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以變應萬變!博物館「變革力與堅韌性」國際研討會紀實
以變應萬變!博物館「變革力與堅韌性」國際研討會紀實
作者:李竺恩(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藝文工作者) 面對當代社會、環境、政治的急遽變動,博物館何以回應與調適變化帶來的衝擊,甚至從中發起新的變革行動? 2022年10月13日、14日,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於國家圖書館舉辦「博物館:變革力與堅韌性」國際研討會,集結多位專家學者展開跨國經驗交流。會議第一天更邀請來自日本、瑞士、維也納等地的海外講者連線參與,並就「領導力」、「策展力」、「參與力」與「整合力」四項討論子題帶來精彩豐富的內容。 博物館「變革力與堅韌性」國際研討會開幕式。(博物館「變革力與堅韌性」國際研討會大會 提供)   參與力-博物館如何與社群發展共創共融的關係? 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學藝主查-八幡巴繪,首先帶來她近期籌劃地區愛努文化特展的實務經驗。其位於日本北海道,也是首間以愛努族的歷史與文化為主題的國立級館舍,2022年3月推出的特展,聚焦館舍所在地的白老地區之愛奴族傳統服飾-「木棉衣」(ルウンペ)為主題。 博物館若要促進在地居民的參與並納入社區聲音,館員扮演著重要角色。身為此次特展企劃負責人,也是出身於白老地區的愛努族人,八幡女士分享其過往工作歷程中,為充實諸如舞蹈、織物等傳統文化的知識背景,她持續與當地族人保持聯繫,而這些長久自然累積起的人際關係與交流,更為日後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與社區建立溝通之橋樑。此次特展籌畫,團隊順利開展與社區耆老、文化團體的合作,包含取得服飾作品及展示意見,逐步完善企畫內容。 延續文化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北海道愛努文化博物館與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的啟示 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學藝主查八幡巴繪,分享白老民俗資料館幾十年來製作木棉衣服飾的轉變歷程。(李竺恩 攝影)   這檔特展細膩呈現愛努文化存在的地區差異性,亦加深觀眾對愛努族地方歷史的認識,之中關鍵則在於獲得當地協力。八幡女士就此道出兩大反思,即今後如何以組織為單位與社區取得共識?又如何將合作成果延續運用?說明博物館今後仍需致力維繫與社群的互動。 導覽人員穿著愛奴族傳統服飾,向觀眾介紹展覽。(© National Ainu Museum)   整合力-博物館何以跨界整合文化資源? 與不同機構、組織或團體的資源橋接,對博物館而言能發揮1+1>2的強大力量。瑞士蘇黎世大學東亞藝術史系(East Asian Art History Institute at University of Zurich,通稱KGOA)教授兼系主任-Hans Bjarne Thomsen,分享其帶領學生與當地博物館共同進行研究的經驗,討論學術機構何以向博物館的實務面接軌。 Hans Bjarne Thomsen教授介紹自身任教的蘇黎世大學東亞藝術史系,其擁有逾半世紀的歷史,長期關注瑞士境內的日本、中國、韓國藝術典藏,且是瑞士唯一設有東亞藝術史研究教席的機構。(李竺恩 攝影)   博物館長久以來都有著鑑賞其蒐藏物件的需求,但在繁瑣的日常業務中又應如何加強藏品研究工作?對此,以「在外秘寶」(Zaigai Hihô)〔註1〕計畫為契機,KGOA與數十間具有可觀東亞藝術蒐藏的館舍合作,提供學生近距離考察庫房文物的機會。Thomsen教授表示,KGOA於藏品研究工作中側重的是探討「物的社會生命史」——即全面地關照物件本身的背景,包含認識其從原生地轉渡的路徑,以及現今身處於瑞士下的新脈絡。 許多博物館仍將諸多作品保存於不見天日的庫房中,但其皆值得更妥善地對待,探究這些過去較少被關注的物件,並挖掘之中蘊含的故事,將助於擴大知識領域。就學術工作而言,聚焦於非正典的脈絡研究仍有不定因素,但也因此才更需要跨界合作加深對各自領域的暸解。   領導力-如何引領博物館實踐社會使命與角色? 博物館的核心價值與使命是引領館舍發展的燈塔,但也應與時俱進。長年關注柏林博物館島的發展,德國天主教艾希特-英格思塔大學藝術史學教授兼系主任-Michael F. Zimmermann,本次圍繞「普世博物館」概念,談論德國背景下現正發生的國家級博物館轉型。 歷經二戰、東西德的分裂到統一,博物館島乘載德國19世紀以來的重要歷史,更代表國家建築和文化跨越一世紀的發展歷程。但由於整體建設歷時彌久,成立博物館島的文化意義早已非能以過去脈絡概括。以最早建立的柏林舊博物館(Altes Museum)而言,其建築設計、藏品蒐集和陳列之方式皆明顯流露歐洲中心的思想;直至2009年,重整完畢的柏林新博物館(Neues Museum)才跳脫此視角,聚焦埃及文明,試由空間設計與館舍定位更完整反映世界文明;然而,如此嘗試仍然不足。2020年甫開幕的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又名:柏林宮),於整建過程中依然飽受爭議,尤以對藏品取得途徑的激烈輿論,德國藝術史學家Horst Bredekamp更曾批判其為「掠奪藝術品的堡壘」〔註2〕,顯示現今人們對博物館的社會角色抱有的省思與反動。 1825年,Karl Friedrich Schinkel被普魯士國王委任設計柏林舊博物館(Altes Museum),他汲取德國哲學家Friedrich Schiller人文主義與美育理念,在空間中融入大量古希臘圓柱、穹頂元素,亦呼應當時的文化思潮。(葉家妤 攝影) 洪堡論壇透過柏林民族學博物館,短暫的「展示。遺漏。:來自坦桑尼亞與殖民檔案館的物件」(Exhibiting.Omissions. Objects from Tanzania and the Colonial Archive)展覽,反思對東非坦桑尼亞前殖民地的文物掠奪,顯現洪堡論壇在遭受批判的同時,也在解殖民的路上持續探索著。(©Stiftung Humboldt Forum im Berliner Schloss, photo: Alexander Schippel)   Zimmermann教授總結,當代背景下的「普世博物館」概念應融入解殖、文物歸還及推動文化遺產共享之思維,而非輕易簡化博物館存在的正當性。辯論仍持續進行中,如何「撥亂反正」已為迫切任務。 頂著王冠與十字架的世界文化博物館?新開幕洪堡論壇實地走訪 跳脫白人世界觀!如何創造多元對話空間?洪堡論壇民族學展區的嘗試 在歷史重鎮內打造新形態民族學博物館 —柏林洪堡論壇的華麗變身   策展力-展覽敘事何以作為博物館的溝通方法? 展覽能為一種回應觀眾需求的方式。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 Historisches Museum)館長-Sabine Haag,分享多項策展案例,說明博物館如何透過展示敘事,進而對議題作出更多元的關照。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與戲劇博物館、民族學博物館,三間當地館舍組成聯盟(KHM-Museumsverband),其藏品多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室蒐藏,源於世界各地、橫跨數千年歷史。如此廣泛的時空跨度,提供博物館在敘事建構上,有豐厚資源可供發揮。例如回應近年大疫時代背景的「仰望上天」展(Higher Powers: People, Gods and Elements of Nature),策展人從維也納城市中的「黑死病紀念柱」出發,並結合博物館聯盟中多樣的藏品,傳遞人們對自然、至高力量祈求的存在意象。 呼應性別議題,「鋼鐵人」展(Iron Men: Fashion in Steel)則聚焦盔甲蘊含的性別流動及時尚意象,雖是單一主題物件的展示,但經不同材質也能詮釋之中變化;此檔展覽更融入兒童親近的設計,以學習單鼓勵孩童探索。回歸藝術史博物館的主力,「當代與古典對話:時間的樣貌」(The Shape of Time: Old Masters in Conversation with Modern Art)是一檔以古典大師畫作為主的展覽,但其巧妙結合當代藝術創作,翻玩出不同的敘事視角,展中作品彷彿穿越時空對話並顯化嶄新的議題。 17世紀為慶祝疫情結束而設立於奧地利維也納市中心的紀念柱,令人聯想近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造成的衝擊,也促成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聯盟推出「仰望上天」特展。(Photo by Fred Romero, flickr, CC BY 2.0)   就管理與策展實務,Haag館長提點博物館也能著眼於研究計畫、常設藏品、推廣計畫(outreach)和再現(representation)等層面,從而加深與觀眾間的聯繫。   挑戰當前,思考與行動吧! 無論位處何方,能見在大環境的變化下,各地博物館仍展現多面向的「堅韌性」(resilience)與積極採取行動的「變革力」。對內,博物館能藉由自省、辯論,進而推動組織轉型;對外,則應主動出擊與不同機構、組織及社群開展合作關係。相信保持不斷思考與行動的能力,更是博物館突破現狀挑戰的關鍵要素。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在外秘寶」計畫針對瑞士境內博物館和私人蒐藏中的東亞物件進行檔案研究,目的在於細察與記錄各物件之背景,並研究瑞士與東亞之間的交流歷史。 註釋2:出自2021年3月,Bredekamp向《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的投書。  
2022/12/28
如何創造出好的展覽?一窺策展秘辛!「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講座紀實
如何創造出好的展覽?一窺策展秘辛!「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講座紀實
作者:陳蘊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博物館中的展覽可謂五花八門,而當中所傳遞的訊息與知識又是何其豐富奧妙!博物館書寫者要如何分析其中的敘事觀點與展示手法,甚至進一步了解策展人的規劃理念與實踐細節呢?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經營之「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策劃「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延續本工作坊的目的,本次(第三場)講座旨在了解展覽如何製作以及展文書寫分析。因此,2022年3月26日於線上舉行「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策展理念與展覽敘事規劃」,由陳佳利教授主持,邀請林怡萱、盧梅芬擔任主題演講嘉賓,以及趙欣怡、城菁汝擔任綜合座談分享人,一同分享豐富的策展思維與展覽規劃經驗。   科學都很嚴肅又無聊?科學展覽和你想得不一樣!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跨域策展組的林怡萱組長,以「如何策劃科學展覽?」為題進行分享。首先,科學策展最重要的是在經常變動的科學觀點中確認其正確性;展覽就像一本立體繪本,策劃科學展覽也需要藝術家的眼光,結合多元有趣的展示設計,使觀眾更輕易接觸複雜的科學知識。 科教館「聽水的故事」特展就是一個相當好的案例,以推廣科學教育為核心,設計建構式的展示手法,例如:將科學史結合動手做(hands on)來講述基本科學原理;使用案例故事,引導觀眾思考複雜的環境議題等。在展場設計中置入教育空間,除了可由教育人員於現場示範科學原理外,展板書寫時也要使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圖像吸引觀眾目光。 動手做(hands on)是科學展覽中時常使用的手法之一。科教館中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敲敲打打工作坊Tinkering Workshop」常設展,期望觀眾不只是單方面接收,而是成為一個主動角色。透過6個挑戰任務:塗鴉機、風管與飛行器、快樂城市、彈珠機、光影遊戲、連鎖反應,將展品設計的權力賦權給觀眾,使其在動手做的過程中觀察科學,並在錯誤中了解原理,從玩耍中得到學習科學的成就感。 Tinkering workshop 裡動手製造屬於自己的彈珠機 (葉家妤 提供)   科學展覽也時常回應社會議題,如科教館「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覽,即從科技創新的角度討論性別議題。利用劇場式的展示手法講述不同時期的女性在科學領域中扮演何種角色,並設計互動遊戲邀請觀眾一同解決問題,從中展現性別並不是阻礙創意發展的原因。展覽也與學校師生合作,共同參與工作坊製作,使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得以串連,創造出幼兒到老年皆可擁有的學習資本。 「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覽中,拋開社會性別的規範,以互動裝置讓小朋友選擇遊戲設計裡喜歡的顏色、圖型與造型 (郭冠廷 提供)   共享記憶與共通人性——原住民文化與音樂之策展理念 傳統原住民文化展示的歷史非常悠久,要如何提出新問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的盧梅芬研究員首先針對傳統原住民文化展示提出反省,表示此類展示議題大多強調重建「母體文化」或「在地文化」,且時常運用特定組合與元素來呈現族群的文化特色或成就。這樣的敘事方式不僅強化社會對原住民族群的刻板印象,更限制了展示的創意發展。若要有所突破,建議敘事手法可以邁向歷史化,從不同族群或個人的歷史變遷等更細膩的面向切入。 族群(他者)展示敘事的課題、限制與可能性(盧梅芬 提供)   盧梅芬接續以「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為例進行分享。展覽先從觀眾熟悉的音樂及插畫吸引目光,打破觀眾對展覽的預期想法,再逐步討論展示主題背後的理論與哲學,便可以減少觀眾接收訊息時所產生的距離感。在強調文化相遇時,展覽可藉由歌曲本身的感染力,展示原住民記憶與觸動回憶,以達到觀眾的情感感知。盧梅芬表示,一個好展覽除了擁有深刻的理論基礎與核心關懷外,更要創造共通人性與共享記憶。 展覽利用插畫與音樂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盧梅芬 提供)   此外,盧梅芬也認為,博物館策展人就像是兩棲動物,同時需具備理論腦與文學腦,才能將嚴肅與難度的展示論點與理論,消化整理成展示敘事。其具體建議是:多看一些企劃與文案的書,策展時有意識地設定文案風格,精簡敘述字數時不忘回扣展覽核心主題。 圖5:展覽將歌曲以藥罐的形式呈現,暗喻音樂如藥一般緩解聆聽者的鄉愁與苦悶。(盧梅芬 提供)   當代展示的創新實踐與數位轉型 如何運用一檔展覽建構美術館的歷史?「國美4.0建築事件簿」結合國立臺灣美術館之建築史、空間史、展覽史三個歷史型態,發展建築策展之創新實踐,更期望發展出觀眾史,讓觀眾共同參與過去、現在、未來的美術館想像。時任館內策展人(In-House Curator)趙欣怡強調運用共融概念的策展思維,呈現融合、自主、多元的包容性展示,建立視障觀眾能盡情參與的展覽空間。趙欣怡表示,策展人的特質包含:跨域思考的概念,能靈活整合組織的思維,時常思考觀眾所需並給予充分回應。 「國美4.0建築事件簿」展場一隅。(圖片來源:https://reurl.cc/DdRkyQ)   面對疫情,博物館展示亦積極發展數位轉型,「開放博物館」便是其中之一。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城菁汝編輯講述開放博物館的歷程脈絡,強調其核心理念為:開放典藏、開放展示、開放應用。不僅各博物館的藏品能在此平台相互流通,更進一步提供授權與應用,不管是機關或個人都能運用藏品進行策展創作。此外,開放博物館亦放置許多線上展覽,從中可以分析不同館舍的展覽敘事,展覽中的藏品則有非常清晰的大圖,方便觀看細節。即使疫情嚴峻、生活忙碌,只要一機在手,便能運用開放博物館遨遊展覽世界中,創造不同以往的參觀體驗。 開放博物館配合2021年臺灣518國際博物館日所開發之遊戲「挖寶挑戰」。(開放博物館 提供)   深入展覽意涵,深化書寫內容 不論是何種類型的展覽,就如盧梅芬所比喻,策展就像英國導演Christopher Nolan的電影,是將愛、戰爭等看似老套又永恆的議題,運用敘事展現其獨特之處,其過程可說是相當複雜與困難。而在觀看展覽時,博物館書寫者若能進一步地思考策展團隊所呈現的敘事觀點與展示手法,結合自身對展覽的觀察與評論,將更有力地提出全面性的評析論據,進而深化書寫層次。 *線上學習資源:(本文提供之影片與簡報係經著作權人同意,以著作權人姓名標示、非營利教育目的、禁止改作之創用CC 3.0台灣及其後版本授權條款開放公眾參考,敬請遵守上述條款規定,勿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   「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策展理念與展覽敘事規劃」講座影片 簡報教材: 主題演講2_盧梅芬「原住民文化與音樂之策展理念」 分享人1_趙欣怡「從0到1:建築策展之包容觀點與創新實踐」 分享人2_城菁汝「數位科技與開放博物館議題觀察」 延伸閱讀: 給寫作初心者的指南:博物館寫作好手的無私分享!「線上書寫—博物館寫作的零度」講座紀實 光線太暗、玻璃反光!怎麼在博物館拍出好照片?「光之書寫—鏡頭下的博物世界」講座紀實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