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向土地萬物學習,迎戰氣候危機:人類學者Robert R. Janes的博物館革命
向土地萬物學習,迎戰氣候危機:人類學者Robert R. Janes的博物館革命
作者: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我們距離災難並不遠。只要打開新聞,就能看到極端氣候對人類的衝擊。此時,博物館該如何回應當代議題,帶領社區正視危機,並為改變付出行動呢?本文專訪現居加拿大亞伯達省的Robert R. Janes,他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氣候變遷與博物館行動主義。對Janes而言,氣候議題在博物館領域中形同「房裡的大象」,近在眼前卻無人聞問。儘管如此,他堅信這個世界絕望卻還有救,博物館可以利用自身專業及資源改變現況。 Janes現為英國萊斯特博物館研究所的客座學者,曾擔任國際知名期刊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總編輯,以及加拿大格蘭堡博物館(Glenbow Museum)與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Prince of Wales Northern Heritage Centre)的館長。由於父親是外科醫生,家裡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界同事來訪。曾有位中國訪客帶來了皮蛋,在撥開蛋殼的一刻,衝擊的外觀和特殊的氣味讓他們放聲大笑。異國文化帶來的衝擊和新奇感,奠定他對人類文明與多元文化的興趣,因此投身於考古學研究。 加拿大北部原住民 K’á lot’ine獵人聚落空拍圖(Robert R. Janes提供)   向獵人學習:與德尼族的合作與共創 攻讀考古博士期間,他研究加拿大德尼原住民族(Dene First Nation)文化,然而學校傳統的考古訓練僅提供考古學知識,缺乏對德尼族生活現況的討論。為了真正了解德尼族文化,Janes休學一學期,和妻子搬到德尼族獵人聚落生活六個月。在嚴峻又冷冽的北極圈中,當地人不分異己的關照,使他們得以溫飽。這段經歷使Janes學習到慷慨的可貴,並且相信領導力不是建立在階級或地位,而是出於能力、尊重,與彼此信任。  Robert R. Janes(左)於K’á lot’ine獵人聚落屋頂曝曬熊皮。(Robert R. Janes提供) 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外觀。(Robert R. Janes提供) 1976年,Janes擔任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的創館館長。從未受過博物館專業培訓的他,自嘲形同一張白紙就擔起了大樑。當時,博物館並不受當地原住民族的歡迎,他們認為博物館片段擷取文化的展示方式,形同凍結了文化,宣告他們只存在歷史當中。Janes和館員重新檢視「收藏」與「遺產保存」的意涵,在1981年帶領一群德尼族長者與紀錄片團隊深入部落,憑著祖先流傳的口述記憶,重建以駝鹿皮製作船身的傳統技藝。團隊花費三個月所搭建的駝鹿皮船,如今是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的常設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 Robert R. Janes(左)請德尼族的兩位長者Johnny 與Elizabeth Yakaleya辨識出土的考古器物。(提供 Robert R. Janes) 德尼族傳統文化中用駝鹿皮包覆的船(提供 威爾斯王子北方資產中心)   保有文物的靈魂:格蘭堡博物館文物返還計畫 1989年.Janes轉任格蘭堡博物館館長,不料剛上任政府就停止補助,導致博物館面臨破產。他不得不解僱150位館員中的25位,卻遭致館員的對立,還收到解僱員工的死亡威脅。然而,無論所處的條件多麼不利,他仍持續反問「為什麼?」,以確保每一決策都是從使命出發。 Janes曾主持加拿大史上最大宗的文物返還計畫。格蘭堡博物館長期收藏原住民族社群黑腳聯盟(註釋1)祭祀時所用的草藥捆包(medicine bundle)。過去格蘭堡以「出借」方式,讓捆包回到部落中進行儀式,結束後再歸還館方。依照博物館的標準文物典藏流程,捆包進入庫房之前必須先冷凍殺蟲、殺菌。然而在族人眼中,捆包不只是物件,是如同骨肉、具有靈魂與血脈的神聖象徵。Janes和館員Gerald Conaty(民族學諮詢委員)驚覺,博物館視為「專業」的入藏過程,對族人而言形同扼殺神聖靈魂的酷刑。 此後,Janes開始反思博物館典藏方法與文物脈絡的衝突與對立,領悟到「讓物件回到那些知道該如何使用他們的『專家』身邊」才是最合適的保存方式。自2000年起,他重新盤點庫房中性質重複或較少展出的藏品,並徵詢族人的意見,十年間共返還黑腳聯盟超過250件藏品。 格蘭堡館員與黑腳聯盟代表於文物返還啟動儀式中合照。右二為Robert R. Janes;右一為Gerald Conaty。(提供 Robert R. Janes) 即便對部分管理階層而言,藏品減少是博物館的損失,然而文物返還與當地原住民族締結了深厚情誼,帶來金錢無法衡量的價值。任職期間Janes積極學習黑腳聯盟的文化,更邀請18位族人策劃常設展Niitsitapiisini: Our Way of Life。真誠的交流深受族人認同,Janes和Conaty也因此獲得族人賜予傳統族名OTAHKO OHKIPTOPii,象徵他們是受族人尊敬的一員。 黑腳聯盟Kainai人的賜名典禮。(提供 Robert R. Janes) 共同面對氣候創傷:氣候正義聯盟 氣候異常已造成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災難,Janes認為氣候危機(climate crisis )已演變成危害當代文明的氣候創傷(climate trauma),是多重危機相互交織的複合危機(poly-crisis)。他強調,不只科學博物館該面對氣候創傷,所有館舍都該正視氣候異常的危機,進而達成氣候正義(climate justice)。Janes串連眾多加拿大館舍,在2016年共同創立氣候正義聯盟(The Coalition of Museums for Climate Justice),提供具環保及永續意識的策展指南及諮詢管道。 魁利克姆海灘博物館「我們有電力/力量」(We Have The Power)新常設展,透過介紹電力與生態保育知識,讓觀眾了解每個人都有力量為環境盡一份力。(提供 魁利克姆海灘博物館) 2023年,受到聯盟的永續策展概念所啟發,加拿大魁利克姆海灘博物館(Qualicum Beach Museum)的新常設展透過介紹電力、能源、生態保育與資源永續的觀念。尤其場址比鄰地方原住民社群,故展覽以介紹原住民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為核心,探索應對氣候變遷的解決之道。除此之外,聯盟提供許多建議讓展覽更具永續性,例如:製作方便收納或移展的展品,以便未來巡迴展出。Janes更提醒策展單位應以生動的故事與物件充實內容,而不是依賴高耗電、耗能的展品吸引觀眾。如此一來,不僅減少展覽耗費的資源,讓枯燥的科學發電知識貼近觀眾生活經驗,更促進地方觀眾與原住民族文化對話的空間。 不畏時代洪流的救生艇:為博物館的未來掌舵 與Janes對談或通信時,他總是謙遜而詳細的答覆,體現了不斷學習與反思的自律態度。今年,Janes透過著作《Museum and Societal Collapse: The Museum as a Lifeboat》(暫譯《博物館和社會衰敗:博物館作為救生艇》)再次敲響警鐘,期盼激發同業重新思索博物館的存在意義。他強調,博物館不應與世隔絕、堅守權威形象,而應主動面對當代的危機,實踐社會責任,進而串連社區力量,成為協助大家度過難關的救生艇。 Janes認為,「我們正處在決定博物館未來意義的分水嶺。」雖然商業機制是博物館持續營運的基礎,但是絕對不能被市場機制所操控。他相信由理念出發的細微轉變,可以擦出點燃重大變革的火花。希望博物館人偶爾也能停下腳步,靜心思索博物館為何、為誰、為了什麼理念而存在?探尋出博物館在21世紀無可取代的當代意涵與使命。 註釋: 註釋:黑腳聯盟(The Blackfoot Confederacy)是加拿大原住民社群,由四大族群組成,分別為居住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的Kainai, the Northern Piikani,和 Siksika,以及美國的蒙大拿州地區的Southern Piikani族群。
2024/07/12
永不放棄的茶虎精神(下)— 融入茶金歲月回憶的姜阿新洋樓導覽
永不放棄的茶虎精神(下)— 融入茶金歲月回憶的姜阿新洋樓導覽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洋樓在陽光下顯得溫潤而光潔,一群人等候著進入參觀洋樓,面露期待欣喜。有別於其他的古蹟導覽,姜阿新洋樓由姜家人親自導覽,在解說建築的同時融入家族的故事,是其一大特色。目前由姜阿新教育基金會及熱心的志工,構成一個特色獨具的導覽團隊。導覽的內容有三個面向,一是建築結構的美學,二是家族和洋樓的故事及重購過程,三是姜阿新的精神;此外因應追劇人口的需求,也會回應劇中的連結。 永不放棄的茶虎精神(上)—專訪廖惠慶談姜阿新洋樓復返與整修 洋樓週末總是湧現一波波預約導覽的人潮,畫面裡的導覽人員為姜阿新孫女婿黃雍熙。(葉家妤 攝影)   靜謐而典雅:選材與工藝打造洋樓細節 「來洋樓的人有三類:喜歡建築,愛聽故事及追劇的人」姜阿新的孫女婿黃雍熙在屋外的庭院解說著。由於妻子廖惠慶九歲時離開洋樓,很長一段時間做的夢都是以洋樓為場景,他於是在臺北芝山岩買了棟同樣有著唭哩岸石牆的房子來彌補遺憾。「祖父是個對建築狂熱的人,他有自己的製材所,因此選用上級的烏心石、檜木與櫸木等上好木料來蓋洋樓,又特地從北投運來唭哩岸石來做房基,唭哩岸石是砂岩,比較溫暖,斬石子則是為了解決水泥的單調問題而鑿成岩石模樣的仿石。」 廖惠慶與黃雍熙於芝山岩家中,有著唭哩岸石牆的庭院合影。(葉家妤 攝影) 以唭哩岸石做為房基的洋樓。(葉家妤 攝影)   進入室內後是房子的主客廳。「地板是水泥加上礦物色粉製成的,我們在這裡辦音樂會,由於房屋結構和材質的關係,對於古典音樂的吸音和反射很有幫助,音響效果非常好。」 上到二樓後,大片的窗戶映照著明亮的陽光,屋內一片祥和。「和一般房子很不同地是,洋樓的窗戶面積大,牆面成為細條狀,當初,1946年建成的設計就是注重採光和通風。」黃雍熙介紹著房屋的結構,而以不同材質的木頭拼接成圖案的異木鑲嵌,也是早期建築裝飾的一大特色,光潔的原木加上精緻的雕工,顯現優雅的風格。「這個房子是和洋的建築,喧鬧的中式福祿壽喜等祈福意象和西式風格並不搭,因此木工師傅們用巧手將許多傳統的東西轉換成幾何圖案隱藏在屋子裡。」這棟房子極力表達西式建築美學外也滿足了傳統的需求。 二樓接待室。(©sharonhwchen127) 精緻的易木鑲嵌窗簾盒,上有松鶴延年、下有百年好合之意。(姜阿新洋樓 提供)   天花板上一個個的圓孔洞是熱氣的排氣孔,由於熱氣上升的道理,從圓孔進入的熱氣被擠壓,就順著斜面到屋簷外下方的孔洞排出,如此一來,洋樓不用開冷氣也能夠通風宜人,如今看來是聰明的環保建築。「樓梯是用烏心石去做,而且是榫接工法,整棟屋子基本上沒有用一根釘子,完全是榫接建築,榫接的房子較有彈性,遇到地震時不易震壞,在美觀之外,還兼具實用性。」 烏心石製成的樓梯,給人沈穩的感受。(葉家妤 攝影)   思念與回憶,經由導覽縈繞於洋樓 二樓的一角,一架典雅的棕色鋼琴,看起來有些年代了,正是姜麗芝當年買給女兒的二手鋼琴。和母親一樣喜歡彈鋼琴的廖惠慶,是一名擅長說故事的導覽員,邊導覽邊融入小時候住在洋樓的回憶。長廊的盡頭,貼著彩色磁磚,分外別緻的廁所,小時候她就坐在這廁所的窗檯,聽著姐姐說鬼故事;來到戶外,她指著一盆院子裡的多肉植物又說:「這盆植物是我們當年離開時,母親帶走的盆栽,多次搬家都還帶著,如今又回到這洋樓。」 一樓的長廊,盡頭即是貼著彩色磁磚的廁所。(葉家妤 攝影)   「阿公常說:『讀有益書,行仁義事』由於非常重視教育,在僻壤鄉間捐地蓋了北埔國中及獅頭山國小,幫助了當地的孩子方便就學,對姜阿新而言員工就是自己的家人,阿公過世後,員工自發成立永光聯誼會,每年固定約定相聚」她說著自家的故事,也分享著許多在洋樓被拍賣期間流落各地的洋樓家俱,都因為姜家後代回來後,被民眾自動歸還取走的物件。 洋樓買回後的另一層意義,是家人又回來了。除了廖惠慶在臺灣外,其他姊妹都移居海外,如今一起返鄉照顧洋樓。大姊夫吳錫斌從加拿大回來後,便全力投入洋樓的修復工作,熱忱的他在帶領導覽解說時,眼中總是綻放著光芒,融入個人的幽默詮釋為其風格。一樓的房裡放置著一張紅眠床,是大姊夫婦移民去加拿大時,姜阿新特別贈予。「這是祖父姜阿新以前睡的床,後來跟著我們去加拿大時,沒想到會再回到洋樓。」對於漂洋過海兩次的大床,吳錫斌說起來有著很深的回憶,床上有個小巧的木枕頭上面有個鎖,他笑著解說,那是用來藏金銀珠寶私房錢的安心枕,年約七十的他,有如訴說著心愛的收藏般面露純真,言淺情深。 吳錫斌細數著與這張紅眠床的緣分。(郭冠廷 攝影)   流傳姜阿新精神的茶葉罐 「父親從書中自學造林、乾燥疏菜及化學藥品等研發,深知讀書的重要,阿公和父親都非常重視教育,因此成立了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設立專款幫助弱勢家庭的小孩就學,為了讓基金會能夠獨立運作下去,我們也復刻了日據時代及永光時期的包裝,膨風茶和紅茶的茶葉罐,做為參觀者選擇購買的紀念品,所得收入作為基金會協助弱勢族群教育及洋樓維護。房子只是一個載體,重要的是如何讓這精神保存下去。」黃雍熙以誠懇的語調說著,他和廖惠慶兩人逗弄著大狗微笑著,說明了一切都很滿足。 復刻的茶罐也將姜阿新的精神分享給許多觀眾(葉家妤 攝影)   姜阿新洋樓作為古蹟的保存,不僅僅保留下屬於那個時代的建築美學,同時也保存了幾個世代的美德。可以預見的是,茶虎姜阿新永不放棄的精神,在未來,也將和洋樓的存在一起傳承下來,隨著歲月的流逝,愈發閃耀。   執行編輯:葉家妤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永不放棄的茶虎精神(上)—專訪廖惠慶談姜阿新洋樓復返與整修 【博物之島新訊】地方記憶的串聯與交織:新竹市美術館《敘事竹塹攝影史詩》特展 【博物之島新訊】「讓古蹟重回我們的生活」屏東菸葉廠現地常設展再現工業遺產 【博物之島專文】他山之石可攻錯─從荷蘭《文化遺產法》反思臺灣文資保存(上) 【博物之島專文】他山之石可攻錯─從荷蘭《文化遺產法》反思臺灣文資保存(下)
2023/03/23
永不放棄的茶虎精神(上)—專訪廖惠慶談姜阿新洋樓復返與整修
永不放棄的茶虎精神(上)—專訪廖惠慶談姜阿新洋樓復返與整修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踏著秋的氣息,走入北埔的客家庄,空氣裡甜甜的紅柿氣味,混合著更深一層的是,茶香的底蘊。一棟和洋式的建築,以歷經歲月的唭哩岸石和斬石子所構築的外牆,顯得盈潤光潔,在秋日陽光下散發出一股樸實而堅定的氣息。 洋樓一樓精緻典雅的廊道。(葉家妤 攝影)   姜阿新洋樓,一棟標示著臺灣驕傲的茶葉輝煌史之新竹縣定古蹟,從1932年茶虎姜阿新所打拼的茶產業,歷經50年的銀行收管,到拍賣買回,修復古蹟,逾一甲子的歲月,茶虎永不放棄的精神沒有隨著茶市的沒落而消失,它召喚著後代子孫再度回來,2018年12月,姜阿新洋樓以新的面目和世人見面,而這當中,隨著如何收購回被拍賣的洋樓,並且重新找回故居的種種樣貌,則是一篇比連續劇「茶金」更要感人的真實後記。 姜阿新賢伉儷與女兒姜麗芝、女婿廖運潘,及孫子女於洋樓前合影。(姜阿新洋樓 提供) 一樓氣派的客廳,可想見當時達官顯貴在此談生意的景象。(葉家妤 攝影)   過盡千帆,琴音未止 1949年落成的姜阿新洋樓,至今仍是北埔最美麗的日本巴洛克式風格建築,留日的姜阿新以其優雅的品味,建造了當時摩登的和洋式別墅,來招待當時的英國茶商品茶兼自住,隨著二戰後的休養生息,印度、中國和斯里蘭卡等地的茶葉生產力恢復,盛極一時的北埔茶葉市場漸衰,導致叱吒一時的姜阿新家族一夕間破產,洋樓因此被抵押銀行接管,全家人只好北上租賃小屋子居住,歷經50年歲月,全家各分東西,沒有想過有一天全家人竟還能重回北埔。戲劇性的轉變在孫女廖惠慶和家人的努力下發生,而這一切竟然從一架鋼琴開始。 本篇專訪人物為廖運潘之女——廖惠慶,她與丈夫黃雍熙、家人們,齊心維護洋樓,並向來訪的民眾仔細導覽姜家故事與建築瑰麗。(葉家妤 攝影)   進入洋樓一樓的正中央有一間放映室,播放姜家人重回到洋樓的紀錄片,片頭開始,悠揚悅耳的琴聲響起,幾個孩子嘻笑著在洋樓裡追逐,這是廖惠慶和姊姊們的快樂童年,優美的琴聲正從她的手指流洩。廖惠慶跟隨父親廖運潘姓「廖」,是她父親唯一在洋樓出生的孩子。從小喜歡彈鋼琴的廖惠慶,在母親姜麗芝的支持下,即便是破產後,仍然堅持要她去同學家借鋼琴來練。 「當時母親幫忙家計繡學號,車電視覆布以維生,多年後在家中還沒有冰箱的情況下,存到的第一筆錢,不是買電視、冰箱,而是買一台二手鋼琴給我練習。」廖惠慶以溫潤的口吻說道。而母親就是公視影集「茶金」裡茶虎吉桑的獨生女薏心之原型,承自父親姜阿新永不放棄的精神,繼續在她身上發酵。 二樓放著母親在困苦時,買給廖惠慶的立式鋼琴,每次彈起,其琴音流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郭冠廷 攝影)   揉和姜家精神,振筆救援淨土 客廳旁走向放映室經過的長廊,一邊實木玻璃櫃裡放著幾張黑白照片,廖惠慶指著一個漂亮時髦身穿泳裝在戲水的窈窕女子說道,「這是我母親,另一張是父母親結婚的照片。」她徐徐說道: 「父親當時被阿公找來經營茶廠,夾雜在祖父的理想和現實間掙扎。父親覺得茶的未來雖然不可限量,但是仍有風險。阿公卻說,做生意本來就要冒險,而做茶是一種理想。見阿公和合作的日本三井企業所有討論的,都無關乎賺錢,而是怎樣把茶做好,父親於是被我阿公感動而投身製茶業他們給我的影響是,不管如何困難,都堅持走理想的道路,且永遠幫助比自己窮困的人。」 舒緩的語調,如琴聲般爾雅,帶領聽者進入一個古老的時光隧道般,充滿魅力。 參觀洋樓時,隨處可見姜家過往的生活照,民眾似乎又與古蹟的回憶更貼近些。(葉家妤 攝影)   廖惠慶自師大音樂系畢業後,成為曉明女中的音樂老師,卻在聽了荒野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徐仁修老師的演講後,和丈夫黃雍熙開始投入環境保護運動,40歲開始為了搶救東海岸,阻擋台十一線公路的開發,她放棄了成為演奏家的夢想,返回第二故鄉花蓮,全力阻擋許多不當的開發;沒有任何管道的她,只能一封一封用原子筆親筆寫信給可能有影響力的人。 「當時我誰也不認識,就買報章雜誌去看誰關心環保議題,一封封寫信給民意代表、媒體、政府官員學者等,花了許多年時間寫信,參加研討會時看誰關心這議題就當面把信拿給他們。」二十年來她繼續寫信,從一名不問世事的鋼琴老師,成為一名最溫和卻持久的環保健將。「我想是音樂的嚴格鍛鍊給了我無比的耐心。」   重返洋樓,緣分綿延 2012年得知闊別50年的洋樓將要進行拍賣。全家人於是有了想要一起標回洋樓的想法。但是當時由新光集團創辦人之子吳東昇租了二十幾年,擁有租方優先承購權和經濟優勢,要想買回洋樓幾乎是不可能的。廖惠慶再度執起她誠摯的筆,寫了一封信,信裡附上祖父母、父母親和她小時候在洋樓的照片,淡淡描述了家族的命運,信的尾聲,她輕輕問了一句:「我們有沒有可能回來講自己的故事?」 地方記憶的串聯與交織:新竹市美術館《敘事竹塹攝影史詩》特展   這句話讓吳東昇有了成人之美的心意,放棄競標。成功買回洋樓後,姜家後代和文化局一起進行古蹟的整修,於2018年12月正式開放參觀。一開始洋樓還有些空蕩,卻在一連串機緣巧合下,讓失落各地的物件重回。一位老員工在得知是後代買回洋樓後,將珍藏了半世紀位於北埔的大坪茶廠照片送回,原來她父親是姜阿新送去茶葉研習所學習製茶的老茶師,她五歲時就跟著父親在茶廠打轉。「原本北埔的山上人家都不敢種茶,因為工廠都在鎮上,從山裡擔茶葉下來都已經發酵了,不能用了,於是我阿公想先在山裡蓋茶廠。當初蓋大坪茶廠很辛苦,所有機器設備要徒步八公里扛進山區不容易,光是發電機的水車軸心,就要36個人才扛得動。是一個大工程。大坪茶廠蓋完後,大家都說姜阿新蓋茶廠可以種茶了!」 有著玻璃帷幕的木櫃子,擺放著關於洋樓回憶與茶金歲月的老舊文物。(葉家妤 攝影)   廖惠慶回憶著,早已不在的大坪茶廠照片能回來,大家很是安慰。如今看見復刻版的綠色茶葉罐,靈感則是來自一位教授從垃圾堆裡撿到,竟然保存了五十年的永光茶葉罐。「當初就想有一天一定會用得到。」教授送回時開心說著。 永光茶葉罐,右邊即是文中提及有冒著熱氣、最初的綠色茶葉罐設計。(姜阿新洋樓 提供)   「茶金歲月」,雨後天晴 姜家人不但重回洋樓講自己家族的故事,也繼續締造了另一段傳奇。時任客委會主委的李永得看見廖運潘所寫九冊不外傳的家族秘辛——《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覺得非常有趣,遂促使公視以此為靈感來源編寫成連續劇,廖運潘在女兒勸說下放下了破產的沉痛,無償提供自傳給公視拍攝,成就了當今被譽為最美台劇的「茶金」。 廖運潘的九冊家族故事《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成為2021年公視《茶金》電視劇靈感來源。(上圖:葉家妤 攝影)   「『茶金』裡演的其實是我爸爸廖運潘的故事。他既是女主角薏心,也是KK和文貴。重振家中事業的是父親,他是個十分喜愛閱讀的人,空閒時手裡總是一本書,他的文筆很好,寫了一本又一本的書,而台大經濟系畢業的他有金融的專業,兼具經營的長才。」〔註1〕 為了將「茶金」影集背後的真實故事呈現給觀眾,廖惠慶從父親執筆系列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摘錄出《茶金歲月》單行本,新書發表時,北埔洋樓來了滿坑滿谷的客人。 「就在那一天,我在父母親的臉上看到了一絲安慰。那麼久的歲月過去,我們從沒有想過還能重返洋樓,2019那一年家族在這裡辦了一場婚禮,分散各地的成員都回來,我們在草地上談笑著,感覺上又回到了從前。」 她說著,停頓了下來,似乎,還來不及消化這一切。故事未完待續,由姜家後代親自導覽洋樓,一幕幕回憶彷彿於觀眾眼前再次浮現。 廖運潘與妻子姜麗芝於《茶金歲月》新書發表會,帶著一抹欣慰微笑合影。(邱萬興 提供)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KK於劇內全名為劉坤凱,為二戰時期的臺籍日本兵,派至南洋作戰時成為戰俘,之後隨著美援勢力輾轉回臺,成為美國懷特公司在臺的特別助理;文貴為新竹寶山鄉小茶商之子;薏芯為吉桑的獨生女。三人皆在戰後詭譎的時代,投身與協助北埔產業,為「茶金」的主要角色。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新訊】地方記憶的串聯與交織:新竹市美術館《敘事竹塹攝影史詩》特展 【博物之島新訊】「讓古蹟重回我們的生活」屏東菸葉廠現地常設展再現工業遺產 【博物之島專文】他山之石可攻錯─從荷蘭《文化遺產法》反思臺灣文資保存(上) 【博物之島專文】他山之石可攻錯─從荷蘭《文化遺產法》反思臺灣文資保存(下)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