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成為傾聽者:Imagine IC 館長 Danielle Kuijten的策展之道
成為傾聽者:Imagine IC 館長 Danielle Kuijten的策展之道
作者:劉芳柔、劉芷妘、顏紫宇、鍾宛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博士生) 隨著時代演進,當代博物館以靈活多樣的典藏及策展方式,建立與大眾溝通的橋樑。而作為持續秉持公眾參與和文化賦權精神的Imagine IC,則有其獨到的實踐模式,值得關注。本文專訪對象Danielle Kuijten為ICOM COMCOL主席,她畢業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藝術大學瑞華德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2012年擔任荷蘭Imagine IC文化資產概念化設計(Heritage Concepting)的工作,並於2023年起接任總監與共同策劃人。 Imagine IC是一座結合圖書館、博物館、及社區交流中心的多功能社區檔案資料館,坐落於阿姆斯特丹東南區(Zuidoost)拜爾默(Bijlmer)地區。拜爾默的人口組成相當複雜,1960年代都市擴張迫使許多農村人口遷居於此,過去曾被視為貧民窟,經歷都市更新及基礎設施改造後,近年吸引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新移民,成為一個融合多元種族的區域。   Imagine IC空間向公眾開放,展示櫃上擺滿來自阿姆斯特丹東南區的搜集物件(Danielle Kuijten提供)   Imagine IC致力保存非物質遺產,規劃許多與城市歷史記憶相關的展覽,並積極連結外部社區,擴大社會參與。他們收集當地社會運動組織黑人諮詢會(Zwart Beraad)的歷史物件及檔案,也與社區合作,典藏當地重大事件或議題的文物和口述歷史,構建豐富的文化和歷史網絡。 如何成為傾聽者 ? Kuijten與社區共創展覽,並以「共同策展人」自居。她希望扮演計畫的「促進者」,在策展過程中保持敏感與關懷,聆聽社區的故事。她與民眾共同討論展覽主題,邀請他們一同選件,而不是由她去篩選,因為「選擇從來都不是中立的」。如此一來,可以確保展覽呈現參與者的多元觀點,最後Kuijten再運用其策展專業來敘述故事,將訊息傳遞給大眾。   Danielle Kuijten與觀眾互動,熱情地分享常設展區東南櫥窗展示內容(Danielle Kuijten提供) Imagine IC與參與者在專案初始即密切合作,並根據參與者提供的故事制定展覽。Kuijten表示,此種「共創專案」(co-creative projects)模式使雙方都能獲得更多資源,也讓計劃得以實現:「如此你就不需要全部自己做。他們也覺得有責任讓它成功,讓雙方形成一個綜合體。」 2016年以性別多樣性為主題的展覽「酷兒東南:看見與被看見」(Queering Southeast: To See and to be seen),是在在地社群與Imagine IC討論社區安全與多元化倡議的議題時,促成了展覽的發想。Imagine IC和東南地區的民眾合作,聆聽他們的故事,進行一對一訪談,探討城市如何為 LGBTQI+族群提供空間、使他們變得可見。透過錄像、海報、照片、檔案以及LGBTQI+日常生活史公眾論壇,呈現出個人故事、記憶與情感以及酷兒議題的研究成果。 Kuijten認為遺產的詮釋與再現,涉及「協作、共享權力系統、互惠和共同創造」。她希望平衡呈現機構與參與者的聲音,提倡由參與者自己挑選適合的詞彙,以免故事喪失原義。Kuijten也強調,與當地社區之間的互動和關懷,不應該隨著合作專案結束而中止,如此一來,才能與社群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讓他們願意敞開心扉。此外,平等的權力關係也是實現「傾聽」的重要前提。在傾聽的過程中,策展者的「引導」與「選擇」可能使參與者退縮,造成發言空間的消失。倘若策展團隊帶有預設的立場,只關注自己有興趣的問題,實際上是「停止了傾聽」,無法看見事情的全貌。 2019年「Saya en koto:織物的層次與時間」開幕,穿著迦勒比傳統服飾的女性向參與者交流傳統服飾保存與創新議題(Les Adu攝影,Danielle Kuijten提供)   空難帶來的遺產 「拜爾默空難」則是另一個Imagine IC多次以此為核心,並與社區民眾共同策劃展覽的在地性重要議題。該事件發生於1992年,一架飛機墜入拜爾住宅區,造成嚴重傷亡。由於當地居住許多無證件的移民,因此確切死亡人數難以統計,且空難的原因至今尚未釐清。 空難帶來難以抹滅的傷痛,當地社區至今持續舉辦紀念活動,更呼籲政府深入調查災難成因。社區居民也主動尋求Imagine IC的協助,他們共同搜集相關文物、檔案與口述歷史,於2017年舉辦「情感紀念:拜爾默空難25周年」(Commemorating with Feeling: 25 years of the Bijlmer air disaster)巡迴展,呈現空難之中的故事與記憶,成功引起全國關注。五年後,阿姆斯特丹博物館邀請Imagine IC共同舉辦「根深蒂固—空難 30 年來的遺產」(Deeply Rooted. Legacy of 30 years of Bijlmer air disaster)。Imagine IC將其關於該遺產的社會網絡分享給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同時也在自己的館內舉行展覽。 Imagine IC的空難展示是以「傾聽」為主題的無物件展覽,觀者可以在柔和氛圍的紗幔沙發區之中,聆聽社區居民處理創傷和紀念空難的故事,也能聽到相關紀念樂曲,巧妙地將展覽空間轉化為治療創傷的場域。Kuijten說明,Imagine IC經常接觸到令人心痛的故事,為了關心參與者的福祉,他們和創傷專家進行合作,成立拜爾默空難的討論小組,為外部參與者提供諮詢服務,也為機構內部成員提供心理支持。   根深蒂固—空難30年來的遺產(Danielle Kuijten提供)   實踐公眾參與策略與文化賦權的場域 Imagine IC 組織策略共有五項:採取多樣化的宣傳工具、活用既有網絡、善用地方媒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建立信任。Imagine IC運用不同的工具宣傳,透過電子郵件、電話、當地廣播電台和報紙傳播訊息,吸引更多參與者加入。為了與社區建立良好的關係,Imagine IC對基層員工進行培訓,使工作團隊擁有「傾聽」的能力。此外,聆聽基層員工的聲音,有助於使組織以不同思維方式進行任務,Imagine IC 將「傾聽」貫徹於內部的參與,同時對外發展新的關係。 Kuijten指出,大型典藏機構必須投入大量心力維護藏品,因此難以舉辦改革型的參與式策展。她以荷蘭國家博物館為例,該館曾經嘗試實踐參與性式展覽,但內部缺乏共識,無法有效實現社群參與,遭致更多批評。Kuijten表示,「如果想要創造更多元的社會,必須使自己變得多元化」。 Kuijten說明,組織內部的階層與結構,不應該造成社會參與的阻礙。Imagine IC 團隊的成立初衷,正是要建立靈活且具高度活動性的社會網絡,實現以人為中心的參與式典藏。這也是 Imagine IC 選擇在主流博物館體制之外建立的原因,他們不僅進行組織內部的變革,也持續持續「聆聽」社群的聲音,與不同機構或群體建立連結,包括2023年與房龍博物館(Museum Van Loon)合作舉辦特展 「誰說的?共同賦予歷史一個空間」(Wie zegt dat? Samen geschiedenis een plek geven),邀請民眾共同討論殖民與奴隸歷史,並將原本由白人團隊組成的館方工作人員,調整為多元族群的組合。展覽最終榮獲荷蘭2023年度十大最佳展覽的殊榮。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2/25
博物館新定義提案怎麼來?原來話語權在這些國家手上
博物館新定義提案怎麼來?原來話語權在這些國家手上
作者:柯秀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改變,為何如此困難? 2019年全球博物館界最沸騰的新聞,莫過於國際博物館協會(以下簡稱ICOM)9月7日在京都舉行的博物館新定義提案,現場高達70.41%的投票表決延遲該議案,新定義提案開宗明義提及的民主過程「多元聲音」(polyphonic),還沒走出ICOM的大門,內部開始忙著兀自演奏起來,是一個相當奇特的現象。自上個世紀60年代起,博物館界就已陸續提出如何呼應時代需求與發展特性,幾十年後,出現很多不同類型、新型態的博物館,有的訴求自主意識覺醒,如性別、勞工、移民等博物館;也有市場邏輯導向的博物館,同時也是媒體與城市行銷寵兒,例如知名的古根漢美術館;也出現結合跨國合作,例如阿布達比羅浮宮;更有呈現多元文化與多元觀點,企圖對當代全球化議題提出新的洞見,例如柏林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面對社會重大議題,博物館也使出絕招,快速回應蒐藏(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快速回應展覽(rapid response exhibits),成為博物館即時回應當下社會的實際行動,這些早已在博物館界為眾人所知。那麼,為何博物館新定義的改變會如此困難? 2019年9月7日在京都舉行的博物館新定義提案,現場高達70.41%的投票表決延遲該議案(吳淑英攝影)   「多元聲音」來自何方? 為了能廣招博物館界參與新定義提案,ICOM組成專業特定小組「博物館定義、前景與潛力委員會」(Standing Committee for Museum Definition, Prospects and Potentials;以下簡稱MDPP),由丹麥的博物館資深策展人桑達爾(Jette Sandahl)主持,針對博物館轉型展開調查、研究與舉辦論壇,希望藉此深入了解博物館界對於新時代的想法與訴求。國際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ICOFOM)也在2017年舉辦研討會,邀請博物館界的專家、研究員與政策制定者,從博物館的社會角色思考新世紀博物館的定義。ICOM更進一步從2019年1月起,向全球徵求會員代表提出新定義,至截止日期為止,共徵得269條提案,並於7月份公開新定義提案內容。 MDPP主席桑達爾說明博物館新定義工作進度(劉德祥攝影)   看似公開、民主與專業化研究的準備,在2019年9月份正式會議舉行之前,內部已經產生歧異。The Art Newspaper在8月中報導,ICOM內部資深理事,特別是法國代表,反應相當強烈,認為新提案的內容太過「政治化」且「意識形態」濃厚,同時也提到MDPP所提的新定義,不是來自這些論壇、研究與提案的彙整結果,而是主持人桑達爾主導的內容,並沒有採納與考量過去兩年的調查與會議討論。為了檢視這一情形,筆者試圖從現有提案與新提案的關鍵概念,對比ICOM於2019年公開徵求而來的269份提案,進行計量分析。 我們把全球劃分成9個區塊:歐洲、西亞、非洲、中亞+南亞、東亞+東南亞、北美、中美、南美與大洋洲等區塊,分別統計參與公開提案的數量分布情形。統計結果顯示: 「多元聲音」以及掌握博物館新世紀的定義,還是來自博物館的發源地歐洲,共提案116條(43.1%),發言比例最高,參與提案的地區以歐洲與美洲(北美、中美與南美)最為積極,兩大洲共提208條,佔77.3%。幅員遼闊且人數最多的亞洲(包含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與西亞),參與新提案的數量相當稀少,總提案數為39條,佔全體比例僅14.5%。   有趣的是ICOM本屆大會主辦國日本提案數最多也才5條,擁有龐大博物館數量的中國也只提4案,我們台灣只有一案,韓國在公開徵件中,完全不見蹤影。看來亞洲就國際發聲部分,屬於相對沉默的一群。 那麼,MDPP的新定義主張,是否真的如媒體報導所言「由內部自己擬定」?ICOFOM在2017年發起了博物館定義的學術辯論,並邀請博物館學家、專業人士和決策者參加在世界各地舉行的一系列座談會。他們蒐集500人參加、共有60多份書面文稿和座談會綜合報告的資料,進行5大類別的分類與分析。結果發現,社會角色(social role)∕共融(inclusion)∕參與(participation)是資料裡頭數量最多的,而且巴黎與里約的座談會比重最高。這份報告由Brown與Mairesse在2018年提出,看來MDPP的新定義主張,並非完全是內部自己擬定,還是有參照依據。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積極參與專業座談會,仍以歐洲與南美博物館人行動力最強;換句話說,整個博物館定義的話語權與主導權,還是以歐美視野為主。 說明:表格資料來自Brown & Mairesse(2018)   博物館人的疑慮是什麼? 我們對比新、舊兩個定義內容,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定位轉向:博物館從具體的「機構」(institution),徹底轉變成抽象的、哲學式的「空間」(space)概念。這會立刻衝擊到一些國家的文化政策及博物館法修正的問題,例如日本。此外,如果民主化、平等與人性尊嚴成為博物館定義(定位)後,對於擁有殖民時期從其他國家取得珍貴文物的博物館,立場就尷尬了,涉及到文物返還的議題,例如羅浮宮。引起眾多博物館人疑慮的落點在「教育」部分,新定義以批判對話與參與取代了傳統的博物館教育職能,將會帶給博物館很大的危機,因為很多國家給予博物館經費補助,是因為博物館肩負公眾教育的職能,新定義忽略這個現實面需求,會動搖博物館取得政府經費的合法性,例如德國。綜觀上述現實面的難題,可以理解為什麼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加拿大與俄羅斯等國家,於2019年京都大會主張延期討論及表決新定義,認為有必要深入了解各國的情形。 2019年9月7日各國及各專業委員會代表針對新定義提案發言(吳淑英攝影)   越來越多博物館人質疑博物館過去所抱持的「中立」立場,傳統博物館定義避免涉及探討文物擁有的合法性、文物詮釋權、歷史敘述權、性別平等訴求及博物館資金來源正當性等爭議。然而當執政者更替、社會動盪劇烈,博物館是為何而存在的質疑聲浪越來越高,新的改革派者提出疑問:只有保存、研究與展示過去的歷史,能否真的有助於理解現在?甚至能看向未來?   因此,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是:我們對於博物館定義的思維模式是否要改變?如同瑞士學者Schärer所提:「我們是需要一個全球性定義,還是需要一系列與各種文化相適應的區域性定義?」普世性通則的博物館定義是否還適用於21世紀的環境?俄羅斯學者Truevtseva對於博物館術語的操作性概念,也提出中肯的建議,如果把博物館作為一個系統來看待,那麼就要界定以認識論為基礎的博物館概念,和以功能論為基礎的操作性概念。認識論為基礎的定義模式,並不適用在官方文件,特別是規範性法律文件。   東亞觀點是什麼?台灣的立場又是什麼? 2019年的大會主辦國日本對新定義表達的立場,維持一貫的低調,與原來博物館傳統定義差距不大。日方對於新定義抱持保留的態度,或許是因為日、法兩國博物館模式有深厚的淵源,而且近9年來日本博物館界積極重返世界舞台,側重建立國際博物館網絡,目前為止並無表露鮮明的立場。中國這次所提的4個提案,除了一條指出博物館是種「社會現象」之外,其餘三條仍然是依循傳統定義,無大幅度更動。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同樣也是在國際博物館界相當活躍且積極發展全球網絡關係的韓國,在ICOM公開徵件中是零提案,不過韓國ICOM副主席Chang In-kyung則在ICOM《博物館尋求改變》(Seeking Change: A new museum definition)系列短片裡很清楚地表達「改變的必要性與急迫性」,她認為如果博物館再繼續維持現狀,將會失去大量重塑自己的機會。此外,博物館定義的重點應該是思考「要成為什麼樣子的博物館」(what we are)而不是強調「博物館的功能」(what we do)。   台灣這次僅提一條:   博物館是一處靈巧的學習中心,其中的典藏和物件與生活真實連結,而非如典藏庫般,讓公眾被動地觀看。(A museum is a smart learning centre where collections and objects truly fit into people’s lives, rather than one of being a repository of collections for passive viewing by visitors.)   此定義去除舊定義裡,機構的永久性與非營利特質,的確跟日本與中國博物館界所提的定義有明顯不同、具備獨特性。另一方面,也巧妙閃避了社會共融、環境永續及機構敘事的透明度這類爭議的省思。當前我們正面對新住民、性別平權訴求、氣候變遷與歷史文化的再敘事,博物館如何開創新的局面、走出自己的格局,是台灣博物館界迎向新階段的重要任務。   參考資料: 【Artnet】Brown, Kate (2019). Are Art Institutions Becoming Too ‘Ideological’? A Debate Breaks Out at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Over Politics in the Galleries 【Artouch】黃心蓉(2019)。從繆思到傑努斯?國際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新定義的討論 【Hyperallergic Media】Small, Zachary (2019). A New Definition of “Museum” Sparks International Debate 【ICOM】Creating the new museum definition: over 250 proposals to check out! 【ICOM】Sandahl, Jette (2017). The Challenge of Revising the Museum Definition 【Time】Haynes, Suyin (2019). Why a Plan to Redefine the Meaning of ‘Museum’ is Stirring Up Controversy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王舒俐(2016)。展覽作為一種社會介入:論博物館、當代典藏與公共史學 【Washington Examiner】Wecker, Menachem (2019). A museum to the present 【博物館學季刊】陳佳利、城菁汝譯、Sandell, R.原著(2003)。博物館與社會不平等的爭鬥:角色、責任與抗拒 【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陳國寧(2018)。博物館的定義:從21世紀博物館的社會現象反思 Brown, Karen & Mairesse, François (2018). “The definition of the museum through its social role.”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61(4), 7-9. Schärer, Martin R(2017)。博物館新定義―社會轉變及全新博物館學語境下的博物館道德規範與角色(A New Museum Definition: Ethical Approaches and Roles of a Museum in a Changing Society and in a New Museological Context)。《博物院》,6:13 Truevtseva(2017)。博物館―術語的操作性概念(Museum: Operational Concept of the Term)。《博物院》,6:27-32 陳佳利(2015)。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台大出版中心 文章首圖圖說補充連結:ICOM京都大會官網
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