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一張綠毯下的博物館-舊金山加州科學院 (二)
一張綠毯下的博物館-舊金山加州科學院 (二)
作者:周文豪(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 專案研究員) 綠飛毯博物館的蛻變基因 當一枚蛹從背部裂開,一隻紫斑蝶從裂縫緩緩爬出,展開翅膀,令人驚豔又狐疑的是:為什麼那蝶從內到外全然異於數週前的毛毛蟲?答案很簡單:因為紫斑蝶有內建基因群主導這一切的蛻變(Metamorphosis)。 2011年9月17日,我到舊金山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簡稱CAS)拜訪一群老友,全新的樣貌令我深信這博物館也有蛻變基因,在2005-2008年間基因發揮作用,將該館徹底蛻變為「全世界最綠的博物館」或「一張綠毯下的博物館」,值得大家此生走一回。 曾擔任學術副館長、退而不休的友人也在館接待,閒聊中的一句話我仍然印象深刻:「現在館方支持蒐藏研究的力度已不如往昔,聘用學術館員的經費日漸減少,大部分經費用到教育與運營去了。」易言之,這所自然史博物館的價值觀也跟著轉變,只會擁抱標本不放、寫論文發表,已非首要人才。並非學術價值不重要,而是站出來面對群眾成為更重要的考量。CAS矢志要成為研究重鎮,也要在新世紀成為有啟發和想像力的教育場域,其新願景可窺一二〔註1〕。 在二十世紀,CAS曾經是美國四大自然史博物館之一,當時這些館的共同特色就是各蒐藏研究學門在展場都有相對應的展廳,展秀琳瑯滿目的標本陳列、生態櫥窗或造景。1980年代中葉,CAS已從傳統自然史博物館的形式中逐漸脫離出來,展示設計逐步踏上詮釋路線,首推走入式生態造景提供沈浸式的參觀體驗。當時,我曾經在此看到自然史博物館的未來,沒想到再回CAS時,它的呈現竟然完全超乎想像。   「九宮格」的理想空間配置 CAS那張綠色屋頂下覆蓋三個館舍:Kimball自然史博物館(Kimball Natural History Museum)、Morrison球幕星象館(Morrison Planetarium)〔註2〕和Steinhart水族館(Steinhart Aquarium),其空間配置在「三進九宮格」式的區劃裏,展現理想博物館建築的幾項特性:(1)空間組織力求簡明易辨;(2)避免博物館疲勞症狀;(3)展示空間力求彈性;(4)充份的展示、利用額外的空間;(5)裡外雅俗共賞〔註3〕。 加州科學院的展示配置圖。「三進九宮格」的空間組織極簡而易辨。(翻攝自 ray_explores, flickr, CC BY 2.0)   第一進配置已將舊有「加州野地生態(造景)廳」拆除,全面改以服務觀眾的咖啡廳、紀念品商店為主,是療癒疲勞症候的地方。在此空間,也設有「非洲生態(造景)廳」,其有保留歷史遺跡之意,而廳內加上活體企鵝展示,用以關心氣候變遷議題。非洲廳上方則添加一層樓,設置「自然學友之家」、科學教室與志工室,和類似劇場教室的「Forum Theater」,開展願景級的科學教育活動。 從入口大廳直行,進入第二進的中宮格,即本館的中庭(Piazza),這是個多功能的空間。以中庭為中心,拉出一個十字型核心展示空間,全區部分自然採光與空氣自由流通,也是CAS作為「全世界最綠的博物館」的核心區域〔註4〕。 加州科學院的採光和自然通風示意圖。這是CAS作為「全世界最綠的博物館」的核心設計,由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與Stantec Architecture共同設計。(©RPBW)   由中庭往右可走入透明、結合自然光與人造光的「熱帶雨林」半球形溫室;往左可依場次進入密閉、綠色工法建造而成的Morrison球幕星象館。這兩個半球像鎮館神山一般提供最真實的沈浸式體驗,而兩個半球外側各設一個常設主題展,分別是與加州地區息息相關的「演化」和「地震」議題。同樣位於第二進的Steinhart水族館是元老級設施〔註5〕,幾近完全地下化。地面層兩球之間的生態池實與地下層水族館的大型海水槽池相通。水族館有透明拱形道,穿越熱帶雨林底部淡水生態池,可仰觀群魚悠游。地下層的大槽池仍可獲得由屋頂瀉下的自然光,可節省大量能源,再次體現綠建築的精神。 天文館和入館走道邊的海洋生態水域(左)。該海洋生態水域實為地下室水族館大槽池的水面(右)。(周文豪提供) 熱帶雨林淡水魚槽池(左)和水族館的透明隧道(右)。(周文豪提供)   第三進的中宮格是後門廳,其左右建築體為蒐藏研究與民眾互動的區塊,互動設施有兒童探索廳、青年實驗室,重點計畫實驗室等,作為外界理解CAS蒐藏研究的窗口,且透過玻璃窗即能夠看到蒐藏庫設備及內部工作狀況。 後棟建築的重點計畫實驗室(上)和蒐藏庫(下)。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CAS蒐藏庫設備及內部工作狀況。(周文豪提供)   綜言之,本館建築基本上是地下一層地上二層,但因巧妙連貫,內部很難明確分層,而是一個屋頂下的整體,以九宮格的配置緊相呼應,也展露綠建築的個性。   邁向世界級的教育場域 我在CAS的短暫停留,一時看不完其豐富的精彩內容,但帶走幾許深切的感觸: 以主題展示取代傳統的標本陳列。 不復見往昔以大量標本鋪陳的陳列式展示,且常設展主題只有「演化」和「地震」兩項,皆為貼近加州人生活的議題,吸引眾多在地訪客。多元的手法與媒材有效強化概念的展現與剖析,或許亦是展示受歡迎的根由。 無所不在的參與與沈浸 所謂的「極具吸引力的(most engaging)、教育性的(educational)、 鼓舞人心的 (inspiring ways imaginable)」,幾乎存在博物館每個角落,例如地下水族館設有淺海生物觸摸區,工作同仁在場引導並說明正確接觸海洋生物的方法;色彩繽紛的熱帶珊瑚礁水族館,有巧妙的設計讓人有不入水而有被魚群包圍的感覺。熱帶雨林展區的動線設計,則可由低走到樹頂層,每一層設定不同的體驗與展示主題,且由工作人員定時攜出鸚鵡與民眾互動,或當蝴蝶停在人體身上時,觸發人的親生命(biophilia)本性;自然學友之家亦備有各類標本供拿握與比對。林林總總的教育活動讓館內充滿教育氣息。 到處有行動演示 不復見往昔以大量標本鋪陳的陳列式展示之後,代之而起的是解說志工推著裝載標本的小推車,或者小心地攜帶活生生的動物,走到人群中從事演示與解說。如中庭一般作為休息或交誼空間,去訪當天卻有教育人員和志工在人群聚集時,展演了一場蛇類秀,鼓動觀眾一起體驗巨蟒的觸感。見志工忙碌地與民眾互動,就像小型的展示主題隨著推車到處遊走,行動式地述說演化的動人故事。 無所不在的參與與演示。水族觸摸區聚集的人潮(左上)、解說志工與標本解說車(左下)、活體解說與互動學習(右上),及參與式學習展示(右下)。(周文豪提供)   服務也是教育 所有博物館的紀念品店、餐廳、咖啡廳越開越大,且已延伸為教育性設施,CAS更不惜拆除製作成本高昂的生態造景廳來成就服務空間。每週四晚上,CAS搖身一變成為舊金山膾炙人口的文化景點,吸引成人度過一個有科學、音樂、雞尾酒的夜晚而少涉足夜店。當白天人群散去,非洲廳、中庭、後門廳、水族館槽池前,都可租賃出去成為婚禮、宴會的場所,視之為民眾的博物館記憶,也是增加收入與存活的重要手段。 註釋: 註釋1: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Our History.   註釋2:此為全世界第七個天文館。 註釋3:漢寶德,1995。對博物館建築的幾點建議。收錄《博物館談片》39-42頁。國立自然科博館發行。台中。 註釋4:Arch Daily: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 Stantec Architecture。Available at: https://bit.ly/3x5dLnK 註釋5:San Francisco Steinhart Aquarium.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新訊】10個實踐永續性的好點子!觀眾在意的永續價值,博物館該怎麼做? 【博物之島新訊】充滿情感的博物館—荷蘭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榮獲歐洲博物館年度大獎
2022/06/17
一張綠毯下的博物館-舊金山加州科學院 (一)
一張綠毯下的博物館-舊金山加州科學院 (一)
作者:周文豪(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 專案研究員) 2022年布拉格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大會的主題為「博物館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永續發展」為其中一項探討的方向,而博物館如何扮演社區重要角色,並推廣環境議題等科學知識呢?舊金山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CAS)興許在2008年重新開幕時,即有先見之明,在建築、生態教育模式上皆展現了「永續」的精神。   煥然一新的加州科學院 2011年9月17日,當我走向CAS時,竟然完全不認識這座我曾經非常熟悉的博物館,那極簡的長方格造型優雅而動人,是博物館美與機能兼具的完美化身。 我曾於1984-1985年間,在此地擔任蒐藏協理(Collection Associate),襄助各學門蒐藏經理(Collection Manager)辦理蒐藏庶務,為期一年,經常走踏本館各角落,對其外在與內在知之甚詳。27年後,當我再來之時,它已被譽為「全世界最綠的博物館」,宛如一棟「把舊金山公園的一塊綠地抬升,再將博物館塞在下面」的建築,風格與結構迥異於當年的羅馬式建築,以幾乎全透明的現代感空間面對民眾。 CAS的驟變,近因是1989 年的 Loma Prieta 大地震,在規模 6.9 的烈震中受到重創。至於遠因,我相信是館方本身的經營理念,以及永遠求變的特質使然。受創後的CAS經歷多年的省思與籌謀,決定把建築設計交付普立茲獎義大利建築大師 Renzo Piano 主導,整合內外大小重建計畫。改造工程於2005年開工,原有建築幾乎全拆掉,內外改頭換面的新館於2008年重新開幕,成為21世紀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綠色博物館思潮下的典範。   博物館的綠色新革命! 加州科學院的綠建築早經「LEED白金認證」的洗禮,且在未開館前就獲得2005年霍爾辛獎,受肯定的事蹟包括:(1)融入所在地金門公園的景觀,波浪狀的屋頂覆蓋一公頃的原生植物,即所謂的「生機屋頂」(living roof);(2)結合自然光與人造光照射館內的雨林與珊瑚礁;(3)水族館區的設計與用材之更換性深具彈性,並可重複使用;(4)自然通風,足供每年160萬人次使用;(5)天文館乃全球首座以綠色工法建造而成;(6)可進行自然物種的保育研究及展示;(7)能廣納員工意見,提升建築及營運效率[註1]。或許您已留意到,自然保育和廣納員工意見也列入得獎事蹟,窺見一般看待自然史博物館的角度已有革命性的轉變。 加州科學院有如飛毯的生機屋頂。(Photo by, Thomas Hawk, flickr, CC BY-NC 2.0)   那片備受肯定與稱讚、活生生的「生機屋頂」實是神來之筆。就功能而言,常見綠建築在屋頂上鋪植栽以防曬降溫,或開天窗以自然採光及通風排熱。CAS的天文館及熱帶雨林館正上方圓丘狀的屋頂,有著一扇扇的圓窗,在室內高溫時能自動打開,有效調節溫度;屋頂上保有的多孔隙、通氣、保水、持肥、15公分厚的土壤介質,形成絕佳的隔離層,能夠降低溫度10度及 40 分貝的噪音,同時可以回收約98%的雨水,相當每年節約 3 萬 6 千加侖的水量 [註2]。更加畫龍點睛的精髓在於把屋頂轉化為「生態保育區」,那綠綠的一片充分詮釋自然物種保育及永續的概念,復於2009年獲美國地景建築學會的專業榮譽獎 [註3]。 三大圓丘的下方分別是熱帶雨林、天文館與後廳的林澤池。(Photo by Studio Sarah Lou, flickr, CC BY 2.0) 生機屋頂上的植物培養曾達14層,厚15公分,除了提供植物生長,亦能隔熱,保護建築。(周文豪 提供)   「招花引蝶」的綠飛毯 我隨著觀眾登上生機屋頂(Living Roof),特別能體會博物館被包覆在蔥綠森林中的感覺。那造型流線、俐落的三大四小個圓丘,浪漫地象徵舊金山這個有七座山丘的城市。整片屋頂有如一塊漂浮的自然地景,甚或是阿拉丁飛毯的綠色化身,帶著自然保育的價值與遐思四處遨遊。在這方寸之地欲永續經營保育事業,種植的植物品種需有一番審慎思量,基本的條件必然是已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的物種,而且無需特別照顧與灑水。據悉,植物學家最初曾建議25種在地植物,館方隨即在舊館的自家屋頂上試種,最後選出四種多年生和五種一年生植物發包給廠商大量培育。因為屋頂的圓丘有弧度與坡度,有些地方達60度,欲長期維持穩定而均勻的種植是重大的挑戰,廠商必須在場外製作全尺寸的模型來試種。後來,他們不僅克服園藝上的困難,也證實這片生機屋頂可吸引昆蟲、鳥類等動物前來共組生態系,連遷徙性動物也會來歇腳。 從這雀屏中選的九種植物生態習性來看,不難釐出館方的思維與篩選條件。首先,他們用濱莓(Fragaria chiloensis)來表達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的概念,其縱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也分佈在夏威夷、智利、阿根廷的山上,相信是遷徙性鳥類的傑作,亦說明濱莓在食物鏈上的重要角色。接著為民族植物的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英文又名Self Heal(自我療癒),世界廣佈種,台灣也有分佈,屬著名的中草藥,同時名列印地安民族醫藥。而夏枯草與同樣被種植在屋頂上的莱雅菊(Layia platyglossa)、小魯冰(Lupinus bicolor)、海石竹(Armeria maritima),這些植物的花是許多蛾、蝶、蜜蜂、熊蜂和蜂鳥的蜜源,因此可以想像動物在生機屋頂上的忙碌狀。 生機屋頂上除了原先種植的九種植物(例如:濱莓,見右下角)外,三年後已添增不少種類,2014年的盤點是94種。(周文豪 提供) 加州科學院屋頂遍地開花的夏枯草。(Photo by Robert, flickr, CC BY-NC-ND 2.0)   另外,闊葉佛甲草(Sedum spathifolium)是特殊的耐旱多肉植物,岩石表面亦可生長。其花蜜吸引多種髮絲小灰蝶前來享用,而植株是瀕危的聖布魯諾小灰蝶(Callophrys mossii bayensis)的寄主植物,種了闊葉佛甲草之後,發現舊金山半島所特有的聖布魯諾小灰蝶已經前來投靠。加州車前(Plantago erecta)則是季諾格紋蛺蝶(Euphydryas editha quino)的食草。這種蝴蝶在南加州曾有龐大的族群,但已在城市擴張之下大幅縮減。科學家卻又發現,在全球暖化衝擊下,加州車前也遇到存活上的問題,選定種植此植物有雙重保育的目的。 一定要提的是加州罌粟(Eschscholzia californica),它是加州的州花,也和加州開發史有關。每年春秋之間,加州罌粟和加州金花(Lasthenia californica)把空曠的郊野染上一片片金黃和橙黃,它們也都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分類學上,加州罌粟是Eschscholzia 屬的模式種,以德國植物學家Johann Friedrich von Eschscholtz為名,以紀念他和同僚於1810年首在加州發現的貢獻。 加州郊區滿山片野的加州罌粟。(Photo by, David Seibold, flickr, CC BY-NC 2.0)   實踐城市與自然的共存 從啟用以來,透過自然傳播,加州科學院的綠色飛毯已調查到95種植物(CAS, 2014),渾然天成一個具城市保育功能的生態系,形塑該館為一個前衛的綠色博物館。就自然史博物館的經營理念而言,加州科學院總是走在世界的前端,眼前的新館在2005年開工,而2007年自然史博物館歐亞高峰會始呼籲在永續的軸心概念下,提倡生態友善的都市建設,以及人類生活與自然生態體系需均衡發展。2010年國際博物館協會・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ICOM-NATHIST)的定期大會則發表〈上海宣言Shanghai Declaration〉,呼籲全世界自然史博物館的專家,要共同調查紀錄我們的自然,提倡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教育大眾自然是我們無可替代的福祉。而我也相信,加州科學院的這片綠色屋頂,已給各國自然史博物館在自然保育的使命上做了亮眼的示範。 註釋: 註釋1:Dorfman, E. 2009. 永續博物館:全球觀點。收錄《國際自然史博物館館長論壇挑戰與展望: 因應全球變遷自然史博物館的新角色》144-157頁。國立臺灣博物館發行。台北。 註釋2:黃俊霖,2015。走進綠建築-加州科學院。國立自然科博館館訊332期。國立自然科博館發行。台中。 註釋3: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2009.  ASLA 2009 Professional Awards, General Design Category.  Accessed September 28, 2017. 參考資料: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9.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Design. Accessed 27 April, 2022.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Native plant species on the Living Roof. Accessed May 11, 2022. Studio Gang. 2019. Richard Gilder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t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ccessed 27 April, 2022. Pogrebin, R. 2022.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s new science center takes shape. the New York Times. Accessed 27 April, 2022.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ICOM-NATHIST的臺北宣言和生物保育 【博物之島新訊】與地球對話—倫敦科學博物館年度計畫關注氣候危機
2022/06/16
出售典藏只是冰山一角,看美國博物館正面臨哪些難題?
出售典藏只是冰山一角,看美國博物館正面臨哪些難題?
作者:朱安如(紐約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UNY藝術市場研究碩士、藝文工作者) 註銷/出售典藏(deaccessioning)是美國博物館界近期最具爭議性的話題。如新訊報導曾經提及,去年,美術館館長協會(AAMD)考量疫情帶來的衝擊,開放可將出售典藏收益用於「直接照看」(direct care),此舉隨即引發熱議。由雪城大學主辦的系列座談會,以「2020年以降的博物館出售典藏」(Deaccessioning after 2020)為題,於2021年3月17至19日,共計舉行三場主題演講及十場座談會。與談人邀集了不同層級博物館館長、檢察官、律師、藝術家、藝術市場從業人員等專業人士,從不同角度切入。本次系列座談會,除了關注出售典藏的爭議焦點,也反映美國博物館界受「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影響,所引發的反思與討論。   出售典藏只是冰山一角 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館長Kaywin Feldman於開場演講指出,博物館在討論出售典藏前,應先思考以下三個面向:一、是否過度追求「成長」;二、對環境危機的意識;三、美國人口結構的改變。 Feldman直陳,進入二十一世紀,美國博物館已無法維持過往成長的速度。即使疫情爆發前,大部分博物館光要維持收支平衡都嫌吃力,更別提缺乏儲存空間、員工待遇偏低等問題。此外,大多數美國的博物館,就非永續性建築、員工差旅、藝術品運輸等方面來看,都在持續破壞環境。1910-1950年間是美國博物館成立的黃金時期,當時白人約佔美國人口九成,每個大城市都想向歐洲看齊,成立博物館。到了2010年,白人佔比降至72.4%,今天則是60%,預估到2040年BIPOC(黑人、原住民、有色人種)才會是美國最主要的人口。Feldman說:「博物館很擅長處理過往的人類故事,但是,我們不願『殖民未來的世代』。為了持續貼近愈來愈多元的利益關係人,我們必須實際做出調整。」 克羅族藝術家溫蒂紅星在座談會中分享作品〈印地安國會〉,反思博物館如何呈現原住民文化。(Photo credit: Wendy Red Star, Apsáalooke, born 1981, The Indian Congress, 2021,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 Colin Conces/Joslyn Art Museum)   博物館的資源分配難題 關於典藏維護的層面,多位館長都同意,即使按照最嚴格的標準,研究、修復、攝影、建檔、展示、保險等項目,也都算在「直接照看」的範圍內。麻州當代藝術博物館(MASS MoCA)創立館長Joseph Thompson提到,當初之所以成立這個無典藏的博物館,實際考量就是因為典藏成本太高。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教授Michael O‘Hare則以芝加哥藝術博物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AIC)為例,計算AIC若出售佔其總值1%的典藏,即可讓觀眾永久免費參觀,增進觀眾對藝術的參與度。 達拉斯藝術博物館(Dallas Museum of Art, DMA)館長Agustin Arteaga回應,並非所有博物館都有AIC等級的藏品。即使很多藏品確實沒被展出,但對多數博物館而言,出售這些藏品也無法帶來巨大收益,還可能增加高額花費。比如DMA的2萬6千件藏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紙上作品與織品。此外,博物館究竟要照顧物品還是服務人群,並不是二選一的問題,能更妥善地運用典藏,就是DMA與觀眾互動的方式。在近期的展覽籌備中,DMA也設法減少藝術品運輸所耗費的成本。   區域性博物館的艱難抉擇 疫情前,伯克郡博物館(Berkshire Museum)就曾因出售典藏而成為風暴中心。去年,因出售一幅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作品,埃佛森美術館(Everson Museum of Art)也掀起爭議。然而,媒體報導很少提到,社會變遷為區域性博物館帶來的嚴峻挑戰。 伯克郡博物館在二十世紀初建立,當時是皮茲菲爾德(Pittsfield)唯一的文化中心。80年代中期,通用電氣(GE)離開當地,只留下環境污染及經濟衰退。目前,伯克郡人口嚴重老化,有超過一千個非營利組織,共同競爭募款。該館前董事會主席Elizabeth McGraw坦承,對該館出售館藏的批評不斷,但現實狀況是,伯克郡博物館因此得以存活。 埃佛森美術館(Everson Museum of Art)所處的雪城(Syracuse),是全美最貧窮城市之一。董事會主席Jessica Arb Danial強調:「董事會是信託人,不是銀行!」此外,目前雪城已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非白人,出售其中一幅館藏的傑克遜.波洛克,是該館為了拓展典藏多元化、提高員工薪資的方式之一。館方也先徵得該藝術品捐贈家族的同意,一切程序公開。埃佛森的執行總監Elizabeth Dunbar補充,博物館所服務的社群不是個人,自然也有不同意見,館方還曾收到黑函或仇恨電話,但是,也有人發聲支持博物館對增進多元文化的努力。 「區域性博物館的艱難抉擇」為主題的座談會,由Laura Roberts(左上)主持,埃佛森美術館的館長Elizabeth Dunbar(右上)與董事會主席Jessica Arb Danial(上中),以及伯克郡博物館前任執行總監Van Shields(右下)與前董事會主席Elizabeth McGraw(左下)參與討論。(Deaccessioning after 2020 symposium)   監管單位與法律界的觀察 在美國博物館界,美術館館長協會(AAMD)或美國博物館聯盟(AAM)都不是執政機關,而是監管機構。兩個協會也都將「直接照看」的定義,開放交由各博物館及董事會自行訂定。司法單位與稅務機關,也依循此一開放式原則,以檢視出售典藏用途是否依循各館定義為準,而非尋求單一標準。 比如,紐約州檢察總長指出,司法單位依據紐約州的財產法相關規定,可以檢驗博物館方是否符合:一、捐贈者的意願;二、博物館本身的使命(mission);三、博物館董事會的相關規定。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的規定也大致相同,出售典藏所得可購置新的藝術品,也可遵循各機關定義的照看館藏之用。若要動用該筆基金轉作其他用途,需先取得董事會全部成員的同意。 誠如布魯克林博物館館長Anne Pasternak所言,各博物館需求不同,很難訂定可適用於所有館所的單一定義,然而,相關討論目前仍嫌不足。出售典藏的相關爭議之一,也正是因為不同館長對於此一開放式原則有不同的詮釋,比如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前館長Thomas Campbell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館長Glenn D. Lowry 就因此產生了激烈的爭辯。   從出售典藏到如何面對改變 2020年,巴爾的摩美術館(Baltimore Museum of Art, BMA)出售典藏的選擇引發軒然大波,包括BMA為求爭取多元性與公平性,不惜修改博物館的使命、重寫該館對典藏維護的定義等。由於AAMD表示反對,BMA最終撤拍。館長Christopher Bedford在座談會上提問:「一幅畫作可以賣到千萬美金,但博物館只付保全一小時12.5元去守護它,這情形禁得起辯護嗎?我們真的可以說,這種薪資生態,不會愧對博物館的使命嗎?」 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董事會成員暨典藏委員會主席Tracey Riese回憶,該館曾面臨類似情境。十年前,董事會曾討論,與其將高額的修復與保險費用,投注在並非該館特長的典藏類別,何不將同等資金挹注於提升該館已佔優勢、也更貼合觀眾服務需求的非裔美籍藝術家?最終,董事會選擇出售一些藝術品,但是進行得「非常安靜」,以避免如今BMA所面對的爭議。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前館長Thomas Campbell也認同出售館藏的作法,博物館應該更多、更快地回應美國的系統性種族主義。然而,他重申,BMA的做法,可能開啟後續的滑坡效應。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館長Glenn D. Lowry認為,憂心滑坡是多慮了。出售典藏或可成為一種策略,而非終點。他表示:「二十一世紀有許多此前根本不存在的工具,像數位溝通、社群媒體等。我們早就不是25年前或50年前的那個機構了,更應該要思考如何順應時代的改變。」 身兼AAM董事會成員的紐華克博物館(The Newark Museum of Art)館長Linda Harrison指出,AAM視出售典藏為一種業務工具,希望讓藝文機構可以更順利地營運,「但這只是眾多工具之一,你不可能割捨傳統的募款,也還是需要尋求其他收入。」 最終場由Melody Kanschat(左上)主持,布魯克林博物館董事會成員Tracey Riese(右上)、巴爾的摩美術館館長Christopher Bedford(左中)、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Glenn D. Lowry(右中)、AAM董事會成員Linda Harrison(左下)、大都會前館長Thomas Campbell(右下)、參與討論。(Deaccessioning after 2020 symposium)   總結來看,這一系列座談會,吸引了超過1200人註冊報名,最後一場座談會,有600多名觀眾同時上線關注。儘管對話過程偶有兩極化的隱憂,整體而言,環繞註銷/出售典藏的討論,確實反映出美國博物館正面臨的多重難題。
2021/06/02
社區博物館如何藉由文化再創走向生態永續?林瑞木談白米木屐館與時俱進的時代課題
社區博物館如何藉由文化再創走向生態永續?林瑞木談白米木屐館與時俱進的時代課題
作者:陳佳汝(前破週報記者、台大人類學系) 一個濕冷的傍晚,灰濛濛的天色裡,一棟水泥建築物,走出一個又一個的雪人,拖著疲憊步伐,然而,這裡不是下雪的冬天,是蘇澳鎮的白米村。由於盛產大白石,日治時代開始發展礦石工業,六零年代,全台百分之八十的石灰粉從這裡出去,每到下班時刻,被石灰粉覆蓋全身的工人一個個走出,宛如雪人的行列;這是白米村的日常,也是白米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瑞木的兒時記憶。 大量落塵和呼嘯而過的砂石車,讓白米社區的環境始終籠罩著灰濛濛。由於產業吸引人口進入,林瑞木的祖父與父親從外地遷入白米村從事石礦業,村裡居民生活以產業為重心。二十年過去了,不到三十歲的林瑞木,自北部求學返鄉後,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他回憶著當時是用外來者的角度來看,「因為住在這裡的人根本沒有感覺,對於環境汙染,那是都市人的想法。」1992年宜蘭縣政府和台泥簽定環保協議,根據生產的石灰粉每公噸上繳環境使用費,其中百分之四十回饋周邊社區,然而600萬的環境使用補償費,完全沒有落實到汙染受害最深的白米村,當時在宜蘭環保局工作的林瑞木因擔任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進一步參與了環保抗爭行動,並找回自己的木屐文化後,終於在1997年的社造博覽會大放異彩。 一生以社造運動來達成環境改造的白米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瑞木(陳佳汝 攝影)   將衝突與污染轉化為文化產業 1990年代是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如火如荼的年代,其概念是「社區透過文化可以有很大的轉變」,當時宜蘭是社造最蓬勃的地區,而蘇澳鎮的白米木屐館則是透過文化力翻轉自身命運最成功的案例。1995年宜蘭縣政府遴選十二個社區作為社區營造種子社區,當時白米社區落選,然而他們沒有放棄,決定以日治時期盛產的木屐為自身的文化亮點,找出老藝師協助傳藝後,隔年自主報名參加第一屆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不料卻以彩繪木屐驚艷全場,木屐從此成為明星商品。 為了幫木屐找個家,社區租下台肥宿舍誕生了白米木屐館。「從無到有,這個館都是社造的成果。」林瑞木語重心長地說,當初辭去公職投入協會任職總幹事,原來想說做一年一氣呵成,沒想到卻做了三十年,他的一口氣造就了一個經典的生態型社區博物館。木屐館的誕生是從改造環境出發,也是達到環境改造的手段。「它本來就不是一座博物館,一開始就是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是從環境的需求、社區議題的需求產生,然後目標是整個社區是一個博物館。」原來只是一層樓作為木屐展示館,後來由於參觀遊客眾多,為因應遊客量增建二、三樓,始成今日的木屐館。 1999白米合作社正式掛牌營運的啟用典禮(林瑞木提供,陳佳汝翻拍)   從廢棄屋中打造集體空間美學 「宜蘭厝有它的美,美要從生活中長出來。過去的人對於住宅需要什麼樣的空間,是屋主和師傅一起學習,我們建屋的過程和宜蘭厝的概念一樣,不是一次完成,是不斷地和建築師溝通,比較深層的意義是學習。一個空間透過人,在地人和外地人,從廢棄的屋舍發展出空間美學。」少了一個原先堆積垃圾的髒污廢墟,多了一個能夠代表白米村美學的文化空間。 白米木屐館也落實了教育社區居民的理念,平日以木屐館為討論各種環境議題的空間,有趣的是從整修到增建的過程,都是邀請民眾一起來參與美學的討論,館的外牆還可以看到民眾的彩繪成果。在這整個實踐的過程中,社區居民的整體美學感自然提升。 由在地藝術家邱憲章執筆彩繪的玫瑰木屐,引用乞丐和一朵玫瑰的故事,玫瑰象徵希望,當改變自己時,世界也會隨之改變,導引白米社區進行環境改造之路。(陳佳汝 攝影)   然而如何永續經營,對於自負盈虧的社區博物館一向是個嚴峻的考題。不像其他公辦民營的文化館,無須負擔所有成本,白米木屐館如果無法收支平衡,就無法繼續營運。在買下宿舍做為木屐永久的家後,隨之而來是上千萬的增建貸款,2006年增建完後,適逢2007年雪隧通車,遊客每日爆滿,專人導覽、彩繪木屐等體驗,大受歡迎。 談到成功的關鍵,林瑞木認為是大環境對文化的需求造成眾多觀光人潮,而手做DIY課程,也拉近了遊客和工藝之間的距離,透過師傅親自示範,人們更加親近工藝。這些文化體驗成功吸引大量觀光客,然而伴隨著遊客增加而來,是人事成本的提高,表面上看起來是全台最賺錢的社區,其實扣除多元就業專案的補助挹注,並沒有那麼多獲利,因此,從2013年開始收門票,降低遊客量,並將導覽及手做體驗更為精緻化,營運所得則按比例回饋作為環境改善,終於在今年二月,木屐館始還完最後一期貸款。 白米木屐館的手工藝教室(陳佳汝 攝影) 彩繪皮革與手做的木屐鑰匙圈(陳佳汝 攝影)   生態教育向前行:觀光工廠競爭下的變與不變 文化產業化的同時,也意謂著產業文化化是另一種可行性。當白米社區成功將木屐文化產業化時,宜蘭其他產業也開始複製白米社區的模式,將產業透過文化包裝,成為到處林立的觀光工廠,過去門庭若市的白米木屐館如今遊客銳減,如何在觀光工廠的競爭壓力下維持其經營?又是一項挑戰。對此一課題,林瑞木的回應是:「不與其競爭,畢竟目的不一樣,維持自己的初心,繼續走生態的路線」。蘇花改在通車前,林瑞木帶領白米社區協會要求在蘇花改底下做自行車道,以及另闢油灌車通行道路,解決了原先噪音隆隆的問題;這些年,社區規劃了結合文化體驗的生態旅遊以及環境教育,推行在地小旅行,從木屐館延伸出去的木屐健走、自行車小旅行,連結江某公園、猴猴坑溪、南方澳珊瑚館等冠狀地帶,讓旅客可以認識周邊生態環境。   開發與環境教育並進 「在開發的同時,要有環境補償才會平衡。」2010年蘇澳大水災後,因此有蘇澳溪分洪道的工程,再一次,林瑞木要求工程須設置環境教育的場地。以周遭生態環境為場域來實施環境教育理念,在蘇澳溪、猴猴坑溪等地設置虛擬的環境教育館來落實環保教育。 「在產業發展下,人一直被忽略,並非產業優先生態,生活不重要,再不平衡的話,人是要退出這個空間的。從生活、生產到生態,要走到一個永續發展,需要善的循環。」 以白米木屐為核心,藉由社區博物館的實踐,提升了居民環保意識、美學教育和文化榮譽感。「木屐館是一個走向生態永續經營的手段。從前村子只為工廠而服務,如今白米村有了自己的風采,人們不再忍受過去的污染,並在四十年未曾播種的土地上,種下了稻米。」 在四十年未曾播種的土地種下稻米(林瑞木提供,陳佳汝翻拍)   「過去人們不會在此停留,如今最高一年吸引六千名外國觀光客參觀。雖然達成了環境改造,然而社區面臨人口凋零、老年化的問題,卻是另一個隱憂;去年底白米村僅餘616人,隨著老師傅的離去,如今工藝傳承卻是比二十年前更為困難。」 一雙雙敘述著社造故事的白米木屐(陳佳汝 攝影) 特色木屐展示說明(陳佳汝 攝影)   傍晚時分,白米木屐館三樓平台望去,蘇花改映襯著鬱鬱遠山,三十年的奮鬥,餘暉下的臉龐是堅定的溫和,他淡淡說道:「隨著空間的改變,人是會改變地。」 專業導覽員蕭玉珠現場唱起藝人澎恰恰為木屐館所寫的木屐歌(陳佳汝 攝影)
2021/05/29
在博物館處理令人難以面對的記憶 (I)
在博物館處理令人難以面對的記憶 (I)
原文作者:David Fleming (英國Hope大學教授/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 前利物浦博物館群總館長) 博物館屬於富挑戰性的行業。它已不再只是將有趣或美麗的物件呈現給從不質疑的大眾這樣的角色。這個時代的博物館竭力成為所處社群的核心,並儘量成為- 套句英語裡的說法-「容易滲透」(permeable) /可親的地方。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去與我們社會中各種各樣的社群產生關連,進而吸引他們成為來訪觀眾,現代的博物館必須比過去更加努力(這也是有些博物館拒絕改變的緣由之一,改變總是很麻煩,還招致其它各式各樣的困難);若要與多元社群發生聯結,博物館自身亦必須呈現其多元性。 這意味著現代博物館面對爭議時不再退縮,不再假裝人生就只有欣賞美或保持好奇心這類的事要做而已。這意味著現代的博物館充滿爭議、充滿各種不同的視角、充滿政治。簡而言之,現代的博物館充滿了故事。有些故事讓人不安、難以面對,因為對許多人來說,現實人生即是如此- 讓人不安又難以面對。 當代博物館所面臨的挑戰,其實大家都很熟悉,都是普世的議題: 金錢-金錢影響一切(Cyndi Lauper 的歌詞都說了,「錢會改變一切」!) 政治-政治總是棘手-在某些時候更是如此。 金錢與政治令博物館面臨新的道德倫理壓力,同時,科技日新月異,而環境日益惡化,競爭則是越演越烈-博物館必須競爭注意力,尤其是政治方面的注意力,同時競爭觀光客。 隨著這些壓力帶來更多挑戰-舉例來說,商業活動帶來國際活動與人權議題,讓我們花點時間思考一下博物館裡的倫理議題。 「倫理」是什麼? 答:專業而合宜的做法。我們身處公眾信任至關重要的世界,所有的博物館工作都必須涵括倫理考量。 「進步的博物館因正視當前關鍵倫理議題而得到強化、得到生氣。」(Janet Marstine,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useum Ethics, p. 5) Marstine 也寫到: 「傳統博物館在倫理議題的論述…已無法滿足二十一世紀博物館與社會的需求。」(同上,p. 23) 隨著博物館部門日益接受公共監督,肩負更多公共責任,倫理議題更顯重要,我們需要新的、重新校準過的倫理準則來應對二十一世紀的壓力。 Marstine 說:「博物館裡的改變,繫於博物館倫理論述上的改變」(同上,p. 6) 所以,讓我們談談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版的博物館倫理準則-它的重點聚焦於館藏管理相關倫理。 我會說ICOM的博物館倫理準則有更新的必要,因為這份準則必須反映當今博物館所獲得的關注程度,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博物館具有服務公眾的使命。 至於英國博物館協會 (MA) 版的博物館倫理準則-它撐起了英國博物館所扮演的角色;這份準則一直以來亦聚焦於館藏管理相關倫理,但現在的版本更加明白點出博物館在其它領域可能遇到的難題,並鼓勵博物館扮演更多元的角色。相對於舊的版本,它非常著重公眾參與、重視公共利益。 舉例來說,「博物館以及相關工作者應該積極地與既有的觀眾交流互動、建立合作關係,同時去接觸新的觀眾、建立更多元的觀眾;支持言論和討論的自由。」 不可否認,隨著博物館面對日與俱增的財政壓力,博物館治理單位作出違背倫理的決策可能性也日益升高。 幾年前,當英國博物館協會成員修訂舊版倫理準則時,指出有以下幾項必須要特別留心的重點: 實業家精神 也就是商業性,博物館須藉由門票、交易活動等來賺取營收。 資金來源 贊助、慈善,例如公商聯會 (PCS Union) 已通過議案,反對博物館接受石油公司的贊助。 社交媒體等 去年,英國博物館協會請會員進行投票,提問為「博物館藉由提供手機無線網路 (wifi) 追蹤訪客動線是否合乎倫理」,投票結果分歧,有百分之五十七投票者反對,百分之四十三贊成。 展品與空間 例如那些博物館保持沉默的事情- 像是英國的博物館裡頭充滿了透過武力或其它爭議性手段取得的館藏,這其中大英帝國所扮演的角色;又例如將弱勢族群納入,像是身心障礙、性別/向多元 (LGBT)、少數族裔等-這裡頭有哪些倫理陷阱?博物館應該要多「超然中立」?) 館藏處置 例如Sekhemka石像出售爭議*- 公眾與媒體記者對此事的接受度值得注意,以及公眾對托基博物館(Torquay Museum)打算出售珍.奧斯汀信件的反應。** 協會達成的共識是新修版本必須能夠指引博物館人各項決策,幫助我們作出更為專業的表現。 其他議題還包含了: 人力配置 例如博物館向來都會使用志工,但當全職工作大量被裁撤,博物館對此該採取什麼樣的立場? 國際工作 人權議題-我們跟誰合作?對於那些人權看來正遭受攻擊的國家,我們是否仍樂於與彼方博物館合作? 環境保護 可持續性/永續 (sustainability) 議題。   新的倫理準則在伯明罕舉辦的2015 MA年會獲得一致通過,它令當代英國博物館人有一個廿一世紀的取徑,並藉此瞭解博物館對公眾的責任、博物館與公眾間關係的重要。 倫理議題也許是當今博物館最迫切的議題,舉世皆然。進入廿一世紀的我們所遭受的各種壓力並不為傳統十九或二十世紀博物館所熟悉。社會通常期待博物館的作為皆在倫理範疇內,視之為所謂的「文化權威」,公眾相信博物館針對各項議題提出的看法皆為公平公正,而這些都超出了如何正確做好館藏管理的倫理範疇。 在詮釋方面,博物館經常聲稱自身「中立」-不帶偏見和立場,來回應公眾的期待。博物館努力將自己設定在超越人生各層面- 比方說政治,讓大眾相信他們可以在博物館裡找到冷靜公平、不帶偏見的真實。這種刻意與社會保持距離、將自身拉抬至凌駕日常生活的想法,深植於博物館界心理。在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系所開大型線上開放課程「在廿一世紀博物館幕後」回應區便反映出大眾期待博物館不應存有偏見: 「…博物館應該呈現事實,讓民眾自己得出結論」 「博物館…不應透過引導或舉辦帶有政治動機的展覽,企圖追求觀眾的情感共鳴」 「能讓博物館維持其專業水準的答案是職業尊嚴、好品味、不向有問題的民粹妥協」 「…博物館必須超然中立,而正是其客觀性,賦予博物館在歷史層面忠於事實之外,亦有處理各種主題的權力」 「…博物館應試圖保持中立」 「展覽…應不帶偏見地呈現歷史」 我必須說,我時常對博物館專業人士如何經常聲稱自己「超越」政治感到絕望,彷彿我們身處某個只處理唯一絕對真理的仙境一般- 這若不是天真使然,便是明知並非如此而別有所圖。 (本文編譯自Fleming教授2018年10月來台講稿) (未完待續) * BBC (2019.1.4) Lord Northampton had ‘interest’ in Sekhemka statue purchase ** BBC (2014.12.5) Jane Austen letter set to be sold by Torquay Museum 首圖來源  
2019/07/24
由博物館帶動的可持續未來
由博物館帶動的可持續未來
撰文: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全球人口目前每年消耗相當於1.6個地球的資源,博物館作為保存歷史、放眼未來的非營利永久性機構,在氣候變化、地球資源日益短缺的當代,永續發展成為博物館必須思考的課題。「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又譯永續性)係指平衡環境、社會、經濟三方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   1980年「國際自然暨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於「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支持下所發布之「世界自然保護大綱」將「可持續發展」提升至國際合作的層面。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專案報告,首度於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提升至全球,呼籲各國關注環保議題。1992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在巴西里約召開,155個國家簽署《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顯示國際間合力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此後各政府推出資源節約措施,例如:日本2004年提出3R廢棄物管理策略—減少使用、重覆使用、循環再造 (Reduce, Reuse, Recycle)。   2015年聯合國一致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具體訂定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17 SDGs),全體195個成員國簽署《巴黎協定》,訂立明確的減排目標。表明各國領袖決心在世界各地消除貧困與饑餓;消除國內和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建立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會;保護人權和促進性別平等,增強婦女和女童的權能;永久保護地球及其自然資源。亦決心創造條件以實現可持續、包容和持久的經濟增長,讓所有人分享繁榮並擁有體面工作,同時顧及各國不同的發展程度和能力。2017年於科學中心世界高峰會(SCWS)發表《東京宣言》,作為全球科學中心及科學博物館響應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依據。  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來源:UNESCO 博物館界的環保的風潮則由21世紀開展,各地的博物館協會成為博物館永續的主要推手。2003年澳洲博物館協會(Museums Australia)編寫《永續發展:博物館及美術館政策與實踐指南》; 2013年美國博物館聯盟 (AAM) 推出《綠色博物館約章》(Green Museum Accord),並於2014年每年頒發「可持續發展卓越獎」(Sustainability Excellence Award, SEA)予美國境內表現出色的館所。英國博物館協會 (MA) 及澳洲博物館及畫廊協會 (Museums Galleries Australia) 亦推動博物館綠化計畫,並進行研究調查、整理相關專題文章及提供參考案例,以鼓各館實踐環保。昆士蘭博物館及畫廊協會 (Museums & Galleries Queensland) 則推出聰明管理者 (Clever Custodians) 計畫,提供針對性的線上資源,倡導中小型館在行為、建築、環境、照明、展示、設備等方面提高能源效率。  比起網路平台更直接的方式,是透過館際經驗分享,集思廣益、激盪博物館環保新思維。2010 年歐洲登錄員會議 (European Registrars Conference) 以Bein’ Green為主題,讓來自歐州各地的與會者展示所屬館所的綠化策略,進行環保方案競賽,最終由英國的泰特美術館 (Tate) 的隔間板方案勝出。Tate以金屬架支撐木板構成「牆壁」代替傳統展櫃,可重覆使用的隔間板能因應每次特展的空間需求靈活分隔展廳,視覺效果幾可亂真,也能確保藝術作品展示的安全性。其餘三個入選方案包括:綠色博物館建築規劃、可控制微氣候以及重覆利用的展品運送木條箱、展示架流通平台,類似的地區及國際性交流,有助啟發各館找出合適自身條件的環保措施。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作為全球博物館界的代表,致力建立協作網絡,促進博物館以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2018年成立「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Sustainability),以協助 ICOM及其成員博物館思考如何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巴黎協定》。冀博物館通過氣候變化教育及倡導社區賦權以提高公眾意識,並支持研究、知識生產及資訊傳播,從而實現社會正義及公平的經濟交流,以確保地球環境安全宜居為長遠目標,工作小組將於2019年日本京都舉行的第25屆ICOM會議上提出相關建議。此外,ICOM 亦透過年度活動推廣環保,201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以「可持續社會」(Museum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為主軸,強調博物館在永續議題上的關鍵角色; ICOM國際城市博物館典藏及活動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llections and Activities of Museums of Cities, CAMOC) 2018年6月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年會以「城市博物館的未來」為主題,探討城市與博物館的永續議題。  改繪自:英國PLB展示設計公司「可持續展示設計:博物館綠化策略」簡報 隨著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從傳統的典藏研究功能,轉為以展示教育為主,特展的舉辦日益頻繁,運輸、佈、拆展往往造成資源損耗。要成功落實可持續的理想應的每個流程著手,並因應各館的條件調整準則,訂立長遠可行的作業模式,促進取之有道、物盡其用、減少廢棄、善用資源的良性循環。英國PLB展示設計公司 (PLB Projects Ltd) 提出「可持續展示循環」,建議從展覽籌備開始便把環保納入考量,包括盡量選用可復原重用的展場佈置物料 ; 按展品的特性選擇安全簡便、節能減碳的包裝物料及押運方式 ; 展覽期間妥當使用與維護 ; 並在展覽結束後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減少及妥善處理棄置物。  作為知識的啟發者及社會發展的領航者,博物館應帶領民眾改變以往的對環境造成破壞的生活模式,並積極捍衛人與自然物種的生存權利,舉辦主題特展為主要策略之一。英國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 2010年策劃「可持續的未來(Sustainable Futures)」,展覽分為五個單元:城市、能源與經濟、物質性、糧物、創意公民,透過原型、樣品、產品及影片展現前瞻未來的設計概念,並探討當代設計師角色的轉變。推動環境教育以科學博物館尤其顯著,香港中文大學2013年成立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採用多媒體互動覽延結合展伸活動,如校園生態導賞、綠化設施參觀、「升級再造」工作坊等,鼓勵參與減碳行動及實踐綠色生活。臺灣方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近年製作批判空氣污染問題的特展,包括2014年調查彰化六輕石化廠汙染危害村民健康的「南風攝影展:台西村的故事」 ; 以及2018年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的「島嶼浮塵 PM2.5視界」,從科學研究出發,融入藝術創作的表達,反思公共空間呼吸權利,呼籲觀眾將知識轉化為行動。   推動可持續發展社會未來發展的不容忽視的趨勢,亦可作為推廣教育的一環,期待未來有更多博物館能在提高環保意識方面的擔當示範角色。誠然,環境友善業務涉及資源分配、人員編制、改變固有思維和習慣等,無論是國內外博物館,要有效推動不能單靠個別館員的熱心,管理階層必須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推動各種展⽰和活動的必要考量,訂立明確可行的原則,融入館的發展政策,才能為各部門推動提供誘因。    延伸閱讀 AAM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 blog (2018.10.1) The Future is Climate  ICOM News (2018.9.11) ICOM establishes new working group on sustainability  賴瑛瑛 (2015),永續社會中的博物館    ♦本篇專文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