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探索人體小宇宙: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更新
探索人體小宇宙: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更新
作者:林琮穎(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謬思設計師) 你認識自己的身體嗎?我們的人體既相似又獨特,既獨立又相互影響,而在具象的個體中,更蘊含著人類細胞與大量微生物互動的抽象過程,這使得人體對我們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其中奧秘也成為科學家不懈探索的目標。身為肩負科學教育使命的科學中心,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於2023年8月全面更新「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本文將一探本展覽的展示手法設計,討論展覽如何轉譯抽象的生命科學知識,引領觀眾探索人體的重要構造與功能。   展場入口迎接觀眾的創作,擷取名畫元素,呈現大量的微生物居民,棲息在人體的口腔、皮膚、腸道等各個部位。(林琮穎 攝影)   以人們的生命經驗為例證 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瑣舉動,到重大的生命事件,皆與複雜的人體機制密切相關。本展覽以人體重要的器官與構造分區〔註解1〕,透過日常生活與生命歷程的具體實例,引發觀眾的共鳴,進而認識其中蘊含的抽象人體科學知識。 舉例來說,在「層層堆疊的保護與記號」單元中,分區介紹了乾性、濕潤與油性等人體皮膚三大分區,以及形成皺紋、疤痕、曬黑的原因;「聽‧見體內微小的訊息」單元則介紹心臟與肺臟兩大器官,其中提及新型冠狀病毒與疫苗等時事議題;而以腦部為題的「複雜的感知與認知中心」單元,則討論了阿茲海默症、重度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腦部疾病。   本次展示更新善用展場中的結構柱體,在四面的高低各處,呈現皮膚相關的展示圖文。(林琮穎 攝影)   互動式展示的科普效益 科教館向來以多元的互動式展示著稱,面對抽象的人體科學知識,又如何設計互動裝置及參與體驗,創造兼具知性與趣味性的參觀經驗呢?本展覽規劃了23個互動體驗,跨及運用五感、物理裝置、數位科技、遊戲等多樣類型,促進學童與成人等觀眾皆能參與其中,強化展覽的科學普及效益。 例如在腦部主題單元,設置了觸摸異材質、嗅聞「雨味」精油、聆聽高頻音、錯視與調光、品嚐苦味試紙等多項體驗,使觀眾直接以五感體驗,瞭解感官與腦部的關聯。而在以懷孕為主題的「孕育生命的搖籃」單元中,則設有產檢超音波體驗,讓觀眾觀察胎兒在孕婦腹中的模樣,更能穿上孕婦體驗裝,實際感受生活裡的各種挑戰。   觀眾能穿著孕婦體驗裝,體驗諸如彎腰綁鞋帶、撿東西、爬樓梯等日常動作。(林琮穎 攝影)   另外,在以免疫系統為主題的「在我與非我之間」單元,設計了一款「進攻人體大作戰」橫向捲軸遊戲,玩家在遊戲中扮演入侵人體的各種微生物,需躲避血管內的各種免疫細胞,試圖成功入侵,使觀眾透過微生物的第一人稱視角,認識免疫系統的運作機制。   「進攻人體大作戰」遊戲中,玩家扮演不同類型的入侵物,思考如何入侵人體。(林琮穎 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展場中央的「解剖人體小宇宙」單元,有一臺供觀眾操作的醫學教學用的虛擬解剖桌,透過縮放、旋轉、拖曳等簡易手勢,可以任意選擇「下刀」位置,不僅體驗醫生解剖的情境,也能一窺人體的循環系統、神經、骨骼、內臟、肌肉等構造。 觀眾能透過虛擬解剖桌體驗解剖情境,而科教館也邀請鄰近新光醫院不同科別的醫師至現場進行演示。(林琮穎 攝影) 人體模型的展示教育功能 除了多樣的互動式展示外,以「人體」為主題的展覽是否有展示物件的可能?將人類器官製成標本牽涉諸多限制,並需面對展示倫理等爭議。因此,解剖模型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可設計具有拆解組裝的精緻結構,得以觀察人體器官、肌肉與骨骼分布及位置,更能清晰呈現單一器官的細節,兼具科學與藝術價值,成為科學教育的重要教具。本展覽使用大量且多樣的人體解剖模型展品,部分提供觀眾觸摸、拼裝,發揮模型的展示學習價值。   「孕育生命的搖籃」單元展示了許多模型,包括精子、卵子、受精卵各細胞期與不同週期的胚胎與胎兒樣態。(林琮穎 攝影) 「頭殼裡的大聯盟」展區放置了拆解的大腦、小腦、間腦與腦幹等模型,邀請觀眾挑戰拼回完整的腦部樣貌。(林琮穎 攝影)   社會人文的多元視角融入 展覽主要以科學觀點進行論述,同時也融入社會人文視角,呈現生命科學與社會人文在「人體」議題上的交會。例如,在皮膚主題單元,討論「文身」這項自古以來用以裝飾或標示身分的方法,該展區除了說明文身如何在皮膚上形成,也呈現泰國佛教的刺符、日本傳統和雕、臺灣排灣族的文身(Kivecik)、現代的多樣刺青,及其背後所代表的宗教信仰、文化認同與生命故事。 腦部主題單元則特別聚焦精神障礙者的議題,為此,展出了來自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會員的藝術創作與他們書寫的文字,並透過其家人與照顧者的角度,分享與日常互動與生活點滴,不僅僅呈現醫學權威對「疾病」的科學論述,更直接讓精神障礙者與其照顧者發聲,呈現這些看似殊異卻又再日常不過的生活點滴。   「我看見的世界、我們的家」展區能欣賞精障者的藝術創作,也能聆聽精障者照顧者的分享,貼近精障者的心靈世界。(林琮穎 攝影)   看得見的人體奧妙:展示更新後的科學教育取徑 正如國內各大博物館面臨的現況,科教館的常設展示內容也略顯歲月痕跡,論述觀點與知識內容亦需隨著新研究而與時俱進。更新後的展示為了使抽象且複雜的人體機制與科學知識變得「可見」,以日常生活或生命歷程引起觀眾的共鳴,並以互動裝置與模型轉化科學知識,促進觀眾主動參與其中;同時融入社會人文議題,以多元視角理解人體。透過上述知識轉譯與展示手法,促使觀眾探索器官構造與生物機制背後蘊含的豐富知識內涵。而筆者也進一步思考,不同年齡的人體差異、運動員或身障者等不同機能的身體、各器官或系統間的互動關係,皆是能繼續深入探究的課題。期許科教館能透過更多元的展示教育取徑,持續實踐自身的科學教育任務。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本展覽共區分為7個展區,分別為:「層層堆疊的保護與記號」、「聽‧見體內微小的訊息」、「孕育生命的搖籃」、「在我與非我之間」、「複雜的感知與認知中心」、「繁盛的微生物花園」、「解剖人體小宇宙」。
2024/03/06
動手玩博物館!兒童博物館展示設計的實踐心法
動手玩博物館!兒童博物館展示設計的實踐心法
  作者:林琮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專任助理) *本文根據工作坊及參訪活動中三館兒童展廳策展人分享內容綜整撰寫 探索、體驗、互動、遊戲,是兒童博物館展覽經常出現的關鍵詞,究竟,博物館該如何針對兒童與親子觀眾進行展示設計?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自2018年起陸續與國內18所公部門博物館共同發起「Hand in hand博物館友善親子串聯行動」,致力推展博物館友善親子運動。2020年,故宮與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館)共同舉辦《學校沒教.令人抓狂的兒童博物館展示設計》實務交流工作坊,透過三館策展人引領學員進行個案分享討論及實地參訪,一探各類型博物館兒童展示設計實踐心法。   踏上繪本中的小島之旅:臺博館「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 「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由展示企劃組郭昭翎助理研究員擔任策展人,本展以臺灣的自然與人文多樣性為主軸,目標對象鎖定5至10歲的兒童及家長、教師等陪伴者。 展覽由「石頭會說話」、「森林遊樂園」、「候鳥的小島旅行」、「小島的從前從前」、「海島的輪廓」、以及「生生不息」等展示單元構成。值得注意的是,透過故事文案中的小孩童與擬人化的生物角色,展覽營造如同陪伴者與兒童共讀繪本的學習情境。而為了不同類型團體的參觀需求,也設計適合多人團體共同互動的大型展示,以及提供小型團體探索的獨立展間。 「石頭會說話」展區中一側展示大型岩石,透過展示文案的提問,鼓勵學童共同觸摸、討論;另一側則設置半封閉的小型展間,讓親子小型團體能細細觀察教具箱內的小型岩石,發現其中的不同特徵。(林琮穎 攝影)   「這個年齡層的兒童學過什麼?會對什麼感興趣?」了解兒童的先備知識以及貼近其日常生活是此次展覽致力兒童友善的原則。因此,展覽透過繪本故事、提問、觀察比較、實體物件、動畫影片、動手操作的裝置等多元易懂的方式,使兒童觀眾能在展場中自主探索,並引發好奇及熱情,進而獲得對臺灣自然與人文多樣性的基礎認識。 此外,館方也藉由展示文案的設計,使陪伴者能引導及促進兒童學習。例如,在動態裝置或實物展示旁規劃簡潔易懂的說明牌,邀請家長與孩子共同觀察與討論。郭昭翎說:「這就像提供給家長的『大抄』,可以拿來回答兒童的問題。」 在介紹森林生物的互動裝置中,隨著小球在軌道上滾動,邀請森林裡的動物們探頭跟孩子打招呼;一旁的展板上,同時提供年紀較大的兒童或陪伴者不同海拔生物的細節資訊。(林琮穎 攝影)   此外,知識在轉譯為文案或圖像時,正確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需經過研究者、繪本製作者、模型設計師等專家間的溝通協調,並持續檢視展示目標,以取得知識正確性與視覺設計效果的平衡。   成為小小考古探險家:蘭博館兒童考古探索廳 作為認識宜蘭的「窗口」,蘭博館在更新常設展廳時,主題軸線從「山」、「平原」、「河海」拓展至「地下」的考古主題,由展示教育組的彭怡仁研究助理擔任策展人,規劃兒童考古探索廳,目前一天開放六個參觀場次。 兒童考古探索廳分為「前廳」、「發掘現場」、「考古工作室」、「干欄式家屋」、「家在遺址上」等區域。透過動手操作、觸摸的裝置,以及家屋、探坑、工作室的情境布置,鼓勵觀眾扮演考古工作者,於展覽中遊戲、探索與共學。彭怡仁期盼:「如果這個展覽可以讓兒童、家長有所收穫,甚至觸及更多不同年齡層的人,進而達到公眾考古學養成的展覽願景。」 考量考古工作的知識學習門檻較高,展覽將目標觀眾設定為較具有先備知識的小學四、五年級以上學童及其陪伴者。但為服務更廣泛年齡層的兒童觀眾,館方也設計兩款分齡的考古任務學習單,引導兒童更仔細的探索與觀察。 學習單上的任務引導孩子貼近展場內崁在玻璃地板的展示櫃,主動觀察微縮模型中史前聚落及考古現場的細節。(周育弘 攝影)   展覽中最受兒童喜愛的莫過於展場中央的探坑,提供兒童在史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的體驗機會。在各場次前的簡短導覽與展示操作提醒中,也會引導兒童擔任稱職的小小考古學家,進行探坑發掘的模擬工作,豐富遊戲中的教育意涵。 「發掘現場」展區中設置一探坑,讓孩子操作工具發掘遺址中的器物,並可於一旁剪影界牆上的文物及微縮模型,窺見先民使用該器物的日常樣貌。(周育弘 攝影)   在科技與遊戲中穿梭古今:故宮兒童學藝中心2.0 面對數位新世代的兒童,以及迎向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促成故宮兒童學藝中心的升級計畫,策展人為教育展資處的劉家倫助理研究員。此次更新希望目標觀眾不僅鎖定5-12歲的兒童,而是以遊戲與科技作為展示媒介,結合動手操作的體驗,促進觀眾間的交流,進而營造全齡皆可參與、跨世代共融學習的互動空間。 「匜」在古代是用來做什麼的?是泡澡的「浴缸」?還是裝水的「倒水器」?在「發現古珍寶」展區中透過類比古物與現代器物,鼓勵孩子比較與思考物件用途,並以日常生活的角度初步認識故宮藏品。(林琮穎 攝影)   過去兒藝中心以書畫、器物、圖書等實體典藏文物與知識作為展示核心,本展則以遊戲闖關與學習單的引導方式,串聯「聞香品茶座」、「發現古珍寶」、「色彩收藏家」、「童玩體驗棧」、「裝裱藝術師」等展區。 劉家倫強調:「對典藏古代文物的故宮而言,貼近觀眾生命經驗,以及高度參與尤其重要。」因此藉由古今對照、豐富的互動體驗手法,搭配電控玻璃投影、AR圖卡、體感互動、投影問答、數位觸控等裝置,引發兒童與親子觀眾對故宮文物的探索興趣。 「聞香品茶座」展區中,孩子可將AR圖卡取至螢幕前感應,並搭配製茶器具的展示,在與科技互動與實體物件結合的展示中了解製茶步驟。(林琮穎 攝影)     結語:一起打造孩子喜愛的展覽 上述三個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兒童常設展廳案例,反映博物館積極應用五感體驗、數位科技、遊戲等展示媒介,搭配實體物件與學習單,吸引兒童互動及探索的興趣,並強調家長、教師等陪伴者共同參與其中的角色,促進共學機會。透過創意互動的展示手法與教育策略,進而打造友善兒童的博物館。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