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朝向文化平權前進! 赫胥宏美術館暨雕塑公園的DEAI委員會
朝向文化平權前進! 赫胥宏美術館暨雕塑公園的DEAI委員會
作者:詹話字(台北當代藝術館研究組組長、2023年傅爾布萊特研究訪問學人) 當代博物館不僅是「典藏物件」的機構,更重視參觀體驗與服務的多元性,以期實踐社會共融與文化近用的理念。美國博物館界重視多元、平等、近用、共融(DEAI,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等價值,2017年美國博物館聯盟(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成立工作小組,致力將DEAI概念引入博物館機構。該小組於2022年發表的卓越報告(註1)中提出指導方針,讓平權概念落實至博物館工作中。 2020年,美國燃起「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ack Lives Matter),也促使赫胥宏美術館暨雕塑公園(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以下簡稱Hirshhorn)成立DEAI委員會。本文訪談委員會成員,介紹其運作方式、優勢與發展思維,為臺灣博物館界推動文化平權提供參考。   Hirshhorn自2020年起內部成立DEAI委員會,拍攝者:詹話字。   一起向文化平權出發! Hirshhorn DEAI委員會為志工性質,成員均為該館的工作人員。DEAI委員會聯合主席之一的Adrienne G. Poon女士提及委員會設有兩位聯合主席(co-chair)與一位高級專員,並分為以下四個小組委員會:近用(accessibility)、多語(multilingual)、藝術家主體性(artist identity)以及午餐與學習(lunch and learn)。每位館員至少參加一個委員會,每個月固定開會,所有夥伴猶如登上同一艘船,朝向共同目標前進。 每個委員會各有不同的職責。其中,「近用小組」關注展覽設計的近用性,檢討館內不友善或是無效的展覽形式,並根據多元身份觀眾的不同需求製作「展覽共融性設計策略」,供設計展場時檢驗、參考。「多語小組」則關注博物館中的文字的使用,包括:作品說明牌、語音導覽等內容。副主編Deane Madsen分享他們在製作展覽現場呈現輸出文字或是作品說明牌時,會檢討文字敘述的難易度,也希望呈現英文之外的語言,促進不同文化或族裔的觀眾理解展覽內容。   錄像藝術家John Akomfrah個展《Purple》展間內提供即時動態字幕、紙本字幕等不同版本,座椅也有靠背座椅與懶骨頭等供參觀者選擇,展台高度與結構也考量多元觀眾實際使用需求,拍攝者:詹話字。 Deane Madsen於展覽現場分享展覽的作品說明文字及規劃思維,過程皆由展覽組、設計組與文字編輯等跨部門共同討論確認,拍攝者:詹話字。   Hirshhorn舉辦展覽時,經常要介紹參展藝術家。媒體與表演藝術副策展人Marina Isgro分享參與「藝術家主體性」小組的經驗,表示美術館希望藝術家皆能以自我認同的身份被介紹,小組成員必須具備正確的價值觀與敏銳度,以充分理解藝術家的自我表述,並尊重其主體性,確保其文化及族群背景能被適當呈現。最後,「午餐與學習小組」則著重職員專業知識的培訓。他們定期安排專家學者到館交流,提升員工對DEAI理念的認識與認同。    Hirshhorn展覽現場規劃與觀眾互動區域,陳列相關書籍及藝術家製作藝術作品後的剩餘部分,放置於現場供民眾觸摸體驗及互動   Adrienne強調,DEAI委員會希望廣納大眾的意見。無論工作人員或觀眾,一旦想到提升文化近用的新點子,或者發現違反平權價值的情況,都可以向DEAI委員會提案。一旦審核通過,則成立專案小組,並規劃預算以落實提案。2024年,DEAI委員會針對全體職員進行問卷調查,請員工盤點手邊與DEAI相關的工作項目,檢討執行時遇到的困難,以及所需的協助。   DEAI委員會:對話與協作的平台 DEAI委員會不只是推動平權的任務型組織,也是對話與協作的平台。根據筆者對館員的訪談,歸納其優勢與益處如下: 一、溝通無礙,上達天聽 過去,Hirshhorn的文化平權業務主要由教育推廣組負責,並僅由少數基層人員各自推展,成立DEAI委員會後,由於主管級同事也參與了小組委員會,可確保委員會中的討論事項被充分傳達,也更容易獲得經費或跨部門協助。同時,也可直接向館長匯報,使得業務的推動更加順利。例如:公眾推廣組在第一線接收觀眾意見後,可在「近用小組」中與同事及長官一起思索解決方法,即時改善狀況。   Hirshhorn規劃定時導覽服務,除專員口述解說之外,導覽員會隨身準備大字版的導覽補充資料供民眾參考理解。   二、跨部門知識共享 推展文化近用業務需要不同部門給予專業建議。例如:教育推廣組規劃視障團體導覽時,需要與典藏組確認哪些作品開放觸摸,並瞭解觸摸注意事項,同時須與策展人一起撰寫導覽內容,轉化成口述影像。過往由於本位主義的心態,跨部門協作可能只流於形式,DEAI委員會有效創造橫向連結,成為跨部門的專業知識共享平台,形成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科技輔助參觀系統進入博物館時,需要跨部門同事的彼此專業協作,才能夠達到同時具備知識性、近用性與美感。拍攝者:詹話字。   三、所有人都在 跨部門DEAI委員會的成立,讓所有館員深入理解DEAI的價值,使之有效地落實在工作之中。根據筆者的訪談,Hirshhorn職員對DEAI委員會的態度相當正面,認同其創生的價值,也肯定其有助於凝聚該館的向心力與認同感。如今,所有館員都必須正視文化平權價值,共同參與其中,已免被視為不「酷」的人。   四、關注館員組成的多元性 DEAI委員會也重視組織結構與館員權益,曾經成立「招聘」(hiring)小組委員會,促進館員組成的多元性。聘用多元身心狀態專業工作者能使更多聲音被聽見、討論與呈現,使推動業務的觀點更加全面。「招聘」小組委員會認為除了在網站刊登徵人公告,也應找尋不同的職缺曝光管道,讓不同背景的人也有機會前來應徵。此外,應徵條件內,應註明求職者需尊重多元平權價值,以吸引具有共同理念的夥伴。目前已成功修正Hirshhorn的招聘流程,該委員會也暫停運作,若未來遇到相關問題,也會機動性重啟討論。儘管臺灣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公私立機關需聘用一定比例的身心障礙者,但有些機構寧願支付罰款,也不願意與多元背景的同事共事。DEAI委員會積極調整應聘資格、條件與招募管道,展現追求多元平權的決心。    Adrienne分享關於委員會自成立後運作情形,拍攝者:詹話字。   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Hirshhorn的DEAI委員會透過跨部門整合與平權意識的培養,致力追求社會共融與文化平權,過程中因著大家對於此共同目標與價值的嚮往與理想,讓這座博物館在內容與空間呈現上,都細緻入微地展現對多元觀眾的擁抱。在參觀及訪談的過程當中,館方同仁在分享自身推動近用的能動性時侃侃而談,令筆者印象深刻,實際現場的設計實踐更令人驚艷,他們時刻提醒自己需為觀眾提供多種選擇,以利不同條件及需求的觀眾自在地參觀。例如:在錄像藝術家John Akomfrah個展《Purple》的展間內,策展人Marina設計的座椅、字幕與展台能夠盡可能地服務多面向的觀眾需求,在此同時,卻不會讓少數族群認為是針對他們所做的「特殊」設計。 聯合主席Adrienne G. Poon在訪談最後表示,在推動文化平權的路上,大家必須要認知這是一場長期戰役,同時也沒有絕對的好或壞,一切都是在不斷的嘗試與修正當中逐漸成形,直到DEAI的價值成功地落實至館務之中,也植入工作同仁的意念中為止,DEAI委員都將持續努力。在理想且美好的未來實現之前,必須持續邀請並鼓勵所有人,共同踏上這條看似沒有終點的旅程。即便面對困難與挑戰,但我們都將清楚地感受到:今日的我們已比昨天做得更好。   本文感謝「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與「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學術計畫」支持,以及赫胥宏美術館暨雕塑公園多位受邀訪談者的分享。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1:DEAI卓越報告(Excellence in DEAI Report),瀏覽日期:2024/2/27。 註2: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瀏覽日期:2024/2/27。
2024/05/10
抗疫後,博物館的四大議題!2023年AAM《趨勢觀察:後疫情世界的建設》
抗疫後,博物館的四大議題!2023年AAM《趨勢觀察:後疫情世界的建設》
文|藍敏菁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兼任編審) *本文依據2023年AAM《趨勢觀察》報告摘譯報導 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簡稱AAM)博物館未來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公布的2023年《趨勢觀察:後疫情世界的建設》(Trends Watch: Building the Post-pandemic World)報告,針對美國社會現況,探討當今博物館必須面對的四個關鍵議題,希望博物館能把握機會,緩和大流行病帶來的損失,同時能創造更美好、更公平的社會,以及為疫情後的未來做好準備。 2023年AAM趨勢觀察報告封面。此為華盛頓DC的第11街橋公園,該公園將於 2025 年開放。(Photo by AAM)   有鑑於近二、三十年來,人們已經從不同的角度書寫博物館,遺憾的是,缺乏多樣性、排他性的做法和不平等現象仍然存在於當今社會,所以AAM提出多樣性、公平性、可及性和包容性(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簡稱DEAI)【註1】,作為博物館營運以及規劃各專案首要考量的面向,同時也是整個藝術╱文化部門的首要面對的問題。 從DEAI延伸出4個重要議題,並針對各個議題,提出問題意識,分別為:   議題一、未來的工作場所(The Future Workplace) 問題意識:博物館如何招募它們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同時創造更好、更公平的員工待遇? 2020年以來,疫情導致大規模自願與非自願性的離職潮,人們面對高失業率、勞動市場的萎縮與工作的高度壓力,產生不滿、憤怒與恐懼的情緒,因而紛紛離開日復一日的工作,引起一場全球性的離職潮,如中國與韓國的年輕人出現大量的「躺平族」(lying flat),美國媒體報導的「安靜離職」(Quit Quitting),以及職業倦怠文化(burnout culture)等。這股對工作失去熱情的風潮也波及到博物館界,人力資源逐漸短缺很可能會影響博物館的營運。 面對當前現象,博物館如何創造一個更公平、提供更好的工作場所?AAM提出幾項值得參考的案例:(1)改善館員福利,如位於現存完整的20世紀鄉村莊園「費羅麗歷史之家」(Filoli Historic House & Gardens)提高薪資以降低離職率,以及科學類博物館的「巴肯博物館」(Bakken Museum)建立合理薪酬制度;(2)支持遠程工作或混合式工作,並為館員解決其技術、法律、組織和財務複雜性等相關問題;(3)博物館營造以人為本的工作文化(human-centered based culture),如「特拉華州藝術博物館」(The Delaware Art Museum );(4)增加城市博物館競爭力,招募專業工作者搬進博物館所在城市,如「菲爾布魯克藝術博物館」(The  Philbrook Museum of Art)與 Tulsa Remote 合作的在地招聘計劃。 從數據預見未來:人口危機下的博物館趨勢與挑戰   議題二、黨派分歧(The Partisan Divide) 問題意識:博物館如何在不同的黨派與族群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樑,並培養具有包容力的公民文化,以促進民主社會的發展? 美國長期以來兩黨派之間壁壘分明、在關鍵問題上拒絕妥協,無法協商,以及政治人物視暴力為合法爭權的工具,讓美國的民主文化蒙上一層陰影。圖書館與博物館作為公共領域,也成為兩黨爭吵的對象:佛羅里達州通過「個人自由法案」(Individual Freedom Act),企業(包含博物館)員工超過15者,限制對員工進行DEAI的相關培訓,這樣的法案可能會影響博物舉辦多元文化議題相關活動與展覽的意願,例如大家所熟知的性別議題(LGBTQ+)【註2】。 博物館對此現象是否有實際的應對作為?或許可以參考智庫「雷根總統基金會暨研究所」(The 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Foundation and Institute)舉辦了許多國防和教育政策領域的超黨派聚會,促進公民技能發展的教育計畫;而擁有許多美國內戰歷史物件的「亞特蘭大歷史中心」(Atlanta History Center),則啟動了一項為期五年的民主倡議等。這些積極的作為都是博物館可以在縮小黨派分歧方面發揮作用,培養寬容和包容、相互尊重的態度,以維持美國民主運作,並維護DEAI的倡議。   議題三、數位技術的革新與再進化:A Digital (R)evolution 問題意識:大流行病是否會觸發博物館高速數位革新? 千禧年來科技進展迅速,一項新的數位技術出現,一時之間很難分辨是時尚或者具有長期性的影響。如曾經紅極一時的clubhouse、充滿話題的ChatGPT、2022年底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的破產攪亂加密貨幣市場、加密藝術在藝術市場異軍突起等科技領域的巨變。 ChatGPT網頁。(Photo by Rolf van Root on Unsplash)   數位科技對博物館來說,大型或資金充沛的博物館可以將它當作是一個創新項目或服務,但大多數的博物館則採取較保守態度。遇到前所未有且持續三年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資金充沛且立即能轉換數位方式的博物館,在疫情時間佔有優勢,可以透過數位技術遠端服務觀眾,對數位科技採取保守態度的博物館,則在後面緊緊追趕發展其數位策略,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博物館無資金與管道進行數位升級 (參考ICOM 2020、ICOM 2021年調查報告)。 博物館採用數位技術須考慮的問題有:硬體基礎設施的建置、軟體升級與更新、員工的技能升級與數位素養或競爭力是否跟得上,觀眾對數位應用的偏好,以及評估運用社交媒體與觀眾互動所產生的數位資產(資訊),該如何儲存,用什麼方式儲存,以及避免因為數位科技公司被合併、收購與政策變化等因素,導致數位資料的流失,這些環繞數位技術的議題都是博物館必須審慎思考。 助你數位轉型成功!ICOM博物館遠距互動精選案例大公開 疫情對全球博物館產生哪些衝擊?ICOM調查報告揭露危機與轉機   議題四、文物歸還與賠償問題(Repatriation, Restitution, and Reparations) 問題意識:博物館處理文物歸還議題時,除了法律之外,能否顧及公平性與包容性的道德原則,提出更適切的對應作為? 20年前,大英博物館館長因拒絕歸還艾爾金大理石,發起歐美重要博物館共同簽屬一份《普世博物館的重要性與價值聲明書》(Declaration on 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Universal Museums),以面對文物原出國政府一波波文物歸還的聲討難題。20年後的今天(2023年)「普世價值」卻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歐洲與美國重要博物館開始倡議文化歸還或者文物共享,以修正過去錯誤的做法,例如法國馬克宏總統於2017年承諾五年內歸還殖民時期掠奪的非洲文物,奧克蘭博物館歸還瓦魯孟古族文物等。當然,文物該「歸還給誰?」「歸還什麼?」以及「如何歸還?」這是必須透過多邊協商,目的是盡可能做到文化公平性與包容性原則。 回家,要一個世紀:奧克蘭博物館歸還瓦魯孟古族文物   臺灣在這次大流行病的全球風暴中,平穩地度過危機。疫情帶來的數位革新,臺灣博物館界也積極發展相對應的作為。至於AAM所提出的多樣性、公平性、可及性與包容性,博物館界在千禧年後持續地進行與發展,例如新移民文化的探討、銀髮族活動的規劃、博物館空間的通用設施,人權議題以及深入地方理解不同族群文化等。關於博物館專業人員的權益與福祉卻較少提及,例如《聘任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及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後對博物館專業人員的影響是值得進一步討論的議題。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1] 多元、平權、可及性和包容性(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簡稱DEAI)是博物館實踐中重要且卓越的組成部分。AAM於2017年成立工作小組,2021年AAM專設DEAI網頁,收集DEAI相關文章、工具包,指南與其他參考資料,並出版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in Museums專書,提供博物館了解、規劃和支持DEAI的種種措施。 [註2]  LGBTQ+ :「LGBT」是由「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 」(Transgender)這四個英文首字母組合而成。2020年使用「+」表示其他更多的無限可能。
2023/04/05
設計人們愛去的博物館
設計人們愛去的博物館
作者:施承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曉宇宙文創事業創辦人- 近十餘年,投入博物館規劃設計、展覽策劃、內容研發、敘事設計、人與空間感知研究,致力於從內容出發的博物館/展覽營造,為人們打造生動的展覽故事與親切的空間經驗。)  英國的數位、文化、媒體與體育部(DCMS)長期進行國民公共參與的調查,了解哪些人會去博物館、哪些人不去。發現各種人的屬性中,「階級」是一個顯著因素。也就是說,去博物館的人仍以較高的社會、經濟階級為主。這個已超過十年的長期統計提供博物館從業人員參考,以利於與人們有更多的互動。  早年觀眾研究專家Falk 和Dierking在其名著《博物館經驗》(Museum Experience)中,將個人背景、社會(和誰一起去參觀)與博物館環境與空間,列為影響觀眾經驗的重要因素;除了有形的建築、展覽營造,也重視各種使用者的參與,讓社群的活力加入。以下,將幾個案例歸整成空間、時間,以及人間三個角度,分別述說博物館如何吸引人們常來。    一、空間:能滿足人們生活需要 博物館建築一直是建築師追逐的夢想,是生涯「作品」的高峰,是城市地標,也是政治菁英在觀光與行銷上常援引的利器。然而,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建築學者反思,若把建築僅當成眩目的大物件 (object) 設計是遠遠不夠的:視覺的壯麗與新穎的體驗固然很有價值,但有些案例中強勢的建築師意志,常凌駕在博物館功能與實踐之上;又或者熱潮過後成為人煙稀少的蚊子館。  人與空間的互動,不只是視覺與體驗,還需營造一個讓人想停留、心中覺得是個和自己有關係的「地方」。回到空間上,博物館或文化機構如何能成為平凡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持續吸引人們前來呢?  位於南台灣的國立臺灣文學館,在建築右翼設有一間兒童文學書房,吸引許多孩子與接送孩子的父母在傍晚時前來。也許因為空間舒適親切,加上大量童書繪本陪伴,博物館閱讀室成了另類育兒空間,是社區居民可就近取用之地(見圖一、二)。位於新店溪畔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其獨特的聚落形成、抗議拆遷到藝術空間的生成過程,碰撞出成立藝文機構時的倫理面考量,現也成為市民遛狗、跑步、騎自行車、順路發現藝術,與觀眾混雜的景象(見圖三)。將博物室內外空間儘可能結合市民生活,編織進入日常生活中會經過的路徑,讓博物館週邊氛圍不再沈重,又能順道邀請人走進博物館,成為一個人們自然而然想去、構成生活經驗/記憶的地方。  國立臺灣文學館兒童文學書房,圓形凸出的空間吸引大小孩前去久待。攝影/ 施承毅,2014。 國立臺灣文學館兒童文學書房一角。攝影/ 施承毅,2014。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市民與觀眾觀察。攝影/ 施承毅,2015。 二、時間:在平行時空遊走  讓人願意走近博物館僅是第一步。博物館學者 Leslie Bedford (2001) 認為:博物館的核心事務應是:「說故事」(storytelling)。因人類有說故事的天性,透過敘說讓聽者神入其中,與博物館內容連結,還會反過來回想自己的經驗,學習就在自我與外在世界的雙向交流中慢慢發生。  博物館也是涵納大量故事的所在,常被喻稱為時光機。運用建築、館藏、策展,成為邂逅不同時代人類文明靈光的地方。但故事如何對人們產生深刻的意義?英國HRP(Historic Royal Palaces)與RCMG研究中心2012至2014年間合作的倫敦塔再詮釋計畫,提出一個動人的故事詮釋架構:將每個歷史地點、人物、物件、事件與故事結合在一起。例如據傳是亨利八世時期唯一記載在倫敦塔內被刑求的女性-詩人Anne Askew,曾在Cradle Tower中的拷問架上被刑求的一段暗黑歷史。該計畫也細心考察了觀眾在倫敦塔的不同地點,親近歷史事件時牽涉到的各種感官,如體驗監禁空間氛圍、觸摸過去的物件或建物細節、聆聽模擬聲音或口述等。以及最重要的,考慮觀眾在塔內不同地點的「情緒」反應,引導觀眾面對情緒的方式:不再渲染悲情、強調刑求的刻板印象或傷痛,而是藉著各種展示法,塑造體驗那不存在的歷史現場,理解被害者及加害者的動機、處境、心情與時空脈絡,培養真誠、同理這些複雜事件與情緒的態度,認識這段暗黑歷史。 連結倫敦塔中不同地點、人物、事件與故事。圖片出自該研究報告第28頁。 調查研究過程。圖片提供:Suzanne MacLeod, Copyright RCMG, School of Museum Studie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雖然這僅是行動性、實驗性的設計/詮釋研究,很多發現仍逐步引入HRP的展示架構中。但強調的是博物館/歷史空間不只是古老的房子,歷史也不再是無趣的背誦,而是能品味人性與生命抉擇的體驗場。因此,博物館能不斷充實故事,觀眾也能隨著個人成長與不同的故事相遇、淘洗各種意義,成為終身學習的場所。   三、人間:促進健康的機構  博物館除透過故事達成社會教育,現在也成為健康的促進者。所謂健康(Health and Wellbeing)是全世界關注的熱門議題,它不只是治療疾病痛苦與延長壽命,也是一種正向的自我感覺—能感到安全、有能力應對生活、感覺自己能與旁人、社區、以及周遭環境連結。  2014年RCMG研究中心完成Arts Council England委託的一個有趣研究計畫「身體、心智,與心靈:博物館如何影響健康」。長達一年的研究過程,先整理出英國對於公共健康的努力方向,例如:壽命延長、預防重於治療、解決抗生素濫用等。並連結博物館與當地社區健康需求,提出五大健康原則:「連結、給予、有能力關心、持續學習、保持活躍」。接著,博物館邀請人們一起,主要是老年人與長期因疾病待在醫院的青少年與孩童,以館藏物件為核心,進行多場活動與工作坊。透過關於身體、心智與心靈等三方面的問題討論,引導人們為「物品」說故事。以下是三層面的問題舉例:  * 關於身體層面的問題:館藏物品是怎麼製作的?它的物性、質感如何?   * 心智層面的問題:這物品的背景故事是?它提醒了你什麼事?   * 心靈層面的問題:這物品給你什麼感覺?它讓你驚豔嗎?對曾擁有它的前一個主人可能有什麼價值呢?  藉著這些面向與館藏互動,參與者得到新的經驗,逐步了解自己與他人的觀點。更進一步,有機會與其他人群會面,發現更多新想法,了解周遭的世界,促成有交流品質的互動。最後,針對參與活動的老人與青少年們以情緒量表評估,發現都有顯著的正面情緒提升 其中一場工作坊物件,讓參與者藉上述問題詮釋物件故事。圖片提供:Alexandra Woodall 左下角為參與者自我填寫的情緒量表 。圖片提供:Alexandra Woodall 結語:回到博物館 從空間的可親與滿足生活需要,時間與空間緊密結合的故事,到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互動,空間、時間、人間這三者的相互交織下,博物館有機會擺脫沈重、高姿態、或刻意討好的印象,而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精神上的多樣需求,提供不同層面的趣味與深度。  未來,在意博物館發展的人也許不再抱怨觀眾怎麼不來、讓好的館藏內容乾等;更遠一點,或許可讓失速的、經濟政治走向兩極的社會,有個嶄新的博物館「應允之地」,一個人們樂於常來遊走而潛移默化的博物館樂園。   參考文獻: DCMS 統計資料。 MacLeod, S., Sandell, R., Dodd, J., Duncan, T., Jones, C., Gaffikin, A., (2014). Prisoners, Punishment and Torture: Developing new approaches to interpretation at the Tower of London.   Dodd, J. and Jones, C., (2014). Mind, body, spirit: How museums impact health and wellbe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useums and Galleries (RCMG).   Bedford, L., 'Storytelling: the real work of museums', Curator, 44 (1), January, 2001, pp. 47-70.     ♦本篇專文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