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千里之行,始於「筆」下: ICOM博物館大會攻略!參與經驗和報導技巧講座紀實
千里之行,始於「筆」下: ICOM博物館大會攻略!參與經驗和報導技巧講座紀實
作者:鄭珮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第26屆大會於2022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這是疫情趨緩後舉辦的大型國際博物館盛會,主辦單位為擴大參與,特別採實體與線上同步進行,臺灣也有超過60位博物館專業人士親自前往參與大會。為鼓勵台灣博物館研究者及工作者長期積極的參與,促進國際交流認識各國的博物館發展,同時也分享台灣的研究心得及實務經驗,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經營的「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特規劃了系列的報導,並於2022年11月13日推出「ICOM博物館大會攻略!參與經驗和報導技巧」線上講座。 本場次主持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陳佳利教授,並邀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賴瑛瑛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張瑜倩副教授擔任講者;此外,更邀集在2022 ICOM布拉格大會參與策劃臺灣主題館的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秘書長黃星達,與前進大會論文發表同時為博物之島常駐作者的謝佳均和高郁媗擔任分享人,分享參與ICOM大會之心得,以及學術研討會的報導寫作技巧。   博物館作為方法: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2006年首次參與ICOM博物館管理委員會(INTERCOM)於臺灣舉辦的年會後,賴瑛瑛長年參與ICOM及各專業委員會在世界各地舉辦的研討會。曾任ICOM博物館管理委員會(INTERCOM)理事,現任國際博物館協會典藏委員會(COMCOL)理事與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諮詢委員。賴瑛瑛除有參與在維也納、上海、里約、米蘭等地舉辦三年一次的ICOM大會經驗外,也累積了於不同專業委員會研討會論文發表的心得。 講座中,賴瑛瑛介紹了ICOM組織的設置宗旨、運作規模及多元的專業推廣。成為ICOM會員不僅能和組織內142個國家及地區近五萬名博物館專業人士交流,還能參與一年超過250場的線上會議與工作坊;而三年一度的大會期間,除了各個專門委員會舉辦的研討會外,主辦國家特別安排的博物館之夜及文化參訪,深刻體驗當地的博物館場域及音樂、表演特色活動,對個人專業能力的提升與國際視野的拓展助益良多。此外,賴瑛瑛也特別分享了參與大會的投稿小技巧。由於ICOM是由32個專門委員會組成,各委員會在徵稿時都會根據該年度大會的主題訂定和委員會類型相關的題目,因此在投稿摘要時可以盡量多投幾個委員會,或是將自身研究針對不同委員會的徵稿題目進行方向上的修訂,以增加錄取機率;若是論文未能錄取,以具體案例分享為主的海報徵集也是另一種極佳的發表方式。 最後,賴瑛瑛提出「開放的心胸」是參與國際組織非常重要的態度,除了專業領域的交流外,對自身文化擁有充分的知識與理解,是為交流討論的基礎;又,抱持著對他國文化的好奇與開放心胸,更可開啟未來合作與對話契機。 ICOM大會製作影片,介紹ICOM會員權利:How to unlock your career and support museums 賴瑛瑛 講者:「文化能力的提升」講座PPT   跨國合作,與世界接軌:國際委員會參與經驗談 張瑜倩則根據作為國際博物館協會行銷與公關委員會(MPR)前秘書長的經驗,分享在委員會中由學生會員、一般會員、理事到秘書長職務的心路歷程,同時也介紹ICOM組織的運作,以及如何透過國際委員會和各地博物館產生連結。張瑜倩最初參與ICOM是在學生時期,以學生身份加入組織除可享有以較便宜的年費參觀各博物館的福利外,也讓有志於博物館領域的學生得以更便捷地接觸重要的國際議題;而一般會員則擁有投票權及更多的意見發表管道,可以更廣泛且深入的接觸委員會事務。 張瑜倩分享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組織架構,其中附屬組織適合各館所加入、國際委員會歡迎個人專業參與,是目前臺灣較能發揮的兩大方向。(張瑜倩 提供) 【2022ICOM系列報導】對話的下一步,付諸行動:2022 ICOM布拉格大會MPR移地會議記要   至於要如何通過ICOM組織和國際博物館社群產生實質連結?張瑜倩也提供了兩個能夠與全球博物館人交流的管道:年會、大會。年會是由各個國際委員會每年於不同國家舉辦,規模較小且與會者關懷的議題相近,可以就發表的論文進行深入互動並較易結交相關領域的各國同好;而三年一度舉辦的大會則能讓與會者較為快速且全面地獲取國際博物館最新發展趨勢與議題,此外各委員會也會在大會期間舉辦自己的研討、戶外參訪活動,可以藉此進行交流、增長專業知識並循序漸進地拓展社群人脈。 張瑜倩 講者:「如何透過國際委員會與全球博物館產生連結」講座PPT   組織參與,行銷在地:博物館學會與會分享 除了個人參與外,如何以組織的力量進行國際交流呢?黃星達則分享學會歷年參與大會的經驗。作為臺灣與國際各博物館合作、交流平台的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多年來扮演著組織在地研究能量、推廣臺灣特色的樞紐,不僅在行前提供參與者關於大會與主辦國的各項與會資訊、會後統整經驗出版成冊,以組織身份代表臺灣參與大會至今也有著不少變化,其中以臺灣館展位設計為例,2013年巴西大會的展位背板以建築、觀光景點(如101大樓、故宮博物院)為行銷重點,一路到今年度布拉格大會以自然人文的山海意象推廣臺灣多元文化與自然風貌,將在地的特色推廣至全世界。 2022布拉格大會臺灣館的主視覺以多重在地元素宣傳臺灣特色,如臺灣藍雀、櫻花鉤吻鮭、原民圖騰、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康熙輿圖》、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玉山杜鵑》等。(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提供) 【2022ICOM系列報導】2022 ICOM布拉格大會現場報導!臺灣博物館專業展現豐沛原生之力 黃星達 分享人:「領一張通往國際的幸福入場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參與ICOM布拉格大會分享」講座PPT   精彩活動如何取捨?研討會報導心法大公開 除了參與大會的秘訣與心得外,本次講座也邀請到在博物之島累積多篇研討會報導的常駐作者謝佳均和高郁媗,他們同為布拉格大會的論文發表者,並為本專欄各書寫一篇2022 ICOM大會系列報導,在講座中則一同分享撰寫研討會報導的佈局要領,且將寫作的過程分為「參與」、「補充」、「撰寫」、「校稿」四個步驟。 【2022ICOM系列報導】烽火之下,文化遺產何去何從?烏克蘭遺產保護與未來行動 【2022ICOM系列報導】Let’s take action!當博物館與公民一齊行動   首先,由於博物館學相關的研討會往往內容多元廣泛、活動豐富,因此在「參與」階段建議寫作者可先根據自己有興趣、與時事相關或國內較少見的內容去選擇報導的主題,再根據主題決定要參與的活動。接續,在講座開始前先對議題與講者背景進行初步了解,搭配參與過程中對於重要概念、案例的關鍵字筆記,幫助寫作者在整理資料時迅速地掌握重點;活動結束後則可透過影像的錄製、文宣品的搜集與取得講者聯絡方式等進行寫作資料的搜集。由於研討會發表具有時間限制,許多報告無法呈現案例完整的脈絡,因此建議寫作者可以根據關鍵字筆記進行「補充」資料的查詢與書寫,幫助讀者更深入認識欲報導的案例。 高郁媗分享除了常見的幾個線上圖庫外,寫作者也可善用博物館提供的免費授權圖庫,如柏林圍牆紀念館、史塔西檔案局等都有自己的開放圖庫可供使用。圖為柏林圍牆紀念館開放圖庫搜尋頁面。(Credit: Stiftung Berliner Mauer)   前置作業都完成後,該如何進入「撰寫」呢?高郁媗認為研討會報導有幾個重點:選定報導方向、決定文章架構、篩選報導案例並平衡內容比重,在大致建構好文章雛形後,若仍有無法割捨的案例也可留至圖說進行分享。此外,關於圖片的使用,謝佳均建議相較於研討會當下拍攝的投影片畫面,選用案例的實際照片效果更好,而若沒有可使用的素材,也可善用公開授權的線上圖庫〔註1〕,為文章增色。至於結尾的書寫,除了要扣回主題做出價值面的統整外,也可以放上問答環節的討論,講者與觀眾的交流,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創意激盪。最後提醒寫作者在「校稿」時,也別忘了附上參考資料與便利讀者延伸閱讀的文章。 謝佳均、高郁媗 分享人:「『博』你眼球:博物館研討會報導の小學問」講座PPT   「博物館有網絡,沒有邊界。(Museum have no borders, they have a network.)」通過專業組織的經驗共構,我們得以看到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經驗與現況,提升個人文化能力,並再次反思博物館的社會功能與使命。準備好來一場跨國的專業交流了嗎?提起筆寫下你的在地實務經驗,讓我們2025年杜拜大會見!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線上免費圖庫推薦:Unsplash、Pexels、Openverse
2023/02/08
博物館新定義流程最終回合! 即將產生的新提案
博物館新定義流程最終回合! 即將產生的新提案
作者:柯秀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自2019年ICOM京都會議以來,基於更民主與公開的原則,以及認真聽取所有建議的態度,「博物館定義常設委員會」(ICOM Definition)制定一套為期18個月的嚴謹流程,包含4輪諮詢、12個步驟,並應用量化與質性分析法,進行博物館新定義提案的修訂程序。目前已經進行到第11個步驟,旨在選出新的提案,期望能在2022年布拉格大會上,順利產生博物館新定義。   長路漫漫?新定義走過的提案流程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博物館定義常設委員會」的成員們致力於起草定義的提案,經過收集各方提供的關鍵術語/概念(第2輪諮詢),並經由ICOM招聘的3名獨立分析師,對關鍵術語/概念進行質性與量性分析,隨後成員對分析結果進行評估(第3輪諮詢),編纂成一份報告。接著,「博物館定義常設委員會」分成五個小組,每組四人,代表不同的背景、地區淵源和專業經驗,來處理這些分析結果的資料。每一小組在三個月的時間裡仔細研究了所有的提案,並考慮資料內所包含法律面向、文化特性和語言翻譯等問題。   表決倒數,屏息以待 目前程序正進入倒數階段,經過2、3輪諮詢後,從關鍵術語/概念分析的結果,「博物館定義常設委員會」起草了5項新定義提案。在第4輪的諮詢會議中(5月5-6日),對這五項建議進行排序,選出排名前2名的提案,分別是第2項提案(A proposal)與第三項提案(B proposal),預計在5月20日前,開放線上投票平台,以便讓所有ICOM委員會的主席對這2項定義提案進行投票。選出的最新提案,提交給執行委員會,將在《國際博物館理事會布拉格2022年大會》上進行最後表決。 表格1:5項草案、排序前兩項的提案,以及2007年定義(中譯版)。(資料來源:ICOM,柯秀雯譯。) 排 序 提 案 提案內容   1 博物館是一個可及的、包容的、非營利機構。 它激發了人們對有形和無形遺產的發現、情感、反思和批判性思維。為了服務於社會,並與不同的社區積極合作,博物館進行研究、收藏、保存、展覽、教育和交流。他們以專業和倫理的方式運作,促進可持續性發展和平權。 A museum is an accessible, inclusive, not-for-profit institution. It inspires discovery, emotion, reflec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around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n active partnership with diverse communities, museums research, collect, conserve, exhibit, educate and communicate. They operate professionally and ethically, promoting sustainability and equity. A 2 博物館是一個永久的、非營利機構,向公眾開放並為社會服務。它以專業、倫理和可持續的方式,對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進行研究、收藏、保存、闡釋和展示,用之於教育、思考和欣賞。它以包容、多樣和參與的方式運作,並以此與社區和公眾進行交流。 A museum is a permanent, not-for-profit institution,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and of service to society. It researches, collects, conserves, interprets and exhibit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in a professional, ethical and sustainable manner for education, reflection and enjoyment. It operates and communicates in inclusive, diverse and participatory ways with communities and the public. B 3 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服務、非營利的永久機構,對有形和無形的遺產進行研究、收藏、保存、闡釋和展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具有可及和包容的特質,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博物館以倫理的價值觀、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社區參與方式,進行營運與交流,為教育、欣賞和反思與知識共享的目的,提供不同的觀眾體驗。 A museum is a not-for-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that researches, collects, conserves, interprets and exhibit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pen to the public, accessible and inclusive, museums foster 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y operate and communicate ethically, professionally an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 offering varied experiences for education, enjoyment, reflec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4 博物館是一個包容的、非營利機構,他們向公眾開放,對有形和無形的遺產進行研究、收藏、保存、展示和交流,促使公眾對記憶和身份(認同)具有批判性思維。博物館是為社會服務的,提供教育和知識共享的體驗。由社區推動,或與公眾共同塑造,博物館可以採取廣泛的形式,促進平等的可及性、可持續性和多樣性。 A museum is an inclusive, not-for-profit institution,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researches, collects, preserves, exhibits, and communicate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facilitating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memory and identity. Museums are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providing educational and knowledge sharing experiences. Driven by communities or shaped together with their audiences, museums can take a wide range of formats, fostering equal access, sustainability, and diversity.   5 博物館是一個開放的、可及的非營利機構,為社會的共同利益,對人類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以及自然環境,進行收藏、研究、保存、展示和交流。博物館致力於實踐倫理和可持續發展,並以包容和專業的方式運作,目的是為了創造愉快的、且具有教育的體驗,引發人們的好奇心與探索的能力。 A museum is an open and accessible not-for-profit institution that collects, researches, preserves, exhibits and communicate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benefit of society. Museums are committed to ethical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and are operated in an inclusive and professional manner to create enjoyable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hat foster curiosity and discovery. 2007年 定義 博物館是為服務社會及其發展所永久設立的非營利機構。博物館對大眾開放,以取得、保存、研究、詮釋與展示人類及環境的有形和無形遺產,達成教育、研習與娛樂等目的。   新定義的5個提案,他們差在哪? 在最新提案選出之前,我們不妨以排序第一的A案為基本參照樣本,對於起草的5項新定義提案所慎選的關鍵術語/概念,進行比較分析,找出5項提案有哪些相同概念?以及各自的差異性在哪裡?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5個提案共同的關鍵術語/概念,與2007年版的博物館定義非常接近,分別為: 包容的、非營利、機構、可持續性、可及性、有形、無形、遺產、收藏、保存、研究、展示、教育。        接著再把這5項提案的各自特點,彙整出來,如表二所示,可以發現,被選出排序前2名的提案,A案具有普世性的通則,採取簡潔明快的定義,遺憾的是跟2007年的定義並無多大的差別,B案提及博物館與社會的關係有「向公眾開放」、「知識共享」、「社區/團體參與」。其他3項提案,具有當代的特色,且更細緻地把博物館如何與社會共融,以及當代的社會需求等,例如平權、批判性思維、認同、知識共享、發現、多樣性、社會共同利益等,都包含在內,可惜的是並未進入排序的前面。 表格二、5項草擬的提案,各自具有的特點。(資料來源:柯秀雯彙整自ICOM。)   一切,仍待觀察! 從上述對5項草案的關鍵術語/概念的比較分析結果,可以得知5月20日進行的新定義提案,不會有太多的驚喜,經過18個月的運作,繁瑣的程序、耗費的資源,以及ICOM內部成員的就接與不和諧,最後得出的新定義卻無法跳脫出既有的框架,呈現出時代的定位與特質。其中關於「平權」、「批判性思維」、「認同」、「社會共同利益」等概念,或許對於某些地區/國家而言,屬於政治性敏感議題,很湊巧地,都不在排序前2名的提案內。那麼今年2022年布拉格大會的投票,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仍是未知數。 附註: 有關ICOM 在2022年起草的5項提案與排序,可參考“Museum Definition” space 有關起草的5項提案以及2007年所通過的博物館定義,中譯版整理於表格二。 有關accessible/accessibility博物館界過去的中譯比較常用「近用性」,此翻譯比較拗口難懂,本文依據國家教育學院的翻譯,「可及的/可及性」,容易理解。 參考資料: 博物館:為新定義委員會製作之ICOM會員博物館新定義回饋獨立分析與報告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新定義提案怎麼來?原來話語權在這些國家手上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新定義最新進度!ICOM提新修訂程序,整合全球新定義提案 【博物之島新訊】ICOM博物館新定義最新進展!預計2021年6月再次投票  
2022/05/25
「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小議
「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小議
作者:鄭邦彥(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 今(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簡稱2019 IMD)以「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為主題,重新定義了博物館的未來及其轉型。轉型在於:作為社會核心機構的博物館,一旦如同心臟般成為文化樞紐,如何以嶄新的手法,持續彰顯典藏品及其背後的歷史與資產,藉此創造對未來世代有意義的傳統,同時提昇與來自全球、漸趨多元的當代觀眾之關連性,實為無法迴避的挑戰。[1] 不同類型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的機會及其所帶來的效益,各有差異,其中,以「博物館群」最具代表性,而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或為代表。然而,畢爾包效應(the Bilbao effect)是一種成功經營「博物館品牌」下的外溢效果。若以2019 IMD主題檢視,或是可行的模式,但非典範;相較之下,英國「利物浦博物館群」(National Museums of Liverpool)或美國紐約「東城移民公寓博物館」(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試圖站在作為文化樞紐的自我定位和高度上,結合在地社群,回到各自獨有的地方文化特色與歷史資產裡,以博物館作為支點,創造了「不為過去及其問題所困」的機會與效益。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攝/ Mariordo@wiki, CC BY-SA 3.0)   小議之一 2003年,英國利物浦博物館群先後整併了旗下的八個博物館,為曾經是英國最貧困的城市之一的利物浦,帶來了城市更新的機會與效益,其中,以國際奴役博物館(International Slavery Museum)最具指標性。該館於2007年「奴隸交易與廢止奴役國際紀念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Remembrance of the Slave Trade and its Abolition,每年8月23日)開幕,以創新的策展與詮釋,為來自全球的觀眾,將利物浦城市的歷史與大西洋奴隸販運、當代奴役與族群等社會議題,帶來新的視野,亦是對我們共享的歷史記憶、文明與普世價值的反省。 18世紀的利物浦,在跨大西洋奴隸貿易(Transatlantic Slave Trade)網絡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曾是當時最大的奴隸轉運港口之一,進出販運船隻多達五千艘,占英國奴隸貿易的一半以上,約150萬非洲人在此淪為奴隸。19世紀上半葉,該貿易活動仍是城市主要的經濟來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退。 90年代,利物浦在奴隸販運所扮演的角色不曾被揭露,亦未受到官方正視(包括不曾出現在博物館策展主題裡)。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也是利物浦博物館群之一,1986年開館時,將奴隸販運的港口歷史,僅以全球貿易的普遍性脈絡,輕描淡寫,簡要帶過。直到1994年,新推出「跨大西洋奴隸:違反人性尊嚴」(Transatlantic Slave: Against Human Dignity)特展,才首次揭露這段隱微不堪的城市歷史;2006年因應國際奴隸博物館開幕而撤展。此時,奴隸博物館的策展主軸,不再是過往跨大西洋的奴隸歷史,轉向當代奴役與族群等更為棘手的人權與社會議題,重新自我定義為「社會運動倡議與實踐的人權博物館」,作為整個博物館群的精神指標,共同面對利物浦這座城市的矛盾與榮耀,不為過去所困,提供解套的可能,不再迴避。 2006年國際奴隸博物館開幕,轉向當代奴役與族群等更為棘手的人權與社會議題,重新自我定義,與整個博物館群攜手面對利物浦這座城市的矛盾與榮耀。(攝/ Tim Dutton, via flickr, CC BY 2.0)   小議之二 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初至美國,入境後多半在紐約下東區(Lower East Side,位為曼哈頓東南部的一片街區)落腳;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下東區成為美國移民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曾聚集愛爾蘭裔、波多黎各裔、猶太裔、德裔、華裔等不同族裔的社會底層勞工。至今仍保有紐約最早的移民公寓,是美國作為文化熔爐的縮影之一。譬如在下東區果園街97號(97 Orchard Street)一棟四層樓的老舊公寓裡,在1863至1935年間,初估曾有來自廿多個國家、約七千多的移民先後暫居。1988年,盧德.亞伯蘭(Ruth Abram)與阿妮塔.傑克布森(Anita Jacobson)買下這棟公寓,創建了下東區移民公寓博物館,十年後,被列為紐約國家歷史遺址(National Historic Site, New York)。 移民博物館街區歷史的介紹看板 (作者攝於2013) 移民博物館的建築主體,整棟已被保留,一樓作為博物館賣場,二樓以上只有定時導覽時才對外開放,導覽時間為90分鐘或1小時不等,導覽主題稍有不同,不過都是以當時居住在這棟建築裡的移民故事和歷史為主軸。2012年秋天,筆者參加了「來自愛爾蘭的外人」(Irish Outsiders)主題導覽,進入博物館建物,迎接我們的是嚴重晃動的樓梯,以及一股令人感到不舒服的老房子霉味。負責導覽的教育人員要我們由此感受這個空間裡,曾經流轉過的人、事、物。例如老房子貼了多少層壁紙,即暗示了有幾個不同世代的人群暫居於此,當時雖沒有錢重新粉刷、裝飾自己的新家,仍希望還是有一個家的氛圍,先以廉價壁紙(館方表示:有些牆上壁紙已多達廿二層)克難將就。穿梭於此空間的同時,我們聽了幾首略微感傷的移民歌曲,隨著導覽結束,提供訪客另個認識並體驗移民故事的管道,同時觸動更多「我們都是外來者」的情感同理與跨越時空的共鳴。 下東區移民公寓博物館,一樓為博物館商店,二樓以上定時導覽 (攝/ Reading Tom, via flickr, CC BY 2.0) 導覽人員希望訪客感受空間裡曾經流轉過的人、事、物 (攝/ Pietro Izzo, via flickr, CC BY-NC-SA 2.0) 亞伯蘭女士在近期採訪指出:博物館創建的願景,是讓「(參訪的)美國人回家,在此與這群移民先驅相遇,協助他們意識到今日紐約這個街區移民所面臨的處境,就和美國其他地區一樣,(我們)是在同一艘船上。這是博物館的創建初衷:透過訴說歷史故事,倡議包容」。一語道盡該博物館「不只是城市故事」的自我定位,藉此彰顯美國移民的過去與現在,指向我們以理解、包容為核心價值的共同未來。 2017年,移民博物館調整建館使命,同步也將原來冗長(超過175個英文字,一共六句話)的願景,精簡修訂為移民博物館致力於營造「一個擁抱且珍視移民在美國人身份認同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社會」,作為博物館藏品徵集、策展與教育活動等政策與實作的指導方針,對內是全體館員的專業認同與追求卓越之所在,對外成為吸引觀眾來訪的觸媒之一。調整後的使命、願景,印在移民博物館咖啡杯上,送給董事會與全體館員,冀以有所體認並凝聚共識,成為大家面對每日工作挑戰時的提醒與動力來源。   以文化樞紐,重新定義博物館 誠如2019 IMD主題說明,如同心臟般作為文化樞紐的博物館,若能以創新的方式,致力於解決當今社會的種種問題與衝突,其所帶來的效益,不可言喻。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絶非一蹴可得,以利物浦博物館群為例,其成功關鍵在於:英國官方文化政策與經費挹注的長態支持,加上博物館專業的介入,三者不可或缺。唯有如此,博物館才有機會在全球化商業競爭中,引領勝出,以小「博」大,在都市更新、經濟發展的同時,帶來更多回應其定義的效益。再者,任何對博物館定義的修正、或使命與願景的調整,再再反映對其存在本質「什麼是博物館」認識論的新理解,一如移民博物館的重新自我定義,此正是2019 IMD主題之立意所在。   (本文改寫自〈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機會與效益〉一文,原全文刊載於《故宮文物月刊》434期(2019年5月,頁16-27),宥於本平臺篇幅設定全面改寫。)     參考資料: 葉心慧,〈大西洋奴隸貿易 非洲人口販賣血淚史〉,《經典雜誌》,113期(2007.12),頁113-147。 陳佳利(訪談、編譯),〈社會運動倡議與實踐的國際奴隸博物館Richard Benjamin館長訪談〉,《博物館與文化》,13期(2017.6),頁127-134。 Tenement Museum (2018.4.27), Celebrating 30 Years at the Tenement Museum (YouTube 影片) Tenement Museum, About us (移民博物館官網) 首圖來源   [1] 此定義下的博物館,不斷自我形塑,以社群為導向、觀眾為中心,變得更加靈活、具有互動性與適應性,藉此致力於解決當今社會的種種問題與衝突。2019 IMD主題說明,請參考ICOM官網。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