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梵諦岡博物館多感官巡禮!視障觀眾導覽體驗服務暨展示設計實踐
梵諦岡博物館多感官巡禮!視障觀眾導覽體驗服務暨展示設計實踐
作者:趙欣怡(國立中興大學數位人文與文創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梵諦岡博物館」(Musei Vaticani)位於羅馬境內的梵諦岡城,成立於西元1506年,藏品以羅馬天主教會收藏為主,包含希臘、羅馬雕塑、拉斐爾、達文西和卡拉瓦喬等人的壁畫與畫作。博物館於198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全球疫情之前,年均參觀人次曾達到545萬人以上【註1】,即使疫情後參觀人次大幅下降達81%【註2】,但重新開放後,參觀人數仍名列前十大最受歡迎博物館【註3】。 梵諦岡博物館提供三大項無障礙服務,身障、聽障與視障觀眾服務。提供身障觀眾無障礙的導覽路線圖,特別規劃有電梯、電動升降設備及坡道參觀路徑,並不需排隊可優先入場,但基於標準化作業流程,多數景點仍仰賴人員協助,在歷史古蹟建築及擁擠人潮中仍不易達到完全無障礙。 梵諦岡博物館提供輪椅族參觀路線圖(圖片來源:梵諦岡博物館官網,©Musei Vaticani) 【博物之島新訊】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   聽障觀眾則以週三下午、週五晚間與週六全天的義大利語手語(LIS)及美國手語(ASL)導覽服務為主,提供三種各約2小時的導覽主題選項,包含:拉斐爾的房間與西斯汀教堂(Raphael’s Rooms and Sistine Chape)、皮奧克萊門蒂諾博物館和西斯汀教堂(Pio Clementino Museum and the Sistine Chapel)與梵諦岡花園(Vatican Gardens),聽障觀眾須提前申請預約,由館方受過訓練的聽障教育人員提供手語導覽服務。 視障導覽服務觀察是筆者於2022年8月與梵諦岡博物館公共服務組教育專員Isabella Salandri聯繫,由館方帶領並逐一解說視障導覽之多感官體驗內容。梵諦岡博物館2010年起啟動視障導覽服務,以5人為團體導覽人數限制,除提供可觸摸立體點字地圖,在博物館的各大場館皆提供部分視障導覽展品,包含:梵諦岡花園、格里高利安諾普羅法諾博物館(Gregoriano Profano Museum)、民族學博物館(Ethnological Museum)、梵諦岡美術館(Pinacoteca of the Vatican)以及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館(Gregorian Egyptian Museum)提供雙視教材、可觸摸複製品、雕塑原作、聽覺互動、觸覺素材等。依館員為筆者介紹順序,依序介紹視障導覽選件作品特色。 【博物之島專文】如果文化近用,成為你我的日常—吳麗娟談國美館文化平權的跨界實踐   成本低效果佳:雙視活動式教材 首先,梵諦岡花園的視障導覽服務可在現場觸摸戶外雕塑,並感受花園的自然元素,包含:花草嗅覺、蟲鳴鳥叫聽覺、建築物表面觸覺等。但部分無法觸摸的物件則提供建築物的立面與園區平面圖,以及現場種植六種植物圖像之雙視教材,搭配點字與放大字體。圖片則以視覺輸出印刷為底,透明浮凸熱塑片覆蓋疊合,上有凸起的點字及圖片輪廓與肌理圖樣,以利視障者與明眼人皆可使用。其共約15頁橫式A3尺寸環裝成冊,作為活動式教材,製作成本低廉快速,提供多位視障觀眾使用。 梵諦岡花園雙視教材(趙欣怡 攝影)   觸摸人體雕塑,感受多樣身體的美 格里高利安諾普羅法諾博物館則約有數十座提供原作觸摸雕塑體驗,由導覽人員引導視障者的手進行雕塑品觸摸,感受與人等身高度的雕塑品之造型。館員特別強調現場的雕塑皆是部分肢體不全,但仍具有美感的身體曲線與比例,以此傳達障礙美學觀點。 格里高利安諾普羅法諾博物館可觸摸雕塑原作(趙欣怡 攝影)   另外可觸摸雕塑展區亦提供觸摸藝術(Touching Art),其展示台上陳列可觸摸的浮雕作品,展台上區分了點字與文字,而多數複製浮雕作僅保留原始石膏色彩,僅有浮雕〈基督教會標〉(Christological monogram)著以顏色,增加低視力者觀察圖像色彩的機會。 梵諦岡博物館觸摸藝術展品專屬展台與雙視浮雕複製品(趙欣怡 攝影)   豐富感官體驗,拉近與歷史的距離 在「民族學博物館」法屬波利尼西亞(French Polynesia)藏品中,以來自甘比爾群島(Gambier Islands)最具代表性的18世紀木製雕塑〈屠神像〉(Figure of the god Tu),以一比一等比例仿真複製,其既像人又像動物的神聖造型,搭配當地的樂器,與原作展示同一個展示空間中,提供觸覺與聽覺導覽體驗,有益視障者進一步貼近歷史物件。 民族學博物館可觸摸複製雕塑及可發聲樂器(趙欣怡 攝影)   在「梵諦岡美術館」展區中提供仿製壁畫設計,則以15世紀教堂壁畫〈彈奏琵琶的天使〉(Melozzo da Forli)的14碎片作為立體化的觸覺轉譯對象。館方以壓克力為基底製作可觸摸的藍底白色淺浮雕複製品,搭配點字與印刷文字設置在原作旁。另委託館內專業修復師,以修復壁畫技術製作與原始壁畫材質相近的複製品,讓視障者觸摸感受質感。導覽館員同時隨身準備與畫作中天使穿著衣物相同材質的絨布素材,增加觸覺多樣性感受;以及提供仿中世界教堂散發的擴香石,結合嗅覺經驗,讓多感官導覽體驗更加完整豐富。 梵諦岡美術館可觸摸複製壁畫(趙欣怡 攝影)   用手感受藝術作品的故事 同樣隸屬美術館展區,一座已展示超過10年的複製畫作是梵諦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基督下葬〉(Deposition)。這件作品以深浮雕縮小尺寸製作,以單色石膏翻模方式將畫作裡的人物立體化,依照位置區分前後關係,設置在原作旁邊,是館方最早開始提供觸摸的複製品,迄今複製品上已留下大量觸摸痕跡與污漬,可見其長年視障導覽服務之成效。 梵諦岡博物館鎮館畫作〈基督下葬〉可觸摸立體化複製品(趙欣怡 攝影)   在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館展覽室以公元四世紀的木乃伊喪葬面具畫像〈一個年輕男人的法尤姆肖像〉(Fayum Portrait of a Young man),複製做法也以深浮雕方式將人物與背景分離,強化人物造型輪廓。但屏除原作色彩資訊,另考量原作展示空間走道狹窄,加上參觀民眾人潮過於擁擠,而將可觸摸複製品放置於鄰近展間角落位置,待有視障觀眾導覽需求時再移出。 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館展覽室可觸摸浮雕複製品(趙欣怡 攝影)   另外,2015年博物館贊助人曾捐贈一座依據米開朗基羅的原始模型創作之作品——布魯日聖母像(Madonna di Bruges),現設置於梵諦岡美術館(Pinacoteca)入口處,提供所有觀眾觸摸,館方亦曾在同年6月為視障者以此雕塑為題,舉行系列活動。而後,這件在美術館入口迎接所有觀眾的聖母像,作為觸覺藝術的倡議象徵。2016年起,梵諦岡博物館陸續增加製作以觸覺為導向的互動展品設計,迄今逐年累積各展間視障導覽服務資源。   運用科技,增加無障礙參觀自主性 本次館方多感官體驗介紹約2個小時,用心準備多項導覽素材、道具與模型,但在展間移動過程中,參觀民眾人山人海,對於視障觀眾或輪椅使用者在行動上,恐怕相當不容易;且館方目前仍仰賴人力導覽為服務方向,導覽人員需沿路攜帶多媒材解說教材,橫跨數個展間,並同時維護視障者行走安全性,負擔繁重。因此,博物館除現有視障導覽之多感官展品累積之外,建議可增加數位科技輔助自主導覽資源,以利視障者或低視力觀眾可選擇在人較少的時段,獨立自主前往參觀,運用相關導覽科技更可延續其參觀經驗。 【博物之島專文】聽見《鏡子》?當代工藝展如何於雲端空間實踐展示多樣性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The most visited museums in the world 註釋2:Visitor Figures 2021: the 100 most popular art museums in the world—but is Covid still taking its toll? 註釋3:List of most-visited art museums
2023/04/12
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作者:陳佳汝(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踏進位於北投的鳳甲美術館,猶如進入一個深藏在都會裡的靜謐洞穴,灰黑色調的長廊,一股沉靜而高雅的氣氛,顯現當代前衛藝術的場域性格。長廊裡走來一位素雅清秀的年輕女子,是2021年剛上任的館長葉佳蓉,從2016年起加入鳳甲美術館團隊起,便著力於第二任館長蘇珀琪任內推廣的社區參與,從「北投藝群人」到策劃一系列的「在地採集計畫」,成功將美術館資源和在地居民的需求結合,達到美術館就是厝邊好鄰居的共融生態,是葉佳蓉與美術館團隊共創的亮眼成績。 以當代藝術展示聞名的鳳甲美術館,固然在視覺藝術圈已經累積名聲,許多在地北投人卻不知道這間美術館的存在;為了開發不同觀眾,前館長蘇珀琪邀請周邊學校提案發展而來的「北投藝群人」計畫,獲得良好迴響,但實行三年下來,也浮現一些問題。一是當展出社區作品時,降低了當代藝術觀眾來館意願,且缺乏展覽主題的作品呈現,其整體感也有待加強;二是隨著學校老師的調派離開,計畫即可能被迫中斷。為了面對這些難題,葉佳蓉開始策劃具有主題性的系列「北投在地採集計畫」,從2017年起的北投在地影像、風味、姿勢、聲音和時尚等採集,連結多元感官、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和當地文化與地景,展開一系列趣味十足藝術家與參與民眾的共學成果。 鳳甲美術館現任館長葉佳蓉。(鳳甲美術館 提供)   葉佳蓉的美術館理念:社區合作重在溝通而非教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出身的葉佳蓉,將策展所學的專業運用在社區合作計畫上,和北投社區產生親密的對話,對她而言和社區的合作,並非是藝術教育,而是溝通。「我所嚮往的是藝術成為全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美術館可以和民眾沒有距離,而非高尚的特定場所。」她淡淡地說。   無邊無際的展覽空間:從美術館到北投街道 首檔2017年「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館方與大屯國小攝影社合作,此社團由熱愛生態攝影的曾聰賢老師所發起,激發了同學觀察生態和攝影的興趣,在計畫中,學生的作品被放大輸出在北投森永牛奶糖工廠牆面,和當時的華碩奇岩大樓外牆展出。而攝影師林軒朗和阮璽探索北投的作品,則在芽米屋蔬食館和拾米屋等餐廳呈現。作品出其不意地在大樓、商家展示,不僅豐富了北投的街景風貌,也加深了在地店家的情感連結。 大屯國小攝影社的生態攝影作品,輸出展陳於北投森永牛奶糖工廠牆面。(鳳甲美術館 提供) 北投拾米屋餐廳裡,也有採集計畫的作品。(鳳甲美術館 提供)   除生態攝影外,2018年的「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I」發展敘事攝影的練習。一位復興高中美術班的同學以北投市場為題材,拍攝同一個攤位開市和收攤後的畫面,熱鬧與空寂感的巨大反差有著強烈敘事性。另一位捕捉豬肉攤老闆揮汗瞬間的同學,在展出時邀請照片裡的主角來觀展,讓這位老闆有了第一次走入美術館的經驗。 影像採集計畫,以館方多年累積的錄像藝術實力與社區交流,啟發了學生的視覺美學潛力,而展覽場地走出美術館,除成功和在地企業培養了合作關係,美術館影響力也延伸到居民日常生活中。   動態展演和靜態展示:傳遞北投生命力 接續,2019年「藝遊味境:北投在地風味採集計畫」以對食物氣味、味覺的想像與回憶,勾勒北投風貌。以食物主題創作知名的藝術家程仁珮,在石牌國小樂齡班舉行系列的擺盤課程,其中一位奶奶回憶起小時候的辦桌,並找來各色魚丸串起她的兒時辦桌回憶,程仁珮將其拍攝下來,成為頗具當代感的攝影作品。在美感之餘,這也是一項關於回憶的擺盤練習。 程仁珮與石牌國小樂齡班共創的作品。(鳳甲美術館 提供)   2020年「北投在地姿勢採集計畫」裡,歸納成「勞動的身體」,「社交的身體」與「表演的身體」三大主題呈現。編舞家林素蓮帶領石牌樂齡班的媽媽們,以退休前的職業為題目創作舞蹈動作;陶藝家彭春榮則讓孩子們以捏陶的方式,呈現對北投的攤商、公園泡腳等勞動身體的觀察;藝術家汪紹綱指導復興高中戲劇班,以重複性的身體語言來呈現自身處境;同時,展覽也呈現文史達人楊燁描繪的北投溫泉浴場、機車快遞等插畫。這些工作坊的成果,最後以錄像、實體展件與在美術館的現場演出一同呈現。 動靜交錯融合的演出展示,讓美術館的展場空間變得活潑,而學員和藝術家的作品共同展出,讓原來喜愛當代藝術的觀眾再度回來美術館,且在學員作品和藝術家之間形成的對話裡,也加深了在地連結性。 復興高中戲劇班在姿勢採集計畫展場裡演出,與後方的陶作形成動靜和諧的展演。(鳳甲美術館 提供)   在展場裡聆聽不同聲景?策展能力的考驗 2021年「聲響談:在地音景採集計畫」中,一間舖設榻榻米的展示空間裡,左右兩邊各放置一組喇叭,其為藝術家澎葉生錄下各種北投的環境聲音,包括防空洞、復興崗捷運維修場和水田等聲音。另個展間則有「一公聲藝術」團隊規劃的工作坊,讓民眾放置自己的餐具在傾斜餐桌上,隨著木球滑下來碰撞發出聲響,有著出奇的效果;而藝術家鄭琬蒨、許雁婷則分別帶領長者與大屯國小師生,訪談居民關於學校與北投的歷史。這些不同區塊的互動與聲音裝置,葉佳蓉表示其展示需注意不造成彼此影響干擾,在細微之處顯露長期以來累積的策展經驗。 本檔採集計畫善用聲音創作,因此在展期間,館方也邀請視障團體用聆聽感受北投。(鳳甲美術館 提供)   一布一腳印:再現個體與集體記憶的採集計畫 今年(2022)「纖知纖覺:在地時尚採集計畫」,延續藝術家作品,和藝術家帶領民眾創作的兩條軸線進行,並以具時尚代表與北投泡湯文化的服裝與布,展現地方的詮釋與記憶。藝術家曾嬿圩帶領長輩以不再穿的衣服結合生命的故事,以纏繞的方式做成布偶;藝術家洪芊珩的作品,則是以北投溫泉旅館欲拋棄的舊毛巾作為創作媒材,使其成為藝術品,巧妙以在地消費特色的素材,轉化成為當代藝術。以舊衣服、舊毛巾來串連地方的記憶外,也呼籲了對有限資源的珍惜;此外,再一次,採集計畫拉入在地企業,邀請在地溫泉業者嘉賓閣、泉都、水都、北投老爺酒店,和於日治時期開業的瀧乃湯溫泉浴場參與舊毛巾捐贈,讓企業和商家共同認識到布對於北投的意義。 洪芊珩利用北投溫泉旅店提供的舊毛巾,重新編織出不同紋路的織品。(鳳甲美術館 提供)   零距離的鳳甲美術館,下一站往何處前進? 採集計畫的成功,其中的關鍵在於,葉佳蓉館長對於地方合作延展出廣闊的想像,並運用展覽專業手法,具有整體性地同時呈現專業藝術家與一般民眾的創作,而展覽空間的選擇,從北投街道、商家到美術館裡,無邊無際。 「如今曾經參與過採集計畫的中學生們進入了大學,回來時會和我分享在北美館、當代館看到的展覽,我發現對孩子們而言,欣賞當代藝術已經是日常,這些美學的養成已經很內化了。」和這些孩子一起進行採集計畫而成長的葉佳蓉,是孩子們眼中的大朋友,而非有距離的館長;這些從小就在美術館展出作品的孩子們,對美術館是一點也不陌生,走進鳳甲就像走進自家客廳般,毫無拘束和葉佳蓉聊著博物館的所見所聞。透過採集計畫的深耕,利用藝術工作坊提升民眾的美學素養,及美術館和社區無距離對話的目標,葉佳蓉顯然已經成功達到。 從策展人轉而成為館長,未來將要著力於更多館際之間的合作,並加強文化平權的落實。對於獨資經營的美術館如何永續經營,並且擴大外部的連結,凡此種種,都是她未來要繼續挑戰的艱鉅任務。 能夠一覽無遺關渡平原的鳳甲美術館,未來的藝術策展、文化平權、永續經營的實踐令人期待。(鳳甲美術館 提供)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來這實踐你的點子!東京都美術館以藝術溝通員擴大公眾參與 【博物之島專文】揭開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人文密碼—李韻儀談多族群共生文化力與策展詮釋
2022/09/28
博物館靈魂急轉彎?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疫情下的線上兒童教育
博物館靈魂急轉彎?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疫情下的線上兒童教育
作者:黃莉婷(高雄市立美術館教育暨公共服務部) 「教育」為博物館靈魂,是許多博物館人心中深深的信念; 「博物館教育」創造人與人相遇的機會,是連結博物館與觀眾成為朋友必要的存在。   疫情效應下的博物館教育 被疫情纏繞的2020年,為博物館帶來嚴峻的挑戰,各項教育活動的推展像被設了一道道關卡,教育人員的核心任務是拉近博物館與人的距離,但面對疫情必須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下,如何引領「博物館靈魂」急轉彎,不間斷博物館中的教育行動,是目前全球博物館/美術館刻不容緩的大事。 多國博物館因疫情而被迫暫時閉館,近期轉向有限度的開放,相同遭遇下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以下簡稱NGS),面臨封城困境之時,教育部門率先成為兒童學習資源轉向的引路人,將專為兒童觀眾設計的實體教育活動逐步線上化,在後疫情時代嘗試更多元的可能性。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YouTube頻道,在後疫情時代提供多樣化的線上資源。(網路翻拍)   與科技時代共生:NGS線上資源 NGS抓住時代趨勢,在疫情前已善用社群媒體及影音平台。疫情之下更發揮YouTube平台特性,提供大眾多面向的影音資源,不定期上線多樣化的館內資訊,配合各部門不同業務屬性,創建七大系列內容: 1. 展覽與典藏(Exhibitions & Collections)  聚焦NGS當期展覽,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展覽核心。從預告性短片,露出展覽新訊,到開箱式導覽,透過策展人親自解析當期展覽,並由藝術家等人深入分析展覽重點物件。 2. 藝術對話(Conversations on Art) NGS嘗試以更親近觀眾的方式,創造認識典藏的多元視角,揭開工作幕後樣態。例如:以一件典藏品串連各部門館員,利用90秒分享在美術館負責的核心任務。此外,更邀請新加坡各界知名人士,藉一件典藏分享自我生命經驗。 3. 孩子們的美術館!(GalleryKids!) 面對疫情應孕而生的《孩子們的美術館!》系列,以NGS教育部門長期為兒童觀眾設計的藝術教育活動為軸心,將無法現地教學的活動線上化,期望疫情期間學童仍能不間斷藝術學習。以維繫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與啟發兒童的核心思考出發,錄製內容含三大方向:第一,〈藝術中的故事〉(Stories in Art)系列,從展廳到線上,持續以童話故事啟發想像力、連結藏品觀察。第二,〈和藝術家一起DIY〉(DIY with Artists)、〈藝術家相見歡〉(Meet with Artists)系列,經由藝術家之手線上示範各項創作,進而開箱藝術家的創作方法。第三,〈在家玩藝術〉(Art Tutorial)系列,以家裡隨手可得之素材,帶領親子觀眾在家也能動手玩創意。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利用休館期間將教育活動線上化,圖為拍攝〈藝術中的故事〉活動現場。(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4. 實驗展演(Programmes & Performances) 關注NGS各項具實驗性的計畫活動,為典藏、展覽、美術館空間等開展各種互動的可能性。新加坡藝術工作者以戲劇導覽、演講式導覽、詩詞朗誦或鋼琴演奏等方式,與典藏產生對話,為觀眾創造多元的美術館參觀體驗。 5. 節慶活動(Festivals) 呈現NGS策劃的各項節慶活動,特別聚焦於新加坡舉辦多年的重要藝術盛事〈Light to Night Festival〉,透過流行文化介面與在地年輕藝術家合作,運用美術館空間進行多樣化的當代表演行動,期望吸引年輕族群走進美術館。 6. 影像創作(Films) 邀請多位新加坡在地導演將NGS典藏轉譯成影像創作,透過動態畫面重現畫作背後故事,藉此深度介紹新加坡早期樣貌與歷史文化。 7. 認識美術館(Knowing the Gallery) 匯聚開館宣傳、週年紀念、疫情後重新開館、典藏資源等總體性資訊,讓觀眾快速了解NGS的發展歷史與現況。   與疫情時代共享:專屬兒童的藝術故事 《孩子們的美術館!》(GalleryKids!)系列下的〈藝術中的故事〉(Stories in Art)為目前NGS線上兒童學習資源中,唯一定期於常設展廳舉辦的現場教育活動。每場活動約為45分鐘,目標觀眾為10歲以下孩童,每月選取一至兩幅富含新加坡文化特色的典藏畫作為主軸(如:新加坡早年地景、馬來舞蹈、東南亞生活樣貌等),與在地專業說故事團隊合作開發活動,引導孩子觀察作品畫面,串連說唱肢體律動,最後連結童話故事,創造適合小小孩的美術館體驗。 疫情前於展廳舉辦〈藝術中的故事〉教育活動,透過說故事方式引導親子觀眾進入畫作觀察與童話世界。(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防疫閉館期間,受到親子觀眾喜愛的〈藝術中的故事〉系列活動無法在展廳進行,於是成為首波線上化的教育活動內容。館方邀請說故事團隊在教育活動現場錄製影片,讓長期參與本活動的家庭能不間斷學習,更能跨國推播此教育資源,進而認識新加坡在地文化。目前NGS在有限度下開放參觀,因疫情影響仍無法群聚,選擇在固定空間輪播影片,讓前來參觀的家庭觀眾能聆聽畫作故事。 目前於展場輪播的〈藝術中的故事〉影片。(Photo credit: Soh Ling Hui)   我們來聽故事吧!以受歡迎的〈狗和牠的倒影〉(The Dog and the Bone)活動為例,從觀察新加坡畫家林子平(Lim Tze Peng)之作《新加坡河:愛琴橋》(Singapore River: Elgin Bridge)出發。「你是否注意到畫面裡有什麼?」說故事者以提問揭開畫作觀察的序曲,「當你站在橋墩上往河面下看,會看見什麼?」指引孩子認知河面映射出倒影的概念,提取畫中河川元素展開與孩童的下一步互動,配合不同故事設計「鏡像模仿暖身」(reflection activity)肢體律動活動。再進一步討論「以前新加坡河的風景與現在哪裡不同?」、「為什麼現在的新加坡河看不見小販船?」一步步了解畫中背景故事。最後由畫作主元素河川、橋墩延伸至伊索寓言〈狗和牠的倒影〉,讓從畫作賞析出發的活動多了新鮮且豐富的想像空間。   與後疫情時代共創:博物館教育的N種可能 疫情雖帶來挑戰,卻猶如濃烈的催化劑,讓博物館正視問題、開拓新的可能。從疫情效應下NGS的各式行動,顯示線上化能為美術館留下完整的紀錄,亦打開國內外觀眾應用美術館資源的機會。回望台灣博物館/美術館於YouTube平台上的低使用率,少有為兒童觀眾建置線上教育資源。疫情時代下的台灣相對幸運,民眾依然享有實體參與的幸福,但如何在全球挑戰下共同成長,持續為博物館靈魂注入新思維,跨越教育資源既有形制長出多樣化的可能性,興許此刻正是開啟一段新練習的黃金時期。
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