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 年紀輕輕、帶著書卷氣息的鄭莉蓉,引用了左翼詩人和劇場工作者——鍾喬老師的話,表達內心深沉的決心。 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開館時即以助理研究員身分,負責諸多大型藝術活動的鄭莉蓉,畢業自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大學時期因參觀了徐文瑞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的「赤裸人」,探討難民人權而震撼,觸發關懷邊緣弱勢的議題,畢業論文即以慰安婦阿嬤的攝影展為題【註1】,以觀眾研究探討創傷展示。承接此背景,她日後在博物館工作時,經常加入倫理的反思,並著重觀眾的多元化學習。在故宮南院七年半的時間,她統籌策劃旗艦型的藝術節活動,包括4屆「夏日親子藝術月」和2屆「故宮亞洲藝術節」,她以博物館作為一個行動者,如何提供具學習性且愉快的社交經驗為思考方向,作為總體策畫概念。 本次專訪人物——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鄭莉蓉(葉家妤 攝影)   藝術跨域,吸引新觀眾! 有感於藝術不應受學科限制,於是鄭莉蓉嘗試跨域的結合,連結藝術與科學,於2019年第一屆的夏日親子藝術月,搭配「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策畫「博物館大航家」活動,並與國家地理雜誌等團隊合作,將葡萄牙人、荷蘭人東來的大航海時代精神再現,以探險家的訓練方式讓國小中生,模擬沒有GPS導航的年代,如何觀星找到南北方位,也學習現代航海專用的旗語和專業繩結打法。多樣學習模式的第一屆夏日親子藝術月,受到熱烈歡迎,且在回收數千份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有六成六的觀眾是首次參觀故宮南院,說明了跨域結合及多元學習方式,確實對開發潛在的觀眾很有幫助。 「教育的主軸要先拉出來,而找到好的師資團隊很重要。」鄭莉蓉說明在設計第一屆親子藝術節時,先依「交融之美」展內涵,定位教育推廣活動三大主軸:世界地圖的引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浮繪與鏡箱。其中,「地圖」靈感來自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註2】,其自十七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對拓展當時人們世界觀造成深遠影響,課程依循此理念,順著地圖的元素展開大航海時代。 2019年夏日親子藝術月「冒險航家夏令營」活動(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歷史中,誰是英雄?從遊戲挑戰倫理思考 「雖然我是博物館教育人員,但不喜歡讓參與者有『受教』的感受,我希望他們來這裡很開心,想要一再造訪博物館,成為運用博物館資源的終身學習者。」鄭莉蓉設計了一系列的互動遊戲,其中以「實境解謎」最受歡迎,「實境解謎最困難的是串連不同展廳、各自策展的文物,理出故事和遊戲路線。」由於南院是單一動線的方向,所以解謎仍需順著觀眾參觀路線安排。 2021年她根據展覽「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策畫實境解謎——「英雄之謎」。展覽展出中國乾隆皇帝為宣揚十全武功,命人製作的清宮銅版畫戰圖,其中有一場關鍵戰役「格登山之戰」,是準噶爾汗國的阿玉錫,因為犯錯被判刑時,叛逃至清帝國,後來率22名清兵夜襲準噶爾汗達瓦齊的大營,達瓦齊軍隊潰敗奔逃,一個月後準噶爾汗國滅亡。在展櫃同時陳列清帝國乾隆皇帝大閱【註3】時所戴的頭盔,對比戰敗的回部首領頭蓋骨法器,顯示成王敗寇處境。然而,鄭莉蓉透過實境解謎丟出反思:「獲得勝利,就能夠擁有榮耀嗎?」這項倫理題沒有答案,重要是讓孩子們去思考英雄的意義是什麼。延續她完成碩士論文的意念,每場戰爭,有人勝利就有人被犧牲,如同被迫成為慰安婦的阿嬤是戰爭、父權體制與經濟下的多重弱勢,而「清帝國光輝的勝利背後,是準噶爾汗國的被屠殺」她淡淡說著。 上圖為「英雄之謎」實境解謎道具;下圖為參與者在展場內遊玩的畫面。(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博物之島專文】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感受」亞洲文化多樣面貌 由於南院期許展現更寬廣的亞洲文化視野,因此每年十月院慶時皆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亞洲藝術節。自2017年來共舉辦了六屆【註釋4】,在她統籌的新加坡月(2018)和泰國月(2019)中,設計能夠具體感受文化的五感體驗活動。在新加坡月,藝術節提供娘惹的服飾讓民眾試穿,也教民眾手做椰絲糖球。由於新加坡是集合印度、馬來和華人等多元文化,其中也有不少的回教徒,因此「一日調香師」的活動,特別準備幾種不含酒精的伊斯蘭香水,讓民眾可以隨個人喜好調配香水帶回家;活動還配合白手杖節,邀請視障朋友一起聞香。「人本來就是五感的動物,聞到香味或是觸摸皆會引起許多感受,我希望讓觀眾盡可能用不同的方式體驗博物館。」 新加坡月「一日調香師」活動。(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在準備不同主題國家的藝術節時,鄭莉蓉著重文化差異性、共通性,與主流印象下的深層內涵。她認為新加坡和臺灣有許多相似處,不論是移民、被殖民的歷史和多元種族的社會均可以互相借鏡。「我在做新加坡月時有明確的方向——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我希望看待一種文化,並非局限在異國情調,而是能夠讓觀眾察覺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各國文化特質。」 於泰國月,她希望呈現「非觀光」的泰國,「我想聚焦大家較少注意的文化面,因此訂出『熟悉又陌生的泰國』主題」,她規劃展出泰皇拉瑪九世的王后——詩麗吉(Sirikit)所設計的八款傳統國服,展現泰文化的新美學。這是詩麗吉和國王出訪時,發覺無國服可穿而開啟設計的靈感,除了建立國族認同的文化外,也展現新時尚的魅力。此外,邀請專業劇團演出泰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面具舞蹈劇「孔劇」(Kohn),讓人瞭解深入的泰國文化,並設計教育故事劇場帶領孩童演出拉瑪堅故事等體驗活動。 泰國月「Tai Fashion 泰時尚」時裝秀展現詩麗吉王后設計的傳統國服樣式。(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518博物館日,與中介學校幸福共好 今年(2023)鄭莉蓉調回故宮北院,並為518博物館日策劃「幸福共好」的戲劇工作坊,和青藝盟及中介教育機構花蓮秀林國中合作,以戲劇教育結合故宮文物,協助社會邊緣的青少年學生,並預計於同年7月進行教案分享會,歡迎其他學校一起合作把教案延伸出去。 「『這些孩子不是問題學生,而是被問題纏繞的孩子』,如果在這個年紀可以接住他們,會讓他們看到不一樣的可能性。」受青藝盟先前辦理「牽風箏的人」師資培訓計畫裡學員的分享而感動,鄭莉蓉延續理念表達今年518博物館日計畫的重要性。 未來她將繼續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裡,為減少不平等和良好身心健康努力。對於有志從事博物館工作的青年,她如此勉勵:「不要放棄理想和熱情,儘管大環境有許多壓力及挑戰,但博物館教育及文化平權的目標,都會在我們一點一點的努力下往前進。」她以最初在南院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合作辦理的創齡活動為例,雖然當時只有8位長者參加,但是一位長者卻對她說,這是她這輩子最快樂的一天,讓她心疼外更確定博物館工作的意義。 因為「赤裸人」的展覽,打開了鄭莉蓉人生的視界,也愛上了博物館,如今身處一級國家博物館獨立策展藝術節活動,她仍秉持初衷,以差事劇團鍾喬老師談「劇場可以改變世界」理念時,提及馬雅神話中日神與夜神建立宇宙運行的對話為例,勉勵所有夥伴:「從未抵達,從未放棄」,繼續以博物館為行動,為消弭不平等步步踏實前進。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鄭莉蓉,2014。創傷展示的策展建構與觀眾詮釋:《堅強的理由—獻給台灣慰安婦阿嬤的攝影展》個案研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註釋2:於「交融之美」展覽中未展出明末利瑪竇繪製之《坤輿萬國全圖》,而是呈現了受其影響之江戶時代《坤輿萬國全圖屏風》以及清康熙時期由南懷仁傳教士,參考此圖並加上17世紀前半的地理知識而繪之《坤輿全圖》木版印刷大型世界地圖。 註釋3:類似今日的閱兵典禮。 註釋4:故宮亞洲藝術節自2017年,以印度、新加坡、泰國、蒙古、印尼和越南等國家為主題舉辦。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2023/05/18
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望著臺灣國旗飄揚在日本宮崎縣立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廣場上,和日本國旗並列,游貞華內心油然升起一股感動。這是2019年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在宮崎縣立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展出之「臺灣・宜蘭・淇武蘭遺址~海路匯流處~國際交流展」,以宜蘭史前文化金屬器時代的遺址,和日本南九州的史前文物為主呈現。兩個多月的展期吸引了1.8萬人次的觀賞,這次成功的交流展,不僅是將臺灣的考古文化帶向國際,同時,也將日本的策展能力引入國內。促成這次交流展背後的關鍵人物是蘭陽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游貞華,究竟如何與日本發展交流情誼,又是如何將踏查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經驗應用在文化平權實踐上?一切都和她長期在博物館的深耕有關。 本次的專訪人物,蘭陽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游貞華。(郭冠廷 攝影) 「臺灣・宜蘭・淇武蘭遺址~海路匯流處~國際交流展」展覽照片(游貞華 提供)   團結力量大!善用姊妹館的策略聯盟 曾擔任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代理館長的游貞華,從過去就開始著手國際間的聯盟,利用紅毛城和荷蘭歷史上的關聯,她寫信給荷蘭南海國家博物館(Zuiderzeemuseum Enkhuizen)館長,表明希望締結姊妹館的關係,促成了雙方的交流合作。之後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任職期間,延續與國外館舍合作的經驗,展開和日本博物館的長期交流,並與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及兵庫考古博物館等專業考古館舍結盟。由於十三行博物館與蘭博也是姊妹館,因此現在於蘭博服務的她,以舊識關係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表示:「蘭陽博物館是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姊妹館的姊妹館!」順理成章讓一切合作有了好的開始。   拓展行銷、文物修繕與展示的視野 「臺灣的國旗要在日本掛上是很困難地,而日本願意出場地、共同展出也很少見。這次他們拿出七十多件南九州文物一起展出,在宣傳上我們點出『宮崎距離台灣只有1200公里』,其實宮崎到東京也是1200公里,等於宮崎位於東京和台灣的中間點。」以距離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也是一種宣傳的技巧。這次的交流展讓她看見日方宣傳的實力,從機場、兩旁道路、大型連鎖商場到飯店,所見之處都是相關宣傳,而不同的博物館間也會「好康相報」以加乘效益。 宮崎縣最大的AEON商場專區介紹交流展。右1為蘭博陳碧琳館長、右2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張惠如科長、左1西都原考古博松本茂學藝員。(游貞華 提供)   赴日展出的淇武蘭遺址文物共111件,由於2001年淇武蘭遺址出土超過50萬件的文物,受限於人力不足,無法一一修復而有了劣化問題。西都原自彌生時代(約始於公元前7世紀)起即有大量的金屬器物出土,造就一流的古物專業修復,因此日本博物館方主動提出願意幫忙修繕已經劣化的13件鐵器,並將歷程詳實記錄,使我方得到一份寶貴的修復報告書。 對於文物的展示,西都原考古博物館花費很長時間思考,且使用許多小道具來輔佐擺設。此外,她也觀察到日方館員以雙手持拿古物,和我們以手套來碰觸古物不同,針對此點,日方說明:「如果多了一層布,會增加古物滑落的風險,且手套有時會有脫線,如果勾到古物的裂縫反而會造成古物摔落。」這些展示、持拿文物的方式,皆值得我方參考。 避免戴手套失去觸感,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評估文物狀況安全的前提下,以雙手直接持拿文物。(游貞華 提供)   「常設展」中的「常新展」 游貞華在考察中,發現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在常設展中帶入「常新展」的概念,也就是同一個時期的展區,會在三個月後換一批文物展出。日方認為文物不能長時期展示,對文物本身的保存不妥當,而更新展覽內容也能維持民眾對博物館的新鮮感。 「對於四千年歷史的文物,西都原考古博物館採取開放式體驗,也就是歡迎大家來觸摸。」然而萬一文物摔壞了怎麼辦?對於她提出的問題,該館如此回答:「不小心摔壞了就摔壞,我們會修!況且當初出土也未必是完整的。會用溫度去感受古物的民眾,一般會懂得愛惜。」館方表示二十年來從未有民眾摔壞過古物。當然開放體驗的文物是常民文物,非國寶級文物。以開放胸襟面對文物展出,她認為也是讓較為枯燥的古物展增加趣味的方式之一。   承先啟後,朝北部第一無障礙博物館邁進 游貞華的成功在於對許多細節的體察,這樣的素質早在二十多年前任職國立臺灣博物館時即已展現。當時,她發現視障朋友在觸摸臺博館柱子時所流露的渴望,並開始思索如何藉由觸摸讓視障者認識博物館建築之美,而後向時任館長的蕭宗煌提出:「我們何不來做臺灣第一個無障礙博物館?可以從觸摸開始認識我們的建築。」未料館長表明國內早已有博物館在執行了。雖然做不成臺灣第一,游貞華仍然雀躍地心想著:「那做北部第一也行!」得到館長支持後,她開始與長年研究口述影像的趙又慈老師請益合作,展開口述影像的建立,成為早期以此方式實踐文化平權的單位之一。此外,在淡水古蹟博物館擔任代理館長時,她改造了高爾夫球車,載送行動不便的民眾越過大斜坡,打造體貼的無障礙環境,因此帶領館所得到《第3屆政府服務品質獎》。 一日父親對她說:「全世界我最推薦的地方就是十三行博物館和新加坡樟宜機場。」因為低血糖不適而受到館員體貼入微照護的父親,向她大力推薦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她牢牢記住這話,在日後轉任該館繼續關注弱勢,且得到前館長吳秀慈的大力支持:「去做呀!費用不夠我想辦法。」既有館長如斯,她於是大力推動,主動連結附近的多重障礙照護機構,進行陶藝創作工作坊。作品展出時,吳館長特地為作品買了保險,並說:「保險是我們對他的肯定,未來有人要認購時也會有個參考值。」 【博物之島專文】梵諦岡博物館多感官巡禮!視障觀眾導覽體驗服務暨展示設計實踐   交流無距離,資訊無障礙 一路致力於文化平權的游貞華,細微的體察和她大學時參加慈幼社有關,經常去養老院和偏鄉服務,養成她總是能從身障者的角度去思考。大四時有人發現她的聲音清甜悅耳,邀請為盲友錄音,因此每到假日之時,她就展開一卷又一卷的為愛朗讀,錄製超過上百卷的錄音帶。 如今,她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為愛朗讀。在與西都原博考古物館交流時,她注意到早在20年前他們就針對障礙者製作導覽背心,背心上的感應器可以選擇語言別,走到不同的展覽區就有精準感應的語言導覽,讓障礙者或外國人不需要協助就能自在參觀。游貞華表示該館是日本最早執行無障礙背心的博物館;如今她也在蘭博建立自主導覽資訊,只要掃瞄QR Code,就會獲得手語、口語、字幕三合一導覽資訊,對聽障和視障朋友是一大福音,而蘭博最具特色的單面山式建築,也有模型可以藉由觸摸和語音來理解。此外,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為視障朋友製作觸摸式廁所配置圖,這一點,游貞華也應用在蘭博的廁所,成為臺灣第一個製作觸摸廁所地圖的博物館。在走入國際的同時,她也將國外的優點帶回臺灣,完成深入的國際交流。 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無障礙背心,可感應使用者於展場的位置並播放該導覽段落。聲音直接從背心播送,不用再接上耳機,達成便利無礙。(游貞華 提供)   近來,她支持於博物館舉辦的活動直播中加入即時手語翻譯,並爭取在現場設置聽打字幕,許多質疑的聲音表示觀看的聽障朋友並不多,何必多此一舉?游貞華認為在活動裡,能夠考量到身心障礙者並實際行動,就是在「宣示」文化平權。未來,她會繼續著力於博物館文宣、標誌易讀的建立,並且以國定丸山遺址和漢本遺址繼續與日本交流,在既廣且深的道路上做到——「交流無距離,資訊無障礙」。   執行編輯:葉家妤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梵諦岡博物館多感官巡禮!視障觀眾導覽體驗服務暨展示設計實踐
2023/05/10
正視讓人不安的歷史: 倫敦衛爾康博物館關閉「藥師(the Medicine Man)」常設展
正視讓人不安的歷史: 倫敦衛爾康博物館關閉「藥師(the Medicine Man)」常設展
作者:王欣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 衛爾康博物館(Wellcome Collection)在2022年11月25日於推特宣布,基於館方政策與回應當代潮流,將關閉其常設展「藥師 (the Medicine Man)」。 這座位於英國與歐陸交通要道國王十字車站附近的場館,奠基於美國醫藥大亨、慈善家與收藏家亨利.衛爾康爵士(Sir Henry Wellcome, 1853-1936)的遺產。透過製藥致富的衛爾康爵士,生前藉由拍賣與交易商持續擴展收藏;而在他逝世後成立的衛爾康信託(Wellcome Trust),依照其遺囑「促進醫學和科學研究進步,改善人們生活」託管遺產,訂定以醫療為核心持續發展〔註1〕,並在1970年代開始與倫敦科學博物館 (Science Museum) 長期合作,更於2007年改裝衛爾康爵士生前居所,成為如今我們所見的衛爾康博物館。至今該館免費對大眾開放,持續透過出版、展覽、收藏、教育推廣與數位傳播等多重方式,持續帶領人們深入思考科學、醫學、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連結。 重構與大自然的共生模式:倫敦威康收藏機構特展「有根的眾生」 *此篇文章為2022年7月4日刊登,同為討論Wellcome Collection的展覽,當時將該館舍中譯「威康收藏機構」,本篇文章則參考多方藝文平台將其譯為「衛爾康博物館」。 「藥師」常設展仍有傳統珍奇櫃展示方式的意味。(Credit: Medicine Man gallery. 2019. Stephen Pocock. Wellcome Collection. London.)   目前衛爾康收藏大多以醫學或民族誌為主,其中也不乏達爾文的骷髏手杖、拿破崙的牙刷等名人遺產。而位於二樓的常設展「藥師」自2007年開館即存在,以衛爾康爵士為核心呈現其收藏,包含不同時空人們的解剖模型、醫療用具或性愛玩具等。但其中也飽含人類遺骸與殖民等引發爭議的展品,包含一幅由Harold Copping繪製非洲人跪在白人傳教士前的畫作《A Medical Missionary Attending to a Sick African》(1916)。其展陳方式更是瀰漫獵奇氛圍,當觀者遊走其中彷彿在觀看舊時代的珍奇櫃,往往和其他展覽的風格大相逕庭。 達爾文的骷髏手杖。(Credit: Whalebone walking stick, owned by Charles Darwin, England, 1839-1881. Science Museum, Londo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Harold Copping 於1916 年的畫作 “A medical missionary attending to a sick African.”( Credit: Wellcome Collectio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閉展是文化破壞,還是反思歧視? 衛爾康博物館於推特宣布關閉常設展時,在社群與媒體引起一陣騷動。 根據館方最初聲明,即便衛爾康爵士是因為對世界各地的醫療與科學發展之好奇而發展收藏,但就結果來說,仍舊異化和剝削了非主流人士;即便館方曾試圖透過與藝術家的合作反思其收藏,但由於展覽本身便是延續著一個基於種族歧視、性別歧視與健全主義的理論和語言所建構的醫學史,使得如今常設展僅是呈現一個充滿特權的富人故事,卻持續忽視長期被邊緣化的敘事。館方強調,雖然他們無法改變過去,但希望透過與公眾共同努力,去創造一個新的未來,為那些被迫噤聲、抹去與忽視的人們發聲。 對此,支持者欣賞博物館的開放與透明,以及其回應社會變遷所做的努力,但也有人質疑,由於館方並未說明關閉後的規劃,在此刻突如其來的關閉究竟是為了什麼?甚至也有人認為這是否為一種文化破壞(cultural vandalism),或對歷史的抹滅。 這迫使衛爾康博物館在2022年11月28日進一步在官網說明,表示該館本來就定期會檢視其空間與展覽,常設展的關閉是多年研究與反思的結果。而更因為「藥師」開展至今時空背景已經截然不同,該展忽視個別物件本身脈絡的策展方式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殖民建築中的平權故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歷史展示   館方的改變有跡可循 衛爾康博物館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2017年館方便曾策劃「阿育吠陀男人:遇見印度醫學(Ayurvedic Man: Encounters with Indian Medicine)」特展,不僅探討其南亞收藏,也回顧曾受衛爾康之託四處收藏東亞醫藥史,卻又被遺忘的印度裔助手——Paira Mall。 「阿育吠陀男人:遇見印度醫學」展中展件之一——18世紀尼泊爾人體解剝圖。(Credit: Wellcome Collection.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CC BY-NC 4.0)   館方在2018年6月亦承認目前收藏的五百多具人類遺骸之敏感和特殊性,必須以不同的標準看待。而他們即便基於人類遺骸有其教育與公眾價值持續添置與展示,但也制定其收藏與展示準則,強調其行為皆遵守法律〔註2〕。 邊沁遺體搬新家—人體展示的禁忌與倫理   現任館長Melanie Keen於2019年上任後,更承諾將面對並處理具爭議的藏品,無論收藏的本身、來源與敘事方式都必須納入日後考量。在2021年6月,衛爾康博物館於官網發表聲明,坦承除了目前的收藏分類和展示有問題外,他們也必須面對衛爾康爵士的財富是奠定在帝國主義的剝削下,許多收藏以當今的視角審視具有來源疑慮,更因為長期以歐洲中心發展,導致許多弱勢族群被噤聲甚至忽視。當時館方便宣布不僅將通盤研究收藏,也會將其透明化;更期待與學者、藝術家、大眾等社群合作,去正視和回應令人不安的歷史,防止未來重蹈覆徹。 彼時,牛津大學皮特·里弗斯博物館 (Pitt Rivers Museum)現任館長Dan Hink曾受衛爾康博物館所託,以文字進行「干預」,他在展件之一的「哲學家Jermey Bentham皮膚碎片」展牌上,直接表明重寫藏品來源、敘事等說明文字顯然是不夠的。他強調是時候以更積極的方式,去面對並拆除衛爾康爵士收藏中的人類遺骸,恆久盤旋的殖民主義問題。 荷蘭熱帶博物館解殖路上的探索:常設展與「治癒之力」特展的對照   閉展,實踐去殖民的目標 顯然無論透明化與對話等行動對衛爾康博物館來說皆無法完成其目標,使得必須以關閉常設展作為終極手段。 目前館方也在常設展關閉的展廳前面,委託肯亞裔英國及藝術家Grace Ndiritu製作「療癒之庭(The Healing Pavilion)」一展,持續挖掘機構收藏中的殖民歷史。衛爾康博物館是否能成功邁向下一步,持續地完成該館的使命,鑑於今年(2023)將會是其理事會定期回顧調整政策的一年,其發展仍有待關注。 「療癒之庭」展覽特意將兩幅暗喻歐洲博物館,過去以不堪的方式蒐藏異文化物件的照片面對面擺放。(Credit: Wellcome Collectio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衛爾康博物館並不是一個大型館舍,在其資源與人力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仍時不時交出精妙的特展,無論是獨特的視點切入問題,或者能以深入淺出不失生動的方式策劃一個結合科學與藝術的展覽,並同時映照著我們當代生活的問題。然而與這樣品質特展並陳的常設展,無論陳設或策展方式卻保持著殖民者的姿態,筆者認為遊走其中總似帶著窺探意味在,心裡不免還是略顯不安。雖然困惑館方為何選擇在尚未有替代的新規劃出來便赫然終止既有常設展,但對於館方在意識到常設展已不合時宜後,先透過諸般嘗試,最後得到必須關閉展覽的過程,依舊保持著正面的態度。至於未來常設展理應是要與收藏結合,是否需要反思收藏中的殖民與少數族群剝削等問題,或是能以不同角度梳理各時代的醫療科學,端看館方未來的走向才知曉。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也因此,衛爾康爵士收藏中與醫療不相干的數十萬件物品便在其逝世後被拍賣或捐贈。參考自:Wellcome Collectio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 2018-2023” 註釋2:衛爾康博物館參考英國政府在2005年所發佈的“Guidance for the Care of Human Remains in Museums”和2004年發布的”Human Tissue Act 2004"制定準則。其中對於人類遺骸的定義為人體或人體部位,無論骨骼、牙齒、器官、皮膚還是胚胎,但頭髮和指甲不包含在內。參考自:Wellcome Collection “Care of Human Remains Policy”
2023/01/11
殖民建築中的平權故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歷史展示
殖民建築中的平權故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歷史展示
記者:謝佳均(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2年博物館文化民主國際研討會以「參與、合作、近用、平權」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博物館如何在不同面向的實務工作中實踐文化民主(cultural democracy),並關注博物館與社區、多元團體的合作,以及藏品開放近用與展示多元觀點等議題。本次專題演講邀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Old Treasury Building Museum)館長Margaret Anderson,以「敘說平權的故事:博物館與文化民主」為題,根據實務經驗探討博物館如何透過展覽訴說平權的故事。   打破主流敘事的沉默!平權敘事的特質 隨著當代博物館對文化民主、文化平權的重視,展覽日益著重呈現少數群體的聲音,與排除在國家敘事之外、被隱藏的過去等具爭議性的課題,藉此提倡與實踐更具多元觀點的展示內容。首先,Anderson指出在博物館展覽當中最常見的難題即是:選擇「誰的故事」應該被聽見。她提出選擇性的詮釋敘事,並非是歷史博物館獨有,卻是歷史展示長久以來的課題。尤其在曾被殖民或是多元文化的國家,歷史文本的建構往往隱含深厚的政治意涵與爭議性。因此,在當代許多博物館皆重視展示平權的理念之下,理解博物館如何實踐平權敘事尤為重要。何為「平權」的故事呢?Anderson認為博物館應避免單一敘事造成的偏誤,並為主流群體之外的聲音發聲,打破博物館長期忽略少數群體敘事的噤聲與沉默。 參與和解之路—澳洲博物館「未定」特展的去殖民嘗試   澳洲舊財政大樓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十九世紀,墨爾本因殖民者在此發展聚落與淘金熱的影響之下,世居於此的第一民族(指原住民族)部落遭受外來者的暴力對待與傳染疾病的侵襲,甚至被迫強制遷移,被限制在保護區的範圍當中生活。澳洲舊財政大樓博物館的前身為「舊財政廳大樓」(Old Treasury Building)即是墨爾本淘金時代的建築,用以存放在當時湧入墨爾本的黃金。Anderson指出過去殖民歷史的敘事皆以白人為中心,強調繁榮與成就,然則忽略第一民族被掠奪土地的事實。因此,這棟宏偉壯觀的遺產建築同時也象徵著殖民主義的歷史、對原住民土地的掠奪與不平等。 澳洲舊財政大樓博物館的宗旨聲明:「我們提供生動、平權的計畫,敘述維多利亞的故事,促進社區連結,並激勵地方意識。/ 我們與第一民族族人和維多利亞省的社區合作,展示多元觀點的歷史,包括「困難的歷史」。/ 我們為舊財政廳大樓帶來生命,並為維多利亞省和其他地區的人民積極培育。」(Photo by Yvonne Perkins, flickr, CC BY-NC-ND 2.0)   平權敘事的重要性:揭開殖民黑歷史 博物館如何在代表殖民歷史的建築當中推動「平權」敘事?Anderson以博物館的宗旨聲明為例,闡述博物館實踐「平權」的方向。在聲明當中可見與原住民族社群合作,強調展示「困難歷史」。反映博物館在展示上,不會迴避具爭議性的歷史觀點,並嘗試透過與社群合作呈現更具多元觀點的聲音。如同Anderson所言「在曾是殖民地的國家,博物館和其展示的『去殖民化』具有特殊重要性」,但是在舊財政廳大樓博物館周圍,早已抹去第一民族過去生活的痕跡;且諷刺地是,過去負責「原住民保護計畫」的高階主管一直都在此建築當中工作。因此在舊財政廳大樓博物館當中,展示第一民族被掠奪土地的內容別具意義,能夠揭開隱藏於建築當中的殖民黑歷史。 展區「第一民族與淘金熱」(First Peoples and The Gold Rush)Dja Dja Wurrung部落耆老提供的歡迎詞,傳達族人對「敘說真相」過程的重視,並表示對遭受壓迫祖先堅忍精神的敬意。(Photo by Margaret Anderson) 博物館如何捍衛文化權利?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2021線上年會報導   如何在殖民建築中訴說解殖民的故事? Anderson指出舊財政廳大樓博物館以兩個面向展示第一民族的爭議性歷史,以此具體實踐解殖民的故事如何被訴說。其一為著重描繪土地掠奪,如「亞拉:墨爾本河流的故事」(Yarra: Stories of Melbourne’s River)展覽,內容呈現亞拉河(Yarra River,流經墨爾本的主要河流)使用權的爭議歷史。其二為淘金熱潮的脈絡對第一民族的影響,如「維多利亞黃金的故事-它的旅程與遺產」(The story of Victoria’s gold - its journey and legacy)展覽,邀請Dja Dja Wurrung部落族人直接參與此展覽的創作,並以部落耆老書寫的歡迎詞「Womin-dji-ka」(歡迎)作為展區「第一民族與淘金熱」(First Peoples and The Gold Rush)的開場。展示空間則規劃於曾經存放黃金的保險庫房中,使族人能夠在殖民建築訴說真相、緬懷過去。 「亞拉:墨爾本河流的故事」(Yarra: Stories of Melbourne’s River)展覽,透過展示保護者William Thomas留存的地圖、書信與素描,理解庫林族受到殖民者剝奪土地、食物、文化、生命的困難歷史。(Photo by Margaret Anderson)   平權敘事,找回被壓迫者的聲音 Anderson認為與原住民社群合作,記錄他們對過去歷史的想法和感受,在平權敘事的建構上至關重要。然而,再現過去的聲音,特別是被壓迫者、貧困者或被剝奪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尤其,在留存的檔案當中,被壓迫者的紀錄往往以殖民者的語言書寫,而缺少他們的真實情緒與感受,且更多的是批判與貶低。因此,被壓迫者自主發聲的缺乏,也是在建構平權敘事當中棘手的挑戰。而「亞拉:墨爾本河流的故事」展覽展示了少數由被保護者自主學習原住民族語言所記錄的文件,例如保護者William Thomas所保存的亞拉河上游地區的手繪地圖、與庫林族社群的書信以及素描檔案,皆可窺見殖民化過程對於第一民族部落的破壞與影響。在敘事上,也透過「掠奪」、「入侵」等辭彙的使用,使得觀眾能夠更深刻的理解困難歷史的衝突內容。 「任性的女人?」(Wayward Women?)展覽主視覺。(©Courtesy Old Treasury Building, Melbourne, Australia.) 如何探索紀念館?從文獻研究到黑暗觀光一次就上手   沉默的大多數,訴說女性的故事 館方體認到博物館具有開啟對話、反映議題的功能,隨著博物館對於爭議性議題意識的高漲、對平權包容理念的響應,展覽加入了更多的聲音。例如婦女組織、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不同群體,以及LGBTQIA+倡議團體等。Anderson指出尋找具有一定社經地位的女性故事相對容易,博物館展示也經常呈現具有特權的男性與女性的故事。然而,佔據人口貧窮、教育程度低落的男性與女性則變成沉默的大多數,特別是擁有不符合時代推崇的女性形象之婦女,時常被消失或隱藏,使女性被加深固著於世代的刻板印象。為此,2019年舊財政大樓博物館以「任性的女人?」(Wayward Women?)展覽展出十位被認為違反社會規範的女性故事,如兩名在街上行乞的女孩,被員警關注並逮捕後,關押至兒童收容所直到18歲。但這些女性真的有罪嗎?展覽名稱使用問號,試圖引發觀者重新思索以往性別權力嚴重失衡的問題。   結語:文化民主,持續的挑戰 Anderson於演講的尾聲指出,舊財政大樓博物館雖然在展覽內容上呈現許多具爭議性的課題,但仍未進入直接倡議或參與社會運動的範疇。她根據Robert Janes和Richard Sandell的觀點說明:「雖然現今的博物館在許多政治議題上,如氣候變遷,多以向環境行動者蒐集的材料進行展示,較少由博物館自主擴及議題進行倡議,但博物館仍應思考,如何運用機構的力量宣導當代議題,並積極參與政治行動。」儘管如此,Anderson依然肯認展示平權的故事,可以激發觀眾的共感與理解,進而使觀眾從展覽認知當前的社會課題。   執行編輯:葉家妤
2023/01/04
創意與活力不分年齡!「2022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實踐與挑戰線上論壇」紀實
創意與活力不分年齡!「2022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實踐與挑戰線上論壇」紀實
作者:黃琇淩(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助理研究員) 近年來臺灣的博物館呼應國際潮流,積極推動文化近用、友善平權與社會共融,面對世界人口快速老化的趨勢,許多實證扭轉世人對於「老」等於衰退的看法,重新賦予新的定義。2016年9月臺灣「博物館創齡行動聯盟」成立,開啟了博物館界對長者創意增齡的意識建立與方案投入;六年後,當臺灣為即將邁入2025年「超高齡社會」整備之際,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2022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實踐與挑戰線上論壇」,邀請國內藝術、歷史、科學和文學等類別的博物館教育推廣者,分享各館如何結合典藏特色為長者所發展的創新專案,並就創齡的實務經驗與挑戰進行交流與討論。 「2022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實踐與挑戰線上論壇」講者合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提供)   如是觀照─博物館創齡行動的理念與實踐 國內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創始及推動者劉婉珍教授,在專題演講中分享身為一位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對於創意增齡的觀察與省思。現代社會中的年齡歧視,影響了長者的身心靈走向;然而,年齡增長可視為Edward Kelly說明的「第三人生」,或是 Charles Handy重新創造人生價值意義的「第二曲線」。語言文字的力量亦影響著我們潛意識中的觀念與行動,英文「Aging」一般常被翻譯為「老化」,應改以具正向意涵代替。「創齡」(Creative Aging)是2000年美國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Gene D. Cohen所倡議,經研究實證熟齡大腦仍富有無限可能,且創造力更勝於年輕人,此發現成為博物館創齡推動的基石。 而知識載體和匯集多種可能性的博物館,具備帶給觀眾幸福快樂的能量,藉由創齡行動,博物館也能協助個體發掘一直都存在的創意,其對象包含健康、亞健康、失能、失智長者,照顧者和助人者亦是如此,甚至是接受安寧緩和的長者。 由此,劉教授列舉英國、蘇格蘭、德國、荷蘭、芬蘭、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創齡推行報告與準則,作為國內博物館活動規劃執行的參考依據。創齡行動的挑戰,在於應做(價值)、想做(願景)和能做(資源與知能)的交集,重要的是博物館在乎以「人」為中心的專業發展,並為服務者增能賦權,融入於專案和常態性活動。博物館創齡行動需要全方位的思考,包含在館內館外共識的建立、教育專員團隊的專業培訓、不同領域的合作參與等面向,以及建立行動夥伴可共享資訊的交流平台。博物館創齡行動是長者健康促進、優質生活的催化者,許多館員也在本講座中,分享博物館豐富的創齡實踐。   0-99歲,如何一起「玩」大腦?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科教館)除了是親子觀眾的最愛,是否也能成為0-99歲都能共創的場所呢?林怡萱組長介紹科教館與臺灣大學研究團隊,特為長者打造可從動手「玩」科學中激發大腦和創意的系列活動,透過館內「敲敲打打工作坊」常設展空間,開啟Tinkering先導研究和控制組研究的三年計畫,包含各12週的Tinkering活動、樂高機器人課程、森林療癒活動等,藉由有系統的觀察和資料蒐集,以瞭解此新創的活動設計是否對長者腦部有所幫助。博物館不用擔心長者因活動中具挑戰性的任務而產生挫折感,相反的,長者很享受「動腦」的過程且有正面回饋。此外,與大自然的接觸打開感官探索也有助於長者身心靈的療癒。 科教館規劃長者專屬的Tinkering活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提供)   你今天運動了嗎? 與「國寶」動動跳 黃琇淩助理研究員談到故宮為縮短與長者的距離,結合在地樂齡機構與醫療院所,打造客製化服務,將藝術帶入長者生活,「故宮國寶動動操」即為新型態的推廣方案。國寶動動操是由職能治療師從文物發想設計適合長者的健康操,從運動中認識文物,繼而延伸為一整套系列課程與教材。故宮發現,以動靜相輔、促進健康與體適能的課程設計,加入文物與現代生活經驗的共通性,能有效引發長者親近故宮的動機,並將動動操融入生活運用。故宮後續以動動操為中心,擴增跨域合作夥伴,研發多項推廣方案與輔具,為不同屬性和能力的長者搭配調整,期待博物館能成為長者社會參與和休閒活動的場域。 *** 「故宮國寶動動操」影片 ***   為任何人敞開的「門」:博物館處方箋 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黃星達組長,則以美國博物館聯盟2022年《趨勢觀察》(Trends Watch)中所提出的在地安養(age in place),延伸博物館的社會責任與新樣貌,不再只限於建築和展品的形式,博物館以多元方式演繹展品,承載對平權多面向的理解與包容,連結當代社會價值。甫於2022年8月在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博物館年會,其最終表決的博物館新定義中,強調博物館就教育、娛樂、省思、知識的分享提供更多元的經驗。臺博館自2019年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失智友善博物館處方箋以來,推出參訪和客製化活動,2021年開始運用四間展館場域和藏品的特色發展10週活動,協助失智症者透過五感刺激、自我挑戰,逐漸累積社交經驗,以達更好的成效。黃組長指出,博物館創齡實踐重要的是抱持尊重、陪伴、理解和同理來面對社會脈絡的新變化,永遠敞開大門歡迎所有人的到來。 臺博館舉行失智教育活動,針對失智長者與照顧者,規劃展場導覽與藝術創作工作坊,落實與醫療院所合作之博物館處方箋。(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開門之後,如何提供更符合文化近用的環境? 接續,林潔琪助理研究員介紹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自2011年開館推動文化平權之進程,從服務、設施的友善化,及教育活動專案到文化平權資源提供的日常化,活動從單向關係轉為長者分享記憶,強化參與者的主體性。臺史博於2014年與成功大學醫院失智症中心合辦參觀活動,從長者分享與感受得到啟發。若要持續辦理活動,博物館需建立工作架構,包含內部共識建立、展場環境營造、制度發展與教育資源常態化;此外,活動的帶領者、協助者和陪伴者皆扮演重要角色。在臺史博,典藏、展示是長者感受情緒與記憶聯想的資源,而他們的生命記憶,即是博物館活動參與的基礎,博物館創造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連結,不再僅是知識傳達之所。臺史博也運用社交處方箋的概念,於2020年7月進一步整合醫院、長照機構、大學教學研究單位的資源,與臺南新樓醫院、成大老年所共同啟動「快樂處方箋」,建立長期穩定合作的機制。林潔琪觀察,當病人遵從醫師指示前往博物館參觀,博物館除了提供免費入場外,應配合適當的服務和教育內容,進而提升促進長者健康的成效。   邂逅敘事︰長者回憶與文學資源箱的相遇 打造方便攜帶的資源箱,則能使館員走出博物館,更貼近長者生活。王舒虹組長分享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臺文館)開發的創齡和失智兩款文學資源箱,藉由文學介入誘發長者的回憶,採集並記錄他們精彩的生命故事。臺文館創齡資源箱的操作從原本全國多點巡迴的體驗陪伴,在參考敘事治療理論後,轉向單點深度陪伴敘事採集的策略。失智資源箱則以結合文學和音樂治療/輔療為主軸,著重「當下的此時此刻所共創的價值」,喚醒失智症者當下的短憶並與他人、周遭環境產生有意義的連結。臺文館透過資源箱與醫院、大學、社區發展多元合作方案,與長者共創五感體驗的美好時刻。 臺文館不僅開發創齡、失智社群資源箱,同時為視障、聽障與兒少團體設計資源箱。(國立臺灣文學館 提供) *** 臺文館「失智社群文學資源箱 教學影片」 ***   一切的準備,為了開館那刻!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在閉館時,如何重新實踐創齡呢?辛治寧組長以「專注投入」、「專業夥伴」、「工具或輔具」,三個面向分享史博館沈澱、轉型期間,推動的一系列創齡活動。2019年史博館啟動博物館與長照2.0專業服務實驗計畫,成立「博物館創齡服務 跨域復能資源網絡」社群平台,後續與藝術治療師合作研發「創齡寶盒─家的印象」長者創意學習資源,作為推廣的工具。在寶盒的活動設計中,博物館的館藏成為連結個體記憶和經驗的社交物件,與專業照護者和機構的共同協作,開發運用「創齡寶盒」的多元方案,亦透過工作坊培力共學匯集推廣能量。2021年除了開放照護專業機構申請使用寶盒,史博館也與物理治療團隊合作,於臺北市長者據點和居家服務辦理多場實作,持續優化並研製方案手冊與線上資源,未來供專業人員運用,同時為開館後的博物館處方箋做好準備。 史博館「創齡寶盒─家的印象」內部配件。(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現在的創齡實踐,是日後的生活藍圖 你我都是,或即將是創齡族。博物館是多元開放的場域及交流平台,能提供長者社會參與的機會,其藏品不再只是知識的單向傳遞,而是成為社會/社交物件,創造與長者記憶、生命經驗的連結,建立人與社會的關係,並為長者增能賦權。共創、共學、共同協作是博物館新型態的實踐方式。博物館所面臨的共同挑戰,包含創齡推廣專案與資源是否能成為常態、創齡專業師資與合作夥伴的養成、機構內外共識的建立、充足人力與經費的投入,與跨域對話及資源的整合等,這些都需要整體社會的支持。如故宮康綉蘭科長在論壇最後所倡議,期許未來長照和社會福利政策能將博物館豐富的資源納入其體系,讓眾多專業照護者、被服務者及家屬得以受惠,才是博物館創齡行動邁向永續實踐之路的關鍵,發揮幫助他人幸福快樂的力量。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迎接樂齡世代—美國博物館創意樂齡助長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擁抱多元觀眾的博物館資源箱,「Boom!」看史博館如何施展寶盒魔法  
2022/11/25
博物館如何捍衛文化權利?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2021線上年會報導
博物館如何捍衛文化權利?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2021線上年會報導
作者/攝影:謝佳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Everyone has the right freely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community, to enjoy the arts and to share in scientific advancement and its benefits. —— 《世界人權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states)第27條 文化是人類尊嚴與身分的基礎,參與和享受文化是作為公民、社區成員乃至於社會組成的重要權利。而我們如何捍衛文化權利呢?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於2021年09月16日舉行年會,以線上論壇方式邀請國際間人權博物館的從業人員進行對話,透過一系列專題演講、互動式辯論與工作坊,探討博物館工作如何對抗偏見與歧視,關注在當代背景下,博物館如何面對不平等與障礙;又如何採取行動?   揭開文化認同的旅程 專題演講邀請英國圭亞那裔詩人Malik Al-Nasir探討殖民主義與奴隸貿易如何迫害身分認同與歷史意識的建立。對於Al-Nasir而言,奴隸貿易史的研究使他能夠探索自己來自何處、找尋多元血緣的根源,並重建自己的文化認同。因此,Al-Nasir以自身回到圭亞那尋根的過程談起,透過田野調查與系譜學的方法,追溯18世紀從事奴隸貿易的公司與利物浦銀行的文獻檔案,揭開屬於自身的家庭歷史。最後,Al-Nasir指出,任何人都有同樣的權利去探索自己被掩蓋、被消失的歷史與文化認同,而這個過程不僅能夠建立文化認同的意識,更重要的是——釐清殖民歷史中加害者的角色與他們曾做過的事情。   面對「文化權利」,博物館的角色與行動? 會議邀請了來自挪威、法國、澳洲與臺灣的博物館工作者,通過國際案例的分享與交流,一同探討面對不同群體的「文化權利」——博物館如何提供與創造平等的「文化接觸」機會?在博物館人權教育的討論上,挪威憲法博物館與民主中心(Eidsvoll, 1814)的Torleif Hamre,透過幾個挪威的案例,探討博物館與學校如何擴展民主與人權教育。 「The New Planet」以難民議題為展覽主軸,邀請兩千位難民青年,藉由展覽提出自己的想法,展覽致力於為挪威青年提供反思人權與民主的學習空間。(Photo: Sebastian Klein, Falstadsenteret)   例如「The New Planet」展覽,聚焦於全球難民、民主與人權議題,藉由展示全球難民青年所製作的手寫海報、以及紀錄難民青年語句的巨大「星球體」裝置,為難名青年們發聲,也讓青年觀眾透過展覽反思民主與人權的重要性。Hamre同時也提到挪威DEMBRA學習計畫,透過主題性的講座、辯論與經驗分享,加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防止種族主義、偏見與仇恨的發生。藉由挪威案例,Hamre也呼籲博物館作為人權與民主教育的重要基地,應積極參與行動並為青年建立反思與批判性之對話空間。   勞工階級與文化近用 在勞工階級與博物館的討論上,來自澳洲的Adele Chynoweth,引述聯合國第67屆大會中智利代表的聲明:「世上沒有一等或是二等權利(first class or second class rights),因為所有人權都是相互依存且不可分割的」並進一步提出:在我們的人權概念當中,勞工階級與貧困群體又處於什麼位置呢?藉由Chynoweth編輯的《博物館與勞工階級》(Museum and Working Class)內文案例,探討長期被博物館所忽視的勞工階級議題。 例如,魁北克博物館曾阻止針對貧窮、身分不明或勞工階級人類遺骸標本的研究或,以巴基斯坦拉合爾歷史城牆(Lahore)的遺產保護政策為例,說明當地政府通過遺產政策吸引投資基金的進入,卻驅逐並侵害當地勞工階級的生活環境。Chynoweth並指出,我們應該正視文化遺產維護與旅遊業的發展,如何剝奪當地勞工階級生存權,才能進一步去思考勞工階級的文化近用課題。Chynoweth也指出,所有公共文化機構的資金都源自於勞工階級繳納的稅款,然而卻消極面對、或忽視勞工階級的歷史與相關課題。因此,她認為正視階級是釐清邊緣化群體議題的重要關鍵,她並強調在博物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勢必面臨種族、性別、身心障礙等相關課題,然而通過不同階級間的碰撞,才能跨越階級的偏見,並且可以看見真正的改變。   去污名挑戰:來自臺灣的案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陳佳利教授,則以臺灣的案例探討博物館對於去污名化與少數群體課題的發展與挑戰。隨著文化平權概念的發展,陳佳利指出臺灣的博物館持續地改善與增加無障礙設施,同時也開始重視參與和詮釋弱勢團體及障礙人士的經驗與文化。然而她認為,現今的博物館雖然經常諮詢弱勢團體代表,但在「表徵」他們的文化上,仍然面臨兩個主要的挑戰:(1)博物館很難充分的理解與呈現弱勢團體文化,以及他們每天所面臨的視角與污名;(2)與弱勢團體密切合作的NGO組織和社工並不總是信任博物館,且有不同的想法與目標。 阿嬤家展覽空間中以投射出阿嬤名字的燈光設計,象徵願意挺身而出的阿嬤們。(謝佳均 攝影) 「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設置了讓觀眾可以投遞名片的箱子,呼籲大家重視精神病患的工作權。(陳佳利 攝影)   博物館面對弱勢團體的新取徑 因此,陳佳利提出了兩種策略與取徑:其一,為由NGO組織建立自己的博物館或策劃展覽與活動。例如紀念臺灣慰安婦歷史的阿嬤家,以展覽內容與空間設計,邀請觀眾理解受害者的經驗並產生同理心。另一個例子,則是由NGO團體策劃特展,如依甸基金會活泉之家舉辦的「精神病人的房間」展,透過藝術作品與文字呈現精神病患的感受與想法,以展覽開啟社會對話。 雖然這些展覽表達了弱勢團體的觀點與訴求,並強調NGO組織的倡議行動,但陳佳利指出,沒有博物館的資源,將無法觸及更多觀眾,也無法對公眾產生長期影響。因此,一些博物館開始建立國內外網絡,並與NGO組織建立長期、深入的關係。例如國家人權博物館FIHRM-AP邀請15個NGO團體參與共學計畫,在計畫中相互學習,並一同參觀勞動博物館與訪談漁工等,通過跨專業的合作與共同策展,讓展覽貼近移工的經驗與NGO的倡議內容。如同陳佳利所言:「當代博物館的重要使命,是解決政府政策所導致的人權問題,並通過建立同理心來挑戰過去的污名與偏見」。 研討會工作坊「博物館中的網路暴力與偏見」透過經驗分享與互動式回應,探討如何維護博物館與文化組織工作者的立場與聲音。(Credit: FIHRM)   結語:人權博物館的聲音與展望 當代人權博物館透過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回應與實踐人權議題,然而許多博物館與文化組織因為公開倡議,而遭受批評與言語暴力,並使博物館從業人員成為網路霸凌的對象。此次研討會除了探討博物館面對人權議題的多元策略外,也呼籲重視人權博物館工作者的工作與發聲權益。 研討會工作坊以「博物館網路霸凌與偏見」為主題,透過互動式問答,探討博物館如何維護自己的立場。儘管許多博物館工作者皆表示曾遭受到網路暴力的影響,然而同時他們也認為,在面對大眾的偏見或暴力時,博物館工作者更應保持專業、理性的態度持續溝通,並且不畏懼、不噤聲,維護自己或組織的價值與聲音。如同David Fleming在會議尾聲中所言,博物館工作者必須懷抱信念與熱情維護眾多人權議題的價值與意義,並且也強調面對的偏見與歧視的解方,還需要更多持續的思辨與討論,以建立更具平等、友善的社會。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