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那一天我們永不忘記:美國911事件紀念館與紀念碑
那一天我們永不忘記:美國911事件紀念館與紀念碑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2001年9月11日早上8點到10點之間,四架民航飛機被恐怖份子劫持,分別撞擊了紐約市的世貿中心雙塔、華盛頓特區的五角大廈,並有一架墜落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尚克斯維爾(Shanksville),造成2,977人死亡。多年過去,這三個地點分別建造了博物館、紀念碑以及紀念館。本文將探討這三個場域如何記錄這一天,提醒世人不忘這場恐怖攻擊。   世貿中心雙塔原址上設計了兩個陷入地下的方形瀑布池,周邊刻下罹難者的姓名,讓觀眾銘記這場悲劇。(Photo by Kristina D.C. Hoeppner  , flickr, CC BY-NC)   在廢墟中重生:紐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 2014年5月開放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位於紐約市曼哈頓,正坐落於原世貿中心雙塔的遺址上。該館巧妙地將世貿中心的遺構融入展覽中,紐約時報譽為「在廢墟中重生」的博物館。館內保留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建築結構:地下連續壁(Slurry Wall)是一道支撐建築物的混凝土牆,在世貿雙塔崩塌時,阻擋了哈德遜河的河水湧入世貿大樓地下室,防止了更嚴重的災難。最後的立柱(The Last Column)是最後一根從世貿廢墟中移除的柱子,上面滿布救難人員以及受難者家屬的留言。倖存者樓梯(Survivors' Staircase)則是數百人逃離世貿大樓的重要路線,可讓觀眾感受倖存者的勇氣和決心。這些平凡卻真實的建築結構,在博物館的敘事下成為見證歷史傷痕的文物,讓觀眾透過物件的質感或痕跡,連接不可再現的逝者。   「最後的立柱」上面貼了許多罹難者的照片與家屬的留言。(Photo by  gigi_nyc , flickr, CC BY-NC)   911國家紀念博物館裡著名的展覽「歷史展:2001年9月11日(Historical Exhibition: September 11, 2001)」則精確地以分、秒等時間單位呈現四架飛機起飛、劫持等恐怖攻擊的細節,說明劫機者、乘客、救援人員與遇難者的遭遇,具體刻劃出絕望的一天。因為是當代發生的事件,博物館典藏的資料相當豐富,包括恐怖份子的登機畫面以及登機後的座位圖、從大樓內飛散出的文件、罹難者的遺物、被嚴重撞歪的大樓鋼樑等,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機上乘客在其生命最後一刻打給家人的語音錄音,讓觀眾生動體會恐怖攻擊時人們的反應。   「歷史展:2001年9月11日」展場入口標示了四架恐怖攻擊的路線與事發時間。(Photo by  gigi_nyc , flickr, CC BY-NC) 展場展出一架破碎的消防車,以此紀念當天為了救火而罹難的343位消防員。(Photo by  Kristina D.C. Hoeppner , flickr, CC BY-NC)   雖然911國家紀念博物館所記錄的事件僅有一天,但這短短的一天卻留下了無限傷痛。博物館展示豐富的文物,清晰揭示911事件的殘酷事實,並且搭配詳實的個人故事,使觀眾可以想像物件背後的個人,感受人性的堅韌和團結,也向罹難者、倖存者和救援人員致敬,希望悲劇不再發生。   記憶與慰藉:五角大廈911紀念碑(The National 9/11 Pentagon Memorial) 2001年9月11日上午,在世貿雙塔的恐怖攻擊發生後不久,美國航空77號航班也被劫持,並撞擊了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廈,導致機上乘客和五角大廈工作人員等184人罹難。為了紀念逝者,五角大廈外側的草地上建造了五角大廈911紀念碑,於2008年9月11日對外開放。 紀念碑的設計簡潔而莊重,由184個刻有罹難者名字的長椅組成,每個長椅下方都有一個小水池。這些長椅按照遇難者的出生年份排列:從最年幼的受害者——機上3歲的Dana Falkenberg,到最年長的71歲的海軍退伍軍人John D. Yamnicky,並根據受害者當時的位置朝向不同方向,銘記了每個人事發時的年齡和所在。紀念碑網站上提供互動地圖,可以根據長椅的位置查看每位受難者的生命故事。   五角大廈911紀念碑在夜間會發散柔和的光芒/何慕凡攝影 許多民眾會在9月11日在紀念碑上獻花,並坐在上面追思悼念。(Photo by   GPA Photo Archive, flickr, CC BY-NC) 由於紀念碑設計成長椅的形式,觀眾可以在上面獻花,坐在上面歇息並且緬懷故人。透過這些互動,紀念碑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記憶與社會作用。為了幫助觀眾更理解這個紀念碑,現場提供了24分鐘的語音導覽,詳細介紹了事件經過、五角大廈的歷史,以及紀念碑設計的深意。此外,管理單位也正在籌備教育館,旨在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受難者的故事。   生命的聲響:賓夕法尼亞州聯合航空93號航班紀念館(Flight 93 National Memorial) 聯合航空93號航班是911恐怖攻擊中,唯一未按照恐怖份子原定計畫進行攻擊的航班,這主要歸功於機組人員與乘客的抵抗。在得知其他三架飛機分別襲擊了世貿雙塔以及五角大廈後,他們決定與恐怖份子搏鬥,使原定要朝華盛頓特區進行攻擊的飛機,最終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田野墜毀。這起空難雖然沒有造成任何地面傷亡,但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等40人全部遇難。 為了紀念40位罹難者,賓夕法尼亞州在墜機現場建立了「聯合航空93號航班國家紀念館」,於2015年9月10日正式開放。紀念館設計簡樸且具象徵意義,包括以大理石的紀念牆,更於2018年建立起一座「聲音之塔」(Tower of Voices)。聲音之塔高達28公尺,是一個巨大的音樂裝置,內部懸掛40個風鈴鐘,以紀念40位罹難者。每個風鈴都有獨特的頻率與音調,並且能夠相互共振。當風吹拂時,高塔會發出不同的和音,喚起人們對這片土地所經歷的傷痛回憶,也為罹難者創造出生動的聲音紀念。   賓夕法尼亞州聯合航空93號航班紀念館的「聲音之塔」/(Photo by   123 Chroma Pixels, flickr, CC BY-SA) 紀念館的訪客中心也規劃了常設展,詳細紀錄了93號航班的故事,內容包含航班路線、機上的座位表、乘客和機組人員的遺物、照片、信件和錄音,具體呈現出93號航班的乘客和機組人員如何聯合起來阻止恐怖攻擊。紀念館也舉辦導覽活動,幫助大眾銘記這些故事,並與受難人員的家屬保持密切聯繫,每年的9月11日會舉辦紀念活動,並於該紀念館的頻道直播。 圖8:從紀念館可以遠眺墜機的田野,玻璃上寫著「一片平凡的田野,永遠的榮譽之地」(Photo by   Peter Miller, flickr, CC BY-NC)   這三個911事件紀念館與紀念碑均設立在事件發生的原址上並紀念逝者。在展示手法上, 911國家紀念館透過大量遺物、遺構與數位裝置,讓觀眾感受事件的真實性;五角大廈紀念碑則透過設計邀請參觀者在長椅上靜坐沉思,營造出一種貼近罹難者的親密氛圍。93號航班紀念館則通過聲音裝置,提供動態而富有詩意的紀念形式,並以常設展補充事件脈絡。這些不同的紀念方式,共同豐富了對911事件的理解和情感連結。 為了讓觀眾深入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響,這些機構也透過各種教育活動,包括書寫、分享或是創作,讓故事得以繼續傳承。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定期舉辦教育活動,邀請學生設計自己心目中的911紀念館,或是製作紀念蠟燭並在911紀念活動中點燃。此外,也推出為兒童設計的「911紀念藝術推車」(9/11 Memorial Art Cart),提供多種互動和自主探索活動,包括拓印紀念牆上的名字,以及提供媒材進行創意寫作和繪畫,幫助兒童了解紀念館的象徵意義。聯合航空93號航班紀念館則推出「寫下來記住(Write to Remember)」線上活動。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寫作計畫,由老師引導學生閱讀93號航班罹難者的故事,並且寫下他們對這段歷史的想法,讓這段創傷歷史得以被轉化並傳承。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9/11
歷史正在行動中! 威爾斯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更新
歷史正在行動中! 威爾斯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更新
作者:應元宜(藝文工作者、倫敦聖馬丁學院敘事環境碩士生) 歷史博物館應該要展示些什麼?如何回應其獨特的歷史脈絡與民族身份?這些問題在威爾斯(Welse,威爾斯語Cymru)顯得尤為重要。威爾斯位於不列顛島的西部,隸屬於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自1536年與英格蘭正式合併以來,便處於在英格蘭統治之下,導致威爾斯語曾一度面臨消失的危機。然而威爾斯不僅地貌、文化、語言皆與英格蘭有所不同,今日也設有自己的議會。在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歷史博物館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該如何敘述自身的歷史呢? 位於首府卡地夫(Cardiff)的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St Fagans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威爾斯語Sain Ffagan Amgueddfa Werin Cymru),有別於常見的編年式展覽敘事,在策畫常設展時,選擇以點狀的形式來敘述威爾斯的歷史,也相當重視公眾的參與,期望博物館能開啟公共討論,促進威爾斯朝向公平正義的社會邁進。   聖法根為英國首座露天博物館,保存了包含常民住家、教堂、商店、旅館等不同時期的歷史建築。(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提供)   從建築保存到文化行動 聖法根於1948 年開館,當時參考瑞典的斯堪森(Skansen)露天博物館,將威爾斯各地的歷史建築遷移重建至園區內,成為保存和展示威爾斯大眾的日常生活與文化的民俗博物館。如今園區佔地逾100英畝,保存有超過40餘棟不同時期、不同功能的歷史建築。每個建築內都有工作人員或志工,向遊客介紹建築的由來、特點與原主人的故事。   聖法根園區占地廣闊,營造宛如威爾斯各地鄉村縮影的景致,多數建築都可以入內參觀,了解不同時期常民生活的情況。(應元宜 攝影)   2018 年,聖法根完成了為期六年的「創造歷史(History Making)」專案。這項計畫不僅建立新展覽空間,策展人Sioned Hughes 和Elen Philips更致力將聖法根打造成「行動主義博物館」(activist museum)。其核心理念是將博物館的角色從「為社區服務」轉為「與社區合作」,讓民眾不只被動地參觀展覽,而能主動的參與策展與建設工作。此外,博物館也推出許多新計畫,包括舉辦學徒計劃,提供民眾技能學習管道與工作機會;經營口述歷史培訓與收藏中心,讓弱勢群體的歷史能進入國家口述歷史檔案庫中;更嘗試讓歷史建築成為對阿茲海默症患者友善的空間等。 再現日常:威爾斯的歷史、文化與生活 聖法根的新常設展包含「生活是…」(Life Is…)、「威爾斯是…」(Wales Is…)等兩個展間,更規劃了複合式空間「互動工作坊」(Gweithdy ,威爾斯語工作坊之意),觀眾可以品嚐咖啡,藉由以「材質」為切入點的展覽認識威爾斯過去至現在的工藝,包含金屬鑄造、木雕、編織、陶藝等,也有機會在假日工作坊中動手體驗這些傳統技藝。   互動工作坊內的展覽以材質分區展示,展櫃旁多設有互動區鼓勵觀眾動手摸摸看。(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提供) 新常設展「生活是…」以物件呈現威爾斯橫跨千個世代以來,日常生活的變化。(應元宜 攝影)   「生活是…」展間以威爾斯的日常生活為主軸,呈現服飾、飲食、工作、娛樂、寢室與殯喪等主題的文物與故事。展場中最龐大也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是娛樂區的露營拖車(caravan),係Dodds家族捐贈給聖法根的。1950年代Dodds家族訂製了這台拖車,當時的價值等同於一間小型房屋。展覽搭配豐富的老照片和回憶紀錄文字,讓觀眾可以一窺50年代中產階級的假日娛樂型態。展間中大量的照片、引言不僅為靜態展品注入生命力,也讓不同階級、職業、文化背景的居民,能直接為自己的經驗發聲。 策展過程中,聖法根主動走入在地社群中,邀請民眾投票表決選件,參與文案撰寫等工作,最後由策展人與設計師,將民眾的想法轉化為如今展覽的樣貌。展場中眾多影片,則是由參與口述歷史教學工作坊的青年負責採訪製作的。展覽呈現了威爾斯20世紀近代生活史,生動展示不同族群的日常樣貌。稍嫌可惜的是展間英文標題使用現在式動詞(Life is…),卻較少展示21世紀以後的變遷與當代生活物件,讓觀眾不易對當代發展與未來趨勢有更進一步的想像。 新常設展「生活是…?」以大量物件配合照片拼貼與文案說明牌,介紹威爾斯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應元宜攝) 1950年代Dodds家族花費六百英鎊訂製的夏日露營拖車,包含房間、小廚房、遮陽棚等設備,一直使用到2009年後捐贈給聖法根為止。(應元宜 攝影) 展間內說明牌引用民眾的話語、老照片等,讓民眾有機會用自己的話語說故事。(應元宜 攝影)   「威爾斯是...」展間以簡約的白色設計,宏觀地討論威爾斯的特性,並依據主題分為「音樂的」(musical)、「建立於信仰之上」(built on faith)、「獨立的」(independent)、甚至「並不總是受歡迎」(not always welcoming)等站點。策展人認為,對每個威爾斯人來說,對「威爾斯是...」的探問都有不同答案,因此展覽從不同主題切入,呈現某一個時間節點、某個片段或某群人記憶中的威爾斯。 「威爾斯是...?」以展櫃與白色立架等結構打造一個個獨立的主題空間,從各個面向討論威爾斯的過去與未來。(應元宜 攝影)   展示並不避諱敏感的當代政治議題。在「威爾斯是獨立的」站點中,聖法根以「設置威爾斯國會」公投切入,邀請觀眾思考民主投票與身份認同等議題。除了呈現1979年與1997年的兩次公投結果,也引導觀眾反思20年間公投結果的演變。同時,展覽也審視公投的通過標準與年齡規範,並探討與2016英國脫歐公投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民主的空間:以展示開啟當代議題的討論 展間中,最顯眼的莫過於色彩繽紛的便利貼。每個站點幾乎都設互動區塊,邀請民眾在便利貼中寫下自己的意見。問題包括「脫歐會讓威爾斯變更好嗎?」等是非題,也有「觀眾穿著傳統服飾參與球賽是壞事嗎?這些『傳統』服飾到底有多真實?」等開放式提問,並且以留言板的形式邀請民眾對重要社會事件表達意見,或為礦災事故受難者留言弔念。 展間內可見大量繽紛的便利貼,由字跡可見留言者各年齡層都有,工作人員表示因數量龐大,他們需要不時整理。(應元宜 攝影) 觀眾可在便利貼上發表自己對地方語言保存、英國脫歐等議題的看法。(應元宜 攝影)   站點式的設計,打開了威爾斯歷史敘述的廣度,雖然對不熟悉威爾斯歷史的訪客來說,這種設計可能難以清楚地認識威爾斯與英格蘭之間漫長而複雜的歷史糾葛。然而展示從眾多不同角度切入威爾斯的歷史,宛如一個個小點連結成眾多的線,生動地呈現威爾斯的歷史文化特色。筆者在參觀過程中,遇到學校、威爾斯代表球隊等不同團體來館內參觀。球隊經理更告訴筆者,由於球員來自不同背景,隊員主動要求來參訪聖法根,藉此認識其他隊友的文化。 而今日的「威爾斯是…」也沒有停下腳步,持續將「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社會運動、疫情等重大事件更新到展示之中。作為威爾斯備受歡迎的露天式博物館,聖法根試圖透過公眾參與,轉變為不斷「行動的」博物館。   「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社會運動展示是2020年後新增的區塊。(應元宜 攝影)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8/23
用藝術點亮心靈:博物館作為社會關懷空間
用藝術點亮心靈:博物館作為社會關懷空間
作者:朱宇昂、顏玥(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2023年,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FMH)以「心理健康是普世人權(Mental health is a universal human right)」為主題慶祝世界心理健康日,強調每個人皆有權獲得心理衛生保健,並應尊重精障者的人權和福祉。近年,越來越多博物館嘗試為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提供包容性環境,增加社會互動機會。   博物館作為一種「處方」 英國近年嘗試以在地社群網絡支持國民的心理健康。英國國民保健署提出「促進福祉的五個步驟」(5 Steps to Mental Wellbeing),認為透過與他人建立連結、活動身體、學習新技能、付出、活在當下等方式,可以改善心理健康並獲得幸福感。在此框架之下,2019年國民保健署推出社會處方箋計畫(Social Prescribing),使人們與社區服務及團體活動產生連結,滿足社會和情感需求,以醫療以外的資源緩解心理壓力。目前,社會處方箋的服務對象逐漸擴及於弱勢群體、身心障礙者、高齡者和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 高齡者的療癒之旅!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 社會處方箋計畫已成為英格蘭國家衛生政策的重要一環,而博物館也是當中重要的「處方」之一,可透過其豐富的藏品資源和獨特的建築環境,以歷史、文化和藝術等媒介,提供可信賴的空間和創意體驗。英國全國博物館健康與福祉聯盟(Culture, Health and Wellbeing Alliance)認為,博物館應成為支持個人和社區健康與福祉的重要機構,促進包容性、教育和合作。近年,不少博物館主導長期社區關懷計畫,以下將介紹索爾茲伯里博物館(Salisbury Museum)的「Well-City Salisbury」計畫和霍爾本博物館(The Holburne Museum)的「Pathway to Wellbeing」計畫,了解博物館如何以藝術點亮心靈。   參與、共創、學習:索爾茲伯里博物館 Well- City Salisbury 計畫 索爾茲伯里博物館成立於17世紀,是一座位於英國南威爾斯的一級古蹟建築,藏品包括擁有數千年歷史的銅器及英國最大的隕石。2021年7月,博物館加入了由國家彩票社區基金支持的Well-City Salisbury計畫,旨在透過藝術、遺產、景觀與社區之間的聯繫,為有心理健康需求的社區成員提供幫助。 該計劃由索爾茲伯里博物館、地區醫院的Artcare機構、威塞克斯考古學(Wessex archaeology)以及威爾特郡創意公司(Wiltshire Creative)等四個機構共同執行,與當地藝術家和創意從業者合作,為具有中低程度心理健康需求的成年人(20歲以上)和年輕人(14-19歲)提供創意課程。報名方式可由主治醫生、第三方組織、社區工作者或學校推薦,也可由參與者親自報名。每年參與者可以報名兩門課,課程為期8週,主題涵蓋版畫、紡織品、創意寫作、地圖製作、攝影等。每門課程最多12人,以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支持並培養歸屬感。 索爾茲伯里博物館目前開設兩門課程:「英式威尼斯」課程利用博物館在當地中世紀排水溝中發現的藏品作為創作靈感,探索複合媒材藝術。而「幸福創意寫作」課程則從博物館的歷史收藏品找尋靈感,在作家 Jayne Woodhouse 帶領下,書寫從愛好到時尚,從家庭到自然等一系列主題。透過不同的寫作與練習方式,參與者逐步建立信心,並參與團隊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幸福創意寫作」課程包括一系列激發和提高創意寫作技能的活動,特別是通過仔細檢查博物館的物品進行描述,學員每週都會以團隊模式進行討論並共同解決問題。(© “Well-City Salisbury”計畫) 透過與不同機構的合作,Well-City Salisbury 計畫打造豐富多元的課程,並以藝術改善生活,填補生活中的空白,使參與者得到支持與安全感。 由藝術促進心靈健康:霍爾本博物館 “Pathways to Wellbeing Program” 位於英國巴斯的霍爾本博物館成立於1882年,由威廉・霍爾本爵士(Sir William Holburne)創建,以「透過藝術改變生活(Changing Lives through Art)」為願景,期望讓過去的藝術與當代實踐對話。其館藏包括16、17世紀的意大利和荷蘭繪畫、銀器、雕塑、家具、瓷器及國際知名的藝術品,是當地重要的公共藝術館。 2016年4月,該館啟動「幸福之路(Pathways to Wellbeing)」計劃,支持面對精神健康問題、無家可歸、失業和社交孤立的人。參與者可以透過家庭醫生、其他支援者或者致力於支援無家者和康復人士的社區組織推薦,亦歡迎民眾自薦參與。博物館與其他文化機構合作,策劃與當地文化遺產相關的活動和創意藝術計畫,讓平常不會參觀博物館、或無法參加付費課程的弱勢族群參與,在專業導師領導下一同學習、創作,建立互相支持和理解的社群。 學員在課堂上學習肖像畫。(© Holburne Museum, 2016) 計畫包括四個小組:Fresh Art@ 課程支持正在進行心理復康的學員,提供為期12週的藝術課程,由經驗豐富的藝術與健康工作者帶領學員探索藏品,並透過藝術回應。其次是全年運作的Gardener’s Lodge藝術小組,學員和藝術家以博物館為創作基地,在館藏、建築和展覽之中尋找靈感,學習繪畫、陶瓷和手工藝品製作等技能。 Gardener’s Lodge藝術小組成員製作的瓷匙(Porcelain spoons)在“A Spoon Full of Kindness”展覽中展出。(© Holburne Museum, 2021) IMAGE同儕主導小組(IMAGE: Peer-Led Group)由曾參與Gardener’s Lodge的成員組成,定期舉行雙週會議。成員在探索藝術技能的同時,也扮演博物館健康工作的倡導者,向觀眾和社區民眾分享心理健康和福祉的益處。最後,Discover Museums則是志工培訓課程,幫助希望擔任志工的弱勢成年人(尤其長期失業者)在博物館中建立自信、增進知識和技能。每間合作博物館提供最多5個名額,由資深志工擔任導師,以一對一的方式教授,鼓勵學員感受藏品,並予以回應。課程結束時,參與者會在晚會中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 霍爾本博物館、課程參與者和藝術家於2022年共同舉辦‘People Make Museums’展覽,呈現「Pathways to Wellbeing」 創意社群中每位參與者對活動的回應和經驗。(© Holburne Museum, 2022)   三年間,小組成員定期參與創作工作坊和培訓,最終與館方一同策劃 《博物館對我為何重要(Why Museums Matter to Me)》展覽,展示學習成果和心得。根據霍爾本博物館發表的成果報告書,執行團隊透過個案訪談、量表等資料進行評估,發現80%參與者認為參與活動後精神福祉有所改善,90%參與者在參與計劃後感到孤獨感減輕。目前,Pathways to Wellbeing計畫仍然穩定運作,也擴展目標對象,歡迎年輕人群體及新手母親參與。 學員在「Pathways to Wellbeing Up-Late」晚間活動中製作紙飾。(© Holburne Museum, 2024)   博物館不僅僅是展示、收藏的場所,更能為多元群體提供支持性的環境。索爾茲伯里博物館與霍爾本博物館都以自身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激發參與者的創造力和自我表達能力,也增加與社會互動的機會。當博物館積極參與社區事務,不僅能對社區帶來實質影響,也讓博物館轉化成具有推動文化轉變、提升健康福祉的社會變革者。   (責任編輯:黃淥)
2024/08/16
跨越時空的任務: 廣島「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
跨越時空的任務: 廣島「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
作者:葉景妤(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生)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了一枚名為 「小男孩」的原子彈,造成居民大量傷亡。原爆不僅摧毀廣島的建築和基礎設施,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傷痕,影響了當地人民的身心健康及社會結構,成為深刻的集體記憶。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距離原子彈爆炸事件已將近八十年,見證歷史的倖存者也逐漸凋零。根據2023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數據,全國直接經歷原爆的受害者人數已降至6萬多人,平均年齡高達85歲。 原子彈爆炸後建築物幾乎被夷為平地。(圖片提供: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拍攝者:US Army。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社會對於原爆歷史的記憶漸漸淡去(註1),對於歷史和記憶的保存極具急迫性。廣島和平文化基金會(財団法人広島平和文化センター)積極思考除了保留原爆文物和遺址之外,如何在在一切消逝之前盡力確保倖存者們的經歷、記憶與感受,而能與未來的世代產生共鳴。(註2)   「我在去學校的路上看到一朵蘑菇雲」。這是原子彈爆炸倖存者植田榮子(Eiko Ueda)女士所畫的原爆記憶,當時她年僅10歲。(圖片提供: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作者:植田榮子(Eiko Ueda)。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2012年,廣島和平文化基金會與廣島市政府開始推動「原子彈記憶傳承者計畫」,希望將原爆倖存者的經歷及追求和平的思想傳承下去。儘管許多倖存者以回憶錄和紀錄片等形式留下他們的經驗,但是這些資料往往被視為枯燥的歷史文獻,缺乏原爆倖存者獨特的觀點和情感表達。「原子彈記憶傳承者計畫」希望傳承倖存者對和平的價值觀,以及對原爆的恐懼與驚嚇等情感經驗。這種表達方式不僅僅停留在事實陳述的層面,更強調以具感受性的方式呈現歷史記憶,富有倖存者具備的道德和情感影響力。   跨世代的交流:原子彈爆記憶傳承者計畫執行方式 「原子彈記憶傳承者計畫」藉由人與人直接傳承經驗的方式,全面而深刻地呈現倖存者的故事,引發社會對於和平與反戰概念的深層思考。計畫的參與者分為兩類,一為親身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見證人」,另一類則為未經歷過原子彈爆炸事件,但對此有濃厚興趣的「傳承者」。 「見證人」由廣島市政府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傳承者」的培訓時間則約兩年,必須聆聽講座認識原子彈爆炸的真實情況,並且參與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交流會,以及接受口語表達訓練的課程。接著,傳承者與見證人會倆倆配對,組成小組,每月聚會一至二次,進行更深入的經驗交流與分享,以傳承見證人的經歷。 培訓期間,為了確保參與者擁有完備的知識,參與者可以免費進入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參觀,並會拿到藏品目錄作為參考資料。傳承者必須撰寫講稿,並由廣島市政府和平推進科協助核實原子彈相關歷史知識,而見證人則會校對原子彈爆炸經歷的相關內容。最後通過口語訓練以及模擬演講,才能成為正式的傳承者。 原爆創傷的凝視與再現: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常設展 記憶的轉化: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成果 根據官方的統計,截至2024年4月此計畫共培訓了226位「傳承者」,其中最年輕的今年20歲。他們擔任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原子彈經驗傳承講座」的講師,每日舉行一場英語講座和三場日語講座,時長大約60分鐘,內容涵蓋原爆倖存者的個人經歷、對和平的渴望、原子彈爆炸的現實狀況,以及戰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原子彈危害的概述,以及原子彈對人體的影響等。     (左):為了正確地傳承原爆倖存的經歷,並提升國內外人士的和平意識,舉辦了由原爆倖存者主講的講座。(右):傳承者們在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進行演講,談論、傳達原爆倖存者的經歷及對和平的感受。(圖片提供: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2018年起,日本其他地區也可以線上申請「原子彈爆炸經驗見證者」或「原子彈經驗傳承者」講座,紀念館會分派完成培訓的講者至該地區演講,使得「希望原子彈爆炸事件不要再次發生」的理念傳播到日本各地,且講座費用由國立廣島原子彈死難者和平紀念館全額負擔。見證者及傳承者也曾遠赴海外分享,例如2019年到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和科芬特里(Coventry),結合當地當時正在進行的反核活動,舉辦傳承者講座,並與當地社區及政府人員針對和平理念深度交流與對話。 見證者至熊本縣菊池女子高等學校,分享、傳達自己身為原爆倖存者的經歷及對和平的感受。(圖片提供:國立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紀念館)   傳承歷史的人:參與者的反饋 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已執行12年,在這期間多位見證者相繼去世,計劃成為展示倖存者深刻情感和回憶的橋梁,保存了無法通過照片或個人物品體現的情感,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生動呈現,對理解過去的苦難有深遠影響。 然而,每位傳承者都會思索「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我們,如何能夠作為接班人,傳遞倖存者的記憶?」第一代傳承者青木圭子分享,她透過閱讀大量書籍和聽取倖存者的故事作為傳遞記憶的知識基礎,也參與和平紀念儀式,設想若自己經歷了原爆該怎麼辦?透過這些做法,「原爆不再只是遙遠過去發生的與自己無關的事件。」此外,28歲的年輕傳承者藤澤千夏認為:「儘管我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但我可以用與現代年輕人相同的視角與他們對話。」通過跨越時代的文字和語言,這些故事代代相傳,與下一代產生共鳴,達到深刻的教育效果。 傳承者努力將自己融入倖存者的處境,確保這些記憶不會消逝,成為對和平的提醒。透過集體記憶的保存,紀念館將原爆的殘存記憶聚合,使散佈在個人歷史中的痕跡,由零散的「點」組成完整的「面」,使我們更接近原爆發生當日的真相,這正是發掘個人經歷的迫切原因。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根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015年的調查,有百分之三十的廣島居民無法確切提及原子彈爆炸的具體時間,顯示出歷史事件在人們心中逐漸淡忘。 註釋2:廣島和平文化基金會為日本的公益法人團體,經營「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及「廣島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紀念館」,旨在傳達原子彈爆炸的事實,以及和平、合作的理念。
2024/08/06
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補完計畫!尋找下一位「新維梅爾」
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補完計畫!尋找下一位「新維梅爾」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你買到『維梅爾』大展的票了嗎?」在2023年的荷蘭,這句話成為博物館愛好者及遊客之間的問候語。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以下簡稱國家博物館)推出為期四個月的「維梅爾」特展(Vermeer)(2023/2/10至6/4),跨國與多間博物館合作,28件維梅爾的作品終得短暫聚首(自4/1起,〈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回到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展示)。平心而論,其策展論述屬於傳統藝術史的敘事,毋需太多文字敘述,維梅爾的經典之作即是最佳魅力,觀眾可透過作品觀察藝術家創作風格的脈絡與技法的轉變,大飽眼福。 國家博物館「維梅爾」特展一景。(Photo by Rijksmuseum / Henk Wildschut) 【博物之島新訊】立體派藝術與時尚的對話!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全新典藏展   而此樁藝術史的盛事迎來博物館的奇景:「維梅爾」門票在開展約莫一個月時即告售罄,博物館於特展期間延長開館時間,並緊急加售晚間入館門票,然而這些門票也在數天內火速售盡,無論是當地人或是旅客,皆是一票難求。此時,博物館推出的推廣教育便極其關鍵,這些活動,能否成功讓大眾透過不同媒介認識17世紀的尼德蘭繪畫,並帶出新的刺激與互動?除了遊客,當地人如何回應?   遍地開花的衛星展覽 搭著「維梅爾」大展的順風車,一些博物館順勢推出與維梅爾主題相關的展覽。 有別於國家博物館展示純粹的維梅爾作品,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推出「弗雷爾:維梅爾風格的先驅」特展(Vrel, voorloper van Vermeer),以創作年代與維梅爾相近的雅各布斯・弗雷爾(Jacobus Vrel)為主角。這位擅用室內窗景為主題的藝術家,因為簽名縮寫與維梅爾皆為JV,部份作品甚至一度被誤認為維梅爾的畫作。展覽更進一步探討他如何在當時的題材和風格,成為維梅爾和彼得・德・霍赫(Pieter de Hooch)的先驅。 「弗雷爾:維梅爾風格的先驅」特展一景,從作品中可件其構圖和題材與維梅爾相似,牆上文字為弗雷爾簽名縮寫。(©Mauritshuis) 【博物之島新訊】返鄉的大師之作-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弗里克收藏」特展 【博物之島新訊】不只幫作品整容,還要當偵探?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帶你探索油畫修復大小事   身為維梅爾的故鄉,台夫特的王子紀念館(Museum Prinsenhof Delft)動態自是備受矚目。響應國家博物館,「維梅爾的台夫特」特展(Het Delft van Vermeer)講述維梅爾在台夫特成長與發展藝術生涯的軌跡。展覽中可見維梅爾簽名的檔案、曾出現在畫家作品背景中的物件與傢俱,及聖路加公會和其他畫家之間的關係等等。觀眾可以藉由展品解析,想像17世紀的維梅爾,如何在貧困中奮力創作以償還債款、作品受到資助人的賞識、還有藝術家對世界另一端的風土與科學感到好奇。這檔展覽彷若是維梅爾創作歷程的補完計畫,沒有展示維梅爾的畫作,談論的卻是滿滿的維梅爾。 「維梅爾的台夫特」展覽的陳列空間,將本為維梅爾作品裡的背景畫,逐一找出原作或相似作品,討論這些畫家和維梅爾當時的藝術交流。(Photo by Museum Prinsenhof Delft / Marco de Swart)   在此同時,台夫特的老教堂(Oude Kerk Delft)則是推出了當代攝影展「光之珍珠:卡洛琳・希肯克捕捉維梅爾」(Pearls of light: Caroline Sikkenk captures Vermeer),荷蘭攝影師希肯克以攝影復刻維梅爾的作品,試圖重現畫家特有的光線處理和寧靜氛圍,加入台夫特藍陶、荷蘭當代設計和多元族群等元素,回望17世紀的荷蘭。數件攝影的場景,特地挑選在維梅爾出生、成長和成家的現址進行拍攝,而最終成果在維梅爾長眠的老教堂展示,亦是提升了展覽的趣味。 「光之珍珠:卡洛琳・希肯克捕捉維梅爾」攝影展以台夫特老教堂為展示空間。(王幸慈 攝影)   從「接近維梅爾」到「新維梅爾」的推廣策略 在展覽門票已一搶而空的前提,博物館如何調整教育推廣活動,讓無緣進館的觀眾,仍對維梅爾的作品保有求知的興趣?而對荷蘭經典大師的作品已感疲乏的荷蘭大眾,博物館還能如何與其他平台合作,邀請大眾進行公共參與? 在國家博物館的官網,可見高解析度的作品圖檔和詳細的文字說明,博物館也針對不同主題錄製淺顯易懂的導覽影片,幫助觀眾更認識維梅爾畫作,和不同作品之間微妙的關聯。而荷語版的網頁,特別推出了時間限定的荷語線上課程,在展期間以直播授課的方式,邀請本展策展人講解維梅爾筆下的光線、色彩運用、透視法和光學。線上參與者可在問答時間,和策展人進行深入的討論。 在博物館之外,紀錄片導演暨藝術家蘇珊娜・萊斯(Suzanne Raes)的紀錄片《接近維梅爾》(Ditch bij Vermeer)在荷蘭各電影院首映。透過鏡頭,她將倆位策展人籌畫展覽、至各地洽借作品的過程,甚或是當借展單位之一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在展覽會議中提出自家館藏的〈持長笛的少女〉(Meisje met de fluit)並非維梅爾本人所繪時,【註1】策展人的心境轉折的歷程,皆一一記錄。起初此片的放映只有荷語,但應外語人士的需求,電影院推出英語字幕的場次,造福更多觀眾。 《接近維梅爾》紀錄片預告   同時,荷蘭公共廣播基金會(NPO)與MAX廣播公司合作一檔「新維梅爾」(De Nieuwe Vermeer)計畫,結合繪畫競賽電視實境秀和線上互動網站。電視台廣邀對維梅爾和藝術有興趣的大眾投稿,最終遴選180位素人畫家和12位職業藝術家,參與共六集的實境節目。「新維梅爾」實境節目以六件維梅爾已亡佚的作品做為主題,分別是〈洗手的紳士〉、〈第二幅小街〉、〈維納斯、朱庇特和墨丘利〉、〈音樂會〉、〈基督墓前的三位馬利亞〉、〈自畫像〉。國家博物館策展人Pieter Roelofs和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修復師Abbie Vandivere受邀擔任評審,在每集節目開頭講解維梅爾作畫的各種原則,讓六組創作者依主題進行16週的創作,最後在每職業組與素人組中各選出一位得獎代表。節目在NPO電視台播畢之後,自三月底,六位職業組得獎者的作品,在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展示;而六位素人組得獎作品,則在王子紀念館展出。 「新維梅爾」競賽素人組六件獲獎作品,在王子紀念館展出。(王幸慈 攝影)   MAX也特別製作3D模擬的「維梅爾之房」互動網站,讓觀眾可以想像維梅爾工作的場景、室內擺設和線上瀏覽「新維梅爾」節目的入選作品。 「維梅爾之房」3D互動網站,內含短片、音樂、解說音檔等資訊。(王幸慈 翻攝)   當商店櫥窗和IG平台成為展示空間 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出借至國家博物館八週的期間,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開放觀眾投稿,上傳屬於自己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於原作回館前,展廳裡輪播公眾參與的創意,並開設Instagram帳號,鼓勵使用者轉載分享。【註2】此舉造成廣大的迴響,也達到告知觀眾少女在巡迴多日後,已重回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重要資訊。 而「新維梅爾」計畫並不止於繪畫競賽,入圍的素人作品走進台夫特市中心的商店櫥窗,成為市景的一部份。在街上,隨處可見由不同媒材製成的「新維梅爾」作品,不但為老城帶來活潑的氣息,更是豐富在地人和遊客對維梅爾的認知與想像。 超過100件「新維梅爾」入圍作品在台夫特市區的櫥窗裡展示,吸引路過民眾的目光。此兩件作品主題為〈基督墓前的三位馬利亞〉。(王幸慈 攝影) 置於古董店櫥窗的〈音樂會〉和書店的〈第二件小街〉,作品充分融入台夫特的市景。(王幸慈 攝影)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透過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館員的科學檢測和分析,館方提出〈持長笛的少女〉由維梅爾工作室繪製的新聞稿 註釋2:「我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活動資訊
2023/06/07
日本的「市民學藝員」,為什麼? 做什麼?
日本的「市民學藝員」,為什麼? 做什麼?
作者:黃貞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圖書館館長) 「市民學藝員」、「市民研究員」,這兩年成為臺灣縣市面對地方博物館/地方文化館人力不足、並開放公民參與等課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兩者雖然名稱不同,但訴求相近:讓體制外的「市民」接受培育課程後,能以接近「學藝員」「研究員」的立場,分擔博物館工作。「市民學藝員」源起於日本,與日本博物館制度、以及1990年代博物館變革密切相關。要思考這樣的舶來品在臺灣運用的可能性,先了解日本博物館與學藝員的關係,「市民」+「學藝員」的制度為何出現?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日本的博物館與學藝員 今日,博物館已經成為一種國際語言,其價值與精神為國際間普遍認同,加上國際交流頻繁、訊息豐富,使得我們漸漸忘記,博物館做為伴隨近現代社會進展所發達的一種文化技術,有高度的區域性,與其所在地相關制度、文化與社會脈絡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博物館的可為與其意義的認可,仍然受到背後社會機制、文化脈絡與思維的影響。 日本的《博物館法》制定於1951年,在戰後推動的憲法體制中,與《社會教育法》《圖書館法》同步登場,被稱為社會教育三法,其主旨互通、並相互支援。依據2017年現行版,《博物館法》的目的在於「規定博物館設置與經營之必要事項,以圖博物館健全發展,有助國民之教育、學術與文化之發展為目的」(第一條)。而博物館定義如下:「博物館是以下列事項為目的的機關,就歷史、藝術、民俗、產業、自然科學等相關資料進行收集、保管(含育成1),從教育立場藉由展示提供公眾使用,並實施有助公眾學習、調查研究、休閒之活動,同時為了實行這些事項就相關資料進行調查研究」(第二條)。關於學藝員:「博物館應任用具有專業的職員為學藝員,學藝員為進行博物館資料的收集、保管、展示、調查研究及其他相關事項之專業職務」(第四條第三、四項)。 1 這裏的「育成」,指有生命之動植物之照料。因為《博物館法》也將動物園、植物園列為博物館類型。 上述的定義與規定或許讀來尋常,但,試著想像一下,日本戰後博物館事業依法推動設置、普及,博物館就跟圖書館一樣,有明確的目的、功能、工作事項與負責專業工作的學藝員;收藏,是博物館的基礎,學術與社會教育功能,是博物館的存在意義。《博物館法》定義的博物館,成為是日本公立博物館的基本範式,今日幾乎所有的縣市都設有歷史博物館、科學館、美術館,也與地方上各類文化財的保存、研究或活用關係密切。如此,應該可以感覺到,日本博物館界的核心隊伍,與臺灣戰後伴隨著國家文化建設、地方發展、產業轉型、社區營造、區域資源整合等種種社會課題因應而生、而壯大的博物館事業,十分不同。   市民學藝員,是什麼?為什麼? 範式明確的日本公立博物館,在1990年代前後由博物館學者、各地學藝員接二連三提出變革主張,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博物館論、世代博物館論、參加型博物館論等之共通點,指出做為社會教育機構之博物館,應該轉換由學科方法主導的工作模式,轉向以徹底的地⽅研究為基礎,確保市民的學習權利,協助市民面對並思考地⽅課題;市民不再只是博物館產出的接收者,而應該進一步成為具有動能的學習主體,甚至參與博物館各項工作。各地博物館之實驗性實踐先後登場,其中,滋賀縣琵琶湖博物館的市民參加型調查、市民田野調查員,以及與民間非營利團體結為夥伴的架橋制度等,讓市民參與博物館核心的調查、研究與展示等工作,都是十分具有革新精神的案例。 市民學藝員制度,也是在這一波論述下登場的新機制,可說是既有的博物館志工或博物館之友的升級版,維持志工的身分、但需要更長期而深入的學習,並能協助博物館基礎工作、參與博物館的實踐。雖然是比較溫和的改革,但也更為普遍,不少博物館的志工活動,已經和市民學藝員無異,只不過名稱沒有改變。埼玉縣飯能市立博物館 (以下簡稱「飯博」) 的定義具有代表性:「本館 (以下簡稱「飯博」) 的市民學藝員,既是一種提供市民學習機會的新機制,也能協助學藝員的工作,同時對博物館與市民之間的連結與溝通,也能有所助益,市民學藝員是博物館的利用者之中最接近博物館立場的一群人。」也就是說,市民學藝員是學藝員的工作夥伴,市民學藝員制度的推動,同時兼顧了社會教育、社區公共關係等博物館職責。   市民學藝員,做什麼? 市民學藝員制度的目的,讓一般市民以志工的身分、學習並參與博物館學藝員的工作。成為市民學藝員,必須參加一定的課程並取得資格,不管是培訓的內容,或者取得資格後的工作,都以博物館學藝工作的基礎為主,包括蒐藏、研究調查、展示、教育等面向,例如:學習博物館收藏文物的取扱與整理,例如,如何識讀文物與丈量尺寸,特別是地方博物館常見的、大量與生活有關的古文書或相片資料的識讀與整理,是常見的任務。有趣的是,古文書的識讀課程在各地似乎都十分受到歡迎,學習閱讀過去以筆書寫、運用大量漢字的文書,對一般市民來說彷彿解碼一般、有莫大的吸引力;識讀地方文史資料、並進行相關的田野踏查,例如,滋賀縣栗東歷史民俗博物館(以下簡稱「栗博」)的市民學藝員,定期閱讀地方的名所繪,並實地踏查加以對照、勘查;比較資深的市民學藝員,能被交付較為完整的學藝工作、甚至自行規劃活動的機會,例如,栗博交付市民學藝員協助整理一批私人收藏的鐵道資料,並參與規劃展覽與導覽,也為該館的古早生活體驗活動規劃新的主題與課程。此外,飯博的市民學藝員,在學藝員的協助下識讀、整理地方史料、進行實地踏查、拍照紀錄,並製作地方踏查地圖、同時負責導覽解說。 栗博的市民學藝員協助整理私人捐贈鐵道資料 (感謝栗東歷史民俗博物館授權使用圖片) 飯博與栗博的市民學藝員還有一種非常特別的任務。飯博的市民學藝員學習以傳統的麥作耕作技術、採收與加工技術,照顧一塊麥田;栗博園區內有一棟建於明治初期的農家「舊中島家」,被拆解後移築至此,做為博物館鄉土教育的場所。舊中島家中的土灶經年劣化,由博物館號召市民學藝員以及當地數個民間團體合作,從舊土灶解體、撚土、加入稻草發酵、壓製土塊、疊築成灶,皆由參加者動手完成,並定期舉辦用土灶煮飯吃飯的活動。不論是傳統麥作或築土灶,過程本身即是體驗型學習、也是傳統技術的傳承與展演,兼具教育與展示兩面。 栗博市民學藝員參行舊土窯之解體工作 (感謝栗東歷史民俗博物館授權使用圖片) 栗博的市民學藝員,參與新建土窯的準備工作 (感謝栗東歷史民俗博物館授權使用圖片)   做為公民參與機制:日本市民學藝員制度的意義 日本1990年代所倡議的博物館改革,目的在於反思博物館知識生產的目的與方法,以更積極回應學習型社會的理念。換言之,從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博物館最核心的專業功能切入,思索博物館如何與時俱進、體現新的公共價值。 那麼,讓市民學習、參與博物館基礎工作的意義何在呢?首先,整合蒐藏、研究、展示、教育多種專業的博物館工作本身,就是非常獨特而具挑戰的學習:導覽與體驗活動的協助,必須熟知展覽內容、相關知識,可能涉及的議題、如何回覆等,同時又必須以清楚而吸引人的方法傳達給觀眾;資料整理、實地踏查、紀錄,以及踏查路線的規劃與導覽,則是一套整合不同方法之知識建構、傳達與運用的工作。不只是個人而內化的學習,其成果被視為博物館的產出,成為博物館提供的公共服務之一。如此,從個人學習、進一步到公共參與,是十分有魅力的自我實踐。 更重要的是,做為一種公民參與機制,市民學藝員的學習與產出,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意義。學習,如何具有提供公共服務的認識與能力,產出,才能為博物館的公共任務增色。確保博物館公共性意義的關鍵,在日本,是明確的博物館核心價值、以及穩定的學藝工作,市民學藝員制度,就是讓市民適當地參與這個明確而穩定的知識生產體系,以學藝工作為媒介、擴展專家與市民、公與私的協作關係。在社會教育定位、《博物館法》護持之下成長的日本公立博物館,一定程度確保了博物館價值的穩定性,以及重要而基礎的工作的常態化,這也是市民學藝員制度可以獲得認可的原因。   市民就是學藝員?臺灣的課題與機會 和日本不同,臺灣市民學藝員制度出發的主因,反而是為了解決「沒有學藝員」的困境。當然,市民學藝員的構想,超越人力不足的苦惱、更有企圖心,但也面對了不同的課題。1990年代以降,包括類博物館在內、臺灣博物館事業的蓬勃發展,主因是各種文化政策對博物館工具性價值的高度青睞,例如促進地方發展、文化振興、產業轉型、社區主體意識等,然而由於偏重借助政策論述(不是制度)與計劃型資源挹注,兩者的不穩定性、以及講求即效性,使得工具性產出成為效益評量的焦點。整體來說,今日的臺灣博物館事業有著如下的結構性特徵與問題:人事與本預算的薄弱,導致知識建置、社會教育意義等本質性價值與方法不彰,高度仰賴短期計畫資源的結果,使得工具性產出普遍成為認識、評估博物館的重點。 換言之,如果沒有學藝員(包括背後的專業認知與制度)的博物館,就沒有條件像日本那般,讓「市民」參與既有機制、學習成為「學藝員」的夥伴,協助博物館提供公共服務。博物館學藝工作,既跨域又必須在地方對話過程中成立,是一種必需親身耕耘體會的專業,很難只靠著邀請外部專家、學者授課,就可以領會。沒有學藝員為伴的市民學藝員制度,就得重新定義博物館/文化館學藝工作、方法與公共目標。 以臺灣的條件,市民學藝員制度的推動,正在挑戰如何讓「市民學藝員」這種非典型人力成為博物館核心人力,而且幾乎都是透過外部專家的引領。那麼,市民學藝員制度的機會在於,如何成為讓市民一起思考博物館/文化館的公共性價值何在的契機,思考「市民」可以做什麼?而既有的、專業博物館的本質價值與方法又如何應用?以市民學藝員為主的工作方法,可以是什麼?如何讓「市民」變成「市民學藝員」,從個人學習到公共參與的目標與方法,這個過程將開啟新的探問,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參考資料: 博物館與文化 (2011.6) 黃貞燕,博物館、知識生產與市民參加-日本地域博物館論與市民參加型調查 黃貞燕,2014。博物館、市民知與新公共領域的形成。王嵩山主編《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越》,國立台灣博物館。 埼玉縣飯能市立博物館 (2019.2.24) 市民学芸員 滋賀縣栗東歴史民俗博物館
2019/07/18
在拉丁美洲的博物館推行人權教育 (II)
在拉丁美洲的博物館推行人權教育 (II)
原文作者:Susana Meden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拉丁美洲分會FIHRM-LA現任執行長) 翻譯:呂繼先 博物館所從事的活動,自然會聚焦於與其本身類型屬性相關的議題上頭- 故藝術博物館探討藝術與美,科學博物館探討創新發明。但今日,能夠吸引到最多訪客的,並不是那些只展示美麗或歷史性館藏的博物館,而是所推出的展覽更能夠打動觀眾、鼓勵人們對人生有所省思者。 我們即將來到二十一世紀前四分之一的尾聲,數位革命將我們從穩定而熟悉的結構,推往嶄新而變化中的狀態。我們不時皆需要自我更新或甚至自我重組—這個時代的博物館如果無法專注於發掘與反映人們的需求,將無法達成服務公眾的使命,要不成為僅止於提供娛樂的角色,要不就只是學者的私人殿堂。 博物館必須要能夠引起普羅大眾的興趣,為了創造這樣的吸引力,博物館可以製作與日常經驗相關的展覽,以反映聲音的多元性,亦為不同立場提供相互尊重的對話框架。這似乎點出了,對於博物館來說,眼前最急切的,莫過於將自身的目標與所屬社群的需求同步。 難如登天?確實這是相當困難的挑戰,卻也是博物館最能服務大眾的方式。 自2018年五月,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 (FIHRM) 主席David Fleming博士正式核准了拉丁美洲分會FIHRM-LA的成立,我們便開始聯繫區域內八所 FIHRM的會員博物館。但除此之外,拉丁美洲還有很多人權博物館-至少有五十七所屬顯而易見者:阿根廷有十一所、玻利維亞有四所、巴西有五所、智利有七所、哥倫比亞有六所、還有六所位於墨西哥,其他包含哥斯大黎加、厄瓜多、烏拉圭、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巴拿馬、巴拉圭、祕魯、多明尼加共和國等國家則各自有一至三所。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委內瑞拉則尚未有此類博物館存在的相關資訊。 取得這些人權博物館對FIHRM-LA的支持固然是一個開始,但若要讓整個地區都受益,我們必須看得更遠,將目標延伸到非人權博物館。如果其它博物館也能讓觀眾對人權議題產生興趣,我們的理念便可傳達至更寬廣的人的網絡與機構網絡,觸及更多元的社群、更多的國家。 策略上,我們一開始並非透過正式的機構管道來做接觸,而是借重對於此類議題有處理經驗、並願意擔任FIHRM-LA各國聯絡人角色的同行。截至目前,聯繫各博物館和組織、處理更新資訊等任務都有賴這個網絡。而我們也已經開始從多明尼加共和國、祕魯、哥倫比亞、智利、墨西哥、瓜地馬拉這幾個國家收到第一批答覆與響應。 隨著組織網絡成長,我們也建置網站www.fihrm-la.org,希望藉由轉錄相關核心議題的消息,對拉丁美洲的博物館與大眾達到傳播訊息與鼓勵反思的作用。除了提供資訊來源、人權博物館和機構的相關連結,網站也建置有相關活動的行事曆。為了提高網站的造訪率,我們發行電子週報,增加與讀者的互動,亦利用Twitter 和Instagram來宣傳機構活動,這兩個工具不僅可用於觸及群眾和匯集意見,亦能升高爭議、引發討論。 除了團隊所設的願景, FIHRM-LA 的經驗在FIHRM的年會上也喚起大家更多的期待,希望將FIHRM-LA模型複製到其它地區。 FIHRM-LA的基礎既已打下,團隊現在聚焦在發掘最合適的方法,去接近FIHRM-LA的中心目標: 協助各個博物館教育群眾關於基本人權的道理- 尊重人權、捍衛人權。 當FIHRM-LA尚在構想階段時,眾人曾爭辯上述目標是否有達成的一天。人們對博物館是否真的可以發生教育功能存疑。參觀博物館當然可以獲得資訊,這點眾人已有共識,但顯然教育需要的遠不只是單一造訪,教育需要時間。但即便如此,關於這點亦有反證: 我們都知道,有時候,當我們看某件物品、讀到某段文字、聽到某個故事…我們會受到感動,我們會因此反思,我們生命甚至會因此而轉彎。這些經驗都可以是我們稱之為教育過程的一部分,而這些經驗經常在博物館發生。 為了探究博物館場域內提供教育服務的種種細微差別,我們花了一整年時間進行研究、交換提案、問題討論、嘗試不同的切入點,但我們所踏出的每一步皆意味著某種進步。FIHRM-LA現正朝著2019年的目標前進:我們將製作一個在整個拉丁美洲地區博物館巡迴的展覽;設立獎項以鼓勵優秀的提案;提供參與某些活動的補助。 每個人都能參與,每個意見都算數。透過主要社群網路您都可以找到FIHRM-LA,FIHRM-LA亦期待與您交流! 首圖來源
20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