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社區博物館如何藉由文化再創走向生態永續?林瑞木談白米木屐館與時俱進的時代課題
社區博物館如何藉由文化再創走向生態永續?林瑞木談白米木屐館與時俱進的時代課題
作者:陳佳汝(前破週報記者、台大人類學系) 一個濕冷的傍晚,灰濛濛的天色裡,一棟水泥建築物,走出一個又一個的雪人,拖著疲憊步伐,然而,這裡不是下雪的冬天,是蘇澳鎮的白米村。由於盛產大白石,日治時代開始發展礦石工業,六零年代,全台百分之八十的石灰粉從這裡出去,每到下班時刻,被石灰粉覆蓋全身的工人一個個走出,宛如雪人的行列;這是白米村的日常,也是白米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瑞木的兒時記憶。 大量落塵和呼嘯而過的砂石車,讓白米社區的環境始終籠罩著灰濛濛。由於產業吸引人口進入,林瑞木的祖父與父親從外地遷入白米村從事石礦業,村裡居民生活以產業為重心。二十年過去了,不到三十歲的林瑞木,自北部求學返鄉後,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他回憶著當時是用外來者的角度來看,「因為住在這裡的人根本沒有感覺,對於環境汙染,那是都市人的想法。」1992年宜蘭縣政府和台泥簽定環保協議,根據生產的石灰粉每公噸上繳環境使用費,其中百分之四十回饋周邊社區,然而600萬的環境使用補償費,完全沒有落實到汙染受害最深的白米村,當時在宜蘭環保局工作的林瑞木因擔任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進一步參與了環保抗爭行動,並找回自己的木屐文化後,終於在1997年的社造博覽會大放異彩。 一生以社造運動來達成環境改造的白米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瑞木(陳佳汝 攝影)   將衝突與污染轉化為文化產業 1990年代是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如火如荼的年代,其概念是「社區透過文化可以有很大的轉變」,當時宜蘭是社造最蓬勃的地區,而蘇澳鎮的白米木屐館則是透過文化力翻轉自身命運最成功的案例。1995年宜蘭縣政府遴選十二個社區作為社區營造種子社區,當時白米社區落選,然而他們沒有放棄,決定以日治時期盛產的木屐為自身的文化亮點,找出老藝師協助傳藝後,隔年自主報名參加第一屆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不料卻以彩繪木屐驚艷全場,木屐從此成為明星商品。 為了幫木屐找個家,社區租下台肥宿舍誕生了白米木屐館。「從無到有,這個館都是社造的成果。」林瑞木語重心長地說,當初辭去公職投入協會任職總幹事,原來想說做一年一氣呵成,沒想到卻做了三十年,他的一口氣造就了一個經典的生態型社區博物館。木屐館的誕生是從改造環境出發,也是達到環境改造的手段。「它本來就不是一座博物館,一開始就是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是從環境的需求、社區議題的需求產生,然後目標是整個社區是一個博物館。」原來只是一層樓作為木屐展示館,後來由於參觀遊客眾多,為因應遊客量增建二、三樓,始成今日的木屐館。 1999白米合作社正式掛牌營運的啟用典禮(林瑞木提供,陳佳汝翻拍)   從廢棄屋中打造集體空間美學 「宜蘭厝有它的美,美要從生活中長出來。過去的人對於住宅需要什麼樣的空間,是屋主和師傅一起學習,我們建屋的過程和宜蘭厝的概念一樣,不是一次完成,是不斷地和建築師溝通,比較深層的意義是學習。一個空間透過人,在地人和外地人,從廢棄的屋舍發展出空間美學。」少了一個原先堆積垃圾的髒污廢墟,多了一個能夠代表白米村美學的文化空間。 白米木屐館也落實了教育社區居民的理念,平日以木屐館為討論各種環境議題的空間,有趣的是從整修到增建的過程,都是邀請民眾一起來參與美學的討論,館的外牆還可以看到民眾的彩繪成果。在這整個實踐的過程中,社區居民的整體美學感自然提升。 由在地藝術家邱憲章執筆彩繪的玫瑰木屐,引用乞丐和一朵玫瑰的故事,玫瑰象徵希望,當改變自己時,世界也會隨之改變,導引白米社區進行環境改造之路。(陳佳汝 攝影)   然而如何永續經營,對於自負盈虧的社區博物館一向是個嚴峻的考題。不像其他公辦民營的文化館,無須負擔所有成本,白米木屐館如果無法收支平衡,就無法繼續營運。在買下宿舍做為木屐永久的家後,隨之而來是上千萬的增建貸款,2006年增建完後,適逢2007年雪隧通車,遊客每日爆滿,專人導覽、彩繪木屐等體驗,大受歡迎。 談到成功的關鍵,林瑞木認為是大環境對文化的需求造成眾多觀光人潮,而手做DIY課程,也拉近了遊客和工藝之間的距離,透過師傅親自示範,人們更加親近工藝。這些文化體驗成功吸引大量觀光客,然而伴隨著遊客增加而來,是人事成本的提高,表面上看起來是全台最賺錢的社區,其實扣除多元就業專案的補助挹注,並沒有那麼多獲利,因此,從2013年開始收門票,降低遊客量,並將導覽及手做體驗更為精緻化,營運所得則按比例回饋作為環境改善,終於在今年二月,木屐館始還完最後一期貸款。 白米木屐館的手工藝教室(陳佳汝 攝影) 彩繪皮革與手做的木屐鑰匙圈(陳佳汝 攝影)   生態教育向前行:觀光工廠競爭下的變與不變 文化產業化的同時,也意謂著產業文化化是另一種可行性。當白米社區成功將木屐文化產業化時,宜蘭其他產業也開始複製白米社區的模式,將產業透過文化包裝,成為到處林立的觀光工廠,過去門庭若市的白米木屐館如今遊客銳減,如何在觀光工廠的競爭壓力下維持其經營?又是一項挑戰。對此一課題,林瑞木的回應是:「不與其競爭,畢竟目的不一樣,維持自己的初心,繼續走生態的路線」。蘇花改在通車前,林瑞木帶領白米社區協會要求在蘇花改底下做自行車道,以及另闢油灌車通行道路,解決了原先噪音隆隆的問題;這些年,社區規劃了結合文化體驗的生態旅遊以及環境教育,推行在地小旅行,從木屐館延伸出去的木屐健走、自行車小旅行,連結江某公園、猴猴坑溪、南方澳珊瑚館等冠狀地帶,讓旅客可以認識周邊生態環境。   開發與環境教育並進 「在開發的同時,要有環境補償才會平衡。」2010年蘇澳大水災後,因此有蘇澳溪分洪道的工程,再一次,林瑞木要求工程須設置環境教育的場地。以周遭生態環境為場域來實施環境教育理念,在蘇澳溪、猴猴坑溪等地設置虛擬的環境教育館來落實環保教育。 「在產業發展下,人一直被忽略,並非產業優先生態,生活不重要,再不平衡的話,人是要退出這個空間的。從生活、生產到生態,要走到一個永續發展,需要善的循環。」 以白米木屐為核心,藉由社區博物館的實踐,提升了居民環保意識、美學教育和文化榮譽感。「木屐館是一個走向生態永續經營的手段。從前村子只為工廠而服務,如今白米村有了自己的風采,人們不再忍受過去的污染,並在四十年未曾播種的土地上,種下了稻米。」 在四十年未曾播種的土地種下稻米(林瑞木提供,陳佳汝翻拍)   「過去人們不會在此停留,如今最高一年吸引六千名外國觀光客參觀。雖然達成了環境改造,然而社區面臨人口凋零、老年化的問題,卻是另一個隱憂;去年底白米村僅餘616人,隨著老師傅的離去,如今工藝傳承卻是比二十年前更為困難。」 一雙雙敘述著社造故事的白米木屐(陳佳汝 攝影) 特色木屐展示說明(陳佳汝 攝影)   傍晚時分,白米木屐館三樓平台望去,蘇花改映襯著鬱鬱遠山,三十年的奮鬥,餘暉下的臉龐是堅定的溫和,他淡淡說道:「隨著空間的改變,人是會改變地。」 專業導覽員蕭玉珠現場唱起藝人澎恰恰為木屐館所寫的木屐歌(陳佳汝 攝影)
2021/05/29
社區營造到生態博物館:大溪「識寶」、「惜寶」、「展寶」號召的地方文史總動員
社區營造到生態博物館:大溪「識寶」、「惜寶」、「展寶」號召的地方文史總動員
作者:吳淳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1970年代,興起於法國的生態博物館觀念,成為當前參與式文化資產管理的先驅。博物館研究學者Darko Babić認為在打造生態博物館的過程中,參與者應該理解「文化資產作為一種知識」,其知識亦是由當代社會政治所構成。多元的參與者若能具備「文資識能」(heritage literacy)此種核心素養,有助於映照出牽涉文資管理的權力關係與尊重人類多樣性,並確保在開放且民主的前提下達成具社會責任的文資管理。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下簡稱木博館),是台灣一處在館名直接敘明「生態博物館」概念的單位,其成立可追溯自1990年代的全國「社區總體營造」風潮。大溪居民與專家學者一同協作,一方面開始盤點史料與記憶,另一方面進行在地資源的推廣與保存。當時曾梓峰教授帶領「草店尾工作室」進駐大溪和平路,由老鎮長林熺達以「識寶」、「惜寶」、「展寶」觀念作為號召,1996年起接連舉辦兩屆「大溪之寶」老街牌樓票選活動,鼓勵老街居民保留日治大正8年(1919年)修建的街屋牌樓立面。目前所見的大溪老城區大致由和平路(下街、新街)、中山路(新南街)、中央路(上街)、木博館公有館密集座落的普濟路(日式官署、宿舍及大溪公園區域),四條帶狀框構成一處密合度高的傳統街域,其中仍保有許多自清中葉以來的歷史發展軌跡。 1990年代是一段專家學者與在地居民攜手重整自清代以來兩百餘年歷史資源的時期,當時全台老街紛紛拆除重建,而大溪居民卻自發性成立活躍至今的「大溪區歷史街坊再造協會」1,以及第一個由鄉鎮市公所自行籌設的「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2。協會主要負責凝聚居民共識,辦理街道美化、統一招牌競圖及舉辦各項活動,如街區導覽與全國文藝季;基金會也對活動舉辦不遺餘力,且更著重於歷史資料的整理與保存。 「識寶、惜寶、展寶」運動,鼓勵大溪人:認識家鄉寶貝的時代意義、珍惜認同寶貝的價值、展示大溪之寶的手路。(田偲妤 攝影) 2012年當時的桃園縣政府(今桃園市政府)將大溪日式宿舍群登錄為「歷史建築」並進行修繕工程,藉由該次歷史建築保存的契機,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於2015年成立,透過點狀式將日式建築修整、轉作公有館3的串連,這些歷史建築讓更多無形文化資產與居民記憶,得以在此重現、發生、保存與展示,例如:四連棟「大溪人的生活與歷史」、武德殿「記憶.再生:大溪武德殿展演」等常設展的製作,皆激起不同面向的記憶漣漪,藉由記憶採集、物件蒐集與展演再現,繼而不僅在「小歷史」的串接中窺見更為深層的歷史脈絡,更重要的是勾連曾經失散的、或是新建立的社會網絡。例如筆者在製作前述常設展期間,透過史地、木藝、宗教、社造等不同主題拜訪受訪者與借展對象,這類協同工作召喚這些對象再次連結過去記憶與空間的機會,最終的展覽成果,事實上也是社群或個人與木博館建立新社會關係的顯現。因為往往在展覽製作過程中,博物館工作者得以滾雪球式地搜索出對於該主題「知之甚深」的一些人,促成他們在參與中開始認識博物館工作,此外,與之交涉的博物館工作者亦成為未來展開主題的有機鏈結之一。 「壹號館」為1920年代興建的大溪國小校長宿舍,2007年登錄為「桃園市歷史建築」,2015年成為木博館第一棟修繕完成的空間。(田偲妤 攝影) 承前述,木博館與街坊老舖也發展不同合作模式的夥伴關係,邀請店主成為街角館館長,如豆干與木器產業。或是鼓勵屋主成為自己文物的蒐藏家,促成「家族微型博物館」,如全昌堂齒科診所的林氏家族。林家目前仍在祖厝從事店舖生意,透過與木博館合力整飭文物,不僅在原有的生活空間內「長出」更完整的展示,也在全體家族成員參與的過程中,重拾家族記憶與凝聚情感。 全昌堂齒科林氏家族運用與木博館協作文物整飭,展出日治至戰後初期的家族故事,包括由台灣第一家牙科椅製造廠「大洋牙科機械廠」製作的齒科診療檯椅,推測為1950年代前生產的型號。(吳淳畇 攝影)   近年來木博館更涉入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遶境儀式,該儀式自大正3年(1914年)開始,2011年列入桃園市無形文化資產。木博館致力將民俗慶典轉化為可與大眾溝通的形式,舉辦系列活動,每年愈發盛大的活動捲動了不同社會層面,也確保傳統慶典的延續與新意。 大溪在地宗教信仰多元、宗教社團活躍,圖為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展示的民俗慶典神器。(田偲妤 攝影)   木博館藉由建築硬體的成形到無形文化資產的連結,嘗試累積以大溪地方記憶與知識為範疇的詮釋資源,建置「大溪學文化資源庫」;也藉由點到面的擴散,鋪織「大溪就是一座博物館」的人文景觀。唯依Babić提出「文資識能」的概念,在木博館與在地社群至今不輟的「識寶」、「惜寶」、「展寶」實踐過程中(包含行政技術),如何讓眾聲異議的民間社群、政府官方與專家學者,對於人文與自然遺產的詮釋皆能等量齊觀、彼此折衝與共享共學,或許是大溪作為生態博物館接下來重要的課題。 四連棟「木藝生根.產業協力」展區,以一張太師椅呈現木工、木雕及髹漆三種工藝。(吳淳畇 攝影)   木博館公有館國定古蹟李騰芳古宅,現地展示百年的生活空間及傢俱,不時舉辦各式活動。(吳淳畇 攝影) 註釋: 1. 1996年8月主要由和平路居民組成的「歷史街坊再造委員會」成立,為大溪最早自發成立的社造團體。〈大溪老街自動自發:成立「歷史街坊再造委員會」〉,《中國時報》,1996年8月6日,第30版∕文化藝術。 2. 1996年10月「財團法人大溪鎮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成立,2016年5月改隸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改稱「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將辦活動〉,《中國時報》,1996年12月18日,第14版∕桃園縣要聞。 3. 目前木博館公有館共計9處:壹號館、四連棟、武德殿暨附屬建築、藝師館、工藝交流館、李騰芳古宅。另有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大溪農會倉庫、六連棟宿舍群尚在整修當中。   參考資料: Darko Babić (2015). Social responsible heritage management- empowering citizens to act as heritage managers. 何慧娟(2014)〈誰的秀面─大嵙崁街牌樓面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梓峰等(1997)《大溪老街風華展─重建和平街坊嶄新面貌》,台北:時報出版、文建會。
20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