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打造親子意猶未盡的美術館!一探高雄兒童美術館空間與展覽規劃祕訣
打造親子意猶未盡的美術館!一探高雄兒童美術館空間與展覽規劃祕訣
記者:郭冠廷(文化部博物之島專欄執行編輯) 「叮叮!咚咚!噹~~噹!」在走廊的《叮叮噹噹》裝置藝術,伴隨參觀者的手指律動,或清亮、或急促、或聲嘶力竭的發出各種聲音。音符融入了親子觀眾的對話,迴盪在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回字形的兩層樓建築中。港都金燦的陽光,穿過中庭半開頂棚,灑下一份透亮,今天也是兒美館一如既往的日常。 2003年,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在當時館長蕭宗煌的推動下,將內惟埤文化園區服務中心打造為兒童美術館,經歷2年籌備,終於在2005年開館,成為全臺第一間專門為兒童設立的美術館。究竟,如何在不合適的硬體設施中想像並實踐兒美館?如何與藝術家一起為兒童量身設計教育展覽,並有效維護展場環境呢? 高美館園區擁有活水,吸引白鷺鷥、石龍子,甚至螢火蟲等生物棲息,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郭冠廷 攝影) 兒美館中庭利用頂棚保留溫和的自然光線。(田偲妤 攝影)   用藝術軟化建築物 從歡聲笑語的展場中走出,高美館教育暨公共服務部主任張淵舜以溫和的聲音,講述參與兒美館從零至今的發展歷程,他認為最困難的時刻反而是成立之初,將「遊客服務中心」轉變成「兒童美術館」的摸索過程。面對充滿垂直立柱、長方形磁磚的拘謹建築,在不能「打掉重練」的情況下,該怎麼軟化每一個角落?又如何改善相對狹小的展間?與前館長李俊賢討論後,兒美館團隊建立了多運用「弧線」、「有機」的設計元素,同時主張「最好的設計者就是使用者」,透過連續觀察記錄兒美館內外空間的使用狀況,逐步調整硬體設施和參觀規範。例如,進入展間要脫鞋的措施,便是因應館前廣受親子喜愛的沙坑,進而設立的管理機制,既維護展場環境,也營造了看展的舒適感。 沙坑圓弧的活潑設計,軟化了兒美館硬邦邦的建築體。(高雄市立美術館 林宏龍 攝影) 藝術家許自貴製作的馬賽克磁磚作品〈山海美〉,給予空間一絲可愛與活力,同時呼應高美館園區生態環境。(郭冠廷 攝影)   如今,藝術蔓延至兒美館的大小角落,走廊的展示和互動藝術裝置也成為補充展場空間不足的有效手段,讓展覽跨出展間,串聯觀眾踏入館內的一系列教育體驗。 兒美館走廊的展示和互動裝置,成為呼應展覽的前導和尾韻。(郭冠廷 攝影)   堅持館員策展 從實務經驗與錯誤中學習 提到兒美館的核心理念,張淵舜認為有兩大重點:第一,秉持「展覽本身就是教育」的概念,有別於一般美術館三個月一檔的展期,兒美館將展期設定為一年左右,讓觀眾能細細品味,可以在展場中進行角落學習,與作品深度交流和體驗操作;同時,降低頻繁換展的高額製作成本,以及研究與人力耗損,建立一個穩扎穩打的策展路線。第二,為了長期培育館內人才,兒美館始終堅持自製展覽、培養「自己的策展人」,並強調「即使有一些瑕疵,都是經驗的累積!」,將每一次展覽視為珍貴的營養,讓館員滋養茁壯。 張淵舜主任表示兒美館具有拉長展期和堅持館員策展的兩大核心理念。(張淵舜 提供)   以孩子為主體的展覽設計 兒美館的展覽設計與空間分配,均以兒童為主體,搭配展覽的五大主軸:藝術基本元素、五感、想像力、多元文化及協同本館子計畫,力求打造兒童可以快樂體驗與互動的空間。一樓主要是針對8歲以下兒童的探索空間,二樓則為8歲以上兒童的觀展空間。 怎麼跟藝術家溝通,為兒童量身製作藝術作品?高美館教育研究專員洪金禪笑著說:除了要了解藝術家的創作風格、尊重其意願,更要請對方將「兒童使用的可能性」放在第一位考量,降低將作品神聖化的作法。同時,會要求藝術家事先到兒美館場勘,親自體會兒童如何在展場進行互動,彌平想像的落差,從而轉化成自身的創作脈絡,創造適合兒童親近的作品。 藝術家黃彥超〈123……魚你躲好了沒〉,請音樂家重新配樂,搭配短焦投影和粉紅色燈光,成為宛如「兒童Hip Hop」的空間,吸引兒童在此自由舞動。(高雄市立美術館 林宏龍 攝影)   此外,展覽也必須思考作品內涵,除了要避免可能引發爭議的主題,也會附上簡單明瞭的說明文字,讓觀眾了解如何與藝術品互動。以遊戲方式降低藝術門檻,是兒美館展覽的核心設計目標,「我們這裡絕對不能讓觀眾害怕藝術,不然就失職了!」洪金禪堅定地表示。 洪金禪正在跟家長介紹怎麼使用展覽教具跟孩子互動。(田偲妤 攝影)   魔鬼藏在細節裡!展覽製作與維護技巧 另一方面,面對兒童的活力與破壞力,兒美館如何維護展場環境呢?張淵舜和洪金禪說明展覽製作和維護的幾點技巧:   1. 透過設計從根本解決 因為展覽檔期較長,所以展示設計和展品需具備安全、可維護與耐久性三大前提。例如現正展出的《收藏,這樣做》特展便特別設計巨大的庫房開關,充滿戲劇效果的聲響與獨特手感,讓兒童欲罷不能,放大設計也提升了設備的穩固性。   2. 預先製作備品 面對無法避免的消耗品項,則會預先製作備品,並持續替換;或利用二手物品,降低更換成本。例如《收藏,這樣做》展覽的模擬庫房均製作兩套教育配件,且每一個配件都有正反兩面,一面印有圖案,讓高年級兒童了解什麼東西能進入庫房?什麼不行?另一面為單純背景圖樣,讓低年級兒童也能透過找形狀配對,產生互動及參與感。 《收藏,這樣做》展覽模擬庫房設有控制燈光的巨大開關,內部教育配件則製作兩套,成為展覽製作與維護的細節。(田偲妤 攝影)   3. 善用自然資源 除了為兒童量身創作的藝術品,展間不乏以高美館園區自然元素為靈感的物件,例如特製的紙漿蜥蜴、園區內的石頭、馬陸標本等,除了降低製作成本,更能讓兒童透過感官接觸園區生態。 《收藏,這樣做》展覽中,三輛推車上擺放了各種物品,例如特製的紙漿蜥蜴以及園區的石頭、馬陸標本等,讓兒童一邊進行多感官接觸,同時了解博物館如何進行典藏品分類。(高雄市立美術館 提供) 展場特別設計可讓兒童觸摸服裝材料的展檯,並利用架高展檯,區隔不可觸碰的地方,或將裝置掛在天花板上避免拉扯。(郭冠廷 攝影)   前館長李俊賢曾說過「大人更應該來兒美館」,未來的兒美館將繼續深耕親子客群,也期待能符合高齡者、身心不便者的逛展需求,拉近更多觀眾與藝術的距離。
2022/02/09
與孩子攜手以「藝術」共創「未來」:藝創未來-2021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
與孩子攜手以「藝術」共創「未來」:藝創未來-2021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
作者:王譯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周育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近來,嚴峻的疫情使得許多藝文活動停擺,美術館也遭受極大衝擊,少了觀眾的「拜訪」,美術館的未來將如何重塑?而美術館作為一個藝術教育機構,又如何在疫情時代的重重挑戰下,持續提供兒童參與藝術的機會,並與孩子們攜手共創嶄新的未來?桃園市立美術館於2021年4月17、18日,舉辦「藝創未來-2021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議程由李靜芳教授規劃,邀請新加坡、日本、韓國、美國及臺灣學者齊聚一堂,針對兒童藝術教育的哲學與實踐,以實體及線上雙重方式進行交流與對談,共同思考如何為兒童創造友善的藝術學習資源與環境,並培養兒童面對當代社會的問題解決能力。   兒童想要從藝術中獲得什麼? 首先,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教育部門副主任葉淑芳,以館內的吉寶美術教育中心(Keppel Centre for Art Education)為例,分享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及青少年觀眾所設計的教育架構,作為分齡教育活動目標及方法的指引。該館邀請藝術家成為教育夥伴,運用高接觸媒材(high-touch material)為家庭觀眾創作沉浸式藝術裝置,並採取開放式問題導向的討論學習法,保持兒童的參與度。因應疫情,該館自2020年7月開始提供「線上導覽」服務,由導覽員與學生在線上進行討論,並在「GalleryKids!」網站上提供有趣多樣的線上學習資源及學習單,包括藝術家的介紹影片、線上展覽,以及讓孩子認識藝術技法的互動遊戲,方便老師及家長因應需求彈性使用。葉淑芳認為,美術館應成為一個讓兒童感到自在,可以勇敢表達多元聲音的平台,藉由不斷探問「兒童想要從藝術中獲得什麼?」進而為兒童創造多元的學習體驗。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吉寶美術教育中心,以沉浸式藝術裝置創造充滿互動性的教育空間。(陳佳利 攝影)   如何提供孩子多樣而開放的思考? 如何結合美術館教育讓學生重新認識與喜愛當代日趨式微的書法呢?大會邀請日本筆之鄉工房(Fudenosato Kobo)學藝普及課長松村卓志,分享在毛筆之都熊野町為推廣及振興毛筆文化,與當地中小學合作設計的藝術鑑賞教育課程。在鑑賞教育課程中,學生透過描繪各種書法字體,來認識與比較不同字體的獨特之處,並且透過參觀展覽進行作品鑑賞及深度討論,例如:日本美術史中深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活躍於江戶時代的作家故事等。過程中,學生們分享彼此的感受與見解,進而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除此之外,課程也加入了技法的實際操作,讓學生自己創造字體,大幅提高了學生對於書法的投入程度,從而發現書法的趣味與藝術價值。松村卓志指出,這也是藝術教育想帶給孩子們的—多樣而開放的思考。 日本筆之鄉工房松村卓志課長(螢幕左)及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葉淑芳主任(螢幕右)以線上方式,正與臺灣講者(左起依序為吳紹群、王麗雁、江學瀅、吳岱融)及在場參與者,就不同年齡層兒童特質、如何鼓勵兒童探索藝術,及館校合作等議題進行討論交流。(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兒童如何在美術館玩? 第二天則由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的兒童博物館副學藝研究師沈孝真,以一項有趣的提問展開了演講:「兒童如何在美術館玩?」這個問題來自於她在展廳觀察到的現象—孩子將藝術家的作品視為「玩具」。她進一步提出美術館不同於遊樂場、公園,而是一處集結思考、體驗的知性遊戲場域。為了讓孩子更認識美術館,該館於2016年規劃「五種欣賞美術館的有趣方式」展覽,以貼近兒童的主題呈現美術館五大功能:一、典藏-聆聽藝術的故事;二、調查研究-接觸藝術的故事;三、展示-解決展覽中隱藏的謎語;四、保存-找到長期欣賞藝術的方式;五、教育-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美術館。此展覽運用多元媒介讓兒童體驗並了解美術館的各項功能,鼓勵兒童思考自身的博物館禮儀,例如:透過顯微鏡讓孩子觀察口沫,以及用手觸摸展品的行為,對作品將造成何種影響,藉此培養兒童珍惜作品的態度。另外,該館對於「以兒童為視角」的意見相當重視,志工也透過日誌記錄孩子的想法,作為展覽的總結性評量,搭建起美術館與孩子之間友善的橋樑。 「五種欣賞美術館的有趣方式」展覽中,以「典藏」為主題的展區擺放各項物件,讓兒童自行挑選,描述蒐藏的原因,並上傳螢幕與其他觀眾分享。(沈孝真 提供) 一位孩子參觀「五種欣賞美術館的有趣方式」展覽後,用回饋單表示,對以顯微鏡觀察作品變化的展示裝置,感到印象深刻。(沈孝真 提供)   如何關照具特殊學習需求的兒童? 然而,「兒童都是身心健康的兒童嗎?美術館要如何持續性地關照具有特殊學習需求的兒童?」陳佳利主持Kimberly Crowell演講時提出上述問題,而美國水晶橋藝術博物館(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則提供了很好的示範。該館透過兩種做法來服務並融入特殊與一般觀眾的需求。首先,針對視障觀眾製作可觸摸式畫作(touchable paintings)。可觸摸式畫作參考原畫作構圖,運用不同材質呈現接近藝術創作中所描繪的對象與物件的原始質感。例如:以砂紙般粗糙的紙張來呈現山景,以羽毛再現紅鶴輕柔的感覺。其次,該館也整合多重感官媒材,強調親子及一般觀眾與特殊需求兒童共享的融入式教育活動。例如,針對家中有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規劃「藝享」(Artshare)及「多重感官週六」專案。前者讓自閉症兒童家庭在較少訪客的週四及週五晚間,自由探索及創作藝術;後者則以館內四大常設展作品為核心,帶領觀眾來到作品前的「觸摸桌」體驗各項媒材,並鼓勵大家連結過往經驗,分享自身的故事。這些專案不僅深受視障兒童及自閉症兒童家庭的喜愛,也受到一般家庭觀眾的支持,他們認為此活動使孩子慢下來,透過「視覺之外」的多元感官,來欣賞與享受藝術作品。 美國水晶橋博物館教育人員正引導觀眾使用觸摸桌的互動裝置(Daniel Moody 提供) 參考藝術家Jerry Uelsmann的黑白影像作品〈紅鶴拜訪優勝美地〉(Flamingos Visit Yosemite)複製而成的可觸摸式畫作。運用羽毛再現圖像中的紅鶴,噴塗人造蕨並剪成不同區塊做成背景中的小樹林,並運用具有砂礫質感的彩繪砂紙來表現山稜。(Kimberly Crowell 提供)   國內學者與第一線工作者多元議題探討 除了國際講者的分享,臺灣學者們也為研討會注入不少活力並引發更活躍的討論。王麗雁彙整國內外兒童藝術教育相關論述,提出分析理解兒童繪畫表現的方式;江學瀅則是探討兒童藝術創作中的「退化現象」其背後成因及意義,以及家長與老師如何因應兒童個別差異去回應退化現象。而吳紹群與吳岱融則是分享近年來臺灣館校合作的案例,如何運用館所特色並結合科技與藝術等多元媒介,強化館校夥伴關係。除此之外,第一線博物館兒童藝術教育實務工作者也受邀分享自身的理念與經驗。劉家倫分享故宮因應數位時代,如何以科技介入改造兒童展廳的思維與作法;郭姿瑩以北美館「第11號衛星—牠它星球」展覽為例,述說如何以跨領域的策展思維,在藝術性展覽中傳遞對自然環境的關懷;而黃素雲與蔡惠羽,則是爬梳國美館自2013年以來進行的多元文化體驗活動,如何呼應社會多元文化議題。 在疫情嚴峻的關鍵時刻,這場國際論壇呈現國內外學者對兒童藝術教育的洞見,以積極主動的專業態度,運用科技導入、數位轉型等方式來提供友善的美術館環境及資源,讓孩子們一同享受藝術,共創更好的未來。 桃園市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左6)蒞臨大會,與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劉俊蘭(左5)、論壇策劃人李靜芳教授(左4)及臺灣專題講者與主持人合影。左起依序為黃姍姍、吳紹群、王麗雁、李靜芳、劉俊蘭、王麗娟、江學瀅、吳岱融、辛治寧、郭姿瑩、劉婉珍。(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