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那一天我們永不忘記:美國911事件紀念館與紀念碑
那一天我們永不忘記:美國911事件紀念館與紀念碑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2001年9月11日早上8點到10點之間,四架民航飛機被恐怖份子劫持,分別撞擊了紐約市的世貿中心雙塔、華盛頓特區的五角大廈,並有一架墜落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尚克斯維爾(Shanksville),造成2,977人死亡。多年過去,這三個地點分別建造了博物館、紀念碑以及紀念館。本文將探討這三個場域如何記錄這一天,提醒世人不忘這場恐怖攻擊。   世貿中心雙塔原址上設計了兩個陷入地下的方形瀑布池,周邊刻下罹難者的姓名,讓觀眾銘記這場悲劇。(Photo by Kristina D.C. Hoeppner  , flickr, CC BY-NC)   在廢墟中重生:紐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 2014年5月開放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位於紐約市曼哈頓,正坐落於原世貿中心雙塔的遺址上。該館巧妙地將世貿中心的遺構融入展覽中,紐約時報譽為「在廢墟中重生」的博物館。館內保留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建築結構:地下連續壁(Slurry Wall)是一道支撐建築物的混凝土牆,在世貿雙塔崩塌時,阻擋了哈德遜河的河水湧入世貿大樓地下室,防止了更嚴重的災難。最後的立柱(The Last Column)是最後一根從世貿廢墟中移除的柱子,上面滿布救難人員以及受難者家屬的留言。倖存者樓梯(Survivors' Staircase)則是數百人逃離世貿大樓的重要路線,可讓觀眾感受倖存者的勇氣和決心。這些平凡卻真實的建築結構,在博物館的敘事下成為見證歷史傷痕的文物,讓觀眾透過物件的質感或痕跡,連接不可再現的逝者。   「最後的立柱」上面貼了許多罹難者的照片與家屬的留言。(Photo by  gigi_nyc , flickr, CC BY-NC)   911國家紀念博物館裡著名的展覽「歷史展:2001年9月11日(Historical Exhibition: September 11, 2001)」則精確地以分、秒等時間單位呈現四架飛機起飛、劫持等恐怖攻擊的細節,說明劫機者、乘客、救援人員與遇難者的遭遇,具體刻劃出絕望的一天。因為是當代發生的事件,博物館典藏的資料相當豐富,包括恐怖份子的登機畫面以及登機後的座位圖、從大樓內飛散出的文件、罹難者的遺物、被嚴重撞歪的大樓鋼樑等,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機上乘客在其生命最後一刻打給家人的語音錄音,讓觀眾生動體會恐怖攻擊時人們的反應。   「歷史展:2001年9月11日」展場入口標示了四架恐怖攻擊的路線與事發時間。(Photo by  gigi_nyc , flickr, CC BY-NC) 展場展出一架破碎的消防車,以此紀念當天為了救火而罹難的343位消防員。(Photo by  Kristina D.C. Hoeppner , flickr, CC BY-NC)   雖然911國家紀念博物館所記錄的事件僅有一天,但這短短的一天卻留下了無限傷痛。博物館展示豐富的文物,清晰揭示911事件的殘酷事實,並且搭配詳實的個人故事,使觀眾可以想像物件背後的個人,感受人性的堅韌和團結,也向罹難者、倖存者和救援人員致敬,希望悲劇不再發生。   記憶與慰藉:五角大廈911紀念碑(The National 9/11 Pentagon Memorial) 2001年9月11日上午,在世貿雙塔的恐怖攻擊發生後不久,美國航空77號航班也被劫持,並撞擊了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廈,導致機上乘客和五角大廈工作人員等184人罹難。為了紀念逝者,五角大廈外側的草地上建造了五角大廈911紀念碑,於2008年9月11日對外開放。 紀念碑的設計簡潔而莊重,由184個刻有罹難者名字的長椅組成,每個長椅下方都有一個小水池。這些長椅按照遇難者的出生年份排列:從最年幼的受害者——機上3歲的Dana Falkenberg,到最年長的71歲的海軍退伍軍人John D. Yamnicky,並根據受害者當時的位置朝向不同方向,銘記了每個人事發時的年齡和所在。紀念碑網站上提供互動地圖,可以根據長椅的位置查看每位受難者的生命故事。   五角大廈911紀念碑在夜間會發散柔和的光芒/何慕凡攝影 許多民眾會在9月11日在紀念碑上獻花,並坐在上面追思悼念。(Photo by   GPA Photo Archive, flickr, CC BY-NC) 由於紀念碑設計成長椅的形式,觀眾可以在上面獻花,坐在上面歇息並且緬懷故人。透過這些互動,紀念碑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記憶與社會作用。為了幫助觀眾更理解這個紀念碑,現場提供了24分鐘的語音導覽,詳細介紹了事件經過、五角大廈的歷史,以及紀念碑設計的深意。此外,管理單位也正在籌備教育館,旨在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受難者的故事。   生命的聲響:賓夕法尼亞州聯合航空93號航班紀念館(Flight 93 National Memorial) 聯合航空93號航班是911恐怖攻擊中,唯一未按照恐怖份子原定計畫進行攻擊的航班,這主要歸功於機組人員與乘客的抵抗。在得知其他三架飛機分別襲擊了世貿雙塔以及五角大廈後,他們決定與恐怖份子搏鬥,使原定要朝華盛頓特區進行攻擊的飛機,最終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田野墜毀。這起空難雖然沒有造成任何地面傷亡,但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等40人全部遇難。 為了紀念40位罹難者,賓夕法尼亞州在墜機現場建立了「聯合航空93號航班國家紀念館」,於2015年9月10日正式開放。紀念館設計簡樸且具象徵意義,包括以大理石的紀念牆,更於2018年建立起一座「聲音之塔」(Tower of Voices)。聲音之塔高達28公尺,是一個巨大的音樂裝置,內部懸掛40個風鈴鐘,以紀念40位罹難者。每個風鈴都有獨特的頻率與音調,並且能夠相互共振。當風吹拂時,高塔會發出不同的和音,喚起人們對這片土地所經歷的傷痛回憶,也為罹難者創造出生動的聲音紀念。   賓夕法尼亞州聯合航空93號航班紀念館的「聲音之塔」/(Photo by   123 Chroma Pixels, flickr, CC BY-SA) 紀念館的訪客中心也規劃了常設展,詳細紀錄了93號航班的故事,內容包含航班路線、機上的座位表、乘客和機組人員的遺物、照片、信件和錄音,具體呈現出93號航班的乘客和機組人員如何聯合起來阻止恐怖攻擊。紀念館也舉辦導覽活動,幫助大眾銘記這些故事,並與受難人員的家屬保持密切聯繫,每年的9月11日會舉辦紀念活動,並於該紀念館的頻道直播。 圖8:從紀念館可以遠眺墜機的田野,玻璃上寫著「一片平凡的田野,永遠的榮譽之地」(Photo by   Peter Miller, flickr, CC BY-NC)   這三個911事件紀念館與紀念碑均設立在事件發生的原址上並紀念逝者。在展示手法上, 911國家紀念館透過大量遺物、遺構與數位裝置,讓觀眾感受事件的真實性;五角大廈紀念碑則透過設計邀請參觀者在長椅上靜坐沉思,營造出一種貼近罹難者的親密氛圍。93號航班紀念館則通過聲音裝置,提供動態而富有詩意的紀念形式,並以常設展補充事件脈絡。這些不同的紀念方式,共同豐富了對911事件的理解和情感連結。 為了讓觀眾深入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響,這些機構也透過各種教育活動,包括書寫、分享或是創作,讓故事得以繼續傳承。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定期舉辦教育活動,邀請學生設計自己心目中的911紀念館,或是製作紀念蠟燭並在911紀念活動中點燃。此外,也推出為兒童設計的「911紀念藝術推車」(9/11 Memorial Art Cart),提供多種互動和自主探索活動,包括拓印紀念牆上的名字,以及提供媒材進行創意寫作和繪畫,幫助兒童了解紀念館的象徵意義。聯合航空93號航班紀念館則推出「寫下來記住(Write to Remember)」線上活動。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寫作計畫,由老師引導學生閱讀93號航班罹難者的故事,並且寫下他們對這段歷史的想法,讓這段創傷歷史得以被轉化並傳承。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9/11
跨越時空的任務: 廣島「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
跨越時空的任務: 廣島「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
作者:葉景妤(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生)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了一枚名為 「小男孩」的原子彈,造成居民大量傷亡。原爆不僅摧毀廣島的建築和基礎設施,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傷痕,影響了當地人民的身心健康及社會結構,成為深刻的集體記憶。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距離原子彈爆炸事件已將近八十年,見證歷史的倖存者也逐漸凋零。根據2023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數據,全國直接經歷原爆的受害者人數已降至6萬多人,平均年齡高達85歲。 原子彈爆炸後建築物幾乎被夷為平地。(圖片提供: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拍攝者:US Army。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社會對於原爆歷史的記憶漸漸淡去(註1),對於歷史和記憶的保存極具急迫性。廣島和平文化基金會(財団法人広島平和文化センター)積極思考除了保留原爆文物和遺址之外,如何在在一切消逝之前盡力確保倖存者們的經歷、記憶與感受,而能與未來的世代產生共鳴。(註2)   「我在去學校的路上看到一朵蘑菇雲」。這是原子彈爆炸倖存者植田榮子(Eiko Ueda)女士所畫的原爆記憶,當時她年僅10歲。(圖片提供: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作者:植田榮子(Eiko Ueda)。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2012年,廣島和平文化基金會與廣島市政府開始推動「原子彈記憶傳承者計畫」,希望將原爆倖存者的經歷及追求和平的思想傳承下去。儘管許多倖存者以回憶錄和紀錄片等形式留下他們的經驗,但是這些資料往往被視為枯燥的歷史文獻,缺乏原爆倖存者獨特的觀點和情感表達。「原子彈記憶傳承者計畫」希望傳承倖存者對和平的價值觀,以及對原爆的恐懼與驚嚇等情感經驗。這種表達方式不僅僅停留在事實陳述的層面,更強調以具感受性的方式呈現歷史記憶,富有倖存者具備的道德和情感影響力。   跨世代的交流:原子彈爆記憶傳承者計畫執行方式 「原子彈記憶傳承者計畫」藉由人與人直接傳承經驗的方式,全面而深刻地呈現倖存者的故事,引發社會對於和平與反戰概念的深層思考。計畫的參與者分為兩類,一為親身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見證人」,另一類則為未經歷過原子彈爆炸事件,但對此有濃厚興趣的「傳承者」。 「見證人」由廣島市政府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傳承者」的培訓時間則約兩年,必須聆聽講座認識原子彈爆炸的真實情況,並且參與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交流會,以及接受口語表達訓練的課程。接著,傳承者與見證人會倆倆配對,組成小組,每月聚會一至二次,進行更深入的經驗交流與分享,以傳承見證人的經歷。 培訓期間,為了確保參與者擁有完備的知識,參與者可以免費進入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參觀,並會拿到藏品目錄作為參考資料。傳承者必須撰寫講稿,並由廣島市政府和平推進科協助核實原子彈相關歷史知識,而見證人則會校對原子彈爆炸經歷的相關內容。最後通過口語訓練以及模擬演講,才能成為正式的傳承者。 原爆創傷的凝視與再現: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常設展 記憶的轉化: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成果 根據官方的統計,截至2024年4月此計畫共培訓了226位「傳承者」,其中最年輕的今年20歲。他們擔任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原子彈經驗傳承講座」的講師,每日舉行一場英語講座和三場日語講座,時長大約60分鐘,內容涵蓋原爆倖存者的個人經歷、對和平的渴望、原子彈爆炸的現實狀況,以及戰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原子彈危害的概述,以及原子彈對人體的影響等。     (左):為了正確地傳承原爆倖存的經歷,並提升國內外人士的和平意識,舉辦了由原爆倖存者主講的講座。(右):傳承者們在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進行演講,談論、傳達原爆倖存者的經歷及對和平的感受。(圖片提供: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2018年起,日本其他地區也可以線上申請「原子彈爆炸經驗見證者」或「原子彈經驗傳承者」講座,紀念館會分派完成培訓的講者至該地區演講,使得「希望原子彈爆炸事件不要再次發生」的理念傳播到日本各地,且講座費用由國立廣島原子彈死難者和平紀念館全額負擔。見證者及傳承者也曾遠赴海外分享,例如2019年到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和科芬特里(Coventry),結合當地當時正在進行的反核活動,舉辦傳承者講座,並與當地社區及政府人員針對和平理念深度交流與對話。 見證者至熊本縣菊池女子高等學校,分享、傳達自己身為原爆倖存者的經歷及對和平的感受。(圖片提供:國立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紀念館)   傳承歷史的人:參與者的反饋 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已執行12年,在這期間多位見證者相繼去世,計劃成為展示倖存者深刻情感和回憶的橋梁,保存了無法通過照片或個人物品體現的情感,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生動呈現,對理解過去的苦難有深遠影響。 然而,每位傳承者都會思索「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我們,如何能夠作為接班人,傳遞倖存者的記憶?」第一代傳承者青木圭子分享,她透過閱讀大量書籍和聽取倖存者的故事作為傳遞記憶的知識基礎,也參與和平紀念儀式,設想若自己經歷了原爆該怎麼辦?透過這些做法,「原爆不再只是遙遠過去發生的與自己無關的事件。」此外,28歲的年輕傳承者藤澤千夏認為:「儘管我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但我可以用與現代年輕人相同的視角與他們對話。」通過跨越時代的文字和語言,這些故事代代相傳,與下一代產生共鳴,達到深刻的教育效果。 傳承者努力將自己融入倖存者的處境,確保這些記憶不會消逝,成為對和平的提醒。透過集體記憶的保存,紀念館將原爆的殘存記憶聚合,使散佈在個人歷史中的痕跡,由零散的「點」組成完整的「面」,使我們更接近原爆發生當日的真相,這正是發掘個人經歷的迫切原因。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根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015年的調查,有百分之三十的廣島居民無法確切提及原子彈爆炸的具體時間,顯示出歷史事件在人們心中逐漸淡忘。 註釋2:廣島和平文化基金會為日本的公益法人團體,經營「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及「廣島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紀念館」,旨在傳達原子彈爆炸的事實,以及和平、合作的理念。
2024/08/06
聽見沈默的聲響: 從泰國德拜事件展覽探問和平博物館的可能性
聽見沈默的聲響: 從泰國德拜事件展覽探問和平博物館的可能性
作者:Patporn Phoothong(泰國獨立研究者) 翻譯:黃淥(博物之島執行編輯) 那是齋月的一個平日。2004年10月25日清晨,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泰國南部德拜區(Tak Bai)警察局前,要求釋放六名被拘留超過一週的村莊保安人員。傍晚時分,司令部下令以武力驅散示威者,警察發射高壓水炮,並使用催淚瓦斯,導致七人死亡,十四名警官受傷。鎮壓告一段落後,警方命令示威者脫掉上衣,反綁雙手,並將1370名男子堆疊在卡車上,從陶公府(Narathiwat)德拜區運送到北大年(Pattani)的印卡塔營地。經過約6小時漫長而痛苦的車程,當卡車抵達時已有77人死亡,另有1人在醫院去世。屍檢報告的死因是「缺乏食物和水、胸部壓迫窒息以及急性腎衰竭。」這個事件被稱為「德拜大屠殺」,是泰國南部邊境近20年來最嚴重的暴力事件之一。 德拜事件地圖。抗爭群眾從右下的德拜區警察局被運送至左上方的印卡塔營地,造成77人死亡。部分往生者被安葬至中間的德洛曼諾清真寺公墓。(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泰國深南地區的暴力衝突 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邊境接壤的耶拉(Yala)、北大年、陶公以及部分宋卡(Songkhla)地區被稱為深南(Deep South)地區,有近八成的人口是馬來穆斯林,與佛教徒佔多數的泰國其他地區形成鮮明對比。由於泰國政府長期壓制當地的馬來文化和宗教,導致當地分離主義團體與泰國軍隊之間的對峙。自2004年以來,衝突不斷加劇,多個分離主義團體因為主張自治權、反對部隊侵犯人權,也不滿政策對當地文化的威脅,而與泰國安全部隊對抗。儘管政府嘗試發展該地區的經濟並進行和談,但軍事化手段始終無法解決當地人在意的身份認同、不平等和強迫同化等問題。 過去二十年來,衝突造成約7547人死亡,14028人受傷,將近7000名兒童被安置在收容所及孤兒院。其中約有1000名孤兒因被認為與分離主義團體有關聯,而無法獲得政府支持,甚至面臨逮捕、起訴和DNA測試。 關於「和平博物館」的探問 我們是否能夠在持續的衝突之中建構一座和平博物館?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會如何運用和平博物館的概念?一座博物館是否能夠促進和平呢?根據筆者的研究,深南地區的人們認為,和平博物館是有用的,然而他們並不樂見自己的經歷在當地展示,因為這可能會延續痛苦的記憶,且流於封閉的交流。相對地,他們希望將博物館設置在衝突區域之外,成為直接與軍隊、政府和深南地區外的群眾交流的工具,從而促進同理與和解。 在深南地區,許多推動和平工作的人都認同博物館是發展和平教育的重要工具,因為它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歷史敘述和觀點。2020年,我和一群學者及和平工作者共同創立了「深南博物館及檔案倡議計劃」(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備註1),探索以實體博物館推動和解的可能性。由於2004年發生的德拜大屠殺事件的法律追訴時效將於2024年10月25日到期,為了推進相關法律程序,我們選擇此事件作為首次的博物館展示主題。德拜事件涉及國家暴力與國安問題,使得在泰國境內募款相當困難,泰國缺乏完善的博物館和檔案館制度,也讓財政工作變得複雜。幸好,日本笹川和平基金會的贊助補足了計畫初期的資金缺口。 然而,取得泰國官方文件並不容易,德拜事件的相關資料更是不對外公開,成為研究的重大考驗。此外,與受害者家屬的聯繫也相當困難。自事件發生以來,17年間許多人因為個人安全考量,或對這段記憶感到恥辱和痛苦,因此保持緘默,甚至早已搬離深南地區。當我們邀請家屬分享個人經歷和記憶時,建立信任關係成為我們長期的挑戰。田野調查就如同找尋17年前的足跡,證據零碎而分散,每位受訪者的記憶破碎且不一致。 策展團隊訪談受害者家屬,揭開物件背後的故事。圖中木門上的痕跡,是德拜事件後士兵搜查時留下的印記。對這個家庭與失去孩子的母親而言,是痛苦不堪的提醒。(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由於新冠疫情,團隊無法前往泰國深南地區,只能依賴當地的田野調查員採集口述歷史。田野調查員從初期就開始參與計畫,她有效地與受害者家屬和社區建立信任,成功接觸到超過20個受害者家庭,並且收集了他們的故事,以及保存了17年、與受害者相關的珍貴物件。 讓遺物說話 個人經歷和記憶,尤其是普通民眾的經歷和記憶,常被視為不重要的、脆弱的、缺乏可信度的。我們的挑戰是將這些經歷、記憶和普通物品——比如衣物、鈔票、食譜和鳥籠等——轉化為超越個人層面的表徵,以此描繪國家暴力,並以敘事呈現公共的集體事件,而非孤立的個人故事。展覽在不直接呈現暴力的情況下討論暴力,避免構築悲傷的敘事,致力於呈現事實,讓觀眾能與自我、與彼此展開對話。   策展團隊展出許多受難者的物件與故事。(左)受難者Aduha的父親為他保存了一張學生照和一張軍方檔案中的亡者照片,以此確認他曾經擁有的生命。(右)Baba Mae保留了事發當天埋葬亡者時穿的長衫,如今他已不再穿它。(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受害者家屬與研究團隊分享故事和物件,共同參與了策展工作。我們重視每一則敘述,因此選擇展示所有物件,並使用當事人的措辭,以簡單而直接的方式讓觀眾了解當事人面對不公時的痛苦和沮喪、對安全的恐懼和擔憂、生活的掙扎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渴望。另一方面,過於繁複的資訊可能會阻礙觀眾理解事件和人們的經歷。因此,我們努力讓展示精煉,確保關鍵主題突出,引發深層的反思和聯繫。這種方法讓展覽充分傳達了受害者家庭的集體創傷和復原力,同時保有他們個人經歷的完整性。 「聽見沈默:2004年德拜事件」展場,觀眾仔細閱讀故事。(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首次展覽「聽見沈默:2004年德拜事件」於2023年3月開幕。儘管是一個僅有14件物品的小型展覽,仍廣受公眾和媒體關注。隨後,展覽巡迴至各大學和藝術畫廊。最新的展覽「永不磨滅的記憶:2004年德拜事件」於2024年3月3日至7月31日在曼谷的西林汶人類學中心舉行。 重返深南地區 深南博物館及檔案倡議計劃收到一群在德拜事件中失去丈夫的婦女的建議,將展覽帶回該地區,使得當地人——尤其年輕世代能夠了解德拜事件,並認識她們所愛的人作為善良丈夫、父親、兄弟和朋友的尊嚴。因此,策展團隊將展覽帶回德拜事件的發生地——陶公府,並於2023年10月起在當地的德拉帕爾畫廊(De La' Pare Art Gallery)展出。 德拉帕爾畫廊展場(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我們也舉辦了工作坊,讓觀眾有機會與展示物件的提供者交流,聆聽他們的故事和觀點。這不僅使我們獲得了寶貴的回饋,也加深了民眾對「和平博物館」的理解。工作坊結束後,受害者家屬提供了更多的故事和物件,並且促成了我們與其他受害者家庭的聯繫。 策展團隊將展覽帶回深南地區,讓當地的年輕世代認識這段歷史。(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和平博物館究竟可以做些什麼?在「德拜2004」展覽中,它成為受害者和倖存者發聲的平台,並且鼓勵觀眾批評政府對人權的侵犯,反思泰國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有罪不罰文化。最重要的是,它讓國家暴力體現在亡者與那些繼續活著的人的經歷、記憶和故事之中。這種做法不僅保存了歷史真相,同時促進了對話和反思,使和平博物館成為解決和理解衝突的重要工具。 (執行編輯:黃淥) 備註: 備註1: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Email : museumdeepsouth@gmail.com
2024/07/02
朝向世界航行! 臺史博「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
朝向世界航行! 臺史博「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
作者:李昀穎(自由撰稿人) 「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展期2024.2.1-6.30)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開館以來最大規模的特展,獲日本國立歷史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等18個國內外單位借展,以多元展品打破單一觀點的歷史敘事,也讓不同立場的物件相互「對話」。1624年是荷蘭人來到臺灣的年份,但是原住民族在臺灣島上的歷史遠遠超過四百年,標題「跨」字即希望破除漢人史觀,將時間與空間的框架打開,嘗試建立「荷人啟之,鄭氏繼之,清代營之」之外的多元臺灣史視野。 翻轉地圖,從海之道看臺灣 甫進展場,單元一「臺灣.海之島/道」以長達33米的光牆呈現波光粼粼的海洋意象,帶領觀眾前往17世紀海上的臺灣。牆上投影翻轉視角的世界地圖,可見臺灣位於西太平洋中心,多條航線在此交會。   「海洋數據 臺灣微風」透過AI和機器學習演算法創造投影光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入口翻轉視角的地圖可見臺灣位於西太平洋中心。(李昀穎攝影)   1624年荷蘭人登陸臺灣,使得臺灣自此捲入歐亞貿易網絡中,展開與世界更多的互動。展覽單元二「連結:島嶼及其網絡」呈現西方地圖中出現的多種名稱與輪廓的臺灣,表明了多方海上勢力在此交會、競爭,彰顯出早期臺灣歷史發展的「世界性」。 展場將《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數位化,讓觀眾盡興翻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李昀穎攝影)   此外,本單元呈現大航海時代東亞的港口、船舶與人群景象。一艘艘船舶模型穿梭在本區,一系列巴達維亞【註釋1】港口風光油畫影像,則呈現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商人、華人攤販在海港從事貿易的情境。此外,也以AI及數位技術讓觀眾拍照將自己化為17世紀東西方人物,想像當時的港口人生。 AI技術以觀眾的照片生成不同年代、不同族群的人。(李昀穎 提供)   海域文化的相遇與交流 單元三「流動:海域物質文化交流」展區,呈現異文化交流之中誕生的豐富物質文化。隨著17世紀繁盛的貿易與人群流動,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亞洲各地的工藝品呈現多元文化融合的現象。本次展示風靡歐洲的日本「南蠻漆器」【註釋2】,外觀受到西方風格的影響,也有日式、中國風、甚至伊斯蘭元素。許多藝術品則描繪文化交流的盛況:17世紀「南蠻人來朝圖」屏風生動呈現了江戶時代日本貿易的景象:左屏的南蠻船隻正準備進港卸貨,右屏則描繪有日式風格的天主教堂,幾位穿著黑色長袍的天主教傳教士漫步其中。 日本國立歷史博物館借展的「南蠻人來朝圖」屏風克服嚴格借展程序首次來臺,展期至2024/3/10。(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臺灣位處貿易航線中,外來文化因此進入臺灣的日常生活。展場中陳列許多以混合拼貼的方式重新製作的物件,如達悟族以西班牙銀幣打造的銀盔及銀飾,展現文化交會下的在地實踐。 臺灣原住民的器物留下了與外來文化互動的證據,達悟族的銀盔(圖右)便是其中之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揭開被殖民者的困難歷史 大航海時代殖民者對原住民族的壓迫,常常被文化交流的美好面向所掩蓋。本次展出「荷蘭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描繪荷蘭尤紐士牧師對臺灣西拉雅族人傳教,多位族人見證嬰兒受洗的熱絡景象。然而,殖民者一手拿聖經、一手拿槍枝,透過畫作旁設置的聲音裝置,觀眾可以聆聽西拉雅族人段洪坤的訪談錄音,揭露荷蘭人驅逐部落中200多位神職人員「尪姨」至諸羅山一帶,最終僅存48人生還的困難歷史。 近年來,越來越多博物館開始揭開具有爭議的殖民歷史。2019年阿姆斯特丹博物館(Amsterdam Museum)移除館內「荷蘭黃金年代」(Dutch Golden Age)稱呼,反思17世紀荷蘭的殖民侵略。展場也播放了荷蘭國家博物館員對「巴達維亞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高階商務員科隆一家人及他們的兩個奴僕」這幅畫的分析影片,引導觀眾看見隱藏在背景暗處的奴隸蘇拉帕蒂(Untung Suropati),說明他脫離奴隸身份後帶領群眾反抗殖民者的故事,提供看待大航海時代歷史的不同觀點。 油畫作品「荷蘭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描繪西拉雅原住民參與教會集會的情形。(李昀穎翻攝)   海之島,海之道 作為一座海島,臺灣人與海洋之間的關係時而緊密、時而疏離,因時代和政策變遷而不斷改變。單元四「面向:海洋臺灣」中,透過三幅不同時期的畫作,回顧近百年臺灣人與海洋的關係:陳澄波於1939年創作的畫作《濤聲》反映了日本時代海岸休閒活動的盛行;1969年陳慧坤的《野柳風光》則引人反思「戒嚴期間臺灣省港口船舶管理辦法」頒布後海岸線受官方控管的歷史脈絡。 1969年陳慧坤的《野柳風光》油畫。1962年一場關於野柳之美攝影展使遊客蜂擁而至,才迫使軍方開放野柳,轉變為觀光景點。(李昀穎翻攝) 「跨・1624:歷史教室」引導觀眾反思歷史,也提供許多延伸閱讀書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博物館即教室,開啟對話及思考歷史的教育平台 走出展場,單元5「跨・1624:歷史教室」提出五個議題,探問博物館該如何訴說歷史,同時邀請觀眾參與討論、建立自身的觀點。例如展示差異極大的鄭成功歷史形像:既是反清復明的國姓爺,也是侵略者,藉此思考「歷史人物形象的塑造與當代記憶」議題,並讓觀眾畫下心目中的鄭成功。也以屏東「西鄉都督遺績紀念碑」為例,從戰前、戰後到近代碑文內涵的變化,思索我們「應該紀念誰?」。觀眾可以轉動展牆手把,觀看不同時代的碑文,也可以自創碑文內容,思索該如何述說歷史、怎麼樣的歷史值得被紀念。 「跨·1624:歷史教室」展區邀請觀眾一同對話反思,圖為不同樣貌的鄭成功畫像。(李昀穎攝影)   今年適逢荷蘭人登臺400年,在文化部的大力推動下,以此為主軸的相關文化活動不勝枚舉。臺史博的《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以多元視角嘗試打破「400年」框架,然而每個展區展品眾多,皆值得更深入而全面的探討。例如本展匯集國內外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眾多文物與史料,其蘊涵的複雜歷史資訊值得進一步深究,才能讓觀眾建立更完整鮮明的印象。另外,展場以十七世紀以前臺灣原住民族與外界貿易交流的貨幣和首飾,證實臺灣在1624年前已與世界互動往來。這段歷史脈絡也值得強調,才能更「跨越」外來者的觀點,呈現世界島臺灣的故事。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巴達維亞(今印尼首都雅加達)為1619年荷蘭人建立的典型殖民城堡市鎮,由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負責建造與管理,是當時該公司經營亞洲貿易、拓展荷蘭商業帝國版圖時的重要港口。 註釋2:江戶時期日本人口中的「南蠻人」,指的主要是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的西洋人。當時流行以屏風畫的方式描繪南蠻船進港情形。
2024/05/21
再現田野的力量: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傳達水俣病」特展
再現田野的力量: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傳達水俣病」特展
作者:平井京之介(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教授) 翻譯:黃淥(博物之島執行編輯)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目前正展出「傳達水俣病」特展(展期2024.2.1-6.30),以150件珍貴的文物與史料,介紹日本熊本縣水俣地區致力於「傳達」水俣病議題的人們及活動,引導觀眾思考傳達困難歷史的意義。展覽首先以影片讓觀眾認識水俣地區現況,並以水俣病中心相思社歷史考證館、攝影師芥川仁的作品、明神鼻地區的傳承活動與當地行政單位的教育活動等主題,介紹水俣病倡議活動。筆者作為本次特展的策展人,接下來將介紹本次特展的宗旨和內容。   「傳達水俣病」特展入口(平井京之介 提供)   「水俣病」是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俣市周邊發生的公害病,被稱之為「公害的原點」,數十年來當地的運動團體持續透過展覽、導覽、照片和講述故事等方式,向社會「傳達」水俣病的歷史、受害者的苦難以及公害經驗。本次展覽的目的並非介紹公害與疾病的歷史,更希望觀眾反思:這些不斷「傳達」水俣病議題的人們想表達什麽?他們抱持什麼想法?而我們又能從這些活動中學到什麽? 挑戰公害病及其汙名:日本水俣病事件的博物館實踐 本次展覽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再現「田野調查」的現場,讓觀眾體驗田野調查的感受。自2005年起,筆者在水俣地區進行了21個月的社會人類學田野調查,考察當地水俣病相關的倡議活動。為了讓觀眾貼近筆者的田野經驗,每個展區的開頭會先介紹田野調查過程中向筆者分享資訊的報導人(informant)資訊,並且播放採訪影像。展板從「我」的視角出發,以第一人稱介紹筆者在當地的見聞與感受,以及與報導人之間的互動狀況。此外,展場中大部分的照片和影像都是筆者在水俣地區實地考察時拍攝的。透過這些設計,觀眾彷彿親自造訪當地,與「我」一起進行田野調查。   「水俣的現在」展區中介紹報導人的個人背景、經驗、性格等,並播放訪談影像。(平井京之介 提供)   接下來介紹展覽的各個展區。首先,第一個展區「水俣的現在」透過美麗的影像展現水俣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城市魅力。一直以來,因為水俣病的公害歷史,水俣地區帶給大眾相當負面的印象。但是自九〇年代起,水俣地區透過「地方學」調查當地的環境與文化,逐步建立地方特色。透過影像,觀眾得以看見水俣地區努力轉化公害經驗後,脫胎換骨成為環境模範城市。 接下來的展區為「水俣病中心相思社歷史考證館」。相思社是聲援水俣病受害者的NGO團體,「歷史考證館」則是該團體親手設計的展示空間。本次展出了該館代表性的館藏,包括:作家石牟禮道子的《苦海淨土》的手稿(註釋)、水俣灣的汞污泥、1970年代水俣病抗爭運動中別具象徵意義的「怨之旗」等文物,並且說明該館的展板文字風格強烈,充滿對輕視人命的企業與政府的批判。觀眾可以感受到歷史考證館與社會運動緊密結合,重視保存水俣病受害者的生活經驗,是「運動博物館」。   展場陳列水俣病中心相思社的歷史考證館的館藏,包括抗爭標語及當地漁民的生活用品。(平井京之介 提供)   此處也展出「打動人的語言」,羅列水俣病運動中的名言,例如:「熱情就是表明自己的意志」、「不與眼前敵人戰鬥的人,本來就不想戰鬥」等等,讓觀眾感受到言語的力量。 第三個展區「嚴峻的風景」展示攝影家芥川仁的作品。七〇年代末,人們普遍認為「水俣病運動已告終」,芥川仁拍攝了仍然留在水俣地區生活的居民日常。這些民族誌式的影像並非直擊嚴重災情而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因此不是倡議水俣病議題時最廣泛使用的影像。本次選擇展示芥川仁的照片,是因為我認為他的影像展現了「殘存」的魅力,凸顯了「失去」的深刻,其中蘊含強烈的傳達力,能引發人們深入思考。   由水俣病受害者的家屬或友人雕刻,用以鎭魂的地藏王菩薩像。(平井京之介提供)   「明神鼻」是緊鄰水俣灣的岬角,也是水俣病受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第四個展區「明神鼻」追溯當地的地方記憶,展示為水俣病受害者鎮魂的地藏王菩薩石像「魂石」、當地漁民使用的漁具和生活用具、94歲去世的水俣病受害者大矢三津子的照片和遺物與女兒吉永理巳子的敘述等。   展場以大矢三津子女士的遺物再現了她務農的景象。(平井京之介 提供)   「地方行政單位的教育工作」展區介紹地方行政單位以市立水俣病資料館為基地舉辦「講述部」演講,並且至校園宣傳水俣病的正確知識。至今,水俣地區的孩子仍會在畢業旅行時遭受歧視,甚至有人在職場遭受欺淩。儘管過去環境省、熊本縣政府及水俣市政府等公部門單位曾因為水俣病受害者的抗爭,與運動團體相互對立,但是現在一起為了消除水俣病污名而努力,共同推動教育工作。我們希望觀眾理解這種從對立到合作的演變過程。   展場介紹市立水俣病資料館「講述部」成員的生命故事與私人物件。(平井京之介提供)   特展從筆者的田野調查經驗出發,呈現水俣病倡議活動的魅力。這些倡議活動傳達了公害受災的真實經驗,敘說水俣病患者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引起觀眾的共鳴,並且思索生命與自然環境的價值、家人與朋友的重要性、弱勢族群的身份、犯錯與寬恕等議題,進一步反思富裕便利生活背後的隱憂,探究人生的意義。筆者認為,倡議活動之所以能引起觀眾共鳴,是因為清晰地反映出「人性」,同時展現了倡議者的熱情。希望透過本次特展,讓觀眾對水俣地區產生興趣,發現水俣有許多具有魅力的人物,因此想要親臨「田野」,聆聽他們的故事。 開展之後,「田野調查」的展示似乎廣受好評。觀眾在填寫問卷時表示:「再次理解了傳遞困難歷史的意義」、「有種造訪了水俣的感覺」、「以『我』的視角敘述和田野調查的觀點很不錯」。原本擔心展場陳列的採訪影像過多,但許多觀眾仍願意花費時間細心觀看。最令筆者欣慰的是,不少觀眾在問卷中寫到:「一定要去水俣」。這顯示人們似乎意識到,親身前往歷史發生的地方,是一種獨特的理解歷史的方式。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苦海淨土》是1969年作家石牟禮道子撰寫的自傳式作品,以採訪為基礎深入記錄水俣病患者及其家屬的人生,揭露肇事企業和政府的冷漠和推諉。本書出版後迅速引發了社會關注,部分內容更被收錄進日本教科書中。
2024/05/13
召喚逝者的名字: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教育使命
召喚逝者的名字: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教育使命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USHMM)座落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自1993年成立以來,其首要任務為傳播大屠殺的相關知識,保存受難者的記憶,並鼓勵觀眾反省大屠殺事件引發的道德和良知問題,進而反思身為民主國家公民應有的責任。對該館而言,「教育」是其重要的使命,希望透過展示與教育活動,激發觀眾以批判性思考面對過去,並反思當下自己的責任。 本文將介紹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教育活動,並訪談在該館從事教育工作超過10年的Ann O'Rourke,了解該館的教育方針與教學規劃。O'Rourke畢業於美國印地安納州聖母大學歷史系,2012年以實習生身分進入大屠殺紀念博物館, 2013年開始任職教育相關部門,目前身兼該館專業教育部門以及威廉.萊文家族大屠殺教育部門(William Levine Family Institute for Holocaust Education)專案經理(註釋1)。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內部照(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接近受難者的故事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不僅是典藏與展示史料的機構,更是紀念大屠殺受難者的場所。O'Rourke指出,我們不應該僅將大屠殺視為過去的歷史事件,而要使讓觀眾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反思歷史教訓。該館在展覽中彙整受害者和倖存者的聲音,同時審視德國社會的執法者和一般民眾在大屠殺這個歷史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如該館的「教育指南」強調,講述大屠殺事件時,應避免簡化複雜的歷史問題,並將抽象的統計數據轉化為個人的故事,讓觀眾看見龐大的受害者數量背後的情感與記憶,在廣泛的歷史敘事中理解個人經歷的多樣性,唯有如此,博物館才能成為一座富有生命力的紀念場所。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容顏之塔」展出大量受難者的照片,營造追悼與紀念的氛圍(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博物館的展覽呈現大屠殺事件背後的歷史脈絡,並強調以不同視角展現大屠殺,涵蓋了受害者、倖存者與加害者的觀點。博物館的展覽設計成自導式(Self-guided),透過精心規劃的動線,引導觀眾自行貼近並且反思這段黑暗歷史,達到教育的目標。O'Rourke指出,因為議題的沈重性,博物館建議11歲以上的觀眾參觀,也將大屠殺相關的具體圖像陳列在具有一定高度的隱私牆後方,以免讓孩童不小心看到。 在博物館中,受難者不僅是被記憶的對象,更是博物館的核心成員。O'Rourke表示,該館也與受難者合作,曾經規劃他們專屬的志工座位,定期擺放在博物館內,讓觀眾可以與他們直接交流,聆聽受難者的生命故事,深切感受歷史的真實性。此外也會舉辦講座,邀請受難者分享親身經驗。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展出大量大屠殺受難者與倖存者的物件。圖為集中營非尤太裔倖存者Anthony Acevedo所捐贈的日記與物件。(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除此之外,博物館也積極與學校合作,並簽署了備忘錄,確保每一所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公立高中都會帶學生來參訪,做為其課程的一部分。除了實體參訪,博物館也提供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讓教師可以遠距把資源帶進教室,傳遞給各地的學生。而館方提供的大屠殺線上百科(Holocaust Encyclopedia),更製作了高達20種的各國語言版本,以供全世界的觀眾查詢,截至2022年底已經有2,570 萬點閱人次。 博物館定期舉辦教師研習,與教師討論如何傳遞大屠殺歷史。(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避免悲劇重演:給執法部門的教育專案 威廉·萊文家族大屠殺教育部門的教育計畫自1996以來,持續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前來參觀博物館,包括對國家政策具有影響力的執法部門、司法部門、國防單位,以及外交、醫學、教育和宗教領域的專業人士等。 1999年,博物館曾邀請華盛頓特區警察局長Charles Ramsey參觀博物館,局長對於德國執法團隊在大屠殺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印象深刻,並表示:「為什麼理當保護人民的警察會變成納粹極權主義的幫兇?我希望讓部屬了解這些事情」。此後,博物館與華盛頓特區警方密切合作,也協助培訓聯邦調查局(FBI)、美國特勤局(Secret Service)的執法人員。此外最近也與美國國務院國際麻醉品跟執法事務局合作,協助規劃刑事司法人員預防暴行方面的培訓課程以及工作指南。 2010年海軍見習生參觀該館常設展覽(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每當專業人士,尤其是執法人員來訪博物館,館員會引導他們仔細觀看歷史照片,或者研讀大屠殺時期的各項案例,了解當時的專業人士如何做出決定。例如博物館曾為有軍方背景的參觀者準備了以下案例:曾有三名連長被命令殺死轄區內的人,有兩名連長聽從命令,但有一位連長選擇抗命。透過這些歷史案例,來討論道德領導(moral leadership)的議題。O'Rourke表示,大屠殺歷史研究顯示,執法部門與軍隊在大屠殺執行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博物館希望透過這些課程,讓參與者省思大屠殺悲劇,了解他們在民主國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責任,也防範未來悲劇再次發生。 國際交流與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自成立至今,博物館積極參與多項國際專案,向世界各地傳遞大屠殺的歷史。根據該館的統計資料,有12%的觀眾是國際旅客,約90%為非尤太人,更有100多位國家元首以及3500多名外國官員曾經來此參訪。館方除了關心二戰期間納粹的大屠殺,也關注如何預防種族滅絕。例如目前館內的特展「緬甸的種族滅絕之路」,就探討了羅興亞人如何從公民變成外來者,成為持續種族滅絕運動的目標,並呈現受難者的證言與影像。   「緬甸的種族滅絕之路」以個人故事讓觀眾認識羅興亞人被壓迫的處境。   1月27日是世界國際大屠殺紀念日(International Holocaust Remembrance Day)。博物館會在這一天舉辦紀念活動,閱讀受難者的名字。館方認為閱讀這些因納粹政權而被殺害的男人、女人、以及小孩的名字,是一種簡單但有力量的方式,讓世人可以記得他們。2024年的紀念日除了宣讀名字之外,也邀請奧斯維辛-比克瑙(Auschwitz-Birkenau)集中營的倖存者Irene Weiss演講,透過這些活動,邀請更多人共同紀念這段歷史。 2024 世界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影片   大屠殺幸存者Albert Garih 與 Ruth Cohen 於紀念日活動中點亮蠟燭(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不僅是保存歷史記憶的殿堂,更是將大屠殺歷史的重要性呈現給世人的學習之所。O'Rourke表示,她希望透過多元化的展覽、深入的教育計畫、志工與受難者的分享等等教育推廣活動,讓世界各地的領袖與公民學習面對仇恨,防止種族滅絕悲劇再次發生,以促進人類的生存尊嚴。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美國威廉.萊文家族(William Levine Family)於2014年捐款資助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支持該館推動國內及海外的教育活動。 根據雷敦龢導讀漢娜·鄂蘭《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施亦如譯,2013: 3)一文指 出:「基督新教傳教士瓦特.麥都思 (Walter Henry Medhurst) 於 1817 年來華,1837 年曾編篡一本中 英辭典,其中採用犬部的『猶』字指稱尤太人,原因是他認為尤太人並非善類,而且中國古代慣 以『犬』部的字稱呼周邊的蠻族,如北方的狄族,因此麥都思刻意不使用天主教原有的『如得亞 (Judah/Jew)』,而選擇犬部的『猶太』,帶有貶低意味。」針對麥都思的觀點,當代許多學者都刻意 採用「尤」一詞以示反對,本文也採取「尤太」一詞來取代「猶太」。
2024/04/29
以兒童之眼講述困難歷史: 史前館研究員盧梅芬專訪(上)
以兒童之眼講述困難歷史: 史前館研究員盧梅芬專訪(上)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題記者)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員盧梅芬慎重地翻開一本精美的繪本,那是紀錄著布農族從在日治時期被迫集體遷移的故事,也是國內第一本關於原住民族被殖民的困難歷史繪本《Kulumaha》(布農族語:回家吧)。故事描繪七十二歲的老奶奶慕拉斯帶著小孫女,在闊別一甲子後重返兒時家園內本鹿的歷程。時光倒轉,書中描繪十一歲的慕拉斯和父母與部落家族,被迫集合在部落廣場上,在武士刀的吆喝下,淚流滿面地揮別山中的水鹿、黑熊與小米田。   繪本〈Kulumaha〉以兒童視角紀錄布農族遷村歷史。(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這是日治時期對原住民所實施的『集團移住』政策。」盧梅芬打開由布農族人口述故事所編輯而成的繪本,俐落短髮鑲嵌著黑白分明大眼的她,十分不捨地嘆了口氣: 「1930年霧社事件爆發後,日本政府為了有效管理深山地區的原住民,採取了『集團移住』的政策,對於居住在高山區的布農族影響最大,移居到平地的布農族人無法適應環境而水土不服,許多人染上瘴癘而亡。日本人為了杜絕他們回家的念頭,把山上的家和小米田都燒了。直到2002年陳水扁執政,回家行動開始,文建會用直昇機載老人回部落出生地,當年的家園只剩不到三分之一的殘垣。國小時離開的蔡善神後來訪問被迫離開的族人,才有了這本繪本。」   「這樣的經歷類似美國的『淚水之路』。1838年美國軍方將原來居住在肥沃東岸土地的切諾基族人強迫遷移至新墨西哥州,一千多英哩長途的疾病交迫,導致四千人死亡,後來美國政府將其西遷路線指定為國家歷史步道。」 身形瘦小樣貌清秀的盧梅芬說著這些既遙遠又相似的原住民族血淚史,泛著淚光,卻神情堅定。她自1999年任職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二十餘年來致力於原住民族藝術的研究,對於研究與策展等博物館實務工作具有獨具一格的見解。作為博物館研究員,盧梅芬有兩個重要貢獻,其一對原住民族展覽做了重要的反省,並且致力於建立新的展覽視野,其二是以共通人性打造可被理解的原住民族困難歷史。而她窮盡畢生的心力,最大的願望就是建立具有原住民族史觀的原住民族博物館,呈現其被殖民的真實困境,而非僅僅只是族群分類的文物展示。 重拾原住民族藝術的名字與歷史:史前館研究員盧梅芬專訪(下) 盧梅芬研究員於史前館探索館同理心展區留影(圖片提供:盧梅芬) 臺灣原住民族經歷殖民與專制政權影響的困難歷史,盧梅芬認為有其必要做一個範式轉移: 「如今美國、加拿大都在做原住民族去殖民的工作,並且經過範式轉移,其歷經掠奪土地、同化教育和我們原住民族的處境都一樣;而臺灣因為『南島』的概念會將原住民族議題導向國族建構和去中國化,忽略原住民族的議題本身是關於去殖民和人權議題。」 以故事和遊戲構築困難難史 「從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到民進黨執政,臺灣的文化與政治論述以『南島文化』為核心。當臺灣歷史博物館對臺灣的歷史做了一個範式轉移,原住民族的殖民史卻始終沒有呈現結構性的翻轉」 對此深感遺憾的盧梅芬,在她所規劃史前館探索館裡,盡量置入原住民族的困難處境,例如臺灣原住民族戰後因經濟弱勢與被殖民的歷史脈絡而被迫移動: 「我要講的移動並非大歷史的移動,而是特定時期的被迫移動,包括移工在戰後經濟大建設的移動,最高之處是鷹架,最遠是遠洋漁業,最深是礦工,最陰暗的是雛妓。」 經歷三年精心策畫下,史前館於2023年5月19日重新開幕,以更新常設展與建築再造,給予觀眾全新面貌的「臺灣史前史廳」,建立「南島廳」外,以親子共學為目的的「探索館」,更是以親切的繪本帶入艱困的原住民族殖民史,並且融入國際比較觀。 史前館重新開幕!新常設展為友善平權與社會議題努力 探索館以繪本讓兒童認識原住民族困難歷史(攝影:陳佳汝) 探索館外長廊大片落地窗映照著寬闊的斜坡綠地,是孩童嬉戲徜徉的空間,裡面色彩繽紛的探索館,以環型的空間兜出一個個真實的血淚故事,大型人偶代表的是一個真實的角色,並且是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族群。 以親子為導向的探索館,以遊戲帶入史前的內容,用故事來構築困難歷史。「移動」是與常設展及南島廳連結的共通主題,也是展覽的敘事主軸:從史前的冰期移動,南島的擴散和遷移,到探索館裡原住民族的被迫遷移,以呈現全球原住民族在殖民時期共同遭遇的三大議題: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同化教育,以及移工等三大主題。透過這些議題的展示,也讓觀眾反思台灣原住民族的處境,以解殖民的觀點重新看待原住民族的歷史。   探索館以「遷徙」為題,引導觀眾了解原住民族被迫遷移的歷史(攝影:陳佳汝) 以個人故事激發兒童的同理心與國際觀 展示策略上,盧梅芬強調要回到細膩的故事之中。「只是講原住民族曾被殖民和汙名化,很難進入內心去理解其困境,一定要有例子,因此回到個人的故事很重要。」在她的策劃之下,台灣原住民族的故事以繪本形式呈現,因而有了以內本鹿事件為本的慕拉斯返家繪本,也讓困難歷史變得可感同身受。 置入殖民史的童書外,探索館最大的特色是打造了具有國際比較觀的原住民族困難歷史,將被殖民的議題拉高到全球共通性的議題。她認為讓兒童有國際比較觀很重要,因此持續搜尋以原住民孩童視角出發的故事,在研究美加澳紐的原住民族殖民史之後,找到了關鍵案例,例如,查尼之死。九歲的查尼在加拿大政府的同化政策下,被迫離開自己的父母送往寄宿學校,想念父母的查尼在零下七度的低溫下逃離學校,沿著鐵軌走了六十公里後最終倒下,死於飢餓和寒冷。由於記者的報導而引起全國關注,經由調查發現有六千名寄宿孩童死亡。這是加拿大政府在1870至1996年間對其原住民族所施行的同化教育。 為了以孩童之眼來認識人權議題,她將「查尼的秘密小徑」繪本的每一頁故事放大輸出,攤開成書本的形式展出。隨著放大的書頁,可以看見查尼原來養了一隻狗和父母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最後卻孤獨悲慘地倒下。故事繪本的上方會標出重大事件,如「1830年印地安人遷移法」,「淚水之路」,「世界移工」,「什麼是寄宿學校」,做為帶領兒童認識困難歷史的議題。   探索館邀請觀眾設身處地思索繪本主角的處境(攝影:陳佳汝) 故事尾聲,她設計了問題:有沒有被迫離開家的經驗?曾經失去什麼?並且以紙卡來讓孩子們回答,如果你成為困難歷史繪本當中的主角是,你會怎麼做?讓孩子換位思考。原住民族被殖民的困難歷史在臺灣第一次以繪本形式展出,其親切的童書繪本和明亮的展示空間,盧梅芬透過情感的經驗帶來道德與政治的關懷,讓困難歷史和觀者可以在博物館中與全球性的原住民族困難歷史「親密相遇」(intimate encounter) 。
2024/04/02
給下一場天災的備忘錄: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與岩手海嘯紀念館展示分析
給下一場天災的備忘錄: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與岩手海嘯紀念館展示分析
作者:許擎(國立臺灣博物館計畫助理) 2024年元旦,日本能登半島發生地震與海嘯災情,不禁令人想起東日本大震災,又或喚醒臺灣人對921大地震的記憶。天災從未離我們遠去,在重大災害議題中,博物館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呢? 「三陸海岸」面朝太平洋,自日本東北青森縣、岩手縣綿延至宮城縣,是具有海蝕平台、谷灣和沙灘等複雜地形的美麗海岸。自古以來,由於親潮和黑潮在此交匯,形成世界級的漁場。三陸海岸因海而豐饒,卻也因海而受創,2011年3月11日下午,東日本大震災(臺灣通稱311大地震)導致巨大災害,由於宮城縣至岩手縣的海灣狹窄而推高了海平面,引發超過10公尺高的巨大海嘯,三陸海岸沿岸城鎮受到重創、近乎全毀(註1)。本文將討論「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與「岩手海嘯紀念館」這兩間館舍,如何透過展示與教育活動傳承這場嚴重天災的記憶,並且提高民眾的防災意識。 在遺構之中傳承震災記憶 氣仙沼市位於日本宮城縣東北端,臨三陸海岸。東日本大震災造成氣仙沼市1,200多人死亡,15,000餘棟房屋受損,至今210多人仍下落不明(註2)。2019年3月,「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開館,該館部分建築為歷經東日本大震災的「向洋高中」遺構,館長芳賀一郎則是該校的退休教師。向洋高中緊鄰海濱,地震當時校園內約有250名學生、教師和工作人員,由於靈活且迅速的疏散,沒有任何一人在震災中喪生,如此成功的防災經驗吸引了各地的教育旅行團和參觀者前來取經。「傳承館」作為震災的「視覺證據」,持續提醒世人天災的可怖,也傳承地震記憶與防災意識,期待將氣仙沼市打造成為「海嘯零死亡率城市」。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開發許多文創商品,如紀錄個人資訊及緊急連絡方式、防災準備用品建議與緊急救傷步驟的手巾等(許擎攝影)   展示分為「震災傳承館」與「震災遺址」兩大區域,並以「震災傳承館」作為起點。首先,觀眾可在「影像劇院」觀看地震、海嘯、火災的紀錄影片,透過視覺與聽覺帶來的震撼,將震災的記憶與災情銘記腦海之中,搭配走廊牆面展示的災害攝影紀實,直接感受災害的恐怖。   「震災遺址」展區保存了受海嘯侵襲的向洋高中遺構(許擎攝影)   第二展區「震災遺址」完整保存了「向洋高中校舍」被海嘯襲擊後的遺構。觀眾穿過散落滿地的課本、書櫃、桌椅,自一樓拾級而上,經過三樓「海嘯沖來的車輛」、四樓「海嘯到達處」,抵達頂樓的「最終避難處」。寧靜的遺構空間裡,殘破不堪、人去樓空的教室宛如海嘯留下的疤痕,與牆上充滿活力的青春校園照片形成強烈對比。   今昔對比:廢校的向洋高中教室現況與過去充滿青春氣息的校園照片(許擎攝影)   穿越南北校舍及室外空間後,將抵達「震災傳承館」的最後展區,此處播放罹難者家屬災後的訪談影片。觀眾可以看見為了實現與罹難妻子約定而帶著照片四處旅行的丈夫、失去丈夫與女兒後獨自扶養兒子的母親、畢業前夕因海嘯來襲失去同學的畢業生代表。影片不僅傳達出海嘯的恐怖,也讓觀眾感受災後人類如何懷抱著傷痕與希望,努力繼續活下去。 該館可預約參加由志願者和當地國高中生帶領的故事導覽。而每個月的11號是東日本大震災的「月忌日」,若適逢週日則會舉行「人人都是講故事的人」的故事導覽,並鼓勵每個聽故事的人都成為「講故事的人」,把有關震災的記憶和故事盡可能傳承給更多的人。該館不僅透過展示,也希望透過教育活動達到生命經驗和防災意識的「傳承」。   參觀完畢,提供觀者寫下祝福與感受的便利貼展示牆(許擎攝影)   給未來的備忘錄:傳播防災知識與歷史 相較於「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以展示凸顯情感與傷痛的回憶,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的「岩手海嘯紀念館」更強調災害知識、資訊與技術的傳遞。該館成立於2019年9月,希望將東日本大震災海嘯帶來的教訓分享給世人,也配備多國語言的導覽,將知識分享給外國訪客。   「探究歷史」展區側寫(許擎攝影) 展示分為「探究歷史」、「了解事實」、「學取教訓」、「共同推進復興」四個展區,以及播放岩手縣的東日本大震災紀錄影像的「導覽劇場」。「探究歷史」展區以歷史與科學的視角,說明海嘯的成因、速度與破壞力,並呈現日本史上的重大地震與海嘯事件,反思如何與自然共存。「了解事實」展區則聚焦於「東日本大震災」,展示受災害侵襲的照片與實物,以及受災戶的心聲紀錄。   「了解事實」展區內展示當時受海嘯襲擊的消防團車輛(許擎攝影)   「學取教訓」展區則還原當時指揮救災的「國土交通省東北地方整備局災害對策室」會議現場,解析人們採取的逃難策略與救助行動,分享應對災害的過程;「共同推進復興」展示災後積極向前邁進的災區樣貌,並對來自海內外的眾多援助表達感激。當館累積豐富的知識與展示材料,也提供特展展品與展示海報出借服務,供官方或民間機構申請借展,強化該館傳遞防災知識的機能,期望更多民眾瞭解大自然所造成的災害及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   面向岩手海嘯紀念館、供民眾獻花致哀的追悼廣場(許擎攝影)   岩手海嘯紀念館坐落於「高田松原海嘯復興祈念公園」內,入口以中軸對稱的空間設計呈現強烈的紀念氛圍。參觀完館內展示後可前往戶外園區,經過通往海岸的中軸道路,便會抵達供民眾獻花致意的「追悼廣場」。紀念館周圍還有許多重要的地標與象徵,包括象徵堅毅精神的「奇蹟一棵松」、保存遺構的「氣仙中學」以及災後復育松樹的「防潮林」。 紀念館以室內展示「呈現過去」,室外廣場則轉換成「追悼、紀念過去」的場域,再移步至「現在」復育中的防潮林,隨著展示、環境與場景的變換,觀眾的參觀經驗在空間上逐漸海闊天空、在時間軸上則逐步邁向未來。   岩手海嘯紀念館入口(許擎攝影)  岩手海嘯紀念館門口延伸至海岸線的中軸對稱設計呈現強烈的紀念氛圍(許擎攝影)   紀念博物館的意義 博物館可以作為發展「黑暗觀光」的一種方式(註3)。東日本大震災後,日本透過觀光活動幫助受到重創的東北地區福島、宮城、岩手等地從災後復原,稱之為「重建旅遊」,景點之中也包含許多傳承震災記憶的博物館與資料館。這些機構以物件或文字典藏歷史傷痛與教訓,並向社會大眾展示,既是三陸海岸重建旅遊的關鍵基地,也是復興當地經濟的重要角色。「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及「岩手海嘯紀念館」不僅悼念逝者,更將經驗傳承給活著的人們,希望大眾不要輕視地震及海嘯的破壞力、培養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   岩手海嘯紀念館旁廢校的氣仙中學遺構亦被保留,並有標示當年海嘯高度的指示牌(許擎攝影) 責任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依據宮城復興之旅網站,宮城縣內死亡人數達10,569名、失蹤1,215名,約占全日本受災總數的五成。 註釋2:依據氣仙沼市役所2023年8月31日官方資料,直接死1,109人、関連死111人、行方不明者214人)。 註釋3:黑暗觀光亦稱黑色旅遊,意指參訪曾經發生災難、死亡、屠殺等黑暗事件地點的旅遊活動。
2024/03/11
解殖民,一場正義與歷史重建之旅:專訪比利時河畔博物館策展人Leen Beyers
解殖民,一場正義與歷史重建之旅:專訪比利時河畔博物館策展人Leen Beyers
作者:張語之、張詠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走進訪談會議室,一頭俐落短髮、目光炯炯有神的女士,即是我們的訪談對象——Leen Beyers女士。她是比利時河畔博物館(Museum aan de Stroom)策展人兼研究總監,同時也擔任ICOM COMCOL理事長兼財務長。博物館策劃了2020年「100 X Congo」(100 X 剛果)展覽,與2023年9月開展的常設展「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戰爭之城,安特衛普1940-1945)常設展,而Beyers則和我們介紹這兩檔展覽的策劃過程。   Lenn Beyers談及「City of the War, Antwerp, 1940-1945」常設展(圖片提供:張詠晴) 在藏品中看見剛果百年前的殖民歷史 比利時河畔博物館座落於安特衛普,這座港口城市數百年來航運發達,因而從歐洲、非洲、美洲、亞洲及大洋洲運來大量物件。博物館收攬四間館舍1862年起的典藏品【註釋1】,並於2011年開館。穿梭於十層樓高的玻璃建築裡,觀眾彷彿隨著河水看著城市的歷史在眼前流動,使我們探問這座城市與國家殖民與被殖民的過往,並以多元視角觀看城市與自身、與世界的連結。 剛果曾是比利時的殖民地【註釋2】,博物館所在的安特衛普市於1920年收藏了一批來自剛果的物件。一世紀後的2020年,比利時河畔博物館舉辦了「100 X Congo」展覽,Els De Palmenaer及Nadia Nsayi為策展人,以100件亮點藏品,帶領觀眾穿越百年時光,深入探索這些物品所隱含的故事,理解物件對剛果人民而言蘊含的意義,也探問未來該如何詮釋藏品。   「100 X Congo」展間(圖片來源:©frederikbeyens) 策展團隊由跨領域的專業者組成,包括:歷史學者、教育專家、藝術史學者、藝術家等,因此能夠拓展多元的觀點,為殖民歷史創建截然不同的知識。除此之外,展覽也促使比利時政府更積極面對殖民歷史。安特衛普曾三度舉辦世界博覽會,在1894年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有144名剛果人被運到會場,演繹傳統場景以供西方人觀賞。世界博覽會舉辦期間,有44人嚴重生病,更有7人最終不幸過世。本展除了直面這段爭議性的歷史,更主動查明歷史真相:在世博會上身亡的剛果人在歷史紀錄中原本無名,但因為「100 X Congo」展覽的研究成果並展示紀實照片,他們的身份終於被查明,進而促使比利時政府能夠採取相應的行動,例如舉辦悼念活動等。 然而,展覽進行的過程中,並非全然順遂。Beyers跟我們分享展覽中的插曲:當時有位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人士批評「100 X Congo」呈現曾作為殖民母國的比利時對剛果的嚴重的種族歧視,並以竊走該展覽展品的方式表達示抗議。接著,其中一位策展人以社群媒體向抗議者聯繫,並邀請對方到博物館進行對談。最終,抗議人士轉而對展覽抱持正面的態度。 當被問及如何理解解殖民(decolonization)概念時,Beyers女士思索片刻後,表達了她的見解:「解殖民是一場為了追求正義,並重新建構歷史的旅程。這並非一個有『結案』之時、可以劃下句點的計畫,而是涉及多重層面的議題,需要不斷試驗和反思。舉例來說,當我們觀察周遭環境時,可以去思考哪些紀念碑應該被移除或重新詮釋。」   解構歷史,展示多重版本的二戰故事 比利時河畔博物館自2023年9月起推出新常設展「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安特衛普的影響。安特衛普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占領的城市之一,至少25,000名無辜居民遭受嚴重迫害,特別是猶太社區受到種族滅絕政策的殘酷打擊。常設展重現電影院、學校、房屋、大教堂和市政廳等場所,呈現當時的社會情境以及市民在1940-1945年間的經歷。二戰期間,安特衛普發生了巨大變化,部分市民與德國占領者合作,也有市民選擇參與抵抗運動,通過地下活動,如傳遞情報、協助逃亡者,以抵制德國當局,並為盟軍提供支援。 「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常設展覽第一區(圖片來源:©Jeroen Broeckx for MAS, 2023) 安特衛普的戰爭故事於「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被揭示。(圖片來源:©Jeroen Broeckx for MAS, 2023)   這段過往涉及了分裂、無助、背叛和暴力,同時也包含了勇氣、抵抗和互助,是一段被長期壓抑的創傷歷史。2020年比利時河畔博物館首次向市民公開徵集二戰期間的經歷,收集了超過300位參與者的故事。Beyers認為:「博物館有收藏二戰時期的物件,但卻沒有關於人的資料。我們感到必須收集個人故事和生活視角,這也是我們將展覽與當地居民聯繫起來的一種方式。」這個活動的迴響人數超出預期,隨著疫情趨緩,策展團隊也開始實際接觸當地社群,持續訪談二戰時期的個人故事,同時建立展覽與市民的連結,未來也計畫到安特衛普的各個角落繼續採集人們的記憶。 「City at War, Antwerp, 1940-1945」呈現出當時因城市被占領,社會充滿壓力與猜疑的面貌。(圖片來源:©Jeroen Broeckx for MAS, 2023)   Beyers領導策展團隊進行大量的基礎資料蒐集,他們特別關注婦女和兒童方面的研究:「二戰的故事經常是男性的故事,凸顯男性在那個時代的抵抗、合作等政治角色,我們可以為展覽增添關於婦女和兒童的生活故事,在這方面進行更多的研究。」為確保展覽呈現多元而中立的觀點,團隊成立了一個咨詢小組,成員包含大學和學術界專業人士,他們共同討論展覽的概念,協助團隊整合各種不同觀點,呈現完整而客觀的歷史拼圖,並確保展覽內容超越特定政治觀點,應對可能引起的情感衝突。 展覽的結尾處設有留言裝置,邀請觀眾留下滿懷希望的語句。(圖片來源:©Jeroen Broeckx for MAS, 2023)   作為現在與未來的交匯點的博物館 承載著過去的博物館,有如時光隧道,而當它們為歷史提供多元而深入的詮釋時,便有助於協助觀眾解構複雜的歷史和族群議題,亦進一步與己身所處現在及未來交匯。透過Beyers策劃的兩個展覽,觀眾有機會與其他參觀者、歷史學者和專家進行深入對話,擴展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得以看到歷史事件的多重面向,並反思這些事件對當代社會的深遠影響。對Beyers來說,博物館不僅是展示歷史的場所,更是連結社會與社群的橋梁,在展示過去的同時,也開啟思考、促進對話的空間。 註釋 註釋1:四間博物館包含古樂器博物館(Museum Vleeshuis)、世界民族學博物館(Ethnographic Museum World Cultures Africa, Asia, Oceania, America)、海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及民俗博物館(Volkskundemuseum)。 註釋2:比利時殖民剛果的時期為1908至1960年,亦稱「比屬剛果」。
2024/01/05
殖民建築中的平權故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歷史展示
殖民建築中的平權故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歷史展示
記者:謝佳均(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2年博物館文化民主國際研討會以「參與、合作、近用、平權」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博物館如何在不同面向的實務工作中實踐文化民主(cultural democracy),並關注博物館與社區、多元團體的合作,以及藏品開放近用與展示多元觀點等議題。本次專題演講邀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Old Treasury Building Museum)館長Margaret Anderson,以「敘說平權的故事:博物館與文化民主」為題,根據實務經驗探討博物館如何透過展覽訴說平權的故事。   打破主流敘事的沉默!平權敘事的特質 隨著當代博物館對文化民主、文化平權的重視,展覽日益著重呈現少數群體的聲音,與排除在國家敘事之外、被隱藏的過去等具爭議性的課題,藉此提倡與實踐更具多元觀點的展示內容。首先,Anderson指出在博物館展覽當中最常見的難題即是:選擇「誰的故事」應該被聽見。她提出選擇性的詮釋敘事,並非是歷史博物館獨有,卻是歷史展示長久以來的課題。尤其在曾被殖民或是多元文化的國家,歷史文本的建構往往隱含深厚的政治意涵與爭議性。因此,在當代許多博物館皆重視展示平權的理念之下,理解博物館如何實踐平權敘事尤為重要。何為「平權」的故事呢?Anderson認為博物館應避免單一敘事造成的偏誤,並為主流群體之外的聲音發聲,打破博物館長期忽略少數群體敘事的噤聲與沉默。 參與和解之路—澳洲博物館「未定」特展的去殖民嘗試   澳洲舊財政大樓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十九世紀,墨爾本因殖民者在此發展聚落與淘金熱的影響之下,世居於此的第一民族(指原住民族)部落遭受外來者的暴力對待與傳染疾病的侵襲,甚至被迫強制遷移,被限制在保護區的範圍當中生活。澳洲舊財政大樓博物館的前身為「舊財政廳大樓」(Old Treasury Building)即是墨爾本淘金時代的建築,用以存放在當時湧入墨爾本的黃金。Anderson指出過去殖民歷史的敘事皆以白人為中心,強調繁榮與成就,然則忽略第一民族被掠奪土地的事實。因此,這棟宏偉壯觀的遺產建築同時也象徵著殖民主義的歷史、對原住民土地的掠奪與不平等。 澳洲舊財政大樓博物館的宗旨聲明:「我們提供生動、平權的計畫,敘述維多利亞的故事,促進社區連結,並激勵地方意識。/ 我們與第一民族族人和維多利亞省的社區合作,展示多元觀點的歷史,包括「困難的歷史」。/ 我們為舊財政廳大樓帶來生命,並為維多利亞省和其他地區的人民積極培育。」(Photo by Yvonne Perkins, flickr, CC BY-NC-ND 2.0)   平權敘事的重要性:揭開殖民黑歷史 博物館如何在代表殖民歷史的建築當中推動「平權」敘事?Anderson以博物館的宗旨聲明為例,闡述博物館實踐「平權」的方向。在聲明當中可見與原住民族社群合作,強調展示「困難歷史」。反映博物館在展示上,不會迴避具爭議性的歷史觀點,並嘗試透過與社群合作呈現更具多元觀點的聲音。如同Anderson所言「在曾是殖民地的國家,博物館和其展示的『去殖民化』具有特殊重要性」,但是在舊財政廳大樓博物館周圍,早已抹去第一民族過去生活的痕跡;且諷刺地是,過去負責「原住民保護計畫」的高階主管一直都在此建築當中工作。因此在舊財政廳大樓博物館當中,展示第一民族被掠奪土地的內容別具意義,能夠揭開隱藏於建築當中的殖民黑歷史。 展區「第一民族與淘金熱」(First Peoples and The Gold Rush)Dja Dja Wurrung部落耆老提供的歡迎詞,傳達族人對「敘說真相」過程的重視,並表示對遭受壓迫祖先堅忍精神的敬意。(Photo by Margaret Anderson) 博物館如何捍衛文化權利?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2021線上年會報導   如何在殖民建築中訴說解殖民的故事? Anderson指出舊財政廳大樓博物館以兩個面向展示第一民族的爭議性歷史,以此具體實踐解殖民的故事如何被訴說。其一為著重描繪土地掠奪,如「亞拉:墨爾本河流的故事」(Yarra: Stories of Melbourne’s River)展覽,內容呈現亞拉河(Yarra River,流經墨爾本的主要河流)使用權的爭議歷史。其二為淘金熱潮的脈絡對第一民族的影響,如「維多利亞黃金的故事-它的旅程與遺產」(The story of Victoria’s gold - its journey and legacy)展覽,邀請Dja Dja Wurrung部落族人直接參與此展覽的創作,並以部落耆老書寫的歡迎詞「Womin-dji-ka」(歡迎)作為展區「第一民族與淘金熱」(First Peoples and The Gold Rush)的開場。展示空間則規劃於曾經存放黃金的保險庫房中,使族人能夠在殖民建築訴說真相、緬懷過去。 「亞拉:墨爾本河流的故事」(Yarra: Stories of Melbourne’s River)展覽,透過展示保護者William Thomas留存的地圖、書信與素描,理解庫林族受到殖民者剝奪土地、食物、文化、生命的困難歷史。(Photo by Margaret Anderson)   平權敘事,找回被壓迫者的聲音 Anderson認為與原住民社群合作,記錄他們對過去歷史的想法和感受,在平權敘事的建構上至關重要。然而,再現過去的聲音,特別是被壓迫者、貧困者或被剝奪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尤其,在留存的檔案當中,被壓迫者的紀錄往往以殖民者的語言書寫,而缺少他們的真實情緒與感受,且更多的是批判與貶低。因此,被壓迫者自主發聲的缺乏,也是在建構平權敘事當中棘手的挑戰。而「亞拉:墨爾本河流的故事」展覽展示了少數由被保護者自主學習原住民族語言所記錄的文件,例如保護者William Thomas所保存的亞拉河上游地區的手繪地圖、與庫林族社群的書信以及素描檔案,皆可窺見殖民化過程對於第一民族部落的破壞與影響。在敘事上,也透過「掠奪」、「入侵」等辭彙的使用,使得觀眾能夠更深刻的理解困難歷史的衝突內容。 「任性的女人?」(Wayward Women?)展覽主視覺。(©Courtesy Old Treasury Building, Melbourne, Australia.) 如何探索紀念館?從文獻研究到黑暗觀光一次就上手   沉默的大多數,訴說女性的故事 館方體認到博物館具有開啟對話、反映議題的功能,隨著博物館對於爭議性議題意識的高漲、對平權包容理念的響應,展覽加入了更多的聲音。例如婦女組織、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不同群體,以及LGBTQIA+倡議團體等。Anderson指出尋找具有一定社經地位的女性故事相對容易,博物館展示也經常呈現具有特權的男性與女性的故事。然而,佔據人口貧窮、教育程度低落的男性與女性則變成沉默的大多數,特別是擁有不符合時代推崇的女性形象之婦女,時常被消失或隱藏,使女性被加深固著於世代的刻板印象。為此,2019年舊財政大樓博物館以「任性的女人?」(Wayward Women?)展覽展出十位被認為違反社會規範的女性故事,如兩名在街上行乞的女孩,被員警關注並逮捕後,關押至兒童收容所直到18歲。但這些女性真的有罪嗎?展覽名稱使用問號,試圖引發觀者重新思索以往性別權力嚴重失衡的問題。   結語:文化民主,持續的挑戰 Anderson於演講的尾聲指出,舊財政大樓博物館雖然在展覽內容上呈現許多具爭議性的課題,但仍未進入直接倡議或參與社會運動的範疇。她根據Robert Janes和Richard Sandell的觀點說明:「雖然現今的博物館在許多政治議題上,如氣候變遷,多以向環境行動者蒐集的材料進行展示,較少由博物館自主擴及議題進行倡議,但博物館仍應思考,如何運用機構的力量宣導當代議題,並積極參與政治行動。」儘管如此,Anderson依然肯認展示平權的故事,可以激發觀眾的共感與理解,進而使觀眾從展覽認知當前的社會課題。   執行編輯:葉家妤
2023/01/04
如何探索紀念館?從文獻研究到黑暗觀光一次就上手
如何探索紀念館?從文獻研究到黑暗觀光一次就上手
作者:曹欽榮(人權文史工作者) 探索紀念館旅程的起點,我想從參與台北228紀念館的規劃經驗開始談起。1996年初,我至澳洲旅行,參訪坎培拉的綠建築新國會大廈與澳洲戰爭紀念館,回到臺灣後,同年6月開始參與規劃台北228紀念館;然而,至今它還是行政決定下、未立法的「常設」紀念館〔註1〕。台北228紀念館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和紀念館如何互為影響。現在的旅行者常常有機會參訪各國紀念館的景點,卻很難深入瞭解各館紀念事件的背景,但紀念館往往和當代社會議題密切相關;因此,認識紀念館成為本世紀新興的熱潮,您一定要知道。   台北228紀念館於1997年2月28日228五十周年開館,意義重大,圖為開館前整修完成的紀念館正面。(曹欽榮 提供)   起點:國際紀念館的啟示 參訪澳洲時,參觀了澳紐軍團紀念堂,其為紀念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亡的軍人,至此心中浮現:未來是否有機會能夠進一步認識亞洲重要的紀念館,與其國家歷史及當代社會脈絡的關係呢?當時,比較知名的案例有日本的廣島平和祈念資料館、長崎原爆紀念館,到了今天,日本已經組織了全國性的和平博物館聯盟,而韓國也已經設立了各類紀念館,成為國際新紀念館的活躍成員。 澳紐軍團戰爭紀念堂(Photo by David Berkowitz, flickr, CC BY-NC-ND 2.0)   另外,於20世紀末開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出版The Holocaust Museum in Washington專書,介紹該館從無到有的過程,以及常設展新穎的規劃設計構想;我對照該館設計平面圖,了解當代紀念館,關聯著跨國歷史脈絡和社會需求的脈動,藉由說故事(narrative)的方法,來表達常設展裡的內容和觀眾緊密的同理心關係。後來,我也有機會兩度參訪大屠殺紀念館,印象深刻。   從文獻到國際協會:紀念博物館的研究 今日網路無遠弗屆,Tripadvisor旅遊評論網站,能夠帶領著大眾在雲端遨遊全球各類紀念館,亞洲各國也在全球趨勢下,呈現了多彩多樣的紀念館或機構,紀念歷史事件,期許對現在與未來社會發展有所啟發。同時,我也比對三十年來設立的國際紀念館社群聯盟,其反應了未來可以進行觀察和研究的有趣課題。 例如現在設立於京都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的INMP辦公室(為了和平的國際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Museums for Peace,1992年成立),於2020年出版《全球和平博物館專書(Museums for Peace Worldwide)》〔註2〕,介紹全球302個相關館舍,其中日本84館、臺灣7館。 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常設特展區「無言館」,展出二戰出征的學生作品及文獻資料,學校痛切反省不再驅使學生奔赴戰場。(曹欽榮 提供)   而在全球的國際組織裡,國際良心遺址聯盟(ICSC,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Sites of Conscience,1999年成立)網站列名65國計300多名成員。其次,公共罪行受害者國際紀念館委員會(ICMEMO,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morial Museums in Remembrance of the Victims of Public Crimes,2001年設立),會員多數以歐陸國家為主。再來,由英國利物浦博物館群發起的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2010年成立)網站名單地圖顯示110名成員,臺灣也列名9處;臺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19年底,宣布為FIHRM亞太分會。2018年ICSC則協助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編輯並發布「記憶遺址的詮釋」(Interpretation of Sites of Memory)指南,幫助專家學者和公眾彼此能夠在「記憶所繫之處」中,達到更具現代人權關懷的互動和理解。 以上聯盟的名單包括了各類屬性的紀念館,並隱含著紀念館或遺址的共同任務:依據歷史事實為核心,進行當代人權教育。全球當代紀念館快速增加的趨勢,帶來探討博物館和社會文化的多種交互現象,這是否為引發ICOM近年來重新「定義博物館」爭論的原因之一,有待深究與了解。但至少,在我們追尋各國紀念館誕生的歷史脈絡、社會背景〔註3〕,出現了何為「困難遺產」、「困難歷史」和「困難知識」的討論〔註4〕。   轉化困難歷史:紀念館的黑暗觀光 紀念館和觀光旅遊的關聯性,以及「轉型正義」議題,也逐漸被各方提上國際會議議程裡。亞洲地區紀念館的展示內容,多數是20世紀國家內部、外來「暴力」的困難歷史事件,而為了吸引遊客或觀眾到訪,紀念館持續增添和遊客之間有效的溝通方式。例如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推動黑暗觀光旅遊超過20年,運用監獄符號製成各種旅遊商品,並自2019年開始以工作坊的方式,導入「記憶遺址的詮釋」指南的課程,以此向參與的觀眾推廣人權教育。今後園區也應持續透過舉辦工作坊,並且建立長期的觀眾調查數據,以此建立園區詮釋人權史的特殊性,成為臺灣分享東亞或國際社會紀念館的重要管道。 臺東縣綠島鄉東北角的思想犯監獄遺址,於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部分開放,晚期監獄綠洲山莊(1972-1987)牢房中央區於2009年夏天開始展出「世界的和平博物館」特展,展覽於監獄區不同空間持續展出多年。(曹欽榮 提供)   在亞洲,除了臺灣、日本、韓國之外,到其他地區旅遊時,也有許多機會參訪當地的紀念館,如中國的紀念館多數以二戰抗日和革命解放後的國家史觀為主;而東南亞地區,越南胡志明市的戰爭遺址紀念館,反映了越戰時期的國際局勢,鄰國柬埔寨金邊赤柬受難者紀念館,則展出史無前例的國內赤柬大屠殺的歷史,旅遊者現今仍可以經常在國際景點吳哥窟,偶遇赤柬時期倖存的身障表演者。從此顯示,紀念館是一個能夠轉化國家困難歷史,並發展黑暗觀光的場域。   回探歷史,呼應當代 最後,從參加多次INMP會議的經驗裡,我檢視各方紀念館設立緣由,瞭解到社會變遷脈絡和多重權力關係皆會影響紀念館的發展,且這些館舍經常會與當代社會議題產生連結,期望與觀眾一起回探歷史,反思現今的人權,如以下介紹的格爾尼卡和平博物館與廣島平和祈念資料館。 位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格爾尼卡和平博物館,成立於1998年,該館設立背景涉及二戰前納粹轟炸、西班牙內戰、戰後巴斯克地區民族主義運動的內在矛盾,與艾塔組織恐怖行動等過往歷史和現代民族國家歷史的衝突。而其新常設展於2003年開展,館內運用畢卡索的「格爾尼卡」名畫,探索巴斯克地區的長期環境問題,包括歷史中的人為對立、自然環境破壞。由於館址位於當地具有歷史象徵性的廣場,因此也需面對地方推進旅遊時,敘述自我歷史與回應社會重大事件的挑戰。 西班牙格爾尼卡和平博物館,常設展運用畢卡索名畫「格爾尼卡」,反思巴斯克地區歷史上的災難和自然環境。(曹欽榮 提供) 西班牙東北方畢爾包附近的小鎮格爾尼卡,鎮上的議會大廳天花裝飾著象徵巴斯克傳統文化象徵的格爾尼卡橡樹,19世紀吟詠詩人將橡樹永久地融入巴斯克歷史的最初起源。(曹欽榮 提供)   另外,我在2008年參與INMP第六屆會議時,全體與會者前往廣島平和祈念資料館開會,於館內我第一次聆聽原爆「被爆者」的公開陳述,令人動容。該館同時展出近期收藏展,最特別的是「被爆者」的素人畫展,驚人的核爆後自繪畫面,撼動人心。而該館舍也與國際「核議題」的當代論辯具有高度的關聯性。 日本廣島平和祈念資料館於二戰後不久設立,知名建築家丹下健三負責設計,紀念館位於中軸線一端,人造紀念碑則位於中軸線的中間。(曹欽榮 提供)   全球透過紀念館交流,互相認識彼此不被注意的近代歷史,打開面對當代國際關係的新思維。如何更好地運用紀念館,與今天的社會大眾共享過去,攜手創造未來,是各館的當代任務。臺灣的國家人權館運用FIHRM組織,與國內外相關紀念館共同協力,探索彼此的歷史背景,與面臨的當代社會挑戰,如此探尋跨國紀念館的動態旅程,未來的發展令人期待。   註釋: 註釋1:參考曹欽榮,〈臺灣民主運動之後綠島紀念園區的挑戰〉,《博物館與文化》第20期(2020 年 12 月),頁57-82。台北228紀念館是臺灣第一座常設經營的近現代史紀念館,而嘉義市二二八紀念館則是於1996年,在嘉義市中心二二八公園落成,但卻沒有經常開放。 註釋2:參考INMP網站(2022年5月25日檢索)。 註釋3:2000年出版的Dark Tourism、2007年出版的Memorial Museums: The Global Rush to Commemorate Atrocities以及2016年出版的Introducing Peace Museums。三本專書匯集了如何闡明近現代紀念博物館類型學的衍生議題,提出紀念館或遺址的特質,博物館社群至今仍在持續深廣研究中。 註釋4:參考曹欽榮,2020,〈台灣紀念館詮釋困難歷史的挑戰〉,發表於第九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歷史:覆蓋、揭露與淨化昇華」(2020.10.29-30)。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如何訴說困難歷史?來自日本及其殖民與佔領國家的聲音 【博物之島新訊】向人民伸出援手!印度甘地紀念館走在社會援助最前線
2022/08/17
原民館如何處理困難歷史?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烈日疊影」特展之嘗試
原民館如何處理困難歷史?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烈日疊影」特展之嘗試
作者:方鈞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2020年10月21日於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下簡稱「海端館」)開幕的「烈日疊影:何昧典藏早期海端鄉影像故事展Buia tu haningu tu hansiap tu laihaiban」(下簡稱「烈日疊影」),展出32幅橫跨1920年代末至1960年代關於臺東布農族的歷史照片。這批照片由何豊國先生提供,為其祖父何昧先生留下,由海端館館員Langus Lavalian(邱夢蘋)、Buni Madiklaan(王紀瑤)、許賀琦、Lanihu Suqluman(余莫玄)及客座策展人謝博剛共組策展團隊,藉由文獻查找、解析日本時代戶口登記簿、訪談耆老與歷史場景現勘等方式,發掘90多年來佚失於公眾記憶的故事。「烈日疊影」特展揭露布農族被殖民政權嚴重擾動的近代史,邀請觀眾理解每一位歷史行動者在每一個歷史時刻的選擇,由此產生反思並達到觀點的位移。 烈日疊影特展海報(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提供)   這是一批什麼樣的照片? 2017年,居住在臺東縣鹿野鄉的何豊國先生來到海端館,表示手邊有一批祖父何昧先生留下,關於當地布農族的老照片,期盼館員協助提供資訊。這批照片大致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日本殖民政府對布農族人的各種治理手段,涵蓋山林資源調查、集團移住、授產、談判與教育等,明顯呈現日本官方視角,具有宣導政績目的;第二類為二次戰後何昧的家庭生活照。 海端館館員初次見到這批老照片時,欣喜之情油然而生。長久以來,日本時代海端鄉的歷史照片屈指可數,新資料的出現意味重拾一段被遺忘記憶的可能,是重建海端鄉歷史的佐證。然而,欣喜之餘則是傷痛,每張照片承載殖民的沉重代價,揭露日本政府統治布農族的各種手段。館方面臨的挑戰不僅是從照片耙梳歷史,更在於如何處理這一段令人痛苦的過去。   當代力量共振出的「烈日疊影」特展 2020年東區原民七館決議進行聯合策展,試圖在換工互助的基礎上將各館調研成果轉譯為能與觀眾溝通的展覽內容,回應館舍所在地的重要議題。為了啟動聯合策展,2020年1月中旬,我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施承毅老師前往海端館就展覽主題與館員進行初步討論,會中館員提及可利用這批老照片策展,藉以重建海端鄉的近代史。這項提議一方面反映館員肯定這批照片是重要的歷史素材,值此之際,《海端鄉志》也正在編纂,館員對在地歷史展現迫切需求。 由於這批老照片的調研工作伴隨策展過程進行,這兩項工作的互相啟發成為值得觀察的面向。不同於以往原民館的展覽,在聯合策展的初期,我們將「觀眾」加入策展的考量中,不斷提醒各館策展人思考設定的目標觀眾是誰?為什麼是這些人?希望觀眾從展覽中得到什麼?如何獲得?等問題。從觀眾的角度出發,讓策展人跳脫長期以來扮演的知識提供者角色,練習用接收者的角度思考展覽內容與呈現。經過討論,「當地布農族年輕人」成為海端館設定的目標觀眾。從布農族年輕人的角度來看,照片呈現的負面歷史可能引發創傷,該採取什麼觀點處理難以面對的過去,成為海端館策展的挑戰。 海端館策展團隊在東區聯展工作坊中報告「烈日疊影」特展設定的目標觀眾。(方鈞瑋 攝影)   從觀眾角度出發的展覽詮釋 策展團隊進一步發現何昧的母親、祖母是布農族人,他的妻子也是布農族人。我們當然無法得知何昧如何理解自己的身分認同,但從他留下的許多戰後與布農親族的合影,不難想像他仍維繫與布農族的親屬關係。在工作上扮演日本政府與布農族人中介者的何昧,在以往過於簡化的二元對立歷史敘事中,不是被歸類於殖民者陣營,就是隱而未見。如果展覽能讓不同背景與立場的觀眾交換意見,從問題與差異中相互理解,展覽能開展出什麼新的詮釋觀點?策展團隊思考著:如果這是一段由日本人、布農族人、中介者等共享的歷史,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理解角度?在展覽中又該如何再現?該展特別之處在於,邀請觀眾了解不同歷史行動者面臨的挑戰,並做出選擇,而不先提供「正確」答案。   再現展覽主軸的展場設計 為何展覽命名為「烈日疊影」?在謝博剛先生撰寫的〈老照片作為最常民化的文獻:以一批日治時期臺東里壠支廳布農族地區影像資料為例(上)〉一文中提到:   橫跨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是兩顆太陽(日本帝國的日章旗以及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與布農族射日神話的交疊,是本流域社會革命性轉變的開始,疊影出來的照片則是一張張歷史的見證,由此出發,說出很久沒有人說起的故事(謝博剛,頁114-117)。   展覽的內容編排與展示設計也值得觀察。「烈日疊影」特展位於海端館三樓特展室,一進入展場,迎面而來的是一大幅由日本總督府殖產局技師、里壠支廳外勤員警與能說布農語的巡查何昧,於新武呂溪上游調查山林資源時留下的合影,見證當地布農族殖民統治史的開端。這張照片以大型燈箱呈現,成為展覽的主視覺。不同於過去展場經常使用的右轉動線,大燈箱巧妙地引導觀眾從左側進入,這個小小的動線改變標示著習慣性觀點的位移。 展場入口以一大幅日本政府調查山林資源的照片為主視覺,呈現殖民力量的滲透。(方鈞瑋 攝影)   不同於一般展覽經常使用時間序列編排內容,「烈日疊影」特展以主題規劃四個展示單元。首先是「序:寫真,來自於過去視野凝結的贈禮」,簡要點出何昧的多重身分,以及這些照片在當代多元詮釋的可能性。單元一「時空旅人的相遇:誰是何昧」以剝洋蔥的方式帶領觀眾一層一層地認識何昧。單元二「見證:大歷史下的波瀾壯闊」是展覽中最重要的部分,呼應老照片的臺詞設計讓人拍案叫絕,利用第一人稱敘事方式,策展人參酌照片拍攝背景與文獻資料寫成對話,呈現每一位歷史行動者的內心想法,帶領觀眾進入照片拍攝當下的時空脈絡,思考事件的意義,舉例如下: 日本警察:我們是從九州與長野等貧困鄉下來殖民地臺灣山區當警察,他們說只要活得下去,就能夠存一筆錢回日本娶老婆。到底要如何才能夠與這些「蕃人」們溝通?住在平地吃白米,不要彼此打戰獵頭,不是很好嗎?   警手何昧:我從南投來到這裡,血統的一半也是布農族,我的老婆更是霧鹿英雄的姪女,我本來只是幫姻親的忙照顧女兒,但現在該如何翻譯才能讓大家都滿意,都能夠在這塊土地上和平共處呢?   霧鹿社領袖:Lanihu是霧鹿社的領袖(Lavian),守護這片族人世代居住的土地,有一天日本人來了,強制族人遷居,他十幾年前曾率隊反擊當時來屠殺霧鹿族人的日本警察部隊,只是女婿現在也是日本人的警察,該怎麼好呢?   在展場內重現協商場景,策展人改寫四個不同身分者在當下可能的心境。(方鈞瑋 攝影)   最後一個單元主題為「流轉家族」,透過何昧的家族合照,呈現二戰後何昧選擇退休並回歸家庭,也扣合展覽序言中關於何昧多重身分的見證。   展覽ING:這不只是布農族的故事,也是臺灣人的故事 「烈日疊影」特展提供多重的觀看與詮釋角度,鼓勵觀眾在參觀路徑中,自行探索與建構歷史。然而,對期待依照時間序列來理解歷史的觀眾,可能帶來一些挑戰。對我而言,該展不僅在建構海端鄉布農族人這段被外來政權高度擾亂的近代史,更重要的是,反映近代政治激烈變遷下,地方社會動態且多元的人群構成。策展團隊選擇以多重敘事,讓觀眾從多元視角了解困難歷史。 2021年2月中旬,我有機會回到海端館看展,策展人Buni告訴我,「烈日疊影」是一個進行式的展覽,其開放且邀請觀眾參與對話的特質,讓觀眾易於連結自身經驗,正如同一段「烈日疊影」特展的簡介文字所揭示:「這不只是布農族的故事,也是臺灣人的故事」。
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