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為什麼要認識大屠殺? 大屠殺國際教育中心與奧許維茲夏季學院
為什麼要認識大屠殺? 大屠殺國際教育中心與奧許維茲夏季學院
文:張維修(游觀創意策略有限公司計劃總監) 奧許維茲集中滅絕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Death camp)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屠殺紀念地(註1),留給現代文明社會一個巨大的問號:大屠殺為何會發生?這個紀念地在二戰結束後,立刻由大屠殺倖存者們和波蘭文化藝術部介入保護,1947年6月14日成立奧許維茲-比克瑙國立博物館(The Auschwitz-Birkenau State Museum,簡稱奧許維茲博物館)。此處是見證歷史的現場:它曾是政治監獄、納粹黨衛軍(Schutzstaffel , SS)駐紮地、更是百萬人生命終結之地。   館內蒐藏檔案文件和大量被害者的遺物,如衣物、鞋子、牙刷、眼鏡、皮箱和頭髮等,還有囚犯在困境中創作的藝術品,以及戰後的相關藝術創作。(奧許維茲博物館 提供)   2005年,奧許維茲集中滅絕營解放60週年之際,博物館成立了奧許維茲與大屠殺國際教育中心(以下簡稱教育中心),回應1955年由倖存者擔任的第一代導覽者的提問:「如何與年輕人溝通?」。以往,觀眾可以聆聽倖存者的第一手歷史證言,隨著經歷過戰爭的世代日漸凋零,這段記憶傳承工作將交給學者、研究者或教育工作者來承擔。教育中心的成立,不僅為下一代保存這段歷史,傳達關於奧許維茲和大屠殺受害者的記憶,更有助於理解仇恨與歧視的運作機制,透過對話與合作預防新的危機。   奧許維茲比克瑙集中營(Auschwitz II Birkenau-BK2 )已修復完成的研究導覽開放區域(攝影:張維修)   相對於奧許維茲博物館側重於研究、典藏、出版、修復及運營管理,教育中心則專注於觀眾服務與教育推廣。奧許維茲夏季學院執行長安娜斯坦齊克(Anna Stańczyk)在2024年的課程中提到:「教育中心有如它的實體位置,位於集中營圍牆之外,靠近歷史現場,既是博物館的一部分,也是與外界溝通的介面。」 夏季學院是教育中心自2011年開始推行的教育推廣計畫之一,對象涵蓋全世界的學生、教師、教育者、博物館從業人員與研究者(註2)。今年共有25位來自加拿大、捷克、德國、瑞典、台灣、英國和美國的學員參加,講師包括館員與當地資深教育工作者。夏季學院內容多樣,包含工作坊、研究導覽、戶外導覽、講座與博物館主要部門的參訪,以下將上述活動分為四大主題進行簡介。 歷史的追尋:猶太人社區踏查 夏季學院帶領學員踏查克拉科夫市和奧斯威辛鎮周邊遺址和博物館,說明波蘭與猶太人之間錯綜的關係。14世紀,波蘭國王卡西米爾三世(Kazimierz III)邀請受迫害的猶太人進入克拉科夫地區,自此成為猶太人聚居地。二戰期間,猶太族裔聚集區(Ghetto)成為納粹治理下的隔離場所,由於居住品質低落,甚至成為貧民窟的代名詞。戰後波蘭人佔用猶太人住宅,而與猶太倖存者產生衝突。導覽帶領學員認識猶太人留下的豐富生活、文化和信仰的痕跡,探討告密、私刑、暴動以及與納粹政權合作等事件,幫助學員理解歷史的多元複雜。 剖析大屠殺:認識集中營系統 奧許維茲是一個複合的集中營系統(註3),受害者群體除了廣為人知的猶太人,還包括同性戀者、政治犯和吉普賽人等,分別來自不同國家。夏季學院中有多場工作坊,帶領學員認識受害者群體的多元面貌,引導學員各自排序重要歷史事件,從不同角度討論大屠殺的原因。此外,也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細緻地區分偏見(Prejudice)、歧視(Discrimination)、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不同。講師提醒,大屠殺是從輕微仇恨言論開始,發展成區隔特定群體,剝奪他們的機會與空間,最終將偏見付出行動,導致種族滅絕的慘劇。   工作坊帶領學員反思大屠殺的原因。(攝影:張維修)   以「真實性」為核心:奧許維茲博物館的典藏與修復 課程期間也參訪了檔案中心、典藏文物中心、保存與修復實驗室,了解博物館如何保存超過190公頃的基地、154棟房子、300處遺跡與大量的文件與受難遺物。自2009年開始,博物館便以「真實性」(Authenticity)為核心制定保存計畫,力求呈現1945年1月蘇聯軍隊解放集中營之前的狀態。   Auschwitz I BK2 研究導覽區域中,囚犯們使用的木質床鋪在修復後仍保留原始的刻痕。(攝影:張維修)   博物館認為真實的場景及物件才能在人心中留下終生的印象。面對被納粹炸毀的毒氣室,館方選擇將結構加固,而非重建。囚犯在床鋪留下的痕跡也被用心保護,其專業程度不亞於修復古代壁畫,同時避免美化修飾,確保歷史證據得以長久保存。不過,我也發現真實性原則並不適用於易受損的藝術品——它們被典藏在恆溫恆濕的庫房中,而非放置在原始的位置。   針對特定教育課程才開放參觀的藝術品典藏中心展示庫房(攝影:張維修) 已完成現代化更新的典藏中心庫房(左圖)博物館人員解釋皮箱修復的細節(右圖)   對博物館而言,教育活動的核心是參觀集中營建築,親眼看見兒童遺留的鞋子、皮箱或者牙刷。在真實性的原則下,奧許維茲博物館堅持遊客必須在導覽教育人員的帶領下參訪,否則只能在下午時段入館,並明確地拒絕製作語音導覽系統。他們認為,面對如此沈重的困難議題,必須藉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能引發更深層的溝通與情感互動。 反思與培力 教育中心重視反思與培力,舉辦了超過14種主題工作坊,提供學校或團體預約利用。工作坊從兒童、女性的命運、集中營的醫療實驗、戰後的生活創傷等視角,呈現集中營中不同角色的多樣面貌,透過照片、受難者證言、文件檔案和輔助性的材料,分析加害者與受害者的模糊界線,打破兩者之間的二元對立,呈現集中營的殘酷。 我在工作坊中感受到,課程提供了安全而開放的討論環境,面對複雜矛盾的歷史過程,並不急於評價囚犯的作為,也不流於政治正確地複誦一些陳腔濫調。課程不只提供歷史知識,也融入了社會科學、政治與公民教育,培養道德和倫理層次的思考,並反思「旁觀者」這個社會中最大群體的角色。   An individual in face of the camp reality 工作坊討論囚犯在集中營生活中的各種人性與道德議題。   夏季學院不僅提供現地學習的機會,更是深入理解大屠殺歷史的窗口。學員親身體會歷史現場的沉重感,在從受害者的角度感受大屠殺的殘酷的同時,也能從歷史和社會層面反思,強化個人的道德責任感。當今世界仍存在種族主義、宗教偏見、極右勢力興起等問題,提醒我們面對歷史不能僅僅停留在紀念,更應主動參與對話與行動。在理解過去的基礎上,建設更具包容性和人道主義的未來。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1:奧斯威辛(Oświęcim)和奧許維茲(Auschwitz)在中文中常被混用,實際上兩者應有明確區分。「奧斯威辛」是波蘭小鎮的名稱,後因納粹佔領期間採用了德文名「奧許維茲」而更廣為人知。自16世紀初,猶太人即在此定居,但在大屠殺期間,大多數猶太人遭到謀殺,直到2023年才再度迎來首位猶太移居者。每年數百萬前來參觀奧許維茲博物館的遊客通常僅在館內停留半天至一天,很少深入小鎮。兩者的概念也有所不同:奧斯威辛代表日常生活與工作的所在,而奧許維茲則成為集中營遺址與博物館的代稱。 註2:夏季學院每年舉辦一次,有兩種不同等級,第二級課程包含更多的工作坊與田野調查,需具備第一級的資格方可參加。筆者參加的是2024年的第一級課程。 註3:奧許維茲主要由三個營區構成:囚犯營(Auschwitz I)、滅絕營(Auschwitz II-Birkenau)和勞動營(Auschwitz III-Buna-Monowitz)。前兩個營區組成了今天的奧許維茲博物館,第三個集中營現地僅存少許的防空洞、倉庫、圍籬和紀念碑。此外,還有遍佈現今歐洲許多國家內的衛星營(Sub Camp)在當時是上下游與協同運作的關係。
2024/12/09
如何探索紀念館?從文獻研究到黑暗觀光一次就上手
如何探索紀念館?從文獻研究到黑暗觀光一次就上手
作者:曹欽榮(人權文史工作者) 探索紀念館旅程的起點,我想從參與台北228紀念館的規劃經驗開始談起。1996年初,我至澳洲旅行,參訪坎培拉的綠建築新國會大廈與澳洲戰爭紀念館,回到臺灣後,同年6月開始參與規劃台北228紀念館;然而,至今它還是行政決定下、未立法的「常設」紀念館〔註1〕。台北228紀念館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和紀念館如何互為影響。現在的旅行者常常有機會參訪各國紀念館的景點,卻很難深入瞭解各館紀念事件的背景,但紀念館往往和當代社會議題密切相關;因此,認識紀念館成為本世紀新興的熱潮,您一定要知道。   台北228紀念館於1997年2月28日228五十周年開館,意義重大,圖為開館前整修完成的紀念館正面。(曹欽榮 提供)   起點:國際紀念館的啟示 參訪澳洲時,參觀了澳紐軍團紀念堂,其為紀念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亡的軍人,至此心中浮現:未來是否有機會能夠進一步認識亞洲重要的紀念館,與其國家歷史及當代社會脈絡的關係呢?當時,比較知名的案例有日本的廣島平和祈念資料館、長崎原爆紀念館,到了今天,日本已經組織了全國性的和平博物館聯盟,而韓國也已經設立了各類紀念館,成為國際新紀念館的活躍成員。 澳紐軍團戰爭紀念堂(Photo by David Berkowitz, flickr, CC BY-NC-ND 2.0)   另外,於20世紀末開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出版The Holocaust Museum in Washington專書,介紹該館從無到有的過程,以及常設展新穎的規劃設計構想;我對照該館設計平面圖,了解當代紀念館,關聯著跨國歷史脈絡和社會需求的脈動,藉由說故事(narrative)的方法,來表達常設展裡的內容和觀眾緊密的同理心關係。後來,我也有機會兩度參訪大屠殺紀念館,印象深刻。   從文獻到國際協會:紀念博物館的研究 今日網路無遠弗屆,Tripadvisor旅遊評論網站,能夠帶領著大眾在雲端遨遊全球各類紀念館,亞洲各國也在全球趨勢下,呈現了多彩多樣的紀念館或機構,紀念歷史事件,期許對現在與未來社會發展有所啟發。同時,我也比對三十年來設立的國際紀念館社群聯盟,其反應了未來可以進行觀察和研究的有趣課題。 例如現在設立於京都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的INMP辦公室(為了和平的國際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Museums for Peace,1992年成立),於2020年出版《全球和平博物館專書(Museums for Peace Worldwide)》〔註2〕,介紹全球302個相關館舍,其中日本84館、臺灣7館。 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常設特展區「無言館」,展出二戰出征的學生作品及文獻資料,學校痛切反省不再驅使學生奔赴戰場。(曹欽榮 提供)   而在全球的國際組織裡,國際良心遺址聯盟(ICSC,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Sites of Conscience,1999年成立)網站列名65國計300多名成員。其次,公共罪行受害者國際紀念館委員會(ICMEMO,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morial Museums in Remembrance of the Victims of Public Crimes,2001年設立),會員多數以歐陸國家為主。再來,由英國利物浦博物館群發起的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2010年成立)網站名單地圖顯示110名成員,臺灣也列名9處;臺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19年底,宣布為FIHRM亞太分會。2018年ICSC則協助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編輯並發布「記憶遺址的詮釋」(Interpretation of Sites of Memory)指南,幫助專家學者和公眾彼此能夠在「記憶所繫之處」中,達到更具現代人權關懷的互動和理解。 以上聯盟的名單包括了各類屬性的紀念館,並隱含著紀念館或遺址的共同任務:依據歷史事實為核心,進行當代人權教育。全球當代紀念館快速增加的趨勢,帶來探討博物館和社會文化的多種交互現象,這是否為引發ICOM近年來重新「定義博物館」爭論的原因之一,有待深究與了解。但至少,在我們追尋各國紀念館誕生的歷史脈絡、社會背景〔註3〕,出現了何為「困難遺產」、「困難歷史」和「困難知識」的討論〔註4〕。   轉化困難歷史:紀念館的黑暗觀光 紀念館和觀光旅遊的關聯性,以及「轉型正義」議題,也逐漸被各方提上國際會議議程裡。亞洲地區紀念館的展示內容,多數是20世紀國家內部、外來「暴力」的困難歷史事件,而為了吸引遊客或觀眾到訪,紀念館持續增添和遊客之間有效的溝通方式。例如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推動黑暗觀光旅遊超過20年,運用監獄符號製成各種旅遊商品,並自2019年開始以工作坊的方式,導入「記憶遺址的詮釋」指南的課程,以此向參與的觀眾推廣人權教育。今後園區也應持續透過舉辦工作坊,並且建立長期的觀眾調查數據,以此建立園區詮釋人權史的特殊性,成為臺灣分享東亞或國際社會紀念館的重要管道。 臺東縣綠島鄉東北角的思想犯監獄遺址,於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部分開放,晚期監獄綠洲山莊(1972-1987)牢房中央區於2009年夏天開始展出「世界的和平博物館」特展,展覽於監獄區不同空間持續展出多年。(曹欽榮 提供)   在亞洲,除了臺灣、日本、韓國之外,到其他地區旅遊時,也有許多機會參訪當地的紀念館,如中國的紀念館多數以二戰抗日和革命解放後的國家史觀為主;而東南亞地區,越南胡志明市的戰爭遺址紀念館,反映了越戰時期的國際局勢,鄰國柬埔寨金邊赤柬受難者紀念館,則展出史無前例的國內赤柬大屠殺的歷史,旅遊者現今仍可以經常在國際景點吳哥窟,偶遇赤柬時期倖存的身障表演者。從此顯示,紀念館是一個能夠轉化國家困難歷史,並發展黑暗觀光的場域。   回探歷史,呼應當代 最後,從參加多次INMP會議的經驗裡,我檢視各方紀念館設立緣由,瞭解到社會變遷脈絡和多重權力關係皆會影響紀念館的發展,且這些館舍經常會與當代社會議題產生連結,期望與觀眾一起回探歷史,反思現今的人權,如以下介紹的格爾尼卡和平博物館與廣島平和祈念資料館。 位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格爾尼卡和平博物館,成立於1998年,該館設立背景涉及二戰前納粹轟炸、西班牙內戰、戰後巴斯克地區民族主義運動的內在矛盾,與艾塔組織恐怖行動等過往歷史和現代民族國家歷史的衝突。而其新常設展於2003年開展,館內運用畢卡索的「格爾尼卡」名畫,探索巴斯克地區的長期環境問題,包括歷史中的人為對立、自然環境破壞。由於館址位於當地具有歷史象徵性的廣場,因此也需面對地方推進旅遊時,敘述自我歷史與回應社會重大事件的挑戰。 西班牙格爾尼卡和平博物館,常設展運用畢卡索名畫「格爾尼卡」,反思巴斯克地區歷史上的災難和自然環境。(曹欽榮 提供) 西班牙東北方畢爾包附近的小鎮格爾尼卡,鎮上的議會大廳天花裝飾著象徵巴斯克傳統文化象徵的格爾尼卡橡樹,19世紀吟詠詩人將橡樹永久地融入巴斯克歷史的最初起源。(曹欽榮 提供)   另外,我在2008年參與INMP第六屆會議時,全體與會者前往廣島平和祈念資料館開會,於館內我第一次聆聽原爆「被爆者」的公開陳述,令人動容。該館同時展出近期收藏展,最特別的是「被爆者」的素人畫展,驚人的核爆後自繪畫面,撼動人心。而該館舍也與國際「核議題」的當代論辯具有高度的關聯性。 日本廣島平和祈念資料館於二戰後不久設立,知名建築家丹下健三負責設計,紀念館位於中軸線一端,人造紀念碑則位於中軸線的中間。(曹欽榮 提供)   全球透過紀念館交流,互相認識彼此不被注意的近代歷史,打開面對當代國際關係的新思維。如何更好地運用紀念館,與今天的社會大眾共享過去,攜手創造未來,是各館的當代任務。臺灣的國家人權館運用FIHRM組織,與國內外相關紀念館共同協力,探索彼此的歷史背景,與面臨的當代社會挑戰,如此探尋跨國紀念館的動態旅程,未來的發展令人期待。   註釋: 註釋1:參考曹欽榮,〈臺灣民主運動之後綠島紀念園區的挑戰〉,《博物館與文化》第20期(2020 年 12 月),頁57-82。台北228紀念館是臺灣第一座常設經營的近現代史紀念館,而嘉義市二二八紀念館則是於1996年,在嘉義市中心二二八公園落成,但卻沒有經常開放。 註釋2:參考INMP網站(2022年5月25日檢索)。 註釋3:2000年出版的Dark Tourism、2007年出版的Memorial Museums: The Global Rush to Commemorate Atrocities以及2016年出版的Introducing Peace Museums。三本專書匯集了如何闡明近現代紀念博物館類型學的衍生議題,提出紀念館或遺址的特質,博物館社群至今仍在持續深廣研究中。 註釋4:參考曹欽榮,2020,〈台灣紀念館詮釋困難歷史的挑戰〉,發表於第九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歷史:覆蓋、揭露與淨化昇華」(2020.10.29-30)。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如何訴說困難歷史?來自日本及其殖民與佔領國家的聲音 【博物之島新訊】向人民伸出援手!印度甘地紀念館走在社會援助最前線
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