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橫跨太平洋的文化對話: 亞洲文明博物館特展《馬尼拉大帆船:從亞洲到美洲》
橫跨太平洋的文化對話: 亞洲文明博物館特展《馬尼拉大帆船:從亞洲到美洲》
作者:袁緒文(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助理)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特展《馬尼拉大帆船:從亞洲到美洲》(2023/11/16 ~ 2024/3/17),是一以探索大航海時代亞洲和美洲之間海上貿易為主題的展覽。步入展間,觀眾彷彿踏上了穿越時空的航行,潛入航海冒險與文化交流的時代。 《馬尼拉大帆船:從亞洲到美洲》特展主視覺。(圖片提供:亞洲文明博物館) 這一特展的歷史背景,係自1565年起,西班牙掌管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以大帆船(Galleon)往來殖民地墨西哥阿卡普科(Acapulco)與菲律賓馬尼拉等港口城市。當時,中國、日本、印度、麻六甲、暹羅、柬埔寨、爪哇、安南和摩鹿加群島等地的商品集中在馬尼拉之後,再用大帆船轉運至墨西哥。從墨西哥返回馬尼拉的大帆船,則載回歐洲和美洲的黃金、銀幣與商品。 1565-1815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路線。由筆者統整展覽專書資料,編輯室協力重新繪製 十七世紀初,隨著其他國家的商船也加入海上貿易,再加上西班牙國力衰退,1815年結束了其對太平洋海路貿易的壟斷。近三百年的海上貿易歷程中,西班牙與盤據東南亞的荷蘭與葡萄牙時有摩擦,也與中國和日本競爭航道,然而,這條連接東南亞的太平洋航線,成功地打開了一條有別於陸上絲路與印度洋航線的嶄新貿易路線。   「生命樹」之中長出的文化交流 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不僅交易貨物,更促進西班牙的亞洲與美洲殖民地之間文化與思想的深層交流。因循著上述文化交流的脈絡,進入展場前,觀眾即可看到高度將近一層樓半高的「生命樹」。生命樹是世界各地常見的文化象徵,用來表示祖先與後代之間的連結,印尼文中稱為Gunungan,從根部到尖端代表了土地、人間與天上(註釋1)。展場中,這座「生命樹」由菲律賓與墨西哥的藝術家及口述歷史學者共同創作,呈現在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歷史背景下,東南亞傳統土地信仰與殖民者帶入美洲的天主教信仰之間獨特而緊密的交織關係。 生命樹近照,彩繪呈現亞洲與美洲文化的交織(拍攝:袁緒文) 展覽從16世紀至19世紀的地緣政治出發,以大型太平洋地圖呈現貿易網絡,更展示豐富的海上貿易商品,如:瓷器、紡織品、宗教文物與銀製貨幣等。隨著天主教勢力逐漸擴張,菲律賓、墨西哥與秘魯等地區興建了許多教堂,帶動對銀製宗教用品的需求。展場中也展出宗教團體將馬尼拉大帆船運來的銀器熔化後,打造出的精美宗教工藝品,呈現海上貿易對工藝技術發展的影響。   銀幣的一面印有西班牙皇家標誌,另一面則印製中文與建築物圖樣,呈現多元文化的交織。(拍攝:袁緒文) 展間展示了精美的銀製宗教工藝品。(拍攝:袁緒文) 許多展品均帶有強烈的混合式文化風格。例如Lee Kip Lee家族所蒐藏的天主教聖人雕像由菲律賓華人所雕刻,其五官近似華人,且具有華人信仰中常見的佛道教神像底座,反映出文化交流的影響。     西班牙天主教聖人Saint Ignatius Loyola雕像,由新加坡Lee Kip Lee家族借展(拍攝:袁緒文) 除豐富內容外,本展覽更細心設計了可以觸摸的模型,讓民眾感受展品圖樣的線條紋路,也讓視障人士可以利用觸覺來理解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故事。同時,館方也與新加坡視障者權益促進組織「在黑暗中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合作,推出了視障者的導覽。   可觸摸的「聖子引航」象牙牌匾模型(拍攝:袁緒文) 館方舉辦視障者導覽,其中包括許多觸摸體驗(圖片提供:亞洲文明博物館) 從《馬尼拉大帆船》到《百年對話》的跨文化視角 國立臺灣博物館2022年舉辦的《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註釋2)同樣討論文化交流的歷史,並以古老物件呼應當代議題,強調跨國移動者的詮釋。《百年對話》展示具上百年典藏歷史的南洋藏品,並邀請東南亞移民工社群共同詮釋物件,以展件訪談紀錄片、留言牆與教育活動展現當代臺灣社會眾聲喧嘩的多元文化。藉由「人與物」、「物與物」的對話,並與東南亞在臺移民工共同合作,聚焦東南亞地區的信仰、藝術、風土民情,以及跨越區域與文化差異的相遇故事。 移工與東爪哇家鄉操偶師連線訪談,撰寫藏品詮釋(圖片提供:袁緒文) 百年對話展場主要分為四區:「旅行椰蔭之地」、「信仰同來 藝術同在」、「季風帶的風土民情」和「移動與相遇」。其中「季風帶的風土民情」展區,分別以食衣住行的角度,呈現東南亞地區的特色藏品,觀眾也可以注意到,相關工藝會隨著鼎盛的海洋貿易與人口移動,在季風吹拂的區域彼此影響。在此展區「反映歷史與地域的穿著文化」子題中,提到東南亞的服裝形式受歐洲影響,策展人將臺博館的菲律賓國服藏品與當代菲律賓國服設計師的作品共同展出,並且以訪談影片呈現當代台灣菲律賓社群對傳統菲律賓服裝的強烈國族認同,凸顯了「物與物的百年對話」。   臺博館藏菲律賓女性傳統服裝(左)、「百年對話」展間展示樣態(右)(拍攝:袁緒文、葉翠玲) 無獨有偶,《馬尼拉大帆船》特展也展示了菲律賓傳統服裝的歷史脈絡。在西班牙人殖民之前,菲律賓就以植物纖維紡織工藝聞名。大帆船貿易將鳳梨從美洲引入後,菲律賓人開始使用其葉子製作織品,材質輕盈、通風且堅挺,非常適合熱帶氣候,也成為出口到歐美地區的奢侈品。紡織業成為賦權的工具,為殖民地的工人提供職業技能。這個歷史脈絡足以見得橫越洲際、跨越百年的對話與互動。 「馬尼拉大帆船」特展所展示的菲律賓女性傳統服裝(圖片提供:亞洲文明博物館) 兩個展覽都呈現精彩而豐富的文物,但展示的重點明顯不同:《百年對話》特展強調東南亞移民與臺灣社會的文化交流,由移民工社群賦予藏品當代意義,並且呈現個人生命故事,再現區域交流與移動議題。《馬尼拉大帆船》特展則將藏品置於全球貿易的歷史脈絡中,以文物反映亞洲、美洲與歐洲大陸之間的文化與藝術交流,體現磅礴壯闊的太平洋海洋貿易史。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生命樹(Gunungan)在東南亞宗教與表演藝術中具有神聖而獨特的意涵,是爪哇傳統皮影戲演出前一定會使用的物件,以山為形象,可依據不同的皮影戲偶師傅或者是演出主題的要求,繪製左右對稱的人物、神聖圖像與自然林野的形象。 註釋2:《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目前正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巡迴展出,展期至2024.3.17
2024/02/13