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網站導覽
518國際博物館日
518當期活動
歷年518活動
館所資訊
認識館所
活動資訊
當期活動
公告事項區
專業提升
課程資訊
國內外資訊
新訊
專文
徵文啟事
法令與政策
博物館法規
博物館政策與相關計畫
補助機制
補助辦法與時程
統計資訊
open API
EN
RSS
搜尋
全站搜尋
搜尋
友善
平權
在地文化
免費
:::
首頁
/
公告事項區
/
專業提升
/
國內外資訊
/
專文
選擇年代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查詢內容
搜尋
專文
再現田野的力量: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傳達水俣病」特展
作者:平井京之介(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教授) 翻譯:黃淥(博物之島執行編輯)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目前正展出「傳達水俣病」特展(展期2024.2.1-6.30),以150件珍貴的文物與史料,介紹日本熊本縣水俣地區致力於「傳達」水俣病議題的人們及活動,引導觀眾思考傳達困難歷史的意義。展覽首先以影片讓觀眾認識水俣地區現況,並以水俣病中心相思社歷史考證館、攝影師芥川仁的作品、明神鼻地區的傳承活動與當地行政單位的教育活動等主題,介紹水俣病倡議活動。筆者作為本次特展的策展人,接下來將介紹本次特展的宗旨和內容。 「傳達水俣病」特展入口(平井京之介 提供) 「水俣病」是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俣市周邊發生的公害病,被稱之為「公害的原點」,數十年來當地的運動團體持續透過展覽、導覽、照片和講述故事等方式,向社會「傳達」水俣病的歷史、受害者的苦難以及公害經驗。本次展覽的目的並非介紹公害與疾病的歷史,更希望觀眾反思:這些不斷「傳達」水俣病議題的人們想表達什麽?他們抱持什麼想法?而我們又能從這些活動中學到什麽? 挑戰公害病及其汙名:日本水俣病事件的博物館實踐 本次展覽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再現「田野調查」的現場,讓觀眾體驗田野調查的感受。自2005年起,筆者在水俣地區進行了21個月的社會人類學田野調查,考察當地水俣病相關的倡議活動。為了讓觀眾貼近筆者的田野經驗,每個展區的開頭會先介紹田野調查過程中向筆者分享資訊的報導人(informant)資訊,並且播放採訪影像。展板從「我」的視角出發,以第一人稱介紹筆者在當地的見聞與感受,以及與報導人之間的互動狀況。此外,展場中大部分的照片和影像都是筆者在水俣地區實地考察時拍攝的。透過這些設計,觀眾彷彿親自造訪當地,與「我」一起進行田野調查。 「水俣的現在」展區中介紹報導人的個人背景、經驗、性格等,並播放訪談影像。(平井京之介 提供) 接下來介紹展覽的各個展區。首先,第一個展區「水俣的現在」透過美麗的影像展現水俣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城市魅力。一直以來,因為水俣病的公害歷史,水俣地區帶給大眾相當負面的印象。但是自九〇年代起,水俣地區透過「地方學」調查當地的環境與文化,逐步建立地方特色。透過影像,觀眾得以看見水俣地區努力轉化公害經驗後,脫胎換骨成為環境模範城市。 接下來的展區為「水俣病中心相思社歷史考證館」。相思社是聲援水俣病受害者的NGO團體,「歷史考證館」則是該團體親手設計的展示空間。本次展出了該館代表性的館藏,包括:作家石牟禮道子的《苦海淨土》的手稿(註釋)、水俣灣的汞污泥、1970年代水俣病抗爭運動中別具象徵意義的「怨之旗」等文物,並且說明該館的展板文字風格強烈,充滿對輕視人命的企業與政府的批判。觀眾可以感受到歷史考證館與社會運動緊密結合,重視保存水俣病受害者的生活經驗,是「運動博物館」。 展場陳列水俣病中心相思社的歷史考證館的館藏,包括抗爭標語及當地漁民的生活用品。(平井京之介 提供) 此處也展出「打動人的語言」,羅列水俣病運動中的名言,例如:「熱情就是表明自己的意志」、「不與眼前敵人戰鬥的人,本來就不想戰鬥」等等,讓觀眾感受到言語的力量。 第三個展區「嚴峻的風景」展示攝影家芥川仁的作品。七〇年代末,人們普遍認為「水俣病運動已告終」,芥川仁拍攝了仍然留在水俣地區生活的居民日常。這些民族誌式的影像並非直擊嚴重災情而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因此不是倡議水俣病議題時最廣泛使用的影像。本次選擇展示芥川仁的照片,是因為我認為他的影像展現了「殘存」的魅力,凸顯了「失去」的深刻,其中蘊含強烈的傳達力,能引發人們深入思考。 由水俣病受害者的家屬或友人雕刻,用以鎭魂的地藏王菩薩像。(平井京之介提供) 「明神鼻」是緊鄰水俣灣的岬角,也是水俣病受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第四個展區「明神鼻」追溯當地的地方記憶,展示為水俣病受害者鎮魂的地藏王菩薩石像「魂石」、當地漁民使用的漁具和生活用具、94歲去世的水俣病受害者大矢三津子的照片和遺物與女兒吉永理巳子的敘述等。 展場以大矢三津子女士的遺物再現了她務農的景象。(平井京之介 提供) 「地方行政單位的教育工作」展區介紹地方行政單位以市立水俣病資料館為基地舉辦「講述部」演講,並且至校園宣傳水俣病的正確知識。至今,水俣地區的孩子仍會在畢業旅行時遭受歧視,甚至有人在職場遭受欺淩。儘管過去環境省、熊本縣政府及水俣市政府等公部門單位曾因為水俣病受害者的抗爭,與運動團體相互對立,但是現在一起為了消除水俣病污名而努力,共同推動教育工作。我們希望觀眾理解這種從對立到合作的演變過程。 展場介紹市立水俣病資料館「講述部」成員的生命故事與私人物件。(平井京之介提供) 特展從筆者的田野調查經驗出發,呈現水俣病倡議活動的魅力。這些倡議活動傳達了公害受災的真實經驗,敘說水俣病患者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引起觀眾的共鳴,並且思索生命與自然環境的價值、家人與朋友的重要性、弱勢族群的身份、犯錯與寬恕等議題,進一步反思富裕便利生活背後的隱憂,探究人生的意義。筆者認為,倡議活動之所以能引起觀眾共鳴,是因為清晰地反映出「人性」,同時展現了倡議者的熱情。希望透過本次特展,讓觀眾對水俣地區產生興趣,發現水俣有許多具有魅力的人物,因此想要親臨「田野」,聆聽他們的故事。 開展之後,「田野調查」的展示似乎廣受好評。觀眾在填寫問卷時表示:「再次理解了傳遞困難歷史的意義」、「有種造訪了水俣的感覺」、「以『我』的視角敘述和田野調查的觀點很不錯」。原本擔心展場陳列的採訪影像過多,但許多觀眾仍願意花費時間細心觀看。最令筆者欣慰的是,不少觀眾在問卷中寫到:「一定要去水俣」。這顯示人們似乎意識到,親身前往歷史發生的地方,是一種獨特的理解歷史的方式。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苦海淨土》是1969年作家石牟禮道子撰寫的自傳式作品,以採訪為基礎深入記錄水俣病患者及其家屬的人生,揭露肇事企業和政府的冷漠和推諉。本書出版後迅速引發了社會關注,部分內容更被收錄進日本教科書中。
2024/05/13
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記者:謝佳均(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沿著蜿蜒的台24號山路入山,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下稱魯凱文物館)座落於綿延山間,建築外觀由石板砌飾而成,裝飾著百步蛇、百合花、陶罐等圖騰,標誌著魯凱族的元素與家屋風貌,比鄰聳立於部落特有的石板民宅中。作為部落文化傳承的基地,近年魯凱文物館透過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中山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及周圍部落合作,嘗試以多元的角度與方法訴說部落的故事,凝聚與傳遞魯凱族的傳統與精神。本次的專訪人物,即是在魯凱文物館服務逾兩年的策展員——柯玉卿(ubange Aruladenge)。 座落於山間的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建築外觀皆可窺見魯凱族元素,如屋簷上身著魯凱族服飾的跳舞男子塑像(郭冠廷 攝影) 專訪當日,早上還在參與地方館年度會議的柯玉卿,下午風塵僕僕地回到文物館接受團隊的訪問。她時常在山裡與都市奔走,且除了研究與策劃展覽的業務之外,還需肩負教育活動與導覽、館所社群平台小編,及其他繁瑣行政任務,反映出地方文物館資源與人力的不足。雖然如此,談及博物館實務工作的日常,柯玉卿仍投射出熱忱的眼神並以溫和語氣表示,在文物館內許多事物都是從親自摸索開始,唯有做中學,館員才能與文物館共同成長。 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現任策展員柯玉卿。(郭冠廷 攝影) 深耕魯凱文化,從「美麗的印記」開始 從事護理人員工作近三十年的柯玉卿,期間也兼任魯凱族語老師,而在護理工作退休後,2020年就進入館內工作。然而,她的文化研究實務,早在入館前就已經開始。2005年,沒有受過田調訓練的柯玉卿拿著卡帶式錄音機與傻瓜相機,在部落展開魯凱族手紋的田野調查,將訪談部落耆老手紋的成果彙集成書【註1】,為魯凱族女性手紋紋飾與其背後的歷史意義留下了珍貴的紀錄。這份橫跨近十年的研究,也促成了館內2022年8月「美麗的印記-魯凱族女性手紋特展Pacase ki alrima ki lakainguta」。儘管,對於非文化領域專業出生的柯玉卿而言,博物館工作具有許多挑戰,但她身為魯凱族人,對族內的文化、語言、習俗有深刻理解與認識,成為深耕文化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能量與養分。 「美麗的印記-魯凱族女性手紋特展Pacase ki alrima ki lakainguta」,展場呈現柯玉卿田野調查紀錄下的魯凱族手紋圖騰,以及手紋的拍刺工具。(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 提供) 挑戰!身兼多職的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員日常 然而,一間博物館有多元且繁重的業務,在魯凱文物館僅有三位館員的情況下,她除了主要的研究與策展工作之外,也必須挑起館內臉書小編與導覽員的角色。 談及策展,柯玉卿說明起初從模仿同事的展覽腳本開始,慢慢摸索策畫一檔展覽的方式,像是如何呈現活潑的展覽內容?如何挖掘更深入的田調研究?雖然常埋首研究,但她也不因此閉門造車:「博物館工作對我而言,一方面是自我實力上的挑戰,一方面是『面對』觀眾的挑戰」她認為,多瞭解來訪觀眾的想法,更有助於在展覽構想、文物詮釋、導覽內容與編寫社群文案時提供方向。例如,訪問期間她突然問道「你們是第幾次來文物館呢?誰是第一次來這個部落的人?舉手!」擔任導覽員時,她也時常以類似的即興訪談來理解觀眾先前的參訪經驗與對魯凱文化認識程度,以利調整後續解說內容。 接續,受訪者帶領團隊從館內轉換到戶外,坐在魯凱族傳統石板家屋上,並接著分享她的另一個身份,也就是館所的臉書小編。臉書,可以說是魯凱文物館重要的推廣窗口,也是評估績效的指標之一,在過往的貼文中,可以看到部落道路修葺、氣溫下降的溫暖提醒;也會有文物介紹、觀眾觀展的影音紀錄。對於柯玉卿而言,臉書除了可以增加文化館的曝光度,更重要的是讓大家理解「我們正在做什麼?做了哪些事情?」策展員、臉書小編與導覽員三合一的工作日常,事實上都指向著一件事——保存部落歷史記憶與魯凱文化,並讓大家更認識魯凱文物館。 共譜文化傳承,與國家級博物館合作與互補 隨著「大館帶小館」計畫的推行,越來越多原住民族文物館,透過與國家級博物館合作、共學等方式,進而顯原住民族主體身分投入策展過程的重要性。這樣的合作模式又為文物館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從全臺原民館座談看當前挑戰!大館帶小館的區域整合與在地連結新象 「比如說她們(國家級博物館)選件的時候會說幾年(文物年份),陶壺的尺寸、規格、材質,但要怎麼詮釋魯凱族的文物?這時候老人就是專家,她們會說出怎麼使用、族語名稱是什麼⋯。所以我們就是負責解開文物〔背後的〕的故事。」 魯凱文物館在2021至2022年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魯凱的珍寶lawbubulu—臺博館霧臺鄉百年文物回娘家特展」的經驗,對於柯玉卿而言,就像是一個互補的過程,例如,臺博能夠提供策展技術與知識,而文物館可以透過訪問族人,述說物件對於魯凱族的意義與故事。這樣的合作,不僅僅影響著魯凱文物館,也透過田野調查、進入臺博典藏庫房就魯凱族文物進行參觀交流,得以讓部落耆老透過物件重溫部落記憶。柯玉卿認為儘管兩館的資源與專業程度不一,但皆是為了部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共譜魯凱文化。 2022年10月「魯凱的珍寶lawbubulu—臺博館霧臺鄉百年文物回娘家特展」,展出110件魯凱族古文物(包括臺博館藏品64件、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藏品32件及部落借展品14件),展場中以影音呈現耆老對家族物件的歷史。(謝佳均 攝影) 以展覽凝聚、紀錄部落歷史記憶 除了與國家級博物館合作之外,魯凱文物館也凝聚部落力量,共同策劃「憶起記路kinulane吉露部落故事地圖共作展」(下稱「憶起記路」展,至2023/3/31止)。本展與國立屏東大學、霧台鄉內的吉露部落長輩及青年合作,透過實際踏查吉露舊聚落,以地圖系統標定傳統領域範圍的方式製作立體地圖模型,使得部落青年藉此認識自己的土地。另一方面,展覽收錄部落耆老的口述訪談,並播放著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所留存的魯凱族歌謠。有趣的是這批歌謠資料典藏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院,透過聯繫與授權,才得以使吉露部落的魯凱族耆老回憶與傳統歌謠重新回到部落,迴盪在展間。 博物館如何與部落合作辦展?林頌恩談與部落共事的義氣之道! 「憶起記路kinulane吉露部落故事地圖共作展」中,播放著1960年代魯凱族民歌,而展覽團隊也在旁設置讓民眾錄製聲音卡片的互動,於館方臉書時常能夠觀賞現今原住民族觀眾在此錄下的歌聲,與60年前的魯凱歌謠互相輝映。(郭冠廷 攝影) 此展也與吉露部落文化健康站合作,透過材料包,讓長者在動手做的過程當中還原記憶中的家。(郭冠廷 攝影) 導覽「憶起記路」展的過程中,柯玉卿以魯凱語朗讀著耆老訪談紀錄,並藉此強調,魯凱文物館的特質之一,即為盡量於展覽並陳魯凱語與中文。族語的使用,就如同長者傳唱部落精神與智慧的低語,是傳承的媒介,也是一種在強勢文化的語言逐漸在部落取代族語的情勢下,不卑不亢為族群正名、保存族語的奉獻與實踐。 柯玉卿頭戴百合花,真摯地用魯凱語一句句念出部落耆老對於土地的情感。(郭冠廷 攝影) 魯凱文物館的困境與展望 儘管,魯凱文物館近年積極與周圍部落、國內外文化機構合作,豐沛文化研究動能,但談及魯凱文物館的困境,柯玉卿指出南區原文館在部落青年人口外移的情況之下,皆存在的人力資源嚴重短缺問題,此點已大程度影響館內各項工作的效率。若要緩解燃眉之急,或許短期實習生的招募也不失為一種解方,但如何讓專業的人力能夠長久留在原文館工作,應是中央與地方政府需努力解決的重要問題。 如同準備佩戴百合花額飾(dukipi)的過程,要通過歌謠的傳唱、準備獻禮等繁瑣的儀式,才能獲得榮耀的象徵;目前魯凱文物館依然有重重考驗,但是館方正積極完善館內設施以及建構常設展,並逐步朝向升級為博物館的方向邁進。同時,柯玉卿策展員也將在雲霧繚繞的部落中,不懈地耕耘博物館實務,與魯凱文物館一同傳唱百合花的故事。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柯玉卿《屏東縣魯凱族婦女紋手調查》於2016年出版。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如何與部落合作辦展?林頌恩談與部落共事的義氣之道! 【博物之島專文】原民館如何處理困難歷史?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烈日疊影」特展之嘗試 【博物之島專文】從全臺原民館座談看當前挑戰!大館帶小館的區域整合與在地連結新象 台博館,【Lawbubulu魯凱的珍寶-臺博館霧臺鄉百年文物回娘家特展】前導影片 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美麗的印記-魯凱族女性手紋特展分享會
2023/03/03
博物館如何與部落合作辦展?林頌恩談與部落共事的義氣之道!
作者:陳佳汝(前破週報記者、台大人類學系) 以「江湖之道」比喻館與部落之間義氣合作的重要性,這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林頌恩長年和部落合作的心得,以義氣相挺取得部落的信任,沒有抱持學術菁英的心態,而是以江湖之心走入部落,是成功合作的關鍵。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2007年啟動「地方原住民族文物(化)館活化計畫」以來,為長期不見起色的原民館注入了新的生命,其中「大館帶小館」以國家博物館挾帶資源與經驗,結合地方部落的智慧,舉辦特色化主題展覽,不但讓外界多了深入認識原民文化的機會,在部落間也形成保存文化傳承的使命感。成功的展覽有如一場社造運動,凝聚了部落的共識,其中的合作智慧相當重要。林頌恩十多年來參與多項主題展合作策畫,包括:來義館「用手去找・新纖事」部落巡迴展、海端館「Taupas・日本軍─南洋軍伕回憶錄」,而壽豐館更相隔十年兩度以七腳川為題,策畫出兩種樣貌的展覽「遺忘中重組─悲壯的七腳川ciaksuwan之戰」、「歸途Taluma’─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過程中全憑她及參與夥伴相互間的江湖之道,解決了許多棘手問題。 參與七腳川110周年展覽的策展人曾以文,講解部落男子的羽冠重製過程。(陳佳汝 攝影) 理解彼此的限制和可能性 「江湖上有不同門派,門派之間合作要講義氣,這和博物館與部落及原民館合作很相似,有時候要各自練功,合作時則要講義氣。」林頌恩認為「大館帶小館」一說有「帶領」的意味,會讓雙方的主體性不均等,應採取相互學習的心態比較洽當:「這接近一起練習走一段路的過程,一起做就有革命情感。」 小館往往面臨資源不足及人力缺乏等問題,導致要完成一個完整的展覽困難重重。她談及早年原民館只有一名駐館員,從策展、田調到解說通通一人包辦,「因此要理解彼此的限制和可能是什麼很重要,多替對方考量他現實性的侷限,我們會在合作中看到彼此的欠缺和助力,這就是我所謂的義氣。」 讓部落成為最大的後盾 如何將單薄的人力做最大發揮,這時和部落連結很重要,讓部落成為最大的後盾,不論是精神或實質上。「除了駐館員,要如何讓部落其他人參與,認同這個價值很重要。」林頌恩指出以文化傳承光榮感號召族人投入,一起完成部落的展覽,比起大館挹注資源更有意義。例如來義館前任駐館員陳文山長時間致力於訪談耆老,深獲白鷺部落的認同,於2009年結合五年一次的盛大祭典maljeveq所辦的展覽,是全體部落投入傳統祭典,並一起完成的展覽。部落的團結帶動青少年投入部落事務的熱忱,是無形的收穫:「下一次的五年祭,青少年不再是青少年了,而是傳承的棟樑,要把白鷺文化延續下去。」這是當時青少年的心聲。 七腳川策展團隊的李玟慧,則是在2008年訪談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就是七腳川後裔,她不斷追溯七腳川後裔的族譜調查,為族人建立起強大的系譜。2018年相隔十年後,壽豐館以「歸途」為主題,從悲壯的戰役,走向現今部落文化與當代的連結共生。李玟慧和後來策畫110周年特展的駐館員曾以文,以充滿自信的亮麗色彩,一起解說與部落結合的展覽,看七腳川後裔如何從追溯歷史去認識自己的出身,找到回家的路。 致力於建立七腳川系譜的李玟慧,講解部落青年每年追隨祖先流離足跡的循跡行動。(陳佳汝 攝影) 混沌中自會長出一片天地 以展覽作為一個契機,駐館員開始了返回部落的田野調查,因此和部落建立起更深層的網絡。然而,面對耆老模糊的口述、破碎的記憶,增加了爬梳文稿的困難度。林頌恩會在討論過程中採取起承轉合的簡單概念鋪陳故事線,然後與駐館員面對迷霧掙扎。她認為學會在混亂中逐漸找到安定也是一種能力。 「無需害怕混亂,混亂是正常地,這也和我個人的風格很像。許多事物都是從混亂開始,然後混沌中自會長出一片天地。」以一種安然自得的方式從謎團中一一釐清線索,和駐館員並肩作戰一起解決問題,開幕後將自己退居幕後,是林頌恩一貫的做法。 田野資料的紀錄難免眾說紛紜,面對資料的不確定性時,林頌恩會比對先前學者紀錄的口述歷史與文獻,再小心整合取捨。關於展示的倫理,她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我辦展覽和出版品都一樣,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跟認定,多方梳理之後,對的事情可以不講出來,但是錯的事情一定不能講出來。」她表示不需要為了展覽,讓人際關係變得緊張或受傷,如何謀求部落內部最大公約數的認可比較重要。 第一手感動是走下去的動力 林頌恩認為支撐駐館員走入部落做田野調查有兩個關鍵動力:其一,在現場得到的第一手感動;其二,面對部落要接續下去的歷史。「田調現場得到的第一手感動是很大的安慰。能夠得到老人家的關注和期待,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以來義館前任駐館員陳文山為例,因為長時間的紀錄而獲得族人認同,老人家會直接告訴他,明天有重要的儀式要做,你留時間來拍,這就是很大的肯定。從第一手田野獲得的感動會支撐駐館員繼續艱難的步伐,接續建構族人的歷史。 利用部落各種空間形成微型展覽 這些年合作方式逐漸傾向和部落的工坊、小型餐廳或對外重要據點合作,林頌恩指出展覽如果沒有後續的延伸效益,就會變成垃圾,甚為可惜!就部落已有的空間再加以強化,讓在博物館展過的元素與物件以新的方式回到部落,成為長期的常設展,也能發揮環保再利用的效益。 以崁頂部落為例,原本只是快閃的「崁頂百年展」,後來由族人提供老屋,讓百年展結合新的特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在部落成為一個微型常設展。這裡有如迷你的遊客服務中心,遊客可以先從這裡了解地方的歷史文化,有了一個輪廓,再延伸他們的探索之旅。 崁頂部落3062老屋「我的名字從何而來?」策展人胡郁如(陳佳汝 攝影) 結語:如何和當代產生關聯才是重要! 面對現今博物館生態的多元化,林頌恩認為博物館是個一直在創造的地方,「很多人認為博物館是收藏死掉物件的地方,然而博物館並非過去式,物件收進去,如何和當代產生關聯才是重要!」她指出現在百貨公司的博物館化,以及博物館遊樂場化,在在說明了博物館正面對變動的折衝。「它有許多現實上被決定的考量,又必須在現實中保有對理想的堅持,其實是一個動態的狀態。」「博物館的種種,或許也可以拍成一部電視劇喔,應該會比白色巨塔更為精彩!」她帶著笑容認真說道,笑容裡是難以掩蓋的個人魅力。
2021/03/3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