期(2007.12),頁113-147。 陳佳利(訪談、編譯),〈社會運動倡議與實踐的國際奴隸博物館Richard Benjamin館長訪談〉,《博物館與文化》,13期(2017.6),頁127-134。 Tenement Museum (2018.4.27), Celebrating 30 Years at the Tenement Museum (YouTube 影片) Tenement Museum, About us (移民博物館官網) 首圖來源   [1] 此定義下的博物館,不斷自我形塑,以社群為導向、觀眾為中心,變得更加靈活、具有互動性與適應性,藉此致力於解決當今社會的種種問題與衝突。2019 IMD主題說明,請參考ICOM官網。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