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博物館能成為「連結當下」的魔鏡? 側寫人權館「當戰時成為日常:烏克蘭女性的第__ /__天」展
博物館能成為「連結當下」的魔鏡? 側寫人權館「當戰時成為日常:烏克蘭女性的第__ /__天」展
作者:施承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 「當戰時成為日常:烏克蘭女性的第__ /__天」展【註1】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烏克蘭女性與性別歷史博物館(Museum of Women's and Gender History)、等單位合作,於白色恐佈景美紀念園區仁愛樓二樓開幕(展期2023.4.21-11.21)。本展核心為多位烏克蘭女性於2022年2月24日起,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即舉世所知的俄烏戰爭)後所撰寫的自身故事。這些主體敘述出的日常世界,包含看見因戰爭帶來的巨變,從個人與其關愛所及之家人親友的感受、對家園毀壞的痛苦、以及對國家衝突所激起的情緒波動、無奈與認同等多元樣貌,使「戰時因而成為日常」。透過此次別具意義的策展與展示過程,帶給人們和博物館許多可貴的反思。 展覽入口意象,而牆上的數字呼應展名,前者為俄烏戰爭開打至今的天數,後者為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和俄國支援烏東分離運動」起距今的天數。(施承毅攝影)。   與(容易忽略的)故事相遇 展覽位於景美人權園區的仁愛樓,這曾是羈押與出外役的空間,大面高牆與各式阻擋逃脫的設計,營造出封閉與控制感。從中央樓梯拾階上二樓,本展入口意象以烏克蘭國旗黃、藍兩色開頭,有如歐陸街頭佈告欄的張貼意象,並順勢引導觀眾走入通廊兩側探索。右手邊的一大展間——A「戰爭下的女性身影與敘事」,其氛圍幽暗,試圖營造如地下防空洞/避難所的氛圍,透過微弱燈光的指引聚焦,觀眾可找到由棧板組構出的不同「空位」坐下,拾起身旁的小書,即可閱讀到不同烏克蘭女性的故事。 展間A(施承毅攝影)。   這些故事揭露了戰爭中不只是軍隊對抗(且媒體上多為男性印象),從前線、後援,到城市與社區,每個社會位置皆有烏克蘭女性的各類付出。首先,能閱讀到不少關於戰爭爆發時的避難/逃難經驗:藝術工作室負責人 Olena Trutneva 在「煉獄十五天」(15 Days of Hell)故事中,努力顧全家人與寵物,帶著極少物資從家鄉輾轉至基輔,繼續往匈牙利、奧地利到德國斯圖加特的故事。對讀者而言,閱讀這短短幾頁的故事已感受極大的現場壓力;馬立波電視台主播 Alevtyna Shvetsova,在俄軍攻堅馬力波城(Mariupol)時殺害了她的朋友。她帶著一家六人在不同村莊中避難,在歷經許多友善協助與奇蹟後,終於脫離戰區。她的小兒子說「馬立波什麼都有,但現在變成地獄了。」一語道破生活的驟變。 接著許多故事提到俄軍非人道的控制與暴行,導致許多創傷、情緒、身心症狀與生活調適。也因戰爭未見結束,不同社會角色的女性們被迫與「戰時成為日常」的局面共存:作為歷史老師的 Andreieva Valentyna,在學校關閉、課程轉為遠距,且開始收容逃難的孩童,仍堅韌地為教育努力,並試著問候同仁、保持連結;Ovseiko Natalia 認為戰爭將她的人生分成了之前與之後,她投入臨時收容所的工作,負責運送與分發物資,有一次要找尋給布查(Bucha)【註2】用的屍袋,對她是特別困難的請託;位於基輔的心理師 Muza Roshzhina 收到許多求助者的請求與來信,關於失去親友、恐慌、惡夢、世界觀破碎、需要重新評估人生等。她也意識到生活再也回不去了【註3】。 展間A投影中的受訪者拼貼(施承毅攝影與後製)。   這是本展的主展間,除故事外,在空間的端景牆面,有一面投影的影像輪播,受訪者皆為烏克蘭人,以近距離視角,呈現受訪者內在對於戰爭爆發後的真實情感與看法。另一側牆面展示一地圖,將收錄在現場的女性故事落點;配合幾台牆前電視,播放烏克蘭當地實況畫面,有種經歷了一段段屏氣凝神、恐懼驚險的日子後,終於能在避難所(展間)中回顧,獲得些許的放鬆感。 14位女性受訪者的故事落點地圖。(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走出A展間,可往另一側的三展間。在入口左側的第一展間為B「俄烏戰爭始末」,以大事紀方式,帶出俄烏兩國歷史交錯的時間縱深,試圖解釋戰爭的遠因與近由【註4】。接著,繼續往前至C展區「藝術作品」,有一由藝術家瑪驪雅蒳(Mariana Savchenko)收錄戰爭爆發後兩個月的幾處城鎮的聲音。觀眾若席地而坐閉上眼睛,感受砲擊聲夾雜空襲聲、人聲、教堂鐘聲等聲音組成的戰時聲景。藝術家並透過六場次活動,每場重新花費四小時來重新體驗戰爭的聲音記憶,並有追蹤器同時紀錄顯示她的心率。透過再現聽覺、記憶與身體感的連結,讓觀眾能更理解戰時的感官重量。 藝術創作:《烏克蘭女人是……》。烏克蘭女藝術家作品,作者不詳。(施承毅攝影與後製)。   從展示衝突中浮現的行動主義 觀眾最後來到展間D「俄烏戰爭下的人權侵害」是本展的收尾,帶出戰爭的殘酷本質與省思。在此也揭露了本展至臺灣的策展意圖,如入口文宣上,期望觀眾看展後思考的四問題之一:「俄烏戰爭與臺灣有何關聯性?臺灣人為何需要特別關注?」長期偏安的臺灣,於俄烏戰爭爆發後,在國際報導從不缺少注目,類似「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借鏡觀點不停提醒臺灣與各國的地緣政治與競合,且此類觀點通常扣連國家認同、區域發展、高科技產業鏈或全球陣營間的針鋒相對。 展間D也放置俄烏戰爭相關書籍供觀眾翻閱。(施承毅 攝影)   然而,本展核心為透過個體的故事,指出戰爭作為劇烈改變生活/生命經驗的轉折點,在閱讀故事中,觀眾逐漸同理主角們滿懷的人性與情感,並深切認知到戰爭為每個人一刀劃出了新的階段。如此流露與赤裸,也質問著臺灣(與全球)的觀眾,該如何衡量戰爭對自身生命的侵襲與轉向?這裡,帶出了博物館行動主義的召喚。 在博物館行動主義(Museum Activism)一書緒論中將全球博物館比喻成正從沉睡中甦醒的巨人。博物館界是很強大的社群,但其潛力很大程度被對教育、娛樂和消費的關注所消耗,因而使巨人陷入夢遊狀態,對日趨惡劣的氣候變遷、物種滅絕、人類社會信任侵蝕、以及人權不平等沒能做出反應。作者們希望21世紀的博物館能超越商場(mall)和高牆(wall),也該是博物館清晰有力地表達意見的時候了(Janes and Sandell, 2019)。 回到本展,需要的不只是慈善式的捐款與聲援,更不是每日新聞中軍隊動態與有權力者的對弈,而是在習慣於國家/國族,與認同分野的衝突敘事下,還能記住與同理每一個體的人性面。讓我們看見了原來戰爭開打,不僅是經濟產值陡降與認同交鋒,而是對生活中每一細節的全面巨變。 通廊上的展間窗景(施承毅攝影)。   連結當下:博物館協助人們認識自身與世界 本展觸動人心的故事仍在烏克蘭持續,直至今日仍在發生,意即本展內容可連結「當下」不斷更新的現實(reality),使得本展具備及時性與行動性(如主標中刻意留出的兩個填空),加上協辦單位報導者的紀錄,更加深身歷其中的迫切感,因而連結觀眾、產生反思。 也因此,本展也引發對「博物館作為社會機構」的想像:為了面對變動的社會,博物館不只是穿梭至過去的時光機,如果將展覽與其相關活動視為一套媒體,不僅展示過去或文物,而是透過各類敘事媒介(相對靜態詮釋)與展演活動(動態地與公眾溝通),協助人們解讀所處的世界,理解自身能採取的價值與行動。那麼博物館有機會擴展其定位與功能,持續集結人們的灼見、觀點與行動,一同面對「當下」,引發更多關注「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的討論,並指出可能的未來與光源。如此一來,博物館在國家與人群之間,能成為一面誠懇的、能提供忠言(也許逆耳),並反映社會實相的魔鏡。 註釋1:兩個畫底線的空格,待填入的數字是與日俱增的。前者為俄烏戰爭開打至今的天數,後者為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和俄國支援烏東分離運動起距今的天數。 註釋2:布查(Bucha)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的郊區,自2022年2月24日俄軍即入侵布查,直到2023年3月31日退出,期間俄軍於此屠殺千位平民,國際稱此為布查慘案與布查大屠殺。 註釋3:以上故事節錄改寫自現場文案或烏克蘭女性與性別歷史博物館網站。 註釋4:內容包含些許歷史背景、2013-14廣場革命、2014克里米亞危機、烏東三州危機等等。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