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時基媒體藝術面面觀!「過去」的未來—亞洲當代藝術之收藏、修復與展示線上論壇紀實
時基媒體藝術面面觀!「過去」的未來—亞洲當代藝術之收藏、修復與展示線上論壇紀實
報導:莊棨惟(國立臺灣美術館專案助理) 桃園市立美術館於2022年1月5日至1月8日舉辦「『過去』的未來—亞洲當代藝術之收藏、修復與展示」線上論壇,由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支持,邀請台灣、韓國、日本、緬甸、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研究者,透過不同的視角及身分,進行精彩的案例剖析。論壇內容涉及面向廣泛,從創作材質、購藏策略、庫房環境因子,乃至於重新展示的考量,顯示展品有其生命歷程,會在不同階段更新其狀況,整體研討範圍指向了更大的框架—藝術生態圈及其網絡。在為期四天的論壇中,講者的發表內容超越時空、彼此呼應,讓與會眾人預見一種「亞洲學」的成形可能。   時基媒體藝術面對的典藏挑戰 時基媒體(Time-based media)藝術奠基於時間性,泛指使用膠捲、錄像、錄音、投影和電腦元素等具有播放長度的作品,至少具備載體、回播器、播放機制等三種特質,舉凡錄像及大部分的新媒體藝術,皆可劃入時基媒體藝術範疇。 自1960年代錄像藝術興起,到2000年後數位網路、聲光投影裝置等新媒體漸趨成熟,越來越多時基媒體藝術令人目不暇給!隨著科技發展、技術更新,使軟硬體面臨無法兼容的問題,或因媒材、載體的複雜性,提高了典藏、修護與展示再現的難度。因此在典藏策略上,需透過材質分析與鑑識科學等工作流程,確保數位檔案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與可靠性,奠定作品進入館舍後,在存取過程中不遭受有意或不可控制的竄改。   時基媒體的庫房建置與收藏策略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組方美晶組長及辜貞榕修復師,在北美館進行擴建工程之際,重新思索庫房典藏的登錄邏輯,並針對時基媒體的特性,重新建立一套IT系統,讓典藏在日後的保存、更新、檢索上能更妥善地管理。 鳥瞰臺北市立美術館本館與新建典藏庫房模擬示意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獨立策展人清惠子(Keiko Sei)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榮譽教授井迎瑞,則以電影為例,突顯了時基媒體與大眾文化的密不可分。清惠子以「拯救緬甸電影」組織為例,分享如何藉由電影在商業或政治上的價值,尋求國家力量的支持,進而從日本、捷克取得早期遺佚的歷史電影。井迎瑞教授則反向提出「去中心化」的影像保存方式,藉由蒐集庶民影像來建構常民史,作為挑戰主流媒體國家記憶敘事的策略。 「拯救緬甸電影」(SMF)發起人暨領導者Maung Okkar的工作實景(Credit: Save Myanmar Film;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修護時基媒體的動態方法學 面對當代時基媒體的快速變動所帶來的挑戰性,講者們紛紛探討如何促使藝術生態圈的供給與需求端更形清晰,進而對典藏/購藏、庫房及資料庫管理邏輯,或是人才培育與產官學的合作,形成更通盤的思考,並從中歸納出一種動態方法學。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黃振中研究助理,分享了應用光桌及手持式放大鏡檢視8毫米膠捲、35毫米幻燈片與傳統VHS磁帶保存狀態的方法,結合顯微鏡逐格擷取影像,以完成數位化保存作業。此外,科工館也發揮機構專業,致力於修復手冊的建檔及設備儀器的維修,以傳承操作技術,並擔任提供地方機構諮詢服務的中介角色。 日本東京藝術佈展公司HIGURE 17-15 cas的渡里有紀子(Yukiko Watari),提出了「分散型模式」的合作範例,因應時基媒體的多樣性,形成跨域協作的網絡是相較務實的方法。HIGURE跳脫受委託的執行方身分,轉而主動扮演提供諮詢的實踐者,進而與藏家、機構、藝術家合作,為藝術創作生產歷程加入更務實的觀點。 南韓三星美術館(Leeum, Samsung Museum of Art)的秦智瑛(Zeeyoung Chin)修復師建議,面對千變萬化的工業材料,館藏單位要有分析精神,從媒材查訪到科學鑑定,再到藝術家的田野訪談,彙蒐精確且有效的當代藝術創作材料資訊。 南韓三星美術館收藏並展示多元媒材的當代藝術作品(Credit: Amaury Laporte, CC BY 2.0)   因地制宜的時基媒體展示策劃 馬來西亞ILHAM畫廊的菈海爾・喬瑟夫(Rahel Joseph)總監面對廣闊的國家領土及多元文化,致力執行涵蓋音樂、表演藝術與電影的「跨領域藝術計畫」,以調整展示內容、回應觀眾需求。此外,亦藉由「校園計畫」的青少年工作坊,為潛在的年輕觀眾精心設計導覽。而疫情的影響也促發ILHAM思考館藏運用的可能性,運用數位科技將藏品轉化為雲端教育資源,逐步引發對於馬來西亞藝術史的討論,並透過展覽去與某些意識形態對話,更靈活使用貨車進行巡迴展覽。 菲律賓馬尼拉當代藝術與設計博物館(MCAD)的瑪莉・安・貝尼亞(Mary Ann Pernia)則分享機構透過溫濕度環境控制以防止展品受損的技術,並選擇使用較不易產生化學反應的惰性材料(inert materials)作品來進行展示。此外,館方也運用如複製品、再製等方式去克服展示環境的欠缺,進而開啟了藝術展現原真性及適切性的討論。 越南當代藝術家阮文都(Nguyễn Văn Đủ)於2016年以牛血繪製的實驗性作品〈屠宰場8〉,考驗館舍的維護技術。(Credit::The artist and The Factory Contemporary Arts Centre;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時基媒體藝術的當代展示挑戰 「修復」使得展品能與時並進,成為一種「永生的藝術」,並在任何時代都能確實地呈現藝術創作的原本價值/動機。每一次的「展示」都是一次新的製作,因此藝術價值的再賦予,高度仰賴策展人及佈展公司的積極參與。 南韓白南準藝術中心(Nam June Paik Art Center)策展部門組長暨檔案員朴商馤(Sang Ae Park)示範如何靈活運用大量的白南準影像資料,建立並重製每一次的展示版本與影像,使得檔案庫內的資料展開對話或建立新的連結關係,讓影像資料從「紀錄」本身成為「記錄其應用紀錄的紀錄」。 南韓白南準藝術中心靈活運用大量的白南準影像資料,建立並重製每一次的展示版本與影像。(Credit: m-louis .®, CC BY-SA 2.0)   菲律賓金剛藝術專案(King Kong Art Projects Unlimited)的檔案員蓋爾・維森特(Gabrielle Marguerite Vicente),則以空間裝置〈海浪〉(Waves)為例,分享檔案團隊從幾十年前的雜誌照片中尋找藝術品歷次展示樣貌的經歷。透過剖析照片中的展場空間、配件材料與燈光照明變化,再藉由田調來了解藝術家的工作風格,最終藉由多次的模擬測試「再」編撰出操作手冊,更在過程中鑑別出可替換或不可取代的組件,再次提及藝術再現面臨的原真性問題。 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的修復師施潤發(David Smith)及艾嘉・維洛莎(Aga Wielocha),以作品〈信仰袋〉(Bag of Beliefs)為例,鉅細靡遺地剖析時基媒體容易遭遇的各種問題,歸納出保存數位科技作品的重要準則。首先,藝術家、策展人與修護團隊在作品典藏之初即應密切合作,了解作品的組成元件,確認需要交付典藏單位的組件標的,以及需額外採購的消耗性材料或設備。 此外,修護團隊還要持續進行資料分析研究,探索維護模式的各種替代方案,結合機構外部策展、作品登錄與裝設、智財權、數位資料庫與IT修護部門等專業人士,共同建立「維護網」,面對如伺服器故障、韌體版本過舊、軟體停止更新、硬體停產等無法預期的當代挑戰。 藝術家鄭曦然(Ian Cheng)作品〈信仰袋〉於M+視覺文化博物館裝設實景(Credit: Aga Wielocha, M+;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小結:亞洲當代藝術修護交流網絡的成形 參與本次論壇的各國講者除了扣合自身研究議題,也聚焦探討亞洲地域的特色及關懷,具備整合區域經驗、發展資源協作、建構強韌多元平台/網絡的可能性,有助思索美術館內外的分散型合作模式,如何與藝術工作第一線的行動者們產生彼此呼應的漣漪效應,為區域性當代時基媒體藝術網絡的成立再添助力。
2022/02/16
博物館裡的時光魔法師——專訪科博館修復師林德牧
博物館裡的時光魔法師——專訪科博館修復師林德牧
作者:王譯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陳佳汝(博物之島特約記者,前破周報記者) 電影侏儸紀公園帶來的熱潮,說明了人們對於遠古生活的好奇永遠不會消失。儘管恐龍已經證實絕跡,世界各地仍有眾多恐龍迷,對於無法再現的遠古世界,有著無盡無窮的窺探慾望。 而在博物館裡默默工作,技藝高超的修復師,正是串聯今日和遠古之間的橋樑,讓人們得以一窺過去的生活面貌。他們就如同再現時光的魔法師,藉由僅存的斷枝殘骸,一一細心拼湊出遠古的日常光景。 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人類學組擔任技工的林德牧,是考古修復界的第一把交椅,也是科博館的秘密武器。他並非考古修復專業出身,但憑藉美術所學背景,善用對色彩及材質的敏銳度,以及繪圖、攝影等所長,開啟了近三十年的考古及修復之路。 多年的修復經驗,使林德牧能靈活運用不同的修復工具與技巧,將各種破碎的文物重新拼黏在一起。(陳佳汝 攝影)   有別於繪畫時的率性揮灑,修復則是一條精工細活的小徑。說起話來慢條斯理的林德牧,侃侃而談自己的修復之路時,眼神中充滿著一股誠懇且真誠的想望,對於修復,他有過人的專注力、耐心與毅力,並帶著慎重的心意,對待每一件來到他面前的文物。 過去就讀復興美工時的訓練,讓林德牧擅於運用、接合各種不同材質,破損的展品,經過他巧手修復,往往可以看不出曾經的裂痕。館員回想1997年從上海博物館巡迴至科博館的《五千年長江古文明:良渚文化特展》,開箱時發現一座石膏頭像出現裂痕,原就有修復過的痕跡,經德牧進行二次修復後,完全看不出裂痕,讓策展團隊嘖嘖稱奇。 而重現破損物件的完整度,更是修復師的重要工作。像民眾捐贈已斷裂的玉鐲,經過他修復後,完好如初。移展前的加固,同樣也屬於修復師的工作範疇。例如2016年《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巡迴移展前,第一單元展出的惠來里遺址灰坑剖面,就請德牧做加固處理,確保移動過程不會變形崩裂。凡此種種考古學門物件進出博物館,常需仰賴他巧手整理確認細節。館員笑稱:「德牧是人類學組考古學門的一張王牌。」   「修復」是為了保留最真實的樣貌 修復工作彷如時間的魔法師,除了完整保存藏品,也讓觀眾在觀展時,更容易想像文物的原貌,於是在修復時會以石膏將文物缺損的地方補起來。然而,修復並非「復原」——並不是要把文物復原如初,讓別人看不出原先的破損,因為那些經年累月的破碎痕跡,正是時間的刻畫、歷史的見證。 修復古物時,由僅有的陶片加上石膏,呈現出完整的器型。(陳佳汝 攝影)   「把博物館所擁有的,一直保留下去,不能給它太多不正確的東西;修復是為了要保留最真實的樣貌,到永遠」林德牧說。於是,在修復進行拼黏時盡量不用強力膠、三秒膠等不可還原的黏著劑,而是使用具有可還原性的B72壓克力膠,以便日後若發現修復判斷失誤,能重新還原而不傷害標本。 另一方面,為了文物展示的視覺效果,有時候會在修復的石膏上,塗一層接近文物的單色壓克力顏料,但仍然會與原色做區隔,讓觀眾能分辨哪些是古文物、哪些是修補區域。 展示文物時,為了視覺效果,有時會在石膏上塗一層接近文物的單色壓克力顏料,例如圖中左邊的文物。但觀眾仍能透過與原色做區隔的表現,分辨出哪些是古文物、哪些是修補區域。(陳佳汝 攝影)   修復依賴考古現場的精密紀錄 而如何判斷兩片文物是否可以拼黏在一起呢?「修復不能憑空想像」德牧鄭重地給了答案,強調修復一定是「有憑有據的」,可藉由文物的顏色、材質,或是其厚薄及弧度,來判斷文物之間是否適合進行拼黏。例如兩片陶片,一片較為光滑、顆粒較少,另一片顆粒較粗,明顯參和較多成分,那這兩片就不會拿來做拼黏。除此之外,在考古現場文物出土時需進行表面清理,但若稍不注意,有可能將陶片破碎凹處和凸處的邊緣刷洗掉,造成無法接合的情形。 林德牧表示,考古現場的精密紀錄,對於後續修復工作是至關重要的環節,若文物一片片分開包裝,而不曉得相對位置,是難以復原的。每一位考古挖掘者會根據標本密集程度來設定挖掘範圍,並在文物出土時進行詳細的拍照及紀錄,越是精確完整的資訊紀錄,越能協助修復時還原文物原貌。考古現場的挖掘是科學性工作,現場通常以棋盤式規劃,2公尺見方為一範圍,編列一坑一坑。根據每一坑的每一層來做細密挖掘,往下一層一層挖掘時,一旦挖到古物,會先拍照和繪圖紀錄,待全部紀錄完才取下古物,這一點是至關重要。 在開挖前,通常會準備小米酒做祭拜,並且承諾先人,會小心處理挖掘出的古物,並在博物館做永久維護典藏,以供世人觀賞。從考古到修復,不僅是一場場考驗耐心與細膩程度的比賽,更挑戰著從業者的毅力及判斷力。   每一次修復都是全新的挑戰 當人們問修復工作會不會很很辛苦?他僅是微笑著表達,辛苦是一定會的,畢竟面對一整個桌子的破陶片——「可能一天拼了八個小時,拼不到兩片!但是拼到了,會很高興。」修復工作並非一成不變,因應不同材質的器物,其修復過程及難度都截然不同,於是每一次修復都是全新的挑戰。 這些年,林德牧開始延伸教育工作,訓練志工學習修復,嘗試著做破碎陶片的拼貼,當拼出完整器型時,志工會非常有成就感,其修復的古物也編列進館藏。他也訓練製陶志工在科博館做現場演示,製作古陶器給觀眾看,而當中不乏一些高手,後來還成為陶藝家。 林德牧認為現在畫的是另一種圖,而這考古的畫,卻可以永遠在博物館綻放它的生命(陳佳汝 攝影)   「修復是一條無止盡的探索之路!」對於修復工作的熱愛與堅持,在林德牧肯定的語氣中展露無疑,不惜時間精工細作專注態度,充分展現職人精神,讓看似枯燥的修復工作,變得超級不平凡!問及是否還拿畫筆,他笑著說:「我現在畫的是另一種圖,而這考古的畫,卻可以永遠在博物館綻放它的生命。」
2021/12/29
奇幻生物無所不在!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推出「神奇怪獸:大自然的奇觀」特展
奇幻生物無所不在!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推出「神奇怪獸:大自然的奇觀」特展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倫敦自然史博物館(Trustees of the NHM)授權使用 史無前例地,「巫師」與「麻瓜」的世界首次結合!倫敦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與華納兄弟電影公司(Warner Bros)和英國廣播公司(BBC)攜手合作,重磅推出特展「神奇怪獸:大自然的奇觀」(The Fantastic Beasts: The Wonder of Nature)。策展靈感來自JK羅琳所撰寫的《哈利波特》和前傳系列《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書中的魔法生物擁有各式各樣的魔力,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然而,這些奇獸並非只存在巫師世界,我們的自然界所孕育的生物毫不遜色,甚至更為奇幻! 成立於1881年的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擁有約7500萬件動植物和礦物化石標本,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研究中心。「神奇怪獸」特展歷時兩年籌備,其研究過程不同於其他典藏展,研究員的首要功課是熟悉《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的各式奇獸,再從館藏中挖掘並以想像力做比較分類,最終精選出90多件化石和生物標本,同歷史文獻與電影道具一併展出,交織現實自然界與小說電影之間的鏈結,並融入保育的理念,重新述說館藏的故事。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團隊從《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書中視角出發,重新挖掘並詮釋館藏,展現博物館如何以當代敘事活化典藏。(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真假虛實交織的探索之旅!麻瓜世界中的神奇怪獸 進入展場,《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主角紐特(Newt Scamander)率先登場,他所身著的紳士套裝和攜帶的魔法皮箱為展覽揭開序幕。這名魔法動物學家自小就鍾情巫師世界中奇異多樣的生物,他遊歷世界以發掘、採集、研究並保育這些奇獸。如此以虛構角色引領觀眾觀展的做法頗具趣味性,不論是否為書迷或影迷,皆能跟隨故事線而融入其中,在真假虛實交織的旅程中探索。 在《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主角紐特的帶領下,觀眾將一同探索魔法與真實世界中的神奇怪獸!(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張牙舞爪地搖曳著長尾巴,一隻外形似龍如鳥的恐龍是第一展區的亮點。這隻恐龍是2004年從美國南達科他州出土,頭部有球狀瘤癤、頭冠和尖角,如同盔甲一般堅硬挺立,隸屬於厚頭龍科。有趣的是,這隻新品種恐龍之所以出名是拜《哈利波特》所賜,其學名為「霍格華茲霸王龍」(Dracorex hogwatsia):Draco和Rex是拉丁文「龍」與「國王」之意,Hogwartsia源於霍格華茲(Hogwarts)魔法學校。知名古生物學家巴克(Robert Bakker)因觀察這隻霸王龍近乎完美的頭骨構造,腦中閃過「霍格華茲」一詞便決定如此命名,小說的魔力也因此滲入了考古科學的領域。 以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命名的新品種恐龍化石「霍格華茲霸王龍」為亮點展品之一。(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在現代科學萌芽前,人們深信各種神奇動物的存在。美人魚、獨角獸、海怪……牠們從未問世,卻一直存在於人類的想像之中,代代相傳。展覽並不試圖抹除神話野史的歷史地位,反而將之與考古科學並置,試圖從好奇心建構的傳說故事中,爬梳自然史的發展。歐洲人自中世紀便相信獨角獸是真實存在的動物,認為這優雅的生物帶有神奇的力量,特別是頭頂的尖角具有療效。在展覽中,一張源自中世紀的裝飾掛毯和出版於1650年的百科全書合併展示,前者描繪獨角獸在茂密森林中一枝獨秀,後者鉅細靡遺地分析各種獨角獸的特性,呈現歐洲人對獨角獸的崇拜。 展覽將歷史上對奇幻生物的記載與《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的神奇怪獸並置,增加展覽敘事的趣味性。圖中的藏品為英國生物學家歐文爵士(Sir Richard Owen)在19世紀所蒐集的海怪傳說剪貼簿。(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如此對獨角獸的堅信,亦可見於同展間、一度被視為獨角獸角,卻是18世紀前期出土的史前哺乳動物標本化石。在JK羅琳筆下的魔法世界中,獨角獸同樣高貴受敬仰,其獸角、毛髮和血液都有神奇的屬性。一旁展櫃同時展出《哈利波特》中榮恩、馬份和路平教授所使用的獨角獸毛魔杖,令人霎時分不清真假世界。如此巧妙地將古今傳說和小說中的魔幻世界相結合,乃策展團隊藉小說所發揮的說故事之力。   神奇怪獸的靈感來源!不遜於魔法世界的自然生物 「麻瓜」世界的生物雖不會施展魔法,卻不遜於魔法世界的神奇怪獸。《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的「爆角怪」(Erumpent)是受自然史博物館收藏的古生物化石啟發,電影中紐特向母爆角獸跳的求偶舞,則參考了孔雀蜘蛛的求偶行為,雄蜘蛛的腹部如調色盤般鮮明,藉由抬高並抖動腹部與雙腳來吸引母蜘蛛。而具隱形能力並能預測未來的「幻影猿」(Demiguise),則源於自然界中許多動物的縮影,如具保護色的昆蟲和美洲豹,抑或行動緩慢的樹懶,皆能藉由「隱身」之術躲避天敵。 第二展區從魔法生物的特性出發,分別介紹了會隱身和愛收藏奇異物件的自然界生物。圖為電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第一部曲中出現的「幻影猿」。(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最受影迷歡迎的「玻璃獸」(Niffler)對於閃閃發光的物件愛不釋手,在電影中總讓紐特十分頭痛。這隻具鴨嘴獸外型的神奇怪獸在「麻瓜」世界也有同黨!來自澳洲的緞藍亭鳥(Satin Bowerbird)以蒐藏藍色物品聞名,蒐藏愈豐富的雄鳥愈能獲得雌鳥的青睞,堪稱把妹一流的鳥類。 作為魔法動物學家,紐特不僅環遊世界收集並研究生物,他同時重視保育,期望巫師界能愛護這些神奇怪獸。回到紐特在倫敦的家中,整層地下室是他的研究室,更是所有神奇怪獸的家園。在那裡,牠們受到細緻良好的照顧。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文物保護主管柯尼希(Lorraine Cornish)表示,他們希望藉由紐特身為研究者與保育者的角色,向默默為自然生物付出的科學家致敬。 展覽以史前時代就移居紐西蘭的鴞鸚鵡(毛利語:kakapo)保育故事為例,說明人類的影響力與保育的重要性。在無哺乳類獵食者的原生環境中,鴞鸚鵡失去了飛行能力,歐洲殖民者引入貓、鼠及鼬等動物後,牠們的數目開始大幅下降。直至2005年,當地嚴密監管四座無捕獵者的小島,提供鴞鸚鵡一處合適的生長環境,復育計畫成功地將過去不足50隻的鴞鸚鵡,培育至目前的211隻(2020年統計數目),可謂奇蹟。以柯尼希的話所述:「這些致力將動物從絕種邊緣中救出的故事必須被聽見。」 展覽不僅展示自然界生物的奧妙,同時藉由紐特照顧神奇怪獸的故事,述說那些保育瀕臨絕種生物的故事,期望觀眾能尊重跟關心這些與我們共享地球的生物。(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保育:需要我們共同施展的魔法 走向展覽尾聲,迎面而來的是一整面貼滿宣導海報的互動展示牆,邀請觀眾為瀕危動物發聲,並向每個人詰問:你能夠做什麼來拯救我們的地球?「展覽的敘事主軸是希望觀眾能與這些動物有一次非凡的相遇,並真正愛上牠們。」柯尼希解釋策劃本展背後的期許。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強調博物館應作為倡導者,帶領全球科學和文化領導者為地球的未來努力。以「神奇怪獸」特展來看,館方藉由新興的敘事軸線來活化館藏,賦予館藏與時俱進的意義,同時注入關於未來的啟示,提醒人們正視面臨嚴峻危機的地球。紐特對魔法世界生物的保育和承諾,應是身為地球人的我們都該效仿的,保護我們身旁的生物和其棲息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